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5887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64 大小:122.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64页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64页
亲,该文档总共6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6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docx

数学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2

北师大版数学四年级下册期中检测卷

(2)

一、填空。

(每空1分,共29分)

1.3.69的计数单位是(   ),它有(   )个这样的计数单位,不改变它的大小,改写成三位小数是(   )。

2.2米8厘米=(  )米9.85吨=(  )吨(  )千克

5千米8米=(    )千米3.5平方米=(    )平方分米

4.25时=(  )时(  )分

3.一个数扩大到它的100倍后,又缩小到它的

,是5.78,这个数是(   )。

4.甲数是4.5,比乙数多0.75,甲、乙两数的和是(   );丙数是2.6,丁数是丙数的2.5倍,丁、丙两数的差是(   )。

5.在一个三角形中,∠1,∠2,∠3是它的三个内角,∠1=40°,∠2是∠1的1.25倍,∠3=(   )°,这是一个(   )三角形。

6.一根铁丝正好可以围成一个边长12厘米的等边三角形,若将它改围成一个腰长15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则底边长(   )厘米;若改围成一个底边长8厘米的等腰三角形,则腰长(   )厘米。

7.如果三角形的两条边的长分别是4厘米、8厘米,那么第三条边的长比(  )厘米长,比(  )厘米短。

8.计算40×0.8×12.5×0.25时,运用乘法(   )律和(   )律可以使计算简便。

9.在

里填上“>”“<”或“=”。

2.7

3.49-0.92.25×1.5

22.5×0.15

2.5×0.99

2.51.02×1.01

1.02

10.找规律填数。

(1)45.5,44,42.5,(   ),(   )。

(2)25,5,1,(   ),(   )。

二、判断。

(对的画“√”,错的画“×”。

每题1分,共5分)

1.等腰三角形是特殊的等边三角形。

(  )

2.两个小数的积一定大于这两个小数的和。

(  )

3.两个小于1的小数的积一定小于1。

(  )

4.一个数乘0.01相当于把这个数缩小到原来的

(  )

5.在3.7的末尾添上两个0,就是把这个数扩大到原来的100倍。

(  )

三、选择。

(将正确答案的字母填在括号里。

每题1分,共5分)

1.下面算式中,(  )的积与其他算式的积不相等。

A.1.2×4.5B.0.12×45C.120×0.45D.12×0.45

2.不改变数的大小,下面的数可以去掉“0”的是(  )。

A.40.5B.4.50C.4.05D.450

3.6.56+8.8+3.44=8.8+(6.56+3.44),运用了加法(  )。

A.交换律B.结合律

C.交换律和结合律D.都不是

4.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一个三角形中最多有两个锐角

B.等边三角形的三个内角都是60°

C.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D.平行四边形的内角和是360°

5.如果a×2.4=b-2.4(a,b均不为0),则a,b的大小关系是(  )。

A.a>bB.a

四、计算。

(共29分)

1.直接写出得数。

(5分)

4.5+5.5=6-1.8=2.4×5=1.5×6=

1.8×5=6.7+5.8=8.2-1.7=1.3×4=

15.4×10÷100=28.6÷1000×100=

2.用竖式计算。

(6分)

7.25×0.58= 3.05×270=0.64×0.17=

 

3.计算下面各题,能简算的要简算。

(18分)

80×3.9×1.2515.2×9.9+1.52 18.5-3.21-4.79

 

2.5+11.47+37.5-1.473.9×8.6+3.9×3.4-3.9×24.8×3.5-10.9

 

五、动手操作。

(共4分)

1.把下面的长方形分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和一个梯形。

(2分)

2.把下面的平行四边形分成两个完全一样的梯形。

(2分)

六、解决问题。

(共28分)

1.

(1)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多少元?

(3分)

(2)学校买了45套课桌椅,一共花了多少元?

