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77549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6.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docx

四川省成都市青白江区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成都市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考试八年级语文试题

本试卷分A卷和B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A卷(共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4分)

一、基础与积累(每小题3分,共12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嶙(līn)峋匀称(chèn)惟妙惟肖(xiào)金銮(lún)殿

B.尴尬(gà)震悚(sǒng)亭台轩(xuān)榭濯(zhúo)青莲

C.箱箧(jiá)胚(pēi)胎衰(shuāi)草连天中轴(zhú)线

D.萌(móng)发水凼(dàng)逃出藩(pān)篱不胜簪(zā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造型制裁因地制宜月明风清B.归咎绮丽啸聚山林黄发垂髫

C.肃穆琐屑草长莺飞物竞天择D.狼籍颠沛日薄西山世外桃园

3、下列句中加点词语使用不当的一项是:

A.北雁南飞,活跃在田间草际的昆虫也都杳无音信了。

B.那年冬天,祖母死了,父亲的差使也交卸了,正是祸不单行的日子。

C.农村里有这么个风俗,大庭广众之下,夫妇俩不合坐一条板凳。

D.农妇把他当做了死神冤鬼,大声呵斥,他也只能低眉顺眼,连声诺诺。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有关部门最近发出通知,要求各地在国庆期间严防安全不出现问题。

B、《汉字听写大会》意在为青少年提供展示掌握汉字水平的机会和展示个性的舞台。

C、学习成绩的提高,主要取决于学生的自身是否努力。

D、他学习普通话很认真,一有机会就纠正和学习发音不正确的地方。

二、文言文阅读(每小题3分,共12分)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

重岩叠嶂,隐天蔽日。

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绝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故渔者歌曰:

“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5、下列词语中的划线字词的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A.乘奔御风奔:

飞奔的马

B.素湍绿潭素湍:

白色的急流

C.属引凄异属引:

接连不断

D.哀转久绝绝:

与世隔绝

6、下列句子中划线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何陋之有B.既而尽奔腾分合五阵之势

C.渔人甚异之D.无丝竹之乱耳

7、下列对文章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以凝练生动的笔墨,写出了三峡雄奇险拔、清幽秀丽的景色。

B.作者抓住景物的特点进行描写。

写山,突出连绵不断,遮天蔽日的特点。

写水

则描绘不同季节的景象。

C.作者写景,采用的是大笔点染的手法,寥寥150字,就把700里三峡万千气象尽收眼底。

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象,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

D.文章先写水,后写山,布局自然,思路清晰。

写水则分不同季节分别着墨。

在文章的节奏上,也是动静相生,摇曳多姿。

8.下列几句译文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译:

若不是在正午和半夜的时候,连太阳和月亮都看不见。

B、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

译:

到了夏天,江水漫上两岸的丘陵的时候,顺流而下和逆流而上的船只都被阻隔了。

C、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译:

江水清冽,山石陡峭,沿途有好多良好的趣味。

D、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

译:

每到秋雨初晴、降霜的时候,树林山涧一片清凉寂静,经常有猿猴在高处长啸。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默写古诗文中的名篇名句。

(1)补写出下列名句的上句或下句。

(任选其中两句)(2分)

①▲,我言秋日胜春朝。

(刘禹锡《秋词》)

②晴川历历汉阳树,▲。

(崔颢《黄鹤楼》)

③蜀犬吠日,比人所见甚稀;▲,笑人畏惧过甚。

(国学经典《幼学琼林》卷一·天文)

(2)请在杜甫的《望岳》和李白《送友人》中任选一首,在答题卡上写出题目再默写所选诗的前四句。

(4分)

答:

▲,▲。

▲,▲

4、现代文阅读(共10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0-12题。

奇妙的唾液

 ①唾液,俗称口水、口涎,它是口腔内各种腺体所分泌的黏稠状液体。

大的唾液腺有三对:

腮腺、颌下腺、舌下腺;小的有唇腺、舌腺、颊腺、腭腺等。

唾液腺虽小,却是个很勤快的器官,一个成年人,一昼夜间可以分泌出1000-1500毫升唾液。

唾液实际上是维持人体生命活动的重要物质之一。

  ②唾液的作用很多,我们的口腔里假如没有唾液,咽不下食物是不必说的,就连嘴巴恐怕也张不开。

因为我们的舌头之所以能在口腔里“运转自如”,完全是因为有唾液在里面起“润滑油”的作用。

而这种“润滑油”一旦失去的话,舌头就会和上颚或者下颚的表皮粘在一起,于是我们口腔内的一整套“机械”也就只好“束之高阁”了。

 ③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所以口腔里的伤口往往比其他地方好得快。

拔牙或牙龈手术后很少发生感染,主要原因就在于唾液中的溶菌酶有杀菌的能力,可阻止口腔内细菌大量繁殖。

美国科学家发现,唾液中有一种特殊的化学特质——唾液生长因子,它能显著地缩短伤口的愈合时间,并可以止血。

  ④近年来,医学家们发现唾液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

日本生物化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有很多免疫球蛋白,对食物中的异常蛋白质有极高的凝聚力,可增强人体的防卫功能。

唾液中所含的溶菌酶对强烈致癌的黄曲霉素、苯并芘、亚硝胺有很好的解毒作用。

也就是说,唾液相当于一种天然防癌剂,具有令致癌物质转化为无害物质的功能。

它将发霉食物中的致癌物质黄曲霉素与自己混合,再作用于动物体内细胞,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

  ⑤古代中医说:

“白玉齿边有玉泉,涓涓育我度长年。

”意思是说,常咽唾液可以健康长寿。

医学专家研究发现,唾液中还含有一种能使人保持年轻的激素,这种激素是由三大唾液腺之一的腮腺分泌的,被称为“腮腺激素”。

它之所以能使人年轻,是因为它能强化肌肉、血管、结缔组织、骨骼及软骨、牙齿的活力,尤其能增强血管的弹性和结缔组织的活力,只要腮腺激素充盈,血管和皮下组织(疏松结缔组织)的作用就会加强,皮肤的弹性就会得到保持。

唾液的特殊功能触发了化妆品制造商的灵感,他们开发出“唾淀化妆品”——抗皱霜、洗面奶等。

   (摘自《百科知识》,有删改)

10.唾液有哪些作用?

(3分)

▲。

11.第③段划线句子使用了什么说明方法?

有什么作用?

(3分)

▲。

12.第④段“使原来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几乎全部消失”句中划线词“几乎”能否删去?

为什么?

(4分)

▲。

五、作文(60分)

13.请以“给自己一个微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

(1)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2)书写认真工整,(3)要有真情实感,

  (4)不得抄袭、套作,不少于600字,

  (5)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B卷(共50分)

一、诗词鉴赏(共4分)

春雪

韩愈

新年都未有芳华,二月初惊见草芽。

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1、诗中的第二句中,“惊”一词表现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2分)

2、诗的三、四两句富有浓烈的浪漫主义色彩,生动传神。

试从修辞的角度进行赏析。

(2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3-5题。

为学(节选)

彭端淑

蜀之鄙有二僧,其一贫,其一富。

贫者语于富者曰:

“吾欲之南海,何如?

”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曰:

“吾一瓶一钵足矣。

”富者曰:

“吾数年来欲买舟而下,犹未能也。

子何恃而往?

”越明年,贫者自南海还,以告富者。

富者有惭色。

西蜀之去南海,不知几千里也,僧富者不能至而贫者至焉。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3、解释文段中划横线的词语。

(4分)

①蜀之鄙有二僧:

▲   ②贫者语于富者曰:

③顾不如蜀鄙之僧哉:

▲ ④子何恃而往▲

4、翻译划横线的语句。

(6分)

①吾欲之南海,何如?

②富者曰:

“子何恃而往?

