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3998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23.5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docx

马克思主义原理概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问题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

By******

1、问题提出

有人说资本主义才有垄断,社会主义没有垄断,真的这样?

有人说社会主义计划经济没有垄断,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垄断,真的这样?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毋庸置疑社会主义有垄断。

至于第二个问题则不需要回答,因为任何经济里都有计划,所以不能说计划经济就是不垄断的经济。

而且计划经济是以国家为主,国家调配社会生产资料,“这一体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垄断”。

改革开放使中国经济从单一的计划经济走向市场经济为主、计划经济为辅的经济体制,使中国经济迅速发展。

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经济道路在中国越走越宽、越走越远。

我们有极大的理由为我们取得的成绩沾沾自喜,但我们也应该看到存在的诸多问题。

其中之一就是垄断问题。

资本主义国家的垄断由来已久,见怪不怪;我们国家的经济垄断问题却被一些人忽略。

下面问几个简单的问题来说明。

1、你用什么及时通讯工具。

2、你用什么搜索引擎。

3、你宽带的服务商是谁。

4、你手机的服务商是谁?

5、你用的哪个公司提供的电力。

6、你宽带费用讲过价吗,能讲价吗?

7、你觉得电话费高吗?

能讲价吗?

8、你抽烟吗?

抽哪个公司的烟?

回答大多是单一的。

这说明中国经济存在着垄断。

我们可以看出中国经济垄断,大致可以分为以下两内:

1:

自然垄断行业,如电力、烟草、石油

2:

非自然垄断行业,集中在IT行业。

前不久,中国电信与联通的垄断案被报道出来,号称央企反垄断第一案,说明中国的垄断经济已经存在,并且被引为重视。

近期,国有垄断企业占据中国500强企业榜单前10名,引发了人们对国有垄断行业的再次关注。

2、问题分析

产生原因:

首先,中国垄断行业的形成,是由国家所有制、政府某一部门单独经营而形成的。

中国大多数关系社会经济命脉和民生大局的企业、行业大都是由国家掌握。

工业总产值中各类经济成分的比重(%)

1984

1992

1999*

2005

2007

2009

国有

69.1

51.5

28.2(49.0)

33.3

29.8

26.7

集体

29.7

35.1

35.4(17.1)

3.4

2.5

1.8

其他

1.2

13.4

(7.8)

私营

17.7

19.0

23.4

29.6

三资

15.9(26.1)

31.7

31.8

27.8

通过观察上表数据我们可以看出国有经济即大型国有企业占我国工业总产值比重约为1/3,这是一个极高的比重。

然而对于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国有企业则占据绝对比重(大都高于80%),且这些企业大都没有竞争对手,即使有也最多一家且同为国有企业。

市场经济缺少了竞争,这就必然导致垄断的形成。

比如电信的宽带费用,完全由它公司定价,消费者也别无选择。

其次,国家部门与企业间政企不分,导致国有企业管理不善,且“胡作非为”无人监管。

如中国的石油、化工、电信、铁路等行业,其总公司直接接受国务院领导。

根本没有社会机制可以监督和控制,再者国务院作为一个行政部门,监管企业单位必然有所欠缺。

如,中国的铁道部既是下属于国务院的行政管理机关,又是全国性的综合运输企业,全路的投资、生产经营都是在铁道部的指挥和指导下完成的,由此下设各铁路局、铁路分局,形成了一整套国家铁路行政管理和行业管理体制,行业内铁道运输均为国家掌控,民营资本的份额竟只占可怜的0.6%,产生了国家强有力的垄断。

再者,人们长期以来认识论上的偏见。

大多数受极左思想的影响,人们对马列主义“社会主义只有计划经济”的阐述深信不疑,认为只有国家调配社会生产资料,才是真正的社会主义,殊不知,“这一体制的实质和核心是垄断。

这样的认识导致民众对国家企业垄断的漠视,对国有企业的价格、服务等采取容忍。

还有,国有企业占据国家大部分资源,企业单位达到规模化生产,其他企业根本不能与之抗衡。

国有企业掌握大多数生产资料,并通过生产获得巨额利润,资本发展到一定阶段后使其操纵、控制市场供给成为可能,而其他企业则无法与之竞争。

还有,对于IT等行业的垄断,为了保护专利的需要对其进行特殊保护,这就必然形成技术上的垄断。

比如XX的李彦宏拥有超链接分析专利,这在搜索服务中占有重要地位,XX也在一定因素上取胜与技术优势。

当然对于,腾讯QQ、淘宝网等的垄断这是由于,其先行进入该行业,并达到规模的服务(拥有大量的客服),并牢牢拴住客户,使得其他公司要在进入该行业时受到极大的阻力基本不能成功。

