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5857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2 大小:58.9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2页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2页
亲,该文档总共2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22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docx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

人教版第一册第一单元:

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一单元(第2——5页)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是第2——5页的内容,第2、3页是一幅美丽的画面,图中有教师、学生、鲜花、树木、楼房,人和物的数目注意用到10以内的各数。

新教材丰富的教学资源,不仅将数扩展到20,而且画面中,每个数量出现了多种角度数的话,还会数出很多,这就给予学生创设了充分观察、探究的空间。

在教学中,注意采用多种形式,让学生数画中的事物,初步了解学生的数数的能力,并不要求都数到,只要教师心中有数,在学生数出以后能给及时正确的评价即可`。

单元教学目标:

1、在和谐愉悦的探讨氛围中,了解学生的数数和认数情况。

2、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

3、帮助学生了解学校生活,使学生感到数学来源于生活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4、充分利用材料资源,渗透思品教育。

单元教学重、难点:

1、学生数数的过程中,初步培养学生的的数感。

2、用多种形式,激发学生爱数学的情感。

3、引导组织好学生小组学习,使学生初步感知合作学习的快乐及要求。

单元课时安排:

约1课时

NO:

1

教学内容:

第2——5页(数一数)

教学目标:

1、在非常和谐愉悦的氛围中,初步了解儿童认数、数数情况。

2、通过观察等探求活动,使学生初步建立数感,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3、结合学生体验与人合作、交流的快乐,初步培养学生的合作参与意识。

4、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及其对人对物的爱的情感,初步培养学生会听、会说、会补充的良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

初步建立数感,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及合作与参与的意识。

教学准备:

实物投影仪一台。

教学过程:

a)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教师拿出一封一份礼物————金龟子的信,让学生随着美丽的画面和动听的音乐听信:

亲爱的小朋友们,你们好,从今天开始,你们将成为一名真正的小学生了,在学校里,你们将会在老师的带领下,学到许许多多有用的知识,学会许多的本领,会面为一个对社会有着巨大贡献的人,你们高兴吗?

数学书里都是一些有趣的游戏和活动,充满了神奇,学好数学非常有用,它可以帮助你解决一些你生活中的困难,你们想学习数学吗?

那么,从现在开始,你们的数学老师将会把你们带进数学的王国里,让你们学好数学,用好数学,到那时,你们一定会成为一名出色的小学生的,你们有信心吗?

b)认真观察,小组讨论,了解数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书中第2——3页的画面。

1、这是什么地方?

你认为它美丽吗?

2、请你说一说:

这幅图是什么意思?

图上的物体分别有多少?

(先小组讨论,互相说,教师深入到小组里了解情况,并且在个别组里探讨数数规律,然后再请小朋友说)

3、评价:

你认为你们组有什么优点,别的组呢?

三、继续观察,小组交流,了解认数情况

用实物投影仪出示北师大版一年级教材第2——3页的图画

活动形式同第二个环节一样:

观察——交流——汇报——评价,不苛求学生按怎样的模式说,让学生在相互启迪中自我感知怎样说好就怎样说,怎样说适合自己就怎样说。

四、操作感知,及时强化

1、数周围的实物(可带领学生走出教室,数一数学校里的事物各有多少)

2、数字卡片

3、按方位数数

4、开放性练习

猜一猜,想一想、说一说,验一验

手里最多能拿几根粉笔?

盘子里最多能放几个苹果?

笔筒里最多能放几支笔?

 

人教版第一册第二单元:

单元计划

单元教学内容:

第6―――13页(比一比)

单元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教学内容包括比多少、比长短 、比高矮这几个部分,按知识间具有的内在联系,将第二单元分为两个部分:

一部分是比多少,另一部分是比长短和比高矮,这样化分是为了突出长短和高矮之间的内在联系,比长短是在水平面上比的,而比高矮是在垂直面上比的,但它们的方法是相通的,是相同数学思想在不同情况下的应用。

可以说,比高矮是比长短教学的延续。

本单元体现了数学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为全册教材开了个好头,因为一方面让学生感受到了数学与社会生活的的密切联系,知道数学是有用的知识,对产生亲切感,另一方面,也激发了刚入学儿童对数学的兴趣和学好数学的信心,并且本单元在编排上还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的特点。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还要给学生创造合作与交流的机会,给了学生充分的学习自主权,同时还体现了比较方法多样化的特点,鼓励学生采用自己认为合适的方法进行比较。

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会比多少、比长短和比高矮,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知道多少,长短和高矮是比出来的。

