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49946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163.3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docx

的采矿问答知识点

名词解释

1.煤田:

指含煤地层比较连续或不连续、在同一成矿条件下形成的、一般分布范围较广的产煤地。

有的煤田只有一层或几层煤层,有的有数十层煤层。

2.夹矸:

煤层中有时含有厚度小于0.5m的沉积岩夹层,称之为夹矸

3.煤层倾角:

煤层层面与水平面所夹的两面角

4.煤层厚度:

煤层顶底板之间的法线距离

5.煤层稳定性:

指煤层形态、厚度、结构和可采性的变化程度

6.井田:

指采矿工程中按地质条件和开采技术水平划定的由一个矿井开采的范围

7.阶段:

指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8.水平:

将布置有井底车场的阶段运输大巷且担负全阶段运输任务的水平,称为“开采水平”,也简称“水平”

9.开切眼:

在采区走向边界出的煤层中开掘的连通区段运输平巷和区段回风平巷的斜巷

10.矿井井巷:

为进行采矿而在地下开掘的各种巷道的硐室的总称

11.石门:

指在岩层中开凿的、不直通地面、与煤层走向垂直或大角度斜交的岩石平巷

12.硐室:

指具有专门用途、在井下开凿和建造的断面较大且长度较短的空间构筑物,如绞车房、水泵房、变电所和煤仓等

13.矿井生产系统:

指由完成特定功能的设施、设备、构筑物、路线和井巷组成的总称。

矿井生产系统由矿井的运煤、通风、运料、排矸、排水、动力供应、通信、检测等子系统组成

14.矿井设计生产能力:

指矿井设计中规定的单位时间采出的煤炭数量,一般以“Mt/a”表示

15.井型:

指根据矿井设计生产能力的不同而划分的矿井类型

16.阶段:

指在井田范围内平行走向按一定标高划分的一部分井田。

17.采区:

在阶段内沿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段,每一个开采区段称为一个采区

18.分带:

在阶段内沿煤层走向把阶段划分为若干个适合布置采煤工作面的长条,每一个长条叫做一个分带

a)带区:

由相邻较近的若干分带组成,并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域,叫做带区

19.盘区:

在近水平煤层条件下,在大巷两侧将井田划分为若干具有独立生产系统的开采区段,每一个块段称为一个盘区,盘区即近水平煤层开采的采区

20.采煤工艺:

采煤工作面采出煤炭的过程和工作习惯上称为回采。

采煤工艺,是指采煤工作面各工序所用方法、设备及其在时间、空间上的相互配合,又称回采工艺。

21.采煤方法:

指采煤工艺与回采巷道布置及其在时间上、空间上的相互配合。

22.及时支护:

采煤机割煤后,先移架,后推移输送机。

23.滞后支护:

采煤机割煤后,先推移输送机,后移架。

24.综采:

用机械方法破煤和装煤、输送机运煤和自移式液压支架支护顶板的采煤工艺,简称“综采”

25.采煤循环作业:

采煤工作面周而复始地完成破煤、装煤、运煤、支护和处理采空区等工序的过程。

26.循环进度:

完成一个循环作业后采煤工作面推进的距离,称为循环进度

27.作业方式:

采煤工作面一昼夜内采煤班和准备班的配合方式

28.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

长壁工作面沿走向推进,通过机械一次将整层煤采出的采煤法,主要用于近水平、缓(倾)斜和中斜煤层

29.沿空留巷:

工作面采煤后沿采空区边缘维护原回采巷道德护巷方法

30.倾斜长壁采煤法:

长壁工作面沿煤层走向布置、沿倾斜向推进的采煤方法,称为倾斜长壁采煤法,主要用于倾角小于12°的煤层,可以选择炮采、普采和综采工艺

31.长壁放顶煤采煤法:

开采近水平、缓(倾)斜和中斜厚煤层时,先采出煤层底部长壁工作面的煤,随即放采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

