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7314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1 大小:24.1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1页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1页
亲,该文档总共21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21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docx

《高等教育学》考试大纲

2016年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

《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

一、考试性质和目的

(一)考试性质

高等学校教师资格制度是我国针对高等学校教师行业的职业准入实行的一项职业资格认定的制度,它对于规范高等学校教师任用标准,加强高等学校教师职业专业化,提高高等学校教育质量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广西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是广西教育行政部门组织领导、广西招生考试院负责实施的职业资格认定考试,考试结果将成为申请认定高校教师资格的条件之一。

(二)考试目的

通过本学科的考试,考查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申请人对高等教育的一般规律的理解和掌握,以及运用教育理论知识分析、解决高等教育教学过程中的问题能力。

从而使申请人树立科学的教育观、掌握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培养分析教育现象、发现教育规律和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把教育学的知识与自己所学的专业知识结合起来,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

二、命题依据和原则

(一)命题依据

根据《高等教育学学科考试大纲与说明》,结合我区高校新入职教师的实际情况进行命题。

(二)命题原则

1.导向性原则。

反映高校教师专业化发展要求,引导考生职前准备,充分发挥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导向作用,促进考生学习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理论,养成现代教师应具备的教育专业素养,充分发挥高校教师教书育人、科学研究、社会服务以及文化传承方面的作用。

2.科学性原则。

符合高等学校教师资格理论考试的性质、特点和要求;遵循考生认知水平、认知规律和发展要求;注重考查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选用素材紧密联系高校教师工作实际,试题内容科学、严谨,语言表述规范准确,试题答案准确、合理。

3.客观性原则。

试题内容有一定代表性和较广覆盖面,反映高等教育学学科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

试题的题型、难度比例适当,效度高,能够客观评价考生的学习水平。

4.基础性原则。

以高校教师岗前培训教材《高等教育学实用教程》为蓝本命题,重点考查考生掌握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技能,考查教师分析、判断、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

考试目标分了解、理解、运用三个知识和能力水平层次。

杜绝偏题、怪题,主观性试题和客观性试题的比例适当。

5.公平性原则。

充分考虑不同专业考生的实际,面向全体考生,避免经济、历史、文化、地域、民族、性别等背景差异对考生正常答

题的影响。

符合学生的生活实际,保证测试的公平。

6.人文性原则。

充分体现为考生服务的宗旨,充分考虑考生答题的心理需求,努力创设宽松的环境,在试卷中合理设置相关提示,帮助考生正常发挥,对考生给予人文关怀。

三、考试内容及要求

(一)考试水平层次说明

《高等教育学》学科知识和能力的水平要求由低到高依次是了解、理解、运用三个层次,高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包含低水平层次的测试要求。

1.了解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初步认识。

了解相关概念的定义、基本理论的内容、高等教育学原理的基本观点及相关事实。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

了解、知道、说出、比较、简述等。

2.理解

要求对所列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有较深刻的理性认识。

能用自己的语言或用与原先表达方式不同的方式来表达所学的内容,能对高等教育学的基本概念、基本观点、基本理论进行解释、说明或概括。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

理解、说明、描述、表达、推测、判断、辨析、初步运用等。

3.运用

能对教育现象、教育问题进行解读、分析、推断和预测,正确阐释具体教育事件发生的原因、意义与影响,能对教育教学实际问题提出解决的方案。

这一层次所涉及的主要行为动词有:

掌握、使用、运用、解决问题等。

(二)考试内容及要求

基本原理篇

1.教育与高等教育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教育的概念

说明教育的内涵和外延及教育的构成要素。

教育的作用

说明教育在人发展中的作用。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理解《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的规划。

高等教育的概念与特征

说明高等教育的内涵和本质特征。

高等教育的目的与功能

描述高等教育目的的内涵及层次;理解高等教育基本功能和衍生功能。

高等学校的职能和结构

理解高等学校的主要职能;说明高等教育结构的内涵,从不同维度说比较高等教育的结构类型。

2.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萌芽时期的高等学校

知道中西方早期大学的代表。

西方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知道现代大学和高等教育的源头;说明文艺复兴时期的大学教育、近代大学教育的转向和工业化社会的高等学校等基本情况。

中国高等学校的发展历程

知道我国正式设立大学以及我国近代大学教育的开始;说出和比较我国近代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出现的教育家及其教育思想。

