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079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1 大小:27.8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1页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1页
亲,该文档总共11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1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docx

会议管理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

 

⏹更多资料请访问.(.....)

...../

 

在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总结表彰

暨全县旅游工作会议上的讲话

李关定

(2009年8月19日)

同志们:

这次全县旅游工作会议,是在全县上下积极应对国际金融危机影响、合力推进保增促调的大背景下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

会议的主要任务是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总结和巩固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工作成果,进一步分析当前形势,研究下步措施,抢抓机遇,乘势而上,推动产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强县建设,促进我县旅游业又好又快发展,努力打造长三角最佳滨海休闲目的地。

刚才,会议向荣膺国家AAAA级景区和省旅游强镇、省旅游特色村的单位颁发了奖牌,表彰了一批“创强”先进集体和个人;县城管局和石浦镇分别作了交流发言,讲的都很好。

在此,我代表县委、县政府向受表彰的单位和个人再次表示祝贺!

下面,我讲四方面意见。

一、肯定成绩,总结经验,巩固和扩大“创强”工作成效

近年来,全县上下紧紧围绕“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的战略目标,按照“发展大旅游、拓展大市场、形成大产业”的要求,以“创强”促发展,以发展促“创强”,合力兴旅,积极完善旅游功能配套,不断夯实旅游产业基础,努力提升旅游综合发展水平,于今年年初成功创建了省旅游经济强县。

尤其面对去年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严峻挑战,我县旅游发展紧紧围绕“保增长、调结构、扩内需”这条主线,主动应对,攻坚突破,旅游经济呈现出规模扩大、结构优化、效益提升的良好态势。

2008年,全县接待游客534万人次,旅游总收入52亿元,分别增长28%和29.8%。

从工作上看,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特点:

(一)科学谋划旅游“创强”工作,旅游产业地位日益突出。

坚持把旅游业作为县域经济的先导和支柱产业来培育,对“创强”工作作出了明确定位,统一了思想,提高了认识。

2007年初,县第十二次党代会明确提出了“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县“两会”政府工作报告把“休闲象山工程”列入和谐新象山十大工程。

随后,县委专题召开建设“休闲象山”读书会暨“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动员大会,正式启动创建省旅游经济强县工作。

同年12月,县委全委会提出以创建旅游强县为龙头,开展旅游强县、生态县、文明示范县城、国家卫生县城“四城(县)联创”工作。

去年6月,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把建设滨海休闲城市作为象山未来城市发展的目标定位。

今年县“两会”再次明确了包括建设旅游强县在内的“四城(县)联创”工作,着力打造长三角最佳滨海休闲旅游目的地。

随着“创强”工作的深入推进,旅游业在全县经济社会中的主导地位、先导作用更加突出。

(二)持续强化政府主导模式,合力兴旅氛围日益浓厚。

不断强化政府主导作用,统筹旅游发展机制、旅游政策、旅游规划、项目推进、市场促销和行业管理等各项工作,推动旅游业做大做强。

县委常委会议、书记办公会议、县长办公会议多次听取“创强”工作汇报,县主要领导多次进行调研、督查和专题协调解决,迅速形成了强势推进“创强”工作的局面。

组建了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亲自挂帅的“创强”领导小组,50多个部门、镇乡(街道)主要负责人担任成员,并落实了县级领导联络重点项目、协调议事及目标考核、督查督办等相关机制。

建立了“风景与旅游一体”的管理体制,健全了旅游安全、质量监管、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

制订出台了《关于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的若干意见》,旅游专项资金从700万元增至2000万元,去年又追加“创强”经费300万元,重点镇乡、街道和部门也分别出台了配套扶持政策。

加大旅游“创强”宣传力度,通过新闻宣传、社会宣传、环境宣传等方式,积极开展“创强”的“五进”宣讲、广场文艺晚会、志愿者行动等系列活动,形成了“党委重视、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全民参与”的良好氛围。

(三)致力提升旅游开发水平,产业竞争优势日益凸显。

充分发挥象山独特的海洋、生态、文化优势,进一步加快滨海休闲目的地建设,推进旅游业态转型发展,积极培育旅游产业新亮点。

启动新一轮旅游总体规划修编,初步形成了“一带四区五大基地”的旅游发展格局。

坚持实施项目带动战略,半边山旅游区、心海和白沙湾度假村等一批旅游项目稳步推进,集生态休闲、滨海度假、时尚体育为一体的太阳岛户外休闲体育运动项目落户建设。

提升和丰富旅游内涵,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达到3个,象山影视城被评为全国十大影视拍摄基地。

