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36190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8 大小:711.8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8页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8页
亲,该文档总共3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3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docx

中考化学真题分类汇编人教版《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第八单元金属和金属材料

 

【例 1】(2019 枣庄)把 X、Y、Z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X 没有明显现象,Y 和 Z 表面

有气泡产生;另取 Y 放入 Z 的盐溶液中,未见明显现象。

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A.X>Y>ZB.Z>Y>XC.X>Z>YD.Y>X>Z

点拨:

由题意可知,X、Y、Z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硫酸中,Y、Z 表面有气泡产生,X 无变化,

说明 Y、Z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强,X 的金属活动性比氢弱,即 Y、Z>H>X;Y 放入 Z 的盐溶

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 Y 的活动性比 Z 弱,故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Z

>Y>X。

答案:

B

【例 2】(2019 东营)小东同学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

反应停止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锌

B.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亚铁和硝酸银

C.滤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

D.反应后滤液的质量大于反应前溶液的质量

解析:

铁的金属活动性比银强,比锌弱,不能与硝酸锌溶液反应;向盛有硝酸锌和硝酸银混

合液的烧杯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铁能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停止

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说明滤渣中含有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该金

属应为铁,说明铁是过量的。

所以滤液中一定含有硝酸亚铁、硝酸锌,一定没有硝酸银;滤

渣中一定含有银和铁,一定没有锌;铁能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硝酸亚铁溶液和银,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为 Fe+2AgNO3═Fe(NO3)2+2Ag,由反应时的质量比可知,每 56 份质量的

铁可置换出 216 份质量的银,溶液的质量会减少。

答案:

C

【例题 3】(2019 临沂)某同学为了探究相关金属的化学性质,做了下列实验:

 

(1)A 试管中实验现象是___________。

 

1

 

(2)只通过 A 和 B 实验尚不能证明铜、银两种金属的活动性强弱,需补充一个实验来证明,

补充实验所用试剂合理的是_____。

A. Cu、Ag、稀盐酸B. Cu、AgNO3 溶液

(3)实验 C 中物质充分反应后,某同学对试管中固体的成分提出以下四种猜想:

A. Zn、 Cu、AgB. Zn、 CuC. Cu、Ag

这四种猜想中明显不合理的是______(填编号)。

解析:

 1)锌的活动性比银的强,能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铜和硝酸锌,故现象为锌片上

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通过实验 A 可知锌的活动性比铜强,通过

实验 B 可知锌的活动性比银强,还需要证明铜的活动性和银的活动性,Cu、Ag、稀盐酸之间

不能反应,故无法证明,Cu 插入 AgNO3 溶液反应,可以证明铜的活动性比银强,可以达到实

验目的。

 3)锌片放入硝酸铜和硝酸银的溶液中,先进行的反应是锌和硝酸银的反应,硝酸

A

银反应结束,再进行锌和硝酸铜的反应,故若锌是过量的,得到的金属为锌、银、铜, 符

C

合;若锌和硝酸铜、硝酸银恰好反应,得到的金属是铜和银, 符合;在此反应的过程中一

定有银析出,故 B 错误。

答案:

(1)锌片上附着一层红色的物质,溶液由蓝色变为无色 

(2)B(3)B

【例题 4】(2019 淄博)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下图装置探究工业炼铁的化学原理。

 

(1)实验前要先通入一氧化碳,然后再加热;实验过程中观察到硬质玻璃管内的红色物质

逐渐变为______色,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

(2)实验过程中必须对尾气进行处理,利用支架调节酒精灯的高度,用酒精灯火焰的

_________点燃。

(3)通过上述实验探究,同学们总结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______________。

解析:

 1)实验过程中红色氧化铁变为黑色的铁,化学方程式为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在高温的

((

条件下生成铁和二氧化碳。

 2)使用酒精灯加热时应用外焰进行加热。

 3)通过上述实验可

总结出一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有还原性、可燃性。

 

2

 

答案:

(1)黑

Fe2O3+3CO 高温 2Fe+3CO2↑

(2)外焰   (3)还原性、可燃性

【基础巩固】

1.(2019 扬州)下列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 A)

A.钾B.铁C.铜D.金

解析:

在金属活动性顺序中,金属的位置越靠前,金属的活动性就越强,钾、铁、铜、金四

种金属中钾的位置最靠前,故四种金属中金属活动性最强的是钾。

2.(2019 岳阳)下列与金属材料有关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D)

A.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小

B.钢的性能优良,是很纯的铁

C.沙漠地区的铁制品锈蚀较快

D.为防止钢铁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

解析:

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黄铜片比铜片硬度大;钢的性能优良,钢是

铁的合金,不是很纯的铁;沙漠地区的铁制品,不易与水蒸气接触,不易生锈;为防止钢铁

制品生锈,可在其表面刷漆,以隔绝氧气和水。

3.(2019 重庆 B 卷)为了探究铁制品锈蚀的条件,小明用普通铁钉、纯铁钉同时进行下面

的四组实验,一段时间后只在实验 I 中观察到了红褐色的锈斑,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下列说

法错误的是(D )

 

A.I 和Ⅱ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 O2

B.I 和Ⅲ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 H2O

C.I 和Ⅳ说明 H2O 和 O2 同时存在,铁制品不一定发生锈蚀

D.Ⅲ和Ⅳ说明铁制品的锈蚀与铁制品内部结构有关

解析:

Ⅰ中铁钉生锈,Ⅱ中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氧气;Ⅰ中铁钉生锈,Ⅲ中

铁钉不能生锈,说明铁制品锈蚀需要水;Ⅰ中铁钉生锈,Ⅳ中纯铁钉不能生锈,说明H2O 和

O2 同时存在,铁制品不一定发生锈蚀;Ⅲ和Ⅳ不能说明铁制品锈蚀跟铁制品内部结构有关,

这是因为除去铁钉不同外,其它物质不完全相同。

 

3

 

4.(2019 滨州)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如果将甲、乙、丙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一段

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入相同

溶质质量分数的稀盐酸中,乙、丙均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乙,则甲、乙、

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A)

A.丙>乙>甲

C.丙>甲>乙

B.甲>丙>乙

D.甲>乙>丙

解析:

由题意可知,将甲、乙、丙分别投入到 CuSO4 溶液中,一段时间后,乙、丙表面出现

红色物质,甲没有明显现象,说明乙、丙在铜前,甲在铜后;再将大小相同的乙、丙分别放

到相同的盐酸中,乙、丙均产生气泡,但丙产生气泡的速度明显快于乙,说明了丙在乙的前

面。

由以上分析可知,甲、乙、丙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是丙>乙>甲。

5.(2019 重庆 A 卷)实验室用右图装置模拟炼铁。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B.应先加热 Fe2O3 再通入 CO

C.红棕色的逐渐变黑D.气体通过澄清石灰水后可直接排放

解析:

赤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2O3,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 Fe3O4;炼铁过程中,由于一氧化碳

易爆炸,加热前先 CO 把装置内空气赶走,防止加热时产生爆炸,再加热Fe2O3;反应过程中

出现红棕色的逐渐变黑;反应后尾气含有一氧化碳气体有毒,需要处理,不能直接排放,否

则会污染空气。

6.(2019 济宁)相同质量的 Mg、Fe、Zn 三种金属,分別与足量的、质量相同、质量分数相

同的稀 H2SO4 充分反应,生成氢气与消耗稀 H2SO4 的质量关系见图,分析图象所得的结论中,

不正确的是(A)

 

4

 

A.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

Mg>Fe>Zn

B.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Mg<Fe<Zn

C.三种金属消耗稀 H2SO4 的质量:

Mg>Fe>Zn

D.三种金属与稀 H2SO4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Mg<Fe<Zn

解析:

由图中信息不能判断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A 说法不正确;三种金属和稀硫酸反应

生成的硫酸盐中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都是+2,生成氢气质量越小,金属相对原子质量越大,由

表中信息可知,生成氢气质量由大到小的顺序是锌、铁、镁,因此三种金属的相对原子质量:

B

Mg<Fe<Zn, 说法正确;生成氢气质量越大,消耗硫酸质量越大,因此三种金属消耗稀 H2SO4

的质量:

Mg>Fe>Zn,C 说法正确;生成氢气质量越大,反应后形成溶液质量质量越小,因

此三种金属与稀 H2SO4 反应后溶液的质量:

Mg<Fe<Zn,D 说法正确。

7.(2019 武威)铬(Cr)是银白色有光泽的金属,含铬、镍的钢称为不锈钢,具有极强的

抗腐蚀性。

(1)纯铁与不锈钢相比较,硬度较大的是不锈钢;铁生锈的实质是铁与氧气和水共同作用

的结果。

(2)已知铬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2 价铬的化合物,请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Cr+2HCl

═CrCl2+H2↑。

(3)请写出一条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措施防止金属腐蚀。

解析:

 1)合金的硬度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硬度大,纯铁与不锈钢相比较,硬度较大的是不

