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8325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X 页数:30 大小:1.14M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0页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0页
亲,该文档总共30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30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指导文档格式.docx

模拟电子技术实验台、数字存储示波器、数字万用表、函数信号发生器、数字交流毫伏表。

四、实验内容及步骤

1、连线如图1.1所示的分压式偏置共射放大电路。

2、共射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测量

接通电源VCC,调节电位器RP1,使发射极电位UE=2.6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UB、UC以及电阻RC1上的电压URc的值,填入表1.1中。

表1.1静态直流工作点参数测量

测量值(V)

计算值

UE

UB

UC

URc

IE(mA)

IC(mA)

UCE(V)

3、共射放大电路交流参数测量

维持已调好的静态工作点不变,在输入端加入f=1kHz、us=100mVrms的正弦波信号,分别用交流毫伏表和双踪示波器测量us、ui、uo的值,并观察输入、输出波形及其相位,将结果填入表1.2中。

表1.2动态交流参数测量

条件

测量值(mV)

波形

RL

us

ui

uo

AV

AVS

Ri

Ro

输入(ui)

输出(uo)

2kΩ

输入电阻和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如下:

式中:

uoo为RL=∞时的输出开路电压,uo=2kΩ时的输出负载电压。

4、观察负载电阻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在上步实验的基础上,把负载电阻RL换成5.1kΩ,重新测定放大倍数,将结果填入表1.3中。

表1.3负载变化对交流动态参数的影响

5.1kΩ

5、最大不失真输出电压UOPP的测量

逐渐增大信号源电压us,并同时调节RP1,用示波器观察uo。

当输出波形同时出现削底和缩顶时,说明静态工作点已调到交流负载线的中点。

此时,反复调节us,使输出波形为临界不失真状态。

此时,测量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并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电路各处数值,并填入表1.4中。

表1.4最大不失真输出测量

测量仪器

UCE

us(mV)

ui(mV)

uo(V)

输入波形

输出波形

数字直流

电压表(V)

——

数字交流

毫伏表

示波器(UOPP)

6、观察静态工作点的变化对波形失真的影响

在最大不失真输入信号us不变的情况下,改变P1,用示波器分别观察到上部或下部削顶现象,将示波器观察波形填入表1.5中,然后撤除输入信号us,用数字直流电压表测量UC填入表1.5中。

表1.5饱和失真与截止失真

失真类型

UC(V)

截止失真

饱和失真

7、电路故障状况观察

图1.1电路中Ce1开路时的故障现象观察、Re12短路时的故障现象观察,记录观察结果。

8、连线如图1.2所示的为共集放大电路。

(说明:

集电极电阻采用导线短路连接)

9、共集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调节RP1,使UB约为5V,用直流电压表测量的UC、UE的数据,将结果填入表1.6中。

表1.6静态直流工作点参数测量

UB(V)

UE(V)

测量值

10、共集放大电路交流参数测量

us输入幅值预置依次为100、200、300、400、500mVrms的1kHz正弦波,但应使电路输出在整个测量过程中不失真,在负载电阻RL=∞和RL=2kΩ的情况下,测量us、ui、uo数据,将测量数据填入表1.7中,并分别计算有关参数,输入电阻及输出电阻的计算方法参见共射放大电路。

表1.7动态交流参数测量

次数

计算参数

1

2

3

4

5

五、要求与思考

1、整理实验数据,并对实验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

2、假设放大电路的参数为β=180、Rb1=60kΩ、Rb2=20kΩ、RC=RL=2.4kΩ、Re1=100Ω、

Re2=1kΩ、VCC=12V,估算图2.1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Q、AV、Ri、Ro。

3、当调节偏置电阻Rb1,使放大器输出波形出现饱和或截止失真时,晶体管的管压降UCE怎样变化?

4、改变静态工作点对放大器的输入电阻Ri有无影响?

改变外接负载电阻RL对输出电阻Ro有无影响?

5、实验中为什么一定要将示波器、交流毫伏表、函数信号发生器的接地端连接在一起?