(3分)

 

2.一只梅花鹿高1.45米,一只长颈鹿的高度是这只梅花鹿高度的2.8倍。

梅花鹿比长颈鹿矮多少米?

(5分)

 

3.

(1)上面的商品李阿姨各买一件,一共需要多少元?

(3分)

 

(2)吴老师买袜子和手套各4双,一共需要多少元?

(3分)

 

4.一块黑板的长是4.5米,宽是1.2米。

如果每平方米黑板的造价是40元,那么这块黑板的造价是多少元?

(5分)

 

5.胡老师要乘出租车去教育局开会,全程5.4千米。

胡老师要付多少元车费?

(6分)

 

答案

一、1.0.01 369 3.690

2.2.08 9 850 5.008 350 4 15

3.0.578 4.8.25 3.9 5.90 直角 6.6 14

7.4 12 8.交换 结合

9.> = < >

10.

(1)41 39.5 

(2)0.2 0.04

二、1.× 2.× 3.√ 4.√ 5.×

三、1.C 2.B 3.C 4.A 5.B

四、1.(横排)10 4.2 12 9 9 12.5 6.5 5.2

1.54 2.86

2.4.205 823.5 0.1088(竖式略)

3. 80×3.9×1.25     15.2×9.9+1.52

=80×1.25×3.9 =15.2×9.9+15.2×0.1

=100×3.9    =15.2×(9.9+0.1)

=390      =152

 18.5-3.21-4.79     

=18.5-(3.21+4.79)

=18.5-8

=10.5

 2.5+11.47+37.5-1.47  

=(2.5+37.5)+(11.47-1.47)

=40+10

=50

 3.9×8.6+3.9×3.4-3.9×2

=3.9×(8.6+3.4-2)

=3.9×10

=39

 4.8×3.5-10.9

=16.8-10.9

=5.9

五、(略)

六、1.

(1)84.72-75.28=9.44(元)

答:

一张课桌比一把椅子贵9.44元。

(2)(84.72+75.28)×45=7200(元)

答:

一共花了7200元。

2.1.45×2.8-1.45=2.61(米)

答:

梅花鹿比长颈鹿矮2.61米。

3.

(1)7.5+12.5+45.8=65.8(元)

答:

一共需要65.8元。

(2)(7.5+12.5)×4=80(元)

答:

一共需要80元。

4.4.5×1.2×40=216(元)

答:

这块黑板的造价是216元。

5.5.4千米≈6千米 8+(6-3)×1.5=12.5(元)

答:

胡老师要付12.5元车费。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怎样报数可以获胜?

两人做一种报数游戏:

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出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和是100,谁获胜.如果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

以后怎样报?

【答案】第一次报4,以后无论对方报几,你都报和对方相加的和为6的数,就一定会获胜.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

100÷(1+5)

=100÷6

=16……4

所以第一次报4,以后无论对方报几,你都报和对方相加的和为6的数,就一定会获胜.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人从中取1~5的自然数,谁能取到最后的数就获胜,根据除法可知,余数是4,首先取4,以后不论对方取几,你都报和对方相加的和为6的数,就一定会获胜.

2.冯老师给三个同学点评试卷,小强的试卷要10分钟评完,小明的要12分钟评完,小凯的要8分钟评完,要使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那么冯老师安排评卷的顺序应是(  )—(   )—(   ),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是(     )分。

【答案】8+(8+10)+(8+10+12)=56分

【解析】【解答】要使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那么冯老师安排评卷的顺序应是小凯—小强—小明,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是8+(8+10)+(8+10+12)=56分

【分析】这是最优化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意,根据批改用时最少的,再批改用时多的,这样三人等待的时间会最少.

3.两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相对开出,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84千米,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76千米,5小时后两车在高速服务区相遇。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解:

(84+76)×5

=160×5

=800(千米)

答:

甲、乙路程相距800千米.

【解析】【分析】根据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用两车的速度和乘相遇时间即可求出两城之间的距离.