2、通过学生操作、观察等活动,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收集处理信息的能力 。

3、在与他人合作中获得成功的体验,初步形成合作交流的意识。

4、在解决实际问题中,感受数学与曰常生活的联系。

单元重、难点|

1、学会运用自己认为适用的比较方法培养学生观察、操作、语言表达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2、初步体验合作与交流的快乐。

单元课时安排:

约2课时

1、比多少………………………………1课时

2、比长短、比高矮………………………………1课时

              NO:

1

教学内容:

比多少(第6―――8页)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数一数、比一比、摆一摆的活动中,体验一些比较的方法。

2、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学生数学学习兴趣和学习热情。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和主动参与学习和精神。

教学重、难点:

掌握自己认为适用的好的比较方法。

教学准备:

师:

数字卡片一套(1―――10),小猪、小免卡片各一张,录音机

生:

学具盒一个,数字卡片一套(1-10)

教学过程:

一、导入:

 

请小朋友看一看,在我们班中,是男同学多,还是女同学多。

还是一样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比较多少。

板书课题:

比多少

二、主动探讨,获得新知

1、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出示小免、小猪的卡片各一张并板书在黑板上,

问:

瞧,这是谁?

他们俩准备去干什么?

谁来猜一猜?

师:

那么我们一起来听一听小猪怎么说?

(放录音:

小朋友,我和小免正准备去参加义务劳动呢!

)小朋友,你们想一起去看看吗?

2、引导观察,初步感知

A:

出示书中第6面的图画:

问:

小朋友们,你们看到了什么?

有多少呢?

(学生数一数)

B:

问:

小免去搬砖,有几只小免,有几块砖,小免和砖谁多?

你是怎么知道的?

有什么不同的想法吗?

师:

这样一个对着一个,都没有多余的,我们就说小免和砖的块数怎么样?

(一样多)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4  学生书空并齐读

    老师介绍等号

3、动手操作,理解新知

A:

问:

小免和小猪比,谁多,谁少呢?

B:

学生操作:

用圆片代表小免,用正方形代表小猪在桌子上摆一摆。

C:

学生汇报结果老师演示

师:

小免比小猪多。

也就是几比几多?

用一个算式表示是:

板书:

4>3   老师介绍大于号,学生书空

问:

你能读这个算式吗?

师:

小免比小猪多还可以怎么说?

板书:

3<5   介绍小于号

学生书空,再齐读,

4、小于号与大于号有什么不同?

(学生回答,老师小结)

5、现在,你能用大于号、小于号、等号说一个算式吗?

三、巩固

1、说一说

问:

请你再仔细看一看图,你还能用多或少说一句话吗?

(4人小组讨论后汇报,可以不举手,谁先站起来谁就先说)

2、猜一猜

A:

老师从1―――10的卡片中任选一张,请学生猜卡片上的数是几,根据学生的回答,老师作出“大了”或“小了”的提示,直到猜对为止。

B:

指名一学生拿卡片,老师猜,方法同上。

C:

同桌互猜,看谁猜得对

3、填一填:

A:

7○3  4○9   3○3  5○8   10○1

B:

2>□ 6>□  6=□  □=8  □<9

(学生抢答)

4、试一试

模拟活动:

把4块同样的糖放入相应的4杯水中,让糖溶化。

请你猜一猜,哪杯水最甜。

你是怎么知道的,请你说给大家听。

5、学生完成第11页的1――――4题。

 

  NO:

2

教学内容:

比长短、高矮

  (第9――-10页,完成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认真观察事物的良好习惯,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2、使学生体会到长和短也是相对的,进一步建立比较的意识。

在比较的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3、学生在不同的解题策略过程中,选择自己认这最为适合的方法,培养学生的优化意识。

教学重、难点:

在比较过程中,差别比较明显的,可以直接感知得到结论;差别不明显的,就要利用数量进行刻画再比较。

教学准备:

 师生共同准备:

长短不同的绳子、铅笔、纸条、玩具等

      师准备:

三个大小不同的小人卡片;二瓶大小相同的汽水和豆奶

一、情境导入

(1)问:

你喜欢《神探柯南》中柯南吗?

柯南抓坏人可能干呢,为什么呢?

因为他观察事物非常仔细,细小的差别也能看出来。

今天我们就学习他这种细致入微的观察精神,看谁观察最仔细!

二、主动探究

1、活动之一

老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绳子,请学生认真观察:

看看你发现了什么?

你能用一句话完整的话来描述它们呢?

2、活动之二

A:

教师拿出二根长短不同的尺子,请小朋友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B: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一支铅笔,然后比一比,看一看,谁比谁长,谁比谁短?

