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0496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3 大小:20.5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3页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3页
亲,该文档总共1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1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docx

苏教版二年级上册数学厘米和米教案下载

五厘米和米

教学内容:

认识线段、认识厘米和米、以及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长度。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的一些特征,能正确地识别线段,会选择合适的工具画线段。

2、使学生在具体的活动中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和米,初步建立1厘米和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

3、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厘米和米作单位测量线段或物体的长度,会画指定长度(限整厘米)的线段,能合理估计一些线段或物体的长度,发展初步的空间观念。

4、使学生在相关的学习活动中,进一步培养对数学的好奇心,增强与他人合作交流的意愿,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初步感知线段的基本特征,建立正确而清晰的表象;初步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

教学难点:

建立正确的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测量和估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

课时安排:

5课时

1、线段的初步认识............................................1课时

2、认识厘米..................................................1课时

3、认识米....................................................1课时

4、练习十....................................................1课时

5、我们身上的“尺”.........................................1课时

 

课题:

认识线段第

(1)课时课型:

新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59-60

教学目标:

1、使学生通过实际的观察和操作,初步认识线段,知道线段是直的,线段是有长度的,有些物体的边可以看成线段。

2、使学生能根据对线段的初步认识,从一组图形中辨认出线段,数出简单多边形中线段的条数,学会用直尺画线段。

3、使学生进一步增强对数学的好奇心,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教学重点:

认识线段

教学难点:

线段的特点

教学准备:

线,课件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

同学们喜欢数学吗?

下面许老师想请大家到数学宫游玩,你们愿意吗?

那我们就出发吧!

(出示城堡图)你们想快点儿到数学王国吗?

好,走哪条路?

为什么?

(截取两条线)我们可以把这两条路看作两条线,请你们仔细观察,这两条线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又有什么不同的地方?

(板书:

直)

二、新授

1、感受线段的“直”

老师带领学生观察手中的一条线(弯曲的),师:

你们再看看我手中这根毛线是什么样子的?

你能想办法把这根弯曲的毛线变直吗?

(从抽屉里找出毛线,学生动手试一试)

谁来演示一下?

(指名学生上讲台把线拉直)现在,他两手之间的线是怎样的?

(课件,边指边说)他两手之间直直的这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板书:

线段)

2、感受线段的“两个端点”

(课件)这是线段的一端,这是线段的另一端,两手捏住的地方,也就是它的端点。

(板书:

端点)线段有几个端点?

(板书:

两个)他手中哪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谁能完整的指出来?

这可以看

成一条线段,这是它的两端。

请同学们把线拉直,互相指一指。

(学生活动,老师巡视。

继续观察我手中的毛线。

(老师捏住线的两端,并拉直,手一高一低)问:

现在两手之间的这一段也能看成线段吗?

为什么?

(把毛线的一端松开):

这还是线段吗?

师:

为什么?

3、认识线段的图形

师:

(板书)在数学上,我们怎么来表示一条线段呢?

请大家仔细看,知道图上这两个短短的竖线表示什么意思吗?

4、小结线段的特征:

线段除了有两个端点,还有什么基本特征?

5、想想做做第1题

你们都认识线段了吗?

你能一下子把它认出来吗?

下面我们来一组判断题。

(逐条出示:

有端点、没端点的、弯的等等)你是怎么想的?

6、生活中找线段

其实啊,线段特别调皮,它经常跑到我们的生活中来。

比如说,我手中的这把尺上就有线段,你能在直尺上找到线段吗?

谁来指给大家看看?

还能找出线段吗?

小结:

除了尺的边可以看成是线段,哪些物体的边也可以看成线段?

在教室里找一找,每人找3条,找到后和同桌说一说。

7、折线段

长方形纸上也有线段吗?

哪条边可以看成线段?

(指名一学生上来指一指)拿出长方形纸片,任意地只折一次。

将长方形纸片打开,你发现了什么?

这条折痕也能看成一条线段吗?

为什么?

把你折的线段指给同桌看一看。

同学们手中的纸片都是一样的,有谁折出比这条线段长的折痕?

师:

真的吗?

我不相信,你能不能证明给大家看看?

(学生比较线段的长短)师:

谁的折痕长?

看来,线段是有长有短的。

有没有比这条还短的?

想一想,怎样折一条线段比这条短的?

8、想想做做第2题

师:

同学们真厉害,折出了这么多线段。

其实,我们前面学的一些图形里也有线段,你能找出来吗?

(出示正方形)这是什么图形?

它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哪四条?

谁来指一指?

请同学们打开作业本,下面的图形由几条线段围成的就记下几。

(逐条出示后三条)

集体核对。

三角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五边形是由几条线段围成的?

那么由六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生:

六边形。

八条线段围成的图形是……生:

八边形。

二、画线段

线段无处不在,你能自己动手画一条线段吗?

