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056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9 大小:19.39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9页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 变色花苏教版 4.docx

精品六年级上册科学教案33变色花苏教版4

 

课程名称:

《变色花》

教学分析:

《变色花》一课是苏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的第三课,本单元主要讲的是物质的变化,教材从生活中的熟悉的一个个变化入手,提升学生对物质变化的认识,并试图让学生在学习相关科学知识和科学概念的过程中,提高科学探究的水平,使学生体会到科学知识可以改善生活,从而激发学生关注与科学有关的问题的积极性。

本节课从“使指示剂变色”的单一角度初步认识酸性和碱性的物质,至于酸和碱的性质及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变色的原因本课不讲,留待学生以后到中学化学课中学习。

教材是按照“变魔术探奥秘--自制指示剂--鉴别身边物质”的活动顺序编写的。

教材分三部分。

第一部分:

通过变魔术,让学生在玩中发现“纸花变红,纸叶变绿”的奇妙现象,从而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第二部分:

学生亲自制作紫甘蓝汁,这部分内容是本课的难点。

第三部分:

用自制的紫甘蓝汁检测各种物质,并记录在《活动记录》中。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目标

1、知道生活中常见的酸性物质;

2、知道生活中常见的碱性物质;

3、了解指示剂的作用。

二、过程与方法目标

1、了解自制指示剂的过程;

2、能用自制的指示剂辨别身边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在探索的过程中,能积极大胆阐述自己发现,体现探究的乐趣。

2、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细致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教学重难点:

重点:

了解指示剂能够分辨出酸碱性物质。

难点:

1、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

2、用自制的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物质的酸碱性。

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

装有紫甘蓝汁的喷壶、纸花、装有白醋和小苏打水的试管、胶头滴管若干、紫甘蓝汁、温水。

分组材料:

紫甘蓝、厚塑料袋、牙签、笔、烧杯、托盘、抹布、洗衣粉溶液、肥皂、洗发精、花露水、盐水、茶水、自来水、矿泉水、糖水、牛奶、桔子汁、苹果。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情景激趣,魔术导入。

(3分钟)

1、谈话:

(出示纸花)同学们,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变个魔术,就是这个“神奇花”。

这朵花有什么神奇之处呢?

那么请你睁大眼睛,因为见证奇迹的时刻到了。

2、表演魔术。

教师给纸花“浇水”,学生认真观察现象。

3、提问:

孩子们,你们观察到了什么?

(生答:

花变色了;有一朵变红了,有一朵变绿了。

4、提问:

那么你们认为花为什么会变色呢?

小组讨论下。

【板书】变色花

5、学生讨论、猜想、汇报。

(生:

花事先做过处理,和紫甘蓝水发生反应产生了魔术的效果。

【设计意图】利用魔术刺激学生的感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二、实验解密(5分钟)

1、提问:

师:

那花做过什么处理呢?

生:

可能用什么泡过。

2、谈话:

是的,老师就是用这两种溶液浸泡过“神奇花”,一种是1号试管中的白醋溶液,一种是2号试管中的小苏打水溶液。

当他们遇到紫甘蓝汁时就发生了变化。

那么你们想不想再看看这神奇的变化呢?

(生:

想。

)找位同学来给大家演示一下吧。

3、学生演示实验,老师在旁指导。

4、提问:

这次你发现了什么?

(生:

紫甘蓝汁遇白醋变红,遇小苏打水变绿。

5、师讲授:

像白醋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红的物质,叫做酸性物质;像小苏打水一样,使紫甘蓝汁变绿的物质,叫做碱性物质;在这里我们简称为酸红碱绿。

【板书】酸红碱绿

【设计意图】通过演示实验让学生感知酸碱指示剂遇酸性物质或碱性物质的变化现象,进而使学生从激发兴趣阶段过渡到初步感知阶段。

三、认识身边一些常见物质的酸碱性。

(2分钟)

1、引导:

明白了酸性物质和碱性物质,那么生活中哪些物质是酸性的,哪些又是碱性的呢?

