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1516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148.5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中语文人教版 选修 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 语言的艺术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Word版含答案.docx

高中语文人教版选修语言文字应用第六课语言的艺术第四节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Word版含答案

第四节

入乡问俗——语言和文化

主题展示

引子感悟

说“狗”―→

活动探究

要点归纳

语言和民族文化

语言与民族精神

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从语言看民族文化

(1)通过文字和词语,人们往往可以发现早期民族文化的痕迹

(2)通过语言文字直接了解文献所记载时期的民族文化,更是研究文化的重要途径

从民族文化看语言

(1)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词语上表现得最为明显:

一种情况是相同的事物不同民族用不同的词语,这只能从民族文化角度来解释;另一种情况是不同语言中似乎相同的词语实际的意义和用法可能很不相同,这也往往需要从民族文化意识来解释

(2)民族文化对语言的影响在语言的运用和表达上表现得也很明显

1.下列关于语言与民族文化关系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不同的民族心理和民族文化是产生不同民族语言差异的根源。

B.语言是一个民族的重要标志,能产生强大的民族凝聚力。

C.民族语言植根于民族文化之中,民族文化渗透于民族语言的每一个方面。

D.中西方语言的差异是表面的,其实质是一样的。

解析:

选D 由于文化、地理等影响,中西方的语言有着本质的不同。

2.日常生活中,讲究措辞文雅和形象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请写出下列不同场合使用的词语和句子。

示例:

比赛夺了冠军,可以直接说“胜利”;文雅一点,可以说“折桂”“夺魁”;如用四个字,可以说“成为擂主”“传来捷报”;甚至还可用“雄壮的国歌响起来了”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1)决赛输了,可以直接说“失利”;文雅一点,可以说“①________”“②________”(两个字);如果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③________”“④________”;甚至可以用“⑤________”这样的句子来表达。

(2)比赛平了,可以直接说“战平”;如果用四个字的成语或熟语,可以说“互交白卷”“⑥________”

“⑦________”“⑧________”“⑨________”。

答案:

(1)①败北 ②折戟 ③饮恨赛场 ④铩羽而归 ⑤冲击冠军的努力付之东流

(2)⑥握手言和 ⑦难分伯仲 ⑧均无建树 ⑨难决雌雄

3.2008年北京奥运会开幕式上,“和”字被精彩地呈现和演绎。

请你从“和”字所体现的民族文化方面来谈一谈,为什么要选取“和”字作为向世界展示的一个汉字。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和”字体现了中华传统文化思想的精髓。

儒家思想认为“礼之用,和为贵”,作为关系国计民生、天下之计的“礼”,是古代社会政治制度的核心内容,“礼”都讲求“和”,这对中华民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和”字还体现了逐渐富裕起来的中国人民“国强不称霸”的主张和希望世界和平的美好愿望。

4.请看下面这些称谓词语,按要求回答问题。

海涵 家严 令堂 高足 拙荆 贤契 寒舍

伉俪 后进 贵庚 台甫 忝列 拙作 不佞

(1)将这些称谓语分为两类:

①敬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谦辞: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说说这些词语的意义。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①敬辞:

海涵、令堂、高足、贤契、伉俪、贵庚、台甫 ②谦辞:

家严、拙荆、寒舍、后进、忝列、拙作、不佞

(2)海涵:

大度包容(用于请人特别原谅时)。

令堂:

尊称对方的母亲。

高足:

称呼别人的学生。

贤契:

对弟子或朋友子侄辈的敬称(多用于书面语)。

伉俪:

指对方夫妻。

贵庚:

问人年龄。

台甫:

旧时用于问人的表字。

家严:

对人称自己的父亲。

拙荆:

旧时称自己的妻子。

寒舍:

称自己的家。

后进:

表示学识和资历较浅的人。

忝列:

表示辱没他人,自己有愧。

拙作:

称自己的作品。

不佞:

表示没有才能,旧时用作“我”的谦称。

链接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本节主要是让同学们了解民族语言和民族文化之间的差异。

本节内容没有直接与高考相对应的考点。

但这些知识间接地与《考试大纲》中的“现代文(论述类文本)阅读”相关联。

[例] (全国乙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殷墟甲骨文是商代晚期刻在龟甲兽骨上的文字,是商王室及其他贵族利用龟甲兽骨占卜吉凶时写刻的卜辞和与占卜有关的记事文字。

