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491498 上传时间:2023-06-23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38.7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docx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学年高一语文月考试题

内蒙古包头稀土高新区二中2019-2020学年高一语文10月月考试题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一卷

评卷人

得分

一、现代文阅读

(一)论述类文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本题共3小题,9分)

人的觉醒与魏晋风度

李泽厚

魏晋时期,社会变迁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的表现,使占据统治地位的两汉经学的崩溃。

代之而兴的是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其基本特征,就是人的觉醒。

《古诗十九首》以及风格与之极为接近的苏李诗,在对日常人事的咏叹中,直抒胸臆,深发感喟:

“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人生寄一世,奄忽若飙尘”“人生非金石,岂能长寿考”……被钟嵘推为“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的这些“古诗”中,却有多少个字用于这种人生无常的慨叹!

 它们与友情、离别、相思、怀乡、行役、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结合糅杂在一起,愈显其沉郁和悲凉。

这种感喟,从建安直到晋宋,从中下层直到皇家贵族,在相当一段时间和空间内弥漫开来,成为整个时代的典型音调。

生命无常、人生易老本是古往今来一个普遍命题,魏晋诗篇中这一命题的咏叹之所以具有如此感人的审美魅力,与其所包含的具体时代内容密不可分。

从黄巾起义前后起,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接着便是战祸不已,疾疫流行,死亡枕藉,连大批的上层贵族也在所不免。

于是,如何有意义地自觉地充分把握住这短促而多苦难的人生,便突现出来了。

它实质上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正因为如此,才使那些公开宣扬“人生行乐”的诗篇也抒发着一种向上的、激励人心的意绪情感:

在“对酒当歌,人生几何”底下的,是“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的老骥长嘶,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是与其建功立业“慷慨多气”结合交融在一起的。

在“死生亦大矣,岂不痛哉”后面的,是“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企图在大自然的怀抱中去找寻人生的慰藉和哲理的安息。

正由于有这种内容,便使所谓“人的觉醒”没有流于颓废消沉;正由于有人的觉醒,才使这种内容具备美学深度。

由人的觉醒意识的出现到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其间正以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为中介。

 曹丕确定九品中正制度以来,对人的评议不再停留在东汉时代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的品评,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成了重点所在。

“朗朗如日月之入怀”“双眸闪闪若岩下电”“若登山临下,幽然深远”……无不要求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

“以形写神”和“气韵生动”,在这一时期被提出,是毫不偶然了。

所谓“气韵生动”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而不在外在环境、事件、形状、姿态的如何铺张描述。

“以形写神”也是这个意思。

顾恺之说,“四体妍媸本无关于妙处,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即是说,“传神”要靠人的眼睛,而并不靠人的形体或在干什么;眼睛才是灵魂的窗子。

这种美学趣味和标准,与前述人物品评一致,它们共同体现了这个时代的精神——魏晋风度。

(节选自《美的历程》,有改动)

1.下列各项中,不属于“魏晋风度”出现的原因的一项是()

A.魏晋时期,社会动荡,战祸不已,原本在意识形态和文化心理上占据统治地位的经学解体,门阀士族地主阶级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兴起。

B.魏晋时期,由于社会原因,人生短促而多苦难,但一些人没有随波逐流,而是努力思考把握人生的方法,这种探寻标志着一种人的觉醒。

C.当时对人的评议标准发生了重大变化,以九品中正制度为代表,门阀士族的政治制度和取才标准,导致那个时代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

D."气韵生动""以形写神"就是要求绘画生动地表现出人的内在精神气质、格调风度,它与"朗朗如日月之入怀"等表达出的内在人格,共同体现了魏晋风度。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人的觉醒是魏晋时期新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基本特征,它突出地表现在把握住短促而苦难的人生,活出生命的意义和精彩。

