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心理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7214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59 大小:49.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59页
实验心理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59页
亲,该文档总共5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实验心理试题.docx

《实验心理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实验心理试题.docx(5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实验心理试题.docx

实验心理试题

实验心理学考试名词解释

⒈ 被试间设计——就是把数目相同的被试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⒉ 被试内设计——就是使每个被试轮流分配到自变量的不同水平或不同的自变量上。

⒊ 混合设计——部分自变量为被试间设计,部分自变量为被试内设计。

⒋ 实验设计——指研究者针对需要验证的实验假设,为有计划地搜集观察资料而建立和依据的设计模式⒌ 实验者效应——由于主试有意或无意影响而造成的实验偏差称为实验者效应。

⒍ 韦伯定律——差别阈限与标准刺激成正比,并且差别阈限和标准刺激的比例是一个常数,用△T/I=K这个等式表示。

其中△T代表差别阈限,I代表标准刺激的强度,K是小于1的一个常数,也叫作韦伯比例或韦伯分数。

⒎ 费希纳定律——感觉量与刺激量的对数成正比,Rk=logSo+klog(1+w)这个定律只适用中等强度的刺激⒏ 斯蒂文斯定律——心理量是物理量的幂函数,如果以S代表心理量,I代表物理量,以a,b代表常数,那么幂定律可以写作:

S=bIa⒐ 接受者操作特征曲线(ROC曲线)——又称等感受性曲线。

这就是说,曲线上各点反映着相同的感受性,它们是对同一信号刺激的反应,不过是在几种不同的判断标准下所得的结果就是了。

⒑ 自变量——即刺激变量,它是由主试选择、控制的变量,它决定着行为或心理的变化。

主试选择自变量的目的是用自变量来改变行为。

11. 因变量——被试的反应变量,它是自变量造成的结果,是主试观察或测量的行为变量。

12. 反应时——当某个特定刺激出现,到对它作出反应之间的时间。

13. 视角——离眼睛一定距离的物体的大小与眼睛形成的张角β称为视角14. 速度与准确率权衡——被试能依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15. 启动效应——是指先前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促进作用16. Stroop效应——是指当词的印刷颜色与词的意义相冲突,而任务是命名印刷颜色时,被试的反应要慢。

17. 负启动——指先前的加工活动对随后的加工活动所起的抑制作用18. 部分报告法——运用随机原理使报告分段进行,有效地控制住报告时停滞引起的误差。

19. 系列位置效应——学习材料中各部分的位置不同,学习效果就不同20. 编辑特异性原则——当提取的背景与编码的背景相匹配时,记忆最有效。

21. 补笔范式——在测验中提供单字的缺笔字,要求被试把他心中首先想到的单字填出来。

浙江省2009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210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锥体细胞密集在视网膜的________上。

2.信号检测论的优点是能将人的感受性和他的________区分开来。

收藏我吧!

3.实验证实,听觉的感觉记忆是以________的形式存在的。

4.视神经通路有三处重要的信息加工站:

上丘、外侧膝状体和________。

5.单通道的过滤器模型是一个较早的注意模型,它是英国心理学家Broadbent在________实验的基础上提出来的。

6.记忆的多重存储模型又叫做________。

7.起抑制作用的启动效应称为________。

8.艾宾浩斯在心理学理论上属于________。

9.刚刚能引起感觉的刺激强度叫做________。

10.韦伯定律的数学表示式为:

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人耳能听到的纯音频率的范围大约是()A.10-10000HzB.20-10000HzC.10-20000HzD.20-20000Hz

2.关于启动效应的两种观点是多重记忆系统的观点和()A.加工层次观点B.特征整合的观点C.传输适当认识程序的观点D.认知去活化观点

3.明视觉感受性的最大值在波长()A.555nmB.507nmC.455nmD.515nm

4.色光混合的三原色是指()A.红、橙、绿B.红、黄、绿C.红、绿、蓝D.红、黄、蓝

5.制作口美量表的方法之一是()A.对偶比较法B.多分法C.差别阈限法D.等级排列法

6.响度的单位是()A.口美B.分贝C.口方D.口宋

7.认知心理学研究中使用的外显的记忆测验有()A.知觉辨认B.自由回忆C.词干补笔D.补笔

8.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A.等距量表B.顺序量表C.称名量表D.比例量表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心理语言学将语言活动分成3个方面,即()A.语言表达B.语言理解C.语言获得D.语言学习E.语言生成

