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618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86 大小:179.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86页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86页
亲,该文档总共28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28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病理生理学题库.docx

病理生理学题库

病理生理学习题集

 

第一章绪论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

2.基本病理过程:

二、填空题

1.病理生理学的任务是研究疾病发生的①_____和条件;研究疾病过程中机体的机能、代谢变化及②_____________,从而揭示疾病发生、发展和转归的规律。

2.正确认识疾病过程要树立如下四个辩证统一的观点: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④__________。

3.病理生理学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

4.病理生理学采用的常用研究方法主要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③_______。

三、单选题

1.病理生理学是:

A.研究正常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

B.研究患病机体形态结构变化的科学

C.研究疾病的诊断、鉴别诊断和治疗的科学

D.从机能和代谢角度揭示疾病本质的科学

E.描述疾病表现的科学

2.病理生理学任务是:

A.研究疾病时的代偿调节B.诊断与治疗疾病

C.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D.鉴别疾病的类型

E.研究疾病时形态结构的变化

3.病理生理学采用的最常用研究方法是:

A.动物实验B.临床观察C.流行病调查D.分子生物学实验E.细胞培养

4.下述哪种是基本病理过程?

A.大叶性肺炎B.风湿性心脏病C.休克D.结核病E.应激

四、多选题

1.病理生理学研究的对象是:

A.患病的动物B.患病的人C.正常的人D.正常的动物E.患病的植物

2.关于病理生理学的正确说法是:

A.理论性较强的学科B.实践性较强的学科C.综合性边缘学科

D.沟通基础医学和临床医学的桥梁学科E.古老的学科

3.病理生理学从何种水平揭示疾病的发生机制与规律?

A.群体水平B.整体水平C.系统和器官水平

D.细胞水平E.分子水平

五、简答题

1.简述病理生理学与生理学及病理(解剖)学异同点。

3.病理生理学常用的研究方法有哪些?

六、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病理生理学是研究患病机体生命活动规律(即研究疾病发生发展规律和机制)的一门科学。

2.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不同器官系统的许多疾病当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生理变

二、填空题

1.①原因②发生机制

2.①机能和形态②现象和本质③局部和整体④原因和条件(外因和内因)

3.①病理生理学总论(疾病概论)②基本病理过程

③病理生理学各论(各系统器官病理生理学)

4.①动物实验②临床观察③疾病的流行病研究

三、单选题

1.D2.C3.A4.C

四、多选题

1.AB2.ABCD3.ABCDE

五、简答题

1.病理生理学和生理学都是研究机体生命活动的科学,但前者研究的是患病的机体(包括患病的人及动物),后者研究的则是正常的机体(正常的人和动物)。

病理生理学和病理(解剖)学虽然研究的对象都是患病的机体,但后者主要侧重形态学的变化,而前者则更侧重于机能和代谢的改变。

2.病理生理学常用的主要研究方法有:

1.临床研究(包括临床观察和临床实验研究);

2.动物实验(在动物身上复制人类疾病的模型,这是病理生理学的主要研究手段);

3.流行病学调查(分为群体流行病学调查和分子流行病学调查);

4.其它(包括离体器官实验、体外细胞培养、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等)。

六、论述题

1.试举例说明何谓基本病理过程。

基本病理过程是指在不同器官系统的许多疾病当中可能出现的共同的、成套的病理生理变化,即机能、代谢和形态学的异常改变)。

例如,炎症可以发生在全身各种组织和器官,临床上“屡见不鲜”、“数不胜数”,但只要是炎症,尤其是急性炎症,都可发生渗出、增生、变质的病理变化,局部有红、肿、热、痛和机能障碍的表现,全身的症状常有发热、WBC数目增减、血沉加快等。

所以说,炎症就是一种典型的基本病理过程。

第二章疾病概论

一、名词解释

1.健康:

2.疾病:

3.脑死亡:

4.死亡:

5.疾病的因果转化:

6.疾病的条件:

7.诱因:

8.内分泌:

9.旁分泌:

10.自分泌:

11.基因病:

12.多基因病。

13.分子病:

14.受体病:

15.病理状态:

16.衰老:

17.完全康复:

18.不完全康复:

