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0738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9 大小:34.2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9页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1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 先秦部分.docx

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章节测试第一章先秦部分

第一章先秦部分

一、单项选择题

1.关于《诗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收西周初至春秋中叶的诗歌,成书于春秋时

B.收东周至战国初的诗歌,成书于战国

C.收西周至战国的诗歌,成书于汉

D.收春秋至战国的诗歌,成书于战国

【解析】(P29):

A本题考查《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

全书主要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约五百年间的作品,成书于春秋时期。

2.《诗经》中的作品总共有

A.300篇B.500篇

C.305篇D.505篇

【解析】(P29):

C本题考查《诗经》的相关知识。

《诗经》共收作品305篇。

其中《风》160篇,《雅》105篇,《颂》40篇。

3.《君子于役》出自《诗经》中的

A.《卫风》B.《王风》

C.《郑风》D.《魏风》

【解析】(P29):

B《君子于役》出自《诗经》中的《王风》。

4.《君子于役》中“君子”是指

A.国君B.士大夫

C.贤人D.丈夫

【解析】(P29):

D《君子于役》中“君子”是指丈夫。

5.《诗经》中被王国维称赞最得“风人深致”的作品是

A.《君子于役》B.《蒹葭》

C.《氓》D.《采薇》

【解析】(P31):

B本题考查后人对《诗经·蒹葭》的评价。

王国维《人间词话》称赞《蒹葭》最得“风人深致”,“风人深致”从艺术上说,指婉曲的风格;从思想上说,是境界深远,意在言外。

6.《蒹葭》诗中写白露从“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的过程,表现了

A.希望的渺茫B.时间的推移

C.人生的衰老D.情感的加深

【解析】(P31):

B本题考查对《蒹葭》内容的理解。

白露从“为霜”再到“未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在徘徊追索。

7.“桑之未落,其叶沃若”“桑之落矣,其黄而陨”《诗·卫风·氓》,这几句在艺术表现方法上属于

A.赋B.颂

C.风D.比兴

【解析】(P32-33):

D本题考查《氓》的表现手法。

题中引句都运用了比兴手法,分别比喻男子情深意密和男子情意的衰冷(一说比喻女子年轻貌美和女子随年龄增长而容颜衰败)。

8.下列成语中出自《氓》的是

A.人言可畏B.信誓旦旦

C.在水一方D.南辕北辙

【解析】(P31):

B本题考查对《氓》的内容的记忆。

“信誓旦旦”出自《氓》最后一章中“信誓旦旦,不思其反”一句。

9.《采薇》一诗采用的叙述手法是

A.顺序B.倒叙

C.插叙D.补叙

【解析】(P35):

B本题考查《采薇》的叙述手法。

诗中运用了倒叙手法。

一、二、三章是回顾军中饥渴劳苦、盼望归去的情景,四、五章是回顾在前线戎马倥偬、时刻戒备、奋战不息的实况,最后一章才是归途中的感慨和悲喜交集的心情。

10.《采薇》的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

A.战士B.思妇

C.文人D.农民

【解析】(P35):

A本题考查《采薇》中的抒情主人公。

这首诗是戍守边境、抵抗外敌入侵的战士回家乡时的歌唱,所以抒情主人公的身份是战士。

11.《左传》记载的历史事件发生在

A.西周初年B.春秋时期

C.战国时期D.西周末年

【解析】(P36):

B本题考查《左传》的相关知识。

《左传》原名为《左氏春秋》,记事以《春秋》所载鲁国十二公为次序,记载了我国春秋时期二百五十年间诸侯各国之间的政治、军事、外交活动,并触及社会各个阶层的生活。

所以选B。

12.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被称为

A.伏笔B.春秋之法

C.铺垫D.春秋笔法

【解析】(P39):

D本题考查“春秋笔法”的内涵。

《春秋》通过微言大义体现作者的褒贬之情,所以后来称用笔曲折而意含褒贬的写作手法为“春秋笔法”。

13.《郑伯克段于鄢》中具有野心勃勃、愚蠢贪婪的形象特点的人物是

A.郑庄公B.武姜

C.颍考叔D.共叔段

【解析】(P39):

