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2256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8 大小:31.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18页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18页
亲,该文档总共1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1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docx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学案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

学案

【学习目标】

明确材料作文中任务驱动的特质和写作运用

【学习重点】

掌握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要领

一、导入:

比较两段同材料作文“学生作弊”一事的写作开头构思(学生判断分析那段更合适)。

【材料题目】一位女教师发现所教的高二班里有28名学生,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

她认为这些学生品质低下,剽窃他人劳动成果,将成绩判为零分。

家长认为判罚太重,纷纷向学校施压,要求重判。

学校不堪重压,迫令教师屈从,她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

该事件经媒体报道后,引起社会的关注,有人点赞,有人质疑。

  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从老师、家长或校方任选一角度评论,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学生作文】

片段一:

什么叫做诚信?

诚信是一种人人必备的优良品格。

一个人讲诚信,就代表了他(她)讲文明、讲信用;处处受人欢迎;不讲诚信的人,人们会忽视他(她)的存在。

所以,我们每个人都要讲诚信。

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做人做事什么都不缺,缺的是人心,缺的是诚信,弄得人去寻找诚信的机会和条件。

有的人只是求别人有诚信,而自己就很难用诚信来对待他人。

在文明发展的今天,更应该体现人事的诚信度,却结果令君大失所望。

所以从现在开始,我们要做一个讲诚信的人,我们要言而有信,不能言而无信。

正所谓“言而有信、言出必行、一言九鼎……”。

片断二:

28名高二学生,仅仅为完成一项生物课作业,竟然置诚信于不顾,从网上抄袭了现成材料来欺骗老师。

这种缺乏诚信行为看似只是学生的问题,其实,原因可以追溯到家庭与社会,在学校中,只不过是暴露出来而已。

缺乏诚信,是多方教育缺失的结果。

我认为女教师的处理虽有些严格,但这种严格对待抄袭作业的行为是必须的,这不仅关乎到学生的未来,更关乎到我们教书育人的目的。

这两段构思和写作哪个更适合?

片段一:

________________(脱离任务,只谈“诚信”)

片断二:

________________(紧扣任务,立场观点明确)

【小结】无论选择“学生”、“教师”、“家长”还是“学校”中的哪一个角度,都要首先对材料中给出的“学生作弊”一事是宽容还是严惩,表明自己的立场与态度,并紧紧围绕材料展开,而不能另起炉灶,不管任务,空发议论。

学生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抄袭、剽窃”等关键词,确立以下观点:

1.学生作假不可取(学生“抄袭、剽窃”不可取)。

2.诚实做人比学业成绩更重要。

3.公民诚信教育应从未成年(学生时代)开始。

教师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坚持自己的决定、严词拒绝、辞职而去”等关键词,确立以下观点:

1.做一个有原则的教育者。

2.“立言、立功、立行”远比“成绩”“分数”重要。

3.做一个能坚守正确决定而勇于牺牲个人利益的,有思想、敢担当的,有尊严的独立的公民。

家长角度——可以借助于材料中的“理解”关键词,确立以下观点:

1.纵容孩子作假不可取。

我们可以分析学生家长爱护孩子的情感与理智上的矛盾,可怜天下父母心,对孩子的爱可以理解,但在恶行上的庇护却不可取。

《触龙说赵太后》云:

“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

”孩子抄袭作弊,不反思自己孩子的错误,而是“反对”老师的做法,进而对学校“施压”,其结果只会助长孩子作假的行为,有可能毁掉孩子一生。

2.家长应是孩子“诚信”(诚实)做人的榜样。

任务型写作是2015年高考语文作文新出现的题型。

任务型写作旨在着重考查阅读能力、写作能力,特别是思维能力。

要求学生读懂材料,在读懂的基础上按照任务指令作文,所以审题时的阅读能力和领悟能力要求较高。

◆所谓“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就是在原材料引发考生思考、激发写作欲望的基础上,通过增加任务型指令,增强写作的针对性,使考生在真实的情境中辨析关键概念,在多维度的比较中说理论证。

【高考回顾】2015全国卷Ⅱ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当代风采人物评选活动已产生最后三名候选人:

大李,笃学敏思,矢志创新,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重大贡献,率领团队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

老王,爱岗敬业,练就一手绝活,变普通技术为完美艺术,走出一条从职高生到焊接大师的“大国工匠”之路。

小刘,酷爱摄影,跋山涉水捕捉世间美景,他的博客赢得网友一片赞叹:

“你带我们品味大千世界”“你帮我们留住美丽乡愁”。

  这三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首先,抓住三则材料的特点,为回答“谁更具风采”做好准备。

  三个人物的特点:

小李的特点是笃学敏思,矢志创新;老王的特点是爱岗敬业,技术完美;小刘的特点是酷爱摄影,留住乡愁。

明确人物要求:

1、这三个人中,你认为谁更具风采?

