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467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4 大小:31.6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4页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docx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中国国际扶贫中心

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

“精神贫困”与“心理脱贫”

矫 宇

(吉林工商学院社科部,吉林长春130062)

2008年第4期东北师大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No·4 2008

总第234期

JournalofNortheastNormalUniversity(PhilosophyandSocialSciences)SumNo·234

摘 要:

以人为本,促进人的全面和谐发展,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价值诉求。

贫困大学生问题是一个急需解决的社会问题。

本文对高校贫困大学生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中普遍存在的心理偏差现状及形成心理困境的深刻而复杂的经济、社会、文化因素进行了具体的剖析,并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途径在多个方面进行了深入的探讨。

关键词:

贫困大学生;精神贫困;心理脱贫

[中图分类号]G448[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1-6201(2008)04-0183-07

TheSpiritualandMentalPovertyinPoorUniversityStudents

JIAOYu

(SectionofSocialSciences,JilinInstituteofCommerce,Changchun130062,China)

Abstract:

people-oriented,andpromotethecomprehensiveandharmoniousdevelopmentistobuildaharmonioussocietyde-mandsofsignificantvalue.Poorcollegestudentsisaneedtoberesolvedsocialproblems.Poorcollegestudentsinthispaperon

thisparticularvulnerablegroupsintheprevalenceofmentaldeviationformthestatusquoandpsychologicalplightofthepro-

foundandcomplexeconomic,socialandculturalfactorsspecificanalysisofthepsychologicalandpoorstudentswayoutofpover-

tyinmanyareasconductedin-depthstudy.

Keywords:

pooruniversitystudents;thespiritofpoverty;mentalpoverty;harmony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由精英化教育走向大众化教育,高校中一个特殊的弱势群体———贫困大学生问题越来越多地成为社会广泛关注的热点。

无可回避的是,由经济贫困导致“精神贫困”甚至病态心理的大学生人数正呈快速上升的态势并表现出群体性倾向,这个现象的存在是一个关系到社会全面进步及和谐校园构建的重要问题。

因此,站在和谐社会的视野下,关注和加强大学生贫困群体的“心理脱贫”工作,促进其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已成为当下高校心理素质教育领域一个必须正视和深入探究的时代性新课题。

一、贫困生的“精神贫困”成为高校面对的新的严峻问题

在构建和谐社会的蓝图中,高校是一块重要的阵地。

“和谐说到底是人的和谐,是个人与所处环境的和谐,个人精神与身体的和谐,人格和谐,人际和谐,社会和谐。

个体人格的和谐是和谐社会的永恒追求与归宿”[1]。

近年来,随着高校教育招生体制的改革、地区间经济发展的不平衡及家庭经济收入的巨大差距,大学生的层次日益多样化、多元化,无力支付或难以支付教育费用的贫困大学生的绝对人数在不断攀升,继经济贫困之后随之而来的“精神贫困”与“心理疲软”、“心理塌方”问题也日益凸显。

贫困大学生是高校中在社会资源分配上具有经济利益的贫困性、生活质量的低层次性、承受能力的脆弱性的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是在家庭的经济背景、个人的主观因素、心理品质的完整程度、获得人们评价和尊重程度等方面均相对薄弱的一个群体,是高校中众多弱势群体里最具典型意义的人群。

对于贫困大学生来说,高昂的学费是一种有形的巨大的经济压力,他们常常是靠举债借款以艰难维持学业,月生活费大多在200元以下。

目前,我国一般高校中的贫困生人数约240万,占在校生总数的10%—20%,农林院校和经济落后地区院校的贫困生比例高达30%,特困生人数约160万人,占在校生总数的5%—10%[2]。

与经济窘迫相伴随的是贫困大学生的心理状况更加令人担忧,他们是出现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其发生心理危机的比例远远高于普通学生。

几年前云南大学学生马加爵因为杀害了四名同学成了各大报纸和杂志的焦点,引起了社会广泛而强烈的反应,同时也给高教界敲响了关注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警钟。

尽管马加爵的极端性在大学生中是罕见的,但他表现出的自卑、孤僻、封闭、抑郁、偏执、人际交往障碍等特点却在贫困生中具有相当的普遍性和代性。

有的学生直言不讳自己有时候就有类似马加爵的心理倾向。

在北京一所院校就读的一名贫困学生说:

“我能想象得出马加爵杀人之前是怎样的绝望!