32.放矿椭球体理论:

矿石在采场破碎后是按近似椭球体形状向下自然流动的,即原来所占的空间为一旋转椭球体。

在放矿过程中形成的椭球体,称为放出椭球体,停止扩展而最终形成的椭球体,称为松动椭球体,放矿后形成放出漏斗和移动漏斗

33.循环放步煤距:

在工作面推进方向上,两次放顶煤之间工作面的推进距离

34.放煤方式:

放顶煤工作面每一循环放煤顺序、次数、同时打开的放煤口数和放煤量的配合方式,成为放煤方式

35.采放比:

是指放顶煤工作面采煤机机采高度(或爆破高度)与顶煤高度之比。

合理的采放比应根据煤层的厚度、煤的硬度和节理发育程度以及工作面的推进速度等因素确定。

36.准备巷道:

为准备采区、盘区或带区而开掘的主要巷道,成为准备巷道。

37.准备巷道的布置方式成为准备方式。

38.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

是指用水平面按一定的高度把急(倾)斜特厚煤层分成若干分段,在分段内先采出底部工作面的煤,随即放出上部顶煤的采煤方法。

39.房式采煤法和房柱式采煤法:

在煤层内开掘一系列称为煤房的巷道,煤房左右用联络巷相连,这样就形成一定尺寸的煤柱。

煤柱可留下不采,用以支撑顶板。

在煤房采完后再将煤柱按要求尽可能采出。

前者为房式采煤法,后者为房柱式采煤法。

40.采区车场:

采区上下山与运输大巷、回风大巷或区段平巷连接处的一组线路、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1.道岔:

使车辆的由一条轨道线路上转到另一条轨道线路上的装置。

DK-单开、DC-对称、DX-渡线、JC-交叉、JD-交叉渡线、DZ-对称组合、TX-四轨套线。

第一段第一位代表轨距、后两位代表轨型;第二段代表辙叉号码;第三段,前两位代表曲线半径,后两位代表轨中心距。

42.采区上部车场:

采区上山与采区上部区段平巷和阶段回风大巷之间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3.采区中部车场:

指上下山与中部区段平巷连接处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4.采区下部车场:

指采区上山与阶段运输大巷相连接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45.井田开拓:

为矿井和开采水平服务所进行的井巷布置及开掘工程。

46.综合开拓:

矿井采用立井、斜井、平硐等任何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开拓方式。

47.多井筒分区域开拓:

指把大型矿井井田划分为若干个具有独立通风系统的开采区域并共用主井的井田开拓方式。

48.开采水平垂高:

又称水平高度,指开采水平服务范围上下边界之间的垂直距离。

49.辅助水平:

指在开采水平内,因生产需要而增设有运输大巷的水平位置和所服务的开采范围。

50.井底车场:

指位于开采水平、井筒附近的一组巷道和硐室的总称。

简答

1.长壁式采煤的方法特点:

①采煤工作面较长,通常为80~350m。

②随着采煤工作面推进,顶班暴露面积增大,矿山压力显得较为强烈。

③采煤工作面分别用爆破;滚筒式采煤机或刨煤机破煤;装煤,一般用与采煤工作面平行铺设的刮板输送机运煤,用支架支护工作空间,用垮落法或填充法处理采空区。

④在采煤作业面两端一般至少各有一条回采巷道与之相连,以形成生产系统。

2.柱式体系采煤方法特点:

①在煤层内布置一系列5~7m的煤房,采煤房形成窄工作面,一般成组向前推进。

煤房之间留设煤柱,煤柱宽数米至20~30m不等,每隔一定距离用联络巷贯通,构成生产系统,并形成条状或块状煤柱以支撑顶版。

②采煤房时矿山压力显现较和缓,可用锚杆支护工作空间,支护较简单。

③高度机械化的柱式体系采煤法目前多用连续采煤机及配套设备,且在一组煤房内交替作业。

④采掘合一,掘进准备也是采煤过程,回收煤房间煤柱时也使用同一种类型的采煤配套设备。

3.大采高一次全厚综采的评价和试用条件:

