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6910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7 大小:184.4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7页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7页
亲,该文档总共5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5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docx

高二教案第七章糖类油脂蛋白质

 

第七章 糖类 油脂 蛋白质

第一节 葡萄糖、蔗糖

(一)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了解人类食物的主要化学成分,了解人类食物的主要来源。

(2)了解人类对糖类物质的认识过程,糖类物质的化学成分。

(3)了解单糖、二糖、多糖的概念,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4)了解葡萄糖、果糖分子组成和结构特征。

 

2.能力和方法目标

通过“碳水化合物”“糖类”等名称了解人类对糖类物质的认识过程,从中了解人类认识化学物质过程中哪种由浅入深的认识历程。

通过对单糖、二糖、多糖之间的相互转化的学习,掌握糖类物质的相互转化方法,提高这类知识的应用能力。

 

3.情感和价值观目标

通过糖类物质概念和组成、结构和学习,培养学生探索身边化学物质、研究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的化学物质的兴趣。

通过糖类、碳水化合物的概念的学习比较,进行透过现象看本质等辩证唯物主义教育。

通过糖类的来源以及糖类物质跟人类生活的密切关系,提升学生学习化学、应用化学、研究化学的志趣。

 

[重点与难点]

葡萄糖的结构和组成。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言](展示样品)这节课我们来测定这种白色固体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板书]一、未知物

[设问]测定有机物的分子结构,应该从何处入手?

分哪几步来完成?

 

讨第一步:

确定元素组成

论第二步:

确定分子式

出第三步:

鉴定官能团,

确定结构简式

 

使学生掌握测定未知有机物分子结构的基本思维方式,培养学生科学的研究方法。

[板书]1.确定元素组成

[提问]组成有机物的元素可能有几种?

[设问]经实验证明:

此白色固体中不含N、S、P、X等元素。

如何测定C、H、O元素是否存在?

回答:

有C、H、O、N、S、P、X等。

讨论出测定方法:

(1)

(1)点燃:

生成CO2和H2O---

说明一定含C、H元素,O元素需进一步定量分析确定。

(2)

(2)隔绝空气加热:

①若生成C和H2---说明一定含C、H元素,而无O元素。

②若生成C和H2O---说明一定含C、H、O元素。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知识迁移能力及实验研究的严谨学风。

[指导实验]请用现有的仪器和试剂测定未知有机物是否含C、H、O元素。

 

 

 

 

 

[板书]

测定方法:

(1)

(1)点燃

(2)

(2)隔绝空气加热

①生成黑色固体---碳

②生成无色液体(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水

结论:

含C、H、O元素。

实验:

隔绝空气加热白色固体(未知物)

(1)

(1)生成黑色固体----碳

(2)

(2)生成无色液体(使无水

硫酸铜变蓝)----水

结论:

此白色固体(未知物)含C、H、O元素。

 

 

[设问]如何确定未知有机物的分子式?

 

 

 

 

[板书]2.确定分子式

测定方法:

(1)

(1)测定C、H、O元素的质量分

(2)

(2)测定分子量

(3)(3)计算分子式

[投影]实验测得:

该有机物分子量为180,含C、H、O三种元素的质量分数为40%、6.7%、53.3%,求该有机物的分子式。

[板书]结论:

分子式为C6H12O6。

讨论出:

(1)

(1)测定C、H、O元素的质

量分数

(2)

(2)测定分子量

(3)(3)计算分子式

 

 

 

 

 

 

计算得出:

分子式为C6H12O6。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知识迁移能力及实验研究的严谨学风。

[板书]3.确定结构简式

 

 

[设问]分子式为C6H12O6,由C、H、O三种元素组成的有机物可能存在的官能团有哪几种?

如何一一鉴别?

 

 

 

 

 

 

 

 

 

 

 

 

[板书]

[指导实验]请用现有的仪器和试剂检验白色固体未知物中是否含有一种—CHO。

 

 

 

[设问]未知有机物中加入新制Cu(OH)2悬浊液为什么会呈现深蓝色溶液?