二、填空题

1.疾病的原因可分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

2.病因是指能引起某一疾病的①_____因素,它决定疾病的②_____性。

3.病因一般可分为如下八大类:

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⑷_____,⑸______,⑹________,⑺_____,⑻_______。

4.疾病发生的基本机制主要分为:

⑴______,⑵______,⑶______,⑷_____四方面。

5.疾病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一般规律包括: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6.体液性因子作用于靶细胞的三种方式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_,

③________。

7.分子病主要分为如下四大类: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8.疾病的经过一般可分为四个时期: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④________。

9.传统的死亡分期为:

①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

10.判定脑死亡的主要根据是: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⑤________________。

三、单选题

1.健康的正确定义是:

A.健康就是没有疾病B.健康就是没有病痛C.健康就是体格健全

D.健康是指精神上完全良好状态E.健康是指没有疾病或病痛,躯体上、精神上和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2.疾病的本质是:

A.细胞的损伤过程B.人体对损伤的代偿过程C.人体的抗损伤过程

D.损伤与抗损伤的斗争过程E.最终结局是死亡的过程

3.研究人类疾病的合理模式是:

A.生物模式B.生物医学模式C.生物医学社会模式

D.生物医学心理社会模式E.心理社会模式

4.体征是指:

A.病人主观能感受到的异常现象

B.病人就诊时的主述

C.医生体检时查出患病机体的异常改变

D.患病机体内部的结构变化

E.在体表观察到的病理变化

5.病人主观感受到的机体的异常改变叫:

A.症状B.体征C.主述D.综合症E.表征

6.疤痕形成为:

A.病理过程B.病理反应C.疾病D.病理状态E.病理反射

7.高钾血症为:

A.病理过程B.病理反应C.疾病D.病理状态E.病理反射

8.病因学主要研究:

A.疾病的转归B.疾病发生的原因和条件C.因果转化规律

D.疾病发生的一般规律E.疾病发生的诱因

9.能够引起疾病并赋予其特征的某种特定因素为: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内因

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诱因

10.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为: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内因

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诱因

11.能决定疾病发生发展方向的因素为:

A.疾病的原因 B.疾病的条件C.疾病的内因

D.疾病的外因E.疾病的诱因

12.干酪性肺炎的原因是:

A.上消化道出血B.营养不良C.结核杆菌D.基因突变E.肺炎双球菌

13.干酪性肺炎发生的条件是:

A.上消化道出血B.营养不良C.结核杆菌D.基因突变E.肺炎双球菌

14.系统性红斑狼疮的致病因素为:

A.传染性因素B.先天性因素C.遗传性因素

D.免疫性因素E.营养性因素

15.孕妇感染病毒所致的胎儿心脏畸形属于:

A.传染性疾病B.先天性疾病C.遗传性疾病

D.免疫性疾病E.营养性疾病

16.血友病的致病因素属于:

A.传染性因素B.先天性因素C.遗传性因素

D.免疫性因素E.营养性因素

17.下述关于艾滋病(AIDS)的说法,哪一点是错误的?

A.其病因是人类免疫缺陷病毒B.最多见于同性恋者

C.可由输注血液制品引起D.属于原发性免疫缺陷病

E.艾滋病患者的细胞免疫功能低下

18.遗传性疾病是指:

A.遗传物质改变引起的疾病B.染色体畸变引起的疾病

C.基因突变引起的疾病D.家庭多人共患的疾病

E.出生时患有的疾病

19.发病学主要研究:

A.疾病的转归B.疾病发生的原因C.疾病发生的条件

D.疾病发生的诱因E.疾病发生的规律和机制

20.疾病的发展方向取决于:

A.病因的强度B.是否存在诱因C.机体的遗传素质

D.损伤与抗损伤的力量对比E.机体自稳调节能力

21.疾病形成“恶性循环”的机理主要为:

A.自稳态紊乱B.病因的损伤作用C.因果转化

D.损伤与抗损伤相互斗争E.局部和整体相互影响

22.分泌细胞和靶细胞为同一细胞的体液性因子的分泌方式,称为:

A.内分泌B.旁分泌C.自分泌D.它分泌E.外分泌

23.临床死亡的最主要标志是:

A.心跳停止B.呼吸停止C.心跳、呼吸停止,反射消失

D.代谢障碍,乳酸推积E.出现尸冷、尸僵、尸斑

24.生物死亡期出现的特征性变化是:

A.颅神经反射消失B.延髓深度抑制C.心跳、呼吸停止

D.代谢障碍,乳酸推积E.出现尸冷、尸僵、尸斑

25.全脑功能的不可逆性永久性停止称为:

A.躯体死亡B.临终状态C.脑死亡D.临床死亡E.脑干死亡

26.下述哪一点不是判断脑死亡的主要根据?

