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2717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7.8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文言文知识汇总.docx

文言文知识汇总

1、简析汉字的结构。

答:

根据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可分为六种,即指事,象形,形声,会意,转注,假借。

(1)指事:

视而可识,察而见意;

(2)象形:

画成其物,随体诘诎;

(3)会意:

比类合拟,以见指伪

(4)形声:

以事取名,取譬相成

(5)转注:

建类一首,同意相受

(6)本无其它,依声论事。

2、分析形声字应注意的问题

答:

(1)分析结构层次,如“鸿”,应为“从鸟江声”;

(2)形符和声符的位置反常,如“视”,应为“从见示声”

(3)形符和声符不能按自然结构分析,如栽,应为“从木载声”,形符居于一角。

(4)省形和省声,如“恬”,应为“从心,甜省声”,如“釜”,应为“从金省,父声”

3、隶书的结构变代带来的影响。

答:

(1)部首形体的变化,如“服”,为“舟”讹变为“月”;如“脚”,为“肉”讹变为“月”

如“都”归“邑”部,如“阶”,归“阜”部。

(2)简省或讹变。

如“存”,应为“才”讹变为“存”;

(3)混同。

如“责”和“青”,“责”从刺(ci)声,上部讹变;青是生声。

4、古今词义有哪些差别?

答:

(1)意义多少的不同。

如“池”,古义有两种解释,一为护城河;一为池塘;今义也是两种,一为池塘,一为旁边高中间低下的地方;

(2)词义的侧重点不同。

如“售”,古义侧重于结果,指把东西卖出去;今义侧重于动作行为本身,与是否卖出去无关。

(3)词义的轻重与感情色彩不同。

如“恨”,古义经,指“遗憾”,今义重,指“仇恨,怨恨”。

“谣言”,古义为中性词,指民谣谚语,今义为贬义,指流传的没有事实依据的消息。

(4)词义所指的名物质度不同。

如“布”,古指麻布或葛布,今指棉布。

5、简析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1)词义的缩小。

如“坟”,古指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今指掩埋尸体的土堆。

(2)词义的扩大。

如“焚”,古代指放火烧山进行围猎,今义指一切焚烧。

(3)词义的转移。

如“走”,古代指跑,今指行走。

6、如何掌握词的古义。

(1)从字形上分析。

如“劝”,从力不从言,故应为勉力,奋力,而不是用言语劝说。

(2)从语境上分析,如“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由此可知,再是数词,是指第二次,而不是“又”,指数量而不指重复。

(3)从成对使用的反义词、同义词上分析。

如“不得富而得贫”,由此可得出“贫”且示贫穷,而古代的“穷”表示不得志,困窘。

7、如何探求词的本义

答:

(1)借助词的书写形式。

如“诛”,从言朱声,说明与语言有关。

(2)考察文献语言用例。

8、引申义与本义有哪些联系方式。

(1)相似,包括三种,一为形貌性状相似;二为功能作用相似;三为方式情态相似。

(2)相关,包括四种,以下详列

A、甲事物对乙事物具有标志作用,用甲代乙,如“齿”,本义为门牙,引申为年龄。

B、借动作行为指代动作行为的主体或客体。

如“倡”,由领唱引申为以唱歌为职业的人。

C、借性状特点指代事物或人。

如“刚”,由坚硬引申为金属钢。

D、借方位处所指代事物或人,如“陵”,本义为大土山,引申为帝王的陵墓。

(3)相因。

引申义与本义之间具有因果、条件等逻辑关系,通过推导实现引申。

9、如何去何从掌握引申义。

答:

(1)举纲张目,以简驭繁;

(2)穷源竟委,加深理解;(3)掌握规律,举一反三。

10、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1)范围广狭的不同。

如“人”和“民”,都是指社会成员,“人”是泛指所有的社会成员:

“民”只指“人”中被认为愚昧无知的部分,即被奴役者、被统治者。

(2)性状情态不同。

如“简”、“牍”和“策”,都是用来书写文字的载体,竹片为简,木板为牍,薄而小的简、牍叫“牒”,编连在一起叫“策”。

(3)程度深浅不同。

如“饥”和“饿”,都表示饥饿。

“饥”表示肚子空,想吃东西;“饿”表示长时间未进食,而受到死亡的威胁。

(4)感情色彩不同。

如“诛”、“杀”、“弑”,“杀”是指一般性的杀人;“诛”是指杀死有罪者,含有罪有应得之意;“弑”,是指以下犯上,下(臣、子)杀上(君、父),含有贬义。

(5)词义侧重的方面不同。

如“完”和“备”,都是完全的意思,但“完”侧重事物的整体性,表示完好无损;“备”表示事物的全面性,数量、品种应有尽有。

(6)语法功能不同。

如“耻”和“辱”,耻一般带动词性词组,指事的,意思是以之为耻,是意动用法。

“辱”一般带名词性宾语,是指人的,有时为使动用法。

11、有哪些方法用来辨析同义词

(1)考察词在文献语言中的用例;

(2)借助训诂书中的词义训释,包括两个方面,一为关于判定同义词(互训;递训;同训),二为关于辨析同义词之间的差别。

(3)探索词义的引申派生关系

12、辨析同义词,应注意哪几个问题。

(1)同义词的“同”是就义项讲的,而不是整个词义系统。

(2)词义是发展的,同义词是可以变的。

如“屦”和“履”。

“屦”是名词,指称鞋;“履”是动词,意思是践踏、踩。

后混同,“履”也指鞋。

(3)有些同义词有用于泛指和用于特指的区别。

如“皮”和“革”,兽皮带毛叫“皮”,不带毛叫“革”,用于特指则没有区别。

如“偃”和“仆”,“偃”指向后倒下,“仆”指向前倒下,用于泛指倒下时,无区别。

13、古代汉语判断句的基本形式。

(1)、主+谓+也;如“制,严邑也。

(2)、主+者+谓+也如“南冥者,天池也。

(3)、主+者+谓如“兵者,凶器”

(4)、主+谓如“是炎帝之少女”

(5)、主+副词+谓+(也)如“身非木石。

”“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6)、主+为+宾语如“余为伯修,余而祖也”

14、古代汉语判断句有哪些表达功能

(1)表示类属关系,即主语表在的事物属于谓语所表达事物的同类。

如“陈胜者,阳城人也”。

(2)表示等同关系,即主语所表达的事物就是谓语表达的事物。

“梁父即楚将项燕。

(3)表示比喻,即主语表达的事物在某些方面很像谓语表达的事物。

如“君者,舟也。

(4)表示主语与谓语之间有某种逻辑关系,即说话人要表达的内容比较复杂,却把它压缩在一个判断句的形式里。

如“夫战,勇气也。

(5)表示造成某种结果的原因。

如“井蛙不可以语于海者,拘于虚也;”

15、如何识别没有被动标声的意义被动句。

答:

(1)谓语动词如果是表示人的动作,而主语不是人,则这个句子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蔓草犹不可除”。

(2)谓语是及物动词,主语从表面上看也可以谡为是这个及物动词所表示动作的发出者,但是谓语动词后没有宾语,也补不出宾语,在这种情况下,是语义上表示被动的句子。

如“盖文王拘而演《周易》”

(3)在主动宾完备的句子里,如果宾语所表达的事物属于主语所表达事物自身的一部分,动词所表示的动作又对主语不利的,句子一般也是表示被动的。

如“孙子膑脚,兵法修列”。

16、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

(1)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如“兵破于陈涉。

(2)及物动词+乎+名词(施事者)如“志于古,必遗于今”

(3)为+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若信者,亦已为禽矣”

(4)见+及物动词+(于+名词(施事者))如“百姓之不见保,为不用恩焉”

(5)为+名词(施事者)+所+及物动词如“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

(6)为……之所……如“此室入者,不为诸垢之所恼也”

(7)为……所见……如“有为法者,为生老病死所见逼迫”

(8)被+名词(施事者)+及物动词如“亮子被苏峻害”

17、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

如“吾谁欺,欺天乎?

(2)疑问代词作介词宾语前置。

如“许子奚为不自织?