讨论出可能含:

(1)---OH

鉴别方法:

①发生酯化反应;②与NaOH、Na2CO3不反应,与Na反应出H2。

(2)---CHO

鉴别方法:

①与银氨溶液水浴加热反应出银镜;②与新制Cu(OH)2加热出砖红色沉淀。

(3)---COOH(可溶性)

鉴别方法:

①与Na2CO3反应出CO2,②与指示剂反应;③与Cu(OH)2反应使蓝色沉淀溶解成蓝色溶液。

 

 

 

 

 

 

实验:

白色固体溶于水加新制Cu(OH)2悬浊液,呈深蓝色溶液,加热呈砖红色沉淀。

结论:

白色固体未知物中含有一定-----CHO。

 

培养学生逻辑推理、分析探讨、知识迁移能力及实验研究和严谨学风。

[演示]

现象:

无明显变化深蓝色溶液深蓝色溶液

[讲述]请根据上述实验,分析说明未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

 

 

[讲述]请根据以下数据推断未知物分子结构。

[投影]实验测得:

1.1. 1mol该未知物与5mol乙酸完全反应生成

酯。

2.2. 该未知物与H2加成反应时,被还原成

直链的已六醇。

3.3. 该未知物被新制Cu(OH)2氧化成含—

COOH的物质。

 

 

 

 

 

 

 

[板书]未知物的一个分子中含一个—CHO,5个—OH。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设问]具有此结构简式的是什么物质呢?

[指导阅读]打开课本第88页,看书证明推断正确。

 

 

 

 

 

 

判断出:

1个未知有机物的分子结构中有多个—OH。

 

 

 

 

讨论推断:

因为分子式为C6H12O6,1mol分子中含6molC原子,5mol--OH。

5mol--OH分别连在5molC原子上(因为一个C原子上连两个或两上以上—OH不稳定)。

1mol--CHO含1molC原子,所以不可能再含---COOH和—CO--。

又知碳链为直链,故推出: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回答:

葡萄糖(生物课上学过)

阅读。

 

[板书]二、葡萄糖(把课本开始方框中的未知物改成葡萄糖)

 

 

 

 

 

 

 

 

 

 

 

 

 

 

 

 

 

[讲述]请学生小结测定葡萄糖分子结构的步骤和方法。

 

 

 

 

 

 

 

小结:

步骤:

1.1.确定元素组成

可能含C、H、O、N、

P、S、X等元素。

测定方法:

点燃

隔绝空气加热只生成C+H2O

结论:

含C、H、O元素。

2.2.确定分子式

测定:

CHO元素质量分

数;分子量;计算分子式。

结论:

分子式CHO。

3.3.确定结构简式。

可能含的官能团:

 

结论:

根据化学反应的定量关

系推断一个分子中含一个—CHO,5个—OH,且分子结构为直链。

结构简式:

CH2OH-CHOH-CHOH–CHOH-CHOH-CHO

 

 

 

培养学生归纳总结的能力。

[小结]今天这节课我们把葡萄糖作为未知有机物,利用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辨证关系,由定性实验和定量的数据推断出它的分子结构进而掌握它的性质。

通过这节课,我们进一步认识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辨证关系。

在今后的化学学习中,我们将继续贯彻这一观点。

 

 

 

 

 

 

 

 

[课堂练习]根据葡萄糖分子结构说明葡萄糖应具有的化学性质,并写出有关的化学方程式。

回答:

1.1.有—CHO

(1)

(1)还原成—CH2OH

(2)

(2)氧化成—COOH

2.2.有—OH

(3)(3)能与羧酸发生

酯化反应

写出化学方程式:

1.1.CH2OH(CHOH)4CHO+

H2

CH2OH(CHOH)4CH2OH

2.CH2OH(CHOH)4CHO+2[Ag(NH3)2]++2OH-→CH2OH(CHOH)4COO-+NH4++2Ag↓+3NH3+H2O

CH2OH(CHOH)4CHO+2Cu(OH)2→

CH2OH(CHOH)4COOH+

Cu2O↓+2H2O

2.2.CH2OH(CHOH)4CHO+

5(CH3CO)2O→

CHO

|

(HCOOCCH3)4+5CH3COOH

|

H2COOCCH3

由性质推测结构,再由结构说明性质,使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结构和性质的辨证关系。