”▲

5、作者分别举“贫者”“富者”的例,采用的是_▲修辞手法,这样写是为了说明“人之为学”,关键在▲。

(2分)

三、名著阅读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4分)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7题。

在这个白光里,每一个颜色都刺目,每一个声响都难听,每一种气味都混含着由地上蒸发出来的腥臭。

街上仿佛已没了人,道路好像忽然加宽了许多,空旷而没有一点凉气,白花花的令人害怕。

他不知怎么是好了,低着头,拉着车,极慢的往前走,没有主意,没有目的,昏昏沉沉的,身上挂着一层粘汗,发着馊臭的昧儿。

走了会儿,脚心和鞋袜粘在一块,好像踩着块湿泥,非常的难过。

本来不想再喝水,可是见了井不由的又过去灌了一气,不为解渴,似乎专为享受井水那点凉气,由口腔到胃中,忽然凉了一下,身上的毛孔猛的一收缩,打个冷战,非常舒服。

喝完,他连连的打嗝,水要往上漾!

6、以上文段节选自▲(作者)的小说《▲》。

(2分)

7、请结合小说内容对文中“他”的性格作简要的分析。

▲。

(2分)

  

(二)现代文阅读(18分)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8-11题。

母亲的羽衣

(1)讲完了牛郎织女的故事,细看儿子已经垂睫睡去,女儿却犹自瞪着坏坏的眼睛。

忽然,她一把抱紧我的脖子:

“妈妈,你说,你是不是仙女变的?

(2)女儿的问话充满童真和稚气。

我真的一时不知怎样回答,但这句问话却像一把无形的钥匙,开启了情感与记忆的箱箧……

(3)许多年前,那时我自己还是小女孩,我总是惊奇地窥伺着母亲。

记忆中母亲晒箱子的时候就是我兴奋欲狂的时候。

(4)母亲的樟木箱子又深又沉,像一个浑沌黝黑初生的宇宙。

我还记得的是阳光下竹竿上富丽夺人的颜色,怪异却又严肃的樟脑味,以及我在母亲喝禁声中东摸摸西探探的快乐。

(5)我唯一真正记得的一件东西是幅漂亮的湘绣被面,雪白的缎子上,绣着兔子、翠绿的小白莱和红艳欲滴的小萝卜。

母亲一边整理,一面会回过头来说:

“别碰,别碰,等你结婚送给你。

(6)那幅湘绣后来好像不知怎么就消失了,我也没有细问。

但不能忘记的是母亲打开箱子时那份欣悦自足的表情,会让我觉得她忽然不属于周遭的世界,那时候她会忘记晚饭,忘记我扎辫子的红绒绳。

(7)除了晒箱子,母亲最爱回顾的是早逝的外公对她的宠爱。

外公总喜欢带她上街去吃点心,而当年的肴肉和汤包又是如何好吃,甚至煎得两面黄的炒面和冰糖豆浆都是超乎我想象力之外的美味。

(8)每听她说那些事的时候,我都惊讶万分——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红烧肉和新炒的蔬菜简直就是理所当然地放在父亲面前的,她自已的面前永远是一盘杂拼的剩菜和一碗“擦锅饭”。

(9)母亲每讲起那些事,总有无限的温柔,她既不感伤,也不怨叹,只是那样平静地说着,并不想把那个世界拉回来。

下一顿饭她仍然会坐在老地方吃那盘剩菜;而到夜晚,她会照例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

她一直都负责把自己牢锁在这个家里……

(10)其实世上哪一个母亲不曾是穿着羽衣的仙女呢?

像故事中的小织女,她们都曾住在星河之畔,织虹纺霓,藏云捉月,几曾烦心挂虑?

她们是天神最偏怜的小女儿,她们终日临水自照,惊讶于自己美丽的羽衣和美丽的肌肤,她们久久凝注着自己的青春,被那份光华弄的痴然如醉。

(11)而有一天,她的羽衣不见了,她把洁白的羽衣拍了又拍,无声无息的关上箱子,藏好钥匙。

是她自己锁住那身昔日的羽衣的。

她不能飞了,因为她已不忍飞去。

——她已经决定做一个母亲。

(12)女儿没有得到答案,哪肯善罢。

双臂将我的脖颈搂得更紧:

“妈妈?

你到底是不是仙女变的?

(13)我回过神来,却又一时愣住,我究竟是不是仙女变的,我不想也不方便告诉她什么,只胡乱应付着:

“不是,妈妈不是仙女,你快睡觉。

(14)对我的搪塞,女儿将信将疑。

她听话地闭上眼睛,旋又不放心地睁开:

“如果你是仙女,也要教我仙法哦!

