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5800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7 大小:40.5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7页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7页
亲,该文档总共3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37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docx

湖北省荆门市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湖北省荆门市2019年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荆门市2019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理科综合

本试题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注意事项:

1.答题前,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上,并将准考证号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

2.选择题的作答:

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的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3.非选择题的作答:

用黑色签字笔直接答在答题卡上对应的答题区域内。

写在试卷、草稿纸和答题卡上的非答题区域均无效。

4.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上交。

5.物理试题中g取10N/kg。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C-12O-16Na-23Ca-40Fe-56Zn-65Cu-64

一、选择题:

本题共25个小题。

第1-15小题,每小题2分,第16-25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

每小题只有1个选项符合题意。

1.化学使世界变得更加绚丽多彩。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

关键,但化学不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

B.“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的“清白”是指氢氧化钙

C.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内缺少的元素是碘

D.“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是重要战略资源。

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稀土资源,人人有责

【答案】D

【解析】

【详解】A、化学是人类社会进步的关键,化学能研究和创造自然界不存在的物质,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清白”是指氢氧化钙与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的碳酸钙,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儿童发育停滞,智力低下,严重时会得侏儒症,其体内缺少的元素是锌,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工业的维生素”稀土广泛应用于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电子信息等尖端科技领域,是重要战略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稀土资源,保护稀土资源,人人有责,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了解化学元素与人体健康的关系、碱的化学性质、化学的用途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2.将物质进行分类、类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途径。

下列有关分类、类比的说法正确的是

A.硅与碳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

B.醋酸、纯碱、硫酸钡分别属于酸、碱、盐

C.化学变化大多伴生发光发热,所以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一定是化学变化

D.硫酸、盐酸、干冰都是纯净物

【答案】A

【解析】

【分析】

二氧化硅和氢氧化钠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醋酸和硫酸都是酸,纯碱是碳酸钠的俗称,是盐;发光、放热的过程,可能是物理变化,也可能是化学变化;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

【详解】A、硅与碳的最外层电子数相同,二氧化硅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硅酸钠和水,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B、醋酸、纯碱、硫酸钡分别属于酸、盐、盐,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有发光发热的变化不一定是化学变化,例如电灯通电时发光、放热,表示化学变化,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硫酸、干冰都是纯净物,盐酸中含有水和氯化氢,是混合物,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A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3.下列化学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A.向浓硫酸中缓慢加入乙醇,边加边振荡

B.用10ml的量筒量取9.75ml的溶液

C.闻气体

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

D.不小心打破温度计,应立即用大量水冲洗

【答案】C

【解析】

【分析】

浓硫酸能和乙醇发生酯化反应;10mL量简能够精确到0.1mL;闻气体的气味时,应该让少量气体进入鼻孔;温度计中液体是汞,汞不溶于水。

【详解】A、浓硫酸和乙醇反应时,应该向乙醇中缓慢加入浓硫酸,边加边振荡,实验操作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10mL的量筒只能够精确到0.1mL,因此用10mL的量筒不能量取9.75mL的溶液,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闻气体的气味时,应用手在瓶口轻轻煽动,让极少量的气体飘入鼻孔,实验操作正确;故符合题意;

D、不小心打破温度计,不能用大量水冲洗,这是因为汞不溶于水,实验操作不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本题主要考查物质的性质,解答时要根据各种物质的性质,结合各方面条件进行分析、判断,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4.除去下列物质中混有

杂质,所用试剂和操作方法不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除去杂质的方法

A

Na2SO4溶液(NaOH)

滴加适量的稀硫酸

B

铜粉(铁粉)

加入足量稀硫酸,过滤、洗涤、干燥

C

CO(CO2)

通过足量的NaOH溶液,干燥

D

NaCl溶液(CaCl2)

通入过量的CO2,过滤

 

A.AB.BC.CD.D

【答案】D

【解析】

【详解】A、NaOH能与适量的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钠和水,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B、铁粉能与足量稀硫酸反应生成硫酸亚铁溶液和氢气,铜不能与稀硫酸反应,再过滤、洗涤、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C、CO2能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碳酸钠和水,CO不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再干燥,能除去杂质且没有引入新的杂质,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正确。

故不符合题意;