B.正因为整个社会日渐动荡、死亡枕藉,当时的文人才写下"烈士暮年,壮心不已""群籁虽参差,适我无非新"等诗句,表达积极向上的情绪。

C.《古诗十九首》中,人生无常的慨叹与友情、离别、命运、劝慰、愿望、勉励等结合糅杂在一起形成的感喟,成为从建安直到晋宋时期的典型音调。

D.魏晋时期对人的评价实现了从关注人的道德、操守、儒学、气节到关注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以漂亮的外在风貌表达出高超的内在人格的转变。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钟嵘评价《古诗十九首》"文温以丽,意悲而远,惊心动魄,可谓几乎一字千金",可见,他也认为《古诗十九首》常常表达人生无常的慨叹。

B.顾恺之说"传神写照正在阿堵中",要从眼睛去表现一个人的才情、气质、格调、风貌等,这与"双眸闪闪若岩下电"的说法异曲同工。

C.建安风骨的人生哀伤与建功立业交融在一起,正是人生短暂才更想建功立业,正是希望建功立业才更觉人生短暂,二者互为因果。

D.魏晋风度的形成源于当时的社会变迁,它不仅表现为人物品评中对人的存在风貌的追求,而且表现为其他领域中对人的内在精神气质的强调。

 

(二)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5分)

秋天的怀念

林中洋

①清晨上班的路上,车子堵在了桥头。

桥下,易北河水在刚刚升起的朝阳下缓缓流过,河滩上,天空中,无数的大雁起起落落。

过去,我每看见大雁,就会想起千山万水之外的故乡;现在,我会想起已经在天国里的母亲,大雁在天上飞,应该离她更近一些。

②我很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却迟迟动不了笔,原因好像很复杂其实却又很简单,因为母亲,是每个人曾经的全部天空,在这个天空里,有绚丽的彩霞,也有密布的乌云;有雷鸣电闪,也有雨后的长虹,我不知道从何说起。

③母亲很晚生我,所以,我从来没见过她十分年轻时候的样子,但是中年之后的她,仍旧有着白皙细腻的皮肤,头发烫得一丝不苟。

在那些物质并不富裕的岁月里,母亲虽然衣着朴素却从不失讲究,裤子总是熨得笔挺,后来我知道,她从小女孩的年纪就喜欢黑色的衣服,黑色,对她而言是选择,不是将就。

④我的外公是亨得利钟表眼镜行的经理,家境殷实,所以我的母亲从小不必为生计或是家务操心,但是她却有一双巧手,她会织各种花色的毛衣。

每年初秋,母亲都会把我们去年已经穿小了的毛衣拆掉,混上新的毛线重新织就。

她曾经用我的旧牛仔裤给我的吉他做了一个套子,记得当年所有见过这个套子的人都顽固地认为这么精致的东西只可能是买的。

母亲是南方人,虽然在北方长大,却保留了南方人的口味,做菜总是要放一点糖,过年的时候,母亲都会早早买好了糯米、黑芝麻和猪油,用一只小石磨把糯米合着水细细地磨成浆,她做的宁波汤圆,晶莹剔透如珠玉,里面的馅子隐约可见,一口咬下去,香甜酥糯,满口留香。

这个味道对我来说,就是母亲的味道。

⑤我小的时候非常怕黑,厉害的时候即使开着灯睡觉也不踏实,于是我就会跑到父母的房间去,要求睡到他们俩中间,母亲张开手臂,我的脸一枕到她柔软的臂膀上,就会毫无悬念地立刻睡着。

随着我渐渐长大,只要半夜站在父母床前,父亲就会叹口气然后抱起枕头睡到我的小床上去。

我那时还经常生病,有次问母亲我会不会就要死了,她哈哈大笑,说你放心,要是你得了什么治不了的病,我肯定比你先死!