殷墟甲骨文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甲骨文的发现证实了商王朝的存在。

历史上,系统讲述商史的是司马迁的《史记·殷本纪》,但此书撰写的时代距商代较远;即使公认保留了较多商人语言的《尚书·盘庚》篇,其中亦多杂有西周时的词语,显然是被改造过的文章。

因此,胡适曾主张古史作为研究对象,可“缩短二三千年,从诗三百篇做起”。

甲骨文的发现,将商人亲手书写、契刻的文字展现在学者面前,使商史与传说时代分离而进入历史时代。

特别是1917年王国维写了《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

论文无可辩驳地证明《殷本纪》所载的商王朝是确实存在的。

甲骨文的发现也使《史记》之类的历史文献中有关中国古史记载的可信性增强。

因为这一发现促使史学家们想到,既然《殷本纪》中的商王世系基本可信,司马迁的《史记》也确如刘向、扬雄所言是一部“实录”,那么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所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恐怕也不是向壁虚构。

特别是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甲骨文资料证实了《殷本纪》与《世本》的可靠程度,也使历史学家开始摆脱困惑,对古典文献的可靠性恢复了信心。

甲骨文的发现同时引发了震撼中外学术界的殷墟发掘。

“五四运动”促使中国的历史学界发生两大变化:

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二是历史唯物主义在史学界产生了巨大影响。

1925年王国维在清华国学研究院讲授《古史新证》,力倡“二重证据法”,亦使中国历史学研究者开始注重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这些历史因素对近代考古学在中国的兴起具有催生作用。

1928年秋,当时的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开始发掘殷墟,其最初的目的乃是继续寻找甲骨。

而第二次发掘时,已从主要寻找甲骨变成了对整个遗址所有遗存的科学发掘。

甲骨文的发现还大大加速了对传统的中国文字学的改造。

汉代以后中国的文字学家崇尚许慎的《说文解字》,传统的文字学主要是《说文》学;但由于北宋以来金石学的发展,特别是对金文的研究,已不断地用商周古文字对《说文》的文字学进行补充。

到了清代,对金石学的研究进一步深入,使《说文》的权威性受到了较大的冲击。

甲骨文的发现提供了汉字的早期形式,其构成离小篆甚远,多有象形、会意文字,令当时学者眼界大开。

《说文》以小篆为本解释字源的理论难以维持,从此中国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摘编自朱凤瀚《近百年来的殷墟甲骨文研究》)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殷墟甲骨文是商代后期王公贵族占卜吉凶时写刻在龟甲或兽骨上的文字,它的发现对中国学术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B.在殷墟甲骨文发现之前,人们只能从有限的文献记载中了解到中国历史上存在过一个商王朝,然而这些文献却并非成于商代。

C.由于缺少成于商代的文字史料,因此从稳妥的角度出发,胡适认为古史研究大致可从西周时代开始进行。

D.1917年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

[解析] D项,“证明了《史记·殷本纪》所载内容的真实性”一句属以偏概全且夸大事实,从原文第二段倒数第二句话“证明《史记·殷本纪》与《世本》所载殷王世系几乎皆可由卜辞资料印证,是基本可靠的”看,王国维写的《殷卜辞中所见先公先王考》及《续考》只能证明《史记·殷本纪》记载的殷王世系基本可靠,并不能证明《史记·殷本纪》所有的内容都真实可信。

[答案] D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20世纪20年代疑古思潮流行时期,一些历史学家对《世本》的可靠性将信将疑,认为其中记载的一些内容恐怕是虚构的。

B.旧史学的研究既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又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因而它受到古史辨派的无情批判。

C.王国维的“二重证据法”让中国历史学研究者认识到,在考证古史时不仅要注重历史文献的记载,也要重视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D.许慎的《说文解字》没有利用汉字的早期形式,而主要依据小篆来研究古文字,这使它在解释字源方面存在着一定的不足。

[解析] B项,从原文第四段“一是提倡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古史辨派对一切经不住史证的旧史学的无情批判,使人痛感中国古史上科学的考古资料的极端贫乏”一句看,古史辨派批判旧史学是因为旧史学经不住史证,其中有缺乏科学的考古资料的原因;说他们“缺少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于文无据。

[答案] B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尚书·盘庚》明显是后人改造过的文章,由此看来,尽管其中保留了许多商人语言,但是仅凭此篇仍不足以证实商王朝的存在。