D、CO2不能与CaCl2溶液反应,不能除去杂质,不符合除杂原则,所采取的方法错误。

故符合题意;

故选D

【点睛】根据原物质和杂质的性质选择适当的除杂剂和分离方法,所谓除杂(提纯),是指除去杂质,同时被提纯物质不得改变。

除杂质至少要满足两个条件:

①加入的试剂只能与杂质反应,不能与原物质反应;②反应后不能引入新的杂质。

5.甲元素一价阳离子有10电子,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

则关于甲、乙、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的说法正确的是

A.W是由分子构成的

B.10%W溶液与30%W溶液等体积混合,得20%W溶液

C.W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上可用来去除油污

D.用托盘天平称取15.2克W,称量只需要一个5克、一个10克的砝码和游码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甲元素一价阳离子有10电子,则甲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1,则甲为钠元素;乙元素与氢元素组成三核10电子的分子,该分子为水分子,乙为氧元素,进行分析解答。

【详解】A、甲、乙、氢元素形成的化合物W为氢氧化钠,氢氧化纳是由离子构成的,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10%W溶液与30%W溶液等体积混合,它们的密度不同,得到的W溶液溶质质量分数不为20%,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C、W是氢氧化钠,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在生活上能用来去除油污,如炉具清洁剂中通常会添加氢氧化钠,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D、用托盘天平称取15.2克W,由于氢氧化钠需要放在烧杯中称量,,因此称量时不只需要一个5克、一个10克的砝码和游码,说法不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明确甲元素的核内质子数为11、三核10电子的分子为水分子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6.下列关于物质用途的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石墨用作电极材料,活性炭用作吸附家装产生的有害气体

B.聚乙烯塑料用作食品包装袋,可以大量使用

C.磷酸二氢铵(NH4H2PO4)用作复合肥料

D.氧气用作气焊

【答案】B

【解析】

【详解】A、石墨具有导电性,可用作电极材料;活性炭具有吸附性,可用作吸附家装产生的有害气体,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聚乙烯塑料可用作食品包装袋,但大量使用会造成白色污染,说法错误;故符合题意;

C、磷酸二氢铵中含有氮元素和磷元素,属于复合肥料,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D、氧气能支持燃烧,可用作气焊,说法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物质的性质决定物质的用途,掌握常见化学物质的性质和用途是正确解答此类题的关键。

7.甲、乙两种物质是NaCl和KNO3,它们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t3℃的方法

B.t2℃时,质量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

C.配制t1℃20%的甲溶液:

称取20克NaCl溶解在80克热水中,再降温至t1℃

D.乙中少量的甲杂质,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热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甲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将t1℃时甲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取升温到t3℃的方法,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B、t2℃时,甲、乙物质的溶解度相等,所以质量相等的甲和乙的饱和溶液,其溶质的质量一定相等,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C、通过分析溶解度曲线可知,甲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大,所以配制t1℃20%的甲溶液:

称取20克NaCl溶解在80克热水中,再降温至t1℃是错误的,叙述错误;故符合题意;

D、乙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变化影响较小,所以乙中少量的甲杂质,可采用加水溶解、蒸发浓缩、热结晶、趁热过滤、洗涤、干燥的方法提纯,叙述正确;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C

【点睛】主要考查了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的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的问题,从而培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8.走绿色发展道路,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

下列关于环境方面的知识正确的是

A.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有二氧化硫、二氧化碳、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等污染物

B.臭氧层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

C.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

减排是指减少大气污染气的排放

D.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酸碱污染、重金属污染和毒气污染

【答案】B

【解析】

【详解】A、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目主要有二氧化硫、氮的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等污染物,不包括二氧化碳,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B、臭氧层在距地面10-50km的高空,吸收大部分紫外线保护地球生物,说法正确;故符合题意;

C、倡导绿色出行,节能减排,减排不只是指减少大气污染气的排放,还包括减少水体、白色污染等,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D、水体污染的来源主要有工业污染、生活污染等,说法错误;故不符合题意;

故选B

【点睛】了解水体污染的来源、空气污染指数的项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二、非选择题共90分。

9.请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钙是人体内含量最高

金属元素,是构成人体的重要组分。

如牙齿中含有羟基磷酸钙[Ca10(PO4)6(OH)2]晶体。

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_____

(2)质子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微粒,其化学符号为_____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值,pH值会_____(增大或减小或不变)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涉及到常见有机物的化学式为_____

