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9695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30.33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docx

最新初中课题研究《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初中课题研究:

《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归因分析及对策的研究》结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不管是什么样的学校都有问题学生的问题行为存在,这是客观事实。

而今,学生的问题行为也随着社会形式有所变化。

特别是经济大潮的冲击和严峻就业形势之下,科技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信息化时代的到来,使得人们的思想和观念也随之发生了变化。

“英才教育”之风盛行。

老师讲课只针对优秀生。

而根据我们高都农村中学优秀生少,差生较多等发展不均衡的现象,本着“不求人人升学,但求人人成才,以爱施教,培优、补差、抓中,面向全体,发展个性,以人为本,承认差异,着眼未来”的办学理念。

我们物理和英语两个不相近的文理学科,本着共同分析探讨学生问题行为的成因,通过对学生思想的转化教育,以课堂为主阵地和以课外为补充,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抓学习的动力和内因,达到了提高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的目的。

在新课标的理念下,教育要面向全体化,教育是为了一切孩子的发展而提出的。

《课程标准》明确指出:

注重三维目标,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使教学不光是传授知识,做人教育也放在课内。

全体学生的发展,改变学科本位;注重科学探究,提倡学习方式多样化。

新课标要求课堂教学更注重学生的探究活动,使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让学生在实验、小组合作以及教师的引导下总结出概念和规律,使学生主动学习、积极参与,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提高学生的思维深度和参与度,从而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要使教学内容的落实达到水到渠成的效果,必须优化课堂教学设计,真正从全体学生的角度设计教学内容,也应该考虑到问题学生的行为的设计。

而英语在农村中学是最难的学科,同时英语作为国际交往中使用最广泛的语言,已逐渐呈现其特有的价值。

现行的英语教育正经历一场变革,英语素质教育变得越来越重要。

在全面推进我国外语教学改革之际,针对目前我国外语教学“费时较多,收效较低”的问题,旨在寻找学生学习英语的真正困境及根源,从而采取合理对策,提高英语教学质量,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和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为了改革传统教学模式,为学生营造一个课堂活动交际化、课外活动多样化的学习氛围,培养学生敢于开口、善于开口说英语的习惯;鼓励学生“动中学,用中学,乐中学”的教学格局,这是我们着眼于英语教学改革的总体目标。

在新的《英语课程标准》中,强调课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的学习方式和任务型的教学途径,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主动思维和大胆实践、提高跨文化意识和形成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突出体现围绕人的发展目标来设计和确定课程标准。

课程改革的推进,课程标准的实施

两学科标准都在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方面提出了要求,并且强调学生要自主学习、主动参与。

这都需要老师使用各种方法的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的兴趣和习惯。

对待问题学生,如果达到如上标准必须分析问题原因,找到解决的对策。

教学的主阵地在课堂,我们提出了“课中放松,心理调试”,意思就是我们的课堂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还是培养健康的积极的心理品质。

对“课内放松”阶段我一般用在创设好的情境引入课堂,能激发学生的兴趣,激活学生的思维,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而实际我们可以根据课堂需要及时的进行心理调试,来激活学生思维。

为了延续我们的课堂心理建构成果,我们提出了“室内外实践”,使健康的心理和行为习惯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同化和升华。

二、课题实验理论依据

1.情感是学生学好知识的重要因素,鲁迅先生说:

“教化就是智慧”。

苏霍姆林斯基说:

“要把握学生的注意力只有一条途径,就是形成并确保这样一种心态-----即情绪高涨、智力振奋的状态。

”让教学要求转变为学生本人的动机。

2.在英语教学中,“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是指通过模拟真实的语言环境,创设英语学习的语言氛围,张扬学生个性,激发学生潜能,倡导学生体验、参与、合作与交流,提高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教学形式。

它以教学中的人际合作和互动为基本特征,突出了环境对人的心智活动的正迁移作用。

其模式的形成是多种理论学说交互渗透的时代产物。

3.课程标准强调从学生的学习兴趣、生活经验和认知水平出发,倡导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从而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重视把语言技能,语言知识,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作为课程内容,这就使学生““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得到实现,为教学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持。

