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86355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34 大小:559.0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4页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4页
亲,该文档总共3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3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 33 物质运输的途径 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docx

济南版生物七年级下册33物质运输的途径同步练习题卷解析版

3.3物质运输的途径

一、单选题

1.某人患有炎症,血液中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血液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2.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喉B.咽C.气管D.肺

3.人吸入氧的最终去处是(  )

A.用来交换二氧化碳B.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C.参与构建组织细胞D.参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4.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指的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前三者都是

5.人类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

A.肺B.气管C.肺泡D.支气管

6.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请你判断下面描述不符合这种观点的选项(  )

A.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管腔大,适合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往心脏

B.小肠壁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C.肺有大量的肺泡,增加了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D.毛细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血流速度非常慢,适合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7.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同时进行的是(  )

A.呼吸和吞咽B.呼吸和消化C.消化和吸收D.呼吸和心跳

8.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判断高血压以舒张压值为依据

B.通常一次义务献血量为200﹣﹣400m1

C.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不一定偏低

D.O型血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9.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

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管腔大、弹性小;

③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管内血流速度快;

⑤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

10.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甲中血液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丙→乙B.乙→甲→丙C.丙→乙→甲D.乙→丙→甲

11.体循环的主要动力器官是(  )

A.胃B.心脏C.肾脏D.肝脏

12.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18周岁以上B.18﹣﹣35周岁C.18﹣﹣45周岁D.18﹣﹣55周岁

1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爆发了8.0级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张某为挽救灾区李某的生命主动义务献血奉献爱心。

你认为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和李某的血型一定相同

B.从张某身上取血部位一定是手臂动脉

C.任何人都可参与献血,张某的血在李某体内将陪伴一生,温暖一生

D.在ABO血型系统内,如果李某是A型血,张某是B型血,那么张某输血给李某后,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引起生命危险

14.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B.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需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D.呼出的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组织细胞

15.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

A.主动脉B.肺动脉C.入球小动脉D.出球小动脉

16.北欧人鼻子较大,其作用是(  )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较大

C.使鼻腔较长,预热寒冷的空气

D.使鼻毛较长

17.如图表示的是人体不同出血情况,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A.①为静脉出血

B.②为毛细血管出血

C.③为动脉出血

D.针对③进行止血时要在小臂的位置止血

18.如图是某人在一次平静呼吸中肺内气压的变化曲线,纵坐标表示肺内气压与外界气压差。

请解读曲线并思考,其中错误的说法是(  )

A.曲线AB段(不包括A、B两点)表示的是吸气过程

B.在曲线AB段(不包括A、B两点)时肋骨间的肌肉收缩,肋骨向上向外移动,胸廓的前后径和左右径都扩大

C.在曲线BC段(不包括B、C两点)时胸廓扩大

D.在曲线AB段(不包括A、B两点)时肺扩大

19.研究者对人体不同活动状态下的耗氧量进行统计,结果如表。

剧烈运动并非有氧运动,有氧运动是指人体在氧气充分供应的情况下进行的体育锻炼。

据此分析,如表活动中最接近有氧运动的活动状态是(  )

活动状态

打篮球

慢跑

散步

耗氧量(升/小时)

90

120

25

14

60

A.打篮球B.慢跑C.坐D.散步

20.我们每天吸入的氧气最终到达什么场所(  )

A.肺泡B.动脉C.毛细血管D.组织细胞

21.以下有关人体血液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血浆能运载血细胞

B.贫血是红细胞或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

C.血液呈红色是因为红细胞表面的血红蛋白呈红色,血红蛋白在含氧量高的地方容易与氧结合;在含氧量低的地方容易与氧分离

D.AB型血的病人可以接受少量B型血,O型血的人能输入任何血型的血

22.如图中,心脏壁最厚的是(  )

A.③B.④C.①D.②

23.据图下箭头所指的血流方向可以判断出a、b、c的血管类型,如果b是组织处的毛细血管,则c内流动的是(  )

A.含氧多,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B.含氧少、颜色暗红的静脉血

C.含氧多、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D.含氧少、颜色鲜红的动脉血

24.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  )

A.鼻B.气管C.支气管D.肺

25.正常情况下,人体呼气时,气体不会经过的结构是(  )

A.鼻腔B.气管C.咽D.食道

26.儿童食物中缺少了哪些物质会患佝偻病?

