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1077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798.26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docx

模电课程设计直流稳压电源

模拟电子技术课程设计报告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专业:

班级:

姓名:

学号:

指导老师:

电子通信与物理学院

日期:

2014年6月10日

直流稳压电源设计

一、设计功能概述

本次设计的设计要求为:

设计一个直流稳压电源;输入交流电压220v;输出直流电压5v;输出电流1A;输出最大纹波电压小于10mV

本文所设计的直流电源为单相小功率电源,它将频率为50Hz、有效值为220v的单相交流电压转换为输出稳定的5v直流电压。

在负载电阻为几十到几千欧姆时其输出电压稳定,纹波电压小于10mv最大输出电流可达1A。

电路设计方面采用电源变压器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组成直流稳压电源电路。

其中,整流电路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滤波电路采用电解电容滤波电路;稳压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

直流电源在

 

1原理分析

单相交流电经过电源变压器、整流电路、滤波电路和稳压电路转换成稳定的直流电压,其方框图及如图1.1所示。

图1.1

电源变压器是为了降低从电网输入电压的有效值。

直流电源的输入为220V

的电网电压,一般情况下,所需直流电压的数值和电网电压有效值相差较大,因

而需要通过电源变压器降压后,再对交流电压进行处理。

变压器副变电压有效值决定于后面电路的需要。

整流电路把变压器副边的交流电压转化为直流电压。

即正弦波电压转换为单一方向的脉动电压,但整流电路的输出仍有较大的交流分量,会影响负载电路的正常工作。

采用电容滤波电路可以有效减小电压的脉动,使输出电压平滑。

交流电压通过整流、滤波后虽然变为分量较小的直流电压,但是当电网电压波动或者负载变化时,其平均值也会随之变化。

为了稳定电压需要用到稳压电路。

本文采用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可以使直流电压基本不受电网电压波动和负载电阻变化的影响,从而获得足够高的稳定性。

下面分别介绍一下各个部分的原理。

(1)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①电路组成

图1.2

 

如上图所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的主要部件是四个二极管,它们以图中所示方式连接,构成全波整流电路。

2工作原理

其构成原则就是保证在变压器副边电压U2的整个周期内,负载上的电压和电流方向始终不变。

设变压器副边电压为U2=..2U2sinwt,U2为其有效值。

当U2为正半周时,电流由D1正极流入,经RLD3形成回路,因而负载电阻上的电压等于变压器副变电压,即u0=u2,D2和D4管承受的反向电压为-u2。

当u2为负半周时,电流由D2正极流入,经过RL、D4形成回路,因而负载电阻上的电压-W,即u0=-U2,D1、D3承受的反向电压为U2。

由于D1、D3和D2D4两对二极管交替导通,致使负载电阻RL上在U2的整个周期内都有电流通过,而且方向不变,输出电压U2=12U2sin11。

图1.2所示为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各部分电路各部分的电压和电流波形。

3输出电压平均值UO(AV)和输出电流平均值lO(AV)

根据图1.2中所示uo的波形可知,输出电压的平均值

1_

Uo(av)=—\2U2sintd(t)

0

解得

2^2u2

Uo(av)0.9U2

输出电流的平均值(即负载电阻中的电流平均值)

 