你准备借助什么工具来画线段?

小结:

借助物体直的边都可以画线段,我们一般用尺来画线段。

想一想,你打算怎么画?

请同学们打开作业本,用尺画一条漂亮的线段。

如果画时有困难,同桌可以商量商量。

(老师巡视,针对学生存在问题加以指导)

请画得好的同学介绍画线段的方法。

用他介绍的方法拿尺画一条更漂亮的线段。

请小朋友欣赏你的同桌画的线段,如果他画得好,就竖起大拇指夸夸他,如果画得不太对的地方,也请你给他指出来。

三、连线段游戏

1、想想做做第3题

同学们喜欢做游戏吗?

游戏的名字叫:

连线段。

看,(课件)以两点为端点,能画出线段吗?

打开书第49页,想想做做第3题。

还能再画吗?

连接两点只能画一条线段。

2、想想做做第4题

你们真棒,加一个点,三个点,最多能画几条线段?

想想做做第4题,在书上完成。

还能再画吗?

三个点能画几条线段?

3、想想做做第5题

你们挺厉害的嘛,加大难度,再加一个点,四个点。

想一想,你最多能画出几条?

想想做做第5题。

(课件)出示四条,和我一样的举手?

还有不一样的吗?

能不能再画了,是不是所有的两个点都连接起来了?

(课件演示第5题)

十一、课堂总结、画图案

恭喜大家,闯关成功。

让我们轻松一下,欣赏用线段组成的美丽图画。

(课件展示)今天,我们一起认识了线段,(板书:

线段)你知道了什么?

课后,你们也可以用线段组成一些美丽的图画,和好朋友分享。

板书设计:

认识线段

把线拉直,两手之间的一段可以看成线段

线段可以用“”表示

教后记:

课题:

认识厘米第

(2)课时课型:

新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1-63

教学目标:

1、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厘米,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2、使学生初步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学会用直尺画定长线段。

教学重点:

初步建立1厘米的长度概念

教学难点:

学会用刻度尺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准备:

课件

教学过程:

一、复习。

下面哪些是线段?

哪些不是?

小结:

线段必须是直的,而且还要有两个端点。

二、新授。

1、引入新课:

(1)请同学们看一看自己的课桌的宽。

提问:

你们觉得这条边有多长?

再说说你是用什么方法得知的?

(2)提问:

想一想为什么他们说的数不同?

(3)小结:

为了更加准确,我们一般情况下用尺子来量一量最好,要量出物体的长度,首先要认识尺上的长度单位,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较小的长度单位“厘米”。

2、认识厘米

(1)观察尺上的“厘米”刻度。

出示米尺图,告诉学生:

这是米尺的一部分,它上面一个又一个的刻度叫刻度线,刻度线的数字表示所对应的刻度长多少,看左端的刻度数字写着“0”。

声明刻度由此开始,从0到1是1厘米。

从1到2也是1厘米……每一个这么长就是1厘米。

(板书:

1厘米)那么从0到3的长度就是3厘米,从0到7的长度就是7厘米。

(2)看刻度回答:

“0”在哪里?

0到1的长度是几厘米?

1到2是几厘米?

3到4呢?

从刻度0到5是几厘米?

从0到10呢?

(4)请每位学生观察一下2厘米、5厘米各有多长,再用手比划出它们的长度。

3、教学量一量。

(1)出示一支铅笔。

(2)教师边讲解,边示范:

将铅笔的一端与尺子的0刻度对齐,铅笔的右边对着刻度几就是几厘米。

请学生说一说铅笔的长度。

(3)想一想:

在量的时候为什么铅笔的左边要对准0刻度?

不对齐行吗?

(4)打开书第51页例2,学生看书将例题中括号填完整。

小结:

在量物体长度时,一般要把物体的左端与尺子的刻度对齐,再看物体的右端对着几就是几厘米。

4、完成“想想做做”第3题。

(1)提问:

红线长几厘米?

是整厘米数吗?

那么它接近几厘米?

为什么?

蓝线呢?

为什么接近8厘米?

(2)小结:

在我们量一条线段或物体的长度时,不一定是整厘米数,只要接近几厘米,我们就说它大约几厘米。

5、完成例3。

(1)教师示范,学生观察。

分三步画:

先对着0刻度,点出一个端点。

从尺的0刻度开始,画到所要的刻度4。

(2)学生按这样的方式试一试,画一画。

(3)提问:

我们怎样画一条线段?