积极培育旅游新业态,建成松兰山、中国渔村汽车露营基地,连续三年成功举办象山国际海钓节,打响了“亚洲第一钓场”品牌。

有效整合社会公共资源,推出了德和根艺馆、陈汉章故居、茅洋民俗文化村等一批社会资源访问点,促进城乡公共设施向旅游产品转化。

做好“以节促旅”文章,形成了“三月三”民俗节、国际海钓节、中国开渔节、象山海鲜节四大旅游节庆,打响了“春踏沙滩夏海钓,秋看开渔冬品鲜”品牌。

随着旅游业转型升级步伐的不断加快,我县旅游核心竞争力和吸引力明显提升。

(四)切实加强基础功能配套,旅游发展环境日益改善。

坚持以游客为中心,加快完善旅游配套体系,大力推行精品化建设、精细化管理与优质化服务,不断优化旅游环境。

注重城市建设与旅游开发相结合,全县拥有宾馆床位1.2万张、星级宾馆9家、旅行社8家,建成了旅游集散、公交、购物、咨询和景观电话亭、公共图形符号、外币兑换点等一批基础设施,城市旅游功能日趋完善。

推进旅游服务规范化建设,大力实施“名导”、“明星”培养工程,成立县旅游培训中心,旅游从业人员岗前培训率达100%、持证率95%以上,并开通24小时旅游服务和投诉热线,旅游服务水平明显提升。

通过旅游配套体系建设,象山作为一个休闲城市的整体形象基本确立,“休闲象山”品牌在长三角地区逐渐打响,去年旅游旺季比往年延长了3个月,过夜游客同比增长36%,游客满意度达95%以上。

(五)充分发挥综合带动作用,旅游富民效应日益显现。

围绕“旅游富民”战略,大力实施旅游惠民工程,全面激发群众参与旅游、开发旅游的热情,不断扩大旅游富民效应。

以旅游开发带动相关产业发展,着力打造“吃象山海鲜、住滨海酒店、行生态通道、游黄金海岸、购象山海珍、娱海洋文化”的产业链条,来象游客人均消费突破千元,旅游“九要素”占总消费的80%以上。

以旅游开发推进新农村建设,鼓励引导农村因地制宜发展农家乐、渔家乐,去年乡村旅游接待游客41.2万人次,综合收入达3.1亿元。

以旅游开发促进转产转业,通过转岗就业培训,引导农民从事旅游及相关产业,全县旅游直接从业人员7000余人,间接带动就业超过4万人。

通过这几年的努力,我县旅游发展已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进入了新一轮的旅游大开发、大发展时期,尤其是在复杂多变的宏观环境下,进一步巩固和扩大旅游“创强”成果,使旅游业在保增促调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象山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启动实施,一批重点旅游项目加快推进,渔山列岛升级为全国海钓竞赛基地,象山休闲渔业海洋垂钓成功开游,75艘休闲海洋垂钓游船投入运营。

旅游招商引资取得新进展,投资30亿元的东海铭城温泉度假村签约落户,与著名导演陈凯歌、张纪中达成象山影视城二期项目合作意向。

聘请杨澜出任象山旅游形象大使,启动甬之南“3+1”旅游区域合作,组团赴上海、苏州、常州、南京等地开展促销推介,大大提升了象山旅游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拉动内需、刺激消费成效显现,“象山人游象山”、“百万浙江人游象山”系列活动有效开展,发放旅游消费券7万余套、让利1.12亿元。

今年1—7月份,全县接待游客334万人次,旅游经济总收入34.1亿元,分别增长15.4%和23.6%。

成绩来之不易,经验弥足珍贵。

这是全县各级各部门奋力拼搏、共同努力的结果,也是社会各界积极参与、群策群力的结果。

在此,我代表县委、县人大、县政府、县政协,向从事旅游工作一线的全体同志表示亲切的慰问!

向热衷于象山旅游事业发展的社会各界人士表示衷心的感谢!

