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665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336.8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docx

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Word版附答案及解析

2020高三第二次联考理综化学试题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50分钟

★祝考试顺利★

注意事项:

1.答题前,请考生认真阅读答题卡上的注意事项。

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填写在答题卡上指定位置,贴好考号条形码或将考号对应数字涂黑。

用2B铅笔将试卷类型A填涂在答题卡相应位置上。

2.选择题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它答案标号。

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3.非选择答题用0.5毫米黑色墨水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每题对应的答题区域内,答在试题卷、草稿纸上无效。

4.考生必须保持答题卡的清洁。

考试结束后,监考人员将答题卡和试卷一并收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Li-7C-12N-14O-16Na-23Mg-24Al-27Si-28S-32Cl-35.5Ca-40Ti-48Fe-56Cu-64

第Ⅰ卷选择题(共42分)

一、选择题:

本卷共7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化学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实际应用

原理解释

A

含Na2CO3的盐碱地可用石膏降低其碱性

CaSO4具有酸性

B

二氧化硫用于纸的增白

二氧化硫具有漂白性

C

不可食用的“地沟油”可用于制肥皂

油脂碱性条件下可水解

D

小苏打用于焙制糕点的发酵粉

NaHCO3受热易分解产生气体

A.AB.BC.CD.D

2.2-苯基丙烯酸是一种重要的医药中间体,其结构简式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它的说法错误的是()

A.分子式为C9H8O2

B.能发生酯化、加成、氧化反应

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为4种

D.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

3.下列实验操作与现象都正确,且能得出对应结论的是()

选项

实验操作

现象

结论

A

向2mL含有淀粉的0.2mol/LFeI2溶液中滴加2滴新制氯水

溶液变为蓝色

还原性:

I->Fe2+

B

向0.2mol/L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

产生白色胶状沉淀

非金属性:

Cl>Si

C

分别向盛有铁片和铜片的两支试管中滴加浓硝酸

铁片无明显现象,铜片剧烈反应

金属性:

铜>铁

D

向Cu2+、Mg2+共存的溶液中滴加少量NaOH溶液

产生白色沉淀

Ksp[Cu(OH)2]>Ksp[Mg(OH)2]

A.AB.BC.CD.D

4.为实现随处可上网,中国发射了“中星16号”卫星。

NH4ClO4是火箭的固体燃料,发生反应为2NH4ClO4

N2↑+Cl2↑+2O2↑+4H2O,N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1molNH4ClO4溶于水含NH4+和ClO4-离子数均为NA

B.反应中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

3

C.产生6.4g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0.8NA

D.0.5mol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体积为44.8L

5.刚结束的两会《政府工作报告》首次写入“推动充电、加氢等设施的建设”。

如图是一种正负电极反应均涉及氢气的新型“全氢电池”,能量效率可达80%。

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该装置将化学能转换为电能

B.离子交换膜允许H+和OH-通过

C.负极为A,其电极反应式是H2-2e-+2OH-=2H2O

D.电池的总反应为H++OH-

H2O

6.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

下图是晶体Y的一种制备路线图。

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A.标准状况下,WZ为液态B.原子半径大小为W

C.YQ2和YW4均只含极性共价键D.氢化物的稳定性为Q>Y>Z

7.25℃时,向20mL0.1mol/LH2R溶液中滴加0.1mol/LNaOH溶液,溶液的pH随NaOH溶液体积的变化如图所示。

已知pKa=﹣lgKa,二元弱酸H2R的pKa1=1.89,pKa2=7.21。

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A.溶液的导电性:

点a弱于点b

B.离子浓度c(R2-):

点c小于点d

C.H2R+R2-=2HR-平衡常数>105,反应趋于完全

D.点b时,y<7且

<1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58分)

二、非选择题(本卷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8~1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11~12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一)必考题

8.二氧化氯是高效、低毒的消毒剂。

已知:

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回答下列问题:

(1)ClO2的制备及性质探究(如图所示)。

①仪器a的名称为________,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__。

②装置C用于制备Cl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

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

③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NaClO2,则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氧化产物是___________。

