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785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0 大小:60.4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0页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1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docx

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2013年高考历史复习专题训练罗斯福新政和战后资本主义的变化

一、选择题(每小题5分,共60分)

1.(2011·福建高考)图1、2、3是有关美国1929~1933年经济大危机的漫画,对此解读不符合当时的社会状况的是(  )

A.生产严重过剩

B.通货膨胀严重,百姓无力购买商品

C.失业加剧贫困,社会购买力下降

D.体现了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

解析:

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危机,意在考查学生读图、识图及运用信息解决问题的能力。

图3反映的信息充分体现了当时生产出现了严重的相对过剩,排除A项;通货膨胀严重,必然出现物价上涨,题目图片并没有包含这方面的内容,B项符合题意;图2反映了当时美国失业加剧贫困,导致贫富差距扩大,排除C项;图1说明经济危机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本身,即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排除D项。

答案:

B

2.(2012·广州模拟)

右图是美国某时期流行的漫画,一位绅士正向一位农民进行解释:

艰难时期就如同那群鸟儿,要驱赶它们只需要竖立一个稻草人吓一吓就可以了。

请问与此绅士观点一致的政策是(  )

A.固守自由放任  B.实行政府干预

C.走法西斯道路D.发展混合经济

解析:

从材料中我们可以看出绅士的观点是靠稻草人渡过危机时期,也就是不作为,实际上就是固守自由放任的经济政策。

答案:

A

3.

右图是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爆发后,美国民众的生活场景,出现这种状况的政治原因是(  )

A.美国法西斯势力活动猖獗

B.美国国内社会矛盾日益缓和

C.美国政府应对危机的政策软弱无力

D.美国缺乏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

解析:

本题考查1929~1933年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下的美国。

A项表述不符合史实。

B项表述与史实相反。

C项与胡佛政府的自由放任政策直接相关。

D项表述不正确,《1787年宪法》颁布后,美国中央集权制度得以建立并加强。

故选C。

答案:

C

4.(2012·南京模拟)为迅速摆脱经济大危机,美国总统罗斯福采取了一系列干预经济的政策。

其中农业领域的调控措施是(  )

①减少农作物种植面积,调控农产品产量 ②调整农产品结构,鼓励农产品进出口 ③增加政府储备,规范农产品销售 ④努力降低农产品价格,解决民生困难

A.①③B.②④

C.①②③D.②③④

解析:

本题考查罗斯福新政。

为了解决农业危机,罗斯福政府采取减少农产品种植面积和大规模销毁农产品的办法,①正确;经济危机对各国打击都比较大,鼓励农产品进出口显然不符合当时实际并且也不符合史实,②错误;为摆脱危机,罗斯福政府成立农业调整署,用行政手段调整农业政策,调控市场,③正确;罗斯福政府为减耕减产的农民提供补贴,以调整农产品结构,提高并稳定农产品价格,④错误。

答案:

A

5.罗斯福上台后,颁布了《全国工业复兴法》,该法包括三方面内容:

一是建立国家复兴管理局。

二是由国家举办各种公共工程,减少失业大军。

三是适当提高劳工地位,改善劳工待遇。

下列关于该法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A.该法属于国家立法

B.该法旨在复兴美国工业,不涉及其他问题

C.该法有效缓和了社会矛盾

D.该法建立了公平竞争等方面的规则

解析:

《全国工业复兴法》虽然是为复兴工业而制定的,但也涉及其他问题,如规定了各企业产品的市场分配、工人工资水平和工作日等。

该法确立了企业公平竞争等原则,促进了工业的复兴,缓和了社会矛盾,稳定了社会秩序。

故答案为B。

答案:

B

6.“经济民族主义的中心思想就是经济活动要为国家的整体利益服务,在经济危机(1929~1933年)的大潮流中,各国都采取了诸如更严格的进口限额和双边贸易协定等形式的自卫措施,以维护国家经济利益。

”据此分析下列政策中具有经济民族主义色彩的是(  )

A.调整农业,扭转危局   B.美元贬值,刺激出口

C.以工代赈,扩大内需D.计划指导,政府干预

解析:

解答本题的关键是理解经济民族主义的内涵。

据材料可知经济民族主义主要是对外经济政策中的利己做法,A、C、D三项主要是对内经济政策,故答案为B。

答案:

B

7.根据1933年经济法,罗斯福颁布了第6166号行政命令,改组、合并和取消了一些行政机构,并加强了预算局的领导作用。

1939年4月,国会通过了《新政机构改组法》,规定许多小机构合并为大机构。

下列说法最准确的是(  )

A.新政违背了三权分立原则

B.以机构调整保障新政推行

C.加强了对国家经济的干预

D.总统行政权力得到加强

解析:

从材料信息可以看出,面对严重的经济危机,总统和国会对国家行政体制进行了局部调整,目的在于为新政提供行政保障,克服经济危机,故B的说法最符合题意。

答案:

B

8.伯顿·W·小福尔索姆(BurtonFolsomJr·)在其新作《罗斯福新政的谎言》中批评罗斯福:

“他采取了一系列政府干预经济的措施,但他的大部分举措,对当时的美国甚至以后都造成了灾难性的影响。

”新政“灾难性的影响”不包括(  )

A.增加政府财政负担

B.美元贬值,加剧邻国危机

C.造成国际贸易进一步萎缩

D.开创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新模式

解析:

本题实际要求回答罗斯福新政的负面影响,D项是罗斯福新政的积极影响。

答案:

D

9.1981年里根上台时,美国经济已经陷入衰退。

里根政府强调,“国家已做好准备,把经济政策更加彻底地向右转”。

这里“右转”的含义是(  )

A.减少国家对经济的干预B.加强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C.加大社会福利资金的投入D.增加国有制经济的比重

解析:

本题考查20世纪80年代美国的经济政策。

二战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大力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通过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干预,促进了经济在一定时期的快速发展,但70年代经济危机爆发及随后出现的“滞胀”表明国家干预经济的办法无法保障资本主义经济的持续发展,为应对“滞胀”状态,各国减少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

故选A。

答案:

A

10.阅读20世纪美国经济发展状况示意图,图中标号③阶段发展的主要原因是(  )

A.罗斯福新政的实施

B.自由放任经济政策的实施

C.世界市场的拓展

D.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解析:

罗斯福新政的实施属于第②阶段的原因;世界市场的拓展属于第①阶段的原因;自由放任经济政策是里根政府实施的,它属于第④阶段的原因。

故答案为D。

答案:

D

11.

右图是一幅关于西方福利制度的漫画,从中可以得到的正确信息是(  )

A.福利制度的过度保护,导致激励效应降低

B.社会福利规模的扩大,加重政府财政负担

C.福利制度解决了资本主义社会的根本矛盾

D.20世纪70年代中期,西方国家增加社会福利开支

解析:

注意漫画信息,一个人在尽情地享受,对这最可能的解读就是他有着不错的社会福利,所以不愿意工作或少干工作。

B不能反映此信息,故排除。

福利制度不可能解决资本主义制度的根本矛盾,C不符合史实。

进入20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国家逐步减少了社会福利开支,D与史实不符。

答案为A。

答案:

A

12.(2012·广州模拟)二战后,法国政府推广国有化运动,国有经济占有重要的地位。

到1982年,法国的煤气、铁路、邮政、电信、电视广播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100%,电力、煤矿、航空、银行、烟草等行业的国有化率为90%,钢铁、造船等行业的国有化率在80%以上。

对此理解不正确的是(  )

A.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进行了局部调整

B.西欧的国有经济与公有制有着本质区别

C.改变了资本主义私有制,强化了公有制

D.企业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为多数资本家共同占有

解析:

战后西欧国家扩大了国有经济的占有比例,但它的国有经济本质上仍属于私有制,企业由个别资本家占有变为由资本家群体占有,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的性质,属于生产关系的局部调整。

答案:

C

二、非选择题(13题20分,第14题20分,共40分)

1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1:

1945年4月12日罗斯福去世后……《新华日报》发表了题为“民主巨星的陨落——悼罗斯福总统之丧”的社论……(指出)“他在1932年初步当选总统的时候,正在1929年美国空前经济恐慌之后……他用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渡过了危机,安定了国民生活”。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之我见》

材料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许多学者却称罗斯福新政是什么“彻头彻尾为垄断资产阶级服务的东西”,“具有很强的法西斯性质”,新政的改良措施对工人阶级的让步“有很大的欺骗性,不利于革命”,因而新政是历史的反动,起着阻碍历史进步的消极作用。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评价标准之我见》

材料3:

新政是顺应历史潮流的产物,是历史上进步主义传统的继续,新政的改良措施具有进步意义:

是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成功尝试;新政为战后美国政府特别是民主党政府的调整和改革措施提供了一种模式;新政和凯恩斯主义经济思想不谋而合;新政代表整个资产阶级的利益并着重体现了垄断资产阶级民主派的利益,但也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广大人民群众的要求。

——黄安年《罗斯福新政的历史地位和阶级性质》

(1)根据所学知识,举例说明罗斯福是如何实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扩大人民购买力的政策”的。

(8分)

项目

举例

实行社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2)对新政的评价,材料2与材料3不同。

分别指出材料2和材料3评价不同的原因。

(6分)

(3)综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你认为应该如何全面评价罗斯福新政。

(6分)

