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

上传人:b****7 文档编号:15473750 上传时间:2023-07-0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31.2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docx

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二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教案

第八单元  第3课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一、课标要求

本课程教学以高中新课程标准为依据,在引导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基础上理解战后资本主义的发展有哪些新变化。

二、教学目标

目标

内容

知识与能力

过程与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识记

理解

运用

二战以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70年代的“滞胀”、80年代的经济复苏、90年代的经济繁荣;二战后西欧经济的恢复和社会经济发展迅速的原因;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当代资本主义的新变化的实质是资本主义的自我扬弃,是在资本主义内部的自我改善,是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自我调整

概括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

比较、概括、阐释

认识人类社会发展的统一性和多样性,努力学习、吸收其他民族和国家发展经济的经验,适应经济全球化的趋势

 

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发展;福利国家;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新经济”

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历史比较

问题探究

三、教学重点、难点

1、重点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发展概况及原因

2、难点认识“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四、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法、提问启发法、阅读指导法。

五、教学设备

教师、学生、教学参考资料(刘友发、张力军主编:

《世界经济与中国》,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8年版),小卡片、投影仪

六、教法分析

由于学生对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比较陌生,所以要补充大量的材料,加深理解和掌握。

七、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克林顿是美国第一位二次大战后出生的总统,“克林顿时代”充满了荒诞不经的性、谎言与丑闻,但另一方面它却也象征着美国科技发达、经济大好的黄金盛世。

  克林顿上任那年美国联邦预算赤字为2900亿美元,而且国会当时的预估是到2000年还将达4550亿美元;克林顿第一次发表国情咨文演说,即誓言3年内将把预算赤字砍一半,结果这个目标不仅提前达到,美国1998年预算已转亏为盈,今年预算盈余甚至可望高达2110亿美元。

 克林顿8年任内美国平均经济成长率高达4%,,8年间美国新增2200万个就业机会,失业率由7%一路下降至目前的4%,而通货膨胀率仅为2.5%,两者相加代表的“痛苦指数”,则是30年来最低水平。

师:

克林顿时期美国经济飞速发展,那么他采取哪些措施促进它发展呢?

接下来让我们一起来探讨二战后资本主义经济如何变化。

[推进新课]`

{一}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

师:

战后初期至90年代的美国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变化分成几个阶段,根据材料找出各阶段发展变化的特征并分析原因。

材料一:

二战后,美国是世界上最强大的资本主义国家,具有经济霸主地位。

50年代中期,全世界一半以上的商品是美国生产的;70年代初,美国实际的国内生产总值比战后初期增加一倍多。

材料二:

1973以美元为中心的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解体;1973年,由于中东石油国家提高石油价格,引发战后最严重的一次经济危机,危机持续到1975年;经济危机结束以后,美国经济发展进入“滞胀”阶段,生产停滞、通货膨胀、失业严重、物价上涨的状况一直持续到70年代末。

材料三:

美国经济当时的主要问题是:

两位数字的通货膨胀率、失去控制的政府开支、高失业率和低生产率。

因此,里根的复兴经济计划的四根支柱就是削减税收、减少政府开支、减少政府对经济的干预和紧缩通货。

里根的计划,采纳了70年代末、80年代初受到资产阶级广泛关注的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的精髓,被人称为“里根经济学”。

1983年,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开始回升,美国回升的势头最快、最大。

到里根执政的第二个任期,美国经济出现了持续增长、通货膨胀率和失业率显著降低的局面。

材料四:

从1991年3月到2000年12月,美国经济出现了历史上空前的持续117个月的增长,失业率下降到20世纪70年代以来的最低点。

1998年,联邦财政实现了自1956年以来的首次盈余,并持续四年之久。

生1:

50年代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

一,美国大力拓展世界市场。

凭借巨大的经济优势,美国在大战后期开始谋求世界经济霸权的地位。

随着市场的扩大,生产的社会化和国际分工日益深入,生产和资本的国际化趋势不断加强,国际经济联系空前紧密,有力地推动了经济的发展。

二,美国政府通过各种手段对国民经济进行宏观管理。

不断调整财政、税收、金融政策;在一些基础工业和公用事业中推行国有化政策;推行比较广泛的社会福利制度,以保障社会的安定。

三,美国利用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先进成果,提高劳动生产率,发展新兴产业。

如:

原子能、电子计算机、半导体宇航、以及激光等工业应运而生,极大的推动了经济发展。

生2:

70年代美国经济“滞胀”的原因:

一,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发展的影响;二,西欧与日本经济成长壮大起来,与美国展开激烈的竞争,使战后美国存在的一些优势(如市场广泛、资本输出等)被化解,给美国经济造成巨大压力;三,美国推行扩张霸权政策,与苏联军备竞赛,进行了十多年的越南战争,严重破坏了美国经济,背上了沉重的负担。

四,由于石油输出国大幅度提高石油价格引发石油危机,更使美国经济雪上加霜

生3:

80年代美国经济复苏的原因:

美国政府对经济进行调整,国家采取了降低税率,减少政府支出、减少政府对企业的干预等措施,刺激经济发展。

苏美争霸缓和有利美国经济复苏。

生4:

90年代时经济繁荣的原因:

美国倡导介于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对美国经济实行改革,出现新的增长点,带动了美国经济发展。

师:

欧洲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的主要战场,受到战争的直接破坏。

纳粹德国对欧洲的无情掠夺,以及以德国为工业中心的分工计划,严重破坏了欧洲历史形成的经济结构。

经历战争浩劫的西欧各国呈现一派衰落破败景象。

各国政府都面临着恢复和重建国家经济生活的艰巨任务。

但经过战后初期的重建和调整,西欧经济迅速恢复并超过了战前的水平。

20世纪50至60年代,也是西欧资本主义经济快速增长的“黄金时代”。

那么,西欧社会经济恢复、发展和繁荣的原因有哪些呢?

请看以下材料:

材料一:

《美国国会关于马歇尔计划的讨论》对“马歇尔计划”作出说明:

“马歇尔计划”即欧洲复兴计划,是战后初期美国“援助欧洲复兴”的计划,因1947年6月5日美国国务卿马歇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首先提出而得名。

主要内容为:

美国拨款100多亿美元“援助”西欧各国“复兴”战后经济,但受援国必须购买一定数量的美国货,尽快撤除关税壁垒,取消或放松外汇限制,接受美国对使用美援的监督,把本国和殖民地出产的战略物资供给美国,设立由美国控制的“对等基金”,保障美国私人投资和开发的权利等。

英、法、意、联邦德国等十七个西欧国家接受了这些条件,并分别同美国签订了双边协定。

材料二:

英国的经济尽管在战后初年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复,但已无法重振当年“日不落帝国”的雄风。

1979年,有“铁娘子”之称的撒切尔夫人上台。

她信奉自由企业理论,推行被称为“撒切尔主义”的经济政策,减少国家对经济生活的干预,改革福利国家制度,减轻政府负担。

这些改革措施,对英国摆脱经济危机起到一定的积极作用。

材料三:

“福利国家”的概念源于19世纪中叶的欧洲,现代福利国家则是20世纪的产物。

它是指国家运用社会保障政策和社会福利开支,来保障个人和家庭的最低收入,保障其经济安全,并保证所有公民能享受到公认的高标准的社会服务。

材料四:

科技进步已经成为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整个经济增长的源泉。

西方国家工业生产的年平均增长率,在两次大战之间为1。

7%,在1950——1972年猛增至6。

1%。

在增长的因素中,科技进步的因素70年代约占60%,80年代达到80%。

生1:

马歇尔计划的实施,解决了西欧战后经济发展的启动资金,西欧的重工业在短期内完成了新的装备,并有能力购买足够的工业原料。

美援使西欧国家经济赖以生存的进出口贸易稳步发展,有利于西欧经济的复兴。

生2:

实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方针,加强对经济的宏观调控。

生3:

逐步建立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住房、失业保险、教育等在内的福利国家制度。

生4:

发展高科技。

提高劳动生产率。

师:

联邦德国发展最突出,到60年代联邦德国经济实力超过英法,成为欧洲头号资本主义国家,那么它迅速崛起的原因有哪些呢?

