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6624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579.97KB
下载 相关 举报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docx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新编

西师大版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语文试题

姓名:

________班级:

________成绩:

________

考试须知:

1、请首先按要求在本卷的指定位置填写您的姓名、班级等信息。

2、请仔细阅读各种题目的回答要求,在指定区域内答题,否则不予评分。

一、选择题

1.下列句子组成语段顺序排列正确的一项是()

①说故事的人要针对人性的好恶来安排情节,始终抓住听众的兴趣。

②如果故事很长,则这种循循善诱、引人入胜的功夫尤其重要。

③说故事面对的听众则比较复杂,听众的注意力比较难以集中。

④谈天和说故事是有差异的。

⑤谈天是和“谈得来的人交谈”,无须费许多心机去吸引对方。

A.④⑤①③②

B.④⑤③①②

C.⑤③②①④

D.⑤④②①③

2.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学生只有主动参与,积极思考,就能达到高效的学习效果。

B.今天清晨,来自全国各地11万余名群众在天安门广场观看了隆重的升旗仪式。

C.这个公司发展得这么好,是由于王经理精心管理的结果。

D.随着福银高速公路昌九段扩建,将助推南昌站和九江站进一步的发展。

3.下列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A.家喻户晓       马革裹尸         妇儒皆知           一反既往

B.深霄灯火       燕然勒功         零乱不堪           不以为然

C.一拍即合       当之无愧         惹人注目           杂乱无章

D.五彩斑斓       死而后已         无瑕顾及           锋芒必露

4.根据课文独白分析主人公形象,下列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从独白中我们可以看出,主人公是一个敢于否定神的人。

B.主人公是一个富有革命理想、怀才不遇、视死如归的无产阶级革命战士。

C.主人公是一位想象力极丰富的浪漫主义诗人。

D.主人公是一个“举世皆浊我独清,众人皆醉我独醒”的人。

5.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横线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

A.看了这场表演,我对他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

B.歹徒看到自己无路可逃,义愤填膺,举枪射击无辜的群众。

C.品学兼优的他轻而易举地考上了理想的高中。

D.1.8万坚持不懈的人冒雨走到了深圳百公里的终点——大鹏文化广场。

6.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骇然(hài)       言讫(qì)       隐匿(mì)       旁若无人(rò)

B.憩息(qì)        蹇劣(jiàn)    纶巾 (lún)     融融泄泄(yì)

C.盛馔(zuàn)      岑寂(cén)     隽妙(juàn)      左顾右盼(pàn)

D.酝酿(niàng)     发髻(jì)      澄清(chéng)    蹑手蹑脚(niè)

二、现代文阅读

7.阅读韦名的《修车老汉》一文,完成下题。

桥下的修车老汉死了。

听说死得很惨,在桥上被汽车撞个血肉模糊。

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就像天空中一颗流星一闪即逝,再平常不过,于忙忙碌碌的世人更是毫无影响的——只是又一次骑车过桥,轮胎破了,烈日下推车,在桥下找不到修车老汉,挨了另一修车档的“宰”时,才记起曾经有这么一个人。

在这个城市里骑车上下班,常常会遭遇这样的尴尬:

早上准备骑车出门,发现车子丢了;火急火燎担心上班迟到猛踩脚踏板,轮胎不争气了——遭遇不测,扎上了钉子铁块,破了。

那天,本就起床晚了,正奋力骑行在桥上匆匆赶路的我,忽地感觉脚上用不上劲了——我最担心的情况出现了,轮胎破了。

像泄了气的轮胎一样,推着车子过桥。

桥下不远处就是老汉的路边修车档:

一个黑乎乎的塑料盆装着半盆黑乎乎的水;一个皱巴巴的蛇皮袋铺在地上,上面摆着剪刀、铁锤、钳子等工具;一个锈迹斑斑的铁皮月饼盒装着汽芯、螺钉、垫片等细小物件;一个还算精神的打气筒直立在一边……这就是老汉修车档的全部。

一头白发的老汉正在给我前面一位紧张地补胎——不用说,又是一位中了招的主。

“赶紧帮补一下!

”屋漏偏逢连阴雨,心想迟到了回去挨领导批是肯定的,前面那位推车一走,我就催促老汉。

“嗯!

”老汉接过车,一双粗糙油污的手麻利地动起来。

很快,老汉从前后轮胎各取出一个几乎一模一样的钉子。

“路上长钉了!

”看到这两个一模一样的钉子扎破了我的车胎,害我上班迟到,我气不打一处,拿话损老汉——媒体上登过,一些不法分子一边在马路上撒钉子,一边在前面守株待兔修车补胎。

我怀疑老汉,边说边观察老汉的反应。

“嗯!

”老汉听出我的话外音,抬了下头,应了一个不置与否的单音字后,低头继续干活。

老汉抬头瞬间,脸上风干了的皱纹格外显眼。

“现在的人,人心不古,见利忘义!