2.有意识知觉过程与意识体验的3个方面相联系,这3个方面是()A.觉察B.搜索C.辨别D.知觉统一体E.知觉选择性

3.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有()A.知觉辨认法B.自由回忆法C.补笔测验D.再认法E.词干补笔测验

4.现代最有代表性的眼动信息加工模型有()A.策略-方法模型B.眼-脑加工模型C.副中央窝加工模型D.平行眼动程序模型E.视觉缓冲加工模型

5.近几十年来,心理学家将长时记忆区分为()A.情景记忆B.动作记忆C.语义记忆D.形象记忆E.程序记忆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拉丁方设计2.视角3.速度-准确性权衡4.双眼视差5.似动效应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简述照度水平、刺激物大小及刺激物与背景亮度的对比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简述Craik提出的记忆“加工层次”理论。

3.简述人的视觉光谱感受性是如何测量的。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试述月亮错觉产生原因。

2.说明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主要因素。

3.具体说明眼动的三种基本形式。

浙江省2008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210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A-反应时间也称为______。

2.染料的混合是______混合。

3.系列位置效应分为近因效应和______效应。

4.内耳包括耳蜗和______。

5.由暗处进入亮处眼睛感受性逐渐降低的过程叫做______。

6.MT细胞具有整合不同种类运动的作用,是一种通用的______。

7.在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的实验中,上限和下限之间的距离叫做______。

8.心理实验中的三类变量是自变量、因变量和______。

9.响度和响度级之间存在一个近似经验公式,即lgL(  )=______。

10.以两个前提,每个前提包含一个独立的量词为基础的推理称为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8小题,每小题1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结构主义心理学的创始人是(  )A.费希纳B.华生C.韦伯D.冯特

2.视错觉中最基本的认知因素是(  )A.过去经验B.注意C.学习D.观察时间

3.数量估计法适用于制作(  )A.顺序量表B.等距量表C.称名量表D.比例量表

4.暗视觉的感受性的最大值在波长(  )A.515nmB.507nmC.455nmD.555nm

5.艾宾浩斯对于记忆的研究所使用的实验材料主要是(  )A.图画B.故事C.无意义音节D.句子

6.四色理论认为,颜色视觉是由______对立的神经过程调节的。

(  )A.2对B.3对C.4对D.5对

7.许多研究表明,短时存储使用______编码。

(  )A.语义B.视觉形象C.声音D.多重

8.立体知觉的双眼线索之一是(  )A.运动视差B.线条透视C.结构级差D.双眼视差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2分,共1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系列位置曲线可以分为3个部分(  )A.近因效应B.位置效应C.首因效应D.顺序效应E.渐近线

2.心理物理学的实验方法有(  )A.恒定刺激法B.评价法C.平均差误法D.有无法E.最小变化法

3.影响实验外部效度的因素有(  )A.实验仪器失灵B.测验的反作用效果C.重复实验处理的干扰D.统计回归E.被试的选择

4.关于对月亮错觉的几种主要的解释是(  )A.相对大小假设B.注视角假设C.透视恒常性假设D.显见距离假设E.观察时间假设

5.认知心理学中,用来研究人类信息加工过程的反应时间测量技术有(  )A.“开窗”实验B.选择反应实验C.辨别反应实验D.反应时间的相加法E.速度与准确率分立技术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刺激变量2.听觉掩蔽3.Purkinje效应4.5.临界闪光频率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7分,共21分)1.简述平均误差法的典型的实验程序以及求平均误差的两种方法。

2.测量反应时间主要应注意哪几点?