”不久前,笔者对本校(吉林工商学院)在校生的心理状况做了一次调查,结果显示:

在有效调查的718名学生中,贫困生占217名,对生活状况不满意的共有159人,占贫困生总数的73.3%;有140位贫困生体会不到生活的幸福,占贫困生总数的64.5%;有113位贫困生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抑郁状态或抑郁倾向,占贫困生总数的52.1%。

这些数据所显示的也许只是冰山一角,其实这种“精神贫困”和“心理疲软”状况在全国各高校都不同程度普遍地存在着。

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还有相当一部分贫困生由于贫困而对社会持极端的观点,这一群体的真实存在实在令人隐忧!

总之,由物质贫困引发的精神贫困和心理危机不利于校园和谐氛围的形成与建设,不利于社会的安全稳定,并且已经成为制约贫困大学生健康成才的瓶颈,给我国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严峻的压力和挑战。

二、高校贫困学生群体的心理生存状态及致因剖析

  高校贫困生的心智发展大体上有两个走向:

一是积极向上、意志坚强,把苦难当做磨炼,他们能够吃苦耐劳、顽强进取;二是消极萎靡,悲观嫉恨,怨天尤人,情绪极端。

相形之下,游离于主流积极心态之外的这部分群体的脆弱的心理特质更急需高度关注和认真剖析,他们的心理生存状态大大异于其他学生,因而经常表现出不和谐的言

行和非常态心理:

1.自卑且自闭,成为象牙塔里离群索居的“边缘人”

心理学认为,当个体能力不能使个体需求得到满足时,就会产生心理上的自我否定和行动上的自我闭锁。

高校中的经济弱势群体大多来自农村、经济落后地区及城市贫困家庭,物质与精神生活的低层次性使其普遍承受着巨大的心理压力,经济困顿窘迫是其共同特征,他们的生活方式、思维方式、行为习惯等与非贫困生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进入大学后,在与周围同学的相互比照中,经济上的强烈反差,在时刻刺激着贫困生的神经并时刻提醒着他们自身的贫困境遇。

这种低人一等的心理压力和严重的自卑心理成为一道难以逾越的心理障碍,极大地阻碍着他们在正常的人际交往中能够心态平和地挥洒自如。

相当一部分贫困生则把贫困的外在因素内化为失败感、挫折感、不公感,从而内心滋生和郁积着强烈的自卑和不满。

与此同时,还有另外一个因素,他们虽然与其他同学同处在五彩缤纷的大学校园中,虽然享受着同样斑斓的校园文化,虽然也有着同样强烈的竞争和参与意识,但由于生长的地缘环境、经济背景、特殊生活阅历等诸多因素的差异,他们大多从小即缺乏参与各种活动锻炼和培养个人才艺的机会,因而在文体特长和交际能力等个人魅力展示方面表现出明显的不足与缺憾。

这种巨大的现实差距和相形见绌所带来的强烈的自卑心态也往往使他们心灰意冷,陷入自我否定、自我封闭的境地,继而选择逃避人群、离群索居,形成闭锁性性格,把自己变成了校园里的“边缘人”。

导致贫困大学生群体自我封闭的根本原因就是经济基础的匮乏及良好的心态准备。

在当今的高校中,同学之间的交往也带有一定的社会人际

关系色彩,注重一定的利益要求,社会中对物质的追求、向往,评判价值的物质利益标准都会对在校学生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大学生在日常的各种沟通感情和交往方式中,也大多打上金钱的烙印,无论是好友聚餐,还是卡拉OK、上网冲浪等,活动消费资金几乎必不可少。

这些在其他同学那里也许无所谓的消费开支,却是令贫困生望而生畏的经济和精神负担。

尤其是近年来,大学中不时泛起各种消费热点,这无疑会给许多囊中羞涩的贫困生平添许多烦恼。

所以,在这种“高成本”的交往中,贫困生虽渴望融入群体生活,却又无力满足交往的资金需要,他们强烈地希望获得尊重,然而又不得不在一些需要经济付出的活动或交往中处于尴尬境地,于是只能事事回避、处处退缩,久而久之就理所当然地被集体再次边缘化,成为被遗忘的角落。