B.若想证实司马迁在《史记·夏本纪》中记录的夏王朝与夏王世系的客观存在,还要依靠地下出土的新材料。

C.第二次殷墟发掘的目的发生了改变,是因为历史语言研究所认识到,除了甲骨之外,遗址的其他遗存也可以作为研究中国历史的材料。

D.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从此中国的文字学就进入了一个新的时期。

[解析] D项,“直至殷墟甲骨文被发现,学者们探究先民的造字之法才有所凭依”说法错误,东汉时期就有了以小篆为本探究先民造字之法的《说文解字》,自北宋以来,随着金石学的发展,对金文的研究成果又成为了学者们探究造字法的重要依据。

[答案] D

解答论述类文章阅读的方法

1.初读

快速扫描,有个大体印象。

2.再读

逐句快读,迅速地抓住文中提供的重要信息,整体把握文意。

同时动笔画出关键词、句,以备解题之需。

关键词主要包括文章重点阐述的名词术语,对说明新知识、新发现、新理论等形成、发展过程及作用有重要意义的修饰语、限制语以及有指代意义的词等。

如“目前”“将会”“已经”“最……”“除……之外”“大概”“也许”“可能”“其”“这”“与此相反”等,以及那些表示事物之间逻辑关系的关联词语。

而关键句则主要包括表明文章或文段主要意思的中心句、要点句,表明结构层次关系的联结句以及使用双重否定、疑问语气的句子。

经验告诉我们,这些关键词、句往往是阅读解题的突破口。

3.精读

看清题干要求,将选项一一对照原文,精读相应文字,确定答案。

这一步的关键在于对照比较。

4.注意选项的设置

选项的设置一般不照抄原文语句,而要换一种说法。

经过转换,正确的说法变得“似非而是”,而错误的说法又显得“似是而非”。

正是在这“换”的过程中,考查了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答题时,一定要仔细比照原文,特别要留意以下几种情况:

①程度深浅、范围大小有意混淆。

②偶然、必然有意混淆。

即把原文中的“可能”有意说成“必然”,把“偶尔”说成“往往”。

③已然、未然有意混淆。

即有意把原文中的设想或推测说成已经完成。

④以偏概全。

把其中一方面或一部分所具有的某些特点说成是所有同类事物所具有的特点。

⑤张冠李戴。

这种干扰项常常把甲的发明说成是乙的发明,或者把甲的特点说成是乙的特点。

⑥因果颠倒。

即把因说成果,或把果说成因。

⑦误划类别。

即把同类的拆开或把不同类的归在一起。

⑧无中生有。

即原文中本无此意,而凭空提出这种说法。

⑨偷换概念。

这种选项乍看与原文的说法一样,但仔细推敲就会发现实际上二者并不是一回事。

本节训练点:

论述类文本阅读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现代的思想家们常常说,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可以呈现一个民族深层的思维和意识结构。

那么从汉字中,我们能够看到什么呢?

汉字是现在世界上唯一还在使用的、以象形为基础的文字,是由图画抽象、规范、滋生而成的。

古代的汉字表明,古人不习惯于抽象而习惯于具象,比如“牛”,各种字形始终突出地显现着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又如食物,有“米”“稻”“禾”“黍”等,但并没有一个总的类名,如“庄稼”“粮食”之类。

反过来看,汉字的这种象形性也对中国人的思想世界产生极大影响,使中国人的思想世界始终不曾与事实世界的具体形象分离,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汉字的衍生和分类也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

汉字的衍生是一个树形滋生的过程,以造字时代独立产生的象形“初文”(章太炎语)为根,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几种造字的方法,滋蘖出“字”。

从每个“初文”中产生的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字,在后来被视为同属于某一个“部首”,它们所表示的现象或事物,在古人看来就是事实世界的一个“类”。

这种分类方式与近代西方有所不同,古代中国人特别注意一个现象、一个事物可以感知的表象,以此作为分类的依据。

因此那些以类相从的字,无论以什么“初文”为义符,“初文”的象征性总是使这个字与原初的形象有联系,使人们一看就可以体会它的大体意思。

这种归类的思路,以事物可以感知的特征为依据,通过感觉与联想,甚至隐喻的方式进行系联。

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那么以“木”为义符的字应该都表示树木,如梅、李、桃、桂等,但实际上,“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它可以是树木的一部分,如“本”“末”,可以是与树木有关的某些性质与特征,如“柔”“枯”,甚至还可以是与树木并不直接相关,却可以从树木引申的其他现象,如“杲”(日在木上,明也)、“杳”(日在木下,冥也)。

