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1324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23.1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docx

汉字和书的故事doc

一、教学设计

(一)学情分析

备课的过程中,了解到五年级上册语文课本的第五训练组主题是“遨游汉字王国”。

通过综合实践活动,学生已经对汉字有了初步的认识。

因此,本课将两学科进行整合,设计猜想、探寻、研究等活动,让学生在“适度探源”“解读奥秘”中了解汉字的起源、发展及特点,在“思索”“顿悟”中感受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完成快乐的精神之旅!

(二)教材分析

本课是人教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汉字和书的故事》第二单元第四课的第一部分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追根溯源”,从单元教学目标来说,“我国是有着几千年历史的文明古国,让学生了解我们祖先创造的灿烂文化,感受祖国文化的博大精深,激发学生对祖国文化的兴趣”,“从而产生对祖国文化的认同感”是中心。

而与本单元前几章侧重介绍物质生活不同,汉字与书偏向于精神生活。

本课第一部分内容“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向学生讲述了汉字的产生、演变和特点,从多角度、多层面展示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

旨在通过讲述汉字的产生、演变以及特点,让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领略汉字文化的魅力和生命力,从而增强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目标

 

1.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感受汉字文化的无穷魅力和中国人的创造力,树立唯物主义发展观,激发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民族自豪感,为弘扬传统文化贡献力量。

2.能力。

通过本课的学习,让学生明白学科整合的意义;能借助网络和其它相关资料了解关于汉字的知识;能通过猜想、探寻、研究、体验等活动体会到一切事物都有产生和发展的过程,都凝聚着先人的智慧,提高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学生创新意识,提高学生创新能力。

3.知识。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以及与现实事物之间的联系。

(四)教学要点

1.重点。

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规律。

2.难点。

让学生感受汉字的无穷魅力,以及中国人在文字上的创造力,从而培养学生对汉字的一种真诚的爱。

(五)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有关汉字的资料,制作课件。

因为异地授课,为学生准备了细绳、涂色卡纸(代替木板)、小棒(代替刻刀)和纸。

2.学生准备。

复习语文课本上有关汉字的故事,并做好课前预习。

(六)教学过程主要环节设计

1.导入部分:

(1)通过猜谜的形式,激发学生探究汉字的兴趣,并通过和其他文字的对比,让学生初步了解汉字表音表义的特点。

(2)七种字体出示课题,质疑引出对甲骨文的探究。

2.新授部分:

(1)了解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

l        通过故事《甲骨文的发现》,了解甲骨文。

l        了解很多汉字没有甲骨文的写法的原因,激发探究兴趣。

(2)探寻汉字的起源

l        了解造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

(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

l        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体验先人的记事方式。

l        学生交流体验过程中的体会,从而认识到汉字的创造是生活和生产

发展的结果。

(3)了解汉字的演变

l        观看视频,了解汉字从图画到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及演变规

律。

l        通过对《仓颉造字》的讨论,了解汉字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共同努

力的结果。

(4)感受汉字的魅力

l        体会汉字的作用。

l        通过欣赏汉字图片和书法作品,体会汉字的魅力。

l        读诗赞美汉字,升华对汉字热爱的情感。

l        观看奥运会开幕式中对汉字的展示,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3.总结提升

布置作业,为继续探究“书的故事”打下基础。

 

(七)板书设计

                         ?

             书    和    汉    字    的    故    事

 

 

 

 

小 

 

 文

甲骨文

         

画图   

 

 

                 繁         简

                图画       方块字

 

 

二、教学实施

 

(一)导入新课:

1、猜谜激趣,引起学生对汉字的探究兴趣。

【教师】孩子们老师知道你们特别喜欢猜谜,这里有一些非常有意思的文字,想请

大家猜猜看。

(课件:

牛、鸟、羊的甲骨文)

【学生】牛、鸟、羊(几乎是异口同声。

【教师】看看答案,对吗?

(课件:

牛、鸟、羊的楷书)

【教师】这可是中国最古老的文字——甲骨文,你们都认识,真了不起!

加大点难度。

(课件:

德文和日文的马字)

【学生】(沉默)

【教师】不好猜——被难住了!

没关系,继续努力啊!

(课件:

甲骨文和隶书的马字)

【学生】马。

(又是异口同声。

【教师】为什么德文和日文的“马”字我们猜不出来,而中文的“马”字怎么变化你们都能猜出来呢?

【学生】因为我们对汉字都很熟悉了。

【教师】说得好,熟能生巧啊。

【学生】我们每天都看见汉字,一下子就猜出来了。

【教师】真是心有灵犀一点通啊。

【学生】汉字和它所代表的物体的形状特别接近,我们一下子就认出来了。

【教师】说得好,汉字既表音又表形,这就是和其他民族文字相比独有的特点。

而且,汉字还是世界上使用人口最多的文字,许多外国人都到中国学汉字呢!