4.商店进行让利促销活动,皮球价格如下:

买一个皮球4元,买四送一要15元,四

(1)班有34人,要为每一个同学买一个皮球,怎样买最合算?

【答案】解:

34×3=136(元);

因为买四送一所以34÷5=6……4(人);

15×6+4×4=106(元);

15×(6+1)=105(元);

136>106>105,所以,买四送一,一共买7套最合算.

答:

买四送一,一共买7套最合算.

【解析】【分析】首先按原价求出买34个皮球需要的钱数是136元,再按优惠的方法买求出需要花的钱数是106元、105元,再比较136、105、106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按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顺序填写)

【答案】

【解析】【分析】一个因数的最低位是5,积的末尾是0,可以推出另一个因数的最低位是0、2、4、6、8;结合第一个因数的最高位是2,与第二个因数的最低位相乘后积的最高位是2,可以得出第二个因数的十分位是2;用第2个因数的十分位上的2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积是9,可以得到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是:

(9-1)÷2=4;观察竖式可知,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积是0,可以推出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0;然后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积的最高位是1,1÷1=1,可以推出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是1,据此解答.

6.54张扑克牌,两人轮流拿牌,每人每次只能拿1——4张,谁拿到最后一张就赢。

先拿牌的人要怎样做才能确保获胜?

【答案】解:

根据分析,设先拿牌的为甲,后拿牌的为乙,要确保甲获胜,甲先取,由于54÷5=10……4,所以甲先取走4张,乙再取走n(1≤n≤4)张,接着甲取走(5-n)张;以后每次在乙取牌后,甲所取牌数均为5减去乙所取牌数之差;最后必剩54-49=5张,由乙来取,乙无论怎么取,都得给甲剩下1~4张,这样,甲就能最后取走剩下的所有牌而获胜.

答:

先拿牌的人第一次拿4张牌,以后每次拿的张数是5减去后拿牌人拿牌的张数,这样即可获胜.

【解析】【分析】设两人为甲和乙,首先理解题意,谁先取谁就能获胜,如果甲要确保获胜,甲要先取,利用甲所取牌数均为5减去乙所取牌数之差解答此题即:

甲先取4张,以后当乙取n张时,甲取5-n张,所以甲可以取到第4+5×1,4+5×2,…,4+5×9=49张,这时还剩5张,当乙再取不管是1,2,3,4张,甲总能取到第54张,甲能确保获胜.

7.甲、乙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1~4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和是1000,谁就取胜.要想取胜,是先报还是后报?

报几?

以后怎样报?

【答案】甲要取胜,应让乙先报,然后根据乙报几,甲就要报5减几

【解析】【解答】1000÷(1+4)

=1000÷5

=200

答:

甲要取胜,应让乙先报,然后根据乙报几,甲就要报5减几.

【分析】要想取胜,让对方先报,自己后报,因为1000÷5=200,对方报一个数,我们就报5减去对方的数(两个数的和是5),所以要后报,如果对方报1,我们报4,对方报2,我们报3,对方报3,我们报2,对方报4,我们报1,这样总能报最后一个.

8.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答案】5+4+3+2+1=15(条)

答:

一共有15条线段。

【解析】【分析】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查出以A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再查出以B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以此类推,然后讲这些线段相加求和。

9.看图列式,不计算。

(1)

(2)

【答案】

(1)400-150

(2)80+80×3

【解析】【分析】

(1)观察线段图可知,用李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李树比桃树多的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2)观察线段图可知,先求出鸭的只数,用鸡的只数×3=鸭的只数,然后用鸡的只数+鸭的只数=鸡和鸭的总只数,据此列式解答。

10.王师傅要加工690个零件,已经完成242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才能全部完成?

【答案】解:

(690﹣242)÷32

=448÷32

=14(小时)

答:

还要14小时才能全部完成。

【解析】【分析】先求出剩下的零件:

690-242=448(个),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一、培优题易错题

1.怎样报数可以获胜?

