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6712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1.7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docx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

用科学发展观推动人影事业调研措施

 

根据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的部署要求,人影办紧密结合我省人影实际,拟定了调研工作计划,确立了调研重点内容,明确了调研目的。

通过问卷、座谈、网络、电话等多种方式展开了工作调研,摸清了全省人影工作现状和人影服务的新需求,查找了制约人影事业发展的主要因素和存在的问题,总结了人影工作经验,研究制定了解决问题的措施。

一、我省人影工作概况

在各级地方政府的领导关怀下,我省人影工作自恢复开展以来得到了长足发展,在抗旱减灾、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得到了各级政府的充分肯定和广大群众的普遍赞扬。

(一)人影工作体系不断健全

我省自1987年、1989年恢复开展高炮人工增雨防雹和飞机人工增雨工作以来,各级政府高度重视。

1989年3月,省政府批准成立“**省人民政府人工降雨办公室”(20XX年5月更名为“**省人民政府人工影响天气办公室”),由省政府办公厅和省气象局领导;1990年3月,成立**省人工降雨领导小组,历届分管农业副省长担任组长。

各市、县也都成立了由分管领导为组长的领导小组,建立了政府领导、部门参与、气象主管机构归口管理的人影组织管理体制。

20XX年6月,省政府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贯彻国办发[20XX]22号文件进一步加强人工影响天气的通知》;20XX年12月,省发改委和省气象局联合印发了《**省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XX—20XX)》,各市也相继制定了当地的人影发展规划,为推动我省人影工作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截止到20XX年11月,全省17个市、104个县(市、区)共计121个作业单位开展了人工增雨防雹工作,拥有“三七”高炮550门、火箭发射装置224部;全省从事人影管理和作业指挥的人员435名,高炮、火箭作业操作人员2502名。

省人影办每年春秋季分别租用部队、民航飞机在全省范围内实施飞机增雨作业。

人影作业规模居全国前列。

(二)人影作业服务成效显著

经统计,1987年3月至20XX年11月,全省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共发射炮弹65.61万发、火箭弹1.39万枚,累计受益面积194.35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107.26亿立方米,累计冰雹防护面积44.46万平方公里,减少雹灾损失81.14亿元。

1989年3月至20XX年10月,省人影办共组织飞机增雨作业352架次,累计飞行时间828.7小时,作业影响面积703.88万平方公里,增加降水163.59亿立方米。

其中,20XX年地面人工增雨作业增加降水6.16亿立方米,防雹减少损失2.86亿元;飞机增雨作业15架次,增加降水4.42亿立方米。

人影作业有效地缓解了旱情、减少了雹灾损失,降低了森林火险等级,取得了显著的社会、经济和生态效益。

近几年,我省除进行增雨抗旱、防雹减灾季节性作业外,各地还围绕烟叶种植、农业增产、城市供水、突发森林火灾、大型社会活动保障等人影服务需求,积极拓展服务领域、延长作业季节,适时开展了增雪、消雨试验,取得了明显成效。

20XX年以来,在济南南部山区实施的“增雨保泉”火箭增雨作业,为保障泉水连续喷涌发挥了独特作用;省人影办还参加了20XX年上海特奥会、20XX年青岛奥帆赛开(闭)幕式飞机人工消(减)雨试验。

(三)现代化建设和科研能力不断提高

全省新建的6部新一代天气雷达、中尺度气象观测站、雷电监测系统和移动车载雷达等针对云降水提供全方位、精细化、立体监测,为人影作业决策提供观测依据。

全省建立了由宽带通信网、视频监控、高频电话、无线通信组成的人工增雨防雹通信网。

淘汰了一批老旧高炮,增加了大批新型火箭发射装备,大大提高了地面机动作业能力。

增雨飞机安装了gps卫星定位系统和空-地通讯系统,配备了温度、湿度探测仪,引进了先进的机载焰条播撒和焰弹发射装置;连续租用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粒子测量系统(pms)开展飞机探测,飞机增雨作业技术水平进一步提高。

研制开发了飞机人工增雨综合业务技术系统,推广应用了地面人影业务技术系统,增雨防雹作业决策指挥流程更加科学。

针对人工增雨、防雹中关键技术问题,开展了多项科研与技术开发工作,先后完成了科技部、省科技厅、中国气象局、省气象局等部门课题30余项,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公开发表论文100余篇,获国家专利3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7项、三等奖6项,多项研究成果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四)规章制度建设和管理水平不断加强

根据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的具体要求,结合我省人影工作实际,先后制定下发了《**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资格证管理办法》、《**省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上岗证管理办法》、《**省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省

 

 

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建设规范(试行)》、《**省气象局森林火灾和突发污染事件人工增雨应急方案》和《**省人工影响天气高炮、火箭作业事故处理预案(试行)》等管理办法,建立健全了各项规章制度和业务规范,使全省人影管理更加规范,有力地促进了人影工作的科学发展。

二、主要经验与体会

经过几十年的不懈努力,我省人影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积累了一些宝贵的经验和体会,主要是:

(一)坚持地方政府领导为主和气象部门归口管理的管理体制,是我省人影事业协调发展的组织保证。

(二)各级政府和领导的关心、支持,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是人影事业持续发展的有力保障。

(三)以法规范管理,建立健全各种管理制度,是人影工作健康发展的坚实基础。

(四)广大人影工作者求真务实、勇于创新、精诚协作、无私奉献,是搞好人影工作的重要条件。

(五)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加强人影业务现代化建设和技术创新,是提高人影作业整体水平和效益,保障人影工作科学发展的基本途径。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

在认真学习思考调研的基础上,深入分析了我省人影工作的形势任务和工作现状,居安思危,集思广义,查找了在解放思想与工作方面存在的差距和主要问题。

(一)主动适应地方需求开展人影服务的意识不强

长期以来,人影作业只是作为一种防灾减灾的应急手段,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围绕粮食增产、高附加值经济作物生产、城市供水、节能减排、生态环境改善等新的服务需求,开展全程性服务保障的意识不强。

(二)作业的总体科技水平不高

人影探测基础薄弱,针对空中水资源、云微物理状况的专项探测设备缺乏,深入系统的科学试验研究较少,困扰人影发展的一些关键科学技术问题研究进展缓慢,人影作业的总体科技水平不高。

(三)现代化建设和科技投入不足

地方经费投入以增雨防雹专项经费为主,现代化建设、业务运行维持和科研经费投入较少,业务基础比较薄弱,科研工作没有得到足够重视。

(四)省级投入带动地方投入的机制不健全

省财政每年只有飞机增雨作业专项经费200万,无支持地面高炮火箭作业的补助经费。

针对跨区域联合作业、重大服务和科研项目,缺少省级投入带动地方投入的机制,人影整体效益没有充分发挥。

(五)组织管理机构和人员队伍亟待健全和加强

目前,我省只有6个市有地方编制,设立了人影管理机构,而大部分市人影管理只能挂靠相关业务科(室),市县两级人影管理和业务均有兼职人员承担,而基层炮手数量庞大、业务素质普遍不高,人员流动性大,作业队伍不稳定,给管理带来了难度。

(六)人影作业基础设施薄弱,安全形势严峻

我省多数炮点建设初期,因缺乏统一的建设标准和足够的经费支持,炮点基础设施落后,加之后来城镇和村庄快速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炮点安全作业制约因素越来越多,许多炮点需要改造或搬迁。

同时,由于人影作业高炮使用年限长、故障率高、维修配件缺乏等问题,给人影作业带来了诸多安全隐患。

四、我省人影服务的新需求

随着我省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农业抗旱减灾、缓解水资源紧缺、重大社会活动保障和生态建设与保护等多领域对人影工作提出了更多的新需求。

(一)气象防灾减灾的需求

我省是气象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每年70%以上自然灾害损失是由气象灾害造成的,其中干旱、冰雹灾害占50%以上。

20XX年以来,虽然我省连续出现降水偏多年份,但每年春季到夏初均有降水偏少时段,各地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旱情,干旱面积多达数百万亩。

特别是在全球变暖背景下,我省极端天气事件发生频繁,每年都有较大范围的冰雹灾害过程,给工农业生产带来严重威胁,防灾减灾的形势依然严峻。

(二)保障粮食增产的需求

我省是农业大省,农业增加值、农产品出口额以及粮食、棉花、果品、蔬菜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均位居全国前列,农业出口创汇占全国的四分之一。

当前,又提出了粮食增产180亿斤,实现由农业大省向农业强省跨越的目标,但随着人增地减,保持农业的稳定,保证粮食增产和农民增收的任务十分艰巨。

积极围绕我省粮食主产区,果品、蔬菜、烟叶种植区、设施农业区,科学规划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开展全程性作业服务,是保障粮食生产安全、实现增产增收、提高设施农业抵御气象灾害能力的重要科技手段。

(三)缓解水资源短缺的需求

我省水资源严重短缺,人均淡水资源拥有量为340立方米/年,不足全国人均拥有量的1/6。

随着我省经济的不断发展,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日益尖锐,缺水造成生态环境失衡、城市供水紧张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积极在城市供水水源地、水库湖泊集水区、重要生态区开展人工增雨作业,开发利用空中水资源,是缓解水资源短缺的有效途径。

(四)重大社会活动保障的需求

20XX年北京奥运会、残奥运会开(闭)幕式实施了大规模人工消(减)雨作业试验,取得了成功经验。

十一运会将于20XX年10月11-23日在济南举行,为全运会开(闭)幕式活动提供人工消(减)雨应急服务保障是全运会气象服务的重要内容,对我省的人影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

此外,突发森林火灾、严重空气污染事件对人影应急作业服务也提出了更高要求。

五、下一步我省人影工作的重点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了“加强应对气候变化能力建设、强化防灾减灾工作”。

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推进农村改革发展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又提出了“加强农村防灾减灾能力建设”的要求,为人影工作指明了方向。

人影工作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服务需求为牵引,坚持依靠科技进步,增强人影服务能力,充分发挥其在农业增产增收、抗旱防雹、缓解水资源短缺等方面的作用,为我省经济文化强省建设做出新的贡献。