——一是三个人都具风采,二是谁更具风采。

  特别注意“更”字:

“更”是副词,有“更加”的意思,表示程度上又深了一层。

  结合本题说,应该是三个人物都具有风采,你认为都有风采,谁最具风采呢?

这就要求你作文必须对三个人物进行比较,表明了必须用“比较的写法”作文。

在比较中说明你的理由。

2、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义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写作任务就是思考、权衡、选择。

优中选优。

 

⊙选择:

主要考虑的是哪一个更具风采。

  ⊙权衡:

主要是比较。

比较谁更具风采。

  无论是权衡,还是最后的选择都要注意最优化原则。

只要自圆其说,说出理由,说出道理,让人信服。

例文:

《最具风采的小李》

看到小李、老王和小刘的经历,他们的人生各有各的精彩,各有各的成功,他们诠释了“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这句普世真理。

他们的成功都值得世人尊重。

但若是非要三选一,说他们谁最具有风采的话,笔者认为小李最具风采!

有人一定会问我,为什么要说小李最具有风采呢?

其实笔者人认为小李最具有风采,不是因为其为破解生命科学之谜作出了重大贡献,也不是因为他们一举跻身国际学术最前沿,而是小李是率领一个团队取得的成就。

……

【2016广州一模作文】

你也是老师,请根据广州一模作文材料批改下列作文片段,并分析其是否符合任务的写作目的?

1、《父爱如山》(开头)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探望儿子,特地挂号给儿子休息一分钟时间,排了两个多小时的队伍。

是儿子的疏忽冷落了父亲,还是对儿子的思念给父亲指明方向?

妈说我刚一出生的时候,爸一看到我我就情不自禁地往天上下雨,溅了爸一身,然后他笑了笑就跑去睡觉了。

——完全不管任务,自娱自乐

2、《宽容,为世界增添暖意》(开头)宽容,是一种美德,给予他人一次改正错误的机会,或是原谅他人的一次无心之失,都是宽容的体现。

在当今这个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人们都竖起了一道道铜墙铁壁,无论是对他人还是对自己,人们都习惯了针锋相对,斤斤计较,很少有人还记得对人对己都应多一分宽容,少一分计较。

在某地举办的珍品画展中,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摔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大家都十分好奇主办方会如何处理这一事件,有人说男孩一家倾家荡产也赔。

——题目好,但开头材料不紧。

3、《良心经营,勿忘初心》(开头)买卖、经商的根本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营利、赚钱。

然而如今,许多商家受利益之心的驱使,导致他们不措损害消费者的利益来谋取私利。

但是这样违背道义、触犯法律、伤害他人的经营方式,终究会被绳之以法的,只有良心经营,勿忘初心,才能赢得消费者长期的青睐。

——开头没有任务回答

4、《谈“良知”》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良心“油条哥”。

纵观社会常态,应是少有人如此有良知了,可这不就正是商家该有的良知吗?

“良知”是什么?

不以恶小而为之,不以善小而不为,我是如此理解。

良知使社会满溢温暖和人情味,善小却也为之。

——开头不管任务。

5、《以温暖来看待》(结尾):

人是美好的,世界也是美好的,何必要将负面东西成为自己说辞,人活得简单点,因为人有颗温暖心脏,以这种方式去看待,会更有意义与收获。

——结尾扣题不紧,泛泛而谈。

6、《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结尾)——我们所希望看到中国的样子,取决于我们做的事。

你是光明,中国便不会黑暗;你是勇气,中国便不会懦弱;你是大树,中国便不会弱小。

从现在开始,做好自己,就像那个帅气的“油条哥”,做好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

你是什么,中国便是什么。

——不回扣材料

7、《温暖之换位思考》(开头)歌德说过“阳光越是强烈的地方,阴影就越是深遂”,虽然我们的身边有许多令人寒心的事例频频发生,例如,保姆虐婴案,不扶倒地老人导致其去世,一女子被碾压多次无一人来查看等,但是相反我们身边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也在发生。