(3)否定句中指示代词和人称代词作宾语要前置。

如“日月逝矣,岁不与我。

(4)用代词复指宾语前置。

如“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

(5)惟+宾语+是(之)+动词,如“天地之大,万物之多,而唯蜩翼之知。

(6)为介词宾语而无条件前置,如“`江汉以濯之”

*“此(是)之谓……”固定格式,意为“叫这作……”,或“是说这个吧”。

*“是以”,“是用”也是宾语前置,译为“因此”。

18、分析古代和现代数量词的区别

答:

古代只有数词,没有量词。

一般只用单个数词表示动作行为的量,数词可以处在两种语法位置上。

一是在动词前作状语,二是在动词性成分后加上代词“者”,后面再加上数词,让数词作谓语,表示动作行为的量。

而现代汉语一般用数词和量词构成动量结构,放在动词后面作宾语。

19、主语省略有哪几种情况

答:

(1)承前省。

(2)承后省。

(3)对话省。

20、有哪几种省略情况。

答:

(1)主语省略;

(2)谓语省略;(3)宾语省略;(4)介词省略,如“以”“于”;(5)分句省略。

21、古代汉语包括哪些词类活用现象。

答:

名词:

名词如动,名词使动,名词意动;名词作状语。

动词:

动词使动;

形容词:

形容词如动,形容词使动,形容词意动

21、名词多状语的几种方式。

(1)表示处所。

如“横历天下,廷说诸候之王。

(2)表示行为的工具或依据。

如“失期,法皆斩。

(3)表示对人的态度。

如“秦军降诸侯,诸侯吏卒乘胜,多奴虏使之。

(4)表示比喻,这往往是形容某些动作为的方式。

如“天下云集而响应,赢粮而景从。

22、古代汉语词类活用的识别

(1)名词+名词,如果不是并列关系或修饰关系,那么其中必有一个名词如用动词,构成支配关系、陈述关系或补充关系。

如“沛公欲王关中”。

(2)形容词+名词,但形容词不修饰名词,则形容词活用为动词,构成支配关系。

“使上官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3)助动词(见)/副词/辅助性代词“所”+名词/形容词,一般活用作动词。

如“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4)名词/形容词+代词“之”/“我”(古代形容词或名词不修饰代词),一般为活用动词。

如“齐桓公妻之,有马二十乘。

(5)名词后有介词结构作补语,这个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6)连词而前面和后面的名词,活用为动词。

如“不耕不而食,不蚕而衣”。

`

23、代词表。

类别

常用词

功能

意义

无定代词

肯定性(有的人,某人,有的东西),作主语

否定性(没有谁,没有什么事情/东西)作主语

疑问代词

指人

作主宾定、判断句谓语

作主宾语,表比较(选择问句);“孰与”作谓语表比较;“孰与”表反问,译为“哪里比得上”

谁,哪一个。

指事

作主宾定、判断句谓语,表询问原因或方法;表询问处所

谁;什么;哪里

胡(胡为)

作状语,表询问原因

为什么,怎么

曷(曷为)

作状语,表询问原因;早期表谒问时间(“什么时候”)

为什么,怎么

奚(奚以)

作状语,表询问原因;作宾语

为什么,怎么

指处所

作状语/宾,表询问处所;反问句作状语(“哪里”)

在哪里

作状语/宾,表询问处所;反问句作状语(“哪里”)

在哪里

作状语/宾,表询问处所;反问句作状语(“哪里”)

在哪里

指示代词

特指

只能作定语

泛指

之,兹

作定宾

那个,这个

近指

此是斯

作主宾定、判断句谓语

远指

彼夫

彼:

主谓定夫:

定语

那,那个

谓词性指示代词

作宾定

如此,像这(那)样

只作定语

谓语

特殊指示代词

相当于“于此”;在谓词性成份后作补语。

相当于“之于”;用在叙述句中。

人称代词

第一

我吾余予

作主宾定(“朕”在先秦时也是第一人称)

我,我们

第二

女汝尔若

作主宾定

你,你们

而乃

一般只作定语,不能作宾语,很少作主语

第三

彼之其

“之”只作宾语;“其”只作定语;