(2)电容滤波电路

电容滤波电路是最常见也是最简单的滤波电路,在整流电路的输出端(即负载电阻两端)并联一个电容即构成电容滤波电路,如图1.3所示。

滤波电容容量较大,因而一般均采用电解电容,在接线时要注意电解电容的正负极。

电容滤波电路利用电容的充放电作用,使输出电压趋于平滑。

图1.4

①滤波原理

当变压器副边电压U2处于正半周并且数值大于电容两端电压uc时,二极管D1、D3导通,电流一路流经负载电阻Rl,另一路对电容C充电。

因为在理想情况下,变压器副边无损耗,二极管导通电压为零,所以电容两端电压uc与U2相

等,见图1.4中曲线的ab段。

当U2上升到峰值后开始下降,电容通过负载电阻Rl放电,其电压uc也开始下降,趋势与U2基本相当,见图1.4中曲线的bc段。

但是由于电容按指数规律下降,所以当U2下降到一定数值后,uc的下降速度小于u2的下降速度,使uc大于u2从而导致D1、D3反向偏置而变为截止。

此后,电容C继续通过Rl放电,uc按指数规律缓慢下降,见图1.4的cd段。

从图1.4所示波形可以看出,经滤波后的输出电压不仅变得平滑,而且平均值也得到提高。

②输出电压平均值

滤波电路输出电压波形难于用解析式来描述,近似估算时,可将图1.4所示

波形近似为锯齿波,如图1.5所示。

图中T为电网电压的周期。

设整流电路内阻较小而RlC较大,电容每次充完电均可以达到U2的峰值,然后按RlC放电的起始斜率直线下降,经RlC交于横轴,且在T/2处的数值为最小值Uomin,则输出电压平均值为UO(AV)=U°maxU°min

 

图1.5

同时按相似三角形关系可得

UOmax-Uomin

T/2

Uomax

RlC

 

(1.2.1)

因而

 

式(1.2.2)表名,当负载开路,即Rl=二时,Uo(av)—2U2。

当RlC=(3~5)T/2

时,

Uo(AV)1.2U2

为了获得较好的滤波效果,在实际电路中,应选择滤波电容的容量满足

RlC二(3~5)T/2的条件。

由于采用电解电容,考虑到电网电压的波动范

围为一10%,电容的耐压值应大于1.12U2

(3)串联型稳压电路

虽然整流滤波电路能将正弦交流电压变换成较为平滑的直流电压,但是,一方面,由于输出电压平均值取决于变压器副变电压有效值,所以当电网电压波动时,输出电压平均值将随之产生相应的波动;另一方面,由于整流滤波电路内阻的存在,当负载变化时,内阻上的电压将产生变化,于是输出电压平均值也将随之产生相反的变化。

为了获得稳定性好的直流电压,必须采取稳压措施。

本节将对稳压管电路的组成、工作原理和电路参数的选择一一加以介绍。

1

基本调整管电路

 

图1.6

将稳压管稳压电路的输出电流作为晶体管的基极电流,而晶体管的发射极电

流作为负载电流,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如图1.6所示。

其稳压原理简述如下。

当电网电压波动引起Ui增大,或负载电阻Rl增大时,输出电压U。

将随之增大,即晶体管发射极电位Ue升高;稳压管端电压基本不变,即晶体管基极电位Ub基本不变;故晶体管的Ube(二Ub-Ue)减小,导致|b(|e)减小,从而使U。

减小;因此可以保持Uo基本不变。

当Ui减小或负载电阻Rl减小时,变化与上述过程相反。

晶体管基极的最大电流为(IZmax-IZmin),因而图1.6所示的最大负载电流为

这也就大大提高了负载电流的调节范围。

输出电压为

Uo=Uz-UBE

调整管必须工作在放大状态,因此其管压降应大于饱和管压降UCES;即应满

足U1-UO+UCES的条件。

2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源

图1.7

电路的组成:

具有放大环节的串联型稳压电路由基准电压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采样电路

组成。

如图1.7所示晶体管T为调整管,电阻R与稳压管Dz构成基准电压电路,电阻Ri、R2和R3为输出电压采样电路,集成运放作为比较放大电路。

调整管、基准电压电路、采样电路和比较放大电路是串联型稳压电路的基本组成部分。

稳压原理:

当由于某种原因使输出电压U。

升高(降低)时,采样电路将这一变化趋势送到A的反相输入端,并与同相输入端电位Uz进行比较放大;A的输出电压,即调整管的基极电位降低(升高);因为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电压UO必然降低(升高),从而使U。

得到稳定。

可简述如下:

Uo—Un—UbJtUoJ

输出电压的可调范围:

RR2%UzZo严R2R3

R2'R3R3

2、电路设计

(1)方案选择

我所设计直流稳压电源包括变压电路、整流电路、滤波电路、稳压电路。

其中,变压电路采用降压变压器降压。

对于其余几个电路下面进行比较选择

整流电路选择:

可选的整流电路包括:

半波整流电路和全波整流电路。

再本次设计中我选择单相桥式全波整流电路。

单相桥式整流电路和半波整流电路相比,在相同的变压器副边电压下,对二极管的参数要求是一样的,并且还具有输出电压高、变压器利用率咼、脉动小等优点。

滤波电路选择:

因为电容滤波电路简单易行,输出电压平均值高,适用于本次设计,所以我选择电容滤波电路承担滤波作用。

稳压电路选择:

稳压电路选择串联型稳压电路。

串联型稳压电路以稳压管稳压电路为基础,利用晶体管的电流放大作用,增大负载电流;在电路中引入深度电压负反馈使输出电压稳定;并且,通过改变反馈网络参数使输出电压可调。

综上所述:

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电容滤波电路、串联型稳压电路构成本次设计的主要电路。

(2)电路框图和电路设计图

整体电路的框架如下图所示,先有22V-15V的变压器对其进行变压,变压后再对其进行整流,整流后是高低频的滤波电路,最后是由采样电路、比较放大电路和基准电路三个小的单元电路组成的稳压电路,稳压后为了进一步得到更加稳

定的电压,在稳压电路后再对其进行小小的率波,最后得到正负输出的稳压电源。

 

图2.1电路框图

图2.2电路设计图

(2)电路设计及元器件的选择

1电压器的设计和选择

本次课程设计的要求是输出5伏直流电源,输出电压较低,而一般的调整管

的饱和管压降在2-3伏左右,由UCE=Uimax一UOmin,UCE为饱和管压降,区,UOmin为最小的输入电压,这里为5伏以饱和管压降Uce=3伏计算,为了使调整管工

作在放大区,输入电压应大于8伏。

电压器的功率要大。

这里我们选择初级电压比次级电压为10:

1的电压器。

变压器副边电压U2=22V。

2整流电路的设计及整流二极管的选择

采用单相桥式整流电路。

电路如图2.3所示

 

图2.3

二极管的选择:

当忽略

二极管的开启电压与导通压降,且当负载为纯阻性负载时,

U0(av)=1^<2U2sincot・d(oot)=2*刀2=0.9U2

n0兀

其中U2为变压器次级交流电压的有效值。

我们可以求得Uo(AV)=19.8。

二极管承受的最大反向电压URmax=、/2U2=31V。

考虑电网波动(通常波动为10%我们可以得到Uo(AV)应该大于21.8V,最大反向电压应该大于34.1V。

我们选择3N249可以满足要求。

3滤波电容的选择

当滤波电容G偏小时,滤波器输出电压脉动系数大;而G偏大时,整流二极管导通角B偏小,整流管峰值电流增大。

不仅对整流二极管参数要求高,另一方面,整流电流波形与正弦电压波形偏离大,谐波失真严重,功率因数低。

根据电路的

实际情况和实际经验我选择了电容值为4700uF的电容。

4稳压电路的设计

稳压电路组要由四部分构成:

调整管,基准稳压电路,比较放大电路,采样

电路。

当采样电路的输出端电压升高(降低)时采样电路将这一变化送到A的反相输入端,然后与同相输入端的电位进行比较放大,运放的输出电压,即调整管

的基极电位降低(高);由于电路采用射极输出形式,所以输出电压必然降低(升高),从而使输出电压得到稳定。

由于输出电流较大,为防止电流过大烧坏调整管,需要选择功率中等或者较大的三极管。

根据手册,选择型号为2N1711的三

极管,可以满足要求。

运放选择3554SM可以满足要求。

稳压电路电路图如下所示

~~■■

图2.4

3、仿真调试

用Multisim12对上述设计进行仿真:

仿真电路如下:

其中负载电阻用一个总阻值为10K欧姆的滑动变阻器代替,以观察在不同阻值下的输出电压是否稳定在5伏。

用万用表XMM和XMM分别测输出电压和输出电流。

用四通道示波器xscl观测输出电压波形。

首先调整滑动变阻器R2使输出电压稳定在5伏。

下图所示为XMM所显示的输出电压值,和示波器xscl输出的波形。

把示波器设置为交流模式,测量纹波电压。

测试结果如下。

4■送這乔波器-XSC1

图2.8

可以看出纹波电压小于10mv,满足了电路要求

改变负载值观测输出电压是否变化。

在仿真电路中负载是一个10K欧姆的滑动变阻器。

调节滑动变阻器的阻值用万用表测量输出电压。

测试发现在负载电阻从0到10K欧姆变化时,输出电压基本保持5伏电压不变。

三、总结与体会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