我听了就平静下来,好像只要有母亲防着,我连死都不必怕了。

⑥母亲是物理老师,她的学校离家很远,每天都早出晚归,晚上还经常要批改作业或考卷。

那时候只有周日是休息日,这一天就不可避免地成为洗衣服和打扫卫生的时间,所以退休之前,母亲的脾气有时会很暴躁。

到了我的青春叛逆期,我和母亲之间会时不常地硝烟弥漫,激烈的时候,我宁愿物理考不及格也不去找母亲答疑,最后干脆进了文科班,彻底不用再学物理。

那个时候,我总觉得母亲不理解我,不在乎我,后来想想,我自己那时也真够混账的。

⑦我很年轻就去国离家,每次在机场离别的时候,母亲都等到她以为我看不见了时才偷偷转身暗自哭泣,我远远地看见她擦眼泪的样子,都会肝肠寸断,其实,我何尝不是这么爱你呢!

妈妈!

只是我说不出来!

现在我说出来了,却是在你永远也听不见的时候。

⑧秋天,是思念的季节。

母亲也是在一个深秋的中午离开了我们,每看到雁群从头顶掠过,我都会想,为什么有些大雁往南飞,有些却向北飞,它们到底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不管怎样,如果你们遇见我的母亲,请给我带个信儿,告诉她我想念她,天堂里如果很冷,请告诉她不要害怕,因为,我会把她放在心里最温暖的角落。

(选自《散文》2017年第1期)

4.下列对作品有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作者起笔写自己清晨上班路上堵车,从而有时间看天空中大雁的起起落落,并由此想起已经去世的母亲,意在突出自己工作很忙。

B.作者其实早就想写一篇关于母亲的文章,但迟迟不能动笔的主要原因是母亲在他的生命中曾经是“全部天空”,不知道从何说起。

C.文章虽然没有写到母亲具体详细的生活片段,但全文通过全景式概括性的叙述,交代了母亲艰辛的一生,表达了作者对母亲的高度赞美。

D.文章采用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相结合的方式,立体化地刻画了母亲这一形象,在平易朴实的语言之中,蕴含着对母亲深深的爱戴与思念。

5.请简要分析文中母亲的形象特征。

(6分)

6.文章最后一段在文中起了什么样的作用?

请结合全文加以分析。

(6分)

(三)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12分)

材料一:

4月19日《科技日报》推出新专栏“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

专栏首篇文章以“是什么卡了我们的脖子”为引题,报道了中国在高端芯片制造领域所需要的顶级光刻机方面的落后状况。

截至上述演讲之日,这个栏目已经推出29期,对中国各个行业的29项卡脖子技术做了比较全面的报道和分析。

这些报道和分析,引起的社会反响之强烈超出了预期。

而所谓超出“预期”的效果,却正是在一些常识性问题上产生的。

不是么,我们今天一些喜大普奔的科技成就,比如大飞机,人家半个多世纪前就有了。

我们今天一些正在苦苦攻关的重大项目,比如载人登月,美国1969年就已大功告成,(差距)明年整整50年。

因此,如何看待这些问题,反映了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

中国看待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实际上是中国与世界如何相处的思考基点,因而同样也为世界思考如何与中国相处提供了行为预期和思考基点。

那些把中国建设成就夸大其词的與论,无论出于什么动机,都有百害而无一利,其结果是误国害民。

当然,问题更在于,中国正视差距,跟进世界先进技术水平的目的是什么。

核心技术的掌握,有助于壮大国力,而国力的壮大,可为国民的教育、医疗、社保提供更坚实的物质基础,实实在在地增进中国人民的福祉。

(摘编自《核心技术固然重要,过好日子更重要》)

材料二:

在我国,高端科研仪器面临着一个尴尬的现状:

一方面依赖进口,另一方面也面临着国产科研仪器在实际推广和应用上难以得到用户信任的局面。

而对于国产仪器设备来说,只有用才能改进缺点,才能赶上世界最好的、质量最高的仪器。

同样的,在常用的三种桌面操作系统安全性评估中,显示国产Linux系统最安全,Win10最差,Win7相对好一点。

用户可能不够习惯国产操作系统,但从安全的角度,国产操作系统应该大力推广。

航空领域处处都是“卡脖子”,且已被卡了四五十年。

例如欧盟涡扇发动机技术出口管制,它在高空台相关技术、风扇技术、发动机实时监测技术等关键领域限制向中国出口。

这个领域不仅要有资金,还要有技术积累。

事实上,我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的论文科研成果很多,但应用成果转换不多。

在产业层面中国引进为主,消化吸收不足;在评价体系方面,创新在经济中的贡献导向不足。

(摘编自高雅丽等《面对技术难题,中国科技如何赢得未来?

》)

材料三:

“我们现在大国重器有了,但还没有‘精器’。

也就是说,肌肉强壮了、骨骼长大了,但是心脏和脑子还要靠别人。

这是不行的。

”中国工程院院士徐匡迪在接受采访时说。

中国科技正处在从跟跑到并跑的阶段,只是在某些领域冒了头,有了一些突破。

完全实现突破,还需要一个较长的过程。

我们需要突破的是基础和核心的部分。

比如人工智能,现在聚焦的是应用,以机器代替人。

有的公司就买一个在这方面做得好的外国公司,希望花钱抱个“金娃娃”回来,而对于人工智能中关键的芯片设计、算法等研究却很少。

因为企业从成本考虑,觉得划不来。

而对于科研人员来说,现在科研评价体系的导向是做出了什么东西、产值多少、增加利润多少,不出产值、不出利润甚至赔钱的东西,单位不大愿意投入,领导也不会特别关注。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科技工作者的科研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现在需要的是加强对国家的责任感。

”徐匡迪说,“科技工作者要把自己的聪明、智慧和精力都投到基础研究、核心技术和前沿技术研究中去,不计名、不计利,真正为国家振兴作出科技工作者应有的贡献。

(摘编自陆琦《突破核心技术还需砥砺前行》)

7.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科技日报》推出的"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专栏,对中国各个行业的29项卡脖子技术作了较全面的报道,引起了强烈的社会反响。

B.只有用才能改进缺点,才能不断成熟完善,正是因为国人的不信任,使用率低,才造成今天国产科研仪器远低于世界先进水平的局面。

C.如何看待中国在大飞机、载人登月等方面取得的成就,以及与世界先进水

平之间的差距,反映了中国看侍世界、看待自己的方式。

D.我国成功完成了大飞机、载人登月等一些大科学工程,但我们的很多关键核心精密元器件还要从外国引进。

8.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我国人工智能发展中,企业聚焦于应用,不去研究人工智能中关键的芯片设计、算法等,这样虽然有一定的利润、产值,但并没有掌握核心技术。

B.对"亟待攻克的核心技术"的报道产生了超出预期的效果,一些常识性问题,需要扩散和普及,帮助人们了解实际情况,正确客观看待。

C.让中国人民过得更好,这是研发、掌握核心技术的基本出发点,不能正视差距,把中国建设成就夸大其词,是有百害而无一利的。

D.我国航空领域,需要突破核心技术,虽然我们在航空发动机领域有很多论文科研成果,但仅仅这样还不行,还必须有技术积累,加强成果转换。

9.根据上述材料,请就我国如何攻克核心技术这一问题谈谈你的看法。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评卷人

得分

二、古诗文阅读(34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9分)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10~13题。

留侯张良者,其先韩人也。

韩破,良家僮三百人,弟死不葬,悉以家财求客刺秦王,为韩报仇,以大父、父五世相韩故。

沛公之从雒阳①南出轩辕。

良引兵从沛公。

沛公欲以兵二万人击秦峣下军,良说曰:

“秦兵尚强,未可轻。

臣闻其将屠者子,贾竖易动以利。

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令郦食其②持重宝啖秦将。

”秦将果畔,欲连和俱西袭咸阳,沛公欲听之。

良曰:

“此独其将欲叛耳,恐士卒不从。

不从必危,不如因其解击之。

”沛公乃引兵击秦军,大破之。

遂至咸阳,秦王子婴降沛公。

汉元年正月,(沛公)使请汉中地。

项王乃许之。

良因说汉王曰:

“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乃使良还。

行,烧绝栈道。

项王以此无西忧汉心,而发兵北击齐。

良亡,间行归汉王。

至下邑,汉王下马踞鞍而问曰:

“吾欲捐关以东等弃之,谁可与共功者?

