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429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6 大小:339.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6页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3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第九章 压强 全章导学案.docx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第九章压强全章导学案

第9章

压强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时

自学检测1.力的单位是_________,力的作用效果有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面积的单位的换算:

2dm2=______m2;5cm2=______m2

3.压强

⑴物理意义:

压强是表示的物理量。

⑵定义:

物体_____与________之比叫压强。

⑶在定义公式P=F/S中,P表示_______;F表示________;S表示_______。

变形式:

、___

⑷单位:

(简称:

)用字母表示。

1Pa=1N/m2

1Pa表示:

三、活动及感悟

活动一实例演示,理解压力

(一)分别画出下列情况中的重力和压力(G=20N)

(二)师生分析、归纳总结压力

1.物理学中把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压力。

用字母表示

2.压力的方向:

总是垂直指向支撑面。

3.压力的单位:

4.画出如图9.1-1铁锤对铁钉、物体对斜面的压力的示意图。

5.通过对以上现象及事例的分析,你认为压力与重力是同一种力吗?

为什么?

活动二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

(一)认识压力的作用效果:

阅读教材P29第一节,用手指尖压一压另一手臂,或者用铅笔尖压一压纸面,可以看到手臂、纸面会发生什么变化?

(二)体验压力的作用效果:

(小组交流)

将铅笔一端削尖,用两个食指如图9.1-3分别顶住两端,手指感觉一样吗?

将铅笔尖轻轻压在手指上与稍重一点压,感觉一样吗?

小结:

根据体验,我猜想压力的作用效果与__和____有关

(三)演示并分析P30图9.1--3三个实验,思考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有关?

(四)师生归纳总结:

(1)压力的作用效果可通过观察三次实验时泡沫塑料的来显示。

(2)比较甲、乙两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比较乙、丙两图所示实验,得出的结论______________________

活动三压强公式的应用

1.底面积为2m2的长方体木箱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9.1-4所示,木箱重100N,水平桌面面积为1.5m2.则木箱对桌面产生的压强是多大?

2.物体重10N,它与竖直墙面的接触面积是0.5dm2,现用24N的水平力把物体按在墙上,墙面受到物体的压力和压强分别为( )

A.10N,2×103PaB.10N,4.8×103Pa C.24N,2×103Pa  D.24N,4.8×103Pa

五、达标检测

1.说出下列各图9.1-2中压力的大小。

2.芭蕾舞演员足尖对地面的压强比大象脚掌对地面的压强还大,约2.5×103Pa,其含义是

3.下列对压力的说法正确的是()

A.压力是垂直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B.压力的作用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

C.压力的大小等于物体的重力D.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一定存在压力

4.如图9.1-5同一块砖头,要想对地面压强最大,放置的方式是。

5.有些公共汽车配备逃生锤,遇到紧急情况时,乘客可以用逃生锤打破车窗玻璃逃生.为了更容易打破玻璃,逃生锤外形应选择图中的

6.小明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设计实验,探究“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从图可以看出,小明控制不变的量是:

,能得出的结论是 ,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要使瓶子倒放时与正放时产生相同的作用效果,最简单的方法是:

.

7.中国闽台缘博物馆入口处耸立的“九龙柱”和前面一块卧碑如图9.1-6,象龙柱”和前面一块卧碑如图9.1-6,象征海峡两岸同胞都是龙的传人,海峡两岸的关系坚如磐石,体现了闽台之间独特的“五缘”。

已知:

“九龙柱”高19m,质量为1.35×105kg,它与基石的接触面积约为3m2.(g取10N/kg)

(1)“九龙柱”对基石的压力;

(2)“九龙柱”对基石的压强。

8.向墙壁上按图钉,已知图钉帽的面积是1cm2图钉尖的面积是0.05mm2,手对图钉帽的压强是2×105Pa,求图钉尖对墙壁的压强.

1 .在国际单位制中,压强的单位是(      )  

A.N     B.Pa     C.J     D.m/s 

2. 一位中学生双脚站在水平地面上,他对地面的压强最接近于 (       ) 

A.1.2×103帕 B.1.2×104帕C.1.2×105帕 D.1.2×106帕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B.受力面积越小,压强一定越大 

C.受力面积不变,物体的重力越大,压强一定越大 

D.压力不变,受力面积越大,压强一定越小 

4.两物体平放在水平面上,它们所受重力之比是l∶3,与桌面接触面积之比是2∶1,则桌面受到的压力之比是_______,所受压强之比是_________.