D本题考查《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人物形象。

共叔段以弟攻兄,以臣犯君。

文中多处情节体现了他野心勃勃、愚蠢贪婪的性格。

14.以下没有在《秦晋崤之战》一文中出现的人物是

A.蹇叔B.秦穆公

C.公子吕D.王孙满

【解析】(P39):

C本题考查《秦晋崤之战》中的人物。

蹇叔、秦穆公、王孙满都在本文中出现过,只有公子吕是《郑伯克段于鄢》中的人物。

15.“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

A.《左传》B.《国语》

C.《战国策》D.《论语》

【解析】(P44):

B本题考查名句的出处。

“防民之口,甚于防川”出自《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

16.下列文句,出自《邵公谏厉王弭谤》的是

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

B.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

C.道德不厚者,不可以使民

D.兵胜于外,义强于内,威立于上,民服于下

【解析】(P44):

B“为川者,决之使导;为民者,宣之使言”出自《邵公谏厉王弭谤》。

17.《邵公谏厉王弭谤》中列举了古人向君王进谏的方式,其中“瞽”的进谏方式是

A.献诗B.献曲

C.献书D.传语

【解析】(P44):

A本题考查《邵公谏厉王弭谤》的内容。

文中有“故天子听政,使公卿至于列士献诗,瞽献曲,史献书....”的句子,由此得知“瞽”的进谏方式是献曲。

18.下列文章中,出自《战国策》的是

A.《秦晋崤之战》B.《邵公谏厉王弭谤》

C.《我善养吾浩然之气》D.《苏秦始将连横说秦》

【解析】(P46):

D《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出自《战国策》。

19.“悬梁刺股”中“刺股”故事的主人公是

A.张仪B.苏秦

C.鲁仲连D.蔺相如

【解析】(P47):

B本题考查《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的内容。

成语“悬梁刺股”中“刺股”的典故出自《战国策·苏秦始将连横说秦》,文中提到“(苏秦)读书欲睡,引锥自刺其股,血流至踵”。

20.《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写苏秦说秦失败,回到家中,其嫂的反应是

A.状有归(愧)色B.不下絍

C.不为炊D.不与言

【解析】(P47):

C《苏秦始将连横说秦》写苏秦说秦失败,回到家中,其嫂的反应是不为炊。

21.《苏秦始将连横说秦》中,详写了

A.对秦惠王的游说B.对赵肃侯的游说

C.对齐宣王的游说D.对楚威王的游说

【解析】(P51):

A本题考查《苏秦始将连横说秦》的内容。

文章写了苏秦对秦惠王和赵肃侯的游说。

其中详写了对秦惠王的游说,略去了对赵肃候的游说,避免了重复,繁简得宜。

22.《鲁仲连义不帝秦》中被鲁仲连严词批驳的是

A.平原君B.信陵君

C.辛垣衍D.赵王

【解析】(P55):

C本题考查《鲁仲连义不帝秦》的内容。

文章写秦国邯郸、赵国求救于魏时,鲁仲连挺身而出,批驳辛垣衍尊秦为帝、向秦屈膝的投降主义主张,使辛垣衍惭愧而退的事。

所以正确答案是C。

23.曾从事《诗》、《书》、《礼》、《易》等古籍的整理工作的是

A.孟子B.孔子

C.荀子D.左丘明

【解析】(P56):

B本题考查孔子的相关知识。

孔子整理过《诗》、《书》、《礼》、《易》等古籍,并对鲁国编年史《春秋》作了增删润色。

24.在《侍坐》一文中,孔子所赞许的学生是

A.曾皙B.子路

C.冉有D.公西华

【解析】(P56):

A本题考查《侍坐》的内容。

由文中孔子的话“吾与点也”,可知孔子赞许曾点,也就是曾皙(名点,字皙)。

25.《侍坐》中,曾皙的性格特征是

A.直率豪迈B.谦逊谨慎

C.仁厚宽容D.淡泊洒脱

【解析】(P58):

D《侍坐》中,曾皙的性格特征是淡泊洒脱。

26.《

齐桓晋文之事》主要表现了孟子的

A.性善论思想B.保民而王的仁政思想

C.小国寡民的政治思想D.等是非、齐万物的哲学思想

【解析】(P64):