”良进曰:

“九江王黥布,楚枭将,与项王有郤;彭越与齐王田荣反梁地。

此两人可急使。

而汉王之将独韩信可属大事,当一面。

即欲捐之,捐之此三人,则楚可破也。

”然卒破楚者,此三人力也。

张良多病,未尝特将也。

常为画策臣,时时从汉王。

汉四年,韩信破齐而欲自立为齐王,汉王怒。

张良说汉王,汉王使良授齐王信印。

其秋,汉王追楚至阳夏南,战不利而壁固陵,诸侯期不至。

良说汉王,汉王用其计,诸侯皆至。

汉六年正月,封功臣。

高帝曰:

“运筹策帷帐中,决胜千里外,子房功也。

自择齐三万户。

”良曰:

“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乃封张良为留侯。

留侯性多病,即道引不食谷,杜门不出岁余。

会高帝崩,吕后德留侯,乃强食之,曰:

“人生一世间,如白驹过隙,何至自苦如此乎!

”留侯不得已,强听而食。

高帝崩,后八年卒,谥为文成侯。

(选自《史记·留侯世家二十五》,有删节)

注:

①雒阳:

洛阳。

②郦食其:

人名。

10.下列对文中画框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B.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C.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D.始臣起下邳与上/会留/此天以臣授陛下/陛下用臣计/幸而时中/臣愿封留足矣/不敢当/三万户

11.下列对文中加粗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侯,古爵位名,为春秋时期五等爵的第三等,比"伯"低一等。

《烛之武退秦师》中晋侯比秦伯低一等。

B.庙号是皇帝死后,在太庙立室祭祀时特起的名号,如高帝、太宗。

C.崩,古代称帝王或王后死叫"崩",称诸侯或大官死叫"薨",称大夫死叫"卒,"卒"后为死亡的通称。

D.谥,封建时代在人死后根据其生前事迹评定褒贬给予的称号,称为谥或谥号。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张良轻财爱国。

韩国破亡之时,张良家有僮奴三百人。

他拿出全部家财来寻找刺客暗杀秦王,为韩国报仇。

B.张良为人精明。

他献计刘邦,利诱秦朝将领,从而没费一兵一卒,一举拿下咸阳。

C.张良足智多谋。

败峣下秦军,破项羽疑,荐举良才,解除危难,为汉王朝立下汗马功劳。

D.张良作为谋臣考虑周全。

韩信想自立为齐王,惹怒汉王。

张良献计后,汉王派张良前去授予韩信齐王王印。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愿沛公且留壁,使人先行,为五万人具食,益为张旗帜诸山上,为疑兵。

(2)王何不烧绝所过栈道,示天下无还心,以固项王意。

(二)古代诗歌鉴赏(本题共2小题,9分)

白帝[注]

杜甫

白帝城中云出门,白帝城下雨翻盆。

高江急峡雷霆斗,古木苍藤日月昏。

戎马不如归马逸,千家今有百家存。

哀哀寡妇诛求尽,恸哭秋原何处村?

[注]此诗写于诗人寓居夔州期间,这期间诗人还创作了《秋兴八首》《登高》等作品。

14.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照应题目,写白帝城云雨翻腾的景象:

云气从城门涌出,大雨倾盆而下。

B.颔联对句工巧,写出黑云压城大雨将至的昏暗沉寂气氛,读来有身临其境之感。

C.诗歌前两联以风雨起兴,为后两联展现凄凉萧索、满目疮痍的社会面貌做铺垫。

D.尾联以孤苦无依的寡妇被搜刮尽净、百姓哀愁恸哭的悲惨场面,控诉黑暗的社会现实。

15.诗歌的颈联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

是怎样表达的?

