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083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27.8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docx

流行病学考试预防第9套

预防医学专业《流行病学》试卷(9)

(卷面100分,占总成绩_____%)

考试日期:

200年月日

考试时间:

考试方式:

闭卷

题号

总分

得分

登分人

核分人

 

单项选择题(共100题,每题1分,共100分。

【A型题】

1.关于流行病学,下列哪种说法是正确的D

A.从个体的角度研究疾病和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

B.只研究传染病的流行特征和防制措施

C.只研究慢性病的危险因素

D.研究人群中疾病和健康状况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以及如何防制疾病及促进健康的策略和措施。

E.只研究疾病的防制措施

2.流行病学研究的主要用途是B

A.进行统计学检验

B.探讨病因与影响流行的因素及确定预防方法

C.研究疾病的发生概率

D.研究疾病死亡情况

E.研究疾病的临床表现

3.流行病学的描述性研究不包括C

A.监测B.抽查

C.队列研究D.现患调查

E.生态学研究

4.流行病学研究的观察法与实验法的根本区别在于C

A.设立对照组B.不设立对照组

C.是否人为控制研究的条件D.理论性研究

E.流行病学方法研究

5.下列哪项因素与患病率的变化无关C

A.发病率的升高或下降B.病死率的升高或下降

C.人口总数的自然增加或减少D.治疗水平的提高或降低

E.存活时间长短

6.发病率指标来自C

A.对住院病人的调查B.对门诊病人的调查

C.对社区人群的调查D.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E.对专科医院病人的调查

7.患病率指标来自A

A.现况调查资料B.门诊病例资料

C.住院病例资料D.专科医院病例资料

E.对所有病人的调查

8.对急性重型肝炎评价临床抢救效果时最恰当的指标应是D

A.死亡率B.发病率

C.患病率D.病死率

E.罹患率

9.对于一种危害严重的疾病,采取针对病因的措施后,在评价其预防效果时应采用哪些指标最合适B

A.死亡率B.发病率

C.患病率D.病死率

E.罹患率

10.以群体为观察分析单位的研究方法是D

A.监测B.个案调查

C.现况研究D.生态学研究

E.暴发调查

11.抽样调查的特点不包括D

A.不适于患病率低的疾病B.调查进度快,工作量相对较小

C.设计,实施较复杂D.样本量小容易发现遗漏

E.用样本统计量估计总体参数

12.为保证样本能反映总体状况,在设计时需考虑E

A.调查对象变异是否比较大B.样本量是否足够大

C.样本是否具有代表性D.抽样方法是否可行

E.以上都是

13.样本量的叙述正确的是C

A.样本量宜大不宜小B.样本量越大资料越准确

C.样本量足量就好D.样本量大小由调查可行性决定

E.样本量估计不能采用经验法

14.抽样误差最小的抽样方法是C

A.简单随机抽样B.系统抽样

C.分层抽样D.整群抽样

E.双盲法抽样

15.有关队列研究暴露人群的选择,下列哪条是不对的E

A.职业人群B.特殊暴露人群

C.一般人群D.有组织的人群团体

E.患有某欲研究疾病的人群

16.反映某暴露因素与疾病关联强度的最好的指标是D

A.人群归因危险度B.全人群该病的发病率

C.该因素的流行率D.相对危险度

E.归因危险度

17.以人年为单位计算的率为B

A.发病率B.发病密度

C.病死率D.现患率

E.死亡率

18.队列研究中研究对象应选择D

A.在患某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B.在患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C.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某暴露因素的为一组,在有该病者中选择无该暴露因素的为另一组

D.在无该病者中,选择有,无某暴露因素的两个组

E.任选有,无暴露的两个组

19-23共用题干

某地区有10万人口,1960年总死亡人数为1000名,已发现的结核病患者有300名,其中男性200名,女性100名。

1960年死于结核病者60名,其中男性50名。

19.该地区粗死亡率为C

A.300/10万

B.60‰

C.10‰

D.100‰

E.10/万

20.该地区结核病的死亡率为B

A.300/10万

B.60/10万

C.200‰

D.20‰

E.10/万

21.该地区男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E

A.20%

B.25%

C.30%

D.5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22.该地区结核病的病死率为A

A.20%

B.6%

C.2%

D.男女相等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23.该地区女性结核病的死亡率为E

A.20%

B.25%

C.30%

D.50%

E.所给资料不能计算

24.现况研究的优点正确的是B

A.可以确定疾病的病因B.调查时可以同时测定多种因素

C.抽样调查时样本数量都比较小D.不存在幸存者偏倚

E.调查偏倚较少

25.下述不属于现况研究目的的是C

A.揭示人群患病状况B.提供疾病致病因素线索

C.分析疾病危险因素D.确定高危人群

E.对疾病监测等资料质量评价

 