3.高等学校的职能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现代高等学校的三大职能

描述现代高等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三大社会职能的内涵及各职能出现的背景。

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

说明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理解我国当前高等教育专才教育与通才教育的关系。

英才教育与大众教育的关系

描述马丁·特罗的“高等教育发展三阶段论”;说明世界高等教育发展史上英才教育和大众教育两种模式的内涵;比较两种模式的关系。

平等与效率的关系

描述高等教育平等的内涵,辨析高等教育的内部效率和外部效率的关系;理解我国当前高等教育处理平等与效率关系的现实选择。

教学活动篇

4.高校教学活动的主体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高校教师职业角色定位

知道高等学校教师的内涵;理解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规定性和高校教师职业角色的多样化。

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

知道教师职业生涯的含义和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与否的表现;知道高校教师成长的内涵;掌握高校教师专业发展主要包括的内容;说明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教师专业发展的阶段和高校教师成长的途径;能运用教师职业生涯规划理论分析、讨论、解决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问题。

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

简述高校教师的主要任务;说出高校教师队伍结构包括的内容。

学生的本质

掌握学生的本质属性,形成以人为本的正确学生观并能在实践中运用。

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

理解影响学生发展的主要因素。

大学生的特点

描述大学生的身心特点和学习生活特点。

高校师生关系的内容

说明高校师生关系在教育、心理、道德等方面的具体内容。

建立良好师生关系的价值取向

理解掌握高校师生“主体间性”关系的内涵并学会运用。

5.高校教学活动的内容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教学内容与课程

说出教学内容的内涵以及具体表现、课程的内涵;知道教学内容与课程的关系。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

比较学科中心论、学生中心论、社会中心论三种课程理论流派的观点。

高校课程的类型

说出主要的课程类型及其划分标准。

高校课程的组合方式

描述课程组合方式的三个维度。

微观层面的高校课程设计

理解并描述微观层面高校课程设计的主要内容。

我国高校课程改革

知道我国高校课程的现状;描述我国高校课程改革的取向(趋势),说出当前我国高校课程与教学改革研究的基本情况。

6.高校教学活动的过程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高校教学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知道高校教学活动的含义;描述高校教学活动的具体内涵;说明高校教学活动的本质特点;描述高校教学活动的“中间过渡性”特征。

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和原则

掌握高校教学活动的规律及原则,并能联系教学实际加以运用。

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

掌握教学活动的基本环节;知道每个环节要解决的问题,并能参照完善自己的教学实践。

教学行为与学习方式

理解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及其相互关系。

教学活动策略

掌握高校教学活动的主要策略,并能在实践中结合不同教学目标和内容采用恰当的教学策略和方法。

7.高校教学活动的评价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教学评价的内涵

理解教学评价的概念和教学评价的基本要素。

教学评价的目的

说出教学评价的目的。

教学评价的功能

比较教学评价的功能。

教学评价的类型

描述教学评价类型及其内涵。

高校常见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活动

知道高等学校外部和内部的教学质量评价与监控活动的基本内容。

教学评价的内容

说出学生学业评价的内容;说出教师教学评价的内容。

教学评价的方法

描述传统的和新兴的学生学业评价的方法;理解教师教学评价的基本方法并懂得在教育实践中运用。

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描述教学评价呈现的发展趋势。

8.高校教师的教学艺术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备课的艺术

知道备课的步骤、备课的内容;理解教案的内容以及编写教案的常用方法并能初步运用。

说课的艺术

知道说课的含义;知道说课的作用、特点以及与备课上课的关系;描述说课的原则;说出说课的内容,懂得说课的程序和要注意的问题,初步学会说课。

上课的艺术

知道教学艺术的概念;比较“讲”、“写”、“做”三类教学艺术;知道教师口语的作用、分类;理解教师口语的要求;了解教师口语的锤炼;知道教师板书的作用和类型;理解板书设计的原则;知道体态语言的概念与分类、特点与功能;懂得教态运用的要求;教学实践中能综合运用各种上课技能,形成教学艺术。

听课的艺术

能初步运用听课的艺术。

评课的艺术

了解评课的特征和类型;理解和掌握评课的原则和一堂好课的标准;懂得评课的内容,学会在具体教学情境中评课。

科学研究篇

9.高校科研的一般概述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高校科研的地位

说明高校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优势地位。

高校科研的作用

知道高校科研在国家创新体系中的主导作用;理解高校科研在高校发展中的作用。

高校科研的现状与发展

了解我国高校科研的宏观背景、面临的挑战、发展目标和政策措施。

高校科研的类型

描述从不同角度划分出来的高校科研类型。

高校科研的原则

理解高校科研的价值追求;说明高校科研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10.高校科研的程序与方法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高校科研的步骤