5.如图所示平放在水平地面上的砖,沿竖直方向(见图中虚线)截去一半,则剩下的半块砖与原来整块砖相比(  ) 

A. 对地面的压强不变      B. 对地面的压力不变 

C. 砖的密度减小一半      D. 砖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不变 

6.边长为10cm,重100N的正方体,把它放在边长为50cm的水平桌面中央,则桌面受到的压强为() 

A.4×102PaB.2×103PaC.1.0×103PaD.1×104Pa 

7.在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小明和小华利用所提供的器材(小桌、海面、砝码)设计了如图实验.

(1)通过观察图 A、C后得出“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2)通过观察图B、C后得出“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3)通过上述实验得出结论:

压力作用的效果不仅跟 压力有关,还跟 受力面积有关.

8.质量为20t的坦克,每条履带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m2,求:

 

(1)坦克所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若冰面所能承受的最大压强为6×104Pa,坦克能否直接从冰面上通过?

 

9.如图13-4所示,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的面积为2×10-2m2.则:

 (g=10N/kg) 

  

(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少?

 

  

(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少?

 

(3)骆驼脚掌约为马蹄掌的三倍,这样大的脚掌好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0.(选做)如果薄冰的冰面只能承受104Pa的压强,一个质量为60kg的人,每只鞋底与冰面的接触面积是150cm2,他能否站在这块冰面上不下沉?

如果他站在一个质量不计的薄木板上不下沉,这块薄木板的面积至少多大?

(g取10N/kg)

第一节压强第2课时

自学检测1.增大压强的方法有:

①压力一定,__________________;

②受力面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③既_______压力,又_______受力面积。

2.减小压强的方法有:

①压力一定,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受力面积一定,__________________;

③同时__________压力,__________受力面积。

三、活动及感悟

活动一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分析怎样增大压强

(一)切菜、把图钉按进墙里,就要增大刀刃对菜、图钉尖对墙的压强。

它们是怎样增大压强的?

(二)压路机为了将路面压紧,常常采用增大铁滚质量的办法来增大对地面压强。

它又是怎样增大压强的?

你能举出生活中增大压强的例子吗?

篆刻刀、破窗锤、缝衣针……

活动二联系生活实际,思考、分析怎样减小压强

(一)公路旁常看到“10t”的标志牌,是提醒司机朋友们不要超载,以免压强太大而压坏路面。

它是怎样减小压强的?

(二)推土机工作时,为了不使它陷进土里,常常采用在轮上装履带的办法来减小对地面压强。

它们又是怎样减小压强的?

减小压强的方法:

①压力一定,增大受力面积;②受力面积一定,减小压力;

③既减小压力,又增大受力面积。

(四)你能举出生活中增大压强的例子吗?

书包带宽而扁、火车轨道枕木、平时放东西时,易碎的放在上面(减小压力)

活动三压强公式的巩固应用

如图所示,a、b两个不同的实心圆柱体,放在水平地面上,它们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大B.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小

C.a的密度小,受到的重力大D.a的密度大,受到的重力小

达标检测

1.说出下列现象中是增大压强还是减少压强:

老虎锐利的牙齿()滑雪运动员穿上滑雪板()

越野车的轮较宽()房子墙基比墙体宽()

书包带子做得宽()喝鲜奶的吸管一端尖()

钉子一端做得尖()坐沙发比坐板凳舒服()

2.据报道,一个普通农民发明了塑料袋小提手,能防止双手被较重的塑料袋勒得发痛。

使用这种小提手提塑料袋能()

A.减小对手的压强B.减小对手的压力C.增大对手的压强D.增大对手的压力

3.把三个体积、形状都相同的铜、铁、铝圆柱体竖直放在桌面上,比较它们对桌面的压强,最大的是()

A.铜圆柱体B.铁圆柱体C.铝圆柱体D.一样大

4.大兵在结冰的河面上玩耍时,忽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应立即采取的措施是( )

 A.迅速跑开      B.单脚站立   C.双脚站立     D.趴在冰面上挪开

5.生活中的刀、斧、剪的刃磨得很薄,这是为了(  )