(同桌互相说)

3、活动之三

师:

请每个小朋友拿出自己的两只小手比一比,看一看你又发现了什么?

板书:

一样长

4、活动之四

1、教师任意指二名高矮不同的学生上台比高矮,并请小朋友说一说:

谁高,谁矮?

2、老师再往旁边一站:

这时问同学:

这时又是谁高,谁矮呢?

我们三个人,谁最高,谁最矮?

(学生随意回答)

教师小结:

高矮是相对的,而不是绝对的。

5、活动之五

1、比较谁喝的多

师:

今天,老师带来了二瓶饮料,我要请二个小朋友来喝,谁想来?

先请大家比较它们的多少,然后让两个小朋友背对着大家喝,然后问其中一个小朋友:

(1)你认为自己与他相比,谁喝的多?

其他朋友有什么看法?

(2)小组讨论:

想一想,到底是谁喝得多?

为什么?

教师小结:

能从剩下的水比较出谁喝得多,真了不起!

三、独立思考:

(学生评价)

A:

让两个学生上台比较高矮(故意让其中一个学生踮着脚)学生马上会叫:

“不公平”。

师:

为什么不公平?

让学生明白:

事物比较,要在同一起点上。

B:

第12页的第5题―――第9题,学生独立完成,然后集体订正,看一看有谁能得到一张小笑脸。

 1、自我评价。

2、学生互评

 3、全班进行评价。

第一册第四单元《认识物体》教学计划

冼村小学数学科一年级备课组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学生入学已达四周,初步具备良好的学习习惯,对课堂常规具有初步的了解。

本单元内容是学生第一次在课堂认识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学生在此之前已经从生活中感受过这些物体和图形,相当一部分学生能知道这些物体和图形的名称,而且能辨别。

但是没有经过系统的比较,空间想象能力较差。

二、单元教学目标

1、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等立体图形与长方 形、正方 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能够辨认和区别这些图形。

2、通过、摆、画各种图形,使学生直观感受各种图形和特征。

3、培养学生初步的观察能力、动手操作能力和用数学交流和能力。

4、使学生感受数学与实际生活的联系。

5、在愉悦的氛围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合作、探究和创新意识,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四、教学重点、难点

使学生直观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初步建立空间观念。

五、单元评价要点

1.知道物体和图形的名称。

2.初步感知其特征。

会辨认这几种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初步认识长方体、正方 体、圆柱和球。

知道它们和名称,初步感知其特征,会辨认这几种弄清形状的物体和图形。

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和观察事

2、1、直观认识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知道这些常见图形的名称,并能识别这些图形,初步了解这些图形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通过练习进一步丰富学生的感知,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力,进一步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激发数学学习的兴趣。

3、了解学生对本单元知识的掌握情况,是否达到教学目标,及时反思、查找问题,调整教学,帮助困难学生。

 

第一册第五单元《分类》教学计划

一年级数学学科资源建设

一、学生学习情况分析

分类一种基本的数学思想,它是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进行有序划分和组织的过程。

分类能力的发展,反映了儿童思维发展,特别是概括能力的发展水平。

分类能力既是幼儿逻辑思维能力发展的重要方面,又对促进幼儿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进行分类时,首先要对客观事物进行分析、综合,通过比较,发现事物之间的联系与区别,并抽象、概括出事物的一般特点与本质属性,本单元主要是为了使学生比较系统地掌握初步的分类方法。

在儿童的生活经验中,已经初步地感受了分类的意义和分类的标准,本单元的教学要充分利用学生已有的经验,使学生在操作、活动的过程中,更牢固地掌握选择分类标准、正确分类的方法,深刻体会分类的意义和必要性。

二、单元教学目标

1、能按照某一给定的标准或选择某个标准对物体进行分类。

2、能选择不同的标准对物体进行不同的分类。

3、在分类的活动中,体验分类结果在单一标准下的一致性和不同标准下的多样性。

三、单元学习内容的前后联系

在教学认数时,已渗透分类的思想。

例如,6棵树、5个学生等。

在认识物体和图形时,要求学生将形状相同的放在一起,就是一种分类。

学习本单元有助于儿童逻辑思维能力的发展,对儿童将来理解、接收和掌握系统化的知识,形成科学、严谨的思维方式具有重要意义。

四、教学重点、难点

学会对物体进行分类的方法。

能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培养学生思维的开阔性和灵活性

五、单元评价要点

学生能否独自按照一定的标准分类

六、各小节教学目标及课时安排

本单元计划课时数:

2节

1、引导学生观察商场实物的摆放情况,初步感知分类的意义;通过操作学会分类的方法。

2、通过分一分、看一看,培养学生的操作能力、观察能力、判断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的意识。