二、进一步把握形势,抢抓机遇,增强打造休闲象山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旅游业是一个高度融合的综合性的现代产业。

旅游产业链已从传统意义上的观光、休闲和度假向商务、会展、文化等各个领域延伸,及面广、带动力大、融合性强、开放度高。

目前,我们创建了省旅游经济强县,下步将继续创建全国旅游强县。

但是我县的旅游业发展,与省、市的要求相比,与先进地区相比,与我县旅游资源条件和经济社会发展需求相比,还有很大差距,仍面临着一些严峻的挑战。

同时我县旅游业也蕴藏着巨大的发展空间,面临着不断增多的有利条件和前所未有的重大机遇,总体上是机遇大于挑战。

一是区位条件变化带来的机遇。

随着杭州湾大桥的开通和象山港大桥的建设,我县的交通格局将发生历史性改变,区位优势将更加凸显。

在大桥综合效应的带动下,象山纳入了上海、苏州两小时半交通圈和杭州、绍兴两小时至一小时半的交通圈,进入了宁波半小时、温台两小时交通圈,使象山进一步融入到长三角,从而使旅游业发展环境逐渐发生根本性改善。

二是上海世博会带来的机遇。

2010年上海将举办世博会,据有关预测届时客商和游客人数将突破7000万人,如果其中的1%来象山就有70万人,其中的2%来象山就有140万人。

这将是一个非常可观的规模,对象山旅游业的发展无疑是一个重大机遇,“牵手世博、走进象山”也是值得我们研究的一个重大课题。

三是国内旅游消费市场潜力巨大的机遇。

旅游也好,休闲也好,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产物,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产物,更是一种文化繁荣的特征,成为了现代人享受时尚生活的一种重要标志和特征。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旅游消费需求与日俱增,市场空间越来越广阔,越来越巨大。

据调查,即使受到金融危机的影响,我国仍有92%的受访者今年有旅游意愿,而沿海发达地区的居民旅游意愿会更高。

可以说,无论是从现状和基础还是从机遇和趋势来分析,象山旅游业潜力巨大、前景看好,完全有条件、有可能建成长三角最佳滨海休闲目的地。

各级各部门一定要增强机遇意识,加快推进旅游业发展方式转变,特别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形势下,更要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站在全县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高度,确立“大旅游大产业”的发展理念,跳出旅游看旅游,跳出旅游抓旅游,全面实施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进一步做大做强旅游产业,全力打造休闲象山。

一要深化研究。

实施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最高的目标是打造滨海休闲目的地。

要整合发改、旅游、规划等部门进行综合研究,深入研究“什么是目的地?

”、“怎么去打造目的地?

”、“目的地的功能是什么?

”等问题,力争四年后真正以目的地的形象让游客“留得住、留得久”。

二要定位功能。

象山接轨大桥,首要的就是成为一个滨海休闲目的地,使象山朝着休闲象山的目标前进。

要进一步明确城市的功能定位,明晰项目开发、旅游内涵、配套设施、公共服务、文化融合等的定位和功能要求,从而通过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的实施提升休闲象山的品质。

三要强化规划。

从桥海兴县战略高度,从象山港大桥建成的角度,邀请国内专家做好旅游四年发展规划,通过谋划、规划、策划、计划,认真研究象山作为目的地的基本内涵,细致分析过境游客、过夜游客、门票收入等目标要素。

三、明确目标,突出重点,加快推进旅游业转型升级

当前,旅游产业转移和区域融合加速推进,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了“战国时代”,竞争异常激烈。

象山在新一轮旅游业发展中,靠什么在“群雄争霸”中脱颖而出,靠什么来打造长三角最佳滨海休闲目的地,这是需要我们着力思考和谋划的一个重大课题。

关键要在调整结构、转变发展方式上下功夫,充分发挥自身的比较优势,创新发展具有象山特点和人文特色的旅游品牌,着力增强象山旅游的核心竞争力。

总体思路是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省、市旅游发展大会精神,围绕“创建旅游强县、打造休闲象山”的战略目标,深入实施“桥海兴县”、“旅游富民”发展战略,整合和发挥我县海洋、生态、文化、区位等综合优势,扎实推进旅游品质提升四年行动计划,推动旅游业转型升级,加快旅游强县建设,提升休闲象山品牌,全力打造长三角最佳滨海休闲基地、国内著名旅游城市、国家级旅游目的地。

要注重把握“四个结合”:

一是旅游开发与城乡建设相结合。

按照都市新区的目标定位,把象山这座城市作为一个最大的景区、最好的旅游产品、最美的旅游目的地来打造,把旅游发展全方位融入城市发展,在城市建设各个环节中渗透旅游的元素,使两者互相促进、联动发展。

