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49520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PPT 页数:173 大小:16.1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页
第1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2页
第2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3页
第3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4页
第4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5页
第5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6页
第6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7页
第7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8页
第8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9页
第9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0页
第10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1页
第11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2页
第12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3页
第13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4页
第14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5页
第15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6页
第16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7页
第17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8页
第18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19页
第19页 / 共173页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_第20页
第20页 / 共173页
亲,该文档总共17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17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ppt

三、图形设计的方法同构、替构、解构、重构,主讲:

吴爱峰,替代图形是一种特殊的同构现象,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物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某部分用其他相似或不相似物形所替代,并从根本意义上改变了物体原来所赋予的含义,产生了“意”的转换,使图形传达出更深刻、更富哲理性的寓意。

替换同构替换同构是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一种异常组合形式。

替换图形正是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物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一个部分由其他相似形或不相似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

元素的替代/概念,【元素的替代】替构图形形和意的转换保持图形的基本特征,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它相类似的形状所替换的一种异常组合形式。

替换图形是以常规图形为依据,保持其物形的基本特征,将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它相似形或不相似形状所替换的异常组合。

虽然物形之间结构不变,但逻辑上的张冠李戴却使图形产生了更深远的意义。

元素的替代,元素的替代,元素的替代/课题设计,课题名称:

元素的替代意和形的替代课题内容:

意和形的转换图形训练课题时间:

十六课时教学方式:

1.在成语中寻找切入点,如“糖衣炮弹”2.在相同形中寻找替代物,如“麦当劳新口味”3.有趣味的联想,如“巧合”4.意的引伸,如磁铁所表示的吸引力“爱的力量”教学要求:

1.在原创图的基础上通过元素的转换,在视觉上赋予新感觉,在寓意上赋予新的含义,如“精神食粮”2.作业量及尺寸:

在A4纸上作10个以上图形,训练目的:

研究1+12,即原创图+转换元素=新视觉效应。

如右下图的“风扇”,用绿叶取代扇片表示:

象自然风一样柔和。

一个生活用品被赋予生命,可见是一个不同凡响的产品。

目的在于让大家感悟到设计的魅力。

自然凉风,元素的替代,元素的替代,“学海无涯”,以其狭小的可视图形展示给人以知识宽宏博大的意境,激励、引导人们要努力求知、上进。

元素的替代,元素的替代,元素的替代,元素的替代,“KENT”,烟囱与烟的转换表明戒烟的必要性与急迫感。

元素的替代,元素的替代,四多个形态的创新组合在图形创意中最常用的手法是将现实中相关或不相关的元素形态进行组合,以会意的方式将元素的象征意义交叉形成复合性的传达意念。

这种组合不是简单的相加、罗列,而是以一定的手法整合为一个统一空间关系中的新元素,从视觉上看具有合理性,而从主观经验上看又是非现实存在的。

这是一种创新的组合,组合的手法建立在对原型进行解构后发掘的可塑性研究上。

1.超现实组合拼置同构、置换同构、置入同构、肖形同构、显异同构、异影同构将现实中两个以上无必然联系、相互独立的元素根据一定目的进行打散重组,形成一个既保留多个原形特征又在新的结构关系下成为一体的图形形象。

这种造型方式的难点在于元素的选择要象征意义准确而联想新颖、组合结构自然合理。

拼置同构拼置同构是将两个以上的物形各取部分拼合成一个新形象的图形构建方式。

拼置的组合方式有两点需要注意:

一是原形中保留下来的部分应是特征性的,保证原形能被受众判断识别出来;二是拼置连接的过渡部分要自然,组成的新形象具有视觉上的完整性和合理性。

置换同构置换同构又称替代同构,指在保持原形的基本特征基础上,物体中的某一部分被其他物形素材所替代的一种图形构造形式,从而产生具有新意的形象。

好的置换效果一般要求用以替代的物形与被替代的原形部分一般存在形态上的一定相似性而在意义上具有差异性。

置换与拼置在表现上有些相似,一般而言,置换同构的图形从整体上看还是用以组合的原形中的一个,只是其中部分被改变了,而拼置并不在意产生的形象是否是大家能认知的某种事物形象,可能和组合前的原形均存在较大差异。