两人做一种报数游戏:

轮流报数,必须报不大于5的自然数,把两人报出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和是100,谁获胜.如果你先报数,为了获胜,你第一次报几?

以后怎样报?

【答案】第一次报4,以后无论对方报几,你都报和对方相加的和为6的数,就一定会获胜.

【解析】【解答】根据分析可得:

100÷(1+5)

=100÷6

=16……4

所以第一次报4,以后无论对方报几,你都报和对方相加的和为6的数,就一定会获胜.

【分析】根据题意可知,每人从中取1~5的自然数,谁能取到最后的数就获胜,根据除法可知,余数是4,首先取4,以后不论对方取几,你都报和对方相加的和为6的数,就一定会获胜.

2.冯老师给三个同学点评试卷,小强的试卷要10分钟评完,小明的要12分钟评完,小凯的要8分钟评完,要使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那么冯老师安排评卷的顺序应是(  )—(   )—(   ),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是(     )分。

【答案】8+(8+10)+(8+10+12)=56分

【解析】【解答】要使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那么冯老师安排评卷的顺序应是小凯—小强—小明,三人等待的总时间最少是8+(8+10)+(8+10+12)=56分

【分析】这是最优化问题,解答此题的关键是要理解题意,根据批改用时最少的,再批改用时多的,这样三人等待的时间会最少.

3.两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城同时相对开出,大货车平均每小时行84千米,小货车平均每小时行76千米,5小时后两车在高速服务区相遇。

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答案】解:

(84+76)×5

=160×5

=800(千米)

答:

甲、乙路程相距800千米.

【解析】【分析】根据相遇问题的数量关系,用两车的速度和乘相遇时间即可求出两城之间的距离.

4.商店进行让利促销活动,皮球价格如下:

买一个皮球4元,买四送一要15元,四

(1)班有34人,要为每一个同学买一个皮球,怎样买最合算?

【答案】解:

34×3=136(元);

因为买四送一所以34÷5=6……4(人);

15×6+4×4=106(元);

15×(6+1)=105(元);

136>106>105,所以,买四送一,一共买7套最合算.

答:

买四送一,一共买7套最合算.

【解析】【分析】首先按原价求出买34个皮球需要的钱数是136元,再按优惠的方法买求出需要花的钱数是106元、105元,再比较136、105、106的大小即可得出结论.

5.在□里填上适当的数。

(按从上到下、从右到左的顺序填写)

【答案】

【解析】【分析】一个因数的最低位是5,积的末尾是0,可以推出另一个因数的最低位是0、2、4、6、8;结合第一个因数的最高位是2,与第二个因数的最低位相乘后积的最高位是2,可以得出第二个因数的十分位是2;用第2个因数的十分位上的2与第一个因数的个位相乘,积是9,可以得到第一个因数的个位是:

(9-1)÷2=4;观察竖式可知,第二个因数个位上的数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积是0,可以推出第二个因数的个位是0;然后用第二个因数的十位与第一个因数相乘,积的最高位是1,1÷1=1,可以推出第二个因数的十位是1,据此解答.

6.54张扑克牌,两人轮流拿牌,每人每次只能拿1——4张,谁拿到最后一张就赢。

先拿牌的人要怎样做才能确保获胜?

【答案】解:

根据分析,设先拿牌的为甲,后拿牌的为乙,要确保甲获胜,甲先取,由于54÷5=10……4,所以甲先取走4张,乙再取走n(1≤n≤4)张,接着甲取走(5-n)张;以后每次在乙取牌后,甲所取牌数均为5减去乙所取牌数之差;最后必剩54-49=5张,由乙来取,乙无论怎么取,都得给甲剩下1~4张,这样,甲就能最后取走剩下的所有牌而获胜.

答:

先拿牌的人第一次拿4张牌,以后每次拿的张数是5减去后拿牌人拿牌的张数,这样即可获胜.