4、让学生体会到生活处处有数学。

1、通过学习,让学生选择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掌握分类的方法,初步感知不同标准分类的多样性。

2、采取小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互相学习、合作交流能力。

并在课堂中指导学生如何尊重他人意见等与人合作交流的方法。

3、采用小组之间互评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判断力和审美观。

4、让学生体裁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有分类,处处有数学,并养成有条有理的生活习惯。

第六单元8和9的认识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数数量是8、9的物体,体会8和9的基数含义。

2.了解8和9在自然数中的排列顺序,会比较0~9各数的大小,知道8、9的序数含义。

3.培养学生初步的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4.结合8和9的学习,向学生渗透环保教育和劳动教育。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53~54页。

教具、学具准备

1.布置学生课前收集8和9的数据。

2.课件、学习纸等。

教学设计

联系生活,谈话引入

利用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这一人人皆知的事实,配合书上的主题图,引入8、9的认识。

激发学生爱美、爱家乡的感情。

教学8、9的基数含义

1.教学主题画。

引导学生看一看图上有什么,它们的数量各是多少。

主题图为师生提供了数量为8、9的物体有:

a.校园两旁有8棵树。

b.花坛里有8朵花。

c.黑板上有8个字:

热爱自然、保护环境。

d.黑板下摆放着9盆花。

e.有8个同学和1位老师在花坛旁劳动。

f.有9只蝴蝶在花坛上飞舞。

学生数以上“8、9”的物体时,开始是凌乱的、无序的,教师小结时,应引导他们按一定的方位、一定的顺序来数。

如从上往下、从外到里、从大到小等等。

蝴蝶只数难数一些,可以让同学在小组内互相数一数,然后教师再引导同学按一定顺序(从上到下)数一遍,每数一只,就做上一个记号。

2.展示课前每人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

拿出课前收集的关于8和9的数据,先在小组内向同伴们交流;然后每组推选出一份在全班交流、评议。

最后全班同学都把自己收集的数据张贴在教室四周,全班同学自由交流、评议。

3.摆学具。

从学具中数出8个圆、9个三角形,摆两个图形,喜欢摆什么图形就摆什么图形。

教学8、9的顺序

1.课件出示计数器,教师逐一拨珠,让学生数。

当拨到第8颗、第9颗算珠时,算珠闪动变颜色。

并问学生:

7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8颗算珠再拨一颗是几颗?

2.课件出示直尺图:

教师将教材中直尺图里的括号作了一些调整,让学生通过填空,熟记0~9各数的顺序。

填好后再让同学们顺着数一遍,倒着数一遍。

最后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看着直尺上的数,提几个问题,让学生间互问互答。

教学比较7、8、9的大小

1.出示点子图。

先让学生数出这三幅点子图的点子数,然后让学生说出很快数出点子数的方法。

2.比较7、8、9的大小。

请同学们从这三个数中随便选择两个,用以前学过的符号来表示它们的大小。

学生的答案有以下6种:

7<8   8<9   7<9

8>7   9>8   9>7

3.用“>”、“<”号写出两个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让学生在书上填空,注意提醒学生书写要整洁、美观。

教学8、9的序数含义

1.做改编题(每个学生发一练习纸)。

左数第8盆开了(    )朵花。

开了8朵花的是第(   )盆。

给左边的8个花盆涂上红色。

给从左数第9个花盆涂上绿色。

教材提供的这部分内容过于简单,所以将这部分内容作了一些调整,设计了将8、9的基数、序数含义糅合在一起的练习,让学生通过此练习,弄清8、9的序数含义,又将它与基数含义区分开来。

此练习虽有一些难度,但由于有6、7的序数含义的认识作基础,所以一般学生都能正确地完成这个作业。

2.把做好的练习放到实物投影仪上展示,讲评。

对完成好的学生作业,教师给予奖励,并将学生每一次的奖品放入成长纪录袋。

教学设计说明

教材把8、9的认识放在同一节课中完成,编排与前面6、7的认识基本上一样。

在教学设计时,我从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利用可利用的教学资源,让学生亲身感受8、9的概念的形成过程。

在安排时我把教材作了如下处理:

1.联系生活,切入主题。

教材提供给学生数数的画面是一幅以“热爱自然,保护环境”为主题的生动画面,这个画面与南昌正在创建花园城市十分吻合,因此我就从南昌创建花园城市谈话切入,给学生美好熏陶,激发学生对美好生活的热爱情感。