2、导入课题:

【教师】我们每天都阅读汉字、书写汉字,这节课,让我们一起走进“汉字和书的故事”,进一步探究汉字的起源和演变过程。

(教师用七种字体板书课题)

【教师】汉字一共有七种字体,老师按照字体的历史发展顺序板书的课题,谁知道分别是什么字体?

【学生】甲骨文、金文、篆体、隶书、楷书、行书、草书。

【教师】老师想问一下,你从哪里知道的?

【学生】在语文课上学的。

【教师】你能够把语文课学到的知识运用到品德课上,真是了不起,向你学习啊。

【教师】请大家跟老师读课题——书和汉字的故事。

【学生】书和汉字的故事。

【教师】请翻开课本,默读课题,比较一下,和老师板书的顺序一样吗?

【学生】老师把“汉字”写在后面了。

【教师】你真会发现。

孩子们,在人类创造和发明的历史上,发现问题的价值远远大于解决问题,大家要学会发现问题。

(板书:

)老师查阅了大量的资料,怎么也找不到“汉”这个字的甲骨文写法,想不想和老师一起去解决这个问题呢?

【学生】想。

(二)新授

1.了解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

(1)通过故事《甲骨文的发现》,了解甲骨文。

【教师】要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要请出咱们山东人的骄傲,和我们一样善于发现、善于探究的了不起的王懿荣。

(课件:

王懿荣和甲骨文的图片)

【学生】是他发现了甲骨文。

【教师】你能给大家讲一讲这个故事吗?

(学生讲《甲骨文的发现》的故事。

【教师】从这个故事中,你了解到哪些关于甲骨文的信息?

【学生】甲骨文是写在龟甲和兽骨上的一种文字。

【学生】甲骨文盛行于殷商时代。

【学生】清朝时,人们把甲骨连同上面的文字一起,当做一种药吃了。

(2)了解“汉”字没有甲骨文写法的原因,激发探究兴趣。

【教师】老师给大家补充一下:

甲骨文距今有3000多年的历史,考古学家发现了大约4500个单字,可是能认识的只有 1/3,还有2/3无人认识。

说到这儿,你们找到老师找不到“汉”这个字的甲骨文的原因了吗?

【学生】找到了。

可能是被人当药吃了。

【学生】可能在殷商时代根本没有这个字。

【学生】可能就在那没有人认识的2/3里。

【教师】孩子们,如果真的至今无人认识的话,你们愿意去进一步探究,争取早日找到答案吗?

【学生】能。

【教师】小结:

刚才,我们一起探究了中国最古老的汉字——甲骨文。

让我们用这种看一看,猜一猜,想一想,试一试的方法,继续探究汉字的起源。

2.探寻汉字的起源

(1)了解造字之前人们记事的方法。

【教师】据史学家考证,最早的人类产生于一百五十万年前,而甲骨文不过3000年的历史。

孩子们,是不是又发现问题了呢?

【学生】在没有汉字的这么漫长的时间里,人类是怎么交流,怎么记录的呢?

【教师】这位同学又一次为大家提出了一个十分有价值的问题,我们一起去解决吧。

【学生】还不知道的同学请翻开课本自己查找。

人们用结绳记事、刻木记事、画图记事。

(课件:

三种记事方式的图片)

【教师】想不想体验一下这三种记事方式?

【学生】想。

【教师】请大家闭上眼睛——现在,让我们一起穿越时空隧道,(课件:

穿越时空的声音)走进远古时期。

(课件:

远古时代的图片)

【教师】请你来为大家读读要求。

【学生】(课件:

合作体验的要求)课桌上的信封里有一封信,记录着部落里发生的事儿。

请大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用结绳、画图和刻木的方法记事。

提示:

现在是远古时代,可不能用汉字哦!

嘘,先别让其他组的同学知道,一会儿要考考他们呢!

(2)学生以分组合作的形式体验先人的记事方式。

【教师】请大家开始吧。

(学生分组动手体验)

(3)学生交流体验过程中的体会,从而认识到汉字的创造是生活和生产发展的结果。

【教师】记录完了吗?

【学生】记录完了。

【教师】请大家带好你的记录,再次闭上眼睛,我们要乘坐时空穿梭机回到现代去。

【教师】(课件:

合作要求)请把你在远古时代的记录和邻组的同学交换过来,互相猜一猜,交流一下体会。

(学生互相交流,谈体会。

【教师】哪位同学猜出了同伴记录的事情是什么?

(只有两名同学举手)

【教师】谁来谈谈自已的体会?

