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53057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22.5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

《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毕业论文试论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的问题文档格式.doc

2前言 3

2.1本课题的的研究目的和意义 4

3论述少儿舞蹈存的教学特点 5

3.1少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6.5

3.2少儿舞蹈的教学原则...............................................................................6

4论述少儿舞蹈中常见的问题和解决办法

结论 9

致谢 10

参考文献 11

浅谈少儿舞蹈的教学特点及存在问题

班级:

08级学生姓名:

李超指导教师:

王岩

摘要:

少儿舞蹈是我国社会主义舞蹈艺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儿童真善美心灵,对儿童进行德、智、体、美综合教育的重要手段.通过科学系统的舞蹈训练方法,使少儿四肢动作协调,躬胸、驼背等不良习惯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优雅的体态和较好的外形气质。

孩子们即使不在舞台上翩翩起舞,而是混杂在人群之中,也同样会显现出特殊的美感和气质。

同时,科学的舞蹈教育也能培养和增强儿童的注意力、模仿力、表演能力、形象思维能力等,提升儿童的学习效果,实现儿童学习成绩的提高,培养孩子的综合能力,为孩子的全面发展打下基础。

关键词:

综合教育;

美感;

气质;

 

学水平进行有益的探讨。

一、一、少儿的心理和行为特点

(一) 、少儿的心理发展阶段

想要深入的研究少儿舞蹈,首先要了解儿童的心理发展.因此我选择从心理学的角度来对少儿舞蹈教育进行的研究.

瑞士心理学家皮亚杰从逻辑学中引用“运算”的概念作为划分智慧发展阶段的依据,而我们所研究的少年儿童是其中的前运算阶段(2-7岁)和具体运算阶段(7-11岁)。

1、 前运算阶段

前运算阶段的儿童喜欢用表象符号来代替外界事物,认为外界的一切事物都是有生命的。

所以在教这个阶段的儿童时,教师要多注意观察孩子平常喜欢的物品,上课时就用这些物品来代替某些动作,这样方便孩子记动作.不要把动作讲得太抽象,因为这个阶段的孩子的思维还不具有可逆性.如,趴小胯,如果用平常的语言来解释“身体趴在地上,把脚放到后面,弯45°

...”这样的解释太繁琐,小孩不易理解。

如果换种方式来说,“小青蛙呱呱呱,我们都做个好青蛙..小朋友,我们来趴青蛙胯(然后示范一次),看看谁趴的青蛙不好,我就把它们抓起来..”这样生动有趣的描述,更能让小朋友们接受,而且以后上课一说趴青蛙胯大家都知道该怎么做了,既省力又节约了不少时间.

2、具体运算阶段

.这个阶段的标志是守恒观念的形成,所谓守恒,是指儿童认识到客体在外形上发生了变化,但其特有的属性不变.如,1+1=2,这时如果换过来,2-1=?

这阶段的孩子就会知道等于1.这个阶段的儿童思维已经可以逆转,能够进行逻辑推理。

因此在教学上,老师要充分利用学生的可逆思维.比如跳,这时就可以告诉学生分类,跳包括小跳,中跳,吸腿跳,单腿跳,大跳..然后开始教一些连贯性的组合.把所有的跳都连在一起。

虽然学生具有了一定的逻辑思维,但还是要有具体的事物来支持,因此老师在教最简单的跳时,要把要规格要领讲清楚.然后发展成别的跳了,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为什么要这么跳,接下来该怎么做。

(二) 、少儿的行为特点

1、 喜欢嬉闹

凡是孩子们聚集的地方,往往是笑声不断.孩子们的天性纯真,毫无生活负担,因此大声说笑成了他们的特权.

2、 喜欢模仿

模仿是学习之母。

孩子对各种事物的浓厚兴趣和热心好奇.并展开无极至的想象,直至模仿。

从语言到表情,从行走到跑跳,尤其是自然界的各种小动物,飞的,跑的,跳的,以及生活中的鸡鸭猪狗兔都是他们模仿的对象。

儿童的模仿就像海绵对水的吸收,非常的厉害,因此,环境尤其重要.教师不要把自己不检点的作风带到课堂上来,或许一个小动作,一句不起眼的话,就会影响孩子的一生.