[作业]1.阅读课本第三章第一节单糖。

2.课本第90-99页1-4题。

 

复习巩固课上所学知识

[随堂检测]

1.1.在一定条件下既能发生氧化反应,又能发生还原反应的有机物可能

是()

(A)(A)乙醇(B)乙酸乙醇(C)乙酸(D)葡萄糖

2.2.下列对葡萄糖性质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A)葡萄糖具有醇羟基,能和酸起酯化反应

(B)(B)葡萄糖能使溴水褪色

(C)(C)葡萄糖能被硝酸氧化

(D)(D)葡萄糖能水解生成乙醇

3.3.已知葡萄糖的分子量180,其中C、H、O三种元素的质量比为6:

1:

8,则葡萄糖的分子式是。

经实验测知,葡萄糖的分子结构中有有一醛基和五个羟基,且为直链,则葡萄糖的结构简式可表示为

4.某种单糖是细胞核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分子量是乙烷的五倍。

已知它的分子组成符合通式Cn(H2O)m,其中m=n,它的分子结构和葡萄糖相似,这种单糖的分子式为,结构简式为。

考查葡萄糖的化学性质和分子结构及利用有关数据计算分子式,推断结构简式的能力。

附:

随堂检测答案1.(D)2.(D)3.C6H12O6CH2OH(CHOH)4CHO4.C5H10O5CH2OH(CHOH)3CHO

课堂练习:

1.糖类的概念是()

A.含有碳、氢、氧三种元素的有机物

B.符合通式Cn(H2O)m的化合物

C.有甜味的物质

D.一般是多羟基醛、多羟基酮以及能水解生成它们的物质

2.葡萄糖是一种单糖的主要原因是()

A.在糖类结构中最简单B.在所有糖类中碳原子数最少

C.分子中含有一个醛基D.不能再水解生成更简单的糖

3.青苹果汁遇碘水显蓝色,熟苹果汁能还原银氨溶液,这说明()

A.青苹果中只含淀粉不含糖类B.熟苹果中只含糖类不含淀粉

C.苹果转熟时淀粉水解为单糖D.苹果转熟时单糖聚合成淀粉

4.为延长方便食品的保质期,防止受潮和氧化,在食品包装里往往放一个小包,小包里可以装入下列哪组物质()

A.CuSO4、C12H22O11B.硅胶、FeSO4

C.C6H5OH、CaOD.NaCl、FeSO4

5.下列物质中不属于单糖的是()

6.人们把食品分为绿色食品、蓝色食品、白色食品等。

绿色植物通过光合作用转化的食品叫做绿色食品,海洋提供的食品叫蓝色食品,通过微生物发酵制得的食品叫白色食品。

下面属于白色食品的是()。

(A)食醋(B)面粉(C)菜油(D)海带

 

7.在某些酶的催化下,人体内葡萄糖的代谢有如下过程:

葡萄糖→……→

(A)(B)(C)

→……→

(D)(E)

请填空:

(1)过程①是反应,过程②是反应,过程③是反应(填写反应类型的名称)。

(2)过程④的另一种生成物是(填写化学式)。

(3)上述物质中和互为同分异构体(填写字母代号)。

 

 

课堂练习答案:

1D,2D,3C,4B,5AC。

6A。

7.观察和比较题中给出的有关葡萄糖的代谢过程、各步反应的产物,可推出①~④的反应原理。

比较A和B两种物质的结构,可得出反应①类似于醇类发生消去反应生成烯;比较B和C两种物质的结构,可得出反应②类似于烯烃跟水加成反应生成醇;比较C和D可得出,反应③类似于醇氧化生成酮;再比较D和E的组成,反应④中除了生成E产物外还有一种产物可能是二氧化碳。