4.学生行为问题的成因有其多重性和长期性的特点。

因而,行为问题的转化是一个长期过程,现行教育心理学中将这一转化过程划分为醒悟、转变和自新三个阶段。

醒悟阶段是指受教育者(学生)在教育者(老师)的真诚关怀、引导和教育下逐渐认识到自身问题行为的危害性,从而产生改正意向;转变阶段是指受教育者产生了该过的认知后,在行为上发生可喜的变化,但还不能很好的坚持,有反复;自新阶段是指受教育者的认知态度和道德情感产生了质的飞跃,并以坚定的道德意志支配自身的行为,以崭新的人生态度面对生活。

5.思想教育的核心和本质是提高和培养、塑造和优化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

当前中学生由于心理活动起伏较大,认知结构不健全,个性化倾向尚未定型等原因,容易产生愿望与现实的矛盾;并且他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思维活跃、兴趣广泛、可塑性强;所以,在中学阶段对具有常见行为问题的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帮助和疏导,是完全符合人的发展规律,是取得成效的最佳时期。

6.中学生心理发展的共同性和差异性:

不同的学生个体尽管他们生活的社会环境、家庭环境不同,会对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但绝不能打破从许多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的事实中概括出来的共同性。

可是,受到客观因素的影响,学生个体的心理发展也存在发展速度和发展水平的差异。

7.教师通过“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具体实施,转变教学观念。

在教学目标上实现从“应试型”“统一型”向“素质型”“个性型”转变,使学生在情感态度、学习策略和文化意识等素养方面得到整体提升。

在教学手段上实现同质化、静态化向多样化、动态化转变,充分利用CAI现代化教学手段,通过直观、生动、新颖的图像、动画、声音、文本等方式,刺激学生感官,提高学生兴趣,激发学生思维,最大限度地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在教学策略上实现从注入式、管制式、封闭式向启发式、民主式、开放式的转变。

体现师生双边互动关系的平行性、民主性、磋商性和合作性。

学生通过参与实验活动,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有效的学习策略,发展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对英语来说掌握一定的英语基础知识和听、说、读、写技能,形成一定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培养观察、记忆、思维、想象能力和创新精神,基本了解世界和中西方文化的差异,拓展视野,培养爱国主义精神,形成健康的人生观。

三、课题研究内容

(一)初中学生问题行为的心理分析以及处理原则

正确分析和善待每一个学生,通过问卷和座谈等形式,分析他们的问题行为,我们课题组主要研究了两种:

一种是表现为学习行为差,一种表现为思想落后及行为习惯差。

此项课题重点研究行为问题学生的成因,以及学生问题行为形成的原因及相应的对策。

1.问题学生成因分析:

(1)家庭是学生性格形成的第一条件。

凡是健康成长的学生都有一个和美、健全、氛围良好的家庭,而问题学生在很大程度上受着残损家庭的戕害。

家庭从观念、道德、心理、处世态度、修养等多方面对孩子性格和人格的形成产生着相当重要的影响,这也是成材的后天因素之一。

(2)学校教育:

    学校教育是学生成材和性格形成的主要场所。

因此,学校教育担负着极其重要的责任。

传统的应试教育促使学校更多地追求较高的升学率和成绩的提高,往往忽视或者忽略了学生的思想政治和传统道德的教育,放松了学生人生观和正确的世界观的养成教育,在集体主义、爱国主义等方面的教育也有所懈怠和轻视。

因此,在应试教育的怪圈中就产生了许多思想扭曲,行为乖张,个人主义,离经叛道的问题畸形儿。

    集体氛围的熏陶。

心理学认为,优良的学生群体是养成学生良好个性和成材的必要环境(“孟母三迁”)。

这里主要指学校的各类集体的影响。

师生关系、教师态度、教师性格的影响。

温馨、融洽、和谐,亲如父母,严似师长的师生关系可以酝酿优良的集体氛围,问题学生在这个氛围中获得的认同度就更广,个性的转化就迅速而有效。

学校教育决定了学生是否成材成人。

   (3)社会影响:

    受当地地理及人文条件、经济发展的现状的影响。

经济发展良好的地区,对子女的教育就抓得较紧,伤害就少。

而经济落后地区,文化意识淡薄,子女的生活条件得不到保障,受教育的程度低,出现问题学生的概率相应就高得多。

现代文明的进程是一柄双刃剑,既可以给人类的生活生存条件以极大的改善,又给人们的思想精神拓展无穷的空间,其负面作用也体现出来。

网络的普及使精华与糟粕一拥而入,电子游戏吸引学生乐不思蜀留恋往返,尤其是现代娱乐工具使各种成人娱乐难避未成年人和学生,而学生抵御能力十分有限,问题学生的出现就不难解释了。

除此而外,条件优越家庭学生的养尊处优与贫困学生的食不果腹形成鲜明对比,也给问题学生的形成创造了条件。

(4)主观意志:

    还有个人自身的内在素质。

学生个人在不同时候的心理状态决定了其感知外部事物的准确程度。

    动机的泛化和系统化。

当一个人的动机纯正的时候,做出所有人都能接受的事情;动机泛化则会危害和威胁社会。

同时,这种不纯的动机会加剧形成学生的畸形人格,加速问题学生的形成。

   个人意志力。

问题学生性格畸形的时期主要在其幼年或少年时期,其自我约束的能力和意志力都十分微弱,最容易受外界的干扰,难以形成正确的感知表象,其思维和判断的结果与人们的期望值相距太远。

    除此而外,天灾人祸(自然的)和各种疾病等也会造成学生的心理障碍,从而扭曲人格和性格,变成问题学生。

  问题学生的出现和其人格性格的形成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比较复杂的内部和外部的因素,有物质的刺激和精神的影响,也有不可预测的偶然性,同时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2.学生问题行为分析

通过分析得出问题学生的心理品质和日常学习行为问题主要存在如下障碍:

认识障碍。

主要是认识系统方面存在着不利于学习,不利于良好品德形成和发展的因素,其中突出表现为智力障碍。

常常陷入个人狭隘的知识经验圈子里,不能全面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在思考问题时常常陷入被表面现象所迷感,以及思维缺乏灵活性,应变性和逻辑性等。

情绪情感障碍。

由于家庭或其他原因造成的消极的情绪和情感,在学习知识和接受思想教育时,缺乏义务感,责任感,理智感,容易感情用事,甚至有逆反情绪等,以及不适当的激情等。

行为障碍。

养成一些不正当的坏习惯。

如懒散,怕苦怕累,好逸恶劳,贪图享受,不勤于思考,放荡不羁等。

这些坏习惯一旦形成以后,常常会使学生在接受教学活动中采取消极或抵制态度。

3.处理达成目标

(1)通过调查分析,明确行学生问题行为心理现状及形成原因,提出科学而适用的行为问题学生转化的策略和方法。

(2)探索出一套适合农村学校行之有效的抑制学生问题行为的经验、方法和教育模式。

(3)探索学生的心理偏差,发展他们的个性,开发他们的智力,挖掘他们的潜力,培养他们的能力,促进他们综合素质的提高。

(4)通过对学生问题行为形成原因的研究,帮助教师收集教育题材,用贴切的真实的例子来感化他们,从而达到转化的目的。

(5)探求出解决学生问题行为心理问题的方法措施,以能够从根本上解决现有的学生问题行为。

4.处理原则

具体来说,在对待以上存在问题,我们以“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模式创造乐观、团结、向上、勤奋、学习风气浓郁的集体,让学生有学习是一种享受的感觉,问题学生就相对较少,而且有利于问题学生的转化。

(1)真心爱护、消除对立。

这是教育转化问题学生的前提和基础。

问题学生最难得到信任、最缺乏爱。

要消除问题学生的对立情绪,只有真诚的关心爱护问题学生,尊重、理解、信任问题学生,帮助问题学生树立自信和勇气。

(2)正面教育、长善救失。

对问题学生只能心疼不能头疼,要坚持正面教育;要发现其“闪光点”,并创造机会和条件,让问题学生展示和表现其优点和长处,使其品尝成功的愉悦,再给予表扬、激励,促使其向我们所希望的方向发展。