2、师:

猜猜这些物品吧?

课件出示生活中的一些物品。

【课件展示】面包、橙子、西红柿、化肥、洗涤剂

3、提问:

你们是通过什么方法得知它们的酸碱性的呢?

比如醋

4、根据学生回答,导出指示剂。

谈话:

有些同学说尝,那化肥、洗涤剂甚至是盐酸我们也能尝一尝吗?

(生:

不能)为什么?

(生:

危险)所以我们还得用科学的方法去检验。

那么我们用什么来检测呢?

(生:

用紫甘蓝汁)

5、谈话:

对,像紫甘蓝汁这样,能够分辨物质的酸性和碱性的物质,我们称它为酸碱指示剂。

利用酸碱指示剂我们就检测出物质的酸碱性。

【板书】酸碱指示剂

【设计意图】从生活熟悉的事物入手,引出指示剂的概念,这样会使学生认识更自然、流畅。

6、引导自制紫甘蓝汁指示剂

师:

那么你们想不想自己制作一杯紫甘蓝汁指示剂呢?

生:

四、学生实验制作紫甘蓝汁。

(10分钟)

1、出示课件:

紫甘蓝指示剂的制作方法。

通过阅读方式自学制作方法。

师:

那要如何制作呢?

请同学们大声朗读,自学课件中的制作方法。

【课件展示】

第一步:

将紫甘蓝的薄叶撕碎装入透明塑料袋中;

第二步:

加入一杯温水(50℃——60℃);

第三步:

一只手握住袋口,另一只手反复挤压菜叶直到水变为紫色。

第四步:

用牙签在塑料袋底部扎一个孔,使紫甘蓝汁流入烧杯中。

2、师:

同学们学得都很认真,那么你有没有思考在这个实验的过程中,都需要注意些什么?

小组讨论。

3、生汇报,出示课件,请学生指读注意事项。

【课件展示】

•选择紫甘蓝的薄叶少用梗;

•紫甘蓝撕块要小一点;

•反复挤压菜叶时,不要把塑料袋弄破;

•挤压菜叶的时间以汁液变紫为准。

4、师:

既然大家都已经摩拳擦掌,就开始动手吧,需要温水时可以举手示意老师。

学生实验制作紫甘蓝汁指示剂,师巡视解疑。

5、各小组展示实验结果。

师:

现在请每组的小组长高举你们的实验结果,展示一下吧!

第X组做的最好,颜色很深。

【设计意图】培养学生实验前具有清晰实验思路的能力,防止学生盲目的实验或随意的玩弄实验器材。

五、用自制的酸碱指示剂来检测物质的酸碱性。

(18分钟)

1、汇报实验材料。

师:

既然有了指示剂,不妨我们就测一测物质的酸碱性,好不好?

生:

好。

师:

老师看到大家带来了很多常见的生活品,那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下你们带来的实验材料。

生:

矿泉水、茶水、糖水、自来水、肥皂水、洗发精、洗衣粉、

花露水、橘子汁、苹果、盐水、牛奶。

2、预测:

那么你们觉得这些物质遇到紫甘蓝汁后会变成什么颜色?

出示课件,学生汇报,师填写猜测记录。

【课件展示】

检测物品

猜测的颜色

矿泉水

 

茶水

 

橘子汁

 

苹果

 

肥皂水

 

洗发精

 

洗衣粉

 

花露水

 

糖水

 

自来水

 

盐水

 

3、引导:

到底实验结果会不会像大家猜的这样呢?

我们就用实验来说话吧,可是我们要怎样做这个实验呢?

找位同学读一下实验步骤。

4、学生朗读实验步骤。

【课件展示】

●先将被检测的溶液分别倒入试管中待测,并按顺序标记好溶液的名称;

●然后用胶头滴管取适量紫甘蓝汁滴入到被检测物质的试管中;

●把观察到的现象写在实验活动记录表上。

5、师:

实验操作并不难,但这个过程中要注意些什么呢?