3.简述眼动研究中的眼—脑加工模型。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说明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

2.详述反应时的速度与准确率分离技术。

3.试述Sokolov提出的关于注意生理机制的神经匹配模型。

浙江省2008年1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210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在一个漆黑的房间中注视一个固定的光点一定时间后,这个光点好像就会动起来,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___________。

2.___________是研究面部表情的经典方法。

3.按照恒定比例法则,当项目之间的间隔时间与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呈现完毕到开始回忆的时间___________时,这些项目的回忆概率就会变高,反映为近因效应。

4.___________是指某个单词在书面语言中的使用次数。

5.与完全随机设计相比,随机化区组设计的主要优点是考虑了___________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6.如果同一被试在相同的实验条件下有时得分很高,有时得分很低,那么我们就可以说,这种测量被试反应的方法是不可靠的,___________比较低。

7.四色理论又称___________。

8.当代认知心理学中,概念驱动过程又称___________。

9.被试有时会以牺牲准确率为代价去换取反应速度,有时则会以牺牲反应速度为代价去换取反应准确率,亦即被试能根据不同的实验要求或在不同的实验条件下,建立一个权衡反应速度与反应准确率的标准来指导他的反应,这叫做___________现象。

10.在目标刺激物出现之后较短的时间内,呈现掩蔽刺激物所产生干扰的实验条件称为___________。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从控制的严密程度来看,控制最不严密的实验设计是( )A.真实验设计 B.准实验设计C.非实验设计 D.B和C

2.心理物理学的先驱者是( )A.冯特 B.华生C.费希纳 D.韦伯

3.选择反应的数目和要辨别的刺激数目之间的关系应该是( )A.前者大于后者 B.两者无关C.前者小于后者 D.两者数目相同

4.响度级的单位是( )A.口美 B.口方C.口宋 D.分贝

5.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关于记忆的研究范式最重要的区别是( )A.实验材料 B.回忆方式C.被试 D.统计方法

6.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 )A.等距量表 B.顺序量表C.称名量表 D.比例量表

7.属于内隐记忆测验方法的是( )A.自由回忆 B.词干补笔C.线索回忆 D.再认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影响被试的判断标准的主要因素是( )A.信号出现的概率 B.信号强度C.信号持续时间 D.噪音强度E.奖惩办法

2.立体知觉的单眼线索有( )A.空气透视 B.辅合C.结构级差 D.运动视差E.阴影

3.根据格式塔心理学的理论,人类具有基本的、不需要学习的组织倾向,使得我们能够在视觉环境中各组成成分的排列、位置以及两者之间交互作用的基础上,知觉视觉环境的整体的和连续的特性。

那么下列哪些原则是属于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的?

( )A.接近性原则 B.相似性原则C.连续性原则 D.共同性原则E.对称性原则

4.下列哪些实验设计是属于真实验设计的?

( )A.相等时间样本设计 B.完全随机化设计C.多因素实验设计 D.随机化区组设计E.时间序列设计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因变量2.开窗实验3.恒定刺激法4.临界闪光频率5.C-反应时间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传统心理物理学方法和信号检测论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2.比较明视觉与暗视觉的特点。

3.说明启动实验的一般程序。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如何建立一个响度量表?

具体说明响度受哪些因素的影响。

2.美国心理学家Sperling是如何来研究瞬时记忆的?

3.试述心理学研究决策与其他学科研究决策的不同点。

浙江省2009年10月高等教育自学考试实验心理学试题课程代码:

02108

一、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请在每小题的空格中填上正确答案。

错填、不填均无分。

1.按照恒定比例法则,当项目之间的间隔时间与系列最后几个项目呈现完毕到开始回忆的时间相近时,这些项目的回忆概率就会变高,反映为________。

2.随机化区组设计的基本原则是同一区组内的被试应尽量________。

3.测量感觉阈限的方法有三种,它们是最小变化法、恒定刺激法和________。

4.信号检测论的实验方法有________和评价法两种。

5.同一感受器官受到不同刺激物,其反应时间________。

6.视网膜上有两类感光细胞,分别是锥体细胞和________。

7.颜色视觉的三种特性是________、色调和饱和度。

8.当代认知心理学中,自上而下的过程又称________。

9.字词识别研究中主要控制启动词和目标词在呈现顺序上的________来研究启动效应。

10.根据Nisbett的研究,与当事人相比,旁观者更多是以________来解释当事人的行为。

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7小题,每小题1分,共7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年龄、性别等是儿童心理学中重要的自变量,它们属于()A.刺激特点自变量B.环境特点自变量C.被试特点自变量D.暂时造成的被试差别