B本题考查《齐桓晋文之事》的主旨。

本文通过孟子游说齐宣王放弃霸道,施行王道的经过,比较系统地阐发了孟子保民而王的仁政主张。

27.《齐桓晋文之事》中孟子提及齐宣王舍衅钟之牛的用意是

A.谴责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贪利之心

B.揭露齐宣王以羊易牛的虚伪之心

C.指出齐宣王有不忍之心

D.赞杨齐宣王废除衅钟之礼的决心

【解析】(P59):

C本题考查《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

由文中“百姓皆以王为爱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可知正确答案为C。

28.《齐桓晋文之事》中按照孟子的政理想,要使“领白者不负戴于道路”,必须做到

A.五亩之宅,树之以桑B.鸡、豚、狗、彘之富,无失其时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P60):

D本题考查《齐桓晋文之事》的内容。

由文中“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可知正确答案为D。

29.“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直”的意思是

A.正义B.当值

C.价值D.特地

【解析】(P65):

A“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我善养吾浩然之气》)中“直”的意思是正义。

30.墨子《非攻》(上)以“少见黑曰黑,多见黑曰白"来说明

A.攻人之国为大不义B.有人把攻国之不义当作义来记载

C.天下君子混淆是非,别有用心D.当今人们已对攻国熟视无睹

【解析】(P67):

C本题考查《非攻》(上)中具体比喻的作用。

《非攻》(上)运用了设喻论证,墨子以黑白甘苦为喻,说明天下君子混淆是非,别有用心。

31.具有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言辞瑰奇的特点,鲁迅认为“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的是

A.《孟子》B.《庄子》

C.《论语》D.《墨子》

【解析】(P68):

B本题考查诸子散文的艺术特色。

《庄子》思想活跃、想象丰富、言辞瑰奇,在先秦散文中别具一格,鲁迅称之为“汪洋辟阖,仪态万方,晚周诸子之作,莫能先也”。

32.《逍遥游》的下列人物中,体现了庄子“神人无功”观点的是

A.宋荣子B.列子

C.藐姑射山之神人D.尧

【解析】(P69):

C本题考查《逍遥游》中寓言的作用。

藐姑射山之神人的故事中的藐姑射山之神人不食人间烟火,可以在宇宙中任意地遨游,真正做到了“无所待”。

体现了庄子所说的“神人无功”的境界。

33.荀子《劝学》中两个著名的成语是

A.青出于蓝、狐假虎威B.青出于蓝、锲而不舍

C.鹬蚌相争、锲而不舍D.狐假虎威、鹬蚌相争

【解析】(P75):

B本题考查《劝学》中的成语。

“青出于蓝”出自《劝学》第一段“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锲而不舍”出自《劝学》第六段“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

“狐假虎威”“鹬蚌相争”均出自《战国策》。

34.荀子《劝学》言“蓬生麻中,不扶而直;白沙在涅,与之俱黑”是为了说明

A.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B.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

C.声无小而不闻,行无隐而不形D.君子之学也以美其身

【解析】(P75):

B本题考查《劝学》中比喻的作用。

“蓬生麻中”和“白沙在涅”两个比喻出自文章的第四自然段,意在说明“君子居必择乡,游必就士”的道理,告诫人们外界环境对学习的重要作用。

35.荀子以“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来说明

A.善假于物也B.用心躁也

C.教使之然也D.所渐者然也

【解析】(P75):

B本题考查《劝学》中比喻的作用。

蟹的比喻说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不能浮躁的道理。

36.从《韩非子》发展而来的一种文体是

A.政论文体B.史论文体

C.论难文体D.驳论文体

【解析】(P83):

C本题考查《韩非子》的写作手法。

《韩非子》中韩非取历史传说中的故事与言论加以辩驳,从而阐发法家治国为政的思想。

这种写作手法,后来形成了一种论难文体。

37.韩非在《难一·舜之救败》中以“自相矛盾”的故事来说明

A.舜耕舜渔舜陶B.尧舜不可两誉

C.庸主处势而骄下D.尧舜以身为苦而后化民

【解析】(P83):

