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

上传人:b****2 文档编号:3223081 上传时间:2023-05-05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47.6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docx

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语文月考卷

绝密★启用前

2016学年度包头回中高二1月月考卷

语文试卷

第I卷(选择题)

一、论述类文本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第1~3题。

“历史”一词的建构实际上包含着四个层次:

一是真实的历史,二是记录的历史,三是传播的历史,四是接受的历史。

“真实的历史”是指曾经发生过的历史事件和已经逝去的历史人物。

“真实的历史”具有两大特点:

一是唯一性,二是不可重复性。

“记录的历史”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回忆、文字记录下来的历史,比如《史记》。

当事人与旁观者的口述和回忆可靠吗?

当事人的口述一般来说是可信的,但是,当事人的口述与回忆有时也会存在问题。

比如记忆本身的多寡、误记、有意掩盖和无意选择等;而且,当事人只是历史事件的部分经历者,任何当事人都不可能知道历史的全貌,不可能了解历史事件的全过程。

至于历史事件发生的独特背景、原因,更难为每一位当事人所知晓。

这样,当事人的口述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误差。

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差别会更大。

旁观者呢?

当事者迷旁观者清吗?

有时候恰恰是当事者清旁观者迷。

因为当事者知道事件的真相,知道事件的全过程。

旁观者只凭自己的见闻了解历史事件,而获得见闻的五官常常会欺骗我们。

并非所有眼见都是真实,并非所有耳闻都是真实。

史学家书写“记录的历史”,必然要对自己依据的文献进行选择,没有选择的历史记录是不存在的。

这不仅因为历史事件的本身太复杂、太庞杂,历史文献太复杂、太庞杂,没有选择就无法记写,更由于史学家书写历史的本身必然受到种种制约,这种制约包括政治倾向、价值判断、逻辑鉴别、文艺修养、心理倾向、个人好恶等等,这些因素都会影响到史学家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记载的详略和褒贬。

我们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看到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是司马迁“记录的历史”。

“记录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之间已经有了差距,至于这个差距有多大,我们已经无从考评了。

有时候,“记录的历史”和“真实的历史”竟然会截然相反。

就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而言,司马迁在《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中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只是在个别叙述文字上透露了“真实的历史”的部分原貌。

我们只有细心阅读文本,才能发现琴挑文君绝不是一件简单的事,而是一场周密计划和安排的事件。

“传播的历史”更为复杂。

它存在两个极端:

一是神话,二是丑化。

神话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

偶像,包括政治偶像、娱乐偶像、学术偶像等。

宋元明清直至今天,大量的戏剧、小说演绎着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说明此类故事塑造的卓文君的形象受到了观众和读者的热烈追捧。

但是,这些演绎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使得相如“琴挑”文君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

神话也是一种对历史解读的方法,不过它是一种极端的解读。

为什么这些远离了历史真实的故事能够如此受到追捧?

因为现实需要偶像。

现实并不完美,现实本身具有太多不尽如人意的地方,偶像恰恰弥补了现实的不足。

比如说现实中的爱情与婚姻存在着太多的不足,因此人们特别需要有爱情与婚姻的偶像。

司马相如与卓文君作为一对艺术偶像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尽管这种理想只是一种神话,但是这种神话的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

历史文献往往具有多义性。

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也为传播历史带来了神话与丑化的现实可能。

特别是“文君夜奔”的多义性更加丰富:

第一,浓烈的自由爱情与自由婚姻;第二,不以贫富论婚姻;第三,才子与佳人的完美结合;第四,女儿的慧眼与父亲婚恋观的冲突等等。

事件本身的多义性为“解读的历史”带来了两种倾向:

批判琴挑和神话琴挑。

丑化和神话一样是对“记录的历史”的另类解读。

出于某种现实诉求,传播的历史也会出现神话的反面——丑化。

从“历史”一词建构的四层意义来看,“接受的历史”是“历史”一词的终极意义。

历代百姓从《史记·司马相如列传》了解司马相如和卓文君婚姻真相的人少之又少,绝大多数读者是通过小说、戏剧知道了这个美丽的爱情“神话”。

所以,经过数百年的沿习,今天我们如果讲出《史记》中记录的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婚姻故事,反而会被许许多多的读者和观众看成是有意翻案,刻意颠覆。