而这种“边缘化”又不断地强化和刺激着其内心的自卑和孤独,从而形成恶性循环,导致情感障碍和人格障碍甚至形成变态心理。

由此观之,“贫富差距直接影响大学生的社会认同、自我认同以及文化认同。

不同生活方式冲突的背后,实际上是价值观的冲突、文化的冲突和自我同一感的混乱”[3]。

贫穷从一定程度上说“不仅是生活的困窘的无奈,更让人体会到的是由于物质的贫穷而带来的精神上的极度欠缺感、剥夺感以

及无助感”[4]。

2.自尊且敏感,成为心理偏执和行为过激的高发人群

高校贫困生处于一种弱势的生活境遇中,普遍具有巨大的心理负荷和精神压力。

他们的“自尊”与敏感比一般学生表现得尤为强烈,心理承受能力却相当脆弱,精神常常处于紧张状态之中。

他们害怕别人的怜悯和同情,不愿公开或者提及自己的生活拮据和窘迫困境,不愿求助学校和社会。

他们习惯于在自己的心中筑起一道围墙,对于他人的言行举止、批评、评价格外敏感关注,对与自己无关的事情也通常是疑虑重重,对涉及自己的事情更会有强烈的情绪、情感反映,包括别人对自己的衣着、饮食及生活习惯的议论。

他们怀疑和拒绝他人的善意,甚至有时会把别人的关心和帮助也当成对自己的施舍和嘲笑,心理防御过度,反映过激,致使人际关系的和谐大受影响。

总之,他们有得到周围环境支持的心理需求,却又不愿接受他人的同情和帮助,他们既自卑又自尊,既坚强又脆弱地矛盾着。

事实上,贫困大学生的敏感是自卑的延伸,“自尊”是自卑的包装。

这种自尊十分脆弱,因为它不是建立在自信的基础上,而是为了对自卑的掩饰。

一旦强烈的敏感和自尊被现实无情地伤害,要么走向更加强烈的自卑,要么是心理防线的彻底崩溃,少数学生就会站在学校、社会、他人的对立面,发生过激行为、极端行为甚至是罪恶行为,马加爵一夜之间成为震惊全国的“校园屠夫”就是典型的一例。

自尊的伤害使贫困大学生以消极的态度面对人生,以极端的方式报复他人和社会。

其实,贫困大学生缺乏的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发自内心的自尊,缺乏的是正确的人生观、价值

观的指导,缺乏的是面对贫困的信心和勇气,如果拥有了这些,再大的物质贫困也无法摧毁一个人的意志。

3.焦虑且嫉恨,是面对现状的无奈与指向未来的隐忧

贫困大学生由于沉重的经济负担和精神压力,心理经常处于一种灼和内疚状态之中。

家庭经济的窘困使贫困生连最基本的生活开销与学

习费用都得不到可靠的保障,他们每时每刻都要为学费、生活费而忧愁、焦虑、苦恼,他们害怕因筹集不到足够的学费而失去十年苦读换得的学籍,害怕学习成绩不佳而愧对东挪西借、卖血卖房供养自己的父母,害怕自己的平庸而无颜面对被迫选择辍学的兄妹,害怕家里因支撑自己而背负沉重的债务,害怕家里再发生其他意外的变故而雪上加霜,如此等等。

他们深知家庭供养自己的艰辛,深知自己承载着家里多么沉重的厚望。

对于家庭,他们深感内疚,他们急于摆脱贫困现状而独立担当却又无能为力或者收效甚微。

尤其是严峻的就业形势更令他们深深忧虑,因为即使依靠国家贷款完成学业,一旦毕业,无论是否已拥有稳定的收入都意味着他们必须偿还贷款的开始,即使偿还贷款可以申请暂缓,但与日俱增的利息却是一刻不停顿的压力。

从求职现状看,为尽快摆脱债务的纠缠,贫困毕业生对高薪职业的急切追求甚至是不切实际的追求又通常会与用人单位对人才的苛刻要求形成一对新的矛盾,“高薪”更多的时候往往是大多数贫困毕业生的一相情愿。

所以,对于未来,在校的贫困大学生不知道自己毕业后能否找到合适的工作来偿还这笔巨大的经济债和感情债,因而心理时常承受着焦灼和内疚的煎熬,生活在对现在和未来的惴惴不安和忧心忡忡状态之中。