A.增大压强       B.减小压强       C.增大压力       D.减小压力

6.下列四幅图9.1-2中的做法,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

A.载重汽车装有许多轮子 B.碾子的质量很大 C.冰鞋上装有冰刀     D.飞镖头部很尖

     7.下列为四个相同正方体如图9.1-3放在水平地面上,分别沿虚线切成两部分,去掉右边部分,则剩下部分对地面压强与原来相比,不变的是()

ABCD

8.关于压力、压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压力都是由重力引起的,大小就等于重力B.压力的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C.物体对支承面的压力越大,压强也越大

D.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支承面受的压强也越大

课外作业1.小雯在参观黑龙江省科技馆时,看到了一个有趣的钉床,均匀排列着6875个尖朝上的钉子(如下中图所示).一个质量是60㎏的人躺在床中央,针尖与人接触的总面积大约2×10-3m2,则人受到钉子的压强是Pa,这是不会对人造成伤害的.

2.如图展示了日常生活或生产技术中的四种情境,其中哪种情境运用了增大压强的知识:

3.小伟同学参加军训时,体检称得他的质量为50kg,他立正时对水平地面的压力为_______N;他正步走时,他对地面的压强将_________(增大/不变/变小).

4.坐沙发要比坐板凳舒服,这主要是因为沙发较易发生形变,增大了人与沙发间的__________,在____________不变的情况下,_____________(增大/减小)了压强.载重汽车的轮胎比普通车的多而宽,这样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下列措施中,能够减小压强的是() 

A.把书包带做得宽些 B.把软包装饮料的吸管的一端削尖 

C.刀、斧、剪的刃都磨得很锋利 D.将放在水平地面上的一块砖由平放改为竖放 

6.少儿夏令营活动中,小明看到同学小红和老师在沙地上行走留下的脚印大小不同(S师>S红),深浅相同,则他们对沙地的压力及压强相比是()A.F师>F红,p师>p红B.F师=F红,p师=p红C.F师>F红,p师F红D.F师

7.一位同学在结冰的湖面上行走时,突然发现脚下的冰即将破裂,他应采取的措施是()

8.A.站着不动大声求救B.就地趴伏在冰面上慢慢向岸边挪动 

C.赶快跑向岸边D.立即改成单脚站立大声求救 

8.人在烂泥地上走,脚会陷进泥里,如果在烂泥地上垫上一块木板,人在木板上就不会陷下去,这是因为对地面的()

A.压力增大B.压强增大C.压力减小D.受力面积增大,压强减小

9.如图9.2-3所示,小华在滑冰场上快速滑行,在10s内滑行80m,她和冰刀的总质量为40kg,已知每只冰刀与冰面的接触面积为15cm2。

问:

(1)小华受到的重力是多大?

(2)小华滑行的平均速度是多大?

(3)小华在单脚滑行时对冰面的压强是多大?

当小华双脚站立时,她对冰面的压强怎样变化,简要说明理由。

10.一辆6轮汽车,自身质量为1t,它每个轮子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2dm2,若它对地面的压强为4×105Pa,求该车装载的货物的质量(g取10N/kg)。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第1课时

1.认识压强计

(1)测量液体内部压强的仪器是:

____.

(2)压强计构造:

2.液体压强的特点是:

(1)液体对和都有压强,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

(3)同一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__的增加而增大;

实验

次数

液体

名称

深度

h/cm

橡皮膜在水中的方向

U型管左

右液面

高度差/cm

1

5

朝上

2

5

朝下

3

5

朝侧面

4

10

朝侧面

5

15

朝侧面

6

浓盐水

15

朝侧面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

三、活动及感悟

活动一了解液体压强产生的原因

(一)演示P33的液体内部产生压强实验,观察实验现象并思考:

1.水为什么从侧壁喷出?

2.小孔离水面的距离越远,水喷得越远,说明了什么?

3.若在瓶底开一小孔,会有水流出来吗?

若有,说明了什么?