——开头没有管任务。

8、《爱所以等待》(开头)近日,《暖闻》专栏搜寻暖心新闻,一则新闻记叙的是老父亲因儿子工作繁忙,排队挂号2个小时得以与之见面。

我觉得这则刊登上去好,它体现了人间最厚重的情感——亲情之爱,值得等待。

罗曼•罗兰却说:

“亲情是伟大的情感,因为它与生俱来。

”老父亲之所以那么做,就仅仅为了亲情,深爱儿子。

——开头紧扣材料,明确任务

9、《触手可及的温暖》(中间):

从三则新闻上看来,我认为最后一则最适合刊登在《暖闻》专栏上,第三则新闻不仅给人带来了温暖,同时它能引导那个小男孩去做一些温暖的行为,我们之所以会说社会缺少人情味,其实都是年轻人开始变得自私,而我们要做的便是教育人们,教育孩子,从小做个温暖的人。

而这则新闻中,我们可以从中体会到主办方对男孩的温暖举动,正是这样有意义且温暖的举动告诉了全世界,温暖就在我们身边,只要你用心感受,便触手可及。

感动中国人物吴锦泉,从事了几十年的温暖事业,人们叫他磨刀老人,他从小开始磨刀,磨一把刀一块钱、五毛钱,但他没有丝毫懈怠,最终将磨刀的钱捐给贫困儿童,捐给灾区人民,每当看到荧幕前,他带着几千个一元硬币出现在镜头时,总会让人于心不忍,他用生命在帮助别人,他用生命为我们讴歌温暖的篇章。

——紧扣材料,论证有力

10、《莫让亲情失去颜色》(结尾)人们常说等自己有能力的时候,就会负起责任。

但我想说父母并不是时刻都会陪伴在我们身边,也许哪一天他们也会离你而去,等到那时再谈对父母的爱,反而更显空洞而虚假。

因此,莫让亲情失了颜色,这则新闻带给人们不仅是父母之爱的触动,更是对当今亲情关系的反思,所以,这则新闻才更为合适。

——完成任务,紧扣试题

11、《暖闻》:

第三则新闻最让我感到暖心,它让我看到主办方对一颗稚嫩心灵的关怀和呵护。

我认为主办方的决策是仁爱而明智的。

首先他有确定男孩“不是故意的”,而不是盲目纵容未成年;其次考虑到男孩的心理,主办方仅备案而不报案,他们的细心体贴可见一斑。

在主办方身上我看到了现今世界“尊重、宽容、理解”的主旋律。

也体会到大人们对待尚在生长中的细苗的温柔和小心翼翼。

愿那名小男孩也能体味到这世界一些美好的品质,在温柔的引导和护佑中安然成长。

……

选择第三则新闻旨在让人们心胸更广阔,多一分宽容,少一份苛责,让温暖在对他人的关爱中传递。

——扣题,结构完美。

12、《守住亲情的温暖》三则新闻都从整体方面充满浓厚的温暖与人情味,抚卷于案,反复品味,都深深牵动着人性中那一条脆弱的情感线,更让我坚信我们的社会是充满温暖与和谐的。

若要选择一则刊登《新闻》专栏上,仔细品味思索,我也许会选择第二则。

我选择这则在于亲情永远是血融于水,流淌着无私奉献的爱与呵护。

——开头扣题严谨

13、《最帅油条哥》(结尾):

温暖是靠大家来传递的,油条哥的事例贴近我们的生活,这样平凡而又真实的温暖,暖过之前的地沟油,暖过有害的复炸油,暖了被利益冲混头脑的人们,暖了大家的心,暖了整个世界。

所以我认为选择一则新闻来刊登,最适合不过的是油条哥的事例,因为这样是最能让人产生共鸣的事,也是最让人温暖、最贴近生活,最美好和体现人性善良的事了。

——紧扣任务写

14、《最有人情味的新闻》:

近日,某报的《暖闻》专栏收到了三则候选新闻,“良心油条”,“看儿老父”、“大度主办”。

该选择哪一条却成了让人为难的事。

而我建议,选择第一条新闻。

乍一看“油条哥”这条新闻与另两条相比似乎略显逊色,它似乎不如看望儿子的老父那条新闻感人肺腑,催人泪下;主办方在损失一副珍贵名画的情况下却先关心男孩的心理令人为其的宽容大度喝彩。

“油条哥”呢?

