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57153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4 大小:1.63MB
下载 相关 举报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84页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84页
亲,该文档总共8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8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docx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方案

 

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

施工方案

 

2015年9月

1编制依据

本工程漕河泾现代服务业聚集区二期二工程岩土工程补充勘察报告;

《地下连续墙施工规程》(DG/TJ08-2073-2010)

《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技术规程》(JGJ_T199-2010)

《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46-2005)

《地下工程防水技术规范》(GB50108-2008)

《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4-2002)(2011版)

《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

《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JGJ18-2003)

《混凝土结构施工验收规范》(GB50204-2002)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

其它相应的法律法规及公司经验。

2工程概况

2.1项目简介

拟建“漕河泾现代服务聚集区二期

(二)工程”位于上海市漕河泾开发区内的中心位置,东起虹梅路,西至古美路,南至漕宝路,南面与地铁12线相邻。

建筑面积约32.1万平方米,其中地面以上部分建筑面积为20.46万平方米,地下部分建筑面积为11.70万平方米。

目前场地35m线以南部分已经施工完毕(二区),35m线以北(一区)已根据地铁相关单位的要求对设计方案进行整体调整,并对本工程进行补充勘察工作,已具备了施工条件。

本工程拟建建筑包括四栋16~27层高层办公楼、一栋4层裙房及地下3层地下车库组成。

根据设计提供的最新平面图及勘探技术要求,本工程拟建建(构)筑物性质详见下表:

本工程位置图

场地现状场地南侧已完成基坑

2.2主要施工内容

本工程主要施工内容一区部分地下连续墙、地下连续墙内外侧槽壁加固、地下连续墙外侧接缝止水施工。

具体参数详见下表:

1、双轴槽壁加固

桩型

数量

垂直度

水灰比

施工速度

备注

700@

500

约224根

1/150

0.45~0.55

下沉≦0.5m/min

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提升≦1.0m/min

2、地下连续墙

编号

厚度

数量

墙底标高

混凝土

接头形式

T型

0.8m

31

-32.5

C35

锁口管

L型

0.8m

20

-32.5

C35

锁口管

M型

0.6m

30

-31.5

C35

锁口管

3、高压旋喷桩接缝止水

位置

数量

垂直度

水灰比

水泥参入量

备注

地墙接缝处

123根

1/200

0.8~1.0

25%

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1.0MPa

2.3地质情况

2.3.1场地地形、地貌

地貌类型:

上海位于长江三角洲入海口东南前缘,属三角洲冲积平原,地貌形态较单一。

根据上海市工程建设规范《岩土工程勘察规范》(DGJ08-37-2012),拟建场地位于上海市闵行区,属滨海平原地貌类型。

地形特点:

本次勘察期间,场地内原有建(构)筑物均已拆除,并有大量建筑垃圾铺于地面,场地内有大面积水泥土地坪。

拟建场地地势较平坦,勘探期间所测勘探孔孔口标高一般在4.45~5.85m之间。

2.3.2场地地下水类型

拟建场地主要地下水类型为浅部土层中的潜水、中部第⑤2层微承压水、深部第⑦层和第⑨层中的承压水。

潜水:

潜水一般分布于浅部土层中,补给来源主要有大气降水入渗及地表水迳流侧向补给,其排泄方式以蒸发消耗为主。

潜水位埋深随季节、气候等因素而有所变化。

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埋深一般离地表面0.3~1.5m,年平均地下水位离地表面0.5~0.7m,受季节、气候、地表迳流等因素影响而有所波动。

浅部土层中的潜水对本工程影响较大。

本次勘察期间测得钻孔中潜水水位埋深约0.30~1.50m,相应标高为4.93~3.68m。

上海市年平均高地下水埋深为地表面下0.5~0.7m,低地下水埋深为地表面下1.5m,设计可根据安全需要选择合适的地下水位埋深。

承压水:

拟建场地内第⑤2层微承压水及第⑦层和第⑨层中的承压水(第⑦及第⑨层承压水连通),对本工程有影响的为第⑤2层中的微承压水及第⑦层中的承压水。

根据上海地区的区域资料,微承压水及承压水水头埋深一般在3~12m,一般呈周期性变化,随季节、气候、潮汐等因素变化。

3.5不良地质条件

对拟建工程有影响的不良地质条件主要为暗浜及厚层杂填土。

1、暗浜

根据2008年详勘资料,在拟建场地北侧发现有暗浜分布,暗浜最大宽度约21m,浜底最大深度约5.3m(相应标高约-0.42m)。

暗浜分布范围内大部分区域浜底淤泥已被挖除、换填处理,仅局部区域残留少量浜土分布。

暗浜分布范围内,填土结构松散,土质不均,对本工程地基基础设计、施工均构成较大的不良影响,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时需引起注意。

桩基施工时,沉桩设备对地基承载力有一定的要求,必要时对基坑开挖后的素填土采用碾压夯实或对浜填土、杂填土等采用换填法进行地基处理。

有关暗浜位置与范围详见附图1:

建筑物及勘探点平面布置图。

2、厚层杂填土

根据2008年详勘及本次补勘揭露地层资料,拟建场地表层杂填土较厚(0.7~5.3m),且成分多以碎石、碎砖等为主,局部地面0.5m以下有混凝土地坪分布。

厚层杂填土对本工程的基础施工、基坑开挖及围护有一定的影响,地基基础设计及施工时应注意其不利影响,对影响施工的杂填土应予以清除,并回填素土。

2.3.3工程地质特性

2.4工程特点、难点及针对性措施

2.4.1、场地南侧地铁12号线的保护

本工程场地南侧为在建地铁12号线虹梅路站,本次施工地墙(主要为场地西南侧编号L01~L05幅地墙)距离车站主体最近约35m,距离车站附属结构更近,施工过程中应减少本工程施工对在建地铁施工的影响。

场地南侧地铁12号线虹梅路站与本工程位置关系图

1、进场后将及时与在建地铁12号线虹梅路站施工单位进行沟通,了解12号线虹梅路站施工进度。

2、根据地铁施工单位进度及其他相关单位的意见对我司施工进度及场布进行优化,保证时间和空间的最大化利用。

3、施工进场后,对地铁站已施工完成结构进行监测点布设,形成监测系统,施工我司地墙施工对其影响能够得到有效判断。

4、本工程二区(距离地铁较近区域)已施工完成,对本工程施工形成了很好的保护作用。

5、施工参数的控制

1)在成槽施工时,缩短单幅槽段的施工时间,提高施工效率,减少槽段空闲的时间。

2)地墙施工前先进行试成槽施工,确定地墙施工参数,正式成槽时,槽段按两端首开幅跳打施工,必要时可实行跳打施工,做1跳2的次序进行,控制泥浆比重为1.2~1.25,并在混凝土浇筑前对泥浆进行换浆处理,泥浆比重改为1.15左右。

3)接缝止水施工时,合理控制钻机下沉速度及喷浆压力。

4)施工现场准备有黄沙、石子及骨料,一旦成槽机在施工时发生故障,现场负责人将立刻组织人员使用黄沙、石子及骨料将所成槽段进行填埋,直至成槽机排除故障后重新进行成槽施工。

5)靠近地铁车站区域严禁堆载,并减少车辆在其附近行走。

2.4.2、场地内暗浜、厚填土等不良地质的处理碍物

在拟建场地北侧发现有暗浜分布,暗浜最大宽度约21m,浜底最大深度约5.3m(相应标高约-0.42m)。

暗浜分布范围内大部分区域浜底淤泥已被挖除、换填处理,仅局部区域残留少量浜土分布。

暗浜分布范围内,填土结构松散,土质不均。

另外场地杂填土较厚(0.7~5.3m),且成分多以碎石、碎砖等为主,局部地面0.5m以下有混凝土地坪分布。

暗浜分布示意图

2、针对性措施

设计图纸中已考虑了暗浜区域采用双轴搅拌桩进行槽壁加固,可有效避免暗浜对地墙质量的影响,双轴搅拌桩槽壁加固施工过程中需控制好其施工质量,并在达到一定强度后再进行地墙的施工。