【解析】【分析】设两人为甲和乙,首先理解题意,谁先取谁就能获胜,如果甲要确保获胜,甲要先取,利用甲所取牌数均为5减去乙所取牌数之差解答此题即:

甲先取4张,以后当乙取n张时,甲取5-n张,所以甲可以取到第4+5×1,4+5×2,…,4+5×9=49张,这时还剩5张,当乙再取不管是1,2,3,4张,甲总能取到第54张,甲能确保获胜.

7.甲、乙两人轮流报数,必须报1~4的自然数.把两人报的数依次加起来,谁报数后加起来的和是1000,谁就取胜.要想取胜,是先报还是后报?

报几?

以后怎样报?

【答案】甲要取胜,应让乙先报,然后根据乙报几,甲就要报5减几

【解析】【解答】1000÷(1+4)

=1000÷5

=200

答:

甲要取胜,应让乙先报,然后根据乙报几,甲就要报5减几.

【分析】要想取胜,让对方先报,自己后报,因为1000÷5=200,对方报一个数,我们就报5减去对方的数(两个数的和是5),所以要后报,如果对方报1,我们报4,对方报2,我们报3,对方报3,我们报2,对方报4,我们报1,这样总能报最后一个.

8.数一数,下图中,一共有多少条线段?

【答案】5+4+3+2+1=15(条)

答:

一共有15条线段。

【解析】【分析】按照一定的顺序,先查出以A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再查出以B点为端点的所有线段,……以此类推,然后讲这些线段相加求和。

9.看图列式,不计算。

(1)

(2)

【答案】

(1)400-150

(2)80+80×3

【解析】【分析】

(1)观察线段图可知,用李树的棵数-桃树的棵数=李树比桃树多的棵数,据此列式解答;

(2)观察线段图可知,先求出鸭的只数,用鸡的只数×3=鸭的只数,然后用鸡的只数+鸭的只数=鸡和鸭的总只数,据此列式解答。

10.王师傅要加工690个零件,已经完成242个,余下的每小时加工32个,还要几小时才能全部完成?

【答案】解:

(690﹣242)÷32

=448÷32

=14(小时)

答:

还要14小时才能全部完成。

【解析】【分析】先求出剩下的零件:

690-242=448(个),再根据工作时间=工作总量÷工作效率;据此代入数据计算即可。

 

 

作文:

以“在中成长”,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

(1)填上横线上的词语。

(2)运用细节描写和场面描写。

(3)字数不少于800字。

【答案】在挫折中成长

孩提时,蹒跚学步;烂漫天真时,也会有“急走追黄蝶”的惋惜。

这些都是挫折,正是这些挫折,使我们渐渐长大。

故成长离不开挫折。

挫折是铸剑的火,“宝剑锋从磨砺出”经历了火的磨砺,宝剑方能锋利无比,正因为我经历了火的冶炼,在它粗犷的烧灼下,我将伤口化为痂,感受它精心的实验,考验我是否坚强。

正因它,我提高了我的认事水平,一个个痂提醒吾汲取昔日教训,无形中鞭策着我前进,像剑一样,披荆斩棘,杀出一片我的天地

挫折是彩虹前的风雨,没有风雨,我亦如何杀出我的天地,绽放属于我的彩虹,“生命不息,奋斗不止”风雨兼程,我以信念作舟,勤奋作桨,将“张海迪,贝多芬”的故事化作风帆,在人生激流之中涌进。

当我有所突破后,我细细回味,风雨中苦涩蕴含彩虹的光芒,我是何等欣慰,昔日的挫折迎来了象征希望的彩虹,鸟儿为我高歌,花儿为我绽放,阳光照亮人生那条坎坷之路……我坚信,越挫越勇,风雨不大,彩虹不美。