(选自《历史建构与文学阐释》,有删节)

1.下列与“记录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记录的历史”若是历史学家根据当事人可信的口述与回忆记录下来的,也就是“真实的历史”。

B.如果若干或者一批当事人回忆一个复杂的历史事件,据此记录的历史与真实历史之间往往有较大差别。

C.因为历史事件本身的复杂性和史学家书写历史本身受到的种种制约,史学家记录的历史必然是有所选择的。

D.《史记·司马相如列传》重点记录了司马相如的辞赋,而对司马相如与县令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一事进行了回护,可见其是“记录的历史”,并不是“真实的历史”。

2.下列与“传播的历史”有关的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传播的历史存在“神话”和“丑化”两个极端,这两个极端是对“记录的历史”的一种另类解读。

B.传播的历史中的“神话”是对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的偶像化,偶像能弥补现实的不足,因而受到大众的追捧。

C.寄托了人们某种理想的“神话”本身也是一种现实的诉求,而其反面——“丑化”的出现也是出于某种现实的诉求。

D.历史文献本身的多义性使历史在传播过程中必然会走向神话和丑化两个极端。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宋元明清直至今天,演绎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爱情故事的大量戏剧、小说都删掉了司马相如和王吉算计卓文君、卓王孙的相关情节。

B.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故事从“历史”演变成一个美丽的爱情神话,满足了广大百姓对理想爱情和理想婚姻的向往。

C.今天的许多读者和观众很难接受司马相如和卓文君的美丽爱情“神话”背后的婚姻真相,因为他们都对《史记·司马相如列传》的记载深信不疑。

D.“文君夜奔”本身的多义性为这个故事的解读带来了两种倾向:

批判琴挑和神话琴挑。

 

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陆贾从高祖定天下,名为有口辩士,居左右,常使诸侯。

及高祖时,中国初定,尉佗平南越,因王之。

高祖使陆贾赐尉佗印,为南越王。

陆生至,尉佗椎结①箕踞见陆生。

陆生因说佗曰:

“足下中国人,亲戚昆弟坟墓在真定。

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且夫秦失其政,诸侯豪杰并起,惟汉王先入关,据咸阳。

项籍倍约,自立为西楚霸王,诸侯皆属,可谓至强。

然汉王起巴蜀,鞭笞天下,劫诸侯,遂诛项羽灭之。

五年之间,海内平定,此非人力,天之所建也。

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剖符通使。

君王宜郊迎,北面称臣。

乃欲以新造未集之越,屈强于此。

汉诚闻之,掘烧君王先人冢墓,夷种宗族,使一偏将将十万众临越,越则杀王已降汉,如反覆手耳。

”于是尉佗乃蹶然起坐,谢陆生曰:

“居蛮夷中久,殊失礼义。

”因问陆生曰:

“我孰与萧何、曹参、韩信贤?

”陆生曰:

“王似贤。

”复问:

“我孰与皇帝贤?

”陆曰:

“皇帝起丰、沛,讨暴秦,诛强楚,为天下兴利除害,继五帝、三王之业,统理中国,中国之人以亿计,地方万里,居天下之膏腴,人众车舆,万物殷富,政由一家,自天地剖判,未尝有也。

今王众不过数十万,皆蛮夷,崎岖山海之间,譬若汉一郡,何可乃比于汉王!