生1:

战后德国政局比较稳定。

二战后,占领当局鼓励联邦德国建立民主政党取代法西斯政党,在德国实行政治改革。

稳定性的政治气候,为社会经济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环境。

生2:

实行非军事化。

根据雅尔塔会议确定的原则,战后德国实行非军事化。

非军事化立国的战后政策,使联邦德国可以集中有限的财力物力从事经济建设,不必为战后东西方对抗局势背上沉重的军备竞赛的包袱。

生3:

政府扶持工业的政策。

德国原有经济基础较好,虽然固定资产遭到战争破坏,但企业布局、人员素质等方面仍有巨大潜力,尤其是劳动者素质方面保持着较高的水平,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可靠保障。

此外,马歇尔计划援德资金得到了合理运用,促使德国能尽快完成经济模式转轨,对发展经济起了稳定和促进作用。

生4:

战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政策,确保了经济的高速发展。

生5:

注意发展科学技术和教育事业。

发展教育和科技事业,能够进一步提高劳动者的素质,并能将科技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起到了巨大推进作用。

生6:

由于冷战需要,美国对德扶持通过马歇尔计划对德扶助

师:

二战后德国经济发展与日本有那些相似之处,你从中获得那些启示?

生1:

都实行国民经济非军事化;重视科教培养人才;发展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都是美国扶持

生2:

启示重视科教;进行改革注重经济发展战略引进外资和技术等

{二}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新变化

师:

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半个多世纪的发展,资本主义的经济发展出现了一些新变化。

那么战后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政策变化最明显特征是什么?

生:

最重要的变化,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资本主义进入了国家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师: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资本主义国家经济有什么积极影响?

生:

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到20世纪70年代初期,美、英、法、德、日等国普遍奉行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实行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控,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在20世纪50~70年代初出现经济发展的“黄金时期”,经济得到较快增长,通货膨胀和失业率相对较低,社会生活水平普遍提高。

师:

这种国家干预经济的政策,是对传统的、主张自由放任的经济理论的变革。

在资本主义国家中关于国家干预的争论虽然持续不断,但如今这些争论主要是集中在干预程度的问题上。

国家对经济的宏观调节,已经成为当代资本主义经济制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但是可以杜绝经济危机吗?

生:

不,20世纪30年代资本主义世界的经济大危机,暴露出资本主义制度的弊端,因财富分配不均而导致的社会危机威胁到资本主义制度本身,所以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师:

资本主义国家通过那些方式对社会财富分配进行干预?

生:

新政所采取的社会福利和社会保障措施,是国家干预社会财富分配的一次成功实践。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欧资本主义国家普遍实行社会福利政策,福利国家的发展日渐完备,到六七大年代到达高峰。

师:

这种干预有消极作用吗?

生:

有,到80年代,福利国家的弊端开始显露,政府财政不堪重负。

此后,美、英、法等国都在不同程度上减少了政府的公共开支,缩小福利的规模。

师:

产业结构出现怎样调整?

生:

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

材料:

第三产业也称服务行业,是相对于农业和制造业这两大产业或物质生产部门而言,并为其提供直接和间接服务的部门。

它包括商业,运输业,金融、保险、房地产业,电信业,水、电、煤气供应等公用事业和教育、法律、医疗保健、娱乐、休闲、旅馆、饭店等服务行业。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第三产业包括的范围还在继续扩大。

师:

从世界经济的发展趋势看,第三产业有什么重要性?