显然,上述物质A和C是同分异构体。

(1)消去、加成、氧化(或脱氢)。

(2)CO2。

(3)A、C。

 

 

第二节 淀粉 纤维素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初步掌握淀粉、纤维素的组成和重要性质。

能力培养:

培养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和严密考虑问题的思维能力。

科学思想:

通过化学学科与其它学科间的相互渗透,唤起学生热爱科学的信念。

科学品质:

通过硝酸纤维素的发现史,说明科学洞察力对科学研究具有重要作用。

科学方法:

通过对多糖的描述和纤维素与硝酸的酯化反应分析,使学生进一步掌握类比方法。

重点、难点淀粉的水解、纤维素的水和酯化,提高学生思维的严密性。

教学过程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展示]淀粉、棉花、硝酸纤维、胶片、人造棉等。

[引入]表面看上述物质毫不相干,其实不然,要弄清它们之间的关系,就要学好本节内容。

[板书]第三节多糖

观察、思考。

以悬念激发学生好奇心,引起注意。

[提问]根据二糖的学习,怎样给多糖下定义。

 

 

[讲述]淀粉、纤维素是两种最重要的多糖,组成均可用表示,由于值均很大,所以分子量很大,通常叫做高分子化合不知物。

下面分别讨论这两种物质。

 

 

[提问]对淀粉有哪些认识?

你所表达的内容反映出淀粉的什么性质?

用途?

思考回答:

水解后可生成多个分子单糖的糖类叫多糖。

思考记忆。

 

 

 

 

 

 

思考回答:

1.叶绿素在光合作用下将CO2和H2O合成淀粉;

2.淀粉作食物;

3.淀粉遇磺显示蓝色;

4.不溶于冷水,在热水中成糊状;

……

 

根据二糖概念迁移出多糖概念,提高类比能力。

明确学习内容。

 

 

 

 

 

 

调动学习积极性促进化学学习与日常生活建立密切联系。

唤起热爱科学的信念。

[讲解]淀粉遇碘显蓝色是一个特征反应,它们互相检验。

[提问]根据生物课所学,人在食用淀粉类食品后,淀粉是如何被消化吸收的。

 

 

 

 

 

 

[讲解]淀粉在人体内可以转化为葡萄糖,糖尿病患的食物中就应少含淀粉。

正常人的膳食中淀粉类食品的摄入量也应保持一不定期量。

过多过少都不利健康。

 

[提问]淀粉除在淀粉酶的作用下可水解外,在酸的作用下也可水解。

请你设计一个实物,证实淀粉的水解需要催化剂,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

 

 

 

 

 

 

 

 

 

 

 

 

 

 

 

[演示]课本第94页实验3-3加热后,将第一个试管里溶液倒出少许到第四个试管后,再加碱溶液中和,其余同课本。

第四支试管直接做银镜反应实验,结果无银镜生成。

[提问]为何第四个试管内现象不同于第一个试管?

说明什么问题?

 

 

 

 

 

 

[板书]

1.1.淀粉为非还原糖。

2.(C6H12O5)N+HO

 

nC6H12O6

葡萄糖

 

 

 

思考回答:

淀粉在唾液内淀粉酶作用下一部分转化为葡萄糖,在小肠里,在胰脏分泌出的淀粉酶的作用下,继续水解为葡萄糖,葡萄糖经肠壁吸收,进入血液,供各处组织营养需要。

 

 

倾听。

 

 

 

 

 

讨论回答:

1.1.先用碘水检验淀粉的存

在;

2.2.淀粉溶液和加酸的淀粉

溶液分别加热。

3.3.分别检验水解产物。

发生银镜反应的证明水解产物有还原性糖,不能发生银镜反应的,用碘水检验仍显蓝色,证明没有水解或虽有水解但水解不彻底,且无还原性糖生成。

观察、思考。

 

 

 

 

 

 

思考讨论回答:

第一个试管是淀粉水解后回碱液中和再做银镜实验,结果反应发生,而第四个试管淀粉水解后未加碱液中和,酸性条件不发生银镜反应。

 

记录、记忆。

 

强化学科间的相互渗透,激发学生全面发展,全面提高素质。

 

 

 

 

丰富学生护理常识,渗透学生养成生之道,形成正确健康观。

 

 

 

培养和提高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并且强化形成严密的思维。

 

 

 

 

 

 

 

 

 

 

 

 

 

 

 

 

培养细致观察能力,深化条件对反应影响的认识。

 

 

 

 

明确要点。

[引言]粉可以食用,棉花也可以食用吗?