(5)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____、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答案】

(1).+5

(2).H+(3).增大(4).C2H6O(或C2H5OH)(5).维生素

【解析】

【详解】

(1)羟基磷酸钙中,钙元素化合价是+2,氢氧根化合价是-1,氧元素化合价是-2,根据化合物中元素化合价代数和为零可知,羟基磷酸钙中磷元素的化合价为+5。

故填:

+5

(2)质子是化学反应中常见的一种微粒,其化学符号为H+。

故填:

H+

(3)用湿润的pH试纸测定盐酸的pH值,导致酸性减弱,pH值会增大。

故填:

增大

(4)“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涉及到常见有机物是酒精,酒精的化学式是C2H5OH。

故填:

C2H5OH

(5)基本营养素包括蛋白质、糖类、油脂、维生素、无机盐和水六大类。

故填:

维生素

10.按要求填空

(1)溶洞里形态各异的钟乳石的形成过程可简单理解为:

石灰岩长时间缓慢的“溶解”在水中,水在滴落时又缓慢的生长出钟乳。

钟乳石生长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其反应类型为_______

(2)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对空气有污染作用。

有人设计在尾气处加装高效催化剂,将其转化成无污染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

则生成的化合物的化学式为__________,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符号是____________

(3)侯德榜是我国杰出的化学家,他发明的联合制碱法大大提高了原料的利用率。

联合制碱的主要反应原理:

向饱和的食盐溶液通入过量的氨气(易溶于水的碱性气体)和二氧化碳气体,反应后分离出碳酸氢钠。

反应方程式为NaCl(饱和)+NH3+H2O+CO2=NaHCO3

+NH4Cl向饱和的食盐溶液是先通入氨气还是二氧化碳?

_____学式)。

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够发生的依据是_______

(4)已知某铁的氧化物可表示为FexOy=aFeO·bFe2O3。

经测:

15.2克的某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为11.2克。

则x:

y=_________,a:

b=___________(均填最小整数比)

【答案】

(1).Ca(HCO3)2=CaCO3↓+CO2↑+H2O

(2).分解反应(3).CO2(4).N(5).NH3(6).NaHCO3的溶解度小,有沉淀生成(7).4:

5(8).2:

1

【解析】

【详解】

(1)可溶性的碳酸氢钙分解成碳酸钙、二氧化碳和水反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Ca(HCO3)2=CaCO3↓+CO2↑+H2O。

该反应符合“一变多”的形式,符合分解反应的特征,属于分解反应。

故填:

Ca(HCO3)2=CaCO3↓+CO2↑+H2O;分解反应

(2)汽车尾气中含有多种氮的氧化物和一氧化碳,有人设计在尾气处加装高效催化剂,将其转化成无污染的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由质量守恒定律,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生成的化合物是二氧化碳,其化学式为:

CO2。

生成的单质是氮气,反应中化合价降低的元素符号是氮元素,其元素符号为N。

故填:

CO2;N

(3)氨气极易溶于水,为使溶液呈碱性后吸收更多的气体,故向食盐水中先通入氨气再通入二氧化碳气体。

NaCl(饱和)+NH3+H2O+CO2=NaHCO3

+NH4Cl,该反应属于复分解反应,该反应能够发生的依据是生成了碳酸氢钠,NaHCO3的溶解度小,形成沉淀。

故填:

NH3;NaHCO3的溶解度小,有沉淀生成

(4)15.2克的某铁的氧化物中铁的质量为11.2克,则氧元素的质量为15.2g-11.2g=4g,则x:

y=

;则a+2b=4,a+3b=5,解得a=2,b=1,a:

b=2:

1。

故填:

4:

5;2:

1

【点睛】掌握盐的化学性质、复分解反应发生的条件、化学方程式的书写方法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

11.氯碱工业以粗盐(主要成分是NaCl,含少量泥沙、CaCl2、MgCl2)为原料,生产氯气和氢氧化钠,模拟流程如下:

(1)试剂A与试剂B的组合为______(填序号)