【学生】用这三种记事方法太麻烦了。

【学生】太浪费时间了。

【学生】不能很清晰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学生】别人理解起来也十分困难。

【教师】正像同学们说的,用这样的方式记事费时、费力,还不容易清楚地把事情表达,别人更不容易理解。

你认为哪种记事方法更容易表达和理解呢?

【学生】画图记事。

(板书:

画图)

【教师】可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交往的日益频繁,人们发现画图太麻烦。

谁能给正用画图记事的古人一点合理的建议呢?

【学生】可以把图画得简练些。

【教师】说得好,你和古人的想法不谋而合了。

3.了解汉字的演变

(1)观看视频,了解汉字从图画到甲骨文到楷书的演变过程及规律。

【教师】请大家观看一段短片,了解汉字是怎样从图画演变而来的。

(课件:

汉字演变的视频)

【学生】从图画慢慢演变成了汉字。

【学生】开始写得麻烦,后来写得简单。

【学生】开始的时候,笔画是弯的,后来笔画变直了。

【教师】(板书:

繁   简   图画   方块字)同学们真会发现。

【教师】(课件:

学生记录的六件事)这就是大家刚才记录的六件事。

用汉字表达出来,是不是非常清晰明白、简单易懂?

【学生】对。

【教师】我们太应该感谢为我们创造汉字的人了。

感谢谁呢?

一个人还是许多人呢?

(2)通过对《仓颉造字》的讨论,了解汉字是世世代代的中国人共同努力的结果。

【教师】课本上给我们介绍了一个美丽的传说。

请你来为大家读一下。

(课件:

仓颉造字的故事)

【教师】大家讨论一下,汉字真是一个人造出来的吗?

【学生】不可能,一个人怎么可能造出这么多汉字?

【教师】对,最大的汉字字典里收集了大约十万个汉字。

数量的确太大。

【学生】也不可能一个时期创造出这么多汉字呀!

是大家一起来创造的。

【学生】是很多代人努力的结果。

【教师】老师也认为汉字不可能是由一个人创造的,也不可能是在一个时期创造的。

(课件:

汉字之树)如果仓颉确有其人,他也只是寻找到了文字的种子,并且发挥聪明才智使种子生根发芽,长出了粗壮的树干。

在后人的浇灌下,树舒枝展叶,最后,长成今天这样一棵根深叶茂的“汉字之树”。

造字的不是一个人,我们的祖先人人都在创造文字,都在参与这个活动。

直到今天,汉字仍在不断创造,不断发展。

4.感受汉字的神奇魅力

(1)体会汉字的作用。

【教师】看,我们多么幸福!

在祖先们“栽种”的“汉字之树”下乘凉,每天都

在学汉字、用汉字、写汉字、说汉字。

谁能谈谈汉字给我们带来的好处?

【学生】我们可以用汉字写信。

【教师】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不同地方的人说着不同的方言,沟通起来可能会遇到障碍,汉字却能让大家毫无障碍地沟通。

【学生】汉字可以让我们读很多书,了解很多信息,写出优美的文章。

【学生】汉字让我们可以学习各门知识。

【教师】今天你们通过汉字长本领,明天,你们一定会为汉字之树的繁茂贡献自己的力量。

(2)通过欣赏汉字图片和书法作品,体会汉字的魅力。

【教师】汉字不光是一种工具,还是一门艺术。

一个汉字就是一幅多彩的画,一

首灵动的诗。

请欣赏几幅作品,里面藏着有趣的汉字。

(课件:

“福”字;北京奥运会会徽;世博会志愿者标志;世博会吉祥物“海宝”;“会舞的精灵”。

【学生】福。

【学生】京、文。

【学生】心。

【学生】世。

【学生】人、大。

【学生】如鱼得水。

【教师】用汉字写成的书法作品也相当有魅力,请大家欣赏。

(课件:

汉字书法作品)

(3)读诗赞美汉字,升华对汉字热爱的情感。

【教师】全世界黑眼睛、黄皮肤的中国人,说着一样的汉语,写着一样的汉字,

汉字像一条无形的纽带,让我们心心相连。

让我们来赞美一下汉字吧。

【学生】汉字,你太美了。

你给我们美的享受。

【学生】汉字,你的用处真多。

【教师】让我们借汪竹柏的一首四言诗《赞汉字》来表达我们的心情吧。

(课件:

《赞汉字》)

(学生激情朗诵诗。

(4)观看奥运会开幕式中对汉字的展示,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传统文化的情感。

【教师】2008年奥运会的开幕式上,设计者和我们的心情是一样的,他们把汉字

和中国灿烂的传统文化用现代化的声光手段向全世界做了展示,让我们一起回味那让所有中国人都骄傲的激动人心的时刻。

(课件:

北京奥运会开幕式视频)