置入同构置入同构是将用以组合的元素中的一个轮廓作为外形框架,将其他物形填置在这个外形中,形成外轮廓形态与内部元素间的组合关系。

肖形同构所谓“肖”即为像、相似的意思,肖形同构是指以一种或多种物形的形态去模拟另一种物形的形态。

显异同构显异同构是将一个原形进行开启,显示出藏于其中的其他物形。

显异同构中被开启的原形可以是现实中可开启的事物,也可以是不能割裂的事物,但通过图形想象中的分割裂变进行再创造,使它成为具有超现实的形态,与其他物形更具整合的可能性。

异影同构异影同构是以影子作为想象的着眼点,以对影子的改变来表情达意。

影子可以是投影,也可以是水面倒影或镜中影像等。

异影同构可以将事物不同时间状态下的状态、事情的因果关系、事物的正反两面、现象与本质等不同元素巧妙的组合在一起。

作业数量:

拼置同构、置换同构、置入同构、肖形同构、异影同构每种不少于10个。

提交方式:

在课堂上构画方案草图,选择其中优秀的进行精细描绘。

作业(三)作业内容:

以超现实的方式组合将两种以上的元素进行整合作业要求:

选择两种现实中独立的元素,分析两者的形态结构,以恰当的组合方式将两者整合为一个新图形形象。

不强调图形的含义,注重整合方式运用得合理巧妙。

五、同构图形,同构就是从不同的视点将两个不同的元素与相关的内容巧妙的组合在一起,产生具有创造意义的新图形。

新图形不再是现实中自然物形的再现,而是一种富有吸引力、非现实的整合。

1、异形同构图形异形同构本质上是一种抽象的概念,是指在不同物形建立起性质、作用等某一因素或几个因素的有关联系。

0,0,0,0,0,0,0,0,0,2、异质同构图形,异质同构表现为物质间表面现象的物理性联系,以及物质间内在的、隐晦的、变异的联系。

通过改变或夸张其表面机理、质感、分量、表情、动态等因素,使原本平淡的形象因为材质的改变而变成新异的视觉图形。

0,0,0,0,0,0,0,0,3、换置同构,换置同构又称“元素替代”,指用“偷梁换柱”的手法使图形元素的一部分被另一种元素的一部分所替换,形成一种非现实的组合形式。

但是替代置换的物形和原来物质局部的造型应有一定的形象性。

0,0,0,0,0,0,0,0,通过图形强调独创性,通过创意联想,对来自生活中的创意元素加以创造性地改造,关键在于形的连接与相互转化,不追求生活的真实性而是与现实产生矛盾关系,同时重视创意上的艺术性和内在联系。

同构图形,体现艺术美学的整体感,追求哲理性的创意理念,合理地解决物与物、形与形之间的对立、矛盾关系,使之协调、统一在一个特定的空间中发挥各自的信息内涵。

同构图形强调“创造”的观念,同构同形不在于追求生活上的真实,更注意视觉上的艺术性和合理性。

一同构图形,同构图形/概念,【同构图形】同构,即把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例如可能是矛盾的对立面,或对应相似的物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不再是物的再现或并举同一画面,而是相互展示个性,将共性物合二为一,将天地、周济空间相互利用,给人以明了、简洁、亲切、悠然而又周到的印象。

同构图形体现“重整体”的概念,强调美学质量,要求构成体自然而又合理,同构图形还体现“重相互统一”的观念,指的是合理地解决物与物、形与形以之间的对立、矛盾,使之协调、统一。

马格利特的模型之二,同构图形/佳作评析,金特凯泽法兰克福爵士音乐节的招贴,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双形同构,课题名称:

同构图形双形同构课题内容:

人体元素的相互构成/人体元素与物的构成/物与物的构成/特定物的联想和延伸/水果的联想课题时间:

八课时教学方式:

1.同构的范围很大,对初接触图形的学生来说,应该给予几个规定的范围,如人体元素之间的组合,水果与物的结合,使之集中观察、思考范围,可以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

2.两个不同的元素,要求相互有共同点,即寻找具有同形特征的物体,如:

西瓜与小蝌蚪,萝卜与孔雀,香蕉与铅笔,香蕉与手指等等。

他们在外形特征上有共同点。

教学要求:

作业量及尺寸:

草图20个,其中精选10个并制作在A4纸上。

训练目的:

传统的绘画以其美学和技巧给人类创造了大量的财富,在照相技术发明之前,其功能是无以替代的。

二十世纪技术的变化以及技术对艺术的影响,使得一部分敏感、优秀的艺术家寻找一种新的语言来证明现代艺术的魅力,同构即是超现实主义的一种表现形式。

今天的图形训练是直接为平面艺术服务的,甚至在动画、影视方面都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特定形空间的想象与构成,课题名称:

同构图形特定形空间的想象与构成课题内容:

1.平面空间与三维空间的延伸/2.方形与圆形空间的联想/3.杯和罐状物的联想课题时间:

八课时教学方式:

1.平面空间、三维空间延伸的引导:

以方桌为例,分析其构成元素,桌平面与腿,其主元素是平台,作为可动部分,次元素桌脚不变,进行平台空间的想象,让学生觉得,既然是空间那就有延伸的可能性。

梯子、台阶、椅子是延伸的载体。

有空间就有生命的存在,所以生命鸟的飞翔和窗外白云浮动也是自然成立的。

平面既然是包含在空间,因此图中表示的钢琴,服装、易拉罐,水塘,盆,蝶都合乎情理。

/2.相似形在特点空间的想象/3.声音在特定空间的想象/4.意的引伸与展开,教学要求:

1.学生可在上述四项内容中任选一,展开深入的联想。

2.尺寸:

A1纸,至少有10个方案,上交5个精画的方案。

训练目的:

在平面设计中,我们往往因受各种附带的限制而带来视觉宣传上的困难。

比如所提供的纸面空间的限制,还有客户提供的是不令人感到美的产品,却需要我们进行宣传。

有意义的想象可以使产品赋予新的生命力。

比如酒产品“ABSOLUTVODKA”的瓶形想象成为古罗马时期的柱子,使之与历史同行宣传其悠久的酒文化与影响力;海尔的洗衣机方形造型是由一棵绿色植物修剪而成的表现海尔与自然的关系。

这种训练的目的也正是在此,图形的演变带给消费者的是一种企业的经营理念,给观众是一种视觉享受。

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图形,同构:

异体同构、异质同构同构图形就是把不同的甚至矛盾的、但相互间在形式上又有联系的元素,通过周围空间和造型线的相互利用,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并不是两个形象的叠加和并举,而是给人一种亲切、幽默、明了的感觉,同时,也传达出新的内涵和信息。

异体同构:

将两个完全不同的物体,通过其造型的相近性,进行非现实的结合,传达更深刻的含义。

(形态相似,有联系同构的可能)异质同构:

将不同质地的事物根据其相似性巧妙的结合在一起,形成新形象、新内涵。

异体同构,同构图形,从不同的视点将两个不同的元素与相关的内容巧妙的联系在一起,产生具有创意的新图形,同构图形,课题名称:

创意篇多看多想才能妙趣横生课题内容:

同构图形手的图形训练训练目的:

充分利用一个大家熟知的语言手,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培养学生的联想能力。

教学方式:

1同学上讲台直接用手自由演示模仿动物,下面的同学说出其演示的动物名称。

检验或印证其表演的准确性。

2指导学生临摹艺用人体解剖中手的部分。

3通过动物的多向造型特点寻找与手的结合点。

教学要求:

1要熟悉手的基本结构造型。

2找出与手相类似的动物作为作业的基本素材。

作业布置:

用手演示十二生肖吉祥动物,并予以表现。

四十二,同构图形,手是人独具的。

“具有决定意义的一步完成了,手变得自由了”手的进化意味着人类的诞生与趋向完善。

人类的创造性劳动,首先是制造工具,而一切工具无不是人器官的扩展、延伸、强化与再创造,尤其是手的功能的扩展:

从石器时期的石斧到龙门吊车,从筷子到阿波罗登月舱,莫不是手的创造。

一双双有形的、无形的、变幻而更强有力的手在推动整个历史向前发展。

我们生活在一个充满手的世界,需要对手进行再认识、再创造与再设计。

设计领域,是向人们热忱伸出双手的世界。

同构图形,斯坦贝克系列的黑白线描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天地,他的绘画艺术已经完全从传统的现实主义手法上升为一种有意识的对形的研究同构,即把不同的、但相互间有联系的元素,例如可能是矛盾的对立面,或对应相似的物体,巧妙地结合在一起。