1: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的评价:

与分层综采相比,大采高综采工作面产量和效率大幅度提高;回采巷道的掘进率明显降低并减少了假定铺设;减少综采设备搬迁次数,节省了搬迁费用;设备投资比分层综采大,但产量大;效益高。

与综放开采相比,大采高综采工作面采出率高。

其缺点是在采高增加后,液压支架;采煤机和输送机的质量都将增加。

在传统的矿井辅助运输条件下,装备搬迁和安装均比较困难。

另外,工艺过程中防治煤壁片帮,设备防倒;防滑和处理冒顶都有一定难度,对管理水平要求也高。

2:

大采高一次采全厚综采的适用条件:

一般适用于地质构造简单;煤质较硬;煤层厚3.5~7.0m;赋存稳定;倾角一般小于12°;最大不超过20°;顶底板稳定或较稳定的厚煤层。

4.影响工作面的长度因素:

①地质因素。

(煤层地质条件,小的地质构造,瓦斯涌出量)②设备条件。

③阶段斜长。

④工作面效率。

⑤安全。

5.工作面长度确定原则:

平均日产量最高,吨煤费用较低,有合理的推进速度,刮板输送机的铺设长度能满足要求,避免较大的地质构造影响。

6.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考虑因素:

(1)先考虑地质构造因素。

(2)工作面主要装备在不大修前提下保证正擦汗那个生产所能承受的过煤能力。

(3)与工作面连续推进长度相匹配的准备方式;回采巷道掘进通风能力;运输巷中的运煤方式;工作面供电方式等。

7.截深:

加大截深(0.8~1.0m,最大至1.2m)和减小截深(顶班不稳定情况下,采用缩小截深;加大滚筒直径;实行浅截快跑作业)

8.机采工作面开机率:

{r=t1(割煤)+t2(跑空)+t3(进入)\Tr*60}100%

9.提高采煤机开机率途径:

(1)工作面内部考虑,提高工作面装备可靠性。

能力;容量;速度等技术参考要有足够的富裕系数;提高工作面的检修速度和质量;减少路途时间损失,缩短交接班事件,增加采煤机作业时间;缩短工作面端口工作时间;合理安排工种;工序;加强班组协作。

(2)从工作面外部考虑,提高采区;盘区或带区及全矿生产系统的可靠性,降低运输;通风;供电;排水;提升等生产系统的故障率;同时提高人员素质和技术水平。

10.采煤工作面生产能力Qr=Nr(割煤刀数)·L(工作面长度)·M(条高)·B(普采和综采工作面截深)p(煤的体积质量)·(工作面采出率)

11.采煤工作面采出率=工作面实际采出煤量|工作面实际储量*100%

12.工作面落煤损失:

未采出工作面顶板方向煤皮;遗留在底上的煤,炮采工作面蹦向条空区的煤和运输过程中泼洒的煤。

放顶煤工作面端头和切跟处未放落的顶煤,总采伐处顶煤或底煤损失,采放工艺损失

13.炮采和普采的工作面完成一个采煤循环的标志是回拉放顶,普通综采工作面完成一个采煤循环的标志是移架综放工作面完成采、放全部工序才算完成一个采煤循环。

14.综采工作面的工序安排;采煤机割煤,移输送机,移架三项工序的合理配合。

15.采区巷道掘进原则:

尽量平行作业,尽快形成全负压通风系统。

16.采区生产系统①运煤,②通风,③运料排矸,④供电,⑤压气和供水。

17.单项布置和掘进:

(1)留煤柱,煤炭损失大,不能避免问题

(2)沿空掘巷,并没有减少区段平巷掘进长度,减少了煤炭损失减少了区段之间联络巷道,减少了巷道作护工程量。

(3)巷内布置。

18.工作面通风相关回采巷道原则:

①足够风量并符合安全规程规要求,防止工作面上的隅角积聚瓦斯,②无煤柱开采沿空留巷时,应采取防止从巷道的两帮和顶部向采空区漏风的措施。

③风流应尽量单向顺流,少折返逆流,系统简单,风路短。

④根据通风要求,进;回风巷应有足够的断面和数目,应保证风速不超限。

19.倾斜工艺特点:

1岩层更容易出现裂隙和家具破碎,冒落矸石有向采空区移动趋势,支架主要作用,支撑顶板,2煤层倾角较大时,倾斜哦国内工作面长度不能过大,否则忧郁煤壁片帮造成机道碎煤多而使输送机难以启动。

煤层厚度增加,采取防片帮措施。

3移架困难,可采用全面工作面小移量多次前移方法,优先选用配套大拉力推移千斤顶的液压支架。

4水可以自动流向采空区,有利于向采空区注浆防止煤层自燃,工作面无积水,劳动条件好,设备不易受潮,装煤效果好。

20.单轮顺序放煤优点:

放煤方式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放煤速度较快。

21.多轮顺序放煤:

优点:

可减少煤中泥矸,也可在一定程度上提高顶煤放出率。

缺点:

1每个放煤口必须打开多次才能将煤放完,总的放煤速度较慢。

2操作难以掌握,放煤不可均匀导致煤岩分界面下降就不均匀,会增加混矸。

22.放顶煤主要出现煤炭损失:

(1)工作面煤炭损失1难以避免煤炭损失:

工艺损失,工作面上下端头损失,出条损失,未采损失。

2非正常原因引起煤炭损失:

由地质构造引起的损失与技术决策有关的损失。

(2)区段或分带隔离煤柱损失。

23.提高放顶煤开采采出率的措施:

(1)减少初采损失,采用开采顶巷技术和深孔爆破技术。

(2)减少端头损失,将工作面输送机的机头和机尾,尽量向巷道方向布置。

(3)减少放煤工艺损失。

放煤时可能出现的问题及处理方式:

1碎煤呈拱的办法,主要是通过摆动支架尾梁或掩护梁,若无效,可采取降架;升架破坏成拱,但是会对支架有所损害。

2大块煤堵口放不下来,可通过支架上的插板等机构破碎或松动顶煤,促其下落。

在工作面平稳的情况下,可以适当摆动支架尾梁将顶煤松动破碎。

严禁采用炸药爆破办法处理卡在放煤口的大块煤。

落在运输机上的大块煤应该及时由人工处理。

3:

顶煤和顶板过硬难以垮落问题,应预先对顶煤或顶板进行高压注水和预裂爆破,预裂爆破应在工作面未采动区进行并制定专门的安全技术措施。

注水软化顶煤处理范围大,不影响工作生产,不但可以使顶煤产生大量裂隙,而且还具有良好的降尘功能。

随倾角增大,采煤机在自重影响下截煤时因偏离煤而减小截深,输送机也会因采下煤流向溜槽下侧而造成断链事故。

24.倾斜长壁采煤法优点1)巷道布置简单,巷道掘进和维护费用低,投产快2)运输系统简单,占用设备少,运输费用低3)工作面容易保持等长,有利于综合机械化采煤4)通分线路简单,通分构筑物少5)对某些地质条件适应性强6)技术经济效果好

25.倾斜长壁采煤法缺点1)长距离倾斜巷道掘进,辅助运输和行人比较困难2)在不增加工程量的条件下,煤仓和材料车场数目较多,大巷装载点多3)分带斜巷内存在下通风问题

26.倾斜长壁采煤法适用条件:

主要考虑煤层请倾角大小和工作面链接推进长度。

适用于煤层倾角小于12°煤层

27.房式采煤法(煤房间留设不同形状的煤柱,采煤房时煤柱暂时支撑顶板,采完煤房后有计划地回收所留的煤柱,如果顶板稳定可以直接回收全部煤柱,反之则保留部分煤柱。

28.特点:

只采煤房不回收煤柱。

用房间煤柱支撑上覆岩层,煤房宽度取决于采高、采深、顶底板稳定性和设备。

29.柱式体系采煤法优点:

1.设备投资少,一般一套设备仅为长壁综采价格的1/3–1/6。

2.采掘设备相同,采掘合一,掘煤房即采煤,建井工期短,出煤快,特别是对于有煤层露头并用平硐开拓的矿井。

3.设备运转灵活,多为胶轮或者履带行走。

自身搬迁,拆装方便,容易适应煤层变化,容易把不规则带,边角煤和断层切割区的煤回采出来。

4.支护简单,以锚杆支护为主,大部分为煤层巷道,矸石量少并可在井下处理,有利于环境保护。

30.柱式体系采煤法缺点:

采出率低。

一般50-60,回收煤柱时达到70-80;通风条件比较差,进、回风巷并列布置,通风构筑物多,漏风大,通风管理困难,多头串联通风;对地质要求严格,不适用于倾角大。

厚度大及顶板稳定性较差的煤层,也不适用于近距离煤层群开采;同等地质条件下产量一般低于长壁综采。

31.采煤方法选择原则:

生产安全;技术先进;经济上合适;采出率高;因地制宜。

32.安全、高效、绿色开采是采煤方法发展方向。

33.准备方式确定原则:

生产系统完善;巷道布置简单;掘进和维护工作量少;有利于集中生产、提高工作面单产和采出率;能充分发挥设备效能;有利于工作面正常接替和保证安全。

34.联合准备优点:

1.在工作面单产不高的情况下,采区内较多工作面同时生产有利于通过增加同采工作面个数来提高采区生产能力。

2.减少了上山、车场、硐室掘进工程量、维护费和设备安装费。

3.联合准备的集中上山可以布置在稳定的底板岩层中,可按设计的坡度和方向施工,使巷道质量容易保证,也便于高效能地运输设备安装和运转。

缺点:

准备新采区的时间长,辅助运输环节多;巷道之间联系和通风系统比较复杂且要求具备较高的生产管理水平。

35.放顶煤采煤方法优点:

高产高效;巷道掘进率低;工作面搬家次数少;吨煤成本低;对地质条件和煤层贮存条件变化适应性强。

存在的问题:

采出率低;支架与配套设备系列研制;瓦斯灾害防治;自然发火防治;煤尘防治;沿底煤巷矿压控制技术。

适用条件:

煤层厚度5-10为佳;煤层硬度一般应小于3;煤层埋深不宜小于100m;硬夹石层厚度不宜超过0.4m;直接顶应具有随顶煤下落的特性,其冒落高度不宜小于煤层厚度的1.0-1.2倍。

基本顶悬露面积不宜过大;煤层倾角不宜过大;自然发火、瓦斯和水文地质条件。

36.工作面煤炭损失的构成:

1)难以避免的煤炭损失:

工艺损失、工作面上下端头损失、初采损失、末采损失2)非正常原因引起的煤炭损失,一类是由于地质构造引起的损失,另一类非正常损失与技术决策有关。

37.提高放顶煤开采采出率的措施:

减少初采损失、减少端头损失、减少放煤工艺损失

38.水平分段放顶煤采煤法的优点:

降低了巷道掘进率,提高了产量和效率,在条件允许时应优先选用。

39.煤层上山与岩石上山的优缺点:

煤层上山掘进容易、费用低、速度快,联络巷道工程量少,生产系统简单,并可补充勘探资料。

岩石上山布置在煤层底板岩层中,掘进速度慢,准备时间长,受煤层倾角变化和走向断层影响小,维护条件好,维护成本低。

40.煤层上山的维护难度取决于采深、煤层的强度和厚度、顶底板岩性、煤柱大小和服务时间。

41.采区上山的数目如何确定?