①KOH②NaOH③K2CO3④Na2CO3

(2)操作A需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______

(3)流程中Mg元素必须转化成______(填化学式)才能完全除去

(4)写出电解NaCl溶液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5)该工业副产品H2目前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其理由______(答一条即可)

【答案】

(1).②④

(2).引流(3).Mg(OH)2(4).2NaCl+2H2O

H2↑+Cl2↑+2NaOH(5).H2不易储存和运输或生产H2的成本高

【解析】

分析】

氢氧化钠和氯化镁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沉淀和氯化钠,碳酸钠和氯化钙反应生成碳酸钙沉淀和氯化钠;玻璃棒用途:

引流、搅拌、转移物质等;电解饱和食盐水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

【详解】

(1)试剂A与试剂B的组合为氢氧化钠、碳酸钠,分别除去氯化镁、氯化钙。

故填:

②④

(2)操作A(过滤)需使用玻璃棒,玻璃棒的作用是引流。

故填:

引流

(3)流程中Mg元素必须转化为Mg(OH)2才能完全除去。

故填:

Mg(OH)2

(4)电解NaCI溶液生成氢氧化钠、氯气和氢气,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NaCl+2H2O

H2↑+Cl2↑+2NaOH;故填:

2NaCl+2H2O

H2↑+Cl2↑+2NaOH

(5)该工业副产品H2目前还不能作为燃料被广泛应用,其理由是不易储存、不安全、制取价格较高等。

故填:

H2不易储存和运输或生产H2的成本高

【点睛】合理设计实验,科学地进行实验、分析实验,是得出正确实验结论的前提,因此要学会设计实验、进行实验、分析实验,为学好化学知识奠定基础。

12.实验与探究

某兴趣小组为探究CO2气体与金属Mg的反应,设计了一套制取纯净、干燥CO2气体,并用过量CO2与热的金属Mg充分反应的实验。

请回答相关问题。

Ⅰ、利用下列装置和相关药品进行实验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是:

______

(2)装置B的作用是:

______

(3)实验时应先_______,一段时间后再_______(填代号)

a、点燃D处酒精灯

b、打开A装置中的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处加入稀盐酸

Ⅱ、探究Mg与CO2反应的产物

可观察到D处的实验现象有黑白两种固体产生。

查阅资料黑色固体为碳单质,白色固体是镁的化合物。

为探究白色固体的成分,进行了假设与猜想

(4)猜想1白色固体是MgO

猜想2白色固体是MgCO3

猜想3白色固体是_______

(5)验证与结论取D中固体适量于试管,加入足量的_____,观察到:

有黑色固体不溶物,白色固体消失,_____的现象,则猜想1成立。

猜想2和猜想3不成立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答案】

(1).关闭弹簧夹(或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使漏斗颈内的液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两液面高度不变,则气密性好

(2).除去CO2中的HCl气体(3).b(4).a(5).MgO和MgCO3的混合物(6).稀硫酸或稀盐酸(7).无气体产生(或无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8).加热时氧化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或碳酸镁受热分解)

【解析】

【详解】

(1)检查装置A气密性的操作是连接装置,利用止水夹加紧橡皮管,通过长颈漏斗向锥形瓶中注水直至浸没长颈漏斗末端,继续注水至形成液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一段时间后液面高度不变,说明装置不漏气。

故填:

关闭弹簧夹(或止水夹),从长颈漏斗加水使漏斗颈内的液面高于锥形瓶内的液面,静置一段时间,两液面高度不变,则气密性好

(2)稀盐酸具有挥发性,会挥发出氯化氢气体,氯化氢气体能与碳酸氢钠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钠、水和二氧化碳,装置B的作用是吸收氯化氢气体;故填:

除去CO2中的HCl气体

(3)实验要排尽装置内的空气,以防止镁与氧气反应,故实验时应先打开A装置中的弹簧夹,从长颈漏斗处加入稀盐酸,再点燃D处酒精灯。

故填:

b;a

(4)也可能是两者的混合物,则猜想3白色固体是MgO、MgCO3。

故填:

MgO和MgCO3的混合物

(5)碳酸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水和二氧化碳,氧化镁能与稀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镁和水,取D中固体适量于试管,加入足量的稀盐酸,白色固体消失,不产生气泡,则猜想1成立。