B韩非在《难一·舜之救败》中以“自相矛盾”的故事来说明尧舜不可两誉。

38.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

A.王逸《楚辞章句》B.洪兴祖《楚辞补注》

C.朱熹《楚辞集注》D.蒋骥《山带阁注楚辞》

【解析】(P86):

A本题考查《楚辞》的相关知识。

汉代刘向辑录屈原和其他楚辞作品,编成《楚辞》。

现存最早的楚辞注本是东汉王逸的《楚辞章句》。

39.下列《离骚》诗句中,暗示田原以身殉道志愿的是

A.汩余若将不及兮,恐年岁之不吾与

B.指九天以为正兮,夫唯灵修之故也

C.虽不用于今之人兮,原依彭咸之遗则

D.忽反顾以游目兮,将往观乎四荒

【解析】(P87):

C本题考查《离骚》中语句的意思。

彭咸相传是商代的贤大夫,因劝谏君王不成,投水自杀,“原依彭咸之遗则”向表明屈原愿意效仿彭咸以身殉道。

40.《离骚》“昔三后之纯粹兮,固众芳之所在”中“众芳”比喻的是

A.美好的品德B.坚强的毅力

C.正确的道路D.众多的贤臣

【解析】(P88):

D本题考查《离骚》中意象的象征意义。

“众芳”本指众多香花美草,这里比喻众多贤臣。

41.《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两句中的“帝子“指的是

A.湘君B.湘夫人

C.皇帝的儿子D.黄帝

【解析】(P92):

B本题考查《湘夫人》中“帝子”的含义。

“帝子”指湘夫人。

相传尧帝之女娥皇、女英嫁给舜。

舜南巡死于苍梧之野,娥皇、女英闻讯寻至,自投湘水,成为湘水女神,即湘夫人。

古代女儿也可称子,故称湘夫人为帝子。

42.《湘夫人》中,描写水中居室环境的句子是

A.袅袅兮秋风,洞庭波兮木叶下B.鸟何萃兮蘋中?

罾何为兮木上

C.麋何食兮庭中?

蛟何为兮水裔D.周薜荔兮为帷,擗蕙櫋兮既张

【解析】(P92、93):

D本题考查《湘夫人》中句子的含义。

D项的意思是用薜荔编结为帷帐,剖开蕙草成花边,加在帷帐上陈设起来。

这一句描写的是水中居室的环境。

43.《涉江》中塑造的诗人形象是

A.孤高、自大B.孤独、伟岸

C.孤僻、冷静D.孤苦、伤心

【解析】(P96):

B本题考查《涉江》中主人公的形象。

这首诗塑造了一个孤独、伟岸的抒情主人公形象,他的穿戴与众不同,他的理想境界是与古代圣王同游,他意志坚定,执着顽强。

二、多项选择题

1.《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有

A.风B.比

C.雅D.兴

E.赋

【解析】(P29):

BDE本题考查《诗经》艺术表现手法。

赋、比、兴是《诗经》的主要艺术表现手法,赋是直陈其事,包括记叙与描写。

比是打比方,有比喻和比拟。

兴是用别的事物引起所咏之情与事。

2.下列诗歌中,表达可望而不可即的爱情主题的有

A.《湘夫人》B.《蒹葭》

C.《采薇》D.《君子于役》

E.《氓》

【解析】(P31、94):

AB本题考查诗歌的主题。

《君子于役》表达了一位农家妇女对长期在外服役的丈夫的思念和关心;《采薇》写的是戍守边疆的战士回乡途中的感触。

《氓》是一首弃妇的怨诗。

3.下列以女子第一人称口吻来写的诗歌是

A.《氓》B.《君子于役》

C.《蒹葭》D.《采薇》

E.《湘夫人》

【解析】(P29、31):

AB本题考查诗歌的抒情主人公。

《氓》和《君子于役》的抒情主人公都是女子,且都用的是第一人称。

其余三首诗的抒情主人公都是男子。

4.下列作品中,同属编年体历史散文的有

A.《春秋》B.《左传》

C.《国语》D.《战国策》

E.《论语》

【解析】(P36):