棉花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这两团外观相同的物质(指棉花和纤维素硝酸酯)都是棉花吗?

人造棉与棉花成分相同吗?

 

 

[讲解]为什么样食用草动物可以消化纤维素呢,原来是在这些动物肠道中有许多纤维素细菌和原生动物,它们能分泌出纤维素酶,这些酶可将纤维素分解成纤维二糖,再由纤维二糖酶将其分解为葡萄糖。

 

[演示]课本第96页实验3-4(水解一步与实验3-3时同做,此时只做水解物检验实验)

 

 

[提问]实验3-4说明什么问题?

 

 

 

[板书]纤维素

1.1.纤维素为非还原糖。

2.(C6H10O5)+nH2O

 

nC6H12O6

葡萄糖

 

倾听、思考、做学习新知识的心理准备。

回答第一个问题。

食草性动物可以食用棉花,因为棉花主要是纤维素。

这类动物可以消化纤维素。

 

倾听、思考。

 

 

 

 

 

 

 

观察、思考。

 

 

 

 

思考、回答:

说明纤维素在酸性条件下可水解为葡萄糖。

转移注意力,形成新的兴奋点。

 

脑筋急转弯式的问题可以活跃课堂气氛。

扩展知识面,提高素质。

 

 

 

 

 

 

 

用不同方法检验还原产物,提高学生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

 

 

 

 

 

明确要点。

[设问]表面看纤维素与淀粉的水解方程式相同,若不标注文字是否可以呢?

 

[讲解]淀粉、纤维素虽然都是由许多个单糖单元组成,但n值并不一样,且微观结构上也有不同的地方,故两个方程式中需用文字辅助标记。

 

[演示]分别点燃硝酸纤维和棉花。

(棉花放在石棉网上点燃,硝酸纤维放在手上点燃)

[讲述]纤维素硝酸酯的发史(舍拜恩1845年首次制得)

舍拜恩烘烤擦试过酸的围裙,围裙烤干后迅速燃烧,受此启发,经实验研究,最终制得硝酸纤维。

 

[演示]课本第96页实验3-5(点燃用硝酸纤维课前准备好)

[提问]根据纤维素中的每个葡萄糖单元中含有三个醇羟基的结构特点,以及酯化反应概念,试写出纤维素与硝酸发生酯化反应的化学议程式。

(给出纤维素的表达式[(C6H4O\-2)(OH3] n)

 

 

 

 

[板书]3.纤维素用途

(1)

(1)纤维素硝酸酯(硝酸纤维)

(化学方程式见右)

思考。

 

 

倾听、思考、记忆。

 

 

 

 

倾听、领悟。

 

 

 

 

 

 

思考、书写:

 

 

 

 

点明不同之处利于学生及时掌握。

 

 

 

用实验激疑,引出新的内容,形成新的兴奋点。

科学探索需要洞察力。

以史激励学生,促使学生形成良好的科学品质。

深化官能团是影响物质性质的因素的认识,强化由旧知识可类比出新知识的思维方法。

[讲述]纤维素可形成其它酯类,如醋酸纤维,它可做电影胶片。

此外纤维素经一定方法处理,可制得粘胶纤维,经纺织后制得人造绵。

再有就是造纸,造纸是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之一。

[板书]

(2)纤维素乙酸酯(醋酸纤维)

(3)粘胶纤维

(4)造纸

 

 

 

 

 

 

 

[讲述]根据以上学习,我们知道了淀粉,棉花、醋酸纤维、电影胶片及人造棉之间的关系。

对它们的了解只是初步的,若深入了解,需要进一步学习。

倾听。

及时小结,形成正确的认识。

[作业]课本第98-99页第1、2、4题。

 

 

[投影]随堂检测

1.1.淀粉和纤维素是否为同分异构体?