猜想2和猜想3不成立的可能原因是没有气泡产生。

故填:

稀硫酸或稀盐酸;无气体产生(或无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产生);加热时氧化镁不能与二氧化碳反应(或碳酸镁受热分解)

13.瓦斯气的主要成分是CH4,存在煤矿坑道中。

当煤矿坑道中瓦斯气达到一定浓度范围,遇明火就会发生爆炸,CH4与O2恰好完全反应时(生成CO2)爆炸最强烈。

求煤矿坑道中瓦斯爆炸最强烈时CH4的体积百分含量(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

要求:

写出计算过程,结果保留一位小数_____

【答案】9.5%

【解析】

【详解】甲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CH4+2O2

CO2+2H2O,由题意:

同温同压时,气体分子个数比等于其体积比,则甲烷和氧气的体积分数为1:

2时,爆炸最强烈,设CH4的体积为V1,空气的体积为V2,则O2的体积为V2×21%。

由V1:

V2×21%=1:

2;解得:

V1:

V2=21:

200

CH4的体积百分含量为:

答:

当CH4的体积百分含量为9.5%时,瓦斯爆炸最强烈。

故填:

9.5%

黑龙江省海林市2018年九年级中考化学试题(解析版)

2018年初中毕业学业考试

化学试卷

考生注意:

1.考试时间90分钟

2.全卷共5道大题,总分100分

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

C:

12H:

1O:

16Ca:

40Cl:

35.5Na:

23

一.选择题(本题共17道小题,每题2分,共34分,1-14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15-17题有一个或二个正确答案,漏选得一分多选或错选不得分。

1.下列变化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酿酒B.石油分馏C.干冰升华D.汽油除衣服油垢

【答案】A

【解析】

【详解】A、酿酒的过程中有新物质酒精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A选;

B、石油分馏是利用物质沸点不同,分离相互溶解的两种液体,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不选;

C、干冰升华是二氧化碳的不同状态之间转化,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C不选;

D、汽油除衣服油垢,是利用了汽油能溶解油垢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D不选。

故选A。

【点睛】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医院里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生理盐水B.止咳糖浆C.冰水D.碘酒

【答案】C

【解析】

【详解】A、生理盐水中有食盐和水,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B、止咳糖浆中有多种成分,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C、冰水中只有水分子,属于纯净物,故选项正确;

D、碘酒中有碘和酒精,属于混合物,故选项错误。

故选C。

3.生活中所使用的材料中,属于有机合成材料是()

A.钛合金表链B.真丝围巾C.紫砂壶D.手机塑料外壳

【答案】D

【解析】

【详解】A、钛合金表链使用的材料是钛合金,钛合金是金属合金,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B、真丝围巾是由真丝(蚕丝)制成,真丝属于天然纤维,故选项错误;

C、紫砂壶是由陶土等材料制成,陶土属于无机非金属材料,故选项错误;

D、手机塑料外壳的材料是塑料,是较常见的有机合成材料,故选项正确。

故选D。

【点睛】有机合成材料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人工合成、有机物、高分子。

4.“舌尖上的安全”,下列做法不会损害人体健康的是()

A.小苏打用于制糕点B.甲醛用于肉类保鲜

C.用工业酒精勾兑饮用白酒D.用含NaNO2的工业盐腌制食品

【答案】A

【解析】

【详解】A、小苏打是碳酸氢钠的俗称,常用的用途是作发酵粉焙制糕点,故A正确;

B、甲醛有毒,不能用来浸泡食品,故B错;

C、工业酒精中含有甲醇有毒,不能用来勾兑饮用白酒,故C错;

D、NaNO2有毒,不能用NaNO2的工业盐腌制食品,故D错。

故选A。

5.下列化肥属于铵态氮肥的是()

A.磷酸二氢钙[Ca(H2PO4)2]B.硫酸铵[(NH4)2SO4]

C.尿素[CO(NH2)2]D.硝酸钾[KNO3]

【答案】B

【解析】

【详解】A、磷酸二钙(Ca(H2PO4)2)不含铵根,不是铵态氮肥,故不符合题意;

B、硫酸氨((NH4)2SO4)属含有铵根和酸根,是铵态氮肥,故符合题意;

C、尿素(CO(NH2)2)不含铵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