他似乎只是做好了自己的本职工作而已。

但这种对自己工作、产品认真的态度却是我们当今社会最需要的。

这种高尚的敬业精神比人伦亲情,宽容大度更加温暖人心,对社会具有更积极的意义,更有人情味,更值得上《暖闻》专栏。

——紧扣材料写,任务明确

【例文】

暖心油条哥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北京同仁堂

《暖闻》专栏筛送材料,每一则都很暖心,但我认为“油条哥”当之无愧。

一日之计在于晨,众所周知,早餐是美好一天的启动键,不少上班族会选择油条这种快捷美味的早点。

不少店家为降低成本,不顾消费者安全选择使用“复炸油”。

但“油条哥”却多年坚持不用,为顾客提供放心、暖心的好油条。

这与北京同仁堂的理念有异曲同工之妙:

“炮制虽繁,必不敢省人工;品味虽贵,必不敢减物力”。

油条哥坚持卖健康油条多年,不敢减物力,因为每个人心中都有一杆称,只有诚信经营,才能带来更多回头客。

所以这暖心的油条哥首先给社会带来一派正气,一个榜样,《暖闻》专栏的目的必也包含此意。

作为油条哥这类青年,他的就业观也值得推崇。

社会上多少待业者,都是眼高手低,不愿低就。

而油条哥做着最普通的职业,坚持多年,坚持健康油条,他的心态,人生观也一定是积极向上的。

《暖闻》专栏选择油条哥,更能倡导平等就业观,偶导向上的人生观,振奋人心。

油条哥坚持多年的健康油条更像一个活招牌,冬日里的一份暖心油条,像初生的暖阳,这则《暖闻》也会如此暖心。

倒不是谈油条哥多么伟大,而是市井小人物的坚持,平凡却震憾人心。

不禁回想起《平凡的世界》里的一句:

“人们宁愿去了解大明星的鸡毛蒜皮,却不愿去了解一个普通人波涛汹涌的内心世界。

正因如此,《暖闻》更应刊登市井小人物的“壮举”,油条哥身上传递的暖心,弘扬的社会正能量,正是《暖闻》最有力、最有温度的砝码。

平凡的油条,大大的暖心。

【简评】:

开头引题明确任务,紧扣“暖”核心词,分析拓展,阐述深入,结尾回题,收篇有力。

不足是权衡体现得不够充分,48分。

三、本课小结:

任务驱动型材料作文写作:

阅读材料审准题紧抓关键防离题

看清要求明任务驱动写作针对行

告诫:

写作任务是什么?

一定分析透彻,否则累死也无功。

四:

作业

作文:

(60分)(只写好开头80字左右,亮出观点,完成任务指令)

中学生小闫发现自家大门外有个鸟窝,和朋友架了个梯子将鸟窝里的12只鸟掏了出来,养了一段时间后把鸟的照片发到网上,没想到有人愿意出价买鸟,两人因此获利1200多元,后来他们又掏了4只。

原来,他们掏的这种鸟叫燕隼,是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结果,小闫和他的朋友以非法猎捕珍贵濒危野生动物罪,分别被判刑10年半和10年,并处罚款。

此事引发不小的争议。

小闫父亲:

儿子对小动物特别喜欢,在我们心里,农村孩子逮鸟抓鱼不用管,没想到会被判得这么重。

热心网友:

量刑太重,10年牢狱生活足以毁了人的一生。

法律专家:

知不知道燕隼是二级保护动物,以及知不知道因此受到严惩,这叫法律认识,法律认识错误是不免责的,理由就是公民应当知法守法。

对此事件当地《法制晚报》开展了专题探讨,对于以上事情,你怎么看?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向《法制晚报》投稿,体现你的思考,表明你的态度,阐述你的看法。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附:

2016广州一模标杆作文(选)

【原题】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某报为了发掘有温度和人情味的新闻,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视角看待社会,开设了《暖闻》专栏。

编辑部收到三则新闻:

一位卖油条的青年多年坚持不用有害的“复炸油”炸油条,给顾客提供新鲜健康的油条,被网友称赞为最帅的良心“油条哥”。

一位老父亲从外地来医院看望儿子,看到儿子正在坐诊,忙得抬不起头,根本说不上话。

老人家等了两个多小时后,只好挂了个号,和儿子见了一面。

某地举办珍品画展,一位男孩在探身观赏时不慎跌倒,损坏了一幅珍贵名画。

主办方认为男孩只有12岁,又不是故意的,因此仅备案而未报案,希望男孩的心理不要受到影响。

从以上新闻中选择一则刊登在《暖闻》专栏上,你认为哪一则更合适?