26-28共用题干

一个课题拟研究在职业棒球运动员中减少吸烟与口腔疾病的关联性。

在春季训练营地,调查员询问了每一个运动员关于过去和当前的吸烟状况以及饮酒、牙病史、口腔粘膜损伤的范围。

26.此研究属于b

A病例对照研究

B横断面研究

C前瞻性队列研究

D临床实验

E回顾性队列研究

27.调查了146名运动员后,其结果见下表

有口腔粘膜损伤

无口腔粘膜损伤

合计

减少吸烟

80

30

110

未减少吸烟

2

34

36

共计

82

64

146

在本次研究中,可以计算哪一个疾病发生的指标?

d

A发病率

B累计发病率

C发病密度

D患病率

E相对危险度

28.下列哪项是正确的c

AOR=(80/110)×(2/36)=13.1

B可建立吸烟与口腔疾病的时间性关联

C可用chi-squaretest方法统计处理

D选择性偏移会过高评价

E可能会出现暴露和非暴露的等值

29-30共用题干

某地区进行的吸烟与某种疾病关系的大量研究资料如下

 

该病的发生率(1/10万人)

吸烟

48.0

不吸烟

25.4

29.根据该资料,比较吸烟和不吸烟与该病关系的相对危险度为C

A48.0

B48.0-25.4=22.6

C48.0/25.4=1.89

D(48.0-25.4)/48.0

E本资料不能计算

30.比较吸烟和不吸烟与该病关系的特异危险性为B

A48.0/25.4=1.89

B48.0-25.4=22.6/10万

C48.0

D48.0/100000=0.00048

E本资料不能计算

31-33共用题干

1945年找出某厂的1000名在表上涂镭的女工,比较这些女工与1000名女电话接线员自1945-1975年骨瘤发生率。

在此期间,涂镭女工有20例骨瘤患者,而接线员只有4例

31.这种研究属于A

A队列研究

B实验研究

C病例对照研究

D临床实验研究

E干预性实验研究

32.涂镭女工患骨瘤的相对危险度为C

A16

B4

C5

D0.8

E0.2

33.归因危险度是A

A0.016

B4

C5

D0.8

E0.2

34.下列哪种为我国规定报告的甲类传染病(B)

A.麻疹

B.鼠疫

C.艾滋病

D.SARS

E.人感染高致病性禽流感

35.自然疫源性是指(C)

A.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依靠人在自然界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他人

B.一些疾病的病原体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其他动物

C.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自然界的野生动物中绵延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D.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人

E.一些疾病的病原体不依靠人而能独立地在家畜中繁殖,并且在一定条件下可传染给野生动物

36.下列哪些疾病不需要进行终末消毒(D)

A.霍乱

B.白喉

C.脊髓灰质炎

D.流行性感冒

E.伤寒

37.构成传染病“流行过程”必须具备的条件是:

(C)

A.病人、污染物、易感者

B.微生物、媒介及宿主

C.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

D.寄生虫、中间宿主及终末宿主

E.病原体、易感机体

38.确定对某传染病接触者留验,检疫或医学观察的主要依据是该传染病的(B)

A.传染期

B.潜伏期

C.临床症状期

D.恢复期

E.病原携带期

39.某地50年代爆发一起病毒性肝炎,发病人数达9万多例,饮用河水患病率为2.05%,6倍于其他水源,其最可能传播途径是:

(B)

A.接触传播

B.经水传播

C.经食物传播

D.经土壤传播

E.垂直传播

40.使人群易感性降低的因素是(D)

A.新生儿增加

B.易感人口的迁入

C.免疫人口的死亡

D.传染病流行

E.免疫人口免疫力的自然消退

41.2004年8月28日修订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中规定法定报告传染病分为甲、乙、丙三类共()种。

(C)