此外,“不公感”和“剥夺感”也是贫困的焦虑下衍生的典型心态。

贫困生大多来自农村和边远落后地区,与城市学生相比,进入大学后,农村学生会经受更大的变化和心理冲击。

他们看到城市学生的整体素质相对于自己要高出很多,不仅知识广博,眼界开阔,且多才多艺,活动能力、社交能力更是相对较强。

相比之下,自己虽也同样渴望在同学中树立自己的形象和地位,但却见识狭窄、能力单一、事事不如意,这种“一无是处”的状态似乎很难达到维护自尊的目的。

很多贫困生来到大学后才第一次看到手机、电脑、电梯,特别是大学里城市学生花样繁多的“高消费”与自己经济状况的难以为继、捉襟见肘形成强烈的反差。

生活上的贫富差距、见识上的多寡悬殊极大地冲击着他

们的内心世界,使心里的天平失去平衡,认为这一切都是因为自己出生在贫困地区或落后农村的缘故,由羡慕而滋生的嫉妒和“不公感”、“剥夺感”也就理所当然地产生了,进而很容易演变为冷漠、敌对甚至是攻击心理。

他们憎恨别人的拥有,通常表现为通过伤害他人来发泄心中的不快,某高校就曾发生一名学生因买不起自己喜欢的白纱裙而将室友的白纱裙剪成碎片的事情。

而与自惭形秽者相反,有些贫困生则认为自己无论是学习成绩、智力水平还是实践能力都强过周围同学,只是因为家庭贫困而与他们却不能在同一起跑线上竞争,甚至眼睁睁看着很多难得的机会旁落,心中充满嫉恨和怨愤。

这里,也许有对其他同学幸运的妒忌,也许有对社会不公的不满,也许有对父母无能的抱怨,甚至有的人会导致心理变态,以极端的形式发泄心中的不满。

4.虚荣且依赖,是少数群体堕落人格的主要指证

在大学校园里,因为学生学习水平差异不大,竞争和攀比通常会从学习扩展到个人能力、生活方式、消费水平等方方面面。

有些贫困生为了扭曲的自尊和虚荣,伪造自己的显赫出身,甚至有人把满怀殷殷厚爱、千里迢迢赶来的农村父母说成是自己的亲戚或老乡,只因为父母卑微的身份、破旧的衣服和不雅的举止会让自己在同学面前颜面无光!

这种有悖人伦的行为和扭曲的“自尊”,暴露了其心理的虚弱和良知的萎缩;还有的人试图掩饰与周围同学的差距,刻意隐瞒家庭经济情况,拒绝接受困难补助,不申请助学贷款和学费减免,有一所学校在发放特困生助学金时竟有30%的人拒绝上台领取!

有人不顾现实条件,为了“面子”不惜代价跻身于高消费行列,将有限的资金用在与自己经济条件不相称的消费上,节衣缩食换来西装革履,人后节省人前挥霍,嫌勤工助学丢人,却可以为了攀比而一次次向贫穷的父母伸手。

他们无视家庭贫困的现状,有的甚至把父母逼到卖血的地步竟也毫无悔意!

还有极个别的人在攀比中丧失人的尊严,出卖灵魂和肉体,走上诈骗、盗窃、抢劫等不法犯罪道路,危害社会,自毁前程。

与此相反,还有一部分懒惰依赖型。

他们并不回避贫困的身份,但却不思进取,缺乏摆脱贫困的心理和行动,放弃自身的努力,完全指望学校减免学费,或从政府、企业、社会好心人那里得到各种资助,从来不想依靠自己的双手来改变现状。

他们在别人的帮助下形成了一种懒惰依赖心理,认为自己贫困,受到别人的帮助是理所当然的,甚至把贫困作为自己的“资本”四处伸手,存在严重的“等、靠、要”思想,从内心深处形成了对他人和社会的依赖。

近年来,还出现一些曾获国家贷款的贫困生毕业后即使已经有独立的经济来源却仍迟迟不愿偿还贷款的情况。

这些人的心态和行为不仅使社会对贫困生群体的人格产生误解,破坏了贫困大学生的诚信形象,而且对校风、学风建设也带来十分消极的影响。

三、高校贫困学生群体“心理脱贫”路径探索

导致贫困大学生“心理贫困”的因素是多元的,因此相应的“心理脱贫”路径也不应该是单一的。

关注贫困大学生的“精神贫困”,不仅仅是关乎实现全面素质教育目标和培养全面健康发展的人的问题,更是构建和谐社会、和谐校园的关键问题。

贫困大学生的社会人格和心理发展既然是一定环境和教育下的产物,那么也就会因环境影响与教育方式的变革而重塑。

为此,贫困大学生的“心理脱贫”教育不仅仅限于心理咨询机构,而是应该努力形成一个包括认知教育、人格教育、校园文化建设、资助保障机制、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在内的综合性的全方位、多维度的教育支持网络。