6、完成“想想做做”第6题。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第5题。

(1)学生估计。

(2)再测量。

(3)同学间交流数据。

2、完成“想想做做”第7题。

板书设计:

认识厘米

教后记:

 

课题:

认识米第(3)课时课型:

新课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4-65

教学目标:

使学生初步认识长度单位米,建立1厘米、1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米=100厘米,初步学会用刻度量物体长度的方法

教学重点:

知道1米=100厘米

教学准备:

米尺,1米和3米长的绳子各一根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2、量一量,我们的课本大约长()厘米,宽()厘米

二、新授。

量比较短的物体,我们可以用厘米作单位,但要量教室、操场这些较大的物体,还用厘米作单位,这就麻烦了,这时就要用不厘米大的长度单位一米(板书课题)。

今天我们就来认识它。

1、认识长度单位“米”。

(1)出示米尺。

介绍:

这就是米尺,它的长度正好是1米。

(2)再用米尺量一量课桌的长、自己的身高、以及铅笔的长度,进一步加深1米的实际长度。

(3)出示米尺,观察刻度。

数一数米尺中厘米的刻度,看一看1米是多少厘米。

提问:

1米是多少厘米?

(板书:

1米=100厘米)

说明:

1米是100厘米,也就是100厘米等于1米。

2、教学试一试。

(1)请学生用米尺量一量黑板的长,注意在量的时候:

应从物体的端点开始,一直量到另一个端点,尺子要摆平,这样才能量出长度。

(2)量一量教室的长度。

(3),先估计,再测量

三、巩固练习。

1、完成“想想做做”2

2、完成“想想做做”4。

学生填写,教师提醒看清单位名称。

4、完成“想想做做”3。

(1)分小组完成下面的活动。

(2)提醒注意测量的方法。

5、完成“想想做做”5。

6、补充

提问“如果这辆车高5米,能通过吗?

为什么?

如果一座桥高3米,而一艘轮船高4米,能顺利通过吗?

为什么?

板书设计

认识米

1米=100厘米

 

课题:

练习十第(4)课时课型:

练习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6-67

教学目标:

使学生通过练习巩固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单位之间的换算,能熟练的选择合适的长度单位。

教学准备:

课件,直尺,米尺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量比较短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量比较长的物品,通常用()作单位。

2、复习米和厘米的认识

1、想想做做第1题

自己选择合适的单位填一填

集体核对

自己举例身边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米”作单位,自己举例身边还有哪些事物可以用“厘米”作单位

3、复习单位换算

想想做做第2题

学生自己填写

核对

4、复习量长度

1、想想做做第3题

先估计一下哪一条长一些,汇报

测量长度(教师个别指导测量方法不到位的学生)

提示:

我们不能仅仅靠目测量确定长度,测量更准确

2、想想做做第7题

出示题目

先估计,汇报

测量,填写

汇报

请估计比较准的孩子说说估计的时候是怎么想的

5、复习简单的长度计算

1、想想做做第4题

出示题目,学生自己完成

汇报核对

2、想想做做第5题

出示题目

自己完成第一问

汇报核对

同座讨论第二问

汇报,说说怎么想的

3、想想做做第6题

自己完成

汇报,说说怎么算的

6、动手做

同座合作,测量纸的各边长度

汇报

自己折一折,量一量

汇报

 

板书设计:

练习十

 

教后记:

 

课题:

我们身上的“尺”第(5)课时课型:

活动

教学内容:

教科书P68-69

教学目标:

通过对常用尺的认识以及一系列的测量活动,使学生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初步感知长方形的特征,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空间观念和探索意识,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增强学好数学的信心。

教学重点:

加深对米和厘米的认识

教学准备:

学生尺一把、一张长方形纸、一把常见的其他形式的尺。

教学过程:

一、认识各种各样的尺。

1、请学生介绍一下课前准备的尺。

2、着重介绍学生尺、米尺和卷尺。

二、认识自己身上的尺。

1、提问:

如果要量一量一乍有多长,你觉得用什么尺量?

一步呢?

一庹呢?

介绍:

根据所测量的一乍、一庹、一步的长度,我们可以利用它们来老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

三、用学生尺量。

1、用学生尺量一量一张长方形纸。

(2)反馈测量的数据

(3)组织讨论:

通过测量你发现了什么?

长方形的边有什么特点?

(4)小结。

2、这张长方形纸任意折一次,再打开,用学生尺量一量折痕大约有多少厘米?

学生量好,汇报各自测量的结果。

学生四人一组讨论、交流:

怎样折?

折痕最长?

大约多少厘米?

你用什么尺量的?

3、想一想,这么一张长方形纸,如果用米尺或卷尺来量方便吗?

为什么?

说明:

根据所要测量的物体的大小,选择合适的测量工具。

四、想办法量。

学校的篮球场很大,如果要测量出它的长,你觉得用哪种尺量比较好?

为什么?

如果给你一根3米长的绳子,你会用绳子量篮球场的长度吗?

小组讨论:

具体的方案。

想一想如何能在球架下面量出球架的高?

运用所学的知识,认识的测量工具,还可以量出球场上哪些线段的长度?

教后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