”尉佗大笑曰:

“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乃大悦陆生,留与饮数月。

曰:

“越中无足与语,至生来,令我日闻所不闻。

”陆生拜尉佗为南越王,令称臣奉汉约。

归报,高祖大悦,拜为太中大夫。

(节选自《说苑·奉使》)

南越王尉佗者,真定人也,姓赵氏。

秦时已并天下。

至二世时,南海尉任嚣病且死,召龙川令赵佗。

即被佗书,行南海尉事。

嚣死,佗因稍以法诛秦所置长吏,以其党为假守。

秦已破灭,佗即击并桂林、象郡,自立为南越武王。

高帝已定天下,为中国劳苦,故释佗弗诛。

汉十一年,遣陆贾因立佗为南越王。

(节选自《史记·南越列传》)

[注]①椎结:

同“椎髻”,发髻梳成一撮,形状如椎。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B.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C.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D.天子闻/君王王南越不助天下/诛暴逆将相/欲移兵而诛王/天子怜百姓/新劳苦且休之/遣臣/授君王印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箕踞,坐时两腿前伸,形如箕,是一种前倨后恭的表现。

《战国策•燕策三》:

“轲自知事不就,倚柱而笑,箕踞以骂曰……。

B.足下,敬词。

古代下称上或同辈相称都可用。

《战国策•秦策二》:

“愿为足下扫室布席,幸无我逐也。

C.剖符,符,凭信。

古代分封诸侯或封赏功臣时,将符一分为二,一留帝王处,一授诸侯或功臣,称为“剖符”。

《史记》:

“仆之先非有剖符丹书之功……。

D.北面,面北,面向北。

指臣服于人。

古代君主面南而坐,臣子朝见君主时是面向北的。

《史记•项羽本纪》:

“汉王曰:

吾与项羽俱北面受命怀王……”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陆贾极具政治才干。

他深受高祖信任,跟随高祖平定天下;代表朝廷出使南越,成功游说尉佗归顺汉王朝,得到高祖的肯定,被任命为太中大夫。

B.尉佗自傲自大。

与陆贾会面时,他举止无礼,态度轻慢;认为自己既有将相之才,亦有帝王之能,且南越君民同心,足以与汉王朝分庭抗礼。

C.尉佗亦能审时度势。

他本为龙川令,受命于任嚣,代任南海尉,趁天下大乱统一了南越;后听从陆贾的劝导与建议,接受朝廷封赏,臣服于汉王朝。

D.陆贾游说技巧高超。

为说服尉佗,他从国力、军事等方面分析了对方可能面临的情势,进而使其醒悟到只有遵从朝廷的约束才能保住切身利益。

7.把原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今足下弃反天性,捐冠带,欲以区区之越与天子抗衡为敌国,祸且及身矣!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吾不起中国,故王此;使我居中国,何遽不若汉!

译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8~9题。

生查子独游西岩①

辛弃疾

青山招不来,偃蹇②谁怜汝?

岁晚太寒生③,劝我溪边住。

山头明月来,本在天高处。

夜夜入青溪,听读《离骚》去。

【注释】①淳熙八年(1181)冬,辛弃疾被诬罢官,长期闲居于上饶城北的带湖之畔。

西岩就在上饶城南,风景优美。

这首词是他闲居期间的记游之作。

②偃蹇:

高耸,傲慢的样子。

③生:

语助词,无义。

8.本词刻画了怎样的词人形象?

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5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有人评价这首词,物与我、景与情“融溶亲密”,请结合词意作具体分析。

(6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每空1分)

(1)李清照《声声慢》中“__________,__________”两句,写备尝凄清寂寞,又经历了一系列磨难与打击,百感汇聚于胸,偏又逢上冷暖不定的深秋天气,令人不知如何是好。

表明心灵的创伤难以平复。

(2)李清照《醉花阴》中“,”两句,写黄昏时独自饮酒的凄若。

看似飘逸洒脱、陶然自乐,可如此美景,一人独赏,愁绪顿生,这是典型的以乐景写哀情。

(3)辛弃疾在《水龙吟》中“,”展现出辽阔无际水天一色的秋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的题号涂黑。

只能做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牛黄

孙万友

牛黄,中药名,黄牛或水牛的胆囊结石。

性凉,味甘苦。

功能清热、解毒、定惊。

牛黄分多种,有葡萄黄、米碜黄、鸡心黄。

最宝贵的为“人头黄”,黄大如人头,价值昂贵。

疯癫如狂的患者沏上一杯牛黄茶灌了,当即就可清醒。

“人头黄”为稀世珍宝,一般人极少见到。

陈州解三,就曾得到一颗“人头黄"。

解三以宰牛为生,也靠牛黄发财。

平常买牛,多买瘦牛。

牛胆结石,是永远吃不肥的。

有一日,解三购得一头老牛,剥开一看,脏内如黄花盛开,解三第一次目睹“人头黄”,简直有点儿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不禁失声叫道:

“人头黄!