(  )

A.糖类和蛋白质B.维生素C和维生素A

C.碘和铁D.钙和维生素D

27.平时食用的面包、花生、牛肉等食物所含有的营养物质中,能为机体提供能量的有(  )

A.水、无机盐和维生素B.糖类、无机盐和蛋白质

C.糖类、脂肪和蛋白质D.蛋白质、糖类和维生素

28.小强大病之后,身体快速消瘦,主要是由于下列哪项物质被消耗多而补充少(  )

A.脂肪B.蛋白质C.糖类D.维生素

二、综合题

29.如图是人体消化、呼吸、循环过程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l)c代表营养物质通过消化道壁进入循环系统的过程,这个过程叫做  ,完成c过程的主要器官是  ,牛奶中的蛋白质经消化后进入血液的物质是  。

(2)a、b代表肺泡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它是通过  实现的;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是通过  实现的,当血液流经肺部毛细血管网后其成分的变化是  。

(3)氧进入血液后与  结合,通过血液循环运送到  参与分解有机物,为其生命活动提供能量。

30.图是人体血液循环和气体交换示意图,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B中肺泡周围有丰富的毛细血管,便于进行气体交换。

血液由A经过B后,  的含量明显增加。

血液由  血变为  血。

(2)血液由4→D→E→F→G→1的过程叫  。

(3)血液循环过程中,血液能按一定的方向流动。

是因为像四肢的静脉内有防止血液倒流的  等原因。

(4)若某同学扁桃体发炎,肌肉注射青霉素,则青霉素最先到达心脏四个腔中的[  ](填序号)。

31.如图为人体血液循环示意图,请分析回答.

(1)心脏的四个腔室中,[10]左心房连接  ,肺动脉与[5]  相连.同侧心房与心室之间的房室瓣具有防止血液  的作用.

(2)图中的[8]  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血液刘静此处时,氧气透过肺泡壁和  进入血液,血液变为动脉血流回心脏.

(3)当血液流经小肠后,血液的营养成分会  (填“增加”或“减少”).

(5)当血液流经肾脏时,经过肾小球的  作用和肾小管  的作用形成尿液.

32.如图是心脏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

(1)心脏壁最厚的是[②]  .

(2)心脏的四个腔中,流动脉血的是①和  (填序号).

(3)在人体的血液循环过程中,肺循环开始于[③]  ,结束于[①]  .

(4)在正常情况下,心室收缩,血液由心室流向动脉,而不会倒流回心房,其原因是心房与心室之间有  .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单选题

1.某人患有炎症,血液中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成分是(  )

A.血液B.红细胞C.白细胞D.血小板

【分析】血液包括血细胞和血浆,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血浆的主要作用是运载血细胞,运输人体所需的物质和体内产生的废物等,红细胞具有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的作用,当人体内红细胞数量减少时,人就会出现贫血;血小板具有促进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数量过少,一旦受伤会出现血流不止的现象;白细胞具有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的作用.

【解答】解:

白细胞有多种,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每立方毫米血液中有5000﹣﹣10000个。

当身体某处受伤,病菌侵入时,有些白细胞可以穿过毛细血管壁,聚集到受伤的部位,吞噬病菌,同时,伤口周围出现红肿现象,叫发炎,因此某人患有炎症,血液中含量会明显增加的成分是白细胞,以尽快消灭侵入人体的病菌。

故选:

C。

【点评】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人体内出现炎症时,白细胞的数目就会增多,来吞噬一些危害人体健康的病菌.

2.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  )

A.喉B.咽C.气管D.肺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两部分组成,如图所示:

【解答】解:

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称为呼吸道。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的通道,有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的作用;肺是气体交换的场所,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

故选:

D。

【点评】呼吸系统的组成是考试的重点,注意掌握,可结合呼吸系统的模式图来解答。

3.人吸入氧的最终去处是(  )

A.用来交换二氧化碳B.用来氧化分解有机物

C.参与构建组织细胞D.参与人体各项生命活动

【分析】生物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消耗氧,有机物+氧→二氧化碳+水+能量,呼吸作用的部位是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据此答题.

【解答】解:

呼吸经过呼吸道首先是把氧气吸入肺部,和肺部的毛细血管进行气体交换,氧气进入血液中与血红蛋白结合,随着血液循环,运到需要氧气的细胞,就会与二氧化碳交换物质,细胞中二氧化碳出来,氧气进去,最终把有机物(如葡萄糖)分解,为身体提供能量,我们的体温都是因为氧气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能量,能量主要以热能的形式传播,使我们时刻保持恒定体温。

因此呼吸时吸入的氧的最终去向是到组织细胞处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故选:

B。

【点评】呼吸作用是生物的基本特征,随时都在进行.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氧化分解有机物释放能量.