3、 表现欲强

表现欲是人将自我价值在他人面前显示出来,以求得肯定和传扬的一种欲望,孩子年龄越小,其表现心理越单纯,他们没有成人意识和面子观念,所以不怕表现不好、被笑话,这种心理是幼儿发展表现力的源泉和基础。

儿童的表现欲与性格特点有关。

性格外向的儿童胆子大,表现外显;

性格内向的儿童胆子小,表现内隐。

教师必须根据孩子的性格特点对他们的表现欲进行正确的引导。

对外向型的儿童,不可任其表现欲无限度膨胀,以致热衷于自我表现,滋生虚荣心;

对内向型的儿童,则应激发其表现欲,鼓励他们大胆表现自己的才能,让他们在实践中品尝到自我表现的乐趣,增强表现欲。

为了使孩子的身心健康发展,教师要正确对待并注意保护孩子的表现欲,让孩子在不断的自我表现中发展自我,完善自我。

之所以用心理学的角度来研究儿童,实质上是想更彻底的洞察儿童,剖析儿童.儿童的心理发展是一个支点,这个支点越稳健,越亮丽,散发出的艺术魅力就越风光.我们做任何事都不能与本质背道而驰,必须从本质出发。

以上结合了心理学来表现该如何更好的进行少儿舞蹈教育。

二、少儿舞蹈的教学原则

不同的教师会有不同的教学风格,不同的教学风格会给孩子带来不同的艺术感染.

(一)、科学性和规范性

①从生理角度讲,少儿在生长阶段的骨骼和肌肉都处于幼弱的平衡发展期,其骨骼的骺软骨组织的快速成长,无法承受过强的,超负荷的压力,其肌肉组织各部的收缩能力、张弛力也不能象成人那样收放自如、反应迅速。

②从心理角度讲,少儿在舞蹈学习中的接受能力、理解能力、判断能力都较为缓慢。

为此,任何一种超常的、过激的教学行为.都将给少儿身体发育造成危害。

所以,少儿舞蹈教学应具有科学性、规范性,应与少儿的生理、心理发展相适应。

一、首先是训练动作节奏不宜过快,由于少儿的肌肉控制能力弱,协调性差,若节奏过快,就会造成少儿晕头转向、跌跌撞撞的现象;

二、其次是训练强度要适中,若老师的训练强度过大,长期下来,会使少儿骨密质增厚,使骨骼中骨小梁的排列加快定型的进程,使之过早地变得粗壮有力,这样会使少儿长骨两筛经受超强刺激而过早地钙化,从而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少儿身高的进一步发展;

三、最后是以整体训练为主,从少儿舞蹈训练的肌肉特性看,整体的运动可以使其在运动中各肌群在训练中肌肉纤维的伸缩、收放相对处于均衡协调的良性刺激中,反之,如若加大局部性训练可导致肌肉纤维局部线粒体的成倍快增,进而使局部的肌肉异常隆起而破环了舞蹈教育中线条美的塑造作用。

(二)、趣味性

托尔斯泰说过: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

”对于幼儿期的儿童来说,他们日常生活,除了吃饭和睡眠外,主要的活动就是玩耍和游戏。

因此,儿童舞蹈的趣味性和娱乐性应当摆在首位。

传统的舞蹈教学是把动作分解以后,作为单项的动作简单重复,反复训练,容易使舞蹈课变得单调、机械、枯燥无味。

少儿的注意力最集中的时间在10到20分钟,所以,枯燥单调的舞蹈训练会让儿童很快失去学习兴趣,调动不起学习的积极性,如果老师仅仅为了教学而授课,不注意少儿的生理特点,不注意合理安排教学内容,就达不到舞蹈教学的最佳效果。

少儿心理思维的特点是形象、且情趣多变,所以老师的教学内容在选材上应强调主体鲜明,浅显易懂,新颖别致,能引起少儿的兴趣、启发其想象力。

第一、在考虑舞蹈的题材时,应当选择孩子们所熟悉的喜爱的、又有一定积极意义的、可以用舞蹈所表现的、那些儿童们的游戏生活内容。

第二、在少儿选音乐上,教师可以选择儿童所熟悉的歌曲(乐)曲进行编排,如《丢手绢》的儿童音乐结合东北秧歌的手巾花、《小鸭子》的音乐结合藏族踢踏、《摘葡萄》音乐结合维吾尔民族绕腕等,动作有趣,音乐好听,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气氛中学习舞蹈,增加了学习兴趣,学得快,也学得好。

(三)、主观能动性

一般情况下,少儿在起初学习舞蹈时,都是由于受一定外力作用而加入该行列的,如出于父母长辈的要求,或学校课程的设置与安排。

因此在开始学习舞蹈时.少儿对老师的教授是依顺而从之的,常常是被动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