2.5相关单位

本工程建设单位:

上海漕河泾开发区高科技园区发展有限公司

本工程设计单位:

上海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本工程勘察单位:

上海岩土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3施工安排

3.1施工准备工作

1、请总包单位做好施工场地协调工作。

2、请监测单位做好监测点布设并具体实施监测工作。

3、做好水电供应及人员、设备、材料等进场工作。

4、设立泥浆池(箱)、循环槽(箱)、沉淀池(箱)、排浆池(箱)多级泥浆处理系统,联系好废浆排放事宜。

5、做好水泥筒仓堆场及拌浆后台的搭设。

3.2施工部署

经过现场踏勘,结合现有场地条件,本工程施工流程安排主要工作内容如下:

1、施工准备:

测量放线,导墙重型道路施工及养护,泥浆箱及泥浆施工,堆土场地施工,成槽设备进场,成槽施工零星用品加工;

2、正式施工:

双轴槽壁加固施工(224根)→地下墙施工(81幅)→高压旋喷桩接缝止水施工(123根)。

3.3施工平面布置与管理

本次双轴槽壁加固、高压旋喷止水及地下连续墙施工根据总体施工组织设计进行现场的平面布置规划。

在进行施工现场的水、电移交割接及各类管道线路的布设后,施工导墙重型道路、泥浆箱、钢筋笼制作平台、堆土场地、加固水泥拌浆后台及配套的有关工程辅助项目的施工。

1、泥浆系统(泥浆箱)

考虑布置1组泥浆系统(组合式泥浆箱拌浆系统),泥浆系统由16个泥浆箱组成,单组泥浆系统储浆能力约480m3,泥浆系统位置可根据地墙施工位置做适当调整。

2、道路

考虑地下墙施工时成槽机、吊机、车辆行走路线需要及场地条件,须沿基坑内侧地墙边布置1条重型施工道路,宽度为12m,以满足成槽机成槽时土方车的通行要求;为满足最大履带吊的行走要求,须对道路进行计算,混凝土路面的伸缩缝按照10m一条考虑,则本计算的路面板的尺寸为10m×12m。

经过计算,本次重型道路的设置须至少满足如下要求:

先夯实天然地基,夯实平整后,其上再铺设C25砼20cm厚,双向布置Ф14@200钢筋。

其结构剖面如下图所示:

考虑导墙与重型道路一同施工,并连接成整体。

3、钢筋笼制作平台

根据地下墙钢筋笼的长度,钢筋笼制作平台长度为30m,宽度为6m。

钢筋笼制作平台位置可根据地墙施工位置做适当二次搬迁。

地墙钢筋笼制作平台做法是先在地面铺设10cm碎石,夯实后铺C25砼15cm,再以2m为间隔,横向平行铺设8号槽钢,布设定位钢筋。

参见《钢筋笼制作平台图T-02》。

4、集土坑

因地下连续墙成槽作业时挖出以及双轴搅拌桩置换的土方带有浆液和烂泥,直接装车外运会沿途滴漏,造成环境污染。

为此,在场地中央设置一个能容纳2~3幅地下墙土方的临时集土坑,用来临时收集成槽作业挖出的湿土,待沥干泥浆后,再驳外弃。

集土坑尺寸为20*15m。

5、办公室

主要利用总包临设,另在场内布置4个集装箱作为临时办公室,可随时进行搬迁。

6、水泥筒仓及拌浆后台

于现场内布置1组水泥筒仓及拌浆后台供双轴加固及旋喷止水使用。

水泥筒仓及拌浆后台选择适宜的位置尽量减少二次搬运的措施,水泥筒仓前期供槽壁加固用,后期供接缝止水用。

7、其他

另在场地内设置材料堆场(主要为钢筋)、氧乙炔、油库等。

现场内临水、临电、排水、消防、大门位置等设施统筹总包安排。

参见《地下连续墙、槽壁加固及接缝止水施工阶段场地平面布置图T-01》。

3.4施工工效及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我公司以往类似地墙施工经验并结合本工程的地质资料,本工程暂定开工时间为2015年10月8日,至2015年12月11日竣工,总工期65日历天,具体开工时间及工期将统筹由总包安排。