这种结合,不再是物的再现或并举同一画面,而是相互展示个性,将共性物合二为一,将天地、周济空间相互利用,给人以明了、简洁、亲切、悠然而又周到的印象。

如作品“人和摇椅”、“舞伴”,将椅子和人、人和人的关系经过上述艺术处理,使之更为“密切”。

马格利特表面上虽然属于写实主义,一双脚和一双鞋子,但其艺术的魅力则在于从不同的视点将两个元素与相关的内容巧妙地组合在一起。

其同构形式在30年代,引起了巨大的视觉轰动效应,因为它体现出了艺术的本质创造。

从理性的角度展示了一个敞开的精神世界,把生活的可视体经过艺术手法转换为一种新的视觉形象。

1.异形同构,将不合逻辑的物质通过其造形的相近性非现实地联系成一个整体,传达出某种特定的信息和不同质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

这里同构的前提是不同物形间存在潜在的形态联系的可能性和具有联系的意义,不可进行生硬的或盲目的连接。

树杈和脑袋同构一体,呈现不可分离的自然关系。

书页中竟长出繁枝茂叶,书的魅力溢于言表。

第十三届国际工业设计双年展海报夹子的顶部自然地开发出盒子的形态,以此传达工业设计的创新意义。

识字优先书、电视屏幕组合成一体,旨在象征“学习”。

战争的武器转化为劳动工具,表达了和平的愿望。

2.换置同构,又称偷梁换柱,意指将组成某物质的某一特定元素与另一种本不属于其物质的元素进行非现实的构造,传达出新的意义。

这里替代置换的物质和物质局部的原来造型应有一定的形象相像性,通过奇妙异常的组合,引发新视觉、新意义。

面“惧”用抽象化的战斗机造型替代人的五官,以示战争带来的“惧”怕。

环保海报灯芯被树所代替,直接形象的表达出节约能源的概念。

政治海报伸出的舌头竟是仙人掌,以形象寓意政治现状的危机。

3.异质同构,物质都有自己固定的材质,如树是木质的、书本是纸质的、酒瓶是玻璃材质的,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

但我们在设计中根据意念可将一种物体的材质嫁接到另一种完全不同的物体上去,从而使两种物体发生关系,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形象因为材质的改变而变成新异的视觉图形。

音乐招贴金特.凯泽德国嫩叶象征新生代的音乐,戏剧招贴博凯伶芬兰手提箱和砖块构成一体,同构关系,同相同的、矛盾的、有联系的元素(共性物)构组合合二为一周际空间的互生互惠,形成自然合理、统一和谐并富有强烈的视觉导向功能的新艺术图形。

异质同构一种形象对原有形象的性质、结构和质感的替代和破坏,形成特别的视觉形象。

同形异构同一形象组织结构的变换形成多种意义,即“一形多义”。

异质同构同形异构,同构案例,异质同构,同形异构,4.8同构图形,所谓同构图形,指的是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图形组合在一起,共同构成一个新图形,这个新图形并不是原图形的简单相加,而是一种超越或突变,形成强烈的视觉冲击力,给予观者丰富的心理感受。

同构视觉语言创造性的思维表现语言,将已知事物作为媒介,将毫无关联的不相同的要素组合起来,创造生动、自然富有幽默和内涵的视觉新形象。

六、同构图形生物的杂交、植物的嫁接都可能创造产生新的品种、新的生命。

这些在科学试验上已经被广泛的采用,成为了研究创新的一种方式。

在图形创意设计中,对于那些我们司空见惯了、已经失去吸引力的单纯图形,我们也可以根据设计目的的需要,像进行科学实验一样将不同的物象进行杂交、嫁接,将表面毫不相关但具有内在联系的不同物象构合为一体,产生具有创造意义的新形象,这就是同构图形。

通过对多种物形的整合,可以加强了人们对事物深层意义的理解,多方位视觉化的表现主题,加大传达的力度。

所以,同构图形是通过不同性质的物形间的非现实整合,来制造出奇特的视觉效果,显示出新的非逻辑关系,从而突破原来物形意义的局限,产生新的意义。

同构图形又细分成:

异形同构图形、换置同构图形、异质同构图形。

1、异形同构图形将不合逻辑的物质通过其造型的相近性非现实的联系成一个整体,传达出某种特定的信息和不同质间的关系,从而创造出新的意义和价值。

这里同构的前提是不同物形间必须是存在着潜在的形态联系的可能性和具有联系的意义,不可进行生硬的或盲目的连接。

2、换置同构图形又称偷梁换柱,意指将组成某物质的某一特定元素与另一种本来不属于这种物质的元素进行非现实的整合,从而传达出新的意义。

这里替代置换的物形和物质局部的原来造型应有一定的形象相像性,通过奇妙、异常的组合,引发新的视觉和新意义。

3、异质同构物质都有自己固定的材质,如树是木质的(硬的)、书是纸质的(软的)、枪管是钢质的(坚硬的)、酒瓶是玻璃材质的(透明的),这些都是不可改变的客观现实。

但我们可以在设计中根据设计意念将一种物体的材质嫁接到另一种物体上去,从而使两种物体发生联系,使原本平淡无奇的形象通过材质的改变而变成具有新奇效果的视觉图形。

如:

酒瓶可以像纸一样柔软的曲卷起来,头发可以像钢丝铁链般的坚硬这些充满新意的嫁接想像可以使图形散发出别样的魅力。

4.9图形的解构,如果变换视点或将其分解、打散,也许能更好得体现设计元素的本质特点,如果再将它们创造性地同构,组成一个新的元素,有时更具时代特色和视觉张力,这个过程就是解构。

解构作为一种图形教学研究与尝试,把这种节本训练方法归纳为:

选取素材,描绘或拍摄其不同角度,不同光照条件下的外在形态。

选取其中较典型的形态,按发散性思维模式做自由联想。

将元素分解、打散,然后描绘或拍摄其不同局部的形态。

同样选取其中较典型的局部形态,按发散性思维模式作自由联想。

借用所学图形创作技巧,将所得到的元素夸张、变形。

选取最具特点的形态,将它们有机同构起来,获得超越常规的视觉趣味。

做反叛的思维和创造。

解构主义,一结一解1967年,哲学家德里达(JacqueDerride,19302004)基于对语言学中的结构主义的批判,提出了“解构主义”的理论。

他的核心理论是对于结构本身的反感,认为符号本身已能够反映真实,对于单独个体的研究比对于整体结构的研究更重要。

打破秩序然后再创造更为合理的秩序,二、图形的解构,解构分解、翻掘、揭示之意,源于创造性联想。

是将物象通过分割等方法使其化整为零,形成单一或者多个分解形。

用分解的观念,强调打碎,叠加,重组,重视个体,部分本身,反对总体统一而创造出支离破碎和不确定感。

1、运用被分解后、具备物象特征的分解形2、与其他相似的元素部分进行并置、替换。

解构通常以较为具象的自然形为主体。

解构后的重组和整合中,往往个性特征突出的部位被保留了下来。

细节化具体化的形象简洁化强调片断、不完整(但不片面)共时化超时空的蒙太奇并置深刻化抓住鲜明特征,发挥以少胜多,体现整体的本质,杰奎琳的穆斯林女装,古巴籍艺术家艾瑞克拉韦洛(ErikRavelo)为贝纳通(Benetton)创作的“拉娜经”(LanaSutra)系列装置作品,单独运用的分解形,整体解构图形以整体构形,分解形的不同元素自由组合强烈的装饰性与多种含义,分解形不同元素的对比组合,富有跳跃的动感韵律和强烈的视觉效果,分解形不同元素(同一)重复构形,产生节奏与韵律感,重构构形依据一定目的和内在关联性,对已有不同形象,做意义化整合的重新构形(产生新观念、形象、功能)。

过程:

有意识地断裂破坏(走向无秩序)创造性的发现分散的意义并组合(走向新秩序)产生新形象(超常新颖视觉语言和深刻的表现力)透叠法和套叠法,二解构在进行想象的过程中,第一步是对既有元素进行解构,这实际是对形态进行分析认识的过程。

所谓解构是指对元素形态进行分解,将其分为特征部分和可塑部分。

特征部分是指元素特有的、可作为识别依据的部分,如钟表的时间刻度、铅笔的笔头部分,通常来说特征部分在元素的想象重塑中保持相对稳定,受众由此辨认出元素。

如果受众连元素是什么都辨别不出来,就更谈不上对其所指向含义的理解了。

可塑部分是指元素中可以大胆改变并具有一定可塑性的部分,如钟表的外轮廓、铅笔的笔杆等,而这正式体现创造性的亮点所在。

三单一形态的想象创新这种想象是指以单一元素为对象,根据一定目的对其进行重新构造的过程。

在这个想象过程中也会借鉴到其他元素的特征,但这种借鉴是融入到原形中去的,在产生的新形象中并不明确显示被借鉴元素的特征形态。

单一元素的想象可以从以下几个方向着手:

1.打散重构将原形分解,打散后按照一定目的以新的方式重新组装。

这种重新组装可以改变原由顺序和结构,也可以对局部进行重复增殖或削减去某些部分。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农林牧渔 > 林学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