如果不连接在一起,或者将其中一种仪器的信号端和接地端换位,将会出现什么问题?

6、设Rb1=60kΩ、β=180,理论计算图1.2的静态工作点并与实测值相比较。

7、根据实验数据和波形,分析射极输出器的性能和特点。

实验二多级放大电路实验

1、学习两级阻容耦合放大电路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2、学习两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

3、掌握两级放大电路输入、输出的相位关系。

4、了解放大电路中引入负反馈的方法及反馈组态,以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性能的影响。

1、熟悉单管放大电路不失真的调整方法。

2、预习多级放大电路的耦合方式,掌握阻容耦合放大电路各级静态工作点的调试方法。

3、预习多级放大电路电压放大倍数的测量方法、步骤及计算。

4、分析多级放大电路各级输入、输出电压的相位关系。

5、预习负反馈电路的类型,学会分析反馈组态以及负反馈对放大电路各项技术性能的影响。

(一)两级放大电路

1、晶体管两级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1所示。

2、静态工作点的调试

①分别调试各级的静态工作点,将每级的静态工作点设在交流负载线的中间(即VCE≈6V)。

两级的调试方法相同。

以第一级为例,在输入端输入频率为1kHz正弦波信号ui,用示波器观察本级输出波形,在逐渐增大ui的同时调节RP1,直至使输出信号波形幅度为最大且不失真。

②第二级输入端与信号源之间必须加接耦合电容。

③将信号源拆除,用直流电压表测量两级的三极管各脚的直流工作电压,将数据填入表2.1中。

表2.1两级放大电路的静态工作点参数测量

第一级T1(V)

第二级T2(V)

UB1

UE1

UC1

UCE1

UB2

UE2

UC2

UCE2

3、测量两级放大电路的电压放大倍数

连接好级间连线,在第一级输入端输入1kHz正弦波信号us,调节信号发生器,使us逐渐减小,用示波器观察输出信号uo的波形不失真,此时用交流毫伏表和示波器测量各级的输入、输出交流电压值和波形,记录于表2.2和表2.3中。

表2.2两级放大电路的动态交流参数测量

条件

交流毫伏表测量数据(mV)

示波器测量数据UOPP(mV)

uo1

uo2

RL=5.1kΩ

表2.3两级放大电路的波形观察

各点波形

4、根据测量的数据,将电压放大倍数的计算结果填入表2.4中。

表2.4两级放大电路的放大倍数

(二)负反馈放大电路实验

1、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原理图如图2.2所示。

①在实验板上按照实验电路原理图连线后,接通电源,分别调节电位器RP1、RP2,使UC1、UC2约为7.2V。

②在第一级的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正弦波信号us,用示波器分别观察第一级和第二级放大器的输出uo1和uo2的波形,若出现上、下均失真,则减小us,若仅出现上半波或下半波失真,则可少许调节RP1或RP2,直到两级放大器的输出信号波形都不失真为止(在后面的实验过程中,不要再变动RP1、RP2)。

③断开输入信号us,分别测量晶体管T1、T2各电极的直流电位,将数据记入表2.5中。

表2.5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静态直流参数测量

第一级T1(V)

3、观察负反馈深度对放大倍数的影响

①断开负反馈支路,在第一级的输入端加入频率为1kHz、幅度适中的正弦波信号us,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uo2,保证uo2波形不失真。

②保持us不变,RL=5.1kΩ,接通负反馈支路,当Rf分别为10kΩ、5.1kΩ、∞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i、uo1、uo2的值,将数据记入表2.6(RL=5.1kΩ)

表2.6电压串联负反馈放大电路动态交流参数测量

Rf

uo1(mV)

uo2(mV)

AV=uo2/ui

10kΩ

5.1kΩ

4、观察负反馈对输出电压(电流)、放大倍数稳定性的影响

保持us不变,接通负反馈支路,且Rf=5.1kΩ不变,当RL分别为2kΩ、5.1kΩ、∞时,用交流毫伏表测量ui、uo1、uo2的值,将数据记入表2.7中。

5、观察负反馈对输出波形性能的影响

①断开负反馈支路,用示波器观察uo2的波形,逐渐加大us,使uo2波形出现微失真;