他,他们

辅助性代词

所+动词:

作限定性定语(同名词组成偏正结构,构成同位性定语结构)

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所+(介词)+谓词性成分:

谓词性成分(动词/形容词/数词)+者:

表示……的人/的事

名词性成分(名词/所字结构)+者:

者字结构表示施事,所字结构表示受事。

**古代汉语中人称代词没有单复数的分别,同一个词既用于单数,又用于复数。

第一二人称代词后加用“齐、属、曹、辈”,表示复数,意思是“同辈”、“同类人”。

24、副词表

类别

常用词

时间副词

过去时

向(先前/从前/刚才)既已业(已经)尝曾(曾经)

现在时

方正会适

将来时

行将且

将要,快要,就要

久暂时

俄暂(一会儿/不久)姑(暂时)常(经常)雅素(向来)

范围副词

总括

毕举(都/全部)凡(总共)率(大致)皆尽悉咸具都共

限制

第(只管)但特只直止独徒仅唯

程度副词

程度高

最至极绝(表最高度)大(十分)太

殊物尤(特别/非常)甚(作谓状定)

程度代

少略微稍颇

稍微,略微

程度加

加更俞愈益弥兹(滋)

更加,越加

情态副词

行为方式

俱并(一起做)间微窃(秘密地做)故(故意)固(坚决)

行为速度

暂(突然)遽(匆忙急迫)卒(猝)(匆促突然)立即旋稍渐益(逐渐)

行为频率

数亟累屡仍(多次出现)輒(往往/总是)每复

语气副词

表确认

乃即(就是)必定(一定)诚信(实在/的确)果(果真)

表委婉

其盖殆(大概,恐怕,可能)

表测度/商榷/议论

表惊异

曾(竟),多与否定副词“不”连用

表祈使

其(希望,还是)

表反诘

岂其庸巨讵宁(难道/哪里/怎么)有时不译

否定副词

一般否定

不弗(修饰及物动词,动词不再带宾语)

禁止劝阻

毋(无)勿(用于祈使句中,表禁止、劝阻)

不要

其他

末(没有)非/匪(否定主谓肯定关系,表否定判断)

微(若不是),微独(不但(如此))否

谦敬副词

表敬副词

请敬谨幸惠辱垂蒙

表谦副词

敢(冒昧)窃(私下)忝(有愧承担某事)伏(伏在地上想)

指代性副词

指代动作受事者一方,不包括施事者

用在及物动词前,有指代宾语作用,译为“我/自己”

得无……乎?

该不会(莫非)……吧?

如……何?

把……怎么办呢?

25、介词表

介词

用法

意义

于(乎)

引进行为时间

在,到,从

引进行为处所、范围

在,到,从,在……中/方面

引进行为涉及的对象

向,跟,给,对,对于

引进比较对象

比,跟……相比

引进行为主动者

于是(作状语):

从此;在这个时候;在这种情况下;

在这里

引进行为的工具、手段

用,拿

引进行为连带的人

率领

引进动作行为的条件、依据、标准

凭借,依靠,按照,凭着(身份)

引进行为涉及的对象

引进行为发生的原因、理由

因为,由于

引进行为发生的时间或范围

引进行为条件、依据或中介

凭着,趁着,通过

引进行为原因或理由

因为,由于

引进行为的服务对象

替,给

引进行为的目的

为了

引进行为的原因

因为

引行行为涉及时性对象

跟,对,向

引进行为的主动者,构成被动结构

引进行为的服务对象

为,替,给

引进行为的参与者

跟,同

引进比较的对象

跟,跟……比

**有以/无以:

有东西(或办法)用来……;没有东西(或办法)用来……

**以故:

由于这个缘故

**以是/以此:

由于这个原因;根据这种情况;用这个东西

**是以:

因此,用于句子开头,表示结果。

26、连词表

连词

用法

意义

表示并列关(连接体词[名词、代词]或体词性词组)

表示选择关系

还是,或者

构成并列复句,表示选择如“与……不如”、“与……不若”