2.韦伯(Weber)定律表示的是________和原先的强度的比例是一个常数。

()A.差别阈限值B.绝对阈限值C.标准强度D.绝对强度

3.既有相等单位又有绝对零点的量表称为()A.等距量表B.顺序量表C.称名量表D.比例量表

4.三色理论最早是由________提出。

()A.WickelgrenB.ThomasYoungC.SchiffmanD.Hamilton

5.视崖要测量的知觉是()A.成人的深度知觉B.成人的视敏度C.幼儿的深度知觉D.幼儿的视敏度

6.艾宾浩斯与巴特利特关于记忆的研究范式最重要的区别是()A.实验材料B.回忆方式C.被试D.统计方法

7.美国心理学家Sperling发明了________来研究瞬时记忆。

()A.节省法B.自由回忆法C.部分报告法D.数量估计法

三、多项选择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2分,共8分)在每小题列出的五个备选项中至少有两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少选或未选均无分。

1.影响实验内部效度的因素有()A.被试的选择B.测验的反作用效果C.统计回归D.仪器失灵E.被试的亡失

2.在信号检测论的实验中,影响被试的判断标准的主要因素是()A.信号出现的概率B.信号强度C.信号持续时间D.噪音强度E.奖惩办法

3.明视觉有哪些特点?

()A.感受器是锥体细胞B.在网膜边缘C.集中在中央凹D.高敏度E.光感受性强

4.启动效应的测量方法包括以下哪几种?

()A.知觉辨认B.补笔C.词干补笔D.自由回忆E.再认

四、名词解释(本大题共5小题,每小题3分,共15分)1.主试2.时间序列设计3.C-反应时间4.暗适应(darkadaptation)5.知觉恒常性

五、简答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8分,共24分)1.请简要描述一下斯楚普测验(strooptest)。

2.说明用阶梯法测量阈限的实验程序。

3.请通过举例说明如何测量短时记忆的容量。

六、论述题(本大题共3小题,每小题12分,共36分)1.随机实验组控制组前测后测设计的优点是什么?

2.说明格式塔心理学的组织原则。

3.试述心理学研究决策与其他学科研究决策的不同点。

考试大收集整理

实验心理学试卷

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10分)

1、心理旋转实验说明了非言语材料的记忆编码方式是:

——

A、语义B、语音C、视觉形象D、反响回路

2、人差方程式是——提出的

A、马斯基林B、布雷德利C、贝塞尔D、金尼布克

3、绝大多数被试者在测验中获得满分或接近满分的现象称为——

A、天花板效应B、地板效应C、间隔效应D、绝对效应

4、用最小变化法测定差别阈限,在渐增系列中——为差别阈限的下限

A、第一次非正到正B、第一次非负带负

C、最后一次正到非正D、最后一次负到非负

5、心理学从哲学中独立出来在研究方法方面是因为使用了——

A、自然观察法B、实验室实验法C、测验法D、临床法

6、Cooper&Shepard等人的心理旋转实验支持了——

A、双重编码理论B、基本表象理论C、概念命题理论D、格式塔理论

7、在研究感受性时,刚刚能够被人觉察到的两个同类刺激物间的最小差异量叫——

A、差别感觉阈限B、差别感受性C、两点阈D、绝对感觉阈限

8、下面那一个不属于在极限法测定绝对阈限时所产生的误差()

A、平均误差B、习惯误差

C、期望误差D、练习误差

9、下面哪一个属于影响反映时间的机体变量()

A、刺激类型B、刺激复杂程度

C、刺激强度D、联系次数

10、下面哪一个不影响实验外部效度()

A、实验环境的人为性B、测量工具的局限性

C、被试样本缺乏代表性D、实验程序的不一致性

11、在一项研究中,要求一个自变量用一种设计处理,而另外一个自变量用不同种类的设计处理,这种设计属于()