如GOOGLE、MSN在中国的败北就有这个因素。

腾讯QQ一家独大的情形也因此产生。

我们可以总结一下:

诸如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行业的垄断大都是由国家政府促成,国家控制资源并进行规模生产,使得国有企业独领风骚;其他行业,如IT中的搜索引擎(XX)、即时通讯根据(腾讯QQ)则是由于先行进入(对进入的自然限制)、技术优势(保护专利的需要)等促成的。

而且垄断一旦形成很难打破现有的格局。

垄断利弊:

利:

国家对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的绝对控制保证了国民经济命脉的稳定与安全,巩固了国家力量,并且规模化的生产使生产效率得到保障。

其次,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为保证公有制的主体地位,国家通过对大中型企业的控股权加强对经济的宏观干预,可以更好把握国家经济。

同时也是国家维护国家资源能源安全的一种必要途径。

国家控制的垄断行业涉及石油、化工、电力、煤炭等领域,这些企业均掌握着我国能源资源的命脉。

由于经济全球化的影响,许多发达国家企图占有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我国能源安全面临威胁;我国资源的总体短缺和局部性过剩的矛盾依然突出。

试想,如果让私人或利益集团掌控这些国家命脉,势必会因为利益纷争而导致能源资源利用效率的低下,给国外势力以可乘之机。

另外国家对大型国有企业的掌控不至于产生资本主义国家式的“疯狂垄断”,不至于物价飞涨无法控制而导致生活都受到影响的情况。

这对每个国民的生活息息相关。

弊:

同样,我们也清楚认识到垄断会给中国经济长远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

其一,成为公平竞争的巨大障碍,影响了中国经济的市场化进程。

市场经济的本质就是竞争,作为一种经济发展方式,对国有资本和民营资本一视同仁。

然而,垄断行业却一再提高民营资本准入门槛,直接将民营资本完成排斥。

在垄断行业的固定资产投资中,民营资本所占比重,燃气的生产和供应业是21.9%,电力、热力的生产和供应业是11%,城市公共交通业是4.4%,石油、航空、烟草制造均在2.5左右,就连不断引入竞争机制的电信行业的大门也未向民营资本敞开,只占1.8%。

如此高的资本集中度,从宏观和长远的角度看,不利于传统产业的改造升级和新型产业的出现;不利于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和资源的优化配置;在加入WTO的大背景下,在国资、外资、民资的利益平衡和协调刻不容缓的形势下,将影响中国经济的整体竞争力。

其二,行政垄断的放任性,损害消费者合法权益。

仅1998年以来的两年内,电信、电力行业违法收取资费分别为21.7亿元、27.4亿元。

其主要原因是垄断性地位导致企业充满优越感,企业内部管理不善,法制和市场意识淡薄。

其三,垄断企业经营和管理效率底下,降低了企业内部的竞争活力和全社会的竞争意识。

由于享受国家的优惠政策,垄断企业内部往往缺乏危机感,生产和运营效率日益低下。

拿我国的交通运输业来说,为什么每年的铁路春运都存在“一票难求”的场面,除春运压力大外,还在于铁路、交通、民航、邮政等各自为政,缺乏分工合作和配合。

加之长期抵制民营资本的进入,使我国铁路资源严重短缺,人均里程不足一支香烟的长度。

这些都是缺乏竞争机制导致的恶果。

垄断行业内部,冗员和层级很多,管理效率底下,竞争意识淡薄,官僚主义却日渐盛行,行政领域的不正之风蔓延,同行业竞争业绩评价员工的比重中逐步减小。

再者,如今社会就业压力很大,国家纷纷鼓励自主创业,但长期以来垄断企业壁垒森严,让人们看不到光明的市场前景,也将影响创业积极性,进而削弱全社会的竞争意识和创造意识,不利于竞争时代的到来。

其四,垄断行业造成社会分配不均,不利于社会稳定和和谐社会建设。

1989年到1999年,国有企业的利润一直徘徊在1000亿元左右,但2006年157家中央企业实现利润7546.9亿元,翻了7番。

2006年,劳动和社会保障部对垄断行业收入问题的调查显示:

垄断行业内部的收入差距已经接近5倍。

差距最大的石油行业,个别企业最高收入者与最低收入者的差距接近100倍。

如此巨大的收入差距导致行业、阶层差距日益增大,如果再不加以遏制,国家的和谐稳定将受到严重威胁。

其五,诸如移动、石油爆出的管理高层贪污事件不绝于耳,这也让人对国有企业垄断下的廉洁感到担忧。

其六,像电信宽带等行业完全是有企业说了算,不管是费用还是服务,民众都没有发言权。

我国的电话费都高于发达国家。

3、区分资本主义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下的垄断异同点

两者相同之处不外乎都存在垄断,且都存在其必然性。

与资本主义国家一样,在社会主义国家,垄断也是市场经济的一个必经阶段,在一定程度上对调节市场经济中的自发性、盲目性和滞后性产生了一定积极影响。

我认为两者之间最大的区别是谁在垄断。

垄断中谁在获益,下面着重说下资本主义经济的垄断。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同私人垄断资本相结合而形成的一种垄断资本主义。

其实质是,垄断资本直接控制和利用国家政权,并通过国家政权来干预和调节社会经济生活,以保证垄断资本获得高额垄断利润。

当资产阶级国家直接参与了社会资本的再生产过程,它就成为经济上的总垄断资本家,或称为“理想的总资本家”。

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资产阶级国家力量同垄断组织力量结合在一起的垄断资本主义,是为了垄断资产阶级获取高额利润和巩固、加强垄断统治服务的。

从阶级性质上说,国家垄断资本主义是代表垄断资产阶级,为全体资本家服务的,它不可能代表全体人民特别是工人阶级的根本利益。

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对社会经济生活的干预和调节来看,也是为了维护资本主义制度的稳固、资本主义经济的正常运行服务的。

从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的“国有化”、“经济计划化”表面上看,与社会主义经济中的国有经济和经济计划有相似之处,但本质上是不同的。

它们在经济目的、形成方式、运行规律等方面也有性质上的区别。

四、解决办法

第一,要通过完备的法律制度制约垄断的蔓延。

2007年,《反垄断法》正式颁布实施,这是中国首部关于遏制垄断,鼓励竞争的完备法律。

这意味着将打击非法垄断行为纳入法制化轨道,对我国进一步打破垄断,保护竞争具有重要意义。

《反垄断法》的突出特点就是反行政垄断。

行政性垄断是由政府行政权力直接或间接产生,并受到行政权力持续支持和保护的一种市场力量及其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它不合理地广泛存在于自然资源的采掘和加工、机械制造、运输、石油化工等市场化或可市场化竞争的行业,它们制定严格的市场准入标准,采取价格歧视、限制产量等各种非公平竞争行为,严重影响市场经济的公平公正性。

相信《反垄断法》将对非法垄断起到一定限制作用。

然而部分垄断行业,诸如电信、电力、民航等,在引入竞争后,依然以政府的原有政策、法律为护身符,试图向自然垄断的方向转变。

《反垄断法》是否能真正落到实处,还必须出台更严厉的配套措施,狠下工夫进行市场整治。

另一方面,必须建立健全法律监督机制,规范市场的竞争行为。

我国虽然制定了《反不正当竞争法》、《合同法》等相关法律,但因未形成系统的法律体系和严密的市场检验检测准入标准,令一些不法分子钻了空子。

据中国企业家调查系统显示:

有68.3%的企业家认为不规范竞争、过度竞争是目前国有企业产品营销不畅的主要原因,有74.79%的企业家承认自己在市场竞争中有过不公平的待遇。

今年出现的“问题奶粉”事件,也正是由于法律体系和市场把关的长期漏洞造成的,因而这一任务任重道远。

第二,推进“政企分离”、“政监分离”,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大胆利用民间资本和外资,形成开放的具有活力市场体系。

“政企分开”一直是制约中国经济从垄断走向竞争的最大障碍,在铁路、石油、化工、信息等领域,国务院的相关政府机构,如铁道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民航总局也是相应企业部门的“总管家”。

在铁路和民航领域,国有资本把持着九成甚至全部的市场占有权。

民营资本和外资根本无力介入,这种竞争注定是不完整的。

在这方面,中国的金融行业率先迈出一步。

中国金融行业长期以来为国营资本垄断,农业、建设、工商、中国银行四大银行金融资本占了绝大部分,虽然它们彼此间争夺储户,不断提升业务水平,但就中国巨大的储蓄市场而言,但垄断竞争终不是长远之策。