再如“彳”字,本来是象形的纵横相交的十字路,殷商时代的卜辞中,不少字就与它有关。

而“役”字,在甲骨文中本不从“彳”,但当它在后世以“彳”为义符后,就使人觉得从役之人好像真的总是在路上奔波。

当汉字作为一种不言而喻的思想运算的符号被接受时,人自己创造的文字就反过来影响、制约和规范了人对世界的认识。

汉字的象形性也影响了汉语的句式,独立呈意性使汉字在任何场合均无需严密的句法即可表现意义。

这就使得古代中国人的思维世界似乎不那么注意逻辑、次序和规则,话语发出者和接受者凭着共同的文化习惯,就能够表述和理解很复杂的意义。

我们除了能从汉字本身大体了解古人“怎么想”,还可以从中了解他们“想什么”,比如能从汉字的字形中探寻某种思想和制度的起源,从汉字的分类中理解古人生活的重心和兴趣等。

因此,我们有必要把古老的汉字置于思想史的视野之中,考察其中的思想史意义。

(选自葛兆光《作为思想史的汉字》,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语言文字建构了人们意识中的世界,因此从汉字中,我们能读出古代中国人深层思维和意识结构中的一些东西。

B.汉字以象形为基础,由具体图画演变而成,它通过会意、指事、形声等方式滋蘖,构成了一个独特的符号体系。

C.在古代汉字中,“牛”的各种字形都突显牛正面的头部和对称的双角,这体现了古代中国人习惯于具象而不习惯于抽象的思维特征。

D.古代中国人创造了许多表具体事物的文字,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如指食物时有“米”“黍”等字,却无表“庄稼”“粮食”这类抽象意义的字。

解析:

选D D项,“却没有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说法绝对。

由原文第三段中的“例如,‘木’作为‘初文’,是植物的抽象名称”“‘木’这一类名的范围却远远超出了树木”可知,“木”便是表抽象意思的总的类名。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汉字的分类显示了古代中国人关于世界的知识的感知方式,分类的依据是一个现象、一个事物的表象,这种分类方式不同于近代西方的分类方式。

B.象形的“初文”是汉字衍生的根基,作为义符,每个“初文”都能提示与它意义相关的一批汉字的大体意思,后来“初文”又被视为该类汉字的“部首”。

C.由“木”引申出“梅”“李”,进而引申出“本”“末”,再引申出“杲”“杳”,体现了汉字归类通过感觉、联想、隐喻等方式进行系联的特征。

D.“役”字原不从“彳”,后来才以“彳”为义符,因为“彳”是纵横相交的十字路的象形,所以人们看到“役”字就会产生从役之人奔波在路上的联想。

解析:

选C C项,“进而引申出……再引申出……”理解错误。

原文列举的几种情况彼此之间是并列关系,而非选项表述的一脉相承关系。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文字既留下了创造者思维方式的烙印,反过来又会影响使用者的思维方式,古代中国人的思维始终与具体形象相联系,就与汉字的象形性大有关系。

B.象形性使汉字能独立呈现意义,因而说话者在缀词成句表达某个意思时,无需严密的句法,听话者就能借助共同的文化习惯顺畅理解话语的意思。

C.古代中国人主要通过表象来感知世界,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这种感知世界的方式使汉字具备了强烈的象形性。

D.古老的汉字能让我们感知古人的思维方式和知识观念,具有重要的思想史意义,应当被作为思想史的研究对象。

解析:

选C C项,“无需借助运算、推理、判断等思维活动”理解有误。

原文只是说中国人“思维中的运算、推理、判断始终不是一套纯粹而抽象的符号”。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

“书”本是指文字符号,现在提到的“书”不是从文字符号讲,也不是从文字学“六书”来讲,而是从书法艺术讲。

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书”与“金”“石”“画”并称,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书法是一种艺术,而且是广大人民喜闻乐见的艺术。