锈钢。

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2)铬能与稀盐

酸反应生成+2 价铬的化合物,同时生成氢气。

(3)防止金属腐蚀是保护金属资源的有效途

径之一,合理有效的开采矿物,否则既浪费了资源,又损害了国家利益;回收利用废旧金属,

能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保护金属资源;寻找金属的替代品,能节约金属资源,有利于保护

金属资源。

 

5

 

【能力提升】

1.(2019 攀枝花)为了从含有 FeSO4、CuSO4 的工业废水中回收 Cu 和硫酸亚铁晶体,某学

习小组设计并完成了以下实验。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固体 X 中只含有 Cu

B.试剂 B 是稀硫酸

C.溶液 Z 中的溶质为 FeSO4 和 CuSO4

D.操作 I 用到的玻璃仪器只有烧杯和玻璃棒

解析:

实验目的是从含有 FeSO4、CuSO4 的工业废水中回收 Cu 和硫酸亚铁晶体,则加入的

试剂 A 是过量的铁粉,固体 X 是铁和铜的混合物;固体 X 是铁和铜的混合物,铁能与稀硫

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则试剂 B 是稀硫酸;铁能与稀硫酸反应生成硫

酸亚铁溶液和氢气,溶液 Z 中的溶质是 FeSO4;操作 I 是过滤操作,用到的玻璃仪器有烧杯、

玻璃棒、漏斗。

2. (2019 金华)小丽为确认所回收易拉罐的主要成分是铝还是铁,剪取金属片打磨后,设

计了如图所示的两种不同方法进行检验,这样设计的依据是( D)

 

A.铁、铝有不同的物理性质

B.活泼金属易与氧气反应

C.排在氢前面的金属可以把酸中的氢置换出来

D.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6

 

解析:

将金属片分别放入氯化锌溶液与氯化亚铁溶液中,依据的是活动性较强的金属可把活

动性较弱的金属从它的盐溶液中置换出来。

3.(2019 雅安)某同学为验证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他设计了以下四种实验

方案,其中能达到目的的是 (D)

A.将 Fe 丝、Cu 丝分别放入 AgNO3 溶液中

B.将 Fe 丝、Cu 丝、Ag 丝分别放入稀盐酸中

C.将 Fe 丝分别放入 CuSO4 溶液、AgNO3 溶液中

D.将 Fe 丝、Ag 丝分别放入 CuSO4 溶液中

解析:

Fe 与 AgNO3 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铁>银;Cu 与 AgNO3 溶液反应置换出银,

说明了活动性铜>银;但无法确定铁和铜的活动性强弱,故 A 错误;将三种金属分别放入稀

盐酸中,铁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氢气,说明了活动性铁>氢;Cu、Ag 与稀盐酸不反应,说明

氢>铜,氢>银;不能比较铜和银和活动性,故B 错误;Fe 与 CuSO4 溶液反应置换出铜,说

明了活动性铁>铜;铁与 AgNO3 溶液反应置换出银,说明了活动性铁>银;但无法确定银和

铜的活动性强弱,故 C 错误;铁能硫酸铜反应,说明铁>铜,银不能与硫酸铜反应,说明铜

>银,从而证明铁>铜>银,故 D 正确。

4.(2019 泰安)如图是某化学兴趣小组设计的观察铁制品锈蚀的实验装置。

下列相关叙述中

正确的是( B )

 

①一段时间后,铁丝会由下向上出现锈蚀现象

②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

③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膨胀,因为铁生锈要放热

④一段时间后,塑料瓶会变瘪,因为铁生锈与空气有关

A.①②B.②④C.②③D.③④

解析:

一段时间后,水面处铁丝锈蚀严重,而水上、水下部分生锈不明显,①错误,②正确;

铁生锈会吸收空气中的氧气,塑料瓶一段时间后塑料瓶子会变瘪,③错误;一段时间后,塑

料瓶会变瘪,说明铁生锈与空气有关,消耗了氧气,④正确。

故选 B。

5.(2019 巴中)某化学实验小组利用以下装置测定某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

 

7

 

向赤铁矿中通入纯净的一氧化碳气体,假设赤铁矿中杂质不参与反应,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时,先进行的操作是 ①(填序号)

①通入一氧化碳②加热

(2)实验过程中观客到装置 A 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红色物质变黑色。

(3)写出 B 装置发生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CO2+2NaOH=Na2CO3+H2O;装置 C 的作用

是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 B 中影响赤铁矿中氧化铁纯度的测定 。

(4)从环境保护的角度看线实验存在的缺陷是 没有尾气处理。

(5)实验前称量赤铁矿的质量为 20g。

通入足量的一氧化碳完全反应后 B 装置总质量增加

了 13.2g,则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为80%。

解析:

 1)实验开始时,要先通一会一氧化碳,把装置内的空气排除干净,防止形成混合气

((

体发生爆炸; 2)实验过程中观察到装置 A 中玻璃管内发生的现象是红色物质变成黑色;3)

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化学方程式为:

 2NaOH+CO2=Na2CO3+H2O;

装置 C 的作用是:

防止空气中的二氧化碳进入装置 B 中影响赤铁矿中氧化铁纯度的测定;

(4)一氧化碳有剧毒,为了防止未反应完的一氧化碳进入空气污染环境,要在C 装置的末

端放一燃着的酒精灯;(5)设生成 13.2g 二氧化碳,需要氧化铁的质量为 x

 

Fe2O3+3CO2Fe+3CO2

160132

x13.2g

x=16g

 

赤铁矿中氧化铁的纯度为:

 

【培优创新】

1.(2019 南京)下列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 B)

A.铜B.汞C.铝D.钨

8

 

解析:

汞常温下唯一的液态金属,故四种金属中熔点最低的是汞。

2.(2019 长沙)“中国制造”、“一带一路”的基础建设都需要用到大量钢铁,下列有关钢铁

的说法正确的是(B)

A.钢是纯净物,生铁是混合物

B.钢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生铁的熔点应比纯铁高

D.生锈的钢铁制品没有回收价值

解析:

生铁和钢都是铁的合金,这两种铁合金的主要区别在于含碳量不同,生铁的含碳量为

2%~4.3%,钢的含碳量为 0.03%~2%,生铁和钢均为混合物;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

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合金的熔点比组成它的纯金属的熔点低,生铁的熔

点应比纯铁的低;锈蚀后的铁制品仍然有回收价值。

3.(2019 苏州)下列说法正确的是(B)

A.铁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

B.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

C.多数合金的熔点高于它的成分金属

D.铝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不活泼

解析:

铝是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

共同作用的结果,铁制品在潮湿的空气中容易生锈;多数合金的熔点低于它的成分金属;铝

制品在空气中耐腐蚀,是因为铝在空气中能与氧气反应,其表面生成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防止内部的铝进一步被氧化。

4.(2019 绍兴)将质量均为 10 克的 Mg、Fe、Zn 三种金属分别放入质量和溶质质量分数均

相同的三份稀硫酸中,反应完成后,生成氢气的质量关系不可能的是( D)

 

AB

 

9

 

CD

解析:

Mg+H2SO4=MgSO4+H2↑

2498

10g40.8g

Fe+H2SO4=FeSO4+H2↑

5698

10g17.5g

Zn+H2SO4=ZnSO4+H2↑

6598

10g15.1g

酸的质量小于 15.1g,酸完全反应,生成的氢气质量相等;

酸的质量介于 17.5g 和 15.1g 之间时,镁=铁>锌;

酸的质量介于 17.5g 和 40.8g 之间时,镁>铁>锌。

5.(2019 衡阳)向 CuO 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充分反应后冷却,过

滤,在滤液中加一枚洁净的铁钉,发现铁钉表面无任何变化,据此判断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B)

A.滤液中一定含有 FeSO4、H2SO4

B.滤渣里一定有 Cu

C.滤液中可能有 CuSO,、H2SO4

D.滤渣中一定含有 Cu 和 Fe

解析:

在滤液中加入洁净的铁钉,铁钉表面没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CuSO4 和 H2SO4;

向 CuO 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的稀硫酸微热,CuO 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的 CuSO4 再和

Fe 反应,若 Fe 还有剩余,再和反应,则滤渣中一定与Cu;在滤液中加入洁净的铁钉,铁钉

表面没有任何变化,则滤液中一定没有 CuSO4 和 H2SO4;向 CuO 和铁粉的混合物中加入一定量

的稀硫酸微热,CuO 先和硫酸反应,生成的 CuSO4 再和 Fe 反应,若 Fe 还有剩余,再和反应,

 

10

 

则滤渣中一定与 Cu,当铁把 CuSO4 和 H2SO4 消耗完还有剩余的话,滤渣中才可能含有铁。

6.(2019 泰安)某兴趣小组在探究金属化学性质时,将锌粉和铁粉的混合物加入到盛有一定

量硝酸银和硝酸铜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

实验结果有图1、图

2 两种情况。

请回答下列问题:

 

锌粉和铁粉

充分反应

过滤

AgNO3和Cu(NO3)2

混合溶液

图 1

滤渣

 

加入

稀盐酸

 