”我心存怀疑,却又苦于没证据,还得求助于他,心里忿忿不平,继续用言语发泄愤怒,“卖棺材的恨不得亲自去杀人,开药店的巴不得全城投毒……”

“嗯!

”老汉这回头没抬,手也没停,又是不置与否地应了个单音字。

心虚了吧?

话都不敢接,就像抓了小偷现行,我一脸正义。

“好了,两块!

”老汉停下手中的活,站了起来,拍了拍微微驼着的背,言简意赅。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老汉站起来的那一瞬,我突然有心悸的感觉——老汉特像乡下的父亲,苍老、能干又狡黠。

但愿钉子不是你撒的,但愿善良在你那还有一丝尚存,看着这像父亲一样的老汉,我把到嘴边更恶毒的话咽了回去。

付了还算公道的两块钱,急急赶路。

这是我第一次跟老汉打交道。

没多久,我再次“帮衬”老汉的修车档。

依旧是麻利的动作,依旧是“嗯”到底的言简意赅,依旧是有些许的心虚。

老汉修好车站了起来捶捶腰。

而我再次面对老汉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我不再有心悸的感觉,我更多相信我的判断,他就是撒钉子的人—我看到他的铁盒有好多一模一样的钉子!

老汉在马路上撒钉子终于还是被我抓了现行。

那天要陪领导坐早班机出差,天刚蒙蒙亮,我就骑车出门去单位。

清晨一切都还睡意朦胧,路上车少人稀。

上桥时,远远见到一黑影和我相向而行。

黑影在桥上走走停停,时而弯腰,时而直行,怎么看都不像正常赶路的。

一开始,我没怎么在意,或许是黑影落下什么东西,在桥上寻找。

靠近了,从微驼的后背和苍白的头发,我认出黑影是修车老汉。

难道是趁着车少人稀,在马路上撒钉子?

“干吗?

”修车老汉正好弯下腰,我大吼一声。

兴许太专注撒钉子了,老汉没注意到我已逼近,被吓住了:

老汉直直站着没动,左手拿着两个估计来不及撒下去的钉子,右手有一团黑乎乎的东西。

“嗯!

”老汉发现是我,顿时轻松了下来,“吓死了!

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在晨曦中分外耀眼,我却没了心悸和怜悯,心里只有厌恶和憎恨!

“怎么能这样?

”粗话我骂不出口,但声音绝对够大,大到桥下江里的鱼虾大约都能听见。

“嗯!

啊?

”老汉还是言简意赅,只比刚才多了一个语气词。

“别再这样了!

”哎!

面对像乡下父亲一样的老汉,怎么说他好呢?

……

出差回来好长一段时间不用“帮衬”老汉。

老汉被我撞见撒钉子后,或许是良心发现了,不再撒钉子,生意也就似乎“冷清”起来,上下班高峰期不再忙得没空站起来,常常见他微驼着背站着朝桥上张望。

我每次都是呼啸而过,不停一分一秒。

但愿老汉改过自新了!

老汉不知改过了没有,老汉却死了。

原本,像老汉这样一个卑微生命的离去,于世人毫无影响,也无人会记挂。

然而,老汉在离去后半年,却引起了轰动——本城晚报报道了老汉的事:

修车老汉数年如一日,用磁铁吸走不法分子撒在桥面用来扎车轮胎的钉子,不幸遭遇车祸……

对照那篇报道,我才知道,老汉右手那团黑黑的东西是磁铁,铁盒里装的是他每天吸走的钉子!

报道说,老汉因为儿子在桥上开车,车子被钉子扎破轮胎出车祸身亡,自此之后,老汉就在桥上吸钉子,桥下修车。

怀揣着那份报纸,我骑车出门,在桥下老汉昔日的修车档前,我仿佛又看到了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的老汉。

我也看到了乡下的父亲。

(1)根据文章内容和下面的提示,讲小说的故事情节和“我”对老汉的情感态度变化补充完整。

情节:

老汉第一次为“我”补车胎(开端)

老汉再次为“我”补车胎(发展)

①   (高潮)

②   (结局)

情感态度:

③   冷淡,冷漠

厌恶,憎恨

④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中“嗯!

啊?

”两个语气词表达了修车老汉的怎样的心理感受?