为什么?

2.2.淀粉和纤维素是纯净物还是混合物?

为什么?

3.3.下列物质中属于天然高分子化合物的是。

①淀粉②纤维素③酚醛树脂④硬脂酸⑤聚乙烯⑥天然橡

胶⑦葡萄糖⑧纤维素硝酸酯

4.3.24g蔗糖和3.24g淀粉的混合物完全水解后共生成mg葡萄糖和ng果糖,则m和的比值为()

(A)3∶1(B)1∶3(C)5∶2(D)4∶1

淀粉、纤维素的组成,灵活运用物质的量解决计算问题。

附:

随堂检测答案

1.1.淀粉和纤维素不是同分异构体。

因为葡萄糖单元数不同,即n值不同。

2.2.淀粉和纤维素均是混合物。

因为它们是各种聚合程度不同的物质组成的,即各种物质中每个分子的n

值不同。

3.①、②、③4.(A)

 

课堂练习:

1.现有下列物质各一瓶①硝酸铵②硫酸铵③氯化钾④油漆⑤珂王罗酊⑥过磷酸钙⑦氯酸钾⑧氯化铝⑨白磷⑩硝化纤维,从化学性质来判断,其中属于易爆物或易燃物的是()

A.①④⑦⑨⑩B.①④⑤⑦⑨⑩C.①②⑦⑨⑩D.③④⑤⑥⑦⑧⑨

2.在100mL0.1mol·L-1的蔗糖溶液中,经水解反应转化了85%,则产生的葡萄糖质量为()

A.0.53gB.1.08gC.1.53gD.1.8g

3.核糖[结构简式为:

CH2OH(CHOH)3CHO]和脱氧核糖[结构简式为CH2OH(CHOH)2CH2CHO]是人类生命活动中不可缺少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它们都能发生反应的是①氧化②还原③酯化④水解⑤加成⑥中和()

A.①②③⑤B.①③④C.③④⑤D.④⑤⑥

4.蛋白质是生物的主要组成物质,有多种蛋白质的参加才使生物得以存在和延续。

蛋白质是由多种氨基酸结合而成的,氮是各种氨基酸的一种主要组成元素。

根据木星及其某些卫星上有液氨形成的海洋,因此有人推测,如果木星上有生命活动的话,这些生物可能要从液氨的海洋中产生,因为那里的液氨相当于地球上的水。

假如那里的生命分子也是以碳链为骨架的话,那么与地球上生物分子中的葡萄糖相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而地球上与木星上的化合物A(

)相当的化合物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5.

(1)在蔗糖中加入浓H2SO4,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浓H2SO4的作用是。

(2)在蔗糖溶液中加入稀H2SO4并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稀H2SO4的作用是。

(3)向

(2)溶液中加入新制的Cu(OH)2,加热未见砖红色沉淀,其原因是。

(4)在

(2)的产物中加入稀NaOH溶液后,取适量液体加到新制的Cu(OH)2,悬浊液中水浴加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NaOH溶液的作用是。

6.从甘蔗和甜菜中提纯的物质Q在催化剂作用下水解生成物质M和N。

N为一种酮,M和N分子中碳原子相同,性质不同,可发生如下反应:

(1)请写出物质Q、M、N的化学式的名称。

(2)生理过程: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④_________。

(3)能量B、C、D的来源:

B_________,C_________,D_________。

(4)若1molM分解成2molX,则X为_______________。

(5)M在氧化分解时一部分能量贮存在ATP中,这个过程称为_______________。

 

课堂练习答案:

1.B,2.C,3.A.

4.从液氨形成的海洋联想到地球上水组成的海洋,这样就可对H2O、NH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