(二)师生归纳总结:

1.由于水受到重力的缘故,水对容器底部有压强;2.液体产生的压强大小与液体的深度有关;

3.由于水具有流动性,因此液体对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活动二探究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无压力作用在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为零;用手压薄膜时,U形管两液面会产生高度差。

2.力对薄膜压力越大,对薄膜的压强越大,U形管两液面高度差越大。

(三)演示液体内部压强特点的实验,观察并记录数据。

(四)师生归纳总结液体内部压强的特点:

1.液体内部向各个方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

3.同一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增大;

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液体密度有关。

达标检测

1.对于液体压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液体只对容器的底和侧壁有压强B.液体重力体积越大,液体压强越大

C.液体的密度越大,液体的压强越大D.同一种液体的压强与跟深度成正比

2.装满水的容器侧壁上开有三个孔,水从小孔中流出,图9.3-1中描述正确的是(  )

3.图9.3-2中,两个容器中水对底部的压强()要大

AB

4.比较图9.3-3中两个黑点处的压强,是()边的大。

A.左边大B.右边大C.一样大D.无法判断

5.图9.3-4中,能正确描述液体压强与深度关系的是()

6.如图9.3-5所示,瓶子里装半瓶水,用塞子塞紧瓶口,然后将瓶子倒过来,使瓶口朝下这时瓶里的水对塞子的压强跟没有倒置时水对瓶底的压强比较()

A.压强变大B.压强变小C.压强不变D.无法判断

7.在底面积相同的量筒和量杯内分别注入质量相同的水(水未溢出),水对量筒、量杯底部的压强分别为P1、P2,则()

A.P1>P2B.P1=P2C.P1

8.将木块放人已盛满水的烧杯中,杯底受到的压强将,把木块取出后倒掉一半水,再放入木块,杯底受到水的压强比未放入木块之前。

课外作业

1.杯内装满水,若将手指浸入水面内,则水对杯底的压强: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无法判断.

2.一只试管装一定量的水,如果把试管倾斜一个角度但液体未流出,此过程中,水对管底的压强:

()

A.不变;          B.变大;   C.变小;    D.以上说法都不对.

3.三个不同形状的容器,甲中盛酒精,乙中盛盐水,丙中盛水,液面高度相同,则容器底部受到液体的压强:

()

A.甲最大;       B.乙最大;        C.丙最大 .

4.在两个完全相同的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煤油(ρ煤油=0.8×103千克/米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甲盛的是煤油,乙盛的是水;       B.在深度相同的A、B两点的压强相等;

C.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不相等;D.它们对容器底部的压力相同.

5.有两个粗细相同的玻璃管,甲管内装的水多于乙管的水,使甲管倾斜,当两管内液面等高时,它们对管底产生的压强相比较:

()

A.甲管大;    B.乙管大;     C.相等;     D.条件不足,不能确定.

6.两端开口玻璃管的下端包一橡胶薄膜,灌入酒精,然后放进盛水的容器中,当玻璃管内外的液面相平时,玻璃下端

橡胶薄膜的形状变化:

()

A.薄膜仍向下凸出,凸出程度跟原来一样; B.薄膜仍向下凸出,凸出程度变小; 

C.薄膜向上凹进; D.薄膜变为水平.

7.甲、乙两个容器横截面积不同,都盛有水,水深和a、b、c、d四个点的位置如图,水在a、b、c、d四处产生的压强分别为Pa、Pb、Pc、Pd,下列关系中正确的是:

()

A.Pa<Pc;   B.Pa=Pd;      

C.Pb>Pc;       D.Pb =Pd.

8.下表是某同学在做“研究液体的压强”实验时得到的实验数据.

序号

液体

深度/cm

橡皮膜方向

压强计左右液面高度差/cm

1

5

朝上

4.9

2

5

朝下

4.9

3

5

朝侧面

4.9

4

10

朝侧面

9.7

5

15

朝侧面

14.6

6

酒精

15

朝侧面

11.8

①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在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相等;②比较序号为3、4、5的三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_______________;③比较序号为_________________的两组数据可得出结论:

液体的压强还跟液体的密度有关。

9.如图9.3-6,A图在两端开口的玻璃管下方扎上橡皮膜,B图在侧边开口处扎上橡皮膜,

分析:

液体由于受到___作用,对容器底部有向___的压强;另一方面液体具有,所以液体对容器也有压强。

10.将同一压强计的金属盒先后放入甲、乙两种液体中,现象如图所示。

这两种液体的密度大小关系是:

A.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小于乙液体的密度;B.甲液体的密度一定等于乙液体的密度;

C.甲液体的密度一定大于乙液体的密度;D.无法判断.

