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0173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31.0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docx

大一马哲重要知识点

马哲重要知识点

一、选择题

绪论

1、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来源: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主义合理成分

2、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组成成分:

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

第一章

1、哲学的基本问题:

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2、可知论包括所有的唯物主义者和彻底的唯心主义者

3、唯心主义的基本形式:

主观唯物主义和客观唯物主义

4、唯物主义的三种历史形态:

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近代形而上学唯物主义以及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5、古代朴素唯物主义的缺陷:

猜测性、直观性和朴素性

6、近代形而上学的缺陷:

机械性、形而上学性和不彻底性

7、意识的形成经历了三个阶段:

由一切物质所具有的反应特性到低等生物的刺激感应性,再到高等生物的感觉和心理,最终发展成为人类意识。

8、意识不仅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而且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9、运动是不可分割的,一方面,运动是物质的存在方式和根本属性,物质是运动着的物质,脱离运动的物质是不存在的,设想不运动的物质,将导致形而上学;另一方面,物质是一切运动变化和发展过程的实在基础和承担者,世界上没有离开物质的运动,任何形式的运动,都有它的物质主体,设想无物质的运动,将导致唯心主义。

10、实践具有物质性、自觉能动性和社会历史性

11、实践基本形式包括物质生产劳动实践、处理社会关系的实践和科学实验。

12、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13、对立统一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质量互变规律是事物发展的形式和状态;否定之否定规律是事物发展的方向和道路。

第二章

1、实践客体的种类:

自然客体、社会客体和精神客体

2、主体和客体的关系,实质上是认识关系和实践关系

3、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这是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对认识本质的科学回答。

4、在认识本质的问题上,存在两条根本对立的认识路线:

一条是坚持从物到感觉和思想的唯物主义路线,另一条是坚持从思想和感觉到物的唯心主义路线,

5、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辩证统一的,统一的基础是实践。

如果割裂这两者辩证统一的关系,就会走向为理论和经验论,在实际工作中就会犯教条主义(本本主义)和经验主义(个人主观主义)的错误。

6、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过渡,必须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勇于实践,深入调查,获取十分丰富和合乎实际的感性资料。

这是正确实现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的基础。

第二,必须经历理性思考的作用,将丰富的感性资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制作加工,才能将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也就是说,必须运用辩证思维的科学方法,才能获得真正的认识。

7、马克思主义真理观:

真理是标志主观和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主体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认识。

8、真理的客观性决定了真理的一元性。

9、实践作为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的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10、价值是揭示外部客观世界对于满足人的需要的意义关系的范畴,是指具有特定属性的客体对主体需要的意义。

11、价值具有四个方面的特性:

客观性、主体性、社会历史性和多维性。

第三章

1、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

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问题

2、两种历史观:

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

3、社会存在包括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生产方式、地理环境和人口因素。

4、上层建筑的意识形式也称社会意识形式,包括政治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等。

5、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辩证关系的原理具有很重要的理论意义。

第一,它在人类思想史上第一次正确解决了社会历史观的基本问题,是社会历史观革命性变革的基础。

唯物史观对历史观基本问题的科学回答,宣告唯心史观的彻底破产。

第二,根据这医院里,马克思从社会生活的各种领域中划分出经济领域,从一切社会关系中划分出生产关系,并把它当做决定一切关系的基本的原始的关系,进而将一切归结于生产关系,将生产关系归结于生产力的发展高度。

6、生产力的基本要素:

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

7、马克思主义依据国家的性质和政权的组织形式,相应的将国家分为国体和政体两个方面。

一般来说,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

8、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9、革命是解决社会基本矛盾的主要方式之一,是推动社会发展特别是社会形态更替的重要动力。

10、科学技术是推动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强大杠杆。

11、近代分工、蒸汽机和机器的运用,成为“18世纪中叶起工业用来摇撼旧世界基础的三个伟大的杠杆。

12、现实的人及其活动是社会历史存在和发展的前提。

第四章

1、资本主义关系产生的两个途径:

一是从小商品经济分化出来,二是从商人和高利贷者转化而成。

2、资本原始积累,就是生产着与生产资料相分离,货币迅速集中于少数人手中的历史过程。

3、资本原始积累的两个途径:

一是暴力手段剥夺农民的土地,二是用暴力手段掠夺货币财富。

4、商品经济得以产生的两个历史条件:

一是社会分工的出现,二是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属于不同的所有者

5、决定商品价质量的是社会必要劳动时间。

6、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的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悉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7、生产商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随劳动生产率的变化而变化。

8、影响劳动生产率的因素:

劳动者的平均熟练程度、科学技术的发展程度机器在生产中的应用、生产过程的社会结合、生产资料的规模和效能以及自然条件

9、在商品经济中,价值规律的表现形式是,商品的价格围绕商品的价值自发波动。

10、商品价值形式的发展经历四个阶段: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和货币形式

11、货币有五种职能:

价值尺度、流通手段、支付手段、储蓄手段、世界货币。

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基本职能。

12、私有制基础上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

私人劳动和社会劳动的矛盾

13、资本主义所有制的实质是资本家凭借对生产资料的占有,在等价交换原则的掩盖下,雇佣工人从事劳动,占有雇佣工人的剩余价值。

14、资本主义生产过程具有两重性,一方面是物质资料的生产过程,另一方面是剩余资料的生产过程即价值增值过程。

15、资本主义劳动过程的两个特点:

一是工人在资本家监督下劳动,他们的劳动隶属于资本家,二是劳动的成果或产品全部归于资本家所有。

16、资本是可以带来剩余价值的价值

17、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的不同作用,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18、不变资本是以生产资料形态存在的资本。

可变资本是只用来购买劳动力的那部分资本。

19、剩余价值直接由可变资本创造。

20、生产剩余价值的两种基本方法:

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21、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除了延长劳动时间的方法外,资本家还用提高工人劳动强度的方法。

22、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剩余价值。

23、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率先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商品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24、资本主义再生产的特点是扩大再生产。

25、资本积累是资本主义扩大再生产的源泉。

26、资本积累的本质是资本家不断的利用无偿占有的工人创造的剩余价值来扩大自己的资本规模,进一步扩大和加强对工人的剥削和统治。

27、资本积累的源泉是剩余价值。

28、资本积累规模大小取决于对工人的剥削程度、劳动生产率的高低、所用资本和所费资本之间的差额以及垫付资本的大小。

29、由生产的技术水平所决定的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技术构成。

从价值形式上看,资本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这两部分的资料价值之间的比例,叫做资本的价值构成。

这种以资本的技术构成(是基础)决定并反映技术构成变化的资本价值构成(是表现形式),叫做资本的有机构成,通常用c:

v来表示。

30、资本主义生产的唯一动机和直接目的是追求剩余价值。

31、产业资本在循环过程中要经历三个不同的阶段,依次执行三种不同的职能。

第一个阶段是购买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的购买阶段。

它属于商品的流通阶段。

在这一阶段中,产业资本执行的是货币资本的职能。

第二个阶段使生产阶段,即生产资料和劳动力按比例结合在一起从事资本主义生产的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是生产资本职能。

第三个阶段是售卖过程,即生产资本向货币资本的转化阶段。

产业资本执行的是商品资本的职能。

32、生产阶段是生产领域,购买和售卖阶段是流通领域。

剩余价值是在生产领域中产生,在流通领域中实现。

33、产业资本的运动必须具备两个基本前提条件:

一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空间上同时并存;二是产业资本的三种职能形式必须在时间上继起。

34、影响资本周转快慢的关键因素:

一是资本周转的时间,而是生产资本的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的构成。

35、固定资本是指多次消耗的生产资本,流动资本是指一次性消耗的生产资本。

(常常把流动资本、固定资本、可变资本和不变资本四个概念混在一起来考选择题)

36、社会再生产的核心问题是社会总资产的实现问题,即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补偿的问题。

37、社会总产品在价值形态上又叫社会总价值,划分为包括在产品中的生产资料的转移价值(c)和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必要劳动创造的价值(v),以及凝结在产品中的由工人在剩余劳动时间里创造的价值(m)。