我国为什么要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答案提示: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科学技术在生产领域所占比重不断加大,成为劳动生产率提高和经济增长的源泉。

人们的需求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提供服务的第三产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必将大幅度上升。

同时,第三产业自身也在发生变化,其范围在不断扩大,增加了与信息工业相关的部门。

因此,大力发展第三产业可以促进经济竞争力的提高,有利于拓展经济活动领域,增加就业扩大市场,改善资源配置,在一定程度上缓和经济的周期性波动。

师:

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

什么是知识经济(新经济),有人曾举例说,知识经济就是南达科他州的一个农民,他种植遗传基因作物,驾驶有全球卫星定位系统的拖拉机,知识经济就是衣阿华州的一家保险公司,它用软件来减少管理层次,并给予工人更大的责任和自主权;知识经济是华盛顿一家纺织公司,它用因特网收到世界各地客户的订单

生:

含义:

美国“新经济”的发展,可以看作是一种以知识经济为基础,以信息技术为主导的新的经济增长模式。

其中包含了一系列促进劳动生产率提高的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管理创新。

师:

特征:

20世纪90年代,美国经济在低失业、低通货膨胀和低利率的条件下,实现了长达10年的持续扩张,年均增长率达到3.5%,突破了此前二十多年美国经济增长2.0%~2.5%的速度极限。

1996年,美国的《商业周刊》称这一现象为“新经济的胜利”。

作用是什么?

生:

作用:

推动了“新经济”的出现和美国经济的持续增长。

但是“新经济”依然受到经济周期性波动等规律及其他影响经济发展因素的制约。

师:

资本主义新变化那位归纳一下?

生:

是国家加强了对经济的干预;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第三产业的蓬勃发展;美国出现的“新经济”也是一个值得注意的新趋势。

师:

{小结}对资本主义新变化的认识:

当代资本主义出现的新变化是资本主义主动地寻求自我调节和调整的结果。

资本主义之所以要主动地变化,既是利润最大化的需要,同时,也是在与社会主义制度较量的过程中,不得不采取的一些改善措施,包括借鉴社会主义的一些良好的经验。

这些变化有其根源,受客观规律支配,一方面使其自身有了更好地发展,提高了实力,同时,也带来与自身相否定的因素。

但是,这些变化没有解决资本主义固有的矛盾和问题。

[学习延伸]

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还存在哪些问题?

解题关键:

资本主义制度固有的矛盾没能从根本上解决

思路引领: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局限性;“福利国家”的消极影响

答案提示: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本主义垄断的一种新形式,它和私人垄断没有本质上的区别,因此,它同样不能解决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及其制约的其他一系列矛盾,而且在其发展过程中使这些矛盾进一步加剧,资本主义经济依然会有周期性波动。

“福利国家”对社会的稳定起到了一定积极作用,但也给国家财政带来了沉重的负担,一旦经济发展缓慢,国家财政将不堪重负。

并且覆盖社会多方面的福利项目也起了“养懒人”的消极作用。

板书设计

20世纪50年代美国经济的稳定发展

美国20世纪70年代的“滞胀”

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80年代的经济复苏和90年代的经济繁荣

经济发展

经济的恢复和发展迅速的原因

西欧

联邦德国经济迅速崛起的原因

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

福利国家得到发展

战后资本主义的新变化

第三产业蓬勃发展

“新经济”

八、相关知识连接

1、“蜜蜂之寓言”是一首寓言诗,内容是说有一个很繁荣的社会,忽然其中公民都决定放弃奢侈生活,国家也削减军备,大家都致力储蓄,结果却弄得一团糟。

因为大家都崇尚节俭,于是奢侈品无人过问,原有之奢侈品,如衣饰、车马、宫室之类,或变卖偿债,或任其荒芜。

结果是土地、宫室等之价格大跌,依供给奢侈品为生者无法谋生;又因各业皆有人满之患,亦无法改行。

由此所得教训是:

仅仅是美德,不能使国家兴盛;彼欲恢复古之黄金时代者,于致力于俭朴时,也要顾到平民生计。

……因此我们可下结论,自亚当·斯密以来,经济学说所根据的基础──即每年之产量乃决定于该年可用的天然原素、资本、以及劳力三者之总数量,实在是错误的。

反之,这三者之总数量只规定了产量之最高限度;产量当然不能超过此限度,但若因为储蓄过度,以致供给过多,影响生产,则产量可以──而且真是──比此最高限度低许多。

换句话说,在现代工业社会之中,在正常情形之下,是消费限制生产,而不是生产限制消费。

──凯恩斯著,徐毓丹译:

《就业、利息和货币通论》

2、林顿总统经济报告(节选)

美国的经济政策实际上一直在古典经济学的“自由放任”和凯恩斯主义的“政府干预”之间徘徊,克林顿执政后,选择了以“行动主义”为原则,综合包括凯恩斯主义在内各经济学派之长的“克林顿经济学”,从而促生了“新经济”的到来。

3、福利国家的利与弊

在经济学家看来,通常所说的“福利国家”是包括混合经济、充分就业、收入均等、社会福利、社会保障等内容在内的一揽子政策目标的总称。

“福利国家”名称的由来虽然很早,但现代“福利国家”制度是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即将结束,各资本主义国家面临国家重建问题时才得以真正确立的。

其时,英国经济学家贝弗里奇发表了著名的“贝弗里奇报告”,主张政府要向贫穷、愚昧、肮脏、疾病、失业等社会、经济问题开战,也即要建立“福利国家”。

1945年英国大选,英国工党吸收了“福利国家”思想,并将其作为自己的竞选纲领,与此同时,英国战时首相、声望极高的保守党领袖丘吉尔却奔走于各大国会场上,为战后安排筹划。

7月28日,正在波茨坦同美国总统杜鲁门和苏联主席斯大林举行峰会的丘吉尔得到了保守党在大选中失败的消息,他极为震惊却不得不接受了这一现实。

实际上,丘吉尔的失败恰恰说明英国民众的政治成熟,他们更为关心的是谁会为战后英国带来福利,而非英国在战后世界舞台上占据多大地盘。

“福利国家”自战后英国起很快被西欧、中欧、北欧国家所接受,福利制度也成为这些国家的一项基本国策。

福利制度确实为各国社会成员谋得许多福祉,它促进了社会平等,缩短了贫富差距,杜绝了因贫困引发的许多社会问题,展示出西方民主的价值和普遍的社会关怀。

然而,福利国家制度也存在一些弊端,它培植社会惰性,降低社会发展效率,并成为国家沉重的财政负担,进而引发经济停滞和通货膨胀。

福利制度有利也有弊,当务之急是政府在试图平衡社会各阶层利益时,一定要从真正的社会公正角度出发,在建立有效的福利制度的同时必须兼顾公平和效率,这样才能利得其法,趋利弊害。

4、“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20世纪70年代,世界资本主义经济发展进入“滞胀”状态后,各国政府纷纷寻找医治这一新疾病的药方,其中影响最大的是供应学派和货币学派。

1979年,撒切尔夫人上台担任英国首相,率先采纳了货币学派的主张。

1981年,里根担任美国总统后,也以供应学派为依据,确立了自己政府的经济政策。

由于两人的经济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本国的经济危机,并有一套理论体系支撑,因此经济学家们分别称之为“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

实际上,“里根经济学”和“撒切尔主义”有许多相同之处,二者都提倡自由放任,强调市场调节作用,反对国家干预;二者都实行有利于富人的减税政策,因此都曾被攻击为“劫贫济富”;二者都大力增加军费开支,用加大政府消费来缓解危机。

5、美国“新经济”

战后西方国家在凯恩斯主义指导下,暂时摆脱了三十年代那种严重的大萧条局面,但由于长期实行扩张性财政货币政策和对社会需求进行管理的政策,各资本主义国家经济又出现新的危机,即“滞胀”(生产停滞和通货膨胀),凯恩斯主义由此走向没落。

八十年代里根政府利用供应学派理论,实施紧缩性货币政策和结构性财政政策,美国逐步从“滞胀”的困境中解脱出来。

然而,好景不长,1987年10月19日,美国迎来其历史上的“黑色星期一”,美国股市遭到自1929年“大萧条”以来最为严重的打击。

危机迫使里根政府在第二任期内调整经济政策,转而用增加税收、扩大政府开支等手段来缓解危机,实际上又重拾凯恩斯主义刺激经济增长、改善就业的主张。

老布什上任后基本延续里根时期的经济政策,然而由于其任期内发动了第一次伊拉克战争,因此经济调整后的效果并未显现出来。

1992年克林顿就任美国总统,实施被称为“克林顿经济学”的经济政策,借助以往历届政府的产业调整和新“知识经济”出现的优势,美国经济真正步入稳定发展时期,这就是美国“新经济”。