(2)粗略测定生成ClO2的量

实验步骤如下:

a.取下装置D,将其中的溶液转入250mL容量瓶,用蒸馏水洗涤D瓶2~3次,并将洗涤液一并转移到容量瓶中,再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

b.从容量瓶中取出25.00mL溶液于锥形瓶中,用0.1000mol/L硫代硫酸钠标准溶液滴定(I2+2S2O32-=2I-+S4O62-),指示剂显示终点时共用去24.00mL硫代硫酸钠溶液。

①滴定至终点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

②进入装置D中的ClO2质量为_______,与C中ClO2的理论产量相比,测定值偏低,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

9.碱性锌锰电池的工作原理:

Zn+2MnO2+2H2O=2MnO(OH)+Zn(OH)2,其中的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

某课题组用废旧铁壳无汞碱性锌锰电池为原料,制备一种新型材料——MnxZn(1−x)Fe2O4,其工艺流程如图所示:

(1)已知MnxZn(1−x)Fe2O4中锰元素的化合价与实验室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还原产物中的锰相同,则铁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______。

(2)滤液A中溶质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

(3)“溶渣”工序中稀硫酸与铁反应生成的硫酸亚铁可将+3价锰的化合物全部还原成Mn2+,写出该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调铁”工序的目的是调整滤液中铁离子的总浓度,使其中金属元素的物质的量之比与产品的化学式MnxZn(1−x)Fe2O4相符合。

①写出“调铁”工序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测得滤液的成分为c(Mn2+)+c(Zn2+)=amol·L−1,c(Fe2+)+c(Fe3+)=bmol·L−1,滤液体积为1m3,“调铁”工序中,需加入的铁粉质量为___________kg(忽略溶液体积变化,用含a、b的代数式表示)。

(5)在“氧化”工序中,加入双氧水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生产过程中发现实际消耗双氧水的量大于理论值,其可能原因除温度外,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用氨水“调pH”后,经“结晶”、“过滤”可得到产品和滤液C(C为正盐),从滤液C中还可分离出一种氮肥,该氮肥的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排序为_____________。

10.二甲醚又称甲醚,简称DME,熔点-141.5℃,沸点-24.9℃,与石油液化气(LPG)相似,被誉为“21世纪的清洁燃料”。

由合成气(CO、H2)制备二甲醚的反应原理如下:

①CO(g)+2H2(g)

CH3OH(g)△H1=-90.0kJ·mol-1

②2CH3OH(g)

CH3OCH3(g)+H2O(g)△H2=-20

0kJ·mol-1

回答下列问题:

(1)已知:

H2O

(1)=H2O(g)△H=+44.0kJ/mol,若由合成气(CO、H2)制备1molCH3OCH3(g),且生成H2O

(1),其热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有人模拟该制备原理:

500K时,在2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2mol CO和6mol H2,5min达到平衡,平衡时测得c(H2)=1.8mol·L-1,c(CH3OCH3)=0.2mol·L-1,此时CO的转化率为________。

用CH3OH表示反应①的速率是_______mol·L-1min-1,可逆反应②的平衡常数K2=_________。

(3)在体积一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②,如果该反应的平衡常数K2值变小,则下列说法正中确的是_________。

A平衡向正反应方向移动 B平衡移动的原因是升高了温度

C达到新平衡后体系的压强不变D容器中CH3OCH3的体积分数减小

(4)一定条件下在恒温恒容的密闭容器中,按不同投料比充入CO(g)和H2(g)进行反应①,平衡时CO(g)和H2(g)的转化率如图所示,则a=________(填数值)。

(5)绿色电源“二甲醚燃料电池”的结构如图所示,电解质为熔融态的碳酸盐(如熔融K2CO3),其中CO2会参与电极反应。

工作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_____________。

(二)选考题

11、[化学—选修3:

物质结构与性质]

非金属元素在化学中具有重要地位,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氧元素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的相邻元素要小,理由_____________。

(2)元素X与(Se)同周期,且该周期中X元素原子核外未成对电子数最多,则X为________(填元素符号),其基态原子的电子排布式为___________。

(3)臭齅排放的臭气主要成分为3-MBT(2-甲基-2-丁烯硫醇),结构简式为

)1mol3-MBT中含有

键数目为____NA(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

该物质沸点低于(CH3)2C=CHCH2OH,主要原因是______。

(4)①人类由反应PtF6+O2=O2[PtF6]第一次制得氧元素显正价的盐,已知PtF6分子为正八面体结构。

PFE分子中PtF6的杂化轨道类型是否为sp3?