不料隔墙有耳,被邻家夏二听了去。

夏家与解家只一墙之隔,墙上爬满丝瓜秧。

夏二搬梯爬墙,把脸匿在丝瓜秧里,一下子看了个清楚。

夏二是个皮货商,往常解三晾晒的牛皮牛鞭,多由他购去再到南阳倒卖。

夏二自然知道“人头黄”的价值,回到屋里,怔怔然许久,决定要盗得解三的人头黄。

半夜时分,夏二登梯爬上墙头,用系牢的绳索溜到解家院里。

他先静耳听了听动静,然后用尖刀拨门。

不料门没栓,他深感不妙,心想可能解三有防,便急忙藏了尖刀,匆匆顺原路而回,躺在床上,心中还在“扑腾”。

他很是懊悔自己见财眼开干了愚事,为此翻来覆去折腾了一夜,直到黎明前才迷糊过去。

不料刚想沉睡,突然听得解三来借梯子。

夏二一听借梯子,大惊失色,心想这解三大概是故意来试探虚实!

更可悔的是昨夜只顾害怕,竟忘记把梯子从墙边挪开!

为不让解三看出破绽,他急忙披衣穿鞋,想把解三稳在屋里,然后悄悄把梯子挪开,以除解三的疑心。

不料他还未下床,却被解三拦住了,说:

“二哥你睡你睡!

进门时我就看到了梯子,在墙上搭着呢!

夏二一听此言,如傻了一般,直等解三走了,他还未醒过神来。

这一天,夏二如得了重病,心郁如铅,脑际里全是解三的影子。

那墙上被绳索勒的痕迹他是否看到了……一连几天,这等问题在夏二脑子里来回翻腾,吃不香睡不宁,双目开始痴呆,偶尔还自言自语,时间一长,夏二失去了理智,开始在满街疯跑。

夏家人很着急,以为夏二患了什么邪症,又求神又烧香,均不济事,最后请来了一名老郎中。

老郎中进门并不急于给夏二看病,而细心观察。

几天过后,他才对夏家人说:

“你们当家的病是心疾所至,一般药物只能顾表而不能治里,眼下只能用人头黄可以根除!

只是这人头黄为稀世珍物,一般药店是买不到的!

不想在一旁自言自语的夏二一听到“人头黄”三字,突然瞪大了眼睛,下意识地接道:

“解三家有人头黄!

解三家有人头黄……”

夏二的妻子为治夫疾,就以试探的心理去解家求要人头黄。

谁知解三一听脸色惧白,连连地说:

“我没有人头黄!

我没有人头黄……”

夏妻失望而归,对老郎中说:

“解三说他没有人头黄!

”夏二一听怔然如痴,许久了,突然倒头睡去。

夏二一睡三天三夜,像达到了某种心理平衡,竟奇迹般地好了。

可是,没过几日,解三竟也疯了,而且比夏二疯得还厉害,到处嚎叫:

“我没有人头黄!

我没有人头黄……”

解家人急忙请来那老郎中给解三瞧病,老郎中望着解三,让人请来夏二,暗地安排了一番,然后让夏二对懈三说:

“你没有人头黄!

不料解三一听此言,更是惊恐,“忽”地挣脱了老郎中的手,边跑边喊:

“我不是不给夏二治病,我压根儿就没人头黄呀!

老郎中望着疯跑的解三,痛苦地摇摇头,对解家人说:

“解师傅的病没救了,没救了!

夏二觉得很惋惜,想想自己的所为,很是有点儿后怕!