第二节液体的压强第2课时

1.液体压强的特点是:

(1)液体内部向都有压强;

(2)在同一种液体的同一深度,液体向各个方向的压强;(3)同一种液体内部的压强随深度的增加而;(4)不同液体的压强还与有关。

2.10cm=_________m

(二)自学检测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是,其中P液表示,ρ液表示,h表示,g是常数9.8N/kg;ρ液的单位一定要用,h的单位一定要用,计算出压强的单位才是;由公式我们知道,液体内部压强的大小只与液体的和有关。

三、活动及感悟

活动一探究:

液体压强大小的计算

(一)思考:

如图某一液体(ρ)某一深度(h)处的压强(p)有多大?

(二)通过假想液体柱的办法,如图9.4-1仿照固体压强的计算方法,写出来:

1.步骤:

在横线上填入公式并计算

①水柱体积V==(=10cm3),

②水柱质量m==ρSh(=10g),

③水柱重力G==ρgSh(=0.1N),

水柱对底面压力F=(=0.1N),

④底面受到压强P=_=ρgh(=1000Pa);

(三)师生归纳总结

液体压强的计算公式:

P=ρgh;

活动二区分深度和高度

(一)思考:

如图9.4-2A点的深度和高度分别是多少?

深度是()m,高度是()m。

(二)师生分析归纳总结:

h表示深度,而不是高度,深度和高度这两个概念是有区别的,深度是指从液体的自由面到计算压强的那一点之间的竖直距离,即深度是由上往下量的,高度是指液体中某一点到底部的竖直距离,即高度是由下往上量的;

达标检测

1.如下图9.4-3容器底部的深度是h1还是h2?

2.刘家峡水电站的水库大坝高147米,当水库水位为130米时,坝底受到水的压强是多大?

3.如图9.4-4所示,三个形状体积都不相同的容器

分别装有盐水、水和酒精.三个容器内液体的高度相等,

三个容器底部所受压强分别为pA、pB、pC,则()

A.pA>pB>pCB.pA=pB=pC

C.pA<pB<pCD.无法判定.

4.如图9.4-5所示,容器中盛有一定量的水,静止放在斜面

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Pa、Pb、Pc的大小关系是:

5.关于液体内部的压强,有下列几种看法,其中正确的是()

A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体积有关

C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重力及该处深度有关

B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密度、体积及重力有关

D液体内部的压强和液体的密度及该处的深度有关

6.如图9.4-6所示,放在桌面上的一个瓶子,内部剩有饮料,瓶口塞紧倒过来时,液体对瓶塞的压强比对瓶底的要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瓶子对桌面的压强也增大,其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

7.一未装满橙汁的密闭杯子,先正立放在桌面上(如图9.4-7),然后反过来倒立在桌面上(如图3B),两次放置橙汁对杯底的压强分别是pA和pB,则()

A.pA>pB

B.pA<pB

C.pA=pB

D.无法判断

8.如图9.4-8,盛有盐水的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底部A、B、C三点的压强大小关系是

课外作业

1.在一个高为12厘米的烧杯中装满水,那么距烧杯底部5厘米处液体的压强为:

A.1200帕;  B.700帕;    C.500帕;        D.2019帕.

2.甲、乙两圆柱形容器的底面直径之比为1:

2,内装同种液体,深度相同,那么液体对容器底面的压强之比和压力之比,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1:

4、1:

4  ;         B.1:

1、1:

4  ;        C.1:

1、1:

1  ;           D.1:

1、1:

2.

3.玻璃管的下端扎有橡皮膜,向管内倒入有色的水,这时橡皮膜向下凸出.把这个玻璃管慢慢插入盛有某种液体的杯中,当管内、外液面相平时,下列对于液体密度的判断中答案正确的是:

A.若橡皮膜向上凸起,则ρ 液<ρ水;     

B.若橡皮膜向下凸出,则ρ水<ρ液;

C.若橡皮膜变平,则ρ液=ρ水;          

D.以上判断都正确.

4.三个容器分别盛有水银、水和煤油,它们对容器底面的压强相等,则它们在容器中液面最高的是:

A.水;         B.水银;             C.煤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