请综合材料内容及含意作文,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范文】

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珍贵名画被人损坏,习惯阴谋的心灵会为它自动补全索要赔偿对簿公堂的结局。

然而,我们本可拥有另一种思维。

主办方的体谅与宽恕,驱散我们习以为常的暴躁与冷漠,像一缕阳光,温暖了所有曾习惯阴冷的眼睛。

我愿将它刊登于《暖闻》专栏,因为我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

最温暖的目光,是宽恕的目光,“有一言而可以终身行之者乎”?

“其恕乎”“其恕乎!

”早在4年以前,孔子便阐释了宽恕的重要。

因为我们都会犯错,所以原谅他人就是原谅可能犯错的自己;在社会生活满是摩擦,收起下意识的指责,便会温暖一颗局促的心灵。

于是,主办方不予追究的宽恕格外温暖,他们是受损方,他们占据道德的制高点,但面对畏缩惶恐的少年,他们仍选择了痤解与原谅。

这不仅省去了针锋相对时双方共受的折磨,更重要的是,小小少年的心头不将有阴。

不难想象,当他长大后,当他面临同样的抉择,他同样也会选择宽恕,选择温暖一棵心灵,“伟大的人有两颗心灵,一颗用来流血,一颗用来宽恕”纪伯伦如是言。

宽恕,它是如此温暖,既拔除了自己心中的荆棘,也让他人感受到世界的善意。

愿它温暖你的眼睛,让你的眼角捕捉到一幅受损的画时,流露出温暖的宽恕。

最有温暖的祝角,是带有善意的视角。

主办方对少年行为的理解,没有沾上一丝恶意。

是心灵,决定了你看待世界的方式,而善意或恶意的视角,让你看到的世界大有不同。

主办方认为男孩是认真看画无意为之。

那么所有游客都一样善良;若他们恶意衡,那么所有游客便都是潜在的危险分子。

主办方也许要加上厚厚的罩,也许再不敢办展,逢人便说世风日下,人心险恶……这熟悉的视角,与话语在生活中处处可见。

所以,我愿这束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你开始懂得用带有温度的阳光看待这个世界。

如今,我们常叹世事艰辛。

有人不恕:

车主被交警开罚单后痛骂其全家不依不饶;路上一点碰擦便怒火大发誓要你死我活,有人怀疑,他们用最大的恶意看待世界,孝子是装的,好人是博出名,他们甚至赞颂恶人,因为他们至少“真实”,我们的社会,急速发展的同时又有多少人习惯了冷漠与暴躁?

我看见许多人对其他人满是防备,我看见许多人对所有满是怀疑,我看见许多人的眼角挂满冰霜。

所以,我想让这幅破损的画登于《暖闻》,尽管它不曲折不刺激,我想用这样的宽容与善良温暖许多冰冻的心灵。

我想让暖流在人心之间流淌,我想让这样的事有一天,不再成为新闻。

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一幅破损的画绽放美丽。

【评语】议论类一等文。

评分:

19+19+19=57

文章标题“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形象生动,既紧扣材料,又统领全文。

第一段,运用对比,巧妙的引述材料。

第二段,表明自己的选择并提出观点。

第三、四段由宽恕和善意两个并列层次展开,运用诗意化的语言阐述了宽恕和善意给人们带来的暖意。

第五、六段用冰冷的现实从反面进一步论证宽恕和善意的可贵。

结尾再次强调观点:

愿阳光温暖你的眼睛,让一幅破损的画绽放美丽。

文章切合题意,思考深刻,灵活运用演绎说理、假设说理等多种方法,体现作者的独立思考:

语言富有意蕴,处处体现作者丰厚的积淀。

不足之处,三则新闻间的权衡体现得不够充分。

诚意正心:

为“油条哥”点赞

父爱之深沉,儿子之敬业令人动容;主办方用行动告诉世人,一个人的健康长成,比任何绝世名画都珍贵。

可最让我感到社会暖意的,还是那位坚持为顾客提供健康油条的“油条哥”,因为他为我们带来的是一股久违的“诚意正心”的温暖春风。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这句话为世人所熟知,但我认为写在这句话之前的四个字更应该为所有人恪守的准则,那便是“诚意”、“正心”。

何谓诚意正心,油条哥用实际行动给出了最好的注释:

诚实经营,以信待人,不欺人,不欺己,通过正道赚钱,不走歪门邪路,这样的“油条哥”难道不能给我们的社会带来一股暖意吗?