采区上山数目及相对位置采区上山至少要有两条:

即一条运输上山,一条轨道上山。

随着生产的发展,常常需要增加上山数目,例如:

(1)生产能力大的煤层采区,或煤层群集中联合准备采区;

(2)生产能力较大,瓦斯出量也很大的采区,特别是下山采区;

(3)生产能力较大,经常出上,下区段同时生产,需要简化通风系统的采区;

(4)运输上山和道上山均布置在底板岩石中,需要探清煤层情况,或为提前掘其他的采区巷道的采区。

高瓦斯矿井、有煤(岩)与瓦斯(二氧化碳)突出危险的矿井的每个采区和开采容易自燃煤层的采区,必须设置至少1条专用回风巷;低瓦斯矿井开采煤层群和分层开采采用联合布置的采区,必须设置1条专用回风巷。

采区进、回风巷必须贯穿整个采区,严禁一段为进风巷、一段为回风巷。

42.增设的采区上山一股专作通风用,也可兼作行人和辅助提升(临时)用。

增设的上山特别是服务期不长的上山,多沿煤层布置,以便减少掘进费用,并起到探清煤层情况的作用。

43.准备方式的改革和发展:

多样化,大型化,高产高效集中化,单层化和全煤巷化,辅助运输新型化

44.煤仓的形式有:

垂直煤仓,倾斜煤仓,混合式煤仓,巷道底板式混合煤仓。

45.划分井田的原则:

1.与矿井的生产能力相适应。

2.尽量利用自然条件3.要有合理的尺寸和足够的储量4.统筹兼顾,照顾全局5.留有余地6.直线原则

46.划分井田的方法:

1.按地质构造划分2.按煤层赋存形态划分3.按煤质、煤种分布划分4.按地形地物界线划分5.人为划分

47.试述井田开拓的主要内容。

①井田内的再划分,划分阶段、开采水平、采区、盘区或带区,确定水平高度、水平数目、水平位置标高和阶段斜长;②确定井筒(硐)位置及工业场地位置;③确定井筒(硐)形式、数目、功能、装备、断面、支护、深度(长度)及配置;④确定井底车场形式、能力、线路和硐室;⑤确定运输大巷和总回风道位置、数目、装备、断面、支护、方向和坡度;⑥开掘井筒(硐)、井底车场、主石门、运输大巷、总回风道、采区石门等为全矿或开采水平服务的开拓巷道;⑦确定各煤层、各采区、盘区或带区的开采顺序、采掘接替和配采方式;⑧确定并实施开拓延深方案;⑨确定技术改造和改扩建方案。

48.开拓方式的分类按井筒形式分:

立、斜、平、综、分区域;按水平数的多少分:

单水平、多水平;按开采准备方式分:

上山式、下山式、上下山式、混合式;4、按开采水平大巷的布置方式分:

分煤层大巷、集中大巷、分组集中。

49.井田开拓方式的原则:

1)贯彻执行国家有关煤炭工业的技术政策,在保证生产技术可靠和安全的前提条件下尽量减少开拓工程量,尤其是减少初期建设工程量,以节约基建投资,加快矿井建设;2)合理集中开拓部署,简化生产系统,避免发生分散,做到合理集中生产;3)合理开发资源,减少煤炭损失;4)贯彻执行煤矿安全生产的有关规定,建立完善的生产系统,使主要井巷保持在良好的使用和维护状态;5)适应当前国家的技术水平和设备供应状况,并为采用新技术、新工艺、发展采煤机械化、综合机械化、自动化创造条件。

50.煤层上山:

沿煤层布置,要求不破坏顶板的完整性;特点:

优点:

掘进速度快,联络巷工程少,费用低;超前探煤作用;缺点:

当(变化时,坡度对输送机不利。

需留煤柱保护;上山围岩是煤和软岩;维护条件差;上山与平巷的层面交叉,多开绕道工程;受采动影响。

适用的条件:

开采薄及中厚煤层的单一煤层采区,服务年限短。

开采单一厚煤层煤层厚度不大(仅两个分层),顶底板围岩稳定,煤质较硬,上山维护部不困难。

联合布置采区,下部有维护条件较好的薄及中厚煤层。

为部分煤层或区段服务,维护年限短的辅助上山。

51.岩石上山:

布置于煤层底板稳定的岩层中,避免构造破坏,层间距要求:

距煤层10-20m特点:

优点:

维护费用低;煤损少。

可跨上山采,加大采面连续推进长度;生产系统可靠,通风条件好,易封闭采空区,防自燃有利;不受煤层倾角影响,可定向按坡度取直掘进能合理处理上山与平巷的平面或立面相交工程,绕道工程量小。

缺点:

岩石工程量大;适用的条件:

单一厚煤层((3个分层),或近距煤层群联合布置;采区服务年限(3年以上;煤层底板岩层较稳定,无承压水

52.试述上、下山开采的优缺点及适用条件。

对倾角不大的缓倾斜煤层,为扩大开采水平的垂高和服务范围,增加水平可采储量,可以考虑采用上、下山相结合开采。

1)运输和提升方面:

上山开采时,煤矸向下运输,运输能力大,耗费动力少,但从全矿来看,煤矸在上山中和井筒中的运输方向相反,存在折返运输。

下山开采时,煤矸向上运输,全矿没有折返运输,总的运输工作量较少。

但用普通胶带运输机运煤时,下山的倾角不得大于18°,用矿车运煤时,运输能力小。

2)排水方面:

上山开采时,采区内的涌水课直接流入井底车场,一次排至地面,排水系统简单。

下山开采时各采区都要解决采区内的排水问题。

3)掘进方面:

下山掘进期间的装载、运输、排水等工序比上山掘进时复杂,因而掘进速度较慢、效率较低,成本较高,尤其当下山坡度大、涌水量大时,下山掘进更为困难,二上山掘进则方面的多。

另外,下山掘进需要更多的安全技术措施,特别是要采取防止跑车的技术措施。

4)通风方面:

上山开采时新鲜风流由上山进入采区,废风经回风上山、回风大巷流往风井,新风和废风都是向上流动,沿倾斜方向的风路较短。

6)适用条件:

①倾角16°及以下的煤层,瓦斯含量低,涌水量不大,下山开采的缺点并不严重,而节约开拓工程量、加大开采水平垂高的优点则十分突出,应采用上下山结合的开采方式②当井田深部受自然条件限制,可采储量不多深部境界高低不一设置开采水平有困难或不经济时可在最终开采水平以下设一部分下山采区。

③一些多水平开采的矿井,由于开采强度大,井田走向长度短、水平接替紧张、原有生产水平不能保证矿井产量,可在井田内靠近井筒部分布置一个或几个下山采区,担负一部分产量任务。

绘图,用文字说明单一走向长壁采煤法的采区巷道布置、掘进顺序和生产系统

掘进顺序:

采区运输石门-采区下部车场-轨道上山和运输上山-采区上部车场-中部车场-回风平巷和运输平巷-回风大巷

采区生产系统由采区正常生产所需的巷道、硐室、装备、管线和动力供应等组成。

包括运煤系统、通风系统、运料排矸系统、供电系统、压气和供水系统。

采区生产能力如何确定?

采区生产能力是采区内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和掘进工作面产煤及采区生产系统能够保证的能力,一般以万t/a表示。

其中n--同时生产的采煤工作面数;k1--采区掘进出煤系数,可取1.1;k2--工作面之间出煤影响系数,n=2时取0.95,n=3时取0.9

采区生产能力是一个综合指标,它取决于采区运输、通风等环节的能力。

试述井筒(硐)形式的比较与选择。

一、平硐开拓

1、优缺点:

有许多优点,由于少一个提升环节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