(3)因人施教、循循善诱。

不同的问题学生成因不同,只有对症下药、因人施教,方能有效的对问题学生进行转化,这就必须深入了解其特点和缺点。

教育者更应抓住每一次偶然的契机,因势利导,以取得最佳效果。

(4)反复教育,防止反复。

自信心是指学习者具有自信、自立、自强的精神,在这种精神的鼓舞下,学习者能够学习采取主动的态度,如积极参加实践活动,不怕犯错误,有错就改等。

培养学生的自信心,首先要注意在教学的整个过程中,始终让学生处于一种“安全”的状态。

“安全感”主要是指以成就感为依据的,只有在学生认为自己取得了进步,有一定的成就时,学生就会有安全感、有自信心。

让学生有成就感的最佳方式、就是对学生多给予表扬和鼓励,及时消除他们的心理压力,变这种压力为学习的动力。

(二)利用“课中放松,心理调试”模式,在物理课主阵地,进行非智力因素的普遍培养

1.树立理想,激发兴趣

“没有理想的学习,犹如在黑暗中远征。

”达尔文从小就对科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爱因斯坦25岁就发明了“相对论”,骆宾王七岁就能赋诗——伟人、从小就立下鸿鹄大志。

在讲力的单位“牛顿”、压强单位“帕斯卡”,温度单位“摄氏度”,“托里拆里实验”等内容时,把有关的科学家的故事讲给学生听,鼓励学生学习这些科学家顽强拼搏的精神,少年立志,珍惜今日。

并立下座右铭“追求卓越”,使学生从心底萌动一种学习的欲望。

在物理课上,学生应有三位老师:

教师,教材,第三位就是学生心底探索求知的强烈欲望------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物理虽然是自然学科,但它仍包含着数学、语文、哲学。

文学对物理教学的影响特别大,利用文字修饰手法对物理现象加以生动形象的描述,能极大的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在赏识和成功教育中培养孩子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人的行为受情绪的左右,情绪也影响智力,情绪好的时候对信息吸收最快。

在物理教学中课题组探索着从培养非智力因素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入手。

帮助学生拥有成功的经历。

教学中注意培养孩子们乐观而稳定的情绪,使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充分发展,愉快高效地投身到学习之中。

人的情绪与大脑的网络系统有关。

教育工作是情感的交融、交流的过程,教学中情绪的作用可以说是巨大的,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气氛有助于培养孩子乐观而稳定的情绪。

3.培养学生承受挫折的毅力

健康的心态,有不屈不挠面对挫折的心态。

现在流传着一种观点,认为让学生毫无挫折感、欢欢乐乐学会知识就是素质教育。

这种观点是不全面的。

“不经历风雨,哪能见彩虹?

”。

在培养学生抗挫折的心理方面,我们采取了两方面的做法:

其一,通过文史资料,使学生正确认识挫折。

每一个定律、每一个规律的发现,都是科学学家一次次失败后的结晶,都凝结着他们不懈的追求。

在科学家的奋斗史告知学生,成才的道路及生活的道路不会是一帆风顺的,挫折会锻炼人的毅力,要以正确的心态对待挫折。

其二,在学习活动中进行抗挫折心态的锻炼。

适当的受挫后获得成功,会增强学生的自信,使苦变乐。

但挫折教育只是愉快教育的补充,若无休止地滥用,会挫伤学生学习积极性。

4.优化创新的心态

著名科学家杨振宇博士曾指出:

“优秀学生不在于他优秀的成绩,而在于他优秀的思维方式。

”帮助学生突破思维定势,让他们学会从多角度、多方面思考问题,培养学生思维具有较强的应变能力。

5.排除学习中的不良情绪

初中生正值花季少年,如果在灰色心境下学习,会给孩子一种消极、颓废的感受。

“课中放松,心理调试”模式能放松压力,屏弃不良心理,使注意力集中,从而积极影响学习,使他们有美的心境和得到学习的快乐。

情绪是心理的表现。

保持愉悦的情绪可以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

然而,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往往会受到许多不良情绪的影响,排除干扰学习的不良情绪的方法是:

转化法:

用赏识的语言。

鼓励学生的闪光点、鼓励他们的每一点进步,用信任去增加学生的自信。

转移法:

用朝气蓬勃的思绪把学生的心灵打开,用恰当的类比、形象的演示、巧妙的活动诱导学生进入探索知识的领域,消极情绪就会被遗忘。

(三)通过“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实践教学模式,养成学习习惯

1.室内外并重

在英语教学中,根据教材的功能项目和话题确定不同的语境,并根据语境的需要设计各种实践课。

室内、室外两种语境实践教学共同配合,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达到实用、提高的目的。

(1)“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利用实物、图片、简笔画、语言动作、手势等形体语言和音乐等进行情景教学;还可根据不同的教学内容,将教室进行一定布局,给学生创造贴近生活的语言活动环境,激发学生积极思维和参与有意义的语言实践的积极性;第三、创办英语活动室。

活动室的布置要充满浓厚的英语学习气氛,并且建立多媒体现代化电教设备于室内,便于教师合理使用。

(2)“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对于一些较难在室内创设语境话题和功能项目的教学内容,创设“室外语境”,寓教于乐,寓语言学习和体验于自然生活中。

让学生自制卡片,卡片用英文写上祝福、吉祥的话,赠送亲朋好友和师长。

收集与该节目有关的英文背景材料;组织学生进行节日庆祝活动;将成果装订成册或集中展览,丰富校园生活。

2.课内外并举。

内容以教材为本,经以课堂教学为中心,如适当向课外延伸,从而使学生保持长久的学习热情。

四、研究方法:

1.文献资料法:

收集整理“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

组织教师学习讨论,更新教育观念,贯彻纲要精神,借助理论经验,指导课题讨论。

2.行动研究法:

在重视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强调实践和探索,边学习,边实践,边总结,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

教师、学生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在活动受教育。

3.调查分析法:

通过观察分析、问卷调查等途径了解学生学习的兴趣。

对问卷分析有30%的学生对学习很有兴趣,31%的学生较有兴趣,12%的兴趣很小,27%没有兴趣。

4.榜样研究法:

树立活动榜样,结对帮扶,通过榜样示范达到行为问题得以矫正。

5.目标分解法:

将辅导对象要达到的总体目标,分层次逐一细化,使之能经过努力达到。

6.行为观察法:

针对学生个例经常性的观察和了解,分析其行为问题的本质特征和产生的原因。

7.说理教育法:

教育者对受教育对象的行为问题以理感悟、以例感动、以情感化。

8.自我教育法:

通过案例和经验的宣传与辅导,使学生学习和感悟,以达到自我教育的目的。

9.经验总结法:

组织开展各种教研活动,在活动中收集资料进行分析和综合,及时提炼经验、摸索规律结合我校实际和本课题有关的实践经验进行筛选,从中提炼出一些符合实际且可操作性强的措施,为今后学生行为问题的辅导提供实践依据。

五、成果形式

1.课题研讨观摩活动;

2.课题研究报告;

3.论文;

4.课堂教学设计;

5.论文汇编;

6.学生成果展;

7.建立课题管理规范;

8.课题推广。

六、研究步骤:

在课题确定为市级重点课题后,经过讨论、选拔确定了课题组领导小组名单,由沈自疆、主任牵头组成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组长为巩星,董新萍、赵丽华、张建彩、陈延芹为组员;并且对课题组的管理进行了详细的分工,并在开学初拟定了课题的实施方案,确定了课题的研究方法、对象和实施步骤。

2008年12月下旬我校召开了课题开题报告会,我校领导和物理组、英语教师代表参加了报告会,观摩、研讨了张建彩、赵丽华老师的课,两位教师的观摩课得到领导及教师的充分肯定。