因此,一要使企业真正成为独立的商品生产者和经营者,使更多民营和外资企业参与竞争。

2004年6月30日,中国银监会批准同意浙江商业银行从外资银行重组为一家以浙江民营资本为主体的中资股份制商业银行,简称浙商银行。

目前该共有股东15家,其中13家是民营企业,民营资本占85.71%;在利用外资方面,截至2005年10月,已有40个国家和地区的173家银行在中国23个城市开设了238家代表处,比加入世贸组织前增加了24家;设立了238家营业性机构,比加入世贸组织前增加了43家。

这对于中国经济的长远发展有利。

二要保证大多数市场主体在竞争中获得经济利益。

政府必须对垄断行业进行重新定位,减少垄断行业的优惠政策,积极鼓励国有企业与外资企业的竞争。

据上海银监局统计显示,2005年上半年,上海外资银行的利润同比增长率达到68.3%,远远高出股份制银行和国有银行。

中国企业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中文往往处于劣势。

例如,在银行业引进外资后,出现了外资企业利用其雄厚的资本优势与中国企业争夺优质储户和企业利润的事件,对国有企业产生不小的冲击。

但国有企业必须学会在震痛中惊醒,这样才能促进我国在与外资企业的竞争和合作中不断提高。

第三,鼓励自主创新,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

首先,自主创新是提高国际竞争力,打破国际垄断的必要手段。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加强,国外企业对中国经济的影响日益加深,欧美发达国家在汽车、金融和高新技术产业长期处于垄断地位,中国要想在其中有所突破,就必须加快创新步伐。

例如,海信在国际上率先推出双核平板电视,就是自主创新的结果。

其次,自主创新也是打破垄断,推进和优化市场竞争的必由之路。

民营资本在与国有垄断行业的竞争中,可着力开拓新领域,创造产品的新特点,优化产品的性能和加快更新换代的步伐,进一步促进垄断行业的创新意识,形成良性竞争。

从企业而言,最关键的是要形成完整的供全体员工接纳的创新文化。

海尔家庭网络产品、变频A8双动力洗衣机、宇航变频冰箱、海尔流媒体电视等一系列新产品的背后,正是孕育了“自主创新,追求卓越”的独特的创新文化和创新精神,渗透着员工对“海尔”品牌的强烈认同这是支持海尔企业的灵魂,也是海尔不断打破行业垄断,在各类市场上占据一席之地的基石。

企业这样,国家亦然。

就国家而言,最根本是要创立一套鼓励创新的激励体制,以支持企业自主创新为重点,以提高民族工业的核心竞争力为目的,通过良性竞争的方式打破行业垄断带来的市场壁垒,积极引导一种以创新为核心的竞争文化,促进全社会的广泛参与,形成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竞争文化氛围,为早日打破垄断带来的不利影响,走向公平竞争创造条件,为建设创新型国家和构建和谐社会奠定坚实基础。

第四,为充分发挥国有企业的重要作用,同时尽可能消除垄断行业带来的各种弊病,中国必须顺应时代趋势,进行大刀阔斧地改革,健全竞争机制,建成更加完善的竞争体制和更具活力的市场经济体系。

第五,要就行多方宣传教育,提高民众反抗垄断的意识。

国家的行动:

国务院办公厅2006年12月18日转发国资委《关于推进国有资本调整和国有企业重组的指导意见》。

国资委首次明确七大行业将由国有经济控制,包括军工、电网电力、石油石化、电信、煤炭、民航、航运等七大行业。

并提出到2010年培育出30至50家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企业集团。

以应对国有企业的垄断。

另外国家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垄断法》已由中华人民共和国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十九次会议于2007年8月30日通过,自2008年8月1日起施行。

5、总结

首先,我们应该清楚的认识到我们国家的垄断状况,认真分析其中的生产因素及生产关系,联系马克思主义原理,从本质上认识中国式垄断。

然后,从了解中国式垄断,并与其他社会制度国家的垄断进行比较,区别对待这些垄断,并深刻认识到这些垄断产生的利弊。

从资源得到最好利用,生产力达到最高方面提出解决之道。

要坚持市场规律主导经济,国家宏观调控为辅,改革制度、制定法律,加大竞争、鼓励竞争,来解决垄断问题。

最后,我们还要清楚认识到,由于受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所限,我们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规律、发展形态和发展方向尚不清晰,就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下的垄断的诸多问题尚停留在不成熟的理论预见阶段,还需要实践发展来进一步检验。

这定然成为一个需要长期探寻的课题。

当然,在当代中国,要想绝对打破垄断,走向全面竞争还不现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