(三)总结提升,布置作业,为继续探究“书的故事”打下基础。

【教师】孩子们,历史像一条迂回绵延的长河,今天,我们一起溯源而上,触摸到了汉字的起源,又顺流而下,了解了汉字的演变过程。

3000年博大精深的汉字文化,短短一节课的时间是远远不够的,请大家以这节课为起点,继续进行汉字的探究,发现更多更精彩的故事,并为下节课我们探究“书的故事”做好准备。

        

                 三、问题与困惑

 

  

(一)有关造字法的困惑

很多执教过这一单元的老师普遍反应,让学生了解汉字的创造过程不好讲,特别是“象形字”“会意字”“指事字”“形声字”等造字法的介绍。

《教师教学用书》上还做为一个活动建议提出来:

通过拼字和猜字意游戏,让学生了解形声字的组成和优势,进一步认识汉字的特色。

备课时,我将其设计在“汉字的发展”这一环节,还让学生发现由“木”发展到会意字“林”“森”、由“一”发展到指事字“上”“下”的过程。

试讲了两次,每到这一环节,学生小手如林的情景就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孩子们满脸的疑惑。

于是,我又回到最初查阅的资料中去,发现汉字造字法在初中阶段只是初步的探究,而在高中阶段才作为语文课的一个重点进行学习。

我恍然大悟,用大人的脚为孩子们试鞋,是多么荒唐啊!

因此,就放弃了这一环节的设计,而把发现演变的规律作为重点。

但因为教材和教参中出现了有关内容,所以,对这一做法尚存疑虑。

(二)有关题目的困惑

《汉字和书的故事》这一主题中包含两个板块的内容:

汉字的创造与发展和书的演变。

这节课仅涉及了第一板块的内容,不少老师提出,应该将题目改成“汉字的创造与发展”,我又一次困惑了!

我查阅了不少的课例,很少有将题目割裂开来。

例如本册第一课第一单元《通信连万家》包含“我们生活中的信使”“多种多样的通信方式”“选择合适的通信方式”“文明通信”四个板块的内容。

很多优秀课例都用一个题目“通信连万家”,而没有将题目分开来。

另外,语文课本中《地震中的父与子》一课,第一课时初读课文后,仅通过对爸爸的语言、行为、心理活动等的学习了解到“父亲的了不起”,而因为时间关系,理解“儿子的了不起”放在第二课时进行阅读理解,难道还要将课题改为“地震中的父”和“地震中的子”。

久思不得其解!

 

四、教学反思

 

我同时担任语文和品德两门课程。

在进行语文第五组“遨游汉字王国”这个综合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引导学生查找资料时,我惊喜地发现,孩子们从《品德与社会》中找到了汉字的资料。

在惊叹编教材的专家们心思缜密、用心良苦之余,我决定让学生进行两个学科的整合学习。

说起来简单,做起来难。

语文课上对“汉字”的探究主要是从“字谜”“错别字”“歇后语”“汉字的传说”等字词句段篇章上着眼,而品德课上对“汉字”的探究主要是从“感受汉字魅力和中国人的创造力”“培养对汉字的喜爱和欣赏”“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特点及与事物的联系”等情感目标和知识、能力目标上着眼。

引导不当,会把语文课上成品德课,追求纵向的、历史层面的深入探究;而把品德课上成过于追求横向的、语汇方面的广泛涉猎,难免会误导学生。

如何既能上好语文课,又能上好品德课?

这是我备课过程中又一困惑。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我没有启发孩子们到品德书上找资料,而是按照语文课的目标及重难点,扎实而有步骤地和孩子们进行了综合实践活动的计划、活动、成果展示等之后,才进行品德课的教学。

时间是最好的老师。

当一切尘埃落定时,方能评判出对错。

看到孩子们教室里挂满了一份份精美的手抄报,听到孩子们嘴里时常对我惊呼“老师,我在本子上又发现了一个错别字!

”时,我知道,孩子们在语文课上对“汉字”的用法、作用和用词的精美贴切等方面的学习,丝毫没有影响到品德课对“汉字起源和演变过程”的探究。

而当孩子们拿着绳子试着“结绳记事”的时候,也同样没有影响到孩子们对语文课中“语言”和“文字”的学习。

倒是孩子们将在语文课的探究热情延续到了品德课上,使我暗自为孩子们高兴,也为自己多余的担心而慨叹,更为巧妙地进行了学科的整合而欣慰。

异地授课之前,担心的学生课前材料准备不足这个问题,也因为学科的整合而恰到好处地解决了,孩子们将在语文课上所积累的广博的知识恰当地带入到品德课上的那份自信,让人感动。

我也相信,有了品德课对“汉字历史”的探究和“汉字魅力”的感受,孩子们的思想将会更深邃。

这节课的自我挑战,让我深深地理解了学科整合不是简单的相加,而是合理有效地运用,是机智聪慧地交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