2.收集数据,培养学生良好的数感。

课前我布置学生收集一组生活中表示数量是8和9的数据,通过学生自己动手收集信息、处理信息的活动,使学生亲身感受8、9的基数和序数含义,同时培养他们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3.不失时机地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

在教学比较数的大小时,我先出示三幅点子图,让学生数一数,并说出数的方法。

引导学生观察,每幅点子图左边都有5个点子,只要看右边的点子数就能很快数出每幅图的点子数。

在比较7、8、9这3个数大小时,我让学生任意选择两个数来比较大小,给学生提供了较大的比较空间。

这样处理问题开放了,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也得到了较好的培养。

另外在区分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时,我把6、7的认识和8、9的认识中的例题糅合在一起,设计了10盆花,让学生来区分基数和序数,这样使学生所学的知识得到了深化和拓展。

4.利用小组活动,改变评价方式,让学生的情感信心在交流中得到发展。

整个课堂教学我以小组活动的形式为主,发挥小组合作学习的功能,给学生创造一种民主、和谐的学习氛围,使每个同学都有学习成功的感受。

专家评析

本节课的设计有以下特点:

1.有一条清晰的逻辑教学思路。

这条思路展示的纵线结构是:

联系生活,谈话引入教学8、9的基数含义(教学主题画,展示学生课前收集的数量是8、9的物体的作业,用8(9)个学具摆图形)教学8、9的顺序(利用计数教具教学8、9的顺序,利用直尺图整体认识0~9的顺序)教学比较7、8、9的大小(利用点子图比大小,看数比大小,用关系符号写出两个数的大小关系)教学8、9的序数含义(做改编题,评价学生练习)。

由于教师对整堂课的教学有一个整体的合乎逻辑的教学思路,使学生对8、9的认识沿着一条由浅入深的通道缓缓前进,每跨一步都留下一个深深的脚印。

如教学8、9的基数含义时,学生通过收集生活中数“8、9”的活动,对8、9的基数含义就有了一个难以忘却的记忆,它将长久地储存在大脑中。

教师的逻辑思路也直接影响着学生的思维,使他们在教师的这种长此以往的教学中,逐渐学会如何有条理地进行思考。

2.注意创设让学生感知生活中处处有数学的情境。

让学生有成功感。

本节课教学中,教师创设了一个别开生面的教学活动,让学生课前收集如下信息:

生活中哪些物体的数量是8和9的?

将课堂教学空间延伸到了课外,使每一位学生在收集有关“8、9”的信息活动中,真真切切地领会了8、9的基数含义,感知了“8、9”符号的作用。

在课堂上,教师又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在全班展示,让每个学生感到自己是成功的。

3.注意提出推理性问题,引导学生积极思考。

课堂教学中能否培养学生创新意识与教师能否提出探索性、创新性的问题密切相关。

本节课中,教师根据教学内容适时地提出了一些探索性、推理性的问题。

如:

当学生数出3张点子图上的点子数是7、8、9时,教师马上提问:

“怎样数,能很快得出卡片上的点子数?

”又如:

比较7、8、9中任两个数的大小时,教师提问:

“从这3个数中选出两个,你能比出它们的大小吗?

你能选出几组?

”这样的提问,给学生提供了一定的思考空间,使学生在寻找答案的过程中学会简单的推理。

执教:

江西省南昌市站前路小学 吕英

评析:

江西省教研室 袁玉霞

第六单元《认识物体》教学设计

 

 

一、    学生情况:

本单元是学生学习几何图形的开始,但学生在生活中已经积累了许多关于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的经验。

因为学生在幼儿园已初步认识过这些图形的名称。

教学本单元之前,我让学生寻找形状是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形的物体。

从学生找到的物体中,可发现学生虽然已认识过这些几何体的名称,但大部分同学都容易把有两个面是正方形的长方体物体误认为是正方体物体,较扁的圆柱形物体误认为是球形物体。

因此我把本单元的教学目标制定为:

单元教学目标:

1、         通过事物和模型,对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秋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         培养初步观察、想象和语言表达能力。

3、         继续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与人合作的意识。

教学重点: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教学难点:

识别长方体和正方体、圆柱和球。

二、    本单元的知识系统:

 

 

知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的名称

物体分类

 

 

 

能识别这些几何体

认识物体

 

 

 

正确识别这些几何体

 

你说我摸

 

 

 

正确识别上、下、前、后、左、右的位置关系

第一课时:

课题:

物体分类

教学内容:

书P64~P65

教学目标:

1、         对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有一定的感性认识;知道这些几何体的名称,并能识别;

2、         培养初步观察、想象的能力;

3、         培养主动探索的精神和小组合作学习的习惯。

教学重点:

通过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