(15)我笑而不答,替她把被子掖好。

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

“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

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

(选自《张晓风经典散文》,当代世界出版社,有改动)

8.认真阅读全文,想一想,文中“母亲的羽衣”究竟指的是什么?

以此为题有什么好处?

(4分)▲

9.作者在文章中写了几件与自己母亲有关的事情,请概括回答。

(4分)

10.从第(7)段叙述中我们可以看出“母亲”在小时候倍受宠爱、尽享“美味”,而第(8)段中作者却说“我从有记忆起,母亲就是一个吃剩菜的角色”。

你认为作者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4分)

11.你认为本文表达的主题是什么?

(3分)

12.结合全文谈谈你对“其实我真的想对她说:

‘是的,妈妈曾经是一个仙女,在她做小女孩的时候。

但现在,不是了,你才是,你才是一个小小的仙女’”这句话的理解。

(3分)▲

4、语言运用(共12分)

13.请用一句话概括下面这则新闻的主要内容。

(4分)

国际在线四川频道报道(杨建昆):

11月16日下午,从德国纽伦堡搭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的62辆进口宝马轿车和2辆路虎,在位于成都青白江的成都国际铁路港掏箱。

据悉,这是成都国际铁路港整车进口口岸运行以来迎接的最大一批整车进口轿车。

“这些整车进口轿车,能够从德国纽伦堡搭乘中欧班列蓉欧快铁返程班列,抵达成都入境中国市场,与成都加快实施‘蓉欧+’战略密不可分。

”成都国际铁路港相关负责人说,2015年12月,中欧班列蓉欧快铁欧洲端延伸至西门子诞生地——德国纽伦堡,让德国造乃至欧洲造轿车无缝连接蓉欧快铁。

同时,“成都造”汽车也将很快搭乘蓉欧快铁出口至国际市场。

这条始发于成都的现代丝绸之路上的国际物货大通道,为四川省汽车产业双向国际合作开辟了通道,助力构建开放大格局,促进成都深入地融入全球经济新格局。

14.环保班会。

布置教室时,黑板上需要一幅对联。

某同学写出了上句,请你根据上句内容续写下句。

(要求:

与上句语意关联,句式相同,字数相等)(4分)。

上句:

浓雾霾锁京城,探寻根源。

 下句:

15.走上辩论台(4分)。

在班级开展“上网利弊谈”时,各位同学都提出了很好的观点,并说出了充分的理由。

那么:

你的观点是:

▲(2分)

理由是:

▲(2分)。

青白江区2016—2017学年度上期八年级语文期末检测题

参考答案

A卷(共100分)

第Ⅰ卷(单项选择题共24分)

一、1.B2.D3.A4.B

二、5.D6.B7.D8.C

第Ⅱ卷(其他类题型共76分)

三、默写(共6分)

9.

(1)(共2分。

任选两个小题,每个小题1分。

如果三题都做,则选答案正确的给分。

每句中多字、少字、错字该句均不给分)

自古逢秋悲寂寥;芳草萋萋鹦鹉洲;吴牛喘月,笑人畏惧过甚。

(2)(共4分。

一句1分。

每句中多字、少字、错字该句均不给分。

若考生所写的题目与内容不符合,则按内容给分;若考生所写的四句不是同一首作品中的,则按句数多的判定;若考生所写的四句不是同一首作品中的,且每首写的句数一样,则按第一句判定)

《望岳》杜甫

岱宗夫如何?

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送友人》李白

青山横北郭,白水绕东城。

此地一为别,孤蓬万里征。

(4分,错一字扣1分)

四、现代文阅读(共10分)

10.(共3分。

一点1分。

答对其中任意三点均可)

口腔“润滑油”(润滑口腔);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对污染食物中的致癌物具有消毒作用;使人健康长寿(使人保持年轻)。

11.(共3分)作比较(1分)。

将口腔内伤口与其他地方伤口的愈合时间进行比较(1分),突出了唾液具有抗菌和凝血的作用(1分)。

12.(共4分)不能(1分)。

“几乎全部”指大部分,表明具有较强致癌作用的毒性物质大部分消失,并不是全部消失(1分)。

如果去掉“几乎”就成了全部消失,与事实不符(1分)。

“几乎”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不能随意删去(1分)。

五、作文(60分)