答:

_____(填“是”或“否”),其原因是____________。

②PCl5是一种白色晶体,熔融时形成一种能导电的液体测得其中含有一种正四面体形阳离子和一种正八面体形阴离子;熔体中P-Cl的键长只有198pm和206pm两种,试用电离方程式解释PC熔体能导电的原因_______,正四面体形阳离子中键角大于PCl3的键角原因为________________,该晶体的晶胞如图所示,立方体的晶胞边长为apm(1pm=10-12m),NA为阿伏伽德罗常数的值,则该晶体的密度为_______g/cm3。

12、[化学—选修5:

有机化学基础]

盐酸多巴酚丁胺治疗心力衰竭,尤其是慢性心力衰竭疗效好。

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

回答下列问题:

(1)A中含氧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____。

(2)B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D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

(3)在反应①~④中,属于还原反应的有___________。

(4)A的同分异构种类很多,符合以下条件的A的同分异构共有___________种(不考虑立体异构)。

a.属于苯的衍生物;b.能水解,且水解产物之一能发生银镜反应

(5)反应①除A与B反应生成C外,B与B还可能发生反应生成另一种化合物E,写出生成E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

(6)C在核磁共振氢谱上有___________组峰。

(7)写出由甲醛和乙醛合成季戊四醇[C(CH2OH)4]的合成路线。

___________。

 

答案及解析

1.【答案】A

【解析】

【详解】A.碳酸钠在土壤中显碱性,硫酸钙与碳酸钠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碳酸钙难溶于水,所以能降低土壤的碱性,原理解释不正确,故A错误;

B.二氧化硫能够与有色物质化合生成无色物质,具有漂白性,可以漂白纸浆,故B正确;

C.地沟油的主要成分是油脂,油脂与碱反应生成高级脂肪酸盐,所以工业上常利用油脂的碱性水解制取肥皂,故C正确;

D.碳酸氢钠受热分解生成二氧化碳,可以作焙制糕点的发酵粉,故D正确;

2.【答案】C

【解析】

【详解】A.根据结构简式可知,该有机物的分子式为C9H8O2,故A正确;

B.结构中含有羧基,能够发生酯化反应,含有苯环,能够发生加成反应、含有碳碳双键能够发生氧化反应和加成反应,故B正确;

C.苯环上的二氯代物为6种,分别为

(●表示氯原子)、

,故C错误;

D.苯环和碳氧双键均为平面结构,分子中所有碳原子可能共平面,故D正确;

3.【答案】A

【解析】

【详解】A.向含有淀粉的FeI2溶液中滴加2滴新制氯水,氯水少量,还原性强的优先被氧化,溶液变蓝,说明碘离子优先被氧化,则还原性I->Fe2+,故A正确;

B.向0.2mol/LNa2SiO3溶液中滴加稀盐酸,产生白色胶状沉淀,说明盐酸的酸性大于硅酸的酸性,盐酸为无氧酸,不能比较非金属性,故B错误;

C.常温下铁遇浓硝酸发生钝化,不能比较铁、铜的金属性,且由金属活动性顺序可知金属性Fe>Cu,故C错误;

D.未说明Mg2+和Cu2+共存的溶液中2种离子的浓度大小,无法判断溶度积常数的大小关系,故D错误;

【点睛】本题的易错点为B,要注意非金属性强弱的比较方法,方法之一为最高价含氧酸的酸性强弱,而盐酸为无氧酸。

4.【答案】B

【解析】

【详解】A.NH4+为弱碱的阳离子,在水溶液中要水解,因此1molNH4ClO4溶于水含NH4+离子数少于NA,故A错误;

B.2NH4ClO4

N2↑+Cl2↑+2O2↑+4H2O反应中还原产物为氯气,氧化产物为氮气和氧气,还原产物分子数与氧化产物分子总数之比为1∶3,故B正确;

C.6.4gO2的物质的量=

=0.2mol,根据2NH4ClO4

N2↑+Cl2↑+2O2↑+4H2O,产生6.4gO2反应转移的电子总数为1.4NA,故C错误;

D.未告知是否为标准状况,无法计算0.5molNH4ClO4分解产生的气体的体积,故D错误;

【点睛】本题易错点为D,使用气体摩尔体积需要注意:

①对象是否为气体;②温度和压强是否为标准状况。

5.【答案】B

【解析】

【分析】

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左边吸附层A上氢气失电子与氢氧根结合生成水,发生了氧化反应为负极,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右边吸附层B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电极反应是2H++2e-═H2↑,结合原电池原理分析解答。

【详解】A.“全氢电池”工作时是原电池反应,能量变化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故A正确;

B.由工作原理图可知,左边溶液为碱性,右边溶液为酸性,所以离子交换膜可阻止左边的碱性溶液和右边的酸性溶液发生中和,因此该离子交换膜不能允许H+和OH-通过,故B错误;

C.根据氢气的进出方向可知,氢气在吸附层A上发生氧化反应,化合价由0价变成+1价,吸附层A为负极,电极反应为:

H2-2e-+2OH-═2H2O,故C正确;

D.根据C的分析可知,右边吸附层B为正极,发生了还原反应,正极电极反应是2H++2e-═H2↑,左边吸附层A为负极,发生了氧化反应,电极反应是H2-2e-+2OH-═2H2O,因此总反应为:

H++OH-

H2O,故D正确;

6.【答案】C

【解析】

【分析】

W、Q、X、Y、Z为短周期元素且原子序数依次增大,X原子的K层电子数与M层电子数相等,X为Mg元素;Y是常用的灰黑色半导体材料,通常状态下YW4呈气态,则Y为Si元素,W为H元素;根据晶体Y的一种制备路线图,Z为-1价,原子序数大于14,则Z为Cl元素,YQ2中Q为-2价,结合原子序数的关系可知,Q为O元素,结合元素周期律分析解答。

【详解】根据上述分析,W为H元素,Q为O元素,X为Mg元素,Y为Si元素,Z为Cl元素。

A.WZ为HCl,标准状况下,HCl为气体,故A错误;

B.一般而言,电子层数越多,半径越大,电子层数相同,原子序数越大,半径越小,因此原子半径大小顺序为W

C.YQ2和YW4分别为SiO2、SiCl4,均为共价化合物,只含极性共价键,故C正确;

D.非金属性越强,对应氢化物越稳定,氢化物的稳定性为Z>Y,故D错误;

7.【答案】D

【解析】

【详解】A.b点是向20mL0.1mol•L-1H2R(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20mL,得到浓度为0.05mol/L的NaHR溶液;a点是向20mL0.1mol•L-1H2R(二元弱酸)溶液中滴加0.1mol•L-1NaOH溶液10mL,得到浓度均为

mol/L的NaHR和H2R的混合溶液,由于阴离子的水解和电离程度均很小,因此b点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大于a点,导电能力点a弱于点b,故A正确;B.c点溶液溶质为等物质的量的Na2R、NaHR,浓度均为0.03mol/L,d点溶液中溶质为

mol/LNa2R,R2-水解但程度较小,HR-既电离又水解但程度均很小,因此离子浓度c(R2-):

点c小于点d,故B正确;C.H2R+R2-=2HR-平衡常数K>105,说明反应进行的程度很大,反应趋于完全,故C正确;D.b点时所得溶液为0.05mol/L的NaHR溶液,pKa2=7.21,Ka2=10-7.21,则HR-的电离程度大于水解程度,溶液呈酸性,y<7,pKa1=1.89,则Ka1=10-1.89,Ka1=

,同理Ka2=

,则Ka1×Ka2=

×

=

,因此

=

=

=104.9>1,故D错误;

8.【答案】

(1).分液漏斗

(2).防倒吸、防堵塞(或平衡气压、安全瓶均可)(3).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4).检验有I2生成,进而证明ClO2有强氧化性(5).2:

1(6).O2(7).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8).0.324 g(9).产生ClO2的速率太快,ClO2没有被D中的溶液完全吸收;C中ClO2未全部进入D中

【解析】

【分析】

(1)浓H2SO4和Na2SO3反应生成SO2,A制备SO2,B装置有缓冲作用,可防止倒吸、堵塞;装置C用于制备Cl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则C中发生反应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在D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I2遇淀粉变蓝色;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NaClO2,双氧水作还原剂生成氧气,从而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2)①碘遇淀粉变蓝色,当碘完全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

②ClO2与KI在溶液反应离子方程式为:

2ClO2+10I-+8H+=5I2+2Cl-+4H2O,结合I2+2S2O32-=2I-+S4O62-,可得ClO2~5S2O32-,则n(ClO2)=

n(Na2S2O3)=

×0.1000mol/L×0.024L=0.00048mol,250mL溶液中含有n(I2)=0.00048mol×10=0.0048mol,m(ClO2)=0.0048mol×67.5g/mol=0.324g;ClO2部分没有被吸收、未完全进入D中都导致测定值偏低。

【详解】

(1)浓H2SO4和Na2SO3反应生成SO2,A用于制备SO2,B装置有缓冲作用,能防止倒吸、堵塞;装置C用于制备Cl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则C中发生反应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ClO2是一种黄绿色易溶于水的气体,具有强氧化性,所以D中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I2,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I2单质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NaClO2,双氧水作还原剂生成氧气,从而防止尾气污染环境,

①仪器a的名称为分液漏斗,装置B有缓冲作用,所以能防倒吸、防堵塞(或平衡气压、安全瓶);

②装置C用于制备ClO2,同时还生成一种酸式盐,根据元素守恒可知,生成的酸式盐为KHSO4,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SO2+H2SO4+2KClO3=2KHSO4+2ClO2;装置D中滴有几滴淀粉溶液,淀粉遇碘溶液变为蓝色,根据淀粉溶液是否变色来判断是否有I2单质生成,从而证明ClO2是否具有氧化性;

③装置E用于吸收尾气,反应生成NaClO2,反应方程式为H2O2+2ClO2+2NaOH=2NaClO2+O2↑+H2O,在该反应中ClO2是氧化剂,NaClO2的还原产物,H2O2是还原剂,O2是氧化产物,该反应中氧化剂与还原剂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

1;

(2)①I2单质遇淀粉溶液变为蓝色,当碘完全反应后溶液变为无色,所用滴定终点是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且半分钟内溶液颜色不再改变;

②ClO2溶液与碘化钾反应的离子方程式:

2ClO2+10I-+8H+=5I2+2Cl-+4H2O,结合I2+2S2O32-=2I-+S4O62-,可得关系式:

ClO2~5S2O32-,则n(ClO2)=

n(Na2S2O3)=

×0.1000mol/L×0.024L=0.00048mol,则在250mL溶液中含有n(I2)=0.00048mol×10=0.0048mol,m(ClO2)=0.0048mol×67.5g/mol=0.324g;由于C中ClO2有一部分没有被吸收、未完全进入D中都导致测定值偏低。

【点睛】本题考查物质制备,涉及实验操作、氧化还原反应、方程式的计算、物质检验等知识点,侧重考查实验操作规范性、元素化合物性质等知识点,明确实验原理、物质性质、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是解本题关键。

9.【答案】

(1).+3

(2).

(3).MnO(OH)+Fe2++3H+=Mn2++Fe3++2H2O(4).Fe+2Fe3+=3Fe2+(5).Fe+2H+=Fe2++H2↑(6).112a−56b(7).把Fe2+氧化为Fe3+(8).生成的Fe3+催化了双氧水的分解(9).c(NH4+)>c(SO42-)>c(H+)>c(OH−)

【解析】Zn、MnO2、MnO(OH)和Zn(OH)2都不溶于水,经过浸取,滤渣的主要成分为Zn、MnO2、MnO(OH)和Zn(OH)2,滤液A的成分为KOH。

“溶渣”中,加入的过量稀硫酸是为了将滤渣全部转化为溶液,并除去其他不溶性物质。

通过题目可知,“调铁”是为了调节Mn、Zn和Fe的比例,加入的Fe要完全消耗过量的稀硫酸,则Fe必须过量,所以过量的Fe会和Fe3+反应。

由于化合物MnxZn(1−x)Fe2O4中Fe呈+3价,所以必须把此时溶液中的Fe2+转化为Fe3+,所以要加入H2O2这个合适的强氧化剂。

加入氨水调节溶液的pH,溶液中Fe、Mn、Zn全部形成了沉淀,所以滤液C(正盐)的溶质为(NH4)2SO4。

【详解】

(1)用二氧化锰制取氯气时的还原产物为MnCl2,其中Mn的化合价为+2价,则在MnxZn(1−x)Fe2O4中,设F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