A、35种B、36种C、37种D、38种E、39种

42.根据疾病监测的定义,下面不正确的是( B )

A.疾病监测是一个连续的过程

B.疾病监测用来确定病因

C.疾病监测应对某病传播的可能性予以监测

D.疾病监测的目的是预防和控制疾病流行

E.疾病监测属于描述性研究

43.在高危人群中进行HIV抗体的筛检来了解艾滋病流行的概况属于(C)

A、主动监测B、被动监测C、哨点监测

D、以实验室为基础的监测系统E、以医院为基础的监测系统

44.关于我国新时期疾病预防与控制工作的基本指导思想,错误的是(B)

A、预防为主B、以城市为重点C、中西医并重

D、依靠科技与教育E、动员全社会参与

45.通过提倡使用避孕套促进安全性行为来防止HIV的传播属于(A)

A、一级预防B、二级预防C、三级预防D、常规报告E、哨点监测

46.下列哪项措施不是一级预防(D)

A.预防接种

B.合理营养

C.消除病因

D.定期复查

E.保护环境

47.市级以上人民政府卫生行政部门认定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发生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D)

A0级BI级CII级DIII级EIV级

48.发生重大医源性感染事件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等级设为(C)

A0级BI级CII级DIII级EIV级

49.下面关于伤害分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D)

A.伤害死亡中男性比例低于女性

B.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

C.总体上发达国家的伤害死亡高于发展中国家

D.自杀是我国农村地区伤害死亡的首要原因

E.儿童、青少年伤害死亡呈下降趋势

50.下列哪一个不属于突发事件的流行特征(B)

A.时间分布各异

B.地点分布无差别

C.造成心灵创伤

D.影响多处方面

E.发生难以预测

51.食物中毒暴露时间的确定:

(C)

A.第一例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

B.最后例病人症状出现的时间          

C.发病高峰向后倒推一个平均潜伏期为爆发时间

D.发病高峰向后倒推一个最短潜伏期为爆发时间

E.发病高峰向后倒推一个最长潜伏期为爆发时间

52.为预防伤害,美国一些州规定为儿童设置特殊座椅,这属于(C)

A工程干预B经济干预C强制干预D法律干预E行政干预

53.我国针对机动车伤害主要的干预措施不包括(D)

A.加强道路工程建设

B.加强上路前对车辆的安全检查

C.提高管理人员素质

D.加重处罚道路违规者

E.确认并治疗有酗酒相关问题的驾驶者

54.循证医学与传统医学的区别,下列哪项不妥当(C)

A.循证医学较传统医学更强调利用发表的文献证据

B.循证医学需要对证据进行严格评价

C.传统医学的实践没有遵循证据

D.传统医学的治疗依据是基础研究/动物实验的推论、个人的临床经验

E.循证医学充分考虑病人的需求和意愿

55.下列说法哪项是不妥当的(D)

A.随机对照试验获得的证据是最可靠的

B.Meta分析是定量的系统综述

C.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中最高的是随机对照试验的Meta分析所获得的证据

D.Meta分析不需要对检索到的文献进行评价

E.对Meta分析的结果要进行敏感度分析

56.循证医学时代要求临床医生具有(E)

A.文献检索能力

B.阅读文献能力

C.鉴别、评价文献能力

D.正确地利用科学证据的能力

E.以上都对

57.循证医学的证据来源(E)

A.队列研究

B.系统综述

C.随机对照试验

D.非随机对照试验

E.以上都对

58.关于暴露标志物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A.暴露标志物是指那些与疾病或健康有关的暴露因素的生物标志

B.暴露标志物是指机体对疾病发生、发展易感程度的生物标志

C.暴露标志物是指对传染病易感性的生物标志

D.暴露标志物是指机体暴露危险因素后产生的效应指标

E.以上都不对

59.分子流行病学常用的实验技术有( E  )

 A.DNA 限制性内切酶技术

B.DNA重组技术

C.PCR

D.DNA序列分析

E.以上都是

60.分子流行病学采集的标本有(E)

A.病原体标本

B.血液标本

C.组织标本

D.毛发标本

E.以上都可以

6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C)

A.分子流行病学是现代流行病学的重要分支之一

B.分子流行病学是从分子水平揭示影响疾病或健康分布的因素

C.分子流行病学只适用于传染病的流行病学研究,不能用于肿瘤研究

D.分子流行病学就是研究疾病不同阶段的各种标志物与疾病的关系

E.分子流行病学可用于探讨致病因子的致病机理

62.提示疾病与遗传有关的证据是:

(E)

A..患者亲属中该病的发病率或患病率比可比的非患者的亲属中该病的发病率或患病率高

B.某一特定人群中的病例的亲属比该人群该病的频率或危险性高

C.有该病家族史的健康个体的队列,在一定时间里发生该病的比例高于没有该病家族史的可比的个体队列的发病比例

D.有血缘关系的个体之间的某性状值的相关显著地高于零

E.以上都是

63.分析遗传和环境交互作用的方法有(E)

A.病例-病例分析

B.病例-对照分析

C.队列研究

D.巢式病例对照研究

E.以上都可以

64.以下哪项疾病主要是由遗传因素决定的(A)

A.血友病

B.精神分裂症

C.高血压

D.脊髓灰质炎

E.食物中毒

65.遗传流行病学研究对象包括(E)

A.单基因遗传病

B.多因子遗传病

C.染色体数量异常病

D.染色体结构畸变病

E.以上都是

66.在一项病例对照研究中,计算出某因素比值比的95%的可信区间为0.2~1.8,此因素为:

C

A、危险因素B、保护因素C、无关因素D、混杂因素E、无法判断

67.有人对250例胃癌患者进行流行病学调查,包括人口学资料、饮酒、吸烟、劳动强度、吃变硬或发霉的馒头、膳食中蔬菜和蛋白质的量以及情绪变化等,同时对条件与上述250例具有可比性的400名非胃癌患者(或健康人)进行同样项目的调查,以便进行结果比较。

在该项科研工作中使用了哪种流行病学研究方法:

C

A、现况调查B、筛检C、病例对照研究D、队列研究E、流行病学实验研究

68.有人在1982~1984年进行了一次有关食管癌的病例对照研究。

病例为1982年2月到1984年5月在某市级医院诊断的男性食管癌病人,对照是从人群选取的样本。

对两组研究对象都进行访问调查,询问了有关饮食等方面的情况,其中包括饮酒情况:

OR值为:

B

酒精消耗量与食管癌的关系

≥80g/d

0~79g/d

合计

病例

96

104

200

对照

109

666

775

合计

205

770

975

A、1.05B、5.64C、6.94D、0.48E、0.14

69.在一项1:

1配对的病例对照研究中,将性别作为匹配因素,研究饮用咖啡与膀胱癌的关系,得到以下资料:

OR值为:

B

病例

对照

非暴露

暴露

非暴露

4

69

暴露

43

364

A、0.49B、1.60C、1.09D、10.75E、0.62

70.在病例对照研究中,评价研究因素和疾病的联系程度常用的指标是:

A

A、OR值B、RR值C、AR值D、AR%值E、PAR值

71.与病例对照研究相比,实验流行病学研究有以下不同:

C

A、研究方向由因到果B、设立了对照组

C、给试验组实施了干预措施D、可以用于病因推断

E、以上均对

72.下列哪项研究属于病例对照研究:

C

A、在不同阶层的人群中调查某病的患病率

B、从已知病例组和对照组获得暴露史和其他资料,以测量病例组中各项特征或暴露情况的相对频率

C、分析以往疾病在不同地区、不同条件下的分布,以便根据所研究疾病的各种因素积累的资料确立假设

D、在戒烟和至今仍在抽烟的男子中调查肿瘤的相对危险度

E、调查以往患病率的趋势,以便预测将来疾病的发生

73.病例对照研究中进行匹配的目的是为了控制:

A

A、选择偏倚B、信息偏倚C、失访偏倚D、混杂偏倚E、以上均是

74.就大多数病例对照研究而言,它们不具备的特点是:

B

A、耗费少B、可估计相对危险度

C、可计算发病率D、选择没有疾病的人作对照

E、估计的暴露史可出现偏倚

75.下列何者是病例对照研究的优点:

C

A可同时研究一种可疑因素与多种疾病的联系

B、适用于常见病的病因研究

C、样本小,省人力、物力、获得结果快

D、偏倚少,结果可靠

E、以上均是

76.研究肺癌的病因,将肺癌的病例与非肺癌对照按年龄、性别、居住地及社会等级配比,然后对两组观察对象吸烟情况进行比较。

试问这是一种什么性质的研究?