第一,打破公众思维定势与认知纠偏相结合。

要客观、公正、全面地看待和引导贫困生。

从当前的现实情况看,对于贫困生问题,社会文化价值中广泛存在着一种证实偏见。

所谓证实偏见,是指人们只注意那些赞同和肯定的证据,而忽视了反对或驳斥的证据[5]。

长期以来,每当触及贫困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几乎所有的人都会习惯性地联想起自卑、焦虑、抑郁、孤独等消极心理状态。

而那些与之相伴相生的积极心理品质却很少得到关注,同时社会也往往简单地将贫困生的心理问题归因于“贫穷”,从而忽视其行为发生原因的直接性。

这种先入为主的偏见很容易牵引人的思维方向,对问题的完整认识形成误导,事实上,非贫困学生群体中这些心理问题也并不少见。

这种状况反映出社会公众和社会舆论对贫困生普遍存在

着消极刻板印象,缺乏平等性,不知不觉中形成一种对贫困的“无意识歧视”。

当这种“无意识歧视”存在时,许多社会资助就不再单纯是一种社会责任,而是隐含了一种施舍、一种怜悯、一种同情、一

种恩惠。

从贫困生的角度看,家庭经济困难往往不是一朝一夕的,对于大多数人来说,贫穷困扰伴随了从小到大的整个求学历程。

作为大学阶段的成年人,高昂的学费使他们对经济困难有了更为真切而深刻的感触和认识,虽然经济困难并不是他们自己的责任,但他们却不得不承担经济困难所带来的各种后果和影响。

他们既希望获得资助和关爱,又害怕失去与所处环境的平等,害怕自己的形象与周围的不同。

对他们来说,接受帮助意味着“你是个需要帮助的人”,“你是个弱者”,甚至在有些贫困生看来,帮助在某种意义上成为了一种特殊的“逆向歧视”。

因此,贫困生对经济独立有着更为强烈的渴望和追求,这种追求往往更容易促使他们意志坚定、奋发向上、不断进取、立志成才;

同时,他们也往往具有更强的自我意识,更具隐忍、独立、勤奋、刻苦、艰苦朴素等优秀的心理特征。

而这些如此重要的品质不正是我们希望当前每个学生都具备的吗?

为什么因为刻板印象和思维定势的束缚而对贫困生的优势视而不见呢?

如果我们能够因势利导并合理利用,那又会是怎样的结果?

因此,贫困生的心理问题调整与心理素质培育,率先需要纠正全社会范围内普遍存在的认知偏差,公正、客观、完整地看待问题。

第二,贫困观教育与辩证观教育相结合。

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缺乏正确的贫困观,不少贫困大学生将贫困归咎于父母的无能、命运的不公平,由此可见,对贫困大学生的精神疏导要首当其冲。

要让他们形成对贫困的正确认识和健康心态,要教育他们明白一个道理:

贫困是暂时的,是需要改变并且可以改变的一种人生境遇。

人可以穷,但志不能短;物质上的贫穷是一时的,而精神上的贫困却是一生一世的,精神的贫困远比物质的贫穷更可怕。

面对一样的贫困,却可以有不一样的态度选择:

意志萎缩会令人丧失改变的信心和机会;而豁达坚定则会令人勇气倍增、不屈不挠。

同时,要学会辩证地看待贫穷。

巴尔扎克曾经这样讲:

“世界上的事情永远不是绝对的,结果完全可以因人而异。

苦难对于人才是一块垫脚石,对于强者是一笔财富,对于弱者是万丈深渊。

”贫困虽然给自身目前的发展带来一定的限制和艰难,但也同时带来了锻造吃苦耐劳、磨砺自立自强等优秀品质的机会,而这些品质对一个人来说是多么不可多得的巨大的精神财富!