38、社会总产品在物质形态上,根据其最终用途可以区分为生产性消费的生产资料和用于生活消费的消费资料。

相应地社会生产可以划分为两大部类。

第一部类由生产生产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产领域。

第二部类由生产消费资料的部门所构成,其产品进入生活消费领域。

只有这两大部类的生产不仅在规模上,而且在结构上保持一定的比例,社会总产品的价值补偿和实物替换才能正常实现,社会再生产才能顺利进行。

39、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资是劳动力的价值或价格,这是资本主义工资的本质。

40、资本主义工资有两种形式:

计时工资和计件工资。

41、在现实的资本主义经济生活中,资本家并不是把剩余价值看做可变资本的产物,而是把它看做全部垫付资本的产物或增加额,剩余价值便取得了利润的形态。

42、生产资料资本主义私人占有和生产社会化之间的矛盾,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3、资本主义基本矛盾具体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与劳动人民有支付能力的需求相对缩小的矛盾。

二是个别企业内部生产的有组织性和整个社会生产的无政府状态之间的矛盾。

44、资本主义经济危机爆发的根本原因是资本主义的基本矛盾。

45、资本主义经济危机具有周期性是由资本主义基本矛盾运动的阶级性决定的。

46、资本主义(社会资本)再生产的周期:

危机、萧条、复苏和高涨。

二、问答题

绪论

(一)什么是马克思主义

答:

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思想的科学体系。

涵盖了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历史以及人类社会发展与自然界的关系等诸多领域和各个方面。

从不同的角度可以对马克思主义做出不同回答:

1从它的创造者、继承者的认识成果来讲,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而由其后各个时代、各个民族的马克思主义者不断丰富和发展的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2从它的阶级属性来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争取自身解放和这个人类社会解放的科学理论,是关于无产阶级斗争的性质、目的和解放条件的学说

3从它的研究对象和主要内容讲,马克思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是关于自然、社会和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的学说

4从它的理论体系构成要素来看,是由马克思主义哲学、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组成的

5从概念上来说有广义狭义之分,从狭义上说,马克思主义即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

从广义上说,马克思主义不仅指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基本理论、基本观点和学说的体系,也包括继承者对它的发展,即在实践中不断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条件

1时代和实践基础:

首先,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为马克思主义的产生提供了经济、社会历史条件(时代背景);

其次,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的斗争日趋激化,对科学理论指导提出了强烈需求(现实需要)

2马克思恩格斯的革命实践和对人类文明成果的继承与创新

3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创立和发展的理论基础:

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法国、英国的空想社会主义(这三个也会是多项选择题)

4马克思主义学说创立的自然科学基础:

达尔文生物进化论、细胞学说、能量转化与守恒定律

(三)为什么说马克思是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马克思主义从产生到发展,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这种强大生命力的根源在于它的以实践为基础的科学性与革命性的统一。

科学性:

马克思主义以事实为根据,揭示了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的普遍规律。

革命性:

马克思主义的革命性集中体现为它的批判精神,它用唯物辩证法观察事物,反对把客观世界和人的认识绝对化、凝固化。

1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首先,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是无产阶级的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其次,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为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科学体系的哲学基础

2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政治立场是马克思主义政党的一切理论和奋斗都应致力于实现一劳动人民为主体的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首先,这是由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本性决定的;其次,这是由无产阶级历史使命决定的;最后,是否站在最广大人民的立场上,是唯物史观和唯心史观的分水岭,也是判断马克思主义政党的试金石

3马克思主义最重要的理论品质是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实事求是,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首先,这种品质是马克思主义理论本质的反映;其次,这种品质是人类认识发展规律的具体体现;最后,这种品质是理论创新的内在要求

4马克思主义最崇高的社会理想是实现物质财富极大丰富、人民精神境界极大提高、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

第一章世界的物质性和及其展规律

第一节.物质世界和实践

(一)世界观与哲学的基本问题

全部哲学,特别是近代哲学的重大的基本问题,是思维和存在的关系问题。

哲学基本问题第一方面:

存在和思维或物质和意识何为世界本原,谁是第一性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划分为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两个基本流派。