AB本题考查史书体例。

《春秋》和《左传》都是编年体史书。

《国语》和《战国策》是国别体史书。

《论语》非历史散文,它是记载孔子言行的语录体散文集。

5.下列人物中属于春秋时代的有

A.蹇叔B.邵公

C.苏秦D.郑庄公

E.曾皙

【解析】(P36、39、56):

ADE本题考查文学作品中历史人物所处时代。

蹇叔和郑庄公都出自《左传》,自然是春秋时人。

曾皙出自《论语》,也是春秋时人。

苏秦出自《战国策》,是战国时人。

邵公出自《国语·邵公谏厉王弭谤》,因为周厉王是西周时人,所以邵公也是西周时人。

6.下列作品中,属于儒家代表作的有

A.《论语》B.《韩非子》

C.《孟子》D.《荀子》

E.《庄子》

【解析】(P56、59、75):

ACD本题考查儒家经典代表作。

《论语》、《孟子》、《荀子》都是儒家经典。

而《韩非子》是先秦法家代表作,《庄子》是先秦道家代表作。

7.《侍坐》中描写的孔子学生有

A.子路B.颜回

C.曾皙D.冉有

E.公西华

【解析】(P56):

ACDE《侍坐》中描写的孔子学生有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

8.下列各项中,属于孟子提出的富民与教民方案的有

A.无恒产而有恒心B.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C.百亩之田,勿夺其时D.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

E.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

【解析】(P60):

BCDE本题考查孟子的富民与教民方案。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提出“制民之产”和“谨庠序之教”的富民与教民方案。

BCD三项是“制民之产”的主要内容,E是“谨庠序之教”的主要内容。

9.孟子辩论技巧体现在《齐桓晋文之事》中的有

A.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B.善用譬喻

C.长于推理D.始终掌握主动权

E.运用铺陈、渲染手法

【解析】(P64-65):

ABCD本题考查孟子的辩论技巧。

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根据对方心理因势利导,始终掌握主动权,采用了譬喻和推理等多种论辩技巧,十分具有说服力。

10.下列寓言出自庄子《逍遥游》的有

A.鲲鹏之变B.不龟手之药

C.御风而行D.缘木求鱼

E.藐姑射山之神人

【解析】(P68-69):

ABCE本题考查《逍遥游》中的寓言。

“缘木求鱼”出自《孟子·梁惠王上》,其余均出自《逍遥游》。

11.下列形象中,出现在荀子《劝学》中的有

A.蒙鸠B.驽马

C.蚓D.蜩

E.学鸠

【解析】(P75):

ABC蒙鸠、驽马、蚓出现过荀子《劝学》中。

12.下列属于屈原作品的有

A.《天问》B.《九歌》

C.《九章》D.《招魂》

E.《离骚》

【解析】(P86):

ABCDE属于屈原作品的有《天问》、《九歌》、《九章》、《招魂》、《离骚》。

13.《离骚》中与楚王有关的句子有

A.皇览揆余初度兮,肇锡余以嘉名

B.荃不察余之中情兮,反信谗以齌怒

C.初既与余成言兮,后悔遁而有他

D.怨灵修之浩荡兮,终不察夫民心

E.民生各有所乐兮,余独好修以为常

【解析】(P86-87):

BCD本题考查对《离骚》中语句的理解。

A项是屈原的父亲给他起名字。

E项是屈原独自喜爱修洁,习以为常。

这两项均与楚王无关。

而BCD中荃、灵修和“与余成言”之人均指楚王。

三、简答题

1.《采薇》末章好在哪里?

【解析】(P35):

《采薇》一诗的末章好在情景交融,含蓄蕴籍,突出了全诗的主题。

今与昔、来与往、雪花与杨柳、冬天与春天,构成鲜明的对照,点出时间的推移和出征时间的久长,终于归来却“莫知我哀”,一是痛定思痛更加伤心,二是在音问隔绝的情况下,“近乡情更怯,不敢问来人”,这样结尾意味深长。

2.简述《郑伯克段于鄢》中郑庄公的形象。

【解析】(P39):