卖炸油条虽是小事,可贵在油条哥意诚、心正,这样的小事,亦能显出高贵。

反观现在少数急功近利之人,言必称治国平下,但其行为却是瞒上欺下,敢问意不诚,心不正,又何来修身齐家,安邦定国?

从功利角度来看,诚意正心为的是自己。

孔子有云,己欲立则立人,己欲达则达人。

只有诚心诚意地为他人着想,个体才可能有大的成就。

正如油条哥一般,坚持为顾客提供健康的油条,为他人的健康着想,得到众人交口称赞,此后的生意何愁不兴隆?

纵观历史长河,从未曾有哪个企业,哪个民族靠着欺诈之举、招摇撞骗取得长足的发展。

华尔街的庞氏骗局破灭,曾经富可敌国的麦道夫锒铛入狱;三鹿奶粉昧着良心,出售毒奶粉,商业帝国顷刻间崩塌。

意不诚,心不正,妄图以欺骗的手段蒙混过关,后果往往是竹篮打水一场空。

要相信,在这个充满正能量的社会,如果向别人“投之以桃李”,结果往往是大众“报之以琼瑶”。

以更高的境界来说,诚意正心,为的更是带动社会风气,从根本上推动社会的发展。

当社会中的每一个个体都自诚其意,自正其心,社会的风气必定向更好的方向发展,社会财富也必定快速积累。

诚意正心,诚实劳动,是社会财富的根本来源。

生活在社会中,我们每个人都该为“油条哥”点赞,让我们乘这温暖的正能量之风,诚吾意,正吾心!

【评语】议论类一等文。

评分:

18+19+16=56

作者认为选取“油条哥”一则登在《暖闻》更合适。

文章思路完整清晰,层层递进。

第一段进行权衡对比,点出中心论点,准确简练。

第二段作者认为人们往往知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即忘记之前的“诚意正心”方可获得交口称赞,生意兴隆,收获温暖。

第四段讲“诚意正心”推而广之可带动社会文明之风,使文章主题得以升华。

可惜此段论证尚未充分展开。

最后一段照应全文,再次点题。

全文能从社会视角观照“油条哥”,从文章可以感受到作者“以天下为已任”的情怀和视野。

虽然做得还有不足,但已是难能可贵。

身感厚爱之情,心怀济世之温

利益至上的时代,油条哥良心用油是对道德本分的坚守,对职业与顾客的负责,值得肯定。

物质为先的世界,主办方比起追究损坏名画的责任,更关心男孩的心理,体现了社会的人文关怀,令人赞赏。

但最令我动容的,是那位体恤儿子的老人,和那个舍小家为大家的从医的儿子。

暖闻暖闻,“暖”人的是温情。

所谓温情,依我愚见,这“温”指的是关怀他人的善心之温度,这“情”则指无私体恤的深爱之真情。

放在老父亲和他的从医儿子身上,这“温”就指儿子关怀病患,舍小家为人民的善心之温度,这“情”就指老父亲体谅儿子为人民工作的辛劳,念子心切却不愿打扰的深爱之真情。

“温”“情”兼备,因而是暖闻首选。

发掘暖闻的目的,是为了引导读者以温暖的角度看待社会。

为何如今人们看待社会的眼光如此冰冷?

我以为信誉缺失、见利忘义等道德乱象只是表面原因,其根本还应在于关怀他人的善心的缺失。

《圣经》教导我们“爱邻如己”,儒家倡导“推己及人,仁爱待人”,这些都启示我们,关怀他人的善心是从一个人自己周围的环境中开始得到培养的,其中亲情扮演着关键的角色,它当是无私深厚充满体恤的,它会在人心中播下爱的种子。

然而,现如今社会上却带见亲情的冷漠,离异的父母不愿照顾孩子,子女不愿赡养寡居的老人,这些人心中只考虑自己,抛弃亲情,老人对儿子的体恤与思念,始能让人们看到自己离弃亲人的残忍与自己所失去的真情和幸福,同时也能让许多忙于工作的子女思念父母的厚爱,常回家看看。

爱自己周围的人,才能更好地去关爱这个社会。

而这种济世为民的爱心,也要家庭的教育与支持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