A.不可逆性昏迷B.呼吸停止C.心跳停止D.颅神经反射消失E.脑电波消失

27.死亡的概念是指:

A.各器官组织和细胞全部坏死B.心跳、呼吸停止

C.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功能永久性停止

D.细胞、组织代谢全部停止E.生命活动的停止

28.衰老是:

A.机体整体功能不可逆性永久性消失

B.各种致病因子作用导致的病理过程

C.生命发展必然的生物学现象

D.自身稳态调节紊乱

E.是疾病的一种表现

四、多选题

1.基本病理过程的特点包括:

A.一种病理过程可存在于不同的疾病中

B.只代表疾病发展的最后阶段

C.任何一种病理过程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

D.一种病理过程只能由一种特定的原因引起

E.为所有疾病所共有

2.下述哪些是基本病理过程?

A.炎症B.大叶性肺炎C.休克D.缺氧E.CO中毒

3.有关疾病和病理过程的正确说法是:

A.一种疾病可由不同的原因引起,无特异性

B.疾病是病理过程的表现形式

C.任何一种病理过程都有成套的、共同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的变化

  D.一种疾病可包含多种病理过程

E.一种病理过程可存在于不同的疾病中

4.健康的含义包括:

A.没有疾病B.没有病痛C.体格健全

D.精神上完全良好状态E.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5.关于疾病诱因的正确描述是:

A.为决定某种疾病不可缺少的特异性因素

B.属于疾病的条件范畴

C.能够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的发生发展

D.就是疾病的内因

E.一定能导致疾病的发生

6.疾病发生发展中的普遍规律包括:

A.疾病时自稳态的紊乱B.因果转化

C.疾病过程中存在有主导环节

D.损伤与抗损伤反应E.死亡

7.关于损伤和抗损伤两者关系的正确说法是:

A.互相对立B.互相依存C.互相转化

D.互相独立E.互相促进

8.下述哪些疾病属于多基因病?

A.高血压病B.白化病C.冠心病D.糖尿病E.先天愚型

9.阻碍疾病发生的机体内部屏障包括:

A.血脑屏障B.皮肤角化层C.胎盘屏障D.吞噬细胞E.肝脏

10.判断脑死亡的根据是:

A.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性

B.呼吸停止

C.心跳停止

D.瞳孔散大或固定

E.颅神经反射和脑电波消失

五、简答题

1.如何正确理解疾病的概念?

2.简述生物性致病因素的作用特点。

3.简述物理性致病因素的作用特点。

4.简述化学性致病因素的作用特点。

5.疾病发生发展的一般规律都有哪些?

6.整体死亡的标志是什么?

简述其判定标准。

7.试述机体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

8.老年患病具有哪些特点?

其特有的疾病谱包括哪些?

六、论述题

1.何谓疾病的原因、条件和诱因?

三者的关系如何?

参考答案

一、名词解释

1.健康是指不仅没有疾病或病痛,而且在躯体上、精神上何社会上的完全良好状态。

2.疾病是机体在一定病因的损害性作用下,因自稳调节紊乱而发生的异常生命活动过程,引起一系列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可出现各种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

3.脑死亡是指全脑机能永久性丧失,它是整体死亡的标志

4.死亡是指机体作为一个整体的机能的永久性停止,其标志是全脑机能的永久性停止。

5.疾病的因果转化:

机体在原始病因的作用下发生某种变化,这种变化一方面作为结果,同时又作为新的原因引起新的变化。

原因、结果交替出现,互相转化,推动着疾的发展。

引起某一种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具有决定性和特异性的特点。

6.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7.诱因促使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