13、作文:

按中考作文要求分档,但总体尺度略松(毕竟学生没有学完,且没有总复习)。

题目2分;错别字3个(同一字重复出错只算一个字)扣1分,最多扣3分;字数不够,每少50字扣1分;

标准分:

48分

B卷(共50分)

一、诗歌鉴赏(共4分)

1、(共2分。

不设0.5分。

如没有完整表述意思酌情扣1分)用“惊”一词表现了诗人终于见到春色的惊讶、欣喜之情。

2、(共2分)用白雪盼春的拟人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春天的急切心情,生动而传神(1分);把白雪比喻成飞花,把初春的冷落写成了仲春的热闹,富有情趣。

(1分)

二、文言文阅读(共12分)

3.(共4分。

一词1分)①边境②说③表示较强的转折副词,可译为反而,却④你

4.(共6分)

①我想去南海,(你看)怎么样?

(3分。

其中,大意正确2分,“之”翻译正确1分)

②富和尚说:

“你凭借什么前往(去)?

”(3分。

大意正确2分,“恃”翻译正确1分)

5.(2分。

一空1分)对比;立志;

附:

参考译文:

四川边境有两个和尚,其中一个贫穷,其中一个富裕。

穷和尚对有钱的和尚说:

“我想要到南海去,你看怎么样?

”富和尚说:

“您凭借着什么去呢?

”穷和尚说:

“我只需要一个盛水的水瓶一个盛饭的饭碗就足够了。

”富和尚说:

“我几年来想要雇船沿着长江下行而(去南海),尚且没有成功。

你凭借着什么去!

”到了第二年,穷和尚从南海回来了,把到过南海的这件事告诉富和尚。

富和尚的脸上露出了惭愧的神情。

四川距离南海,不知道有几千里路,富和尚不能到达可是穷和尚到达了。

一个人立志求学,难道还不如四川边境的那个穷和尚吗?

三、名著及现代文阅读(共22分)

(一)名著阅读(共4分)

6.(2分。

一空1分)老舍;《骆驼祥子》

7.(2分。

抓住了人物的基本性格1分,结合小说内容分析出人物的性格变化1分)

示例:

他(祥子)自尊好强,吃苦耐劳,有自己的梦想,凭自己的力气挣饭吃;无情的社会现实最终将他变成了麻木、狡猾、吃喝嫖赌、自暴自弃的行尸走肉。

(二)现代文阅读(共18分)

8.(共4分)“母亲”在“决定做一个母亲”前倍受宠爱、无牵无挂、自由快乐幸福的美好生活。

(2分)好处:

形象生动,易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1分);富有内涵和韵味,易引发读者深层的思考。

(1分)

9.(共4分。

一点1分,意思对即可)我窥伺母亲晒箱子;外公宠爱母亲,喜欢带她去吃点心;母亲总是吃剩菜;母亲一个门一个窗地去检点去上闩。

10.(共4分)前后文形成鲜明的对比(1分),这样更加凸显出母亲的牺牲奉献精神和母爱的无私伟大(2分);更易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1分)。

11.(共3分。

根据表述的准确度给分)得分点:

歌颂了母爱的神圣伟大。

12.(共3分)女人一旦做了母亲,就肩负起了家庭的责任(1分),肩负起了让孩子尽享母爱、幸福快乐成成长的责任(1分),也正因此,母爱才一代代得以延续和传承(1分)。

(意对即可)

四、语言运用(共12分)

13。

(共4分。

三个得分点每点1分。

全句流畅没有语病1分)64辆进口整车搭乘"蓉欧快铁"抵达成都青白江

14.(共4分。

与上句语意连贯1分;字数相等1分;句式相同1分;文采较好1分)探措施治大气,归还蓝天;(或)寻措施治污染,纯净空气

15.(共4分。

言之成理即可。

其中观点2分:

观点明确1分,表述清楚1分;理由2分:

理由能说明观点1分,语言清晰流畅1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