其中地墙施工工效约为2幅/天、双轴槽壁加固工效将按照设计要求(下沉0.5m/min提升速度1.0m/min)执行、旋喷施工工效将按照设计要求执行。

具体详见本工程进度计划。

3.5资源需求计划

3.5.1机械设备需求计划

根据工程进度及场地地质情况,工程施工时配备1台金泰SG40成槽机、1台SJB-II双轴搅拌机及1台GPS2000高压旋喷机等。

主要机械设备如下:

序号

设备名称

型号

功率

单位

数量

生产厂家

完好状态/新旧程度

备注

1

全站仪

SET2130R

1

中国

好/90%新

测量仪器

2

水准仪

DSZ

1

中国

好/95%新

3

液压挖掘机

WY-100

1

中国

好/90%新

地墙施工

4

空气压缩机

W-6/7

1

中国

好/新

5

斗式装载机

WA-300

1

中国

好/90%新

6

自卸卡车

东风4.5T

2

中国

好/85%新

7

定型钢模

含配套附件

m2

100

中国

好/新

8

插入式振动器

通用产品

2

中国

好/新

9

平板式振动器

通用产品

2

中国

好/新

10

泥浆泵

3LM型

5KW

19

中国

好/新

11

泥浆泵

4PL-250

22KW

1

中国

好/新

12

手拉葫芦

0.5-1.0T

7

中国

好/新

13

泥浆取样绞车

自制

1

中国

好/新

14

泥浆取样筒

1000cc

1

中国

好/新

15

泥浆取样盆

1

中国

好/新

16

泥浆测试仪器

机台用成套产品

1

中国

好/95%新

17

电子秒表

通用产品

1

中国

好/新

18

吸引胶管

Dg100×6m/根

6

中国

好/新

19

宝塔头法兰

Dg100(配吸引胶管)

12

中国

好/新

20

绵纶软管

Dg65(2.5”)

m

200

中国

好/新

21

消防快速接头

Dg65(配锦纶软管)

9

中国

好/新

22

成槽机

金泰SG40

1

中国

好/85%新

23

圆形锁口管

800

600

m

64

62

中国

好/新

24

抱箍式顶升架

400T

4

中国

好/90%新

25

履带吊

150T

1

中国

好/85%新

26

履带吊

100T

1

中国

好/85%新

27

混凝土导管

φ250

M

140

中国

好/新

28

钢筋切断机

GQ40-A型

11KW

1

中国

好/新

29

钢筋成型机

GC40-1型

10KW

1

中国

好/90%新

30

绞丝机

5KW

1

中国

好/新

31

直流电焊机

AX-320×1型

14KW

10

中国

好/85%新

32

超声波测壁仪

1

中国

好/90%新

33

双轴机

SJB-II

150KW

1

中国

好/85%新

双轴加固施工

34

旋喷机

GPS2000型

90KW

1

中国

好/90%新

高压旋喷施工

35

高压水泵

3DS型

6KW

1

中国

好/85%新

36

注浆泵

BW-180型

1

中国

好/85%新

37

空压机

YV型

30KW

1

中国

好/新

38

搅拌机

立式圆型

1

中国

好/新

3.5.2主要机械设备进出场计划

序号

主要机械设备名称

数量

拟进场日期

备注

1

金泰SG40成槽机

1台

开工后9天

2

QUY100(100t)履带吊

1台

开工后3天

3

QUY150(150t)履带吊

1台

开工后6天

4

SJB-II双轴搅拌机

1台

开工后5天

5

GPS2000高压旋喷机

1台

开工后50天

3.5.3劳动力配置计划

1、管理人员

序号

岗位

人数

备注

1

项目经理

1

2

项目副经理

1

3

项目工程师

1

4

技术员

2(包括内业)

5

质量员、钢翻

2~3

6

安全员

1~2

7

施工员

2~3

8

预算员

1

9

材料设备

1

合计

12~15人

2、劳动力计划

序号

工种

数量(人)