②在us不变的情况下,接通负反馈支路,且Rf=5.1kΩ不变,用示波器观察uo2的波形。

将上述两种波形画于表2.8中。

表2.7负反馈输出特性稳定性测量

2kΩ

表2.8负反馈对输出波形性能的影响

us(ui)波形

Uo波形

2、按实验电路2.1所示,设每级的Rb1为60kΩ,β1=β2=160,其余参数如图所示,估算每级放大器的静态工作点。

3、估算实验电路2.1所示的多级放大器的AV、Ri、Ro。

4、总结负反馈对放大器性能的影响。

5、按深度负反馈的估算方法,试估算图2.3闭环电压放大倍数AVF,并与测量值进行比较,其值是否一致?

为什么?

六、注意事项:

实验中如发现寄生振荡,可采用以下措施消除:

1、重新布线,尽可能走短线。

2、避免将输出信号的地引回到放大器的输入级。

3、分别使用测量仪器,避免互相干扰。

实验三运算放大器应用综合实验

1、了解运算放大器的基本使用方法,学会使用通用型线性运放μA741。

2、应用集成运放构成基本运算电路——比例运算电路,测定它们的运算关系。

3、掌握加法、减法运算电路的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测试方法。

4、学会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

5、掌握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传输特性。

1、集成电路运算放大器的主要参数。

2、同相比例、反相比例电路的构成以及输出、输入之间的运算关系。

3、加法、减法电路的构成及运算关系。

4、用运算放大器组成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和滞回比较器的电路结构。

5、门限电压的估算及输入、输出波形的测量。

(一)运放的线性应用——比例及加减法电路实验

1、反相比例运算

反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1所示,按图接线。

根据表3.1给定的ui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1中。

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Vi和输出Vo波形及相位。

理论值:

注意:

①当Vi为直流信号时,ui直接从实验台上的-5~+5V直流电源上获取,用数字直流电压表分别测量ui、uo。

②当ui为交流信号时,ui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频率为1kHz正弦波信号,用交流毫伏表分别测量ui、uo。

(下同)

图3.1反相比例运算电路

表3.1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

表3.1反相比例参数测量

直流信号(mV)

1KHz正弦信号(mVrms)

200

-200

500

-500

100

300

实测值uo

理论值uo

实测|AV|

2、同相比例运算

同相比例运算电路如图3.2所示,根据表3.2给定的ui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2中。

并用示波器观察输入ui和输出uo波形及相位。

uO=(1+Rf/R3)ui=11ui。

图3.2同相比例运算电路

表3.2测量结束后,将Rf改为电位器Rp,观察输入ui一定,调节Rp,输出的变化规律。

表3.2同相比例参数测量

3、加法运算

加法运算原理电路如图3.3。

根据表3.3给定的ui1、ui2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3中。

理论计算:

uo=-Rf/R3(ui1+ui2)=-10(ui1+ui2),对于反相输入满足的条件是R3=R4。

ui1、ui2输入直流时,分别从两路-5~+5V可调直流电源电压获取。

ui1、ui2输入交流正弦信号时,将电源板上的正弦输出信号分别加载到扩展板Rp3、Rp4电位器上下两端,两个电位器中间端分别输出ui1、ui2,用数字交流毫伏表测量输出符合要求即可。

图3.3加法运算电路(反相输入)

表3.3加法电路测量

信号源

直流信号源(V)