郑庄公有计谋、城府深。

庄公对武姜和共叔段的野心与图谋了如指掌。

但他采取了欲擒故纵、后发制人的策略,一则借以沽名钓誉,二则为了麻痹对方、争取人心,最后,他还考虑到违背孝道对他不利,于是演出了“隧而相见”、母子和好如初的闹剧。

3.简析《鲁仲连义不帝秦》中鲁仲连的性格特征。

【解析】(P55):

鲁仲连是封建时代士人高风亮节的典范,也是一个特立独行的人物。

他有一般纵横家的共同点即足智多谋、能言善辩,但也有与他们截然相反的地方:

一是有一以贯之的政治原则,决不朝秦暮楚,而是“义不帝秦”;二是品德高尚,决不求名逐利,相反是功成不受赏;三是有排难解纷之心,以挽救天下为已任。

4.简析《侍坐》中孔子赞赏曾皙的原因。

【解析】(P58):

第一种看法:

曾皙推崇古代祭天求雨的仪式即“雾祭”,祈求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孔子所处时代礼崩乐坏,天下无道,这种举行古礼的太平盛世,自然令孔子心向往之。

第二种看法:

孔子虽有远大的政治抱负,但到处碰壁,周游列国,备受冷遇,不免有愤世嫉俗之情,他表示过“道不行,乘桴浮于海”,曾皙希望过淡泊的生活。

洁身自好,安贫乐道,因此得到孔子的赞许。

5.简析荀子《劝学》在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

【解析】(P82):

(1)文中长短句并用,对偶、排比句兼行,读来朗朗上口,富于节奏感。

比如文章第一自然段中短句有一言、四言、五言,长句有八言、十言,长短错落,互相交织。

对偶如“木受绳则直,金就砺则利”。

排比如第二自然段开头。

(2)引用《诗经》语句证明自己的论点,即引成词以明理,很有说服力。

6.《离骚》一诗的浪漫主义艺术风格表现在哪些方面?

【解析】(P91-92):

《离骚》具有浪漫主义的艺术风格,主要表现在对理想的不懈追求,强烈的主观抒情,丰富奇特的想象,大量的历史传说和神话故事的采用,以及象征手法的运用。

四、论述题

1.试述《诗经·蒹葭》的结构形式特点及其艺术效果。

【解析】(P31):

全诗三章,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

一唱三叹,淋漓尽致的表达情意,强化了抒情效果。

各章字句略有变化,有层层递进之妙。

蒹葭从“苍苍”到”萋萋”到”采采”。

声情转向低沉,凄婉之意自然流露。

白露从“为霜”到”为晞”到”未已”,表示时间的推移,说明主人公始终在徘徊追索。

“道阻且长”到“且跻”到“且右”,表示路途遥远,崎岖迂曲,而主人公不避艰险,深情求之。

伊人从“在水一方”到”在水之湄”到“在水之涘”,从“宛在水中央”到“宛在水中坻”到“宛在水中沚”,似乎愈来愈清晰,但却是可望而不可即。

2.试分析《氓》中女主人公的形象。

【解析】(P33):

《氓》的女主人公本是一个纯洁天真、热情洋溢的美貌少女,诗中用“桑之未落,其叶沃若”形象地写出了这位青春少女的形象。

她爱过“氓”,并且对他一往情深,“不见复关,泣涕涟涟。

既见复关,载笑载言”嫁给“氓”后,她幻想着“及尔偕老”,过上好日子,因而一心持家,承担着繁重的家务劳动,辛勤操劳而毫无怨言,直到“桑之落矣,其黄而陨”,失去了青春美貌,而此时,“氓”已变心,对她“至于暴矣”!

她孤苦无助却被兄弟讥笑,心中的悲苦无人可以诉说。

但不幸的遭遇锻炼了她坚强、刚毅的性格,悔恨之余,她采取了与“氓”决绝的态度,表现了她的反抗精神。

这是一个既令人同情又令人佩服的弃妇形象。

3.用《齐桓晋文之事》中“以羊易牛”一段为例,说明孟子散文善于因势利导、循循善诱的论辩技巧。

【解析】(P59、64):

孟子首先说明齐宣王有“不忍之心”。

从宣王“以羊易牛”这件事,说明他具有不忍之心,而不忍之心,就是保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幼儿教育 > 育儿理论经验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