散文诗两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417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6 大小:19.3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散文诗两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页
散文诗两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页
散文诗两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页
散文诗两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页
散文诗两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页
散文诗两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散文诗两首.docx

《散文诗两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散文诗两首.docx(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散文诗两首.docx

散文诗两首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散文诗两首》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七年级学生在这个年领段,对母亲的依赖还很大,尤其女生中体现的更加强烈。

本人想通过学生们充分朗读,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教学内容分析:

《金色花》和《荷叶母亲》是表现母爱的两首诗歌,学好这一课,要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培养语感,提高朗读能力;让学生体验亲情,激发他们关爱母亲,回报母亲的炽热情怀。

这堂课以朗读贯穿,让学生通过充分的朗读感悟,体会文中的母子深情。

通过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教学,培养发表见解的能力,让学生理解尊母、爱母的主旨,并付出实际行动。

教学目标:

1.把握诗文感情基调,有感情朗读诗文。

2.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3.体验人间至爱亲情,受到美的熏陶和感染。

教学重难点:

1.在诵读中品味诗歌的精美语言,体会诗歌中浓浓的母子情。

2.培养鉴赏诗歌的能力,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金色花》

一、导入:

播放《鲁冰花》音乐。

同学们你们在歌中听出了什么感情?

(学生回答),不错是对妈妈的依恋之情,是对母爱的赞美,是儿女对母亲的深情的倾诉。

母爱,人类永恒的主题,今天一起走进《金色花》体会大诗人泰戈尔抒发了怎样的感情。

二、整体感知:

1.走近作者:

(学生班内交流,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泰戈尔(1861-1941)印度著名诗人、作家、艺术家和社会活动家。

1913年获诺贝尔文学奖。

生于加尔各答市的一个富有哲学和文学艺术修养的家庭,13岁即能创作长诗和颂歌体诗集。

泰戈尔是具有巨大世界影响的作家。

他共写了50多部诗集,被称为"诗圣"。

写了12部中长篇小说,100多篇短篇小说,20多部剧本及大量文学、哲学、政治论著,并创作了1500多幅画,写了难以统计的众多歌曲。

代表作有《新月集》和《飞鸟集》等。

2.听读课文:

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听读中想一下改用怎样的语调来朗读?

示例:

轻松活泼,表现儿童的调皮。

3.自读课文,带着感情读给同桌听,准备朗读展示。

4.再读课文,思考:

①这首诗写了什么内容?

示例:

“我”——一个机灵可爱的孩子突发奇想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

②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孩子?

(活泼可爱、热爱母亲)

我读出了一个怎样的妈妈?

(慈爱善良、疼爱孩子)

③我与妈妈进行了哪三次嬉戏?

做祷告时散发香气;读书时将影子投在书页上;拿灯去牛棚变回孩子,求妈妈讲故事。

三、合作探究(鼓励学生积极发言,进行思辨):

寻美之旅:

你发现诗歌美在哪里?

(小组讨论学习。

老师着重引导学生通过品味语言美去感受亲情美和母子的形象美。

预设示例:

想象力之美:

泰戈尔的想象新奇而美妙,通过想象孩子变成金色花与母亲嬉戏,象征孩子回报母亲的心愿,反映了母爱的光辉。

语言之美:

“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

”话语中含着嗔怪。

就是这种嗔怪——一个“坏”字,让我们真切地感受到“妈妈”对我的浓浓的母爱。

而此时“我”却说“我不告诉你,妈妈。

”也只一句,就将孩子的调皮描写得淋漓尽致。

这是一幅多么真实的母子画面,也是生活的写照。

亲情之美:

孩子领受着母爱,他想回报母爱,于是就想变成一朵金色花,让妈妈嗅到花香,让妈妈看书不伤眼睛,表现了孩子对母亲的浓浓的爱。

拓展延伸:

1.背诵文章竞赛。

2.在这首诗中,你感悟到了什么?

请结合自己的实际谈谈。

课堂小结(学生小结基础上教师总结):

诚如汪国真说“我们也爱母亲/却和母亲爱我们不一样/我们的爱是溪流/母亲的爱是海洋”,无论如何,请用小草的芳馨,请用溪流的欢歌来回报我们的母亲。

从现在开始,从点点滴滴做起。

作业:

写一写:

孩子怀着一颗感恩的心,宁愿化作一朵圣洁的金色花,悄悄地爱着母亲,带给母亲一份芳香、一片影子、一个惊喜。

善良而富有想象力的你们呢?

将以怎样的方式回报母亲,为爱你的母亲做点什么呢?

请你按照“假如我变成了                    ,我要                  ”的句式,写一段话,表达你对母亲的感恩之情吧。

第二课时《荷叶 母亲》

一、导入: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孟郊的这首《游子吟》可以说是古人对母爱赞美的千古绝唱了。

 母爱作为一个永恒的主题,我们该如何表现母爱那?

是写冷暖问候,还是写病痛关爱?