8.内分泌是指体内一些特殊分泌细胞分泌的各种化学介质如激素,通过血液循环输送到身体的各个部分,被远距离靶细胞上的受体识别并发挥作用。

9.旁分泌由某些细胞分泌的信息分子(如神经递质和某些生长因子),由于很快被吸收破坏,故只能对邻近的靶细胞起作用,这种分泌形式称作旁分泌。

10.自分泌是指细胞能对它们自身分泌的信息分子起反应,即分泌细胞和靶细胞为同一细胞

11.基因病主要是指基因本身病变、缺失或其表达调控障碍所引起的疾病。

12.由多个基因共同控制其表型症状的疾病称为多基因病。

13.分子病是指由于DNA遗传性变异而引起的一类以蛋白质异常为特征的疾病。

14.受体病由于受体基因突变使受体缺失、减少或结构异常所引起的疾病叫受体病。

15.病理状态是指发展极慢的病理过程或病理过程的后果。

16.衰老又称老化,是机体在发育成熟之后所必然经历的一个体内各种机能活动进行性降低的过程。

17.完全康复是指疾病时所发生的损伤性变化(各种症状和体征)完全消失,机体的自稳调节恢复正常。

完全恢复健康亦称痊愈。

18.不完全康复是指疾病的损伤性变化得到了控制,主要症状、体征和行为异常已经消失,但机体的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并未完全恢复正常,只是通过机体代偿维持内环境的稳定。

二、填空题

1.:

①原因②条件

2.①特定(决定性)②特异

3.⑴生物性因素⑵物理性因素⑶化学性因素⑷营养性因素(机体必需物质缺乏或过多)⑸遗传性因素⑹先天性因素⑺免疫性因素⑻精神、心理、社会因素

4.⑴神经机制⑵体液机制⑶组织细胞机制⑷分子机制

5.①自稳调节紊乱②损伤与抗损伤③因果转化④局部和整体

6.①内分泌②旁分泌③自分泌

7.①酶缺陷所致的疾病②血浆蛋白和细胞蛋白缺陷所致的疾病③受体病④所致的疾病

8.①潜伏期②前驱期③临床症状明显期④转归期

9.:

①濒死期②临床死亡期③生物学死亡期

10.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状态②自主呼吸停止③瞳孔散大④颅神经反射消失⑤脑电消失

三、单选题

1.E2.D3.D4.C5.A6.D7.A8.B9.A10.E11.B12.C13.B

14.D15.B16.C17.D18.A19.E20.D21.C22.C23.C24.E25.C

26.C27.C28.C

四、多选题

1.AC2.ACD3.CDE4.ABCDE5.BC6.ABCD7.ABC8.AD9.ACDE10.ABDE

五、简答题

1.应抓住下列四点理解疾病的概念:

1)凡是疾病都具有原因,没有原因的疾病是不存在的;2)自稳调节紊乱是疾病发病的基础;3)疾病过程中引起机体机能、代谢和形态结构的变化,临床上表现为症状、体征和社会行为(主要是劳动能力)的异常;4)疾病是一个过程,有其发生、发展和转归的一般规律。

2.这类病因(病原微生物和寄生虫)对机体的致病作用与入侵宿主机体的数量、侵袭力及毒力有关。

其作用特点有:

1)病原体具有一次的入侵门户和定位;2)病原体必须与机体相互作用才能引起疾病;3)病原体进入机体后,互相改变,导致免疫反应和抗药性的发生

3.1)大多数物理性致病因素只引起疾病的发生,在疾病发展过程中不继续发挥作用;2)其引起疾病的潜伏期短或无;3)其对组织器官的损伤作用,多无明显选择性;4)致病性与作用的时间、强度和范围有关。

4.1)化学性致病因素对组织器官的损伤作用多具有选择性;2)除慢性中毒外,其致病的潜伏期较短;3)其在整个中毒过程中都起一定作用,但进入机体后可被体液稀释、中和或解毒而使致病性发生改变;4)致病性与其性质、剂量、作用部位及机体功能状态有关。

5.1)自稳调节紊乱规律;2)损伤与抗损伤反应的对立统一规律;3)因果转化规律;4)局部与整体的统一规律。

6.整体死亡的标志是脑死亡。

其判定标准有:

①不可逆性昏迷和大脑无反应状态;②自主呼吸停止;③瞳孔散大;④颅神经反射消失;⑤脑电消失;⑥脑血循环完全停止。

7.大出血→心输出量↓、血压↓→交感神经兴奋→微动脉、微静脉收缩→组织缺氧→乳酸大量堆积→毛细血管大量开放、微循环淤血→回心血量↓→心输出量↓↓、血压↓↓。

这就是大出血后体内变化的因果转化规律。

8.老年患病具有以下特点:

1)多种病理变化同时存在;2)同一疾病的表现与年轻人不同;3)易发生意识障碍;4)易发生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其特有的疾病谱包括冠心病、恶性肿瘤、脑及内脏的退行性疾病、脑血管意外、感染、糖尿病等。

 

六、论述题

1.何谓疾病的原因、条件和诱因?

三者的关系如何?

疾病的原因是指引起某一疾病发生的特定因素,它是引起疾病必不可少的、决定性的、特异性的因素。

疾病的条件是指能够影响(促进或阻碍)疾病发生发展的因素。

其中促进疾病或病理过程发生发展的因素,称为诱因。

诱因属于条件的范畴。

 疾病发生发展中原因与条件是相对的。

同一因素可以是某疾病发生的原因,也可以是另一疾病发生的条件。

对于某一具体的疾病,疾病的原因不能互换,而条件常可互换。

第三章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

一、名词解释

1..内环境恒定:

2.水通道蛋白:

3.心房肽:

4.低钠血症:

5.脱水:

6.脱水热:

7.水中毒:

8.等渗性脱水:

9.高渗性脱水:

10.低容量性高钠血症:

11.低渗性脱水:

12.水肿:

13.积水:

14.隐性水肿:

15.高钾血症:

16.低钾血症:

17.超极化阻滞:

18.去极化阻滞:

19.反常性酸性尿:

20.反常性碱性尿:

21.高镁血症:

22.低镁血症:

23.高钙血症:

24.低钙血症:

25.膜屏障作用:

26.高磷血症:

27.低磷血症:

二、填空题

1.水的生理功能主要包括: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2.无机电解质的主要功能有: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

4.高渗性脱水早期不易发生休克的机制在于:

①__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_。

5.摄入水分过多时导致水中毒的主要机制有:

①________,②_________,③___________。

6.脱水是指①______的明显减少,并出现一系列机能代谢变化的一种②_______。

7.组织液生成大于回流的机制有:

①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_。

8.影响肾小球滤过的三大要素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

9.肾小管和集合管对钠水重吸收增强的机制有: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

10.球-管平衡失调有以下三种形式: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

11.影响钾跨细胞转移的主要因素有:

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___,⑷__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_,⑹_____________,⑺____________.

12.机体钾平衡调节主要依靠:

⑴____________,⑵___________及⑶__________。

13.影响远曲小管和集合管排钾的调节因素主要有:

⑴___________,⑵________,⑶____________,⑷___________。

14.高钾血症时心肌的兴奋性①_____,自律性②_____,传导性③_____和收缩性④_____。

15.钾经肾丢失主要见于:

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____,⑶__________,⑷____________。

16.轻度低钾血症时,心肌的收缩性①_____;严重的低钾血症时,心肌的收缩性②_____。

17.急性低钾血症时,导致骨骼肌静息膜电位负值变①____,使细胞处于②_____化状态,除极化障碍,引起肌肉无力,甚至发生③____________。

18.急性低钾血症时,导致心肌细胞静息膜电位负值变①____,其原因在于低钾血症时心肌细胞膜对钾的电导(通透性)变②_____。

19.细胞外钾进入到细胞内液,常见于①_______,②_______。

20.低钾血症的典型心电图改变有:

⑴__________,⑵_________.⑶_________,⑷___________,⑸___________。

21.高镁血症发生的常见原因有: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2.经肾排镁过多的机制有:

①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⑥___________,⑦___________。

23.甲状旁腺激素对钙磷代谢的调节作用表现在: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4.参与钙磷代谢调节的三种主要激素是:

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___。

25.低钙血症的发生机制主要有:

①___________,②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