课题组组长巩星做了开题报告,报告对课题进行了明确的界定,针对当前形式进行现状分析,肯定了该课题的可行性和研究价值。

课题组领导小组沈自疆主任针对课题进行了理论方面的讲座。

在研究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加强了理论学习,教研组组长组织课题组成员每学期进行一次理论讲座和理论学习。

课题组每周一次围绕物理非智力因素以及英语语境实践教学模式进行开课、评课。

实验小组成员在实验班举办观摩课;结合课题的要求,安排实验小组成员就课题的内容每学期定期上交优秀教案、案例分析、论文和学期课题小结一篇。

组织实验班学生开展书法展、手抄报展、物理制作、物理兴趣小组、口语测试、英语朗诵比赛、英语听力竞赛等,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室内语境和室外语境相结合,构建教学模式,培养学生学习兴趣和综合运用语言的能力。

随着课题的深入开展,全校物理以及数学、英语组的其它教师也积极参与到课题的研究中,成为市级课题组成员,使课题研究进一步扩大。

每次的期末考试,实验班的成绩都要高于普通班的成绩,经过了近两年的探索、研究,实验班的学生综合能力比两年前有了很大的提高,成绩有了较大的提升。

本课题实施的时间为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

探索性阶段(2008年12月至2009年7月)

1.确定课题组成员:

组长:

巩星

副组长:

赵丽华

课题组成员:

董新萍、张建彩、陈延芹等。

2.召开课题组成员研讨会,认真学习和贯彻物理的高效课堂和初中英语“语境教学”模式的各项要求,领会精神,对今后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进行分析,并拟定出合理可行的施行方案。

3.探索初中“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教学模式,对教材进行活化处理,尝试“室内外并重,课内外并举”,设计“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实验课型,购买相应的各种教学辅助工具和建立多功能电教化教研活动室,制定相应的各种管理制度、措施和方案。

周期为半年。

第二阶段:

验证性阶段(2009年7月至2010年2月)

总结探索性阶段的经验和教训,进一步改进教学方法,完善教学模式,注重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过程与方法”和“知识和技能”,三者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促进。

进一步改进“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和“课内外并举”的教学模式,确定实验课型和课外活动形式,并定期开展各种研讨、听课、评课和竞赛活动。

周期为一学期。

第三阶段:

深化和展示阶段(2010年2月至2010年月)

课题组举办课题研讨会,开展课题公开观摩实验课,交流实验教师论文,展示在实验活动中涌现出的大量优秀作品,建立一套具有特色的课题管理规范,认真总结经验,由几个试验班推广到全校。

周期为半年。

七、研究结论

(一)自我评价

1.通过构建高效课堂,非智力因素的培养以及“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模式,以情商促智商,培养了学生的自学能力和创新能力,抑制了学生的问题行为。

三个学期来,我校教师在课题实验中进行了艰苦的探索,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实施新课改带来的一些变化使人感到耳目一新,整体上呈现出新的喜人局面。

学生好学会学。

实验班学生在老师的引导下,创新意识增强了,探究积极性提高了,利用课程资源的方法增多了,收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发展了。

当学生将自主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学习体会、解题方法、电脑作品、手工作品等成果展示在老师面前时,总让老师们感到惊喜和欣慰。

物理学习兴趣和成绩有很大提高,也养成了探究学习的习惯。

“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模式倡导学生体验、实践、参与、合作与交流,发展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使语言学习的过程成为学生主动思维、提高文化意识、形成积极的情感态度和自主学习能力的过程。

英语课堂教学是进行“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的主阵地,该实验教师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通过活动途径,创设真实语境,突出实践特色,最大限度地发挥了学生的主观能动性。

在实践中采用多媒体作为辅助教学充分展示了图像、动画、声音、文本方式做背景铺设,鼓励学生自主独立地大胆想象与创设。

学生经过充分准备,施展自己的表演才华。

6、你购买DIY手工艺制品的目的有那些?

2.“课中放松,心理调试,室内外实践”延伸了语言教学的空间和时间

我们在课题实践中,根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