我们今天将要学习的《荷叶母亲》这篇优美的散文诗为我们做出了回答。

下面我们一起来寻找吧!

二、整体感知:

1.学生交流作者的有关情况(教师出示课件补充)。

作家简介:

冰心(1900~1999)现、当代女作家,儿童文学作家。

原名谢婉莹,笔名冰心女士,男士等。

原籍福建长乐,生于福州,幼年时代就广泛接触了中国古典小说和译作。

她1923年于燕京大学文科毕业后赴美留学,1926年获文学硕士学位后回国。

冰心是“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涌现出的最知名的女作家之一,曾于1921年参加由茅盾、郑振铎等人发起的文学研究会,努力实践“为人生”的艺术主张。

冰心的著作丰富,小说有《两个家庭》《斯人独憔悴》等,散文有《笑》《往事》等,诗集有《繁星》《春水》等。

创作最显功力的是“冰心体”散文,它们以细腻温柔而又微带忧愁的情调,轻倩灵活而又含蓄不露的笔调写童心、母爱和自然,语言清新隽丽,耐人寻味。

2.字词检查(小组互查)

姊妹(zǐ) 菡萏(hàndàn) 徘徊(páihuái)   荫蔽(bì)  欹(qī)斜

3.听读课文:

注意朗读的字音、停顿、语调、抑扬顿挫,轻重缓意。

4.小组合作朗读展示。

思考:

本文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作者是怎样的思路写作的?

示例:

文章从自家院子里的莲花写起,重点写雨中的莲花,在雨中作者发现荷叶掩盖起莲花,触动了自己,于是产生了联想,想起了母亲,想起了母亲爱护儿女的情景,于是借此景抒发自己对母亲保护儿女成长的感情。

三、合作探究:

1.请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段落,先练读,然后美美的读一读读,细细地品一品,可以“我喜欢          (段),因为             ”的句式表达。

示例:

我喜欢“雨点不住地打着,只能在那勇敢慈怜的荷叶上面,聚了些流转无力的水珠。

我心中深深地受了感动”,因为荷叶倾侧过来覆盖红莲正如母亲为自己遮风挡雨,无畏地为红莲遮蔽.作者被感动了。

感叹母亲为自己的付出,意思是,自己困难的时候,只有母亲无私的帮助自己。

示例:

我喜欢“母亲啊!

你是荷叶,我是红莲,心中的雨点来了,除了你,谁是我在无遮拦天空下的荫蔽?

”因为这几句话写出了母亲是保护自己度过人生坎坷与磨难的人,母爱是伟大的,可以使我的痛苦得到安慰,失望中得到希望,在冷落时得到幸福,表达了子女对母爱的赞颂,深化了主题。

2.质疑提升:

学生针对所学进一步提出不明白的问题,(鼓励学生质疑)

(1)文章写莲,先作平平淡淡的叙述,“有并蒂的,还有三蒂的,四蒂的”,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示例:

 红莲是全文着力用墨的重点。

作者先作平平淡淡的铺垫,接着把花放在人的背景中认识,花瑞人祥,三蒂莲的开放展示出吉祥的征兆,把花与人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下文的以花喻人埋下伏笔。

由父亲的朋友送的莲花引出下文九年前在家中院子看到的红莲,引入自然。

有八年未看到莲花,但却对九年前看到的莲花记忆犹新,说明莲花给自己的印象深刻。

(2)园里莲花有很多,只择其中两朵来写,这里作者采用了什么表现手法?

这样有什么作用?

示例:

两朵莲花,一红一白,一谢一安然,以白衬红,更突出红莲在勇敢慈怜的荷叶的庇荫下的幸福

四、拓展延伸:

本诗借助一种具体的形象抒发对母亲的爱,请你也用这种手法写一段话或一首诗,表现对母亲的爱。

(学生试写,老师指导)

示例:

母亲是挺拔的树,我是树上的果儿。

母亲是灯塔,我是夜航的船儿。

课堂小结:

这篇文章所描绘的雨打红莲,荷叶护莲的场景,十分温馨感人,既充满了浓浓的爱意,又让人顺理成章的联想到母亲的呵护及关爱,从而使荷叶母亲的形象美好又伟大。

希望大家用心去感受母爱的伟大和无私。

作业:

1.积累读一读中字词。

2. 同学们,让我们摘下两颗星星,点亮母亲的眼睛;掬起一捧月华,抚平母亲脸上的皱纹;拿起手中的笔,诉说对母亲的爱……以《妈妈,我想对你说…》为题,写一篇小作文,400字以上。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personaluseonlyinstudyandresearch;notforcommercialuse.

NurfürdenpersönlichenfürStudien,Forschung,zukommerziellenZweckenverwendetwerden.

Pourl'étudeetlarechercheuniquementàdesfinspersonnelles;pasàdesfins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людей,которыеиспользуютсядляобучения,исследованийинедолжны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вкоммерческих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