(3)仔细品读最后两段,再联系全文内容,分析“我”的形象,探究小说的主旨。

(4)下列各项中,对本文分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是按照时间的先后来组织材料,并用顺叙方式来叙写故事的。

B.小说结构精巧,前后照应,并采用先抑后扬的手法,把作者的情感表达得感人至深。

C.“苍白的头发,风干的皱纹,微驼的腰背”是对老汉的特写,表现了老汉生活艰辛,形象丑陋。

D.作者在第④自然段不惜笔墨地描写出老汉的修车档(画波浪线的句子),是为了说明老汉修车档的简陋和人物的卑微,为叙写自己对老汉的不友好态度做铺垫。

阅读下列短文,完成各题。

熊熊烈火中的盾牌——消防服

杨丹妮

①熊熊烈火是个性格暴虐的怪兽,它可以吞噬一切.原本繁华喧闹的闹市区,可能转瞬就被大火烧为灰烬。

在火苗乱窜的火灾现场,外面的人无法进去,里面的人也很难出来。

②但是,有一类人,他们的身影总是出现在危险的火灾现场,跑进跑出,救人灭火。

③他们,就是可敬的消防员。

④消防队员也和我们一样是普通人,可是他们为什么能穿行在浓烟滚滚的火灾现场,从死神的手中救出一个又一个生命呢?

这是因为他们都穿着一种特殊的服装——消防服。

消防服是保护活跃在消防笫一线的消防队员人身安全的重要装备品之一,它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

⑤消防服是用特殊材料做成的,有很多独特功能。

它既具有良好的耐火焰、隔热性能,又可以轻松防止酸碱等化学物质的腐蚀,还具有一定的防静电作用。

另外,消防服的样式宽大,用料厚实。

这样可以保证消防员穿着舒服,行动时不受衣服约束。

⑥现在,消防服基本都是分成好几层。

最外面的是反射层、中间的是防水层、里面的是隔热层等。

⑦別看消防服的反射层只是一层薄薄的金属材料——金属铝涂层,正是因为有了它,火场中的大部分热辐射才能被反射出去,帮助消防员成功接近目标。

⑧消防服的防水层的材料通常采用的是聚四氟乙烯。

它遇水不会被浸湿,也不会膨胀,是一种性能优良的塑料。

此外,聚四氟乙烯可以耐受-269.3℃的极端低温和250℃的高温,而且不惧强酸浓碱。

即使是面对腐蚀性超强的王水,它也毫不畏惧。

聚四氟乙烯还有“塑料王”的美誉,它的介电性能也非常好,电磁频率和温度的变化都无法影响到它。

⑨消防服里面的隔热层具有耐高温、阻燃性强两大特点,通常用阻燃纤维制成。

芳族聚酰胺纤维也叫芳纶,其分子中含有由酰基和亚氨基组成的酰胺基团和苯环。

芳纶是经常用于消防服隔热层的合成纤维。

如果酰胺基团在苯环中的位置处于间位(即间位芳纶),苯环共价键便不会岀现共轭效应,容易自由活动,因此大分子链呈现柔软性结构,化学结构特别稳定。

当间位芳纶纤维的温度超过400℃时,其表面纤维会炭化,起到连续性阻隔热量的作用,从而延缓纤维的炭化速度,发挥巨大的防热效果。

⑩此外,我们还可以在涤纶、腈纶、维纶等其他合成纤维中加入阻燃剂,使纤维具有阻燃性。

大多数阻燃剂是以磷为中心元素的化合物,其作用是在燃烧温度下分解生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包覆在纤维聚合物的表面,形成厚厚的保护层,最终实现阻燃的目的。

消防服的反射层、防水层、隔热层构成了层坚实的防护盾牌,使勇敢的消防员能够不惧熊熊烈火,为了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奋斗在火龙肆虐的第一线。

8.文章主要介绍了消防服的哪些特点?

请简要概括。

9.文章第①段使用了哪种说明方法,有何作用?

10.下列对原文内容概括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消防服不仅是火灾救助现场不可或缺的必备品,也是保护消防队员身体免受伤害的防火用具。

B.消防服里面的防水层通常是阻燃纤维制成的,它不惧强酸浓碱。

C.消防服非常合身,用料轻便,这样才能保证消防员行动迅速。

D.大多数阻燃剂在燃烧温度下分解生成不挥发的玻璃状物质,他们是以碳为中心元素的化合物。

三、句子默写

11.在下列各小题的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诗文名句、作品或作家。

①不愤不启,_________,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论语)八则》

②欲渡黄河冰塞川,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行路难》)

③爱惜芳心莫轻吐,________________。

          (元好问《同儿辈赋未开海棠》)

④春蚕到死丝方尽,___________________。

                   (李商隐《无题》)

⑤__________________,五十弦翻塞外声。

                   (辛弃疾《破阵子》)

⑥青树翠蔓,___________________,参差披拂。

               (柳宗元《小石潭记》)

⑦从今若许闲乘月,____________________。

                   (陆游《游山西村》)

⑧_________________,一览众山小。

(杜甫《望岳》

⑨_______________,西北望,射天狼。

                        (苏轼《江城子》)

四、对比阅读

阅读下面两个语段,完成下面小题。

[甲]环滁皆山也。

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

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

作亭者谁?