A、组间设计B、组内设计

C、混合设计D、所罗门设计

12、配对组设计在性质上属于下列哪种设计范畴()

A、实验前后设计B、混合设计

C、拉丁方设计D、被试间设计

13、如果被试接受多个自变量情况中的一个,即不同的被试者接受不同的自变量处理,这类设计便属于()

A、被试内实验设计B、被试间实验设计

C、抵消实验条件的设计D、混合设计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10分)

视觉感受一种颜色取决于三个特性,即---------,--------,----------。

色光的混合遵循----------、------------和------------三定律。

信号检测论认为阈限不是一个纯净感知能力的指标,它受利害得失,动机,态度,一直等因素的影响,这样在同一过程中就出现了两个独立的指标,一个是----。

另一个是--------实验性分离通常包括四种类型的实验设计,它们分别是-----------------,-----------,-------------,------------------。

有效测量反应时间的仪器由-----------、--------------和---------------组成。

凡是对因变量产生影响的实验条件都称为------,实验者不用于研究的哪些相关变量称为----------

在心理实验发展的第二阶段(十九世纪六十年代至今),前期主要受到---的影响,后期主要是受到-----的影响

任何一种有效的测量反应时间的仪器都包括三部分——————

实验心理学一词,是——最早提出的

唐得斯提出了反应时间三成分说,即反应时间包括三部分————

心理学研究中有两种实验类型

心理物理法是——首先提出的传统心理物理法测量感觉阈限常用三种方法

操作定义是——提出的

等人用减数法证明了短时记忆信息可以有————两个连续的阶段

如果以刺激和反应时间的不同类型为标准,把反应时分为

光具有三维特征与此对应有三维心理特征

三、名词解释(每题3分,共15分)

视敏度

速度准确性权衡

操作定义

知晓感(FOK)

等响曲线

开窗实验

系列位置效应

部分报告法

口语报告

心理量表法

数量估计法

感觉等距法

接受者操作特性曲线

支付矩阵

警戒和警戒水平

双盲实验

要求特征

心理旋转

反应时

四、简答题(每题7分,共35分)

1举例说明被试内实验设计(withinsubjectdesign)和被试间实验设计(betweensubjectdesign)的区别?

试述信号检测理论的统计学原理在信号检测理论中,被试对有无信号出现的判定可能有几种情况?

是如何定义的?

它们关系如何?

什么是相关研究?

举例说明相关程度很高的两个变量之间并不存在因果关系?

举例说明相关系数在什么情况下具有较大的解释力?

举例说明零相关能否排除变量间因果关系的可能性?

举例说明高相关能否作为因果关系的证据?

减数法测量反应时的基本前提,实验逻辑和典型实验

影响视敏度的若干因素

加因素法测量反应时的基本前提,实验逻辑和典型实验

听觉实验中应对那些额外变量进行控制?

采用什么方法对这些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视觉觉实验中应对那些额外变量进行控制?

采用什么方法对这些额外变量进行有效控制?

采用传统心理物理法和信号检测理论测量感觉阈限的基本前提是什么?

各自评价感受性的指标?

信号检测论在那些方面比传统心理物理法更能客观地反映被试判断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举例比较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三种基本方法的特点?

举例说明影响反应时的主要因素?

简要说明人类情绪研究中的变量?

什么是心理学实验的内部效度、外部效度、构思效度和统计结论效度?

在心理学实验中如何提高这些效度?

什么是实验的内外效度?

如何才能提高实验的内外效度?

什么是负启动效应?

负启动实验的方法学思想是什么?

典型的负启动实验应如何安排?

(25分)

短时记忆的编码方式及典型实验证据

在心理学实验中,常用的抵消平衡法有哪些?

请举例说明。

完全随机设计的方差分析和随机区组设计的方差分析有什么区别?

简述信号检测理论的两个独立指标视敏度有哪几种测量方法?

具体说明。

简述记忆研究的过去、现在和展望(侧重理论和方法上阐述)。

为什么说信号检测理论是传统心理物理法的一个发展?

(浙江1999)

什么是ROC曲线?

它是如何做出的?

说明了什么?

试举例说明。

什么是似然比?

写出其表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