4.手臂上一条条的“青筋”指的是(  )

A.动脉B.静脉C.毛细血管D.前三者都是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血管的特点,血管有动脉、静脉、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解答】解:

人体内的血管有动脉血管、静脉血管、毛细血管三种类型。

其中动脉血管管壁厚,弹性最大,管腔较小,血流速度快,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各处去;静脉血管管壁较薄,弹性较小,管腔大,血流速度慢,其功能为将血液从全身各处输送到心脏去;毛细血管管壁最薄,只有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腔最小,只允许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数量最多,其功能为物质交换的场所。

动脉一般埋藏在身体较深的部位,不易从体表中看到,静脉有的埋藏较深,有的埋藏较浅,在体表容易看到,呈“青色”,俗称“青筋”。

故选:

B。

【点评】对于一些血管的判断,可根据血管的特点进行掌握.

5.人类气体交换的场所是?

(  )

A.肺B.气管C.肺泡D.支气管

【分析】呼吸系统由气体通行的呼吸道和气体交换的肺所组成。

呼吸道由鼻、咽、喉、气管、支气管和肺内的各级支气管分支所组成。

【解答】在呼吸系统中,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是肺。

当空气进入肺部的肺泡时,因为肺泡内的氧气浓度大于血液(不论动脉血液还是静脉血液)中氧气浓度,所以氧气不需要消耗能量也可以由肺泡到血液。

二氧化碳的浓度是血液中>肺泡内,故扩散方向是血液→肺泡,这样就完成了气体交换。

如图所示:

故选:

A。

【点评】熟知气体交换的主要场所是肺,是由大量的肺泡组成的。

6.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是相适应的,请你判断下面描述不符合这种观点的选项(  )

A.动脉比静脉的管壁厚,管腔大,适合把血液从全身各处送往心脏

B.小肠壁上有大量的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

C.肺有大量的肺泡,增加了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表面积

D.毛细血管管壁只有一层上皮细胞,血流速度非常慢,适合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生物体的结构和功能相适应的实例,可以从结构特点和功能方面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适合把心脏的血液输送到全身各处,符合题意;

B、小肠是消化食物和吸收营养物质的主要场所,小肠很长,长约5~6m,小肠内壁有环形皱襞,皱襞上有小肠绒毛,增大了消化和吸收营养物质的面积。

因此小肠壁上有无数的小肠绒毛,增加了小肠进行消化和吸收的表面积,故不符合题意;

C、肺的功能定位是肺泡,肺泡数量多,增加了肺泡与血液间气体交换的表面积,不符合题意;

D、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适合与组织细胞进行物质交换。

不符合题意;

故选:

A。

【点评】对于生物体的结构总是与其功能相适应,可从生物的器官特征去分析。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体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

7.下列生理活动不能同时进行的是(  )

A.呼吸和吞咽B.呼吸和消化C.消化和吸收D.呼吸和心跳

【分析】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是食物进入消化道和气体进入肺的共同通道,人体在进食时食物之所以不能进入气管是会厌软骨在起作用.

【解答】解:

咽是呼吸道和消化道的共同器官,鼻吸入的空气和经咀嚼的食物都会经过咽,之后空气会进入气管,食物则会进入食道,这是由咽喉下方的会厌软骨所决定的。

当我们吸气时,会厌软骨静止不动,让空气进入气管;当我们吞咽时,一方面软颚会向后延伸,阻止食物进入鼻腔;另一方面喉的上升,令会厌软骨像门一样,将气管喉覆盖,令食物进入食道。

由此可知,在吞咽那一刻,我们呼吸是暂停的。

吞咽完毕,软颚、喉会厌软骨迅速恢复原位,于是呼吸可照常进行。

如图所示:

因此呼吸和吞咽是不能同时进行的。

故选:

A。

【点评】日常生活中,注意吃饭时不要谈笑,避免食物误入气管.

8.下列有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

A.判断高血压以舒张压值为依据

B.通常一次义务献血量为200﹣﹣400m1

C.贫血患者的红细胞数量不一定偏低

D.O型血可以接受其他三种血型的血

【分析】根据高血压判断的标准、贫血的定义、输血的原则分析解答.

