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

上传人:wj 文档编号:1456006 上传时间:2023-04-30 格式:DOC 页数:4 大小:1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_第1页
第1页 / 共4页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_第2页
第2页 / 共4页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_第3页
第3页 / 共4页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_第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和实践Word文档格式.doc

四是近年来,眉县职教中心采用“订单式培养”方式就业学生达14000多名,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学校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益,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这些都是眉县职业教育宝贵的资源和资本。

眉县职教中心近年来紧紧抓住“创建国家中等职业教育改革发展示范学校”的契机,充分利用学校先进的教育资源,发挥专业技能优势,积极实施“校企共育,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从而提高了我校教育教学的质量,打造了特色职业教育品牌,收到了较好的效果。

【实施过程】第一、人才培养模式及课程体系建设:

围绕对专业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以校企合作为核心构建“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实用、够用为原则建立“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以企业需求为依据,提炼生成完成工作任务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要求,兼顾学生个性差异,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下的项目教学模式探索,开发“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校本教材,以课程体系为主线建设特色课程、精品课程,开发数字教学资源;

以弱化课程成绩为原则建立学校、企业一体的“多元化”学生评价体系,以促进学生全方面发展。

第二、师资队伍建设:

通过企业锻炼、国家级、省级培训、对口职业学院培训、校内拜师等途径,优化教师知识结构,提升教师专业技能,建立专兼结合、结构合理的教学团队。

第三、校企合作、工学结合运行机制建设:

新建、扩建、校企共建共享型实验实训基地,强化校外实习基地的合作和内涵建设。

发挥专业优势,加强校企合作,实现资源共享,合作共赢。

组建了三星视界、上海达丰两个定向班,并根据这两个企业的性质及对知识能力,操作能力的不同要求,制定了不同的培养标准。

与三星视界、天津LED、上海达丰、浙江奇美电子等企业联合制定了“校企共育、订单培养”的培养计划,并对对新招员工进行了订单培训。

【实施条件】

第一订单式培养要付诸实施,前提是必须有下单单位,即合作企业。

选好合作伙伴,是实现校企合作的关键。

从长远发展的角度着眼,合作企业应该是发展前景广阔,需要人才较多、管理者素质良好而又热心于教育的单位。

第二未来几年,宝鸡市的机械制造、家用电器、新型建筑材料等将有很大的发展,需要众多的高技能人才和大批生产一线应用型人才。

同时,随着我市产业结构的优化,需要大量高素质有技能的人才。

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一村一品”,需要大批有文化、懂技术的新型农民。

经济社会发展的需要为职业教育提供了巨大的发展空间。

第三开展校企合作的丰富实践为创建“国家级示范校”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多年来,眉县职教中心紧紧抓住技能型人才培养的主线,始终坚持以服务县域经济建设和社会进步为宗旨,实行校企和校校合作的开放办学制度。

重视教学与生产的结合,积极探索和实践校企合作培养技能人才的有效途径。

一是开展了“订单式”教育,学校通过与企业签订定向培养协议,一对一地对口培养。

二是依托骨干企业,借助相关专家、学者力量来进行专业开发,设计教学计划,进行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改革,使学校人才培养更贴近于产业发展和企业人才需求的实际。

第四是搭建了校企双方进修平台。

学校派教师到企业下厂锻炼,以提高实践能力,更新专业知识;

学校聘请企业技术能手担任专业建设外聘专家或生产实习指导教师,开拓专业视野;

依托学校场地、师资、设备资源优势,为合作企业员工提场地。

坚持理论与实践一体化教学和产学研相结合的模式,建设高质量的校内实训实验室。

通过校内实习工厂开展对外产品加工业务和技术开发业务,积极开展基于工作过程下的项目教学模式,着重培养学生独立工作和解决典型技术难题的能力。

【实施过程及成果】

 1.专业设置市场化。

专业设置是开展好“订单”教育工作的基础。

我们组织专门力量,深入企业,调查、分析企业的用人需求和人才培养规格,提出新专业开设的必要性和实施方案。

组成由行业、企业、学校参加的专业指导委员会,对人才培养目标、能力结构、主干课程设置、实训模块安排、专业开发条件进行评议、论证、审核、决策。

 2.课程结构模块化和职业化。

所谓课程模块化和职业化是与企业磋商探讨,就订单式培养学生的研修课程作了全方位的整合,针对性地将订单培养目标学生进入企业岗位所需理论知识和必备应用技能课程纳入教学范畴,以实现职业性需求与教学模块化的充分融合。