它不仅可以帮助你克服眼前的困难,还能给予你未来成就一切的意志和勇气,“自古英才多磨难,从来纨绔少伟男”。

因而,要及时引导贫困大学生树立正确的贫困观,能够辩证地思辨,强化自尊、自信、自立、自强的意识,克服自卑情绪,学会处理生存、生命所引发的种种关系和问题,用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为自己人格的健康发展保驾护航,从而找回丢失的自我,以坦然豁达的心态,在竞争中克服困难、发展自己。

第三,提供经济扶持与培养自强意识相结合。

经济窘困是高校贫困群体当下最大的心理压力,物质解困是解决贫困生心理问题的前提和基础。

目前,我国高校对于贫困大学生的资助机制一般由奖学金、贷学金、勤工助学、临时困难补助和“减、免、缓”交学费等制度组成。

其中,“奖学金”是对学习优异的专项奖励资金,不可能用来助困,而“困难补助”也是杯水车薪,“减、免、缓”交学费又难以解决根本问题。

因此,高校要充分利用政府当前重视和推进大学生助学贷款的有关政策,帮助贫困大学生得到完成学业最起码的经济保证,从而使贫困大学生基本上消除由单纯的经济原因导致的后顾之忧和绝望性的心理焦虑。

但是,单纯的的经济资助并不能解决长远问题,要治标,更要治本,要助困,更要育人,要使经济上的资助与自立自强意识的培养有效地结合起来。

有研究者深刻指出,贫困大学生产生心理问题“其表层原因在于对贫困文化的错误解读和外在的社会影响,其深层原因在于由动力潜意识和认知潜意识导致的不合理构念、低效能信念、负面图式、自动化思维和错误的自我导向”[6]。

这就要求在尽快完善各项扶助制度,拥有健全、完整、严谨的帮困机制,在经济上给予贫困生提供资助的同时,更要坚持“扶贫先扶志”,在心理上加强引导和激励,发挥贫困生的个体主动性。

如果说助学贷款解决的是学生的学费问题,勤工助学解决的就是学生的生活问题。

学校要建立勤工助学中心,多渠道开辟勤工助学市场,为贫困生创造用武之地,让学生通过一定的劳动取得相应的报酬,把原先发放补助的被动帮困助学方式转变为学生主动的自我救助的方式。

实践证明,贫困生走出校园,用自己的劳动去换取报酬,能大大激发其克服

困难的自觉性,在享受劳动丰收喜悦的同时赢得自尊、自信,建立奋发向上、积极进取、自强自立、自强不息的心态和价值取向以及回报社会的责任感。

在这一点上,我们可以借鉴国外的许多先进做法。

比如肯德基公司的“曙光肯德基奖学金”,是需要学生在肯德基餐厅打工实践才能获得的经济资助。

这种“付出才有回报”的认知有利于提升贫困生参加社会活动和劳动创造的积极性,培养自强自立的思想意识。

为此,学校和社会都可参考肯德基奖学金的资助方式,在对贫困生的教育中提供经济资助,或者说在经济资助中提供教育。

同时,加大勤工助学的宣传力度,广泛联系企业等社会渠道以提供冠名奖学金等方式,把社会各方面的教育资源整合起来,使它们密切配合,最大限度地发挥实效,在不违背基本公平的原则下,各种优惠政策适当向贫困生倾斜,为贫困生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和空间。

这样,一方面鼓励了贫困生的奋发向上,一方面也对其弱势生存状态进行了适度的矫正,这实际上不是在破坏平等,而是在维护机会公平。

与此同时,选拔贫困生的优秀代表,抓典型,树榜样,表彰勤工助学先进个人,鼓励他们通过诚实劳动获取报酬,既解决实际困难,又实现自我教育的目的。

由此可见,经济资助与勤工助学的有机结合,是助困与育人的有效途径。

一方面,要使贫困大学生感受到社会对他们的关心、爱护和期望,激励他们将社会的爱心转化为自己奋发成才的动力,增强他们回报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另一方面,还应当使他们充分明白一个道理,即虽然经济贫困的事实是客观的,但不同的态度不同的选择会有不同的结果,自尊、自立、自强才是一个人敢于直面磨难而不垮的精神脊梁。

第四,优化校园文化环境与良好的舆论导向相结合。

良好的校园环境和文化氛围,对贫困大学生的心理成长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如果一所大学倡导和建立一种贬奢倡俭、平等和谐、自强向上的文化氛围,那么对贫困大学生心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