几年以后,解三被冻死野外。

解三死后,其子承父业,数年后翻盖新房,扒旧屋的时候,扒出了那个人头黄。

解三之子只认得一般牛黄,却不认得人头黄为何物,便求夏二指教。

夏二望着那人头黄,面色冰冷,许久了才说:

“是一块普通的药草,你留它没用,放我这儿吧!

解三之子把人头黄送给了夏二。

夏二后来用人头黄救了许多人,分文不取,有求必应。

这样过了三十余年,夏二已年近八旬。

临终的时候,他唤过家人,从怀里取出那颗人头黄,安排说:

“这块药物,只可施舍,不可贪利!

不料夏二死后,其子夏仲不守诺言,将人头黄卖了,成了方圆几十里的富户。

家中子女都因家中富有而不行正道,夏仲最后也因此悬梁自尽。

(有删改)

(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解三比较聪明,知道瘦牛有牛黄,因此,平常买牛时不买肥牛,靠摘取牛黄出售发财,后来也因牛黄而疯。

B.夏二听到解三来借梯子,以为解三已知道自己到他家行窃,一连数日都心郁如铅。

良心的不安使他失智发疯。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口吻叙述情节,融神态、动作、心理、语言描写于一体,将人物形象刻画得栩栩如生。

D.小说构思巧妙,以“牛黄”为线索,通过人物对待人头黄的不同态度,集中呈现了对社会不良现象的批判。

E.解三不肯拿人头黄治夏二,一是不想泄露自己有宝的秘密,招来灾祸;二是知道夏二到自己家偷过人头黄。

(2)开头一段在文中起到什么样的作用?

请简要分析。

(6分)

 

(3)小说中夏二这一形象有哪些特点?

请简要分析。

(6分)

 

(4)这篇小说以“牛黄“为题,用意很深。

请从主题思想、人物塑造方面选择其一,结合全文,陈述你的观点并分析。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记住北大有个叫王瑶的教授

钱理群

王瑶教授去世,我们弟子献了一副挽联:

“魏晋风度,为人但有真性情;五四精神,传世岂无好文章。

”我们把先生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鲁迅对魏晋风度有个概括,就是“清峻、通脱”。

鲁迅也说:

“我有时候很峻急,有时候很随便。

”因此可以说魏晋风度与鲁迅所代表的五四精神是相似的。

先生对他所生活的时代,对知识分子境遇的严峻的判断,也有鲁迅式的清醒、冷峻,敢于直面现实。

先生说他“出语多谐”,面对那个时代严酷的事实,他却用幽默的语言来表达,这表现了一种心态,即看穿、看透了一切以后的坦然自如。

先生这种危难中的坦然,给人的印象是难忘的。

他去世后,林庚曾撰文回忆他在文革时的表现:

他们都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并且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以示“斯文扫地”。

林庚说我们都觉得非常窘迫、难堪,但王瑶却泰然处之,他“游刃有余,如入无人之地,穿过无数杂乱的脚下,就这么不急不慢地一路扫去”。

先生从来不给我们上课,第一次见面就打招呼说,你们平时没事不要来找我,一个星期只准去我家一次。

我们一般都是下午四点以后去跟他闲聊,想到什么就谈什么:

政治、思想、文化、人生等等,很少谈学术。

他平时对我们放任不管,一入学开一个书单,你怎么读、怎么弄他通通不问。

其实这个放任不管,我倒觉得正是抓住了学术研究的特点。

学术研究是个人独立的自由的精神劳动,因此它从根底上就应该是散漫的。

散漫,并不是无所事事,一个真正的学者,一个有志于学术的学生,学术研究是他内在生命的需要,根本不需要督促,看起来他在闲荡,读闲书,其实总在思考。

看起来漫不经心,其实是潜入生命与学术的深处,进行自由无羁的探讨与创造。

这是不能管的,更不能乱管。

搞学术就是得无为而治,先生深谙无为而治的奥妙。

但关键时候,先生也会点醒你,一点就让你终生难忘。

在学术上,他只抓毕业论文,而且先要求学生提出两个论文选题,向他汇报设想,然后他给定一个题目,并点醒你做这个题目应该注意什么。

比如我当初毕业论文就准备了两个题目:

一个写鲁迅的思维方式、心理结构、艺术世界;另一个是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

先生听了我的汇报以后说,你的第一个题目很有新意,但你自己还没有想清楚,短时间内也不容易想清楚,在不成熟、没有把握的情况下急于写成论文,会有很多漏洞,答辩时很可能通不过,反而糟蹋了这个题目,不如存放起来,多酝酿几年以后再做,一做就把它做好。

于是就定了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更重要的,是先生给我们思想上的点醒,治学态度、人生道路上的启迪。

先生曾经找我谈话,告诫我“不要急于发表文章”。

他说:

“我知道,你已经三十九岁了,你急于想在学术界出来,我很能理解你的心情。

但是,我劝你要沉住气,我们北大有个传统,叫做‘后发制人’。

有的学者很年轻,很快就写出文章来,一举成名,但缺乏后劲,起点也就是终点,这是不足效法的。

北大的传统是强调厚积薄发,你别着急,沉沉稳稳地做学问,好好地下功夫,慢慢地出来,但一旦出来就一发不可收,有源源不断的后劲,这才是真本事。

我研究生毕业留校以后,先生又找我谈了一次话,使我终身受益。

他说:

“你现在留校了,处于一个非常有利的地位,因为你在北大,这样,你的机会就非常多,但另一方面诱惑也非常多,你的头脑要清醒,要能抵挡住诱惑。

很多人会约你写稿,要你做这样那样的有种种好处的事,你自己得想清楚,哪些文章你可以写,哪些文章你不可以写,哪些事可以做,哪些事不可以做,你要心里有数,要学会拒绝,不然的话,在各种诱惑面前,你会晕头转向,看起来什么都做了,什么都得了,名声也很大,但最后算总账,你把最主要的,你真正追求的东西丢了,你会发现你实际上是一事无成,那时候就晚了,那才是真正的悲剧。

现在仔细想想,先生的师训其实都是一个意思,概括地说就是“沉潜”二字。

要沉得住,潜下来,沉潜于学术的深处,生命的深处:

这是做学问与做人的大境界。

而急功近利,浮躁虚华,是做学问、做人的大敌。

我回顾自己的学术生涯,唯一可取之处,也是可以告慰先生的,就是我一直牢记师训,并身体力行。

我从1960年大学毕业就雄心勃勃想做一个学者,直到1985年,才开始发出自己的独立的声音。

可以说做了二十五年的准备,练了二十五年的内功,我的治学之路、人生之路就是这么走过来的,很艰苦,但也很充实,没有虚度。

(选自2011年11月5日《文汇报》,有删改)

(1)下列对传记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王瑶教授曾被打成“反动学术权威”,被勒令在公共场所扫地,对此,他坦然处之,一点也不觉得窘迫难堪,这种危难中的坦然自如令人感叹。

B.王瑶教授认为那些一举成名之后就缺乏后劲的年轻学者没有真本事,他批评已经三十九岁的钱理群急功近利,违背了北大厚积薄发的传统。

C.王瑶教授基于对学生情况的深入了解,否定了作者为毕业论文准备的前一个题目,而建议他做“鲁迅和周作人发展道路的比较”这个题目。

D.钱理群是王瑶教授的学生,他以自己的亲身经历和在学术上所取得的成就,侧面描写了王瑶对自己一生的深远影响,更显得真实可信。

E.本文追忆了王瑶教授峻急通脱的精神气质和独特的教学方式,在经济繁荣和变革的年代,面对着种种诱惑,记住王瑶教授是很有意义的。

(2)王瑶教授的弟子为什么把他看作是“魏晋风度”和“五四精神”的一个传人?

请简要分析(6分)

 

(3)王瑶教授指导学生的方法很特别,文本中有哪些体现?

请简要概括。

(6分)

 

(4)作者把王瑶教授的师训概括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学习计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