挫折是成功的必经路,彩虹是桥,抵达彼岸之桥。

学习生涯,英雄多不胜数,有谁不知“头悬梁锥刺股”之苦,但有气节可将苦倦作甘霖雨露滋养身心,虽处苦境却梦萦着成功的甘甜,竭力汲取书中营养,为达成功,不顾食寝,众人亦云挫折苦,可谁知挫折过后使人斗志焕发;品味苦难,令人精神抖擞、步伐坚定,是向着成功演奏的天籁

我坚信,在挫折之火的锻炼下,我能如宝剑般锋刃无比;我坚信,在挫折风雨抽打之下,我能架起七色之桥;我坚信,我可以演绎出成功的天籁;我坚信,黎明破晓,在第一缕阳光照耀下,我可以在挫折中奋起,长成参天大树

【解析】试题分析:

“在_______中成长”是一篇半命题作文。

也可以说是与“成长”话题有关的作文。

文题“走在成长的路上”可以写成长路上,这是让我们写成长过程所遇之事。

因此,我们可以通过叙述成长过程中所遇到的某件事或某几件事及感受,来展现成长路上要经受挫折、磨难或苦难,才能成长的主题。

这表明写作有很大的空间和灵活性。

首先,在选材方面,以围绕着自己的经历写出真情实感。

可以写成长的路上收获的快乐,也可以写失落的烦恼,但无论那种材料,都应当写出与众不同的感悟,这就使自己的立意独具匠心,别具一格。

点睛:

面对纷繁复杂的大千世界,面对林林总总的成长经历,立意的高低关键在于如何能从平凡小事看到大道理,如何能由司空见惯的生活揭示出与社会现实密切相关的大主题,怎样才能看得深,怎样才能看到事物的本质。

这道文题的立意就应该是积极向上的,虽然成长路上会有不如意,但我们也不能因此而悲观失望,我们要对未来充满信心,要做好与困难作斗争的准备。

李白“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是积极面对困难的立意;杜甫“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是积极对待“成长路上”困难”的气度;辛弃疾“众里寻他前XX,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是克服成长路上众多苦难后的欣喜……只要我们选准一个角度,就能写出高远的立意。

如果我们再有凝练的语言和飞扬的文采,获得高分是不困难的。

阅读下面提示,按要求作文。

在本学期的“走进他(她),发现他(她)”的访谈写作活动过程中,我们探寻到了长辈的很多经历和故事,我们学会了从中去体味他人的悲欢、感受他人的情感和情趣、理解他人的思绪和思想,甚至走进他人的性情和灵魂……

请以你熟悉的一位长辈作为写作对象,选取一个事件或几段经历,以“那时,他(她)正年轻”为题,写一篇文章,体裁不限,700字以上。

【答案】那时,她正年轻

时光的年轮不疾不徐的一路前行,转眼间,我已迈过了多姿多彩的青春期,成人的世界在向我挥手致意了。

蓦然回首,采撷一朵朵岁月的浪花,也便生发出对许多人许多事的些许感喟。

是啊,那时,她正年轻。

儿时的记忆满满的都是她。

她用一个个引人入胜的睡前故事陪伴我进入梦乡,她让一件件大小合宜的应时衣服带给我温暖人间,她也以一顿顿美味可口的家常伙食供给我定格能量,她更把一句句入心入耳的出门叮嘱让我记牢心间。

我在她的目光里一天天长高长大,她在我的世界里最高最大。

是啊,那时,她正年轻。

她并不美丽,没有多高的文化,工作也很普通。

看上去很朴素也很和蔼的她对我却分外严厉严格,我从她的字典里不知道“温和”两个字怎么写。

我清楚地记得,每次郊游,她总给我灌好一大杯温开水,告诉我白开水对人体健康最好了,从来没去想过我很想和同学一样买一瓶爽口好喝的饮料!

衣服和鞋我从没穿过名牌,还振振有词的说什么“小孩子要从小养成好习惯,小孩子长身体快买好的浪费”,好长一段时间里,看到同学高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