请结合诗句简要分析。

(6分)

16.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范仲淹《岳阳楼记》中表达作者远大政治抱负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王维《使至塞上》中“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描绘了壮阔雄奇的塞外风光,被王国维称为“千古壮观”的名句。

(3)李白《行路难(其一)》中表现作者的理想抱负终会实现的积极乐观精神的语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二卷

评卷人

得分

三、语言表达(20分)

阅读下面一段文字,回答17~19题

宋人的“意”如何呢?

大概看来它几乎是晋人之韵的重现。

苏轼一生屡遭磨难而不改旷达之性,一直以佛老思想为其儒家思想之外的另一精神支柱。

对于书法,苏轼主张“书初无意佳乃佳尔”,黄庭坚不吝以“天然自工”来赞美。

以其作品《黄州寒食帖》来说,写得______________,一气呵成。

其中字体大小的变换、力度轻重的控制与节奏的缓急等,都是______________,毫无做作之态。

然而即使这件______________的作品,其韵味也与《兰亭集序》不大一样。

首先是强烈的个性。

全篇几乎都用外露的侧锋笔法,而字的大小、力度和行笔的节奏也起伏剧烈;如《前赤壁赋》,其字形多欹侧,笔法既继承王羲之等前人笔意,又自由不拘,(           ),尽显其书法个性,即“端庄杂流丽,刚健含婀娜”。

《兰亭集序》则多以中锋行笔,优雅从容,在笔法与结构等要素的和谐中透出淡淡的韵味。

其次是浓烈的情感抒发。

这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而《兰亭集序》则不仅全篇内容显得______________,只在篇末一点淡淡的忧伤,而且在书写的过程中,也以轻松的方式保持着字形和章法各方面的流畅,不令其产生突兀的阻滞。

因此,前者表现出较为浓郁的“意”,后者则显得“无为而治”。

概括来说,晋人的“韵”主要关注的是书法的客体汉字,而宋人的“意”,更多关注的是书法主体的审美情操与艺术功力。

17.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成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行云流水    信手拈来    浑然天成    悠然自得

B.行云流水    信马由缰    相得益彰    悠然自得

C.天衣无缝    信手拈来    相得益彰    泰然自若

D.天衣无缝    信马由缰    浑然天成    泰然自若

18.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进而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B.进而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C.因此通篇作品既端整沉着,又颇具跌宕摇曳之姿

D.因此通篇作品既颇具跌宕摇曳之姿,又端整沉着

19.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不仅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B.这不仅在诗的笔法的变换,而且在内容中鲜明可感,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C.不仅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D.这不仅在诗的内容中鲜明可感,而且在其笔法的变换、其字势的倾侧乃至不惜失衡、其章法的多处促迫安排中也每每可见

20.阅读下面一段文字,用简洁的语言概括出法国首先对利比亚动武的原因。

(每条不超过10个字)(6分)

3月19日,法国战机打响了空袭利比亚的第一炮。

对于法国的单干行动,法国外长朱佩强调说,如果北约领导此次军事行动,势必引起阿拉伯国家的反感。

事实上,法国打头阵是其对自身利益诉求的结果。

在利比亚发生动乱后不久,法国就宣布承认利反对派组织“利比亚全国委员会”为“代表利比亚人民的唯一合法机构”。

法国如果不带头将这场战争进行到底,其在利比亚的利益可能遭受重大损失。

今年,作为八国集团和二十国集团轮值主席国,法国想在国际事务中有所作为,进一步提升法国的国际地位。

法国如能主导利比亚战局向其有利的方向发展,对于现任总统萨科齐明年的大选十分重要。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