1KHz正弦信号(Vrms)

ui1

0.2

-0.6

-0.2

0.1

0.3

ui2

-0.3

0.05

实测值Vo

计算值Vo

测试完成表3.3后,可以改为同相输入方式的加法电路,自拟测试表格比较。

4、减法运算

减法运算原理电路如图3.4所示。

根据表3.4给定的ui1、ui2值,测量对应的uo值,并记入表3.4中。

uo=(1+Rf/R3)ui1-Rf/R3ui2=11ui1-10ui2。

图3.4减法运算电路

表3.4减法电路测量

1.0

0.8

0.6

0.5

1.2

-0.5

0.4

0.5

计算值uo

(二)运放的非线性应用——比较器实验

1、单门限电压比较器电路原理如图3.5所示。

图3.5单门限电压比较器

按图3.5电路接线。

ui为f=500Hz,最大值为5V的正弦波(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uf分别为0V、2V、-2V(uf从实验台电源板-5~+5V可调直流电源上获取),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i、uo的波形和读出门限电压uT、ui和uo峰-峰值电压,将其波形、数据记入表3.5中,并画出其传输特性。

表3.5单门限电压比较器参数测试

基准电压uf(V)

-2

电压值

门限电压uT(V)

ui峰-峰值(V)

uo峰-峰值(V)

波形

传输特性

uT为uo与ui在垂直方向上的交点。

3、滞回比较器电路原理如图3.6所示。

图3.6滞回比较器

①ui接入-5~+5V可调直流电源,先调节比较器输出电压Vo为负值,缓慢调节ui使uo由负变正,此时的ui值为上门限电压uT+,测出上门限电压uT+和输出电压uo;

继续调节ui,使|ui|增大,观察uT+和uo有无变化。

②ui接入-5~+5V可调直流电源,先调节比较器输出电压uo为正值,缓慢调节ui使uo由正变负,此时的ui值为下门限电压uT—,测出下门限电压uT-和输出电压uo;

将数据记入表3.6中。

表3.6滞回比较器的门限特性

输入电压ui(V)

输出电压uo(V)

正突变电压值

负突变电压值

uT+

uT-

uOH

uOL

③ui接f=500Hz,最大值为6V的正弦波(由函数信号发生器提供),用双踪示波器观察ui、uo的波形,读出上、下门限电压、ui和uo峰值电压,将其波形和数据记入表3.7中,并画出其传输特性。

表3.7滞回比较器的电压转输特性

输入、输出波形

最大值ui(V)

6

uT+(V)

uT-(V)

uOH(V)

uOL(V)

1、如果将ui继续加大(如ui≥1V),uo是否符合比例运算,按比例系数增大?

2、在加、减法电路中,如果ui1、ui2为交流信号,且频率不同,用交流毫伏表测出的数据是否符合加、减法运算关系,如果此时用示波器观察输出波形,将出现什么现象?

实验中ui1、ui2分别从信号源和电源板上获取不同频率的正弦信号,测试验证。

3、如何用现有的元器件组成同相加法电路,画出电路图并写出输出函数式uo=f(ui1、ui2)。

4、将图3.5中的ui、uf对调,其输入、输出波形、传输特性有什么变化?

5、电压比较器中的运放通常工作在什么状态(负反馈、正反馈或开环)?

一般它的输出电压是否只有高电平和低电平两个稳定状态?

6、迟滞比较器的传输特性为什么具有迟滞特性?

7、整理实验数据,并对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说明实测数据和理论计算数据之间出现的误差原因。

实验四信号产生及有源滤波实验

1、学习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组成及振荡条件。

2、学会设计、调试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和测量电路输出波形的频率、幅度。

3、学习由集成运放组成的有源滤波电路。

4、学习测量有源滤波器的幅频特性。

5、学习设计电路。

1、预习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构成,工作原理、了解各元器件的作用。

2、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的起振条件、频率的计算。

3、有源滤波的分类及二阶有源滤波电路特性。

(一)正弦波发生器实验

1、图4.1为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电路由放大器和反馈网络组成。

图4.1RC桥式正弦波振荡电路

2、有稳幅环节的文氏电桥振荡器

①如图,此时R=R1=R3=10kΩ、C=C1=C3=0.01μF。

接通电源,用示波器观察有无正弦波电压uo输出。

若无输出,可适当调节RP,使uo为无明显失真、稳定的正弦波。

用示波器和毫伏表测量uo、uf的峰-峰值、有效值和输出频率fo,并填入表4.1和表4.2中。

表4.1基本RC正弦波振荡电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