【解答】解:

A、判断是否为高血压的标准是人平静时舒张压是否超过90mm水银柱产生的压强,故A正确;

B、通常一次义务献血量为200﹣﹣400m1,故B正确;

C、贫血是因为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红细胞中血红蛋白的含量过少造成的,所以C正确;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不能接受其他类型的血,故D错误。

故选:

D。

【点评】血压、输血、贫血等知识在平时的生活在也可以用到,所以同学们如果能够掌握好,也可以帮助我们健康的生活.

9.毛细血管适于物质交换的特点是(  )

①数量多、分布广;

②管腔大、弹性小;

③管壁极薄、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④管内血流速度快;

⑤管内血流速度极慢.

A.①②③④B.①③⑤C.①②③⑤D.①③④

【分析】血管分为动脉、静脉和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个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解:

毛细血管数量大,分布广,血管的内径小,仅有8﹣﹣10微米,只允许红细胞单行通过,管壁非常薄,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管内血流速度最慢。

这些特点有利于血液与组织细胞充分地进行物物交换。

因此是①③⑤

故选:

B。

【点评】知道毛细血管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特点是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

10.如图所示,甲、乙、丙是人体内的三种血管,甲中血液流速最快,据此判断,血液在这三种血管中的流动方向是(  )

A.甲→丙→乙B.乙→甲→丙C.丙→乙→甲D.乙→丙→甲

【分析】血管分为甲动脉、乙静脉、丙毛细血管三种,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解答】解:

动脉是将血液从心脏输送到身体各部分去的血管,动脉的管壁厚、弹性大,管内血流速度快;静脉是把血液从身体各部分送回心脏的血管,静脉的管壁薄、弹性小、管腔大,管内血流速度慢;毛细血管是连通于最小的动脉与静脉之间的血管。

根据以上特点可判定图示中的三种血管:

甲是动脉,乙是静脉,丙是毛细血管,其流动方向是:

由动脉流向毛细血管,再由毛细血管汇集集到静脉,即:

甲→丙→乙。

故选:

A。

【点评】解答此题的关键是掌握三种血管的特点、血流速度和血流方向,另外还要熟悉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

11.体循环的主要动力器官是(  )

A.胃B.心脏C.肾脏D.肝脏

【分析】血液循环系统由心脏和血管组成.

【解答】解:

心脏主要由心肌构成,能够收缩和舒张,推动血液在心脏和血管组成的管道系统中循环流动,是体循环的动力器官。

故选:

B。

【点评】知道各系统的组成器官的功能.

12.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  )的健康公民自愿献血.

A.18周岁以上B.18﹣﹣35周岁C.18﹣﹣45周岁D.18﹣﹣55周岁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无偿献血的意义,献血是每个18~55周岁健康公民对社会应尽的义务.

【解答】解:

无偿献血是指为了拯救他人生命,志愿将自己的血液无私奉献给社会公益事业,而献血者不向采血单位和献血者单位领取任何报酬的行为。

无偿献血是终身的荣誉,无偿献血者会得到社会的尊重和爱戴。

无偿献血是无私奉献、救死扶伤的崇高行为,是我国血液事业发展的总方向。

献血是爱心奉献的体现,使病员解除病痛甚至抢救他们的生命,其价值是无法用金钱来衡量的。

近半世纪以来,我国鼓励无偿献血的年龄是18﹣55周岁,男体重大于等于50公斤,女体重大于等于45公斤,经检查身体合格者,都可以参加献血。

每次可献血200﹣400毫升,两次献血间隔期应为6个月。

故选:

D。

【点评】无偿献血的意义、原则、注意事项等多以选择题的形式考查,难度较小.

13.2008年5月12日,四川省汶川县爆发了8.0级大地震,牵动了全国人民的心。

张某为挽救灾区李某的生命主动义务献血奉献爱心。

你认为表述正确的是(  )

A.张某和李某的血型一定相同

B.从张某身上取血部位一定是手臂动脉

C.任何人都可参与献血,张某的血在李某体内将陪伴一生,温暖一生

D.在ABO血型系统内,如果李某是A型血,张某是B型血,那么张某输血给李某后,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引起生命危险

【分析】本题考查的是输血的原则。

首先必须明确输血时应注意的事项。

【解答】解:

A、输血时以输同型血为原则,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

因此有时献血者和患者不一定是同型血。

A错误。

B、在抽血化验时用止血带扎住上臂,止血带下方远离心端的血管隆起,这隆起的血管是静脉(内流暗红色的静脉血)。

B错误。

C、我国实行无偿献血制度,提倡健康、无传染性疾病的公民自愿献血,献出的血输入患者的体内后,能拯救患者的生命,人体内每天均有细胞衰老、死亡,也有细胞不断的补充更新。

一般红细胞寿命120天,每天约有20亿个红细胞死亡。

白细胞寿命7﹣14天,血小板7﹣9天。

因此你献出的血不会在患者的体内一生,不久就会更新掉。

C错误。

D、输血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例如:

正常情况下A型人输A型血,B型血的人输B型血。

但在紧急情况下,AB血型的人可以接受任何血型,但只能输给AB血型的人,O型血可以输给任何血型的人,但只能接受O型血。

但B型血输给A型血会发生红细胞凝集反应,引起生命危险,D正确。

故选:

D。

【点评】关键点:

在输血时,应以输同型血为原则。

14.下列关于人体呼吸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B.肺泡中的氧进入血液,需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

C.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扩散作用实现的

D.呼出的气体中,增加的二氧化碳产生于组织细胞

【分析】

(1)呼吸系统由肺和呼吸道组成,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呼吸道包括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

(2)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肺泡内的气体交换和组织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气体的扩散作用实现的.

【解答】解:

A、呼吸道能对吸入的气体进行处理,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A正确;

B、根据气体扩散作用的原理,空气中的氧气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进入肺泡外的毛细血管中的血液里,B正确。

C、肺泡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叫做肺的通气,肺的通气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C错误。

D、组织细胞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在组织细胞把有机物氧化分解,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并且释放出能量供生命活动需要,故人体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是组织细胞,D正确正确。

故选:

C。

【点评】要明确呼吸道的作用,不仅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对吸入的气体有清洁、温暖、湿润的作用以及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是通过呼吸运动实现的.

15.在下列血管中,流静脉血的是(  )

A.主动脉B.肺动脉C.入球小动脉D.出球小动脉

【分析】回答此题的关键是要了解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定义,结合体循环和肺循环的路线进行解答.

【解答】解:

动脉血含氧丰富,因而颜色鲜红;而静脉血含氧量少,颜色变得暗红。

在人体的血管中,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经过肺里的气体交换后,含氧量增加,颜色变得鲜红,成为动脉血流入肺静脉;在体循环中动脉中流的是动脉血,经过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后,由含氧丰富的动脉血变成含氧少的静脉血,流入体静脉。

因此主动脉里流动是动脉血;而肺动脉里流的是静脉血。

肾动脉参与体循环,里面流的是含氧多的动脉血,通过入球小动脉进入到肾小球,因为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仍然是动脉血,在流经肾小球时,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除大分子的蛋白质和血细胞,其他小分子的如水、无机盐、葡萄糖、尿素等物质被过滤到肾小囊腔形成原尿,而剩下的物质通过出球小动脉流出,由于肾小球的滤过作用过程,并没有发生气体交换,故红细胞运输的氧并没有减少,故血液仍然是动脉血。

因此,入球小动脉、肾小球、出球小动脉中的血液均是动脉血。

故选:

B。

【点评】动脉血和静脉血的区别以及血液循环的途径和血液的变化是考查的重点,复习时要注意.动脉血与静脉血的最主要区别是含氧量不同.动脉血含氧丰富,静脉血含氧少.

16.北欧人鼻子较大,其作用是(  )

A.使人漂亮

B.使鼻孔较大

C.使鼻腔较长,预热寒冷的空气

D.使鼻毛较长

【分析】呼吸系统由呼吸道和肺组成.呼吸道由鼻腔、咽、喉、气管、支气管组成.是气体进入肺的通道.肺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鼻是呼吸系统的通道之一,鼻腔内有鼻毛,可以阻挡空气中灰尘的进入,对空气有清洁作用;鼻黏膜分泌的黏液,可以湿润空气和粘住灰尘,对空气有清洁和湿润作用;鼻粘膜内分布着毛细血管,可以温暖空气.

【解答】解:

据分析可见:

北欧人的鼻子较大,这有利于对吸入寒冷空气温暖、湿润、清洁作用,是与其生活环境相适应的。

故选:

C。

【点评】关键点:

呼吸道对空气有清洁、温暖和湿润的作用.

17.如图表示的是人体不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