6、“知识经济”

以知识经济时代的先导产业──信息产业为例。

目前,信息产业已成为美国最大的新经济增长源,约占美国经济增长的40%。

从微软公司和通用汽车公司比较来看,微软是一个发展才十几年但已拥有资产2000亿美元的知识经济产业,而通用汽车公司则已经有一百多年发展历史却仅拥有400亿美元资产,它曾是美国工业经济时代的象征之一。

微软所要做的工作,并不是给你直接可以消费的面包、汽车或实实在在的钢铁,它提供给社会的只有处理信息的计算机和载满了能满足你对知识管理需要的各种软件,这里几乎没有办法用劳动价值理论来分析,最高级的知识在这里直接转化为最大的价值,过时的知识在这里一文不值。

其他如生物技术、空间技术、光电子产业等等高新产业中,知识是与它们所能创造价值的大小、所能实现价值的多少直接地联系在一起的。

也许仅仅因为一个连字符的遗漏而使数十亿美元化为乌有,也许仅仅因为一个新的配方而价值倍增。

在这里已完全失去了工业经济时代社会财富的生产和实现形式,知识经济时代的社会财富已直接地与人类最宝贵的知识挂钩,这不但突破着旧的社会财富观,而且直接使人类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创造新的社会财富。

九、调动学生兴趣的趣事

石油危机时资本家的所作所为,克林顿的绯闻,“铁娘子”撒切尔夫人的轶事,比尔•盖茨的创业路。

 

十、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做法

让学生积极参与,自己要做到始终含有饱满激情以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肢体语言丰富,让学生积极思考踊跃回答,微笑地倾听学生们的回答,不能打击他们的自信,注意循循善诱,穿插一些英语术语。

十一、前后内容衔接

从二战后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经济发展原因引出战后资本主义有哪些新变化。

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

概括以美国为代表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在战后的经济发展情况来探究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趋势。

处理时间和内容多的关系

事先让学生预习课文并翻阅相关资料,事先可以有一些印象。

让学生掌握本课重点

要提醒学生划一些重点并记一些相关的知识梳理。

十二、教学反思

大多数学生们其实初中时期历史基础并不扎实,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的情况了解很少,许多学生可能感到索然无味或听得很吃力,讲一些比较感性的、直观的例子,最好让学生有条件的话翻阅初中的历史书,好好的温习旧知,如此可能效果更好。

十三、知识能力和巩固

选择题:

1.50年代美国经济稳定发展的原因不正确有(D)

A.应用先进的科技成果

B.革新生产技术,发展新兴工业

C.采取社会福利政策

D.削减税收,紧缩通货

2.美国经济滞账在什么时候(B)

A.20世纪50年代B.20世纪70年代

C.20世纪80年代D.20世纪90年代

3.倡导自由放任和国家干预之间的第三条道路是(D)

A.尼克松B.里根

C.肯尼迪D.克林顿

4.欧洲经济在二战后恢复发展的原因有哪些(C)

①国家干预经济②发展高科技带动劳动生产率③逐步建立包括医疗保健服务养老等福利国家制度④“马歇尔计划”所提供的援助

A.①、②、B.①、②、④

C.①、②、③、④D.②、③、④

5.欧洲哪个国家在二战后发展最令人瞩目(A)

A.联邦德国B.英

C.法D.瑞士

6.战后资本主义发展的最重要变化是什么(A)

A.国家加强对经济的干预B.福利国家在战后得到发展

C.第三产业蓬勃发展D.“新经济”政策

7.“新经济”政策概念首先由哪国首先提出(A)

A.美B.英

C.法D.德

8、战后资本主义发展新变化,哪些是正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小学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