基本问题第二方面:

思维和存在或物质和意识有无同一性,即人们的思维能否认识现实世界的问题。

根据对这一问题的不同回答可以把哲学分为可知论与不可知论。

(二)物质的客观实在性

1、马克思主义哲学的物质观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这种客观实在是人通过感觉感知的,它不依赖于我们的感觉而存在,为我们的感觉所复写、摄影、反映。

2、辩证唯物主义提出物质范畴的主要内容和意义

坚持了物质的客观实在性原则,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同唯心主义一元论和二元论划清了界限。

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有力的批判了不可知论。

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同旧唯物主义区分开来。

体现了唯物主义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为彻底的唯物主义奠定了理论基础。

3、关于意识起源与本质的基本思想

意识的起源

A、意识是自然界长期发展的产物

B、意识是社会历史的产物

意识的本质:

A、意识是人脑的机能

B、意识是客观内容与主观形式的统一

意识的起源和本质表明:

物质决定意识,意识依赖于物质并且反作用于物质

(三)世界的物质统一性

社会的物质性体现在:

人类社会依赖于自然界,是物质世界色组成部分

人们谋取物质资料的实践活动虽然有意识的指导作用,但仍然是物质性的活动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集中体现着人类社会的物质性

综上所述,包括自然界和人类社会在内的整个世界,其真正统一性在于它的物质性

(四)社会生活本质上是实践的

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主要体现在(或:

为什么社会生活是实践的?

):

1实践是社会关系形成的基础、

2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领域

3实践形成社会发展的动力

总之,全部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第二节.事物的普遍联系与发展

(一)为什么说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体系的实质和核心?

1对立统一规律揭示了事物普遍联系的根本内容和永恒发展的内在动力,从根本上回答了事物为什么会发展的问题

2对立统一规律是贯穿于质量互变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及唯物辩证法的基本范畴的中心线索,也是理解这些规律和范畴的钥匙

3对立统一规律提供了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矛盾分析法

(二)矛盾同一性和斗争性辩证关系

区别:

1、含义:

矛盾的同一性是指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的性质和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是指矛盾着的对立面之间相互排斥、相互分离的性质和趋势。

2、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不同:

矛盾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同一性是事物存在和发展的前提,在矛盾的双方一方的发展以另一方的发展为前提

同一性使矛盾双方相互吸取有利于自身的因素,在相互作用中各自得到发展

同一性规定着事物发展的可能和发展趋势

矛盾的斗争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表现在:

①矛盾双方的斗争促进矛盾双方力量的变化,为对立面的转化和事物的质变创造条件

②矛盾双方的斗争是一种矛盾统一体向另一种矛盾统一体过度的决定力量。

从而使旧事物发展为新事物

联系:

1、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相互连接、相辅相成的,没有同一性就没有斗争性,斗争性寓于同一性中。

2、同一性离不开斗争性,同一性是以差别和对立为前提的,是包含着差别和对立的统一、具体的同一,是受斗争性制约的同一。

3、斗争性也离不开同一性,斗争是统一体内部的斗争,矛盾双方没有任何联系,就无法斗争,斗争性也受同一性所制约。

(三)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

区别:

含义:

矛盾的普遍性是指矛盾存在于一切事物中,存在于一切事物发展的始终,事物始终在矛盾中运动。

即矛盾无时不在,无时不有。

矛盾的特殊性是指不同事物的矛盾及每一侧面各有其特点。

联系:

1、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依存。

2、普遍性与特殊性相互转化

(四)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的意义:

1、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是矛盾学说的精髓,是掌握唯物辩证法的关键

2、矛盾普遍性与特殊性关系原理,是我们党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同中国革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是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重要理论依据。

3、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关系原理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领导方法和工作方法。

4、坚持“重点论”与“两点论”的相统一的方法论,反对“一点论”和“两点论”。

第二章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

第一节.认识的本质及规律

(一)实践是认识的基础

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主要表现在:

1、实践产生了认识的需要

2、实践为认识提供了可能

3、实践使认识得以产生和发展

4、实践是检验认识的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总之,人的认识是从实践产生,为实践服务,随实践发展,并受实践检验的