同时与新农村建设相结合,通过发展以农渔家乐为重点的农村服务业,积极打造一批乡村旅游名镇(乡)、名村。

二是旅游开发与文化发展相结合。

通过挖掘、提升、营销,大力弘扬海洋文化,让游客在象山充分感受文化的脉搏、领略文化的底蕴、体验文化的个性。

要把海洋文化融入旅游项目开发、旅游活动策划和旅游景区布局中去,突出休闲旅游的“亲海”特性,形成休闲旅游的核心文化。

三是旅游开发与生态建设相结合。

把生态作为打造休闲象山、花园半岛的核心,以创建全国生态县为契机,牢固树立抓绿化就是抓旅游品牌的理念,尽量采用低密度开发,突出景观的“原生态”,促进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

四是旅游开发与海洋资源保护利用相结合。

坚持保护与开发并重,科学合理的开发利用海岛、海洋等旅游资源,大力发展海钓、游艇、冲浪等海上旅游,营造休闲旅游的亮点、热点和卖点,形成未来旅游发展的新空间。

要努力实现“四大转型”:

一要从旅游资源开发为主,逐渐向旅游资源、文化资源、生态资源、城乡资源、产业资源等联动发展的旅游目的地综合开发转型,挖掘旅游业的经济、社会、生态、文化等综合功能,发挥旅游业在保增促调中的重要作用,提升旅游业核心竞争力,促进象山经济转型升级。

二要从以观光型产品为主,逐渐向休闲度假、生态观光、文化体验、节事旅游、海鲜美食、康体疗养、商务会议等多元化产品互为支撑的旅游新型业态转型,突出中心城区、石浦作为旅游综合集散辐射的中心地位,加快形成“一带四区五大基地”的空间布局和产品体系。

三要从以旅游产品营销为主,逐渐向旅游目的地营销与区域联合营销并重的开放型旅游营销模式转型,创新旅游营销方式,打响“海洋、文化、生态”品牌,巩固和拓展以沪、杭、甬为主的长三角旅游客源市场,确立最佳滨海休闲目的地形象。

四要从以旅游行业管理为主,逐渐向社会管理、公共服务、行业指导、产业引领、人才培养方向转型,健全旅游综合管理机制,完善旅游行业自律机制,构建社会、游客、媒体三位一体的“阳光旅游监管”体系,努力形成政府主导、行业自律、社会监督的新型旅游管理体系,不断优化旅游管理、服务和发展环境。

围绕上述目标和要求,重点要抓好五方面工作:

(一)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着力打造旅游精品。

总体来看,我县旅游还缺乏重量级的休闲旅游产品,“纵有满天星斗,独缺一轮明月。

”分析其中的原因,最主要是布局分散,缺乏统筹和后期的包装提升。

一要强化规划龙头作用。

以休闲、度假、生态为方向,突出长三角滨海休闲目的地形象,进一步优化旅游空间布局,着力构建山海联动、海陆一体、特色鲜明的区域旅游发展新格局。

在修编完善《象山县旅游总体发展规划》的基础上,加快完成象山海岛旅游发展规划、象山港大桥至石浦滨海旅游带区域规划、乡村旅游和生态旅游规划等编制,逐步完善旅游规划体系。

二要推进旅游重点区块开发。

充分发挥旅游资源特色优势,串点成线、连线成面,加速旅游产业和要素集聚,集中打造一批各具特色的精品旅游板块。

松兰山度假区,要以申报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创建首批市级休闲旅游基地为契机,不断完善旅游配套设施,丰富休闲度假内涵,提升景区的可观性、参与性。

石浦渔文化旅游区,要提升石浦渔港古城、中国渔村、东门渔村等核心产品内涵,推进渔港古镇整体开发,积极争创市级休闲旅游基地;大塘港生态影视旅游观光区,要借助著名导演陈凯歌、张纪中来象拍摄影视剧为契机,推进西游记乐园、赵氏孤儿城等象山影视城二期建设,构建集影视制作、生态观光、滨海休闲于一体的综合型影视休闲旅游区,带动大塘港区域整体开发。

三要坚持项目精品战略。

加大重点工程攻坚突破,合力推进总投资超过60亿元的东海铭城、半边山、太阳岛、心海和白沙湾度假村等精品旅游项目建设,加快引进高端旅游项目,努力形成一批“拳头产品”。