表示并列关系(又……又……;一边……一边……)

又……又……

表示进层关系

并且,而且,况且

表示推论关系

尚且

表示选择关系(倾向于后一种情况)

还是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动作先后的连续性及时间上的紧承性)

来,而,或不译

表目的结果关系(后一动作是前一动作的结果)

来,以便,以致

表示条件关系(前一动作是后一动作的条件、方式)

表示偏正(连接状语和动词中心语)

不译

表示并列关系

表示承接关系

就,便

表示进层关系

而且,并且

表示条件关系

表示因果关系

因而

表示转折关系

可是,却

表示假设关系(连接主语和谓语)

如果,却

表示偏正关系

不译

表示条件和结果的关系

那么就

表示承接关系(时间的承接性)

并列分句中,表示列举或对比相关的情况,而结果不同

就或不译

表示转折关系

却,反而;原来已经

表示假设或让步关系

固然/虽然/倒是/如果

表示让步关系

虽然,即使

虽然

表示让步转折关系

即使如此,虽然如此

表示转折关系

但是,却,可是

然而

表转折:

然(指示代词)+而(连词)“虽然如此,可是”

这样却

然则

表推论:

然(指示代词)+则(连词,引起下文的推论)

既然如此,那就

连接定语和中心语,组成偏正结构

连接主语和谓语,使主谓结构转为定中关系的名词性词组(这种结构必须充当主、谓、宾或时间状语)

连接主语和谓语,构成复句关系

27、语气词列表

语气词

出现语境

表达的语气

语气词

出现语境

表达的语气

判断句句尾

确认肯定语气

感叹句句尾

感叹语气

陈述句句尾

确认肯定语气

反问句句尾

感叹语气

祈使句句尾

确认肯定语气

感叹句句尾

感叹语气

疑问句句尾

确认肯定语气

感叹句句尾

感叹语气

分句的句尾

确认肯定语气

是非问句尾

疑问语气

矣(已)

叙述句句尾

陈述语气

选择问句尾

疑问语气

分句的句尾

陈述语气

特指句句尾

疑问语气

描写句句尾

陈述语气

反问句句尾

疑问语气

疑问句句尾

陈述语气

祈使句句尾

疑问语气

祈使句句尾

陈述语气

感叹句句尾

疑问语气

叙述句句尾

陈述语气

(欤)

(耶)

是非句句尾

疑问语气

描写句句尾

陈述语气

特指句句尾

疑问语气

叙述句句尾

限止语气

选择问句尾

疑问语气

叙述句句尾

提示语气

反问句句尾

疑问语气

**上古时代,“已”表示限止语气,意为“了”。

**“耳”字是“而已”的合间,表限止语气,可译为“罢了”。

**“夫”用于句首,表示提示话题、引起议论或引出常理以转入正论的语气。

称为“发语词”

**“夫”字又可与“且”、“故”、“若”、“今”等名词或连词组成固定词组,用在句首表示进层、假设、结果等方面的议论语气,略等于“且”“故”“若”“今”的意思。

**“盖”也是句首语气词,用于引发议论。

**“盖”用在句中主语后谓语前,表示猜测或解释性语气,可译为“大概”,“可能是”。

**“惟(惟、维)”用在句首,有两种作用:

一种是表示提示性语气;另一种作用是表示期望的语气。

用在句中,我们处理为语气副词,译为“只(是)”,“就是”。

**“也”用在句中表示提顿语气,有提示下文,舒缓节奏的作用。

**“也”用在复句的分句句尾中,表示顿宕语气。

**“欤”也可用于句中,表示顿宕语气。

28、简述古代的几种修辞手法

答:

(1)用典:

引用古人的历史事这或古代典籍中的言语词句,来证明自己的论点或表达自己的思想感情。

(2)委婉。

不把要表述的话直截了当地说出来,而是有意识地把话说得婉转曲折,含蓄有致。

包括谦敬语(左右、足下、先生、执事、陛下;仆、愚、妾、奴、小人、下走、下臣、不谷、寡人)、避讳语(不可讳、不幸、舅夺母志、慈父见背、为人、)和迂迴语。

(3)分承:

又名并提,是指把相同的成分放在一起并提,但表意上却仍必须按照两个短语或句子的组合关系来分别相承。

(4)共用:

两个相连的词或词组共用某一个词或几个词语,这种修辞叫做共用。

(5)复合偏义:

把两个意义相同或相反革命词组合在一起,但在表义上只让一个词起作用,另一个词并不表义,仅仅是一种陪衬。

(6)互文见义:

把一个意思比较复杂的语句有意识地分成两个(或多个)形式相同(或大致相同)、用词交错有致的语句,使这两个(或三个)语句的意义内容具有彼此隐含,彼此渗透,相互呼应,相互补充的关系。

(简称互文、互言、互备、互体、参互)

29、古代有哪些古注基本体例?

答:

包括注(如东汉高诱的《战国策注》)、传(如《毛诗故训传》)、笺(如东汉郑玄的《毛诗笺》)、章句(如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正义(如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集注(如宋朱熹的《楚辞集注》)、集解(如清王先谦的《荀子集解》、集释(如清郭庆潘的《庄子集释》)等。

毛诗四义包括:

西汉毛亨的《毛诗故训传》、东汉郑玄的《毛诗笺》、唐陆德明的《毛诗音义》、唐孔颖达的《毛诗正义》(又叫“疏”)

编排体例:

(1)单行大字是原文;

(2)紧接原文的双行小字是毛传;(3)有“笺云”作标注的是郑笺;(3)大圆圈的作用:

第一种用法为区分传、笺和音义的界限;一是标志疏文的小段落。

第二种方法用在疏文中,一般用[疏]的方式表示,先疏正文,再疏注文。

30、古注注解的内容包括哪些内容

(1)解释词义;

(2)串讲文意;

(3)分析句读;

(4)提示语法;

(5)说明修辞手法;

(6)诠释典故成语;

(7)校勘文字。

31、简析古注中常用术语的用法。

(1)曰、为、谓之:

用来辨析意义相同或相类词语之间的细微差别。

单独使用则为一般释义,但被解释的词位于术语后面。

(2)谓:

以狭义释广义,以具体释抽象,以分名释总名,即用来解释说明被解释词的特定意义。

或用来辨析同义词的差别。

(3)犹用法有四种:

一、用同义词(近义词)来解释;二、用远引申义或临时义来解释;三、以今语释古语;四、以常用字释非常用字。

(4)貌、之貌:

解释表示某种性质、状态的形容词。

(5)辞(词)、语词也、语助也、发声:

说明虚词(主要指语气词)

(6)之言、之为言:

声训,用与被解释的词的声音相同或相近的词来进行解释,目的在于探求事物的命名之义或同源词,并不是解释这个词在句中的具体表达义。

之言表通假

(7)言:

用来点明词语或文句的言外之意,即含意,包括用来串讲正文。

(8)读为、读曰:

主要用来说明通假,即用本字来说明正文中的假借字及古今通用字。

“读为”有时表注音。

(9)读若、读如:

主要用来注音,起标明音读的作用。

“读如”有时用来说明通假或辨别同形词。

(10)如字:

用于注音,表示被注的字按它通常的读音来读。

(11)当为、当作:

用来改正古书中的误字。

(12)衍:

指明多出了文字的现象;脱/夺:

指明古书中脱落的文字。

32、怎样利用古注

答:

(1)批叛吸收;

(2)正确取舍;(3)联系正文;(4)融会贯通

33、如何标注标点

答:

(1)注意句子的正确断点。

A、所断开的句子必须各自成立;

B、必须符合事物的情理和作者的原意。

(2)注意引语的有无和起讫。

(3)注意句子的结构层次。

34、说明古书标点致误的原因。

(1)词汇方面;

(2)语法方面;(3)音韵方面;(4)古代文化常识方面。

35、古今声调哪些异同

答:

中古的声调是平、上、去、入四声。

中古的平声到后来分化为阴平和阳平两类,而到元代以后,入声韵消失,而且入声调也转入了其他的声调。

36、说明古音通假的类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高中教育 > 语文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