解析:

(1)问从罗斯福新政的诸多措施中选取符合表格要求的例子作答即可。

(2)问要把问题放在当时特定的时代背景下思考,从中美关系、评价标准等方面分析其原因所在。

第(3)问要求对罗斯福新政做一分为二的评价,既看到其积极作用,也要看到其局限性。

答案:

(1)

项目

举例

实行社会救济和举办公共工程

颁布《联邦紧急救济法》;建立联邦紧急救济署,发放紧急救济金;兴办田纳西河流域水利工程

保护劳工权利,缓和劳资矛盾

1933年颁布《全国工业复兴法》规定最高工时和最低工资;1938年颁布《公平劳动标准法》;1935年颁布《全国劳工关系法》重申工人的权利

建立社会保障体系

1935年通过《社会保险法》,实行养老金和失业保险制度

(2)材料2:

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中美关系由抗战时期的盟友关系变为敌对关系;历史评价受意识形态影响,强调历史人物的阶级性。

材料3:

20世纪70年代以来中美两国关系逐步正常化并建交;改革开放后,恢复了实事求是的历史评价标准,对新政的评价趋于客观。

(3)罗斯福新政使美国成功渡过了经济危机,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和了社会矛盾,维护了美国的民主制度,为二战中打败法西斯奠定了基础;开创了国家干预经济发展的新模式,对二战后的美国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产生了深远影响;新政是在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做出的政策调整,不可能改变资本主义制度的本质,也无法从根本上消除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14.(2012·连云港模拟)阅读以下材料:

材料1:

从总体上说,二战后美国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在国民经济中起着重要作用,主要表现在国家提供巨额科研经费,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将其成果无偿地提供给全国使用。

如美国对发展原子能工业的投资,从1945年到1970年共计175亿美元;宇航工业从20世纪60年代末起,每年耗费50多亿美元。

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如为了维持战后高出口水平,在“援外”项目下提供的出口在美国的出口比重中,1949年占46%,50年代占30%,60年代占20%。

从20世纪50年代中期起,为加强国际市场的竞争力,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材料2:

据战后调查,由于战争的破坏,(联邦德国)有30%~40%的工厂不能开工……经济部长艾哈德实施“社会市场经济”,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1)保护自由竞争。

艾哈德认为,切身的物质利益能够激发人的积极性,社会经济的发展只能依靠每一个经济细胞的作用,因此必须通过竞争发挥个人和企业的作用。

(2)国家的干预主要是采取符合市场规律的手段,通过货币、信贷、财政、税收和外贸政策进行总体调节……(5)建立社会保障体系,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公平。

1950年,联邦德国经济进入高速发展时期,从1951年到1971年,联邦德国的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5倍多,平均每年增长6.1%……其中20世纪50年代经济呈现飞跃状态,年平均增长率达7.2%~8.8%,被国内外誉为“经济奇迹”。

材料3:

日本政府为经济开发提供了各种计划和情报等项服务。

1956年日本政府制定《经济自立五年计划》,从此进入了实现国民经济现代化的高速发展时期。

1960年继岸信介内阁之后的池田勇人内阁,提出《国民收入倍增计划》,在十年后的1970年,国民生产总值和国民收入都增加一倍。

1960年6月24日,日本政府发表《贸易汇兑自由化计划大纲》。

请回答:

(1)依据材料1,概括二战后美国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措施。

(4分)

(2)依据材料2,概括指出二战后联邦德国“社会市场经济”政策的特点。

(2分)

(3)比较材料2、3,概括指出二战后日本、联邦德国的经济政策侧重点及其取得的共同效果。

对此你有何认识?

(8分)

(4)综合上述材料,指出二战后美国、联邦德国、日本的经济政策有何共同之处,其实质是什么?

(6分)

解析:

本题综合考查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

(1)问主要依据材料1中的关键信息“组织大规模的科研活动”“国家为私人垄断组织扩大国外市场”“政府对一些出口产品进行补贴”来概括。

(2)问依据材料2中的“保护自由竞争”“国家的干预”“建立社会保障体系”来概括。

第(3)问根据经济调节手段比较日本、联邦德国经济政策的侧重点,从经济发展角度概括共同效果。

第(4)问结合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相关内容回答。

答案:

(1)发展高科技;协助垄断组织开拓国外市场;对一些外贸出口产品进行补贴。

(2)将市场经济、国家干预、社会保障三者结合起来。

(3)侧重点:

日本侧重对经济进行计划指导;德国侧重对经济进行市场调节。

效果:

都促进了经济的迅速发展。

认识:

应依据国情制定经济政策。

(4)共同之处:

都加强了国家对经济的干预(或采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

实质:

资本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生产关系的调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