重点培育海钓、游艇、滨海体育休闲、汽车露营、影视文化及海洋科考科普、野外拓展等时尚休闲新业态,推进渔山、檀头山、花岙、南田等海岛开发,开设海上游、海岛游。

积极创建象山民俗文化村、西周鲤龙潭国家AAA级景区,规范发展休闲农渔业,构建以高端休闲旅游为引领、大众休闲旅游为主体的旅游业态体系。

(二)调整旅游经济结构,着力提升产业效益。

促进象山旅游业转型升级,很关键的一点是要优化经济结构,构建观光、休闲、专项旅游产品相结合的复合型多元产品体系,从而提高旅游经济综合效益。

一要促进旅游业与经济社会发展的融合。

立足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充分利用旅游业综合性强、带动力大、辐射面广的特点,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与经济、文化、社会建设紧密结合,推动旅游经济与各相关产业联动发展,提高旅游业社会效益,为保增促调提供产业支撑。

二要完善旅游产品体系。

发挥旅游业在促进消费、拉动投资、增加就业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延伸旅游产品链、服务链和经营链。

做大乡村旅游、文化旅游、影视旅游、大桥旅游等旅游新产品,培育旅游创意、旅游中介、旅游咨询、旅游教育培训等旅游服务组织,开发船模、根雕、剪纸等特色商品,拉动渔农业以及交通运输、餐饮住宿、商贸流通、房产开发、信息通讯等服务业发展。

三要丰富旅游文化内涵。

以旅游为载体,以文化为核心,打造一批富有浓厚象山海洋文化底蕴的文化旅游精品。

筹建集海洋嘉年华、海鲜餐饮、海洋文化表演于一体的大型海洋文化主题公园,推进海洋文化名城建设。

四要提升城市旅游形象。

围绕都市新区建设,结合城市重点区块开发和大型商贸设施建设,按照“建一物添一景”的思路,强化城市休闲旅游功能,彰显城市个性和品位。

合理配置旅游要素,促进旅游业与城市相关产业的融合,大力实施城市绿化、亮化、净化、美化工程,进一步提升城市形象。

同时结合新农(渔)村建设,因地制宜开发民俗游、观光游、体验游、生态游等乡村旅游项目,抓好生态旅游示范区建设,促进农民增收,壮大集体经济。

(三)增强旅游综合功能,着力优化公共服务。

发展旅游业既要靠“硬件”建设,还要靠“软件”建设。

特别是随着休闲旅游的兴起,散客自助自驾逐步成为出游的主流,完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势在必行。

要按照国际化、信息化、特色化、标准化的要求,全面提升休闲旅游九要素发展水平,加快构建完备一流的旅游公共服务体系,使象山旅游服务更具人性化、更具亲和力。

一要加强以交通为重点的旅游配套设施建设,优化旅游公交和海上客运网络,完善沿线道路旅游标识系统,提高旅游可进入性和便捷性。

二要尽快动建集旅游咨询、旅游购物、旅游票务、旅游预订等功能为一体的旅游集散中心,推进与主要客源市场的旅游集散中心对接,提高城市综合旅游服务功能。

三要提升发展海鲜餐饮业,建设爵溪、石浦为主的海鲜美食一条街,开发系列海鲜菜肴,进一步打响象山海鲜品牌。

四要提高旅游接待水平,在一批高档宾馆的基础上,建设一批高星级酒店和经济型宾馆,鼓励发展有特色、够品位、上规模的农(渔)家乐、家庭旅馆,形成高、中、低档比例协调的旅游接待体系。

五要积极发展旅游购物,创新开发旅游商品和消费模式,将有地方特色、有良好信誉的购物网点列入团队旅游线路。

六要加快旅游信息化步伐,适时建立集旅游信息库、旅游目的地管理、旅游商务和营销系统于一体的旅游信息中心,建设旅游信息网站、旅游电子商务、“数字景区”,为游客提供便捷便利的服务。

(四)强化旅游品牌营销,着力拓展客源市场。

旅游经济是典型的形象产业,必须十分注重包装设计和形象推介。

从象山的旅游市场结构来看,就是要通过抓策划、抓谋划、抓设计,重点做好“推介、对接、合作”三项工作。

推介,就是要整体推介休闲象山形象。

以杨澜出任象山旅游形象大使契机,充分发挥名人效应,主动邀请国内外旅行商、新闻记者和艺术家等来象采风,精心策划象山旅游形象系列推荐活动,进一步扩大象山旅游知名度。

大力开展节庆营销,精心打造“开渔节”、“三月三”、“国际海钓节”和“海鲜节”四大节庆品牌和各类民间民俗活动,全方位打响“休闲象山”节庆品牌。

加大“走出去”营销力度,发挥友好城市、驻外办事处、旅行社的作用,建立和完善旅游宣传促销“联动机制”,形成政府主导、企业主体、各方联合、市场化运作的宣传促销工作格局。