山之僧智仙也。

名之者谁?

太守自谓也。

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

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节选自《醉翁亭记》)

[乙]欧阳修初谪滁州,自号“醉翁”。

既老而衰且病,遂退于颍州,则又更号“六一居士”。

客有问曰:

“六一,何谓也?

”居士曰:

“吾家藏书一万卷,集录三代①以来金石②遗文一千卷,有琴一张,有棋一局,而常置酒壶。

”客曰:

“是为五一尔,奈何?

”居士曰:

“以吾一翁,老于此五物之间,是岂不为六一乎?

”客笑曰:

“子欲逃名③者乎?

”居士曰:

“吾固知名之不可逃,然亦知夫不必逃也;吾为此名,聊以志④吾之乐尔。

(节选自《六一居士传》)

[注]①三代:

指夏、商、周三代。

②金石:

指钟鼎文及碑文。

③逃名:

逃避名声,不求名声。

④志:

记述。

12.下面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秀:

佳木秀而繁阴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

B.归:

朝而往,暮而归         吾谁与归

C.而:

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先天下之忧而忧

D.乐:

山水之乐               禽鸟知山林之乐

13.把语段

(一)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14.“醉翁之意不在酒”现在常用来表示什么?

15.在不同时期,欧阳修分别以什么为乐?

请根据上面语段内容加以概括。

在滁州时:

在颍州时:

五、诗歌鉴赏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上李邕①

(唐李白)

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假令风歇时下来,犹能簸却沧溟水。

世人见我恒殊调,闻余大言皆冷笑。

宣父②犹能畏后生③,丈夫未可轻年少。

(注释)①这首诗是李白写给当时德高望重的名士、北海太守李邕的。

②宣父:

即孔子,唐太宗贞观十一年(637年)诏尊孔子为宣父。

③畏后生:

语出《论语·子罕》“后生可畏,焉知来者之不如今也”。

16.展开你的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所展现出的画面。

17.结合注释,说说诗人借助大鹏的形象表达力作者怎样的情感。

六、名著阅读

18.《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是苏联作家            创作的名著,作品塑造的主人公            满了革命的理想主义色彩和英雄主义的格调。

七、综合性学习

19.某校开展了以“规范汉字书写”为主题的的综合性学习活动,下面是活动中的一些问题,请你参与解决。

(1)请你为这次活动拟写一则宣传标语。

________________

(2)关于“规范汉字书写”,李明同学有自己的看法,请你针对他的看法,陈述你的不同观点。

李明:

我觉得汉字不能统一规范书写。

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很多文化内涵就体现在一个个风格各异的汉字中。

比如书法,就应该用繁体字书写,用简化字书写出来的作品,总是缺少一点韵味。

我: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下面是某同学撰写的一段关于汉字演变历史的文字,其中有一些问题,请按要求帮他修改。

(A)汉字算是世界上寿命最长的文字,它从原始人用以记事的简单图画,经过不断演变发展,最终成为一种兼具音、形、义、韵。

(B)在世界诸多文字中,汉字发挥着它独一无二的光彩。

(C)汉字发展演变的历史,也是一部别有风味的中国文化史。

①A句成分残缺,应在句末加上“______”。

②B句词语搭配不当,应将“______”改为“______”。

③C句中“风味”的意思是(____)。

A.指美好的口味

B.指事物所具有的特殊色彩或趣味

C.指风度:

风采

八、作文

20.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我们的日子有阳光和鲜花,也有风雨和眼泪;眼泪不一定是软弱的代名词,也许是我们坚强的字符,是扬帆起航的誓言;眼泪不一定是悲伤和痛苦的流淌,它也许是一池喜悦和幸福的洋溢。

眼泪是情感汇集的港湾,是与人交流时无声的“话语”……有人说“男儿有泪不轻弹”,有人说“有泪就要尽情释放”;有人说“流泪是一个人无能的表现”,有人说“流泪是自我反刍时有声的独白”……

题目一:

那一次,我流泪了

题目二:

那一次,我没有流泪

要求:

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不要出现含个人信息的地名、校名、人名等。

21.从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作文。

字数不少于600字,文中不出现可能泄漏考生自己信息的真实地名、校名和人名。

(1)补全题目,然后作文。

题目:

那一刻,我学会了_________(关心、忍让、理解、宽容等)

(2)阅读下面的文字,以此作为开头,发挥你的想象,续写一篇文章,自拟题目。

星期天的早晨,一缕明媚的阳光洒到窗前,美好的一天开始了。

起床,翻看手机,却发现连不上wifi了……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1、

2、

3、

4、

5、

6、

二、现代文阅读

1、

2、

三、句子默写

1、

四、对比阅读

1、

五、诗歌鉴赏

1、

六、名著阅读

1、

七、综合性学习

1、

八、作文

1、

2、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