B

A、前瞻性队列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

C、现场实验D、历史性队列研究

E、现况研究

77.所谓病例对照研究是指:

D

A对不同类型的病例进行预后因素的研究

B根据以往患病情况,对将来的发病率进行研究

C研究吸毒者、非吸毒者与艾滋病发生的关系

D通过调查患某病的病例组与未患该病的对照组以往暴露于某因素的比例,以判定该因素与该病是否存在关联

E利用医院病案资料所开展有关疾病疗效的分析与研究

78.在研究某疫苗的疗效研究中,实验组为接种该疫苗的儿童;对照组为不接种该疫苗的儿童。

则此对照属于:

B

A安慰剂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相互对照E随机同期对照

79.在临床疗效研究中,选择现有的正常值为对照组。

则此对照属于:

C

A安慰剂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相互对照E随机同期对照

80.在药物临床试验中,比较同一组病人用药前后指标的变化,根据变化程度评价药物疗效和安全性。

则此对照属于:

D

A安慰剂对照B空白对照C标准对照D自身对照E随机同期对照

81.药物临床试验分组方法为:

B

A按是否发病分组B随机分组

C按是否暴露于某因素分组D按均衡原则分实验和对照E以上都不对

82.病因对疾病的作用在时间上必须在疾病发病:

C

A之后B同时C之前D以上都可能E以上均不对

83.疾病轮状模型的外环是A

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宿主D特异病原体E病原微生物

84.确定某因素与某病联系强度最好用C

A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B患病率C相对危险度

D暴露于某因素的频率E总人群中该病的发病率与死亡率之比

85.为研究胃溃疡病与饮酒的关系,某大夫调查了100名胃溃疡病人的饮酒史和100名胃炎病人的饮酒史,这是属于B

A、群组研究B、病例对照研究

C、实验流行病学研究D、现况研究

E、筛检

86.在临床试验中,下列哪种盲法最常应用B

A.单盲法B.双盲法C.三盲法D.四盲法E.单盲法加三盲法

87.临床上的双盲研究是指B

A.研究组接受疫苗,对照组接受安慰剂B.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试验分组情况

C.观察者和受试对象均不知道安慰剂的性质

D.研究组和对照组都不知道观察者的身份E.以上都不是

88.实验性研究的设计原则不包括C

A.对照原则B.随机化原则C.样本大小原则D.盲法原则E.重复原则

89.哪项是病因的最确切的含义E

A.病原微生物B.物理因之C.化学因子D.心理因素

E.凡能使人们发病概率增加的因子

90.以医院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中,最易发生的偏倚是D

A、社会期望偏倚B.信息偏倚C.混杂偏倚D.选择性偏倚E.以上都不对

91.下列哪种研究方法不属于描述性研究C

A.病例报告B.横断面研究C.病例-对照研究D.疾病的三间分布特点的研究E.普查

92.疾病轮状模型的内环是:

C

A、环境因素B、遗传因素C、宿主D、特异病原体E、病原微生物

93.约登指数指:

A

A、灵敏度+特异度-1B.灵敏度-阳性预测值C、灵敏度+阴性预测值

D、灵敏度+假阴性率E、阴性预测值+阳性预测值

94.有人认为,用脱落细胞巴氏染色法检查子宫内膜癌和子宫颈癌,查出的阳性者中,85%是正确的,即该法查出的阳性者有85%真正患有上述两种肿瘤,用流行病学术语表达为C

A灵敏度为85%B特异度为85%

C阳性预测值为85%D假阴性率为85%E、阴性预测植85%

95.对某一筛检实验,如何提高其阳性预测值B

A、增加筛检频率B、筛检高危险人群

C、减少筛检频率D、对筛检阳性者进行仔细的诊断

E、在患病率低的人群中进行筛检

96.在筛检的ROC曲线中,横坐标与纵坐标所表达的意义分别为:

C

A、假阳性率与假阴性率B、假阳性率与阳性预测值

C、假阳性率与真阳性率D、假阴性率与阴性预测值

E、阴性预测值与阳性预测值

97.在糖尿病检出方案中,A实验血糖筛选水平定为160MG/ML,而B实验的定为130MG/ML,这意味着:

B

A、实验的灵敏度比B实验高

B、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