备注

1

起重工

3

2

冷作工

3

3

泥浆工(水泥浆)

6

4

钳工

6

5

电工

4

6

测量工

3

7

木工

8

8

钢筋工

12

9

电焊工

12

10

辅工

15

合计

72人

4双轴槽壁加固施工方案

4.1概述

本工程双轴搅拌桩主要为槽壁加固施工,选用SJB-II型双轴桩机,加固形式为Ф700@500水泥土搅拌桩,水泥掺入量13%。

具体信息详见下表:

桩型

数量

垂直度

水灰比

施工速度

备注

700@

500

约224根

1/150

0.45~0.55

下沉≦0.5m/min

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0.8MPa

提升≦1.0m/min

4.2施工工艺及流程

1、双轴搅拌桩施工工艺

测量放样→开挖沟槽→深层搅拌桩机定位→预搅下沉→配置水泥浆→喷浆搅拌、提升→复搅下沉至桩底→喷浆搅拌、提升→复搅下沉至桩底→重复搅拌、提升→关闭搅拌桩机、清洗→移至下一根桩重复以上工序。

2、单桩施工流程图

双轴搅拌桩(两喷三搅)施工流程图

4.3施工方法和技术要求

(1)施工步骤

1、就位对中:

移动深层搅拌机到达指定桩位、对中,对中误差不大于2cm,搅拌轴达到设计深度后,再将深层搅拌机边搅拌边提升,桩身垂直度偏差不大于1/150。

2、预搅下沉:

待深层搅拌机的冷却水循环正常后,启动深层搅拌机,使深层搅拌机沿导向架搅拌下沉,下沉速度由电气控制装置的电流监测表控制,工作电流不大于额定电流,如果下沉速度太慢,可从输浆系统补给清水以利钻进。

3、制备水泥浆:

深层搅拌机预搅下沉的同时,后台按设计确定配合比拌制水泥浆液,每次投料后拌合时间不得少于3min,待压浆前将浆液倒入集料斗中。

4、第一次喷浆搅拌提升:

搅拌桩施工采用两喷三搅工法(预拌下沉→喷浆提升→拌浆下沉→喷浆提升→搅拌下沉→搅拌提升)。

第一次喷浆搅拌提升施工时,首先借设备自重,以不大于1.0m/min的匀速沉至设计标高后,再以不大于0.5m/min的均匀速度提起搅拌头,钻头每转一圈的提升或下沉量以10mm—15mm。

与此同时开启压浆泵,待浆液到达喷浆口,搅拌头一边搅拌提升,一边喷浆,使灰浆与土体拌和。

搅拌头压浆提升到地面时,停止喷浆。

5、重复搅拌下沉

深层搅拌桩喷浆提升到顶后,关闭灰浆泵。

为使软土和浆液搅拌均匀,搅拌头再次下沉。

6、第二次喷浆搅拌提升

搅拌头第二次下沉到设计深度以后,开启注浆泵,搅拌头提升到桩顶标高时,关闭注浆泵,这时集料斗中的浆液应正好排空。

继续提升至地面。

7、重复搅拌下沉、上升:

为使软土和浆液搅拌均匀,重复下沉,上升搅拌,进行复搅,以达到充分搅拌的要求。

再次搅拌下沉至设计深度,只需重复搅拌不再送浆,搅拌头提升到地面停止。

6、清洗机具、管路:

向集料斗中注入适量清水,开启灰浆泵,清洗全部管路中残的水泥浆,直至基本干净,并将粘附在搅拌头的软土清洗干净。

7、桩体施工必须保持连续性,桩与桩的搭接时间不大于16小时。

若因特殊原因造成搭接时间大于16小时,则接桩时在原施工桩位进行复打喷浆后再施工后续搅拌桩。

若因时间过长无法进行复打则需给出补桩等补强方案并经同意后方可施工。

8、移位:

重复上述步骤进行下一根桩的施工。

(2)施工主要技术要求

1、拌制水泥浆液选用P.O42.5级普硅水泥,水灰比为0.45~0.55,水泥掺量为13%,28天无侧限抗压强度标准值≥0.8Mpa。

2、施工场地基本要求平整,桩位按设计布置放线定位,成桩后的桩位偏差不大于20mm。

3、每根桩施工前,必须校正搅拌轴两个方向的垂直度,垂直度误差不超过1/150。

4、设备运转正常后,搅拌轴沿导向架切土下沉,下沉速度不应大于1m/min。

5、搅拌桩预搅下沉时应尽量不用水冲下沉,当遇到硬土层下沉太慢时方可适量冲水。

凡经输液管冲水下的桩,喷浆前必须将管内的水排清,同时考虑冲水成桩对桩身强度的影响。

6、喷浆搅拌提升应符合下列要求

a、搅拌头下沉到设计标高后,开启灰浆泵,将已拌制好的水泥浆压入地基土中,并边喷浆边搅拌,应在水泥浆液与桩端土充分搅拌30s后再提升钻杆,搅拌头的提升速度不应超过0.5m/min。

b、在压浆时,前台操作与后台供浆应紧密配合,联络信号必须明确,后台供浆必须连续,一旦因故停浆,必须立即通知前台。

c、搅拌所用固化剂浆液倒入集料,应经筛过滤,以免浆内结块损坏泵体。

d、重复上下搅拌时,要求沿桩长的喷浆量均匀,成桩结束浆液也应用完。

e、由于电压过低,输浆管堵塞或其它原因造成停机的,当搅拌机重新启动后,应将搅拌头至少下沉0.5m,再继续喷浆搅拌。

f、搅拌头提升至距地面2m时,喷浆压力宜低于0.3MPa。

g、桩长不宜小于设计值。

h、相互搭接的桩体须连续施工,一般相临的施工间隔时间不宜超过16小时,则接桩时在原施工桩位进行复打喷浆后再施工后续搅拌桩。

5.4质量保证措施

(1)材料保证措施

水泥:

水泥的出厂材质证明和构件场所水泥的复验资料是水泥质量最重要的原始依据,为保证质量,须做到以下措施:

充分认识水泥资料重要性,指定专门部门或专门人做好资料的汇总、整理和存档工作,建立健全和落实有关制度,明确职责,定期检查,确保水泥资料完整无缺。

按设计要求定购,水泥必须有质量证明单,并对其水泥品种、标号、包括(或散装仓号)出厂日期等检查验收、规定、主动索取证明书,认真做好检查验收和抽样复验工作。

做好水泥复验工作,复验内容包括强度、安定性,凝结时间和细交等项目,按规范要求进行复验。

对水泥材质证明和各种复试资料完整保存好。

(2)施工质量保证措施

1)、确保桩轴线定位措施

a、根据现场基准线用经纬仪测出搅拌桩轴线,并反复进行校正直至准确无误。

b、搅拌桩应用木桩钉出中心桩及中心桩的引出桩,防止挖土或打桩时挖掉和使之移位。

c、轴线经监理验收后方可定出桩位和进行下步施工。

2)、确保桩位措施

a、首先按照轴线放出所有桩的中心点,施工中进行反复校核,防止木桩移位。

b、如果桩距大于设计规定时应在中间补桩,桩位要经监理验收后方可进行打桩。

3)、确保桩顶标高措施

a、场地平整完成后,方可打桩。

b、原土较低时应先回填,并夯实回填土,回填土质量应满足设计要求。

c、基层有障碍物部位应先挖除,并轴干下部积水,然后用好土回填,并夯实回填土。

d、遇特殊情况应及时向甲方和设计人员反映。

4)、确保桩体垂直度措施

a、在铺设道轨处先抄平地面,然后用小型夯机夯实,使道轨下的枕木在同一水平面上且保证枕木基本无水均匀沉降。

b、枕木规格实行标准化,即同一台机的枕木厚度、长度、宽度相同,避免枕木高低不平。

c、经常用水准仪、经纬仪检查导向管对地面的垂直度,如果无误差,可以用薄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