中国的汉字刚一出现,写字的人就有“写得好看”的要求和欲望。

如甲骨文就是如此,虽然字形繁难复杂,但是不论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很好看。

可见,自从有写字的行动以来,就伴随着艺术的要求,美观的要求。

不论是秦隶还是汉隶,都是刚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

所以到了晋朝,真书(又叫做楷书、正书)开始出现并逐渐定形。

真书虽然各家写法不同、风格不同,但字形的结构是一致的。

在历史上篆书、隶书等使用的时间都不如真书长久,真书至今仍在使用,就是因为它字形比较固定,笔画转折自然,并且可以连写,多写一笔少写一笔也容易被人发现。

真书写得萦连便是行书,再写得快一点就是草书。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真书的书写很方便,所以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涌现,艺术风格多样,出现了各种字体,比如颜体、柳体、欧体、褚体等。

在这以前没有人以专门写字并靠书法出名的,就连王羲之也不是专门写字的人,古代也没有“书法家”这个称呼。

当时许多碑刻都是刻碑的工匠写的,到唐代开始文人写碑成风。

唐太宗爱写字,写了《晋祠铭》《温泉铭》两个碑,还把碑的拓本送给外国使臣。

当时的文人名臣如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以及后来的颜真卿、柳公权等都写碑,这样书法的流派逐渐增多,他们的碑帖一直流传至今。

其实,今天看见的敦煌、吐鲁番等地出土的文书、写经等,其水平真有超过传世碑版的。

唐朝一般人的文书里,也有书法比《晋祠铭》《温泉铭》好的,但是那些皇帝、大官写出来的就被人重视,许多无名书家的作品就不为人所知了。

古代称好的书法作品为“法书”,是说这件作品足以为法,“书法”“书道”“书艺”是指书写的方法;现在合而为一了,一律叫做“书法”。

书法在人们的生活中发挥着很大的作用,从书法作品、艺术装饰到书信往来都要用到书法,同时书法活动既可以培养艺术情操,又可以调心养气,收到健身的效果。

北朝人曾经说过:

“尺牍素书,千里面目。

”看到一封来信,感到很亲切,如见其人,书法被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自古以来就是这样。

(摘编自启功《金石书画漫谈》)

4.下列关于“书”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在汉语中,“书”既可以指文字符号,也可以是文字学的“六书”之“书”,本文则是从书法艺术上来讲,所谓“书”就是书法。

B.在历史上,“书”与“金”“石”“画”并称,它们同样因为影响深远,而在中国文化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

C.在甲骨文中,不论是单个的字还是全篇的字,结构章法都已经很好看了,可见汉字刚一出现,就有了“书”这一方面的要求。

D.真书书写方便,千姿百态的作品不断出现,形成颜体、柳体等不同的字体,这些字体是依据“书”的艺术风格划分出来的。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中重要词语的含义的能力。

B项,误解原文,原文只表明“书法对中华民族有很深远的影响”,并未言及“金”“石”与“画”。

5.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秦隶和汉隶都是从篆书演变过来的,写起来单调而且费事,于是到了晋朝,真书应运而生,并且一直使用到今天。

B.真书写得萦连就是行书,行书再快一点就是草书,这是草书的一个来源。

草书的另一个来源是章草,是用汉隶笔法写章草而形成的。

C.在古代,起初没有专门写字并且因为书法而出名的人,直到唐朝文人写碑成为风气,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等人由此成为书法家。

D.在古代,“书法”是指书写的方法,“法书”是指好的书法作品,到现在则把这两者合而为一,都称为“书法”。

解析:

选B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项,对原文理解有误,原文说:

“草书另一个来源是汉朝的章草,就是用真书的笔法写章草,与用汉隶的笔法写章草不同,到东晋以后与真书变来的草书合流。

6.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内容的一项是(  )

A.在字形的繁难复杂方面,秦隶和汉隶要超过真书,甲骨文又要超过秦隶和汉隶,可以说这是真书使用时间特别长久的根本原因。

B.古时候书法流派不多,当时甚至没有“书法家”这一称呼,而到唐代书法大盛,流派逐渐增多,看来书法的发展跟社会的崇尚有很大关系。

C.在唐代有些无名书法家的水平也很高,唐人碑版的书法其实并不代表当时的最高水平,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才为世人所推崇。

D.中国人自古就把书法作为人的品格和形象的代表,所以北朝人所谓的“尺牍素书,千里面目”,也就是今人所谓“见字如见其人”的意思。

解析:

选C 本题考查考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C项,“只是因为它们是皇帝、大官所写”的说法过于武断绝对,且“唐人碑版的书法”也并不全指皇帝、大官所写,“无名书家的作品”也在此列。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