通过对职业需求进行分析,根据培养目标的综合能力与结构特点及课程类别,改变传统的课程结构,设置“基本素质模块+专业必修模块+订单模块+实践模块”四大模块。

主要课程包括必需够用的专业基础、专业过渡和专业组成课程的整合;

订单模块是指根据订单企业需要,提高学生适应岗位的能力课程的整合;

实践模块是指提高学生的实践动手能力课程的整合。

3.通过多次深入就业市场和用人单位进行调研的基础上,并在企业技术骨干和学校骨干教师组成的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的研讨、论证下,确立了“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

以“适用、够用”为原则,构建了以就业为导向,以职业能力为本位的“宽基础、活模块”的课程体系。

完成了将专业理论基础课《电工基础》与《电工技训》整合,《电子技术基础》与《电子技训》整合,建立了《电工技能与训练》、《电子技能与训练》2门特色课程。

按照基于工作过程的项目教学编写完成了《工厂电气控制实训》、《电子装配实训》两门精品课程。

专业课程全部实行“理实一体”的教学,专业课程统一安排在实训室进行,做到了边教、边学、边做,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了学生学习兴趣。

与三星视界、天津LED、上海达丰、浙江奇美电子等企业联合制定了“订单式培养”的培养计划,并对对新招员工进行了订单培训,受到了用人单位好评。

目前,眉县职教中心的“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已初见成效,毕业生得到了企业和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

自2000年以来,学校招生连年创出新高,在校学生从建校初的600多人发展到现在的4000多人。

十余年培养学生近20000名,“校企合作、订单培养”方式就业学生达14000多名,毕业生持双证率保持在98%以上,就业率一直是100%,对口就业率达到94%,满意率达96%。

毕业学生供不应求,学校取得了可喜的办学效益,同时也赢得了良好的社会声誉。

不少毕业生已成为企业的技术骨干或学校的实习指导教师,为学校办学树立了良好的教育品牌,将有助于吸引更多知名企业参与到学校办学中来,形成校企结合、互利共赢的良好氛围和机制。

【体会及思考】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与职业中学的职业培训、企业、行业乃至地区经济社会发展存在着密不可分的血肉联系,已成为职业学校培养专业技能型人才的基本模式。

“订单式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关键问题,是如何处理好丰富学生的生产实践经验和提高他们解决实际生产技术问题的能力,采用“订单培养”的人才培养模式是学校培养技能型人才的有效途径。

在坚持“服务、互动、共赢、发展”的基本原则前提下,开展校企合作办学,是职业学校内涵建设的必然要求,将有助于学校成为育人基地的同时,也成为企业、行业乃至整个社会的技术、信息、人才的交流平台,而企业、社会则成为技能人才培育的母体和土壤,才能有效实现互利共赢。

可以肯定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的最大优点是它在一定程度上达到学生、企业和学校的“三赢”效果,即学生可以安心学习,不愁就业。

订单式培养还解决了学生的实习问题,学生在实习阶段,通过到企业顶岗实习,不但可以增强实际操作能力,学费和生活费问题也得到了解决。

企业可以节约时间和成本,在传统培养模式下,学校的毕业生在进入岗位后,用人单位还要再根据自己的特点对毕业生进行“二次培训”,造成了人才培养成本和时间上的浪费。

而订单式培养方式,可以使学生在校学习期间就开始融入用人企业的文化之中,将磨合期提前,从而极大地节约了培养成本和时间。

学校在企业建立校外实训基地,把企业的设施、设备和专业技术人员充分利用起来,一方面作为专业教学资源,另一方面作为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的重要资源。

学生就业形势好,也提高了学校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造就了一大批既有理论基础知识,又有实际动手能力的技能型人才,成为职业教育的一大亮点。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PPT模板 > 商务科技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