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675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7 大小:20.22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7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7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7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7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7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7页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docx

青少年法制教育宣传活动

青少年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012.3

法制宣传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实施依法治国方略的重要基础。

青少年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加强青少年法制宣传教育,努力培养广大青少年的爱国意识、守法意识和权利意识,不仅是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内在要求,也是新时期对青少年加强素质教育提出的新要求。

感恩教育筑预防青少年犯罪防线

在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中,我们学校坚持道德教育与法治教育相结合,注重发挥传统孝文化、感恩教育作用。

近日,我校组织了一场由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的“感恩父母”主题教育活动。

在活动中,各班老师结合具体事例,讲述了家长养育、教育子女的辛劳,用真实的故事让学生明白“子欲养而亲不待”的无奈与悲哀。

六一班学生姜正阳在感恩教育过程中眼含热泪,情不自禁地抱住了自己的母亲,他的举动感染了其他同学和家长。

校长表示,学校坚持“有教有育”,既重视传授知识又重视人文教育,尤其是对学生的孝文化教育,引导学生从尽孝开始,筑牢思想、道德及法纪防线,预防违法犯罪现象的发生,有效促进了家庭和谐与社会稳定。

 

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

2012.09

为进一步深化“法律七进”活动,加强对青少年学生的法制宣传教育,切实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最大限度地遏制和减少青少年违法犯罪行为的发生,近日,我校举办了小学预防青少年犯罪法制讲座

讲座上,作了题为《敬畏法律,健康成长》的主题讲座。

讲座从青少年成长中存在不良习惯、犯罪的成因,如何遵纪守法、健康成长、强化自我防范意识和预防违法犯罪等方面进行了细致入微的讲解。

用生动鲜活的例子,以案说法的形式,用通俗易懂、深入浅出的语言,讲解了青少年学生各类不良习惯的形成,以及造成的后果等,使广大师生对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有了新的认识,增强了学法、用法、尊法、守法的自觉性,对于在学生中如何预防违法犯罪和改善不良习惯,健康成长有很大的警示教育作用。

讲座结束后,学生纷纷表示讲座符合我们的生活学习实际,深受教育。

表示今后要自觉遵纪守法,提高自我防范意识,拒绝不良影响侵蚀,好好学习,为祖国的未来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青少年专项法制宣传教育活动

2013.03

一、什么是犯罪

犯罪是违反法律规定,危害了国家、集体、社会、个人的利益,依照法律规定应受到法律惩罚的行为。

14周岁—16周岁有8种犯罪应追究:

杀人、抢劫、强奸、投毒、放火、爆炸、故意伤害重伤或死亡、贩卖毒品。

年龄小同样必须遵纪守法

二、常见的犯罪行为(刑法规定有10大类)

1、危害国家安全罪   

2、危害公共安全罪如:

爆炸、放火、投毒、私藏枪支罪

3、破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秩序罪   

4、侵害公民人身权利罚如:

杀人、故意伤害、强奸、非法拘禁、非法入侵他人住宅、绑架、拐卖妇女、儿童等等。

5、侵犯财产罪:

抢劫、抢夺、盗窃、诈骗、敲诈勒索、故意毁坏公私财物

6、妨害社会秩序罪如:

聚众斗殴、赌博(六合彩)、伪造证件、印章、侮辱国旗、国徽、作伪证、制作、贩卖淫秽物品。

7、危害国防利益罪如:

破坏军事设施,如军事电缆、移动军事标志。

8、贪污贿赂罪

9、渎职罪

10、军人违反职责罪

三、常见的违法行为有哪些?

1、扰乱公共秩序的行为:

如:

扰乱学校教学秩序、结伙斗殴、寻衅滋事

2、妨害公共安全的行为 如:

非法携带、投靠、贩卖枪支、弹药、管制刀具、在公路上设置障碍、损毁,移动标志、私拉电网

3、侵犯他人人身权利   如:

殴打他人、非法限制他人人身自由、虐待家庭成员,侮辱他人或诽谤他人、隐匿、

 

青少年学生怎样做个遵纪守法的好少年

2013.10

1、要有远大的共产主义理想,要有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不能贪图享受,追求金钱;

2、要认真学习各种科学文化素质和法律知识;

3、养成自觉遵纪守法的习惯;

4、自觉抵制各种不良的诱惑;

5、青少年要学会保护自己。

 

小学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2014.03

1.防止意外伤害提供帮助请拨打“120”——生命转折线

在遇到突发疾病,意外事故伤害时,拨“120”电话,请记住以下几点:

准确说出病人所在的详细地址,尽量提前接车,平时不可随意拨打。

请你学会自我保护招数:

家有病人事危急,快拨“120”莫迟疑,详细地址认真讲,转危为安忧变喜。

2.遇险与自救——游泳抽筋了,脚尖快上跷

常识:

游泳时应记住以下几点:

(1)天热时,先喝点冷饮,降低一下体温,之后再下水。

(2)下水前一定要充分活动一下,如能做一套体操更好。

(3)在水中不可持续地拼速度,要一会儿慢一会儿快地变换泳姿。

如果出现抽筋的现象,要把脚尖尽量上翘,缓解后,游到岸边休息。

口诀:

游泳抽筋皆因凉,一旦抽筋别着慌,跷脚蹬地求缓解,吸取教训莫逞强。

3、如果在林中迷了路可以按以下方法去做

(1)回忆:

立即停下,回忆走过的道路,尽快确定方向。

(2)观察:

看看四周的野草。

刚走过的路,草会被踩倒且倒向某一方向;确定了来时的方向就有可能找到来时的路。

(3)到高处去:

爬上最近的山脊。

一可以确定自己的位置,二可以发现人活动的迹象。

(4)寻找水流:

在林区,道路和居民点常常临水而建,沿着水流的方向,就有可能找到人家,也容易走出山区。

口诀:

林中迷路要镇静,登高寻人看究竟,沿着山川寻路走,伏草蛛丝指你行。

4、遇险与自救——不慎落水里,智勇求生机

常识:

如果不慎落水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憋气:

要憋住气,用手捏着鼻子,避免呛水。

(2)轻装:

及时甩掉鞋子,扔掉口袋里的重物。

(3)站起:

当漂到水浅的地方,要及时站起,不可坐失良机。

(4)漂游:

顺着水流,边漂边游,不要径直游向对岸,方向稍偏些更好。

(5)呼救:

不会游泳的,要边拍水边呼救。

放松:

如有人相救,自己要尽量放松,不可紧紧抓住拯救者。

口诀:

掉进水中莫慌乱,狂喊力气会耗光,顺水漂流寻时机,冷静观察好脱险。

5、社会生活安全常识

在你外出时候,最好能做到下列几点:

(1)告诉父母自己去哪里,大约何时回来,与谁在一起,联系方法是什么。

(2)尽可能结伴而行。

(3)单独外出要走灯光明亮的大道,不抄近道,不走小路。

(4)夜晚单独外出,要带手电筒等物品,万一被袭击,可用手电照射歹徒面部。

(5)不搭乘陌生人的顺路车。

(6)乘公共汽车,尽量靠近司机和售票员。

口诀:

外出活动不要怕,结伴而行正气大,电筒哨子手中拿,胆大心细巧筹划。

 

小学生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2015.03

 

1.独自在家时有人叫门怎么办?

自己在家遇到有人敲门时,可采取以下措施。

(1)平时一人在家,要锁好院门、房门、防盗门、防护栏等。

出去玩耍要关好门窗,千万别忘记锁门,防止盗贼潜入。

(2)钥匙要保管好,要注意把钥匙放在衣服里,不要放在外面,以防坏人跟踪入室。

(3)当有人敲门时,一定要问清来意,对不熟悉或不认识的人,坚决不要开门。

特别是遇到有陌生人以修理工、推销员的身份要求开门时,说明家里不需要,请其走开。

或可寻找其他借口,请其不要打扰。

(4)当坏人欲强行闯入,可到窗口、阳台等处高声喊叫邻居或去打报警电话吓跑坏人。

2.有人拉你参与打架怎么办?

(1)自己坚决不去。

不管这件事和你是否有关,不管矛盾双方和你本人的关系如何,你都不能参与。

(2)设法劝阻。

尽自己的最大的能力说服对方,表明打架的危害性。

(3)及时报告。

如果劝服不了,就及时向老师、家长或学校门卫、学校领导报告,严重的要打110报警。

3.如果有人抢夺你的钱物怎么办?

一旦遇到这种情况,应当以尽量减少损失、减少皮内痛苦为主进行对付。

遭抢之时,要努力挣脱,尽快逃离,一边跑一边呼喊:

“有坏人抢劫呀!

”如果挣脱时有物品带不走,如帽子掉地下了,书包被拉住了,就不要顾这些,以自身挣脱为主。

挣扎,喊叫,跑就代表着你斗争的勇气。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节选)

2014.03

第三章学校保护

第十七条学校应当全面贯彻国家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育质量,注重培养未成年学生独立思考能力、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促进未成年学生全面发展。

第十八条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受教育的权利,关心、爱护学生,对品行有缺点、学习有困难的学生,应当耐心教育、帮助,不得歧视,不得违反法律和国家规定开除未成年学生。

第十九条学校应当根据未成年学生身心发展的特点,对他们进行社会生活指导、心理健康辅导和青春期教育。

第二十条学校应当与未成年学生的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互相配合,保证未成年学生的睡眠、娱乐和体育锻炼时间,不得加重其学习负担。

第二十一条学校、幼儿园、托儿所的教职员工应当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不得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尊严的行为。

 

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

2014.10

当前,青少年违法犯罪的现状不容乐观,可以用“数量多、危害大、蔓延快”九个词来概括。

全国约2.5亿学生,其中违法犯罪青少年约占青少年总数的万分之六。

大城市更高,达到万分之二十点六。

其中青少年犯罪占刑事犯罪的比例达70%左右;从危害性看,由于青少年生理尚未成熟,思想单纯,易于冲动,不计后果,其犯罪危害极大。

(二)当前,青少年犯罪的主要特点有:

①犯罪呈低龄化趋势。

据有关部门统计,80年代初,青少年初犯的平均年龄为16岁,到90年代,初犯的平均年龄已降低到14-15岁。

②社会闲散青少年犯罪突出。

目前,违法犯罪青少年多数是辍学生、失学生,以及一些盲目外出务工的青年农民等。

他们大多闲散在社会,无所事事,极易发生违法犯罪行为。

③在校学生作案逐年递增,其中以初中生居多,约占青少年作案人数的18-22%。

④犯罪的类型复杂,他们或敲诈勒索,或盗窃抢劫,或聚众斗殴,或残害亲人,或吸毒,有的甚至是计算机犯罪。

(三)青少年犯罪的原因是复杂的、多方面的。

既有社会环境方面等客观的原因,又有青少年自身生理、心理方面的主观因素;从主观上看青少年正是长身体、长知识,人生观和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

在这个时期,他们思想认识上渐趋成熟,敏感好奇,富于想象,但辨别能力差,以致在追求新奇刺激面前,极易受不良影响而导致违法犯罪;从客观方面原因分析,改革开放以来,社会、学校、家庭环境发生了很大变化,出现了许多影响青少年成长的新情况、新问题,其中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的偏差和社会上各种不良或腐败风气的影响等,都会使青少年走上违法犯罪的道路。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