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

1、先进正确认识的指导作用;

2、落后错误认识的误导作用。

(二)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

(特别注意这一点)

区别:

1、含义:

感性认识是人们在实践中通过感觉器官所获得的关于事物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的认识形式,它是认识的初级阶级。

理性认识是人们在感性认识的基础上,通过头脑的思维活动得到的关于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是认识的高级阶段。

2、形式:

感性认识有三种形式:

感觉、知觉和表象

理性认识有概念、判断和推理三种形式

3、特点:

感性认识的特点是直接性、具体性

理性认识的特点是间接性、抽象性

联系:

1、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依赖

2、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相互渗透

如果割裂了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只看重感性认识而忽视理性认识,就会犯经验主义;如果只看重理性认识而忽视感性认识就会犯教条主义。

(三)理性认识向实践飞跃的条件:

第一,必须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需要经过一定的中介环节

第三,理论要回到实践中去,还必须为群众所掌握。

人民群众是实践的主体,理论只有为群众所掌握才能化为改造社会、改造自然的物质力量。

第四,要有正确的实践方法即工作方法

(四)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认识发展的无限性原因:

①人们对事物的认识,由于主客观条件的限制,往往不是一次完成的

②从人们具体的认识过程看,当某一思想、理论、计划、方案等,经过多次反复,在实践中达到了预想的结果,就算完成了。

然而,对于认识过程的推移而言,人们的认识运动还没有完成,并且也永远不会完成。

因为物质世界及其发展是无限的

第三章人类社会及其发展规律

(一)生产方式的决定作用

1、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和存在的基础,是一切其他社会活动的首要前提

2、生产方式决定着社会的结构、性质和面貌,制约着人们的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精神生活等全部社会生活

3、生产方式决定整个社会历史的变化发展,决定社会形态从低级向高级的更替和发展

(二)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的辩证关系:

二者是辩证统一的。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第一,社会意识的产生和存在要以社会存在等为物质基础。

第二,社会意识的内容归根到底来源于社会存在。

有什么样的社会存在,就会有什么样的社会意识。

第三,社会意识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而变化。

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或迟或早地也要发生相应的发展变化

2、社会意识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先进的社会意识对社会发展起积极作用,则反之。

(三)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

1、社会意识与社会存在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2、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相互影响且各具有其历史的继承性,有其发展的特殊规律。

3、社会意识对社会存在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这是社会意识相对独立性的突出表现。

它是通过指导人们的实践活动实现的)

(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

1、在现代生产中,生产工具的改革,生产新工艺的采用,都是科技的物化。

2、劳动对象的新的发现和创造,是同科技发展密切相关。

3、劳动者生产技能的提高、知识水平的增长以及体力和智力的强化,离不开科技的武装。

(五)生产力与生产关系辨证统一关系:

1、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

首先,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其次,生产力决定生产力的变革

2、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对生产力的发展起推动作用;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它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

(六)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辨证统一关系:

1、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

a.经济基础是上层建筑赖以产生、存在和发展的物质基础,上层建筑是经济基础得以确立统治地位并巩固和发展的不可缺少的政治、思想条件。

b.经济基础的性质决定上层建筑的性质,有什么样的经济基础就有什么样的上层建筑

c.经济基础的变更必然引起上层建筑的变革,并决定着其变革的方向。

2、上层建筑对经济基础具有反作用

a.上层建筑为经济基础的形成和巩固服务,确立或维护其在社会中的统治地位。

b.当上层建筑为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经济基础服务时,就成为推动社会发展的进步力量,反之,就会成为阻碍社会发展的消极力量

(七)社会基本矛盾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主要表现在:

(或问为什么说社会基本矛盾是社会发展的根本动力?

1、首先,生产力是社会基本矛盾中最基本的动力因素,是人类社会发展和进步的最终决定力量;

2、其次,社会基本矛盾特别是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矛盾,是一切历史冲突的根源,决定着社会中其他矛盾的存在和发展;

3、最后,社会基本矛盾具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和解决方式,并从根本上影响和促进社会形态的变化和发展

第四章资本主义的形成及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