对接,就是要对接上海世博会。

充分利用上海世博会的有利时机,大力开展世博营销,主动加强同上海世博局的合作,设立宁波象山旅游形象店,扩大媒体覆盖面,加大形象宣传、旅游服务、市场开拓、项目开发的接轨力度,让象山走进世博,使世博走向象山。

合作,就是要深化区域合作。

大力开展同城营销,全面加强与长三角地区的旅游合作,全面提高区域合作实效和水平。

规划普陀—象山—奉化休闲旅游线路,打造“三地两佛一中心”的心灵之旅。

全面开展甬之南“3+1”旅游区域合作,打造长三角黄金走廊。

(五)创新旅游体制机制,着力增强发展活力。

为增强旅游产业的发展活力,必须要在旅游发展体制机制的改革和创新上下功夫。

在管理模式上,按照“政府引导、企业为主、行业促进、市场推动”的原则,充分发挥政府宏观调控和市场监管作用,健全风景与旅游资源一体化管理机制,积极探索和创新政府旅游管理模式。

在投融资机制上,按照“谁投资、谁受益”的原则,创新旅游投融资体制,抓好旅游开发投资公司建设,做实投融资平台,拓宽投融资渠道,广泛吸纳外资、民资,依法开发旅游资源、经营旅游景区景点和建设旅游基础设施。

在招商引资上,重点策划一批优势旅游项目,积极开展规划招商、概念招商、产业招商,吸引大企业、大财团参与我县旅游资源综合开发,促进经营主体多元化,推动旅游资源优势向经济优势转变。

在市场主体培育上,支持有条件、有实力的企业做大做强,规范发展旅游行业协会和中介组织,培育发展与旅游相关的创意、策划、广告、营销等企业,推进旅游企业向网络化、规模化、集团化发展。

在区域发展上,要大力推进“十百千”工程建设,加快石浦、新桥、晓塘等旅游强镇,东门渔村、花岙村等特色旅游村建设,营造各具特色的旅游亮点区块。

四、加强领导,强化保障,统筹兼顾,营造良好发展环境

发展旅游是全县人民的共同的事业,是富民强县的希望所在。

各地、各有关部门要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牢固树立合力兴旅意识,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加快建设旅游强县,努力争创旅游业发展新业绩,为经济平稳较快发展作出新贡献。

当前要做到“四个强化”。

(一)强化工作统筹。

发展旅游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各级、各部门密切配合,通力协作。

要继续坚持政府主导战略,各镇乡、街道要切实把发展旅游业摆上重要位置,在旅游规划、项目推进、形象塑造、环境优化、资源整合、基础设施建设等方面发挥更大作用。

各相关部门要各司其职,包括旅游产业项目的审批、协调推进和要素保障等方面,进一步优化服务,提高服务效率。

要加强督查考核,确保各项工作措施落到实处。

(二)强化政策扶持。

要坚持统筹协调,在落实好已有一系列政策措施的同时,从发展大旅游、大产业出发,深入研究制定跨部门、跨领域、跨产业的政策,加强对各项政策的综合运用,发挥政策的最大效果。

要发挥好2000万旅游发展资金的“四两拨千斤”作用,引导社会资金向政府鼓励发展的项目投资。

相关部门在安排专项资金的使用时,也要充分考虑旅游业的发展需要,对涉旅项目予以一定的支持。

各类金融机构要加大对旅游业的支持力度,开发和推广适应旅游业发展的个性化金融产品,增加对旅游项目建设的贷款规模,支持旅游业加快发展。

(三)强化人才保障。

我县旅游人才资源的结构不合理,旅游企业对中高层管理人才的需求缺口较大。

要通过政策创新,加大培训和引进力度,促进人才等旅游业要素的培育和集聚。

要创新吸引人才、用好人才、留住人才的发展机制,大力引进高端旅游人才和旅游管理、营销、策划、创意等各类专业人才,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人才支撑。

要加强旅游系统自身建设,加强旅游从业人员的业务培训,切实提高服务、协调旅游发展的水平。

(四)强化环境营造。

环境是旅游业发展的“生命线”。

要加大对旅游业的宣传,营造全社会关心旅游、支持旅游、发展旅游的浓厚氛围。

要深入推进旅游信用体系建设,加大公安、工商、质监等部门综合执法力度,严厉打击恶性削价竞争、购物欺诈等违法违规活动,共同维护良好的旅游市场秩序。

要深化平安旅游创建,严格落实旅游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