锌粉和铁粉

 

充分反应

过滤

滤渣

加入

稀盐酸

AgNO3和Cu(NO3)2

混合溶液

滤液

图 2

(1)图 1 是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

①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金属离子为 Ag+、Cu2+、Fe2+、Zn2+(填离子符号);

②写出一个产生滤渣的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Zn+2AgNO3=== Zn(NO3)2+2Ag(或 Fe+2AgNO3===

Fe(NO3)2+2Ag)。

(2)图 2 是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 Ag、Cu、Fe(填化学式,下同);

②滤液中可能含有 Fe(NO3)2。

解析:

 1)图 1 中向滤液中加入稀盐酸,产生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硝酸银有剩余,根据金

属与盐反应的规律,则滤液中一定有硝酸银和硝酸铜,滤渣中只有银。

①因为锌和铁全部参

加了反应,则滤液中的金属阳离子为 Ag+、Cu2+、Fe2+、Zn2+。

②产生滤渣的反应有两个,一

个是锌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和银,另一个是铁与硝酸银反应生成硝酸亚铁和银

(2)

滤渣中加入稀盐酸,观察到有无色气体产生,说明滤渣中至少含一种能与稀盐酸反应的金属

铁,则铜和银一定被完全置换。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铁、铜、银,可能含有锌。

②滤液中一定

含有硝酸锌,可能含有硝酸亚铁。

7.(2019 达州)人类社会的文明进步与金属材料的关系密切。

(1)钢铁容易与空气中的氧气和水等物质接触发生反应生成铁锈,实验室可以用稀硫

酸将铁锈除去,其反应方程式是Fe2O3+3H2SO4═Fe2(SO4)3+3H2O。

(2)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在实验室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盛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

 

11

 

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无色。

①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银、铜。

②滤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镁离子和锌离子。

解析:

 1)铁在空气中锈蚀,实际上是铁跟空气中的氧气和水共同作用的结果。

铁锈的主要

成分是氧化铁,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铁和水。

 2)锌的金属活动性比银、铜强,比镁弱,不

能与 Mg(NO3)2 溶液反应;将一定质量的锌粉放入盛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镁的混合溶

液中,锌先与 AgNO3 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银,AgNO3 反应完,若还有锌粉,锌才能

与 Cu(NO3)2 溶液反应生成硝酸锌溶液和铜,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渣和滤液,滤液呈

无色,说明溶液中不含硝酸铜,则可能是锌与硝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也可能是锌有剩余。

滤渣中一定含有的金属是银、铜;液中一定含有的阳离子是镁离子和锌离子。

创新微专题---- 学方程式

 

1.(2019 怀化)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是( C)

A.原子数目B.分子数目

C.物质种类D.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

解析:

化学反应前后,反应前后总质量一定不变;化学变化的实质是分子分成原子,原子再

重新组合成新的分子,则原子种类、数目一定不变,则元素种类也不变。

分子数目可能增加

也可能减少,也可能前后相等。

化学变化一定有新物质生成,化学反应前后一定发生变化的

是物质种类。

2. (2019 衡阳)下列设计方案可行,化学方程式书写及其反应类型都正确的是( C )

A.清洗试管壁上附着的铜:

Cu+H2SO4=CuSO4+H2↑置换反应

B.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

P+O2P2O5化合反应

C.用熟石灰处理硫酸厂的废水:

Ca(OH)2+H2SO4=CaSO4+2H2O 复分解反应

D.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

CaCO3CaO+CO2↑分解反应

解析:

A.铜在金属活动顺序表中在氢的后面,不能和稀硫酸反应;B.化学方程式书写错误,

CD

没有配平; .熟石灰和硫酸可以发生中和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化学方程式书写正确;.高

温煅烧石灰石不适于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是石灰石和稀盐酸反应。

3.(2019 成都)我国科学家研制出在可见光下将水和二氧化碳转化为甲烷的复合光催化剂,

其催化反应的微观示意图如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D)

 

12

 

A.反应前后催化剂的性质不变

B.反应前后碳元素的化合价不变

C.反应生成物的分子个数比为 1:

1

D.对缓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解析:

反应前后催化剂的化学性质不变,物理性质可能改变; 二氧化碳中碳的化合价为+

4价,甲烷中碳的化合价是-4价,反应前后碳元素化合价发生改变;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H2O+CO2CH4+2O2,生成物甲烷和氧气的分子个数比为 1:

2;大气中二氧化

碳的增加,会引起温室效应,通过此法,可以将二氧化碳转化成甲烷,作为燃料使用,对缓

解人类能源危机有重要意义。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