(一)积极争取省级飞机增雨基地的立项建设

《**省人工影响天气发展规划(20XX-20XX年)》提出了省级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和地面人工增雨防雹作业技术示范基地的重点工程建设目标。

近年来,人影办配合省局计财处就省级飞机人工增雨基地建设问题进行了积极的争取,但限于土地征用等原因,获得省发改委立项支持的难度较大。

作为替代方案,可考虑在济南遥墙国际机场内租用已有建筑设施,改造后作为飞机增雨基地,不再以征用土地为前提进行基地建设,重点争取省级财政用于购置机载云探测系统、建立基地指挥中心、完善外场人员生活设施和业务运行维持等方面,进一步提高飞机作业的科技水平。

(二)积极推进地面人影示范基地建设

近年来,在济南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济南南部山区“增雨保泉”工程启动建设,并在火箭作业点建设、火箭增雨作业技术、业务系统建设等方面取得了明显进展,在“增雨保泉”工作中发挥了独特的作用;聊城人工增雨防雹示范基地建设也已启动,并在地面作业指挥系统的研究中发挥了试验基地的作用。

随着新型火箭增雨作业装备、作业新技术的应用,地面人影作业将有更好的发展前景。

因此,积极推进地面人影示范基地建设,加强作业决策指挥技术、催化作业技术的研究和新成果应用示范,加强安全管理、技术保障、人员培训等方面工作,在系统的评估检验基础上,提炼出成熟作业技术在全省推广,以带动全省地面增雨防雹技术的提高。

(三)积极开展人影作业服务

人影作业作为缓解水资源短缺、降低气象灾害的有效手段,多年来得到了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深受广大农民的欢迎。

要紧密围绕我省粮食增产、果品蔬菜生产以及生态环境改善等需求,按照“一年四季不放松、每次过程不放过”的要求,严密监视天气变化,积极组织开展人工增雨防雹作业。

进一步完善飞机、高炮、火箭立体作业体系和联动机制,协调开展跨区域的联合作业,最大限度发挥人影作业的规模效益,实现人影作业的安全、及时、高效。

为全省防灾减灾、服务“三农”、造福齐鲁做出新的贡献。

(四)争取国家和省级经费支持地面人影作业

我省地面人工增雨防雹工作均是在当地财政经费支持下发展起来的,由于人影服务需求和经费支持力度的不同,各地增雨防雹工作发展不均衡,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影整体作业效益的发挥。

近年来,省人影办加强了对全省较大规模增雨、防雹过程的作业组织协调,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但由于部分市县因经费不足,有些作业过程不能及时组织作业或作业用弹量较少,未能达到预期的作业效果。

据了解,全国已有18个省(市、区)省级财政对下实行炮弹、火箭弹作业经费20~80%的补贴,形成了相应的作业激励机制,对调动各地作业积极性、建立作业协调机制提供了支持条件。

因此,加大国家和省级投入的带动作用,是推动地面人影作业发展,发挥人影综合作业效益的重要动力。

(五)加强外场科学实验工作

人工影响天气是一项试验科学,需要通过大量外场作业实践,不断积累作业经验、完善作业流程、改进作业技术、验证作业理论。

加强外场科学实验工作是开展科研的重要基础。

要在现有综合气象观测系统基础上,引进机载云物理探测设备、增加布设地面微波辐射计、激光雨滴谱仪等人影专项探测设备,提高人影综合监测能力,完善作业布局、制定科学实验方案,提高外场实验的综合水平,进而提高人影作业的科技水平。

通过相关试验,提高重大活动的人影专项服务能力,进一步完善20XX年十一届全运会人工消(减)雨服务方案,积极做好人影服务各项准备工作。

(六)加强业务建设与科技创新

积极推进现代气象业务体系建设,不断提高人影业务水平。

进一步完善“人影气作业信息采集及动态显示系统”,提高人影作业条件分析预报准确率。

加强人才培养,面向年轻业务人员设立自立课题项目、支持业务人员参加业务培训和学术研讨会、组织开展经常性地学术交流,为职工的学习交流和业务素质的培养搭建多种平台。

组建“地面人影业务系统设计与开发”和“地面人工增雨防雹效果物理检验”科技创新团队,不断提高科技创新水平,为全省人影作业提供更多的技术支持,提高对市县人影工作指导能力。

(七)加强安全管理与作业站点建设

安全责任重于泰山。

牢固树立政治意识、大局意识和责任意识,认真贯彻“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方针,严格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

要按照国务院《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和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规定》的要求,狠抓《**省人工影响天气安全管理实施细则》、《**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单位资格证管理办法》、《**省地面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人员上岗证管理办法》及相关业务规范和规章制度的落实,严格执行作业装备年检、弹药储运、作业人员培训、持证上岗、作业空域申请和作业公告等管理制度,真正做到照章办事,坚决杜绝人为性责任事故。

按照《**省人工影响天气作业站点建设规范(试行)》的要求,进一步加快全省作业站点建设步伐,提升建设规范化水平,对安全隐患大的站点要限期整改,对性能差且无法修复的高炮要予以报废,切实消除隐患,确保人影响作业安全实施。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