小组讨论下。

6、学生讨论汇报。

7、找学生指读注意事项。

【课件展示】

注意事项

被测溶液需取少量,约2cm高即可;

向试管中倒溶液时,试管要倾斜45度;

苹果可以取一小块,直接在剖面上滴紫甘蓝汁;

使用胶头滴管时要将滴管垂直于试管上方,不要接触试剂,以免污染滴管,影响实验结果。

8、学生分组实验,教师巡视指导。

师:

既然你们都已经迫不及待了,那就动起来吧,记录员同学别忘了把实验结果填写到实际记录表上,现在开始。

9、总结汇报。

师:

每个小组做的都非常认真,尤其是第X组,组织有序,合作默契,希望其他小组的同学积极向他们学习。

那么哪个小组愿意汇报下你们小组的实验结果?

生汇报。

【课件展示】

检测物品

滴入紫甘蓝汁后的颜色

物质的酸碱性

洗发精

绿色

碱性

茶水

红色

酸性

橘子汁

红色

酸性

苹果

红色

酸性

肥皂水

绿色

碱性

矿泉水

不变,仍为紫色

洗衣粉

绿色

碱性

花露水

绿色

碱性

糖水

红色

酸性

牛奶

红色

酸性

盐水

不变,仍为紫色

自来水

不变,仍为紫色

10、提问:

师:

观察实验结果,你发现了什么?

生:

有的物质不变色,它既不是酸性也不是碱性。

11、师讲授:

像这样不能使紫甘蓝水变色的物质我们叫做中性物质。

【板书】中不变

11、小结:

但是今天,同学们检测的这些物质多数还是偏酸或偏碱的。

我们刚刚是用紫甘蓝汁作的酸碱指示剂,其实指示剂的种类很多,常用的还有试纸(出示试纸)。

试纸可以检测出物质具体的酸碱度,我们一般用PH值来表示。

PH<7的表示酸性,PH>7的表示碱性,PH=7的则表示中性。

(出示课件)

【设计意图】锻炼学生养成通过观察发现问题,提出假设,设计方案,验证假设的探究问题的科学思路,发散学生思维。

六、总结——学以致用(1分钟)

师:

小小的变色花变出了这么多的知识,这些知识其实在生活中经常会被用到。

(出示课件)

找学生生指读:

杜鹃花喜好酸性土壤,如果发现它的叶瓣发黄发枯,就说明可能土壤偏碱性,我们可以喷洒呈酸性的硫酸亚铁。

而竹子喜好碱性土壤。

如果淋了酸雨,它就会大面积死掉。

七、拓展——激发继续研究的兴趣。

(1分钟)

师:

有意思吧,如果你感兴趣还可以做做这个——写密信。

出示课件。

【课件展示】

课后建议:

写密信。

师:

在战争年代,我们的共产党员经常用写密信的方式传递情报,这就是方志敏同志在狱中写给鲁迅的密信。

(出示课件)它是怎么做的?

找位同学读一读。

生:

它是用稀淀粉溶液(米汤)在白纸上写字,干后是看不见字迹的,再用碘水涂抹,就会显出蓝色字迹,放在火焰上方烘,蓝色又会褪去,这样就可秘密的把情报送出去。

师:

那么你能不能用今天所学的知识也写一封密信呢?

动手试试吧!

【板书设计】

3、变色花

酸红碱绿中不变

酸碱指示剂

附件:

实验活动记录1:

紫甘蓝汁遇白醋后,颜色变,说明白醋是物质;

紫甘蓝汁遇小苏打水后,颜色变,说明小苏打是物质;

紫甘蓝汁遇盐水后,颜色,说明盐水是物质。

实验活动记录2:

用自制紫甘蓝水检测身边的物质

检测物品

滴入紫甘蓝汁后的颜色

物质的酸碱性

洗发精

茶水

橘子汁

苹果

肥皂水

矿泉水

洗衣粉

花露水

糖水

牛奶

盐水

自来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