理解科学研究的思维过程;说明高校科学研究的步骤。

高校科研的方法

说出高校科研的具体方法。

高校青年教师科研能力的培养

理解高校青年教师科研存在的问题;描述促进高校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的途径。

高校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要求

知道高校青年教师课题申报的基本要求;说明选题必须遵循的原则。

社会服务篇

11.高等学校的社会服务职能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社会服务职能的产生

说明美国赠地学院创办的情况、《莫雷尔法案》的内容和威斯康星思想的内涵。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特点与形式

说明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涵、特点与形式。

高校的功能体系

理解社会服务与教学、科研的关系。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内容

知道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主要内容;说出高校社会经济服务的方式。

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意义

理解高校社会服务职能的意义。

12.高校教师的社会服务活动

考点

水平层次

要求

了解

理解

运用

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方式

说明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活动的主要做法。

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的原则

掌握高校教师参与社会服务必须遵循的几个原则;理解参与社会服务对高校教师自身成长的意义;学会处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的关系。

四、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考试形式

考试采用闭卷、笔试形式。

全卷满分为100分,考试时间为120分钟。

(二)试卷结构

1.题型与分值

题型

题量

分值

单项选择题

约15题

约15分

简答题

约3题

约18分

辨析题

约5题

约30分

论述题

约2题

约24分

材料分析题

约1题

约13分

 

2.考试内容模块与分值

考试内容模块

分值

基本原理篇

约24分

教学活动篇

约60分

科学研究篇

约8分

社会服务篇

约8分

3.不同试题难度赋分比例

容易题、中等难度题、较难题的赋分比例约为7∶2∶1。

4.不同水平层次测试分数比例

了解约占30%,理解约占40%,运用约占30%。

五、题型示例

(一)单项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意的,把你所选的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例1】高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包括学科专业知识和

A.条件性知识B.实践性知识

C.理论性知识D.其他学科的知识【】

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要求考生了解高校教师专业知识的分类。

本此题属于了解层次,容易题。

解析:

高校教师专业发展包括专业知识的发展和专业能力的发展。

专业知识是高校教师职业区别于其他职业的理论体系与经验系统,可分为三类:

本体性知识,条件性知识,实践性知识。

条件性知识是指必要的教育科学知识。

实践性知识与教育情境紧密相连,是内隐性的知识体系,产生于高校教师的教育教学实践过程中。

高校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有两大类:

学科专业知识,包括本学科的专业理论基础、专业发展史、专业研究方法等,这是高等教师知识体系中的主干部分;其他学科的知识,如人文地理知识、文学和美学的修养、时代性命题知识等,这是高校教师在高校任教的资格基础。

答案:

D。

【例2】大学生会努力控制和调节教育教学活动的各种影响因素,说明大学生学习生活具有

A.开放性B.主动性

C.独特性D.创造性【】

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大学生的特点,要求考生理解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

此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

主动性、开放性、独特性和创造性是大学生学习生活的特点。

大学生能与外界环境建立一种开放性的关系,使学习生活具有开放性。

每个大学生都是独特的生命个体,大学时代学习生活具有独特性。

大学生能够萌发新思想、提出新观念或对问题做出独特解答的能力,大学生的学生生活具有创造性。

大学生是具有认识和实践能力的主体,在成长的过程中,大学生都是积极主动,在教育教学活动中,大学生会通过自我控制与自我调节,努力协调好与活动相关的各种影响力量,使活动能最大限度地进行下去,大学生的这种主动性,是大学生发展的内在基础。

答案:

B。

(二)简答题

【例1】简述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核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学活动评价,要求考生了解教学评价的发展趋势。

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

教学评价理论在进入20世纪后得到了长足的发展,特别是近年后现代主义、多元文化思想、解释学等理念背景下,教学评价有了新的发展方向,其发展趋势主要表现为:

首先,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功能:

教学评价更关注评价的发展功能,即一方面兼顾社会对个人的要求,同时也尊重教师与学生的主体性,在评价功能上倡导通过评价发现问题、提出建议、解决问题,最终使人在评价中得到发展,淡化评价的甄别功能。

其次,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教学评价强调评价价值的多元化,评价主体的多元化,评价标准和方法的多元化。

再次,现代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广泛使用:

随着信息化、网络化的飞速发展,许多新的评价技术在教学评价中得到运用,教学评价强调要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提高评价的效率和准确性。

答案要点:

注重评价的发展性功能;重视教学评价的多元化;现代技术在教学评价中的广泛使用。

(三)辨析题(请针对以下命题判断对错,并简要陈述自己的判断依据。

【例1】教学内容的基础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

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等教育的特征,要求考生理解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

本题属于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

高等教育阶段是介于基础教育和参与社会工作之间的一个关键阶段,它要使受教育者系统地掌握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使他们能够作为高级人才推动和促进社会发展,因此,教学内容的高深性与专业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

“高深知识”是指随着现代科学不断的专门化、精细化和系统化而发展起来的,具有高度概括性、抽象性和前瞻性的深、专、广、难的知识。

知识的高深和专门化是相对于知识的基础性和共通性来说的,高深是程度特征,代表知识的难度和深刻性,专业性是组织特征,代表知识的门类和针对性。

答案:

这个说法是错的。

高等教育是建立在中等教育基础上的各种专业教育,它要使受教育者系统的掌握高深知识和专门知识以及相应的技能。

教学内容的高深性与专业性是高等教育区别于其他教育的本质特征。

(四)论述题

【例1】联系实际论述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

考查目的:

本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师职业生涯规划,要求考生能联系实际了解和理解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

此题考查了解、理解层次,中等难度题。

解析:

影响高校教师职业生涯成功的因素主要有:

(1)社会环境:

高校教师是生活在一定社会生活的人,他们的成长与专业发展难免会受到所处社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发展的影响,处在不同的社会阶段,处在不同的社会环境,高校教师的专业发展目标、任务、速度和感受也会不同。

(2)学校文化:

高校教师任职之前就读学校的文化氛围对高校教师的个性养成起至关重要的作用。

高校教师职业的社会化主要在任教之后完成,其任职之后所在学校的条件、管理方式、高校教师文化以及学校之外的社会文化结构是形成社会角色期望与规范的环境力量,这些环境力量对高校教师的角色态度、价值和行为产生重要影响。

(3)个人经历:

个人经历是指个体生活的经验历程。

高校教师个体的家庭环境、高校教师成长的“重要他人”、对高校教师从教产生特殊体验的“关键事件”等都对高校教师的成长产生影响。

(4)自我更新:

自我更新强调的是高校教师专业自主性的发挥。

高校教师专业自主是高校教师成长的根本动力,自我更新能力的发展是高校教师成长的结果,也是高校教师成长的根源。

答案要点:

社会环境;学校文化;个人经历;自我更新。

联系实际展开适当论述。

(五)材料分析题(仔细阅读以下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加以分析。

【例1】小李老师到一所高校任教半年多,他虚心好学,经常向

老教师请教“如何当好一名大学老师”。

某天,他请教张老师,张老师回答:

“你很努力,但在高校里科研才是你发展的硬件,它会影响你职称评定、评奖、晋级,你应该全身心搞科研,少在教学方面花费时间和精力!

”张老师的话让小李老师很困惑,他想起自己的导师,科研成果丰硕,在学界颇有声望,但仍然坚持给本科生上课,深受学生的爱戴和欢迎。

(1)依据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的有关理论,分析小李老师困惑的原因。

(2)谈谈你自己今后协调教学和科研两者关系的打算。

考查目的:

本小题主要考查的知识点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原则,要求考生能联系实际了解和理解高校教学与科研相结合原则的有关理论,考核考生识记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知识和运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知识分析现实高校教学和科研关系现状的能力。

此题属于运用层次,较难题。

解析: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是高校教学活动的原则之一。

教学和科研相结合原则要求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注重教效果的提升,这就要求高校教师注重创造,把教学实践和科学研究两者有机地结合起来,使教学和科研相互平衡,相互促进。

然而,当前一些学校的高校教师评价标准却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教师的职称评定、评奖、晋级等更多地是看科研成果,这种做法违背了高校教学活动的基本原则。

小李老师导师的做法值得肯定,较好地处理了教学和科研的关系。

答案要点:

高校教学与科研相互联系,相辅相成。

高校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既要注重教学任务的完成,又要注重教学效果的提升,把教学和科研有机结合,使二者同步反馈,相互促进。

小李老师的困惑原因:

一是张老师的说法和自己导师的做法有矛盾;二是高校教师评价系统存在重科研、轻教学的现象。

高校教学活动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原则,要求高校教师有自觉的教学与科研相结合的意识,把教学作为科研的基础,把科研作为促进教学水平的支撑;要求高校教师强化教学和科研相互反馈的意识和能力,善于把科学研究运用于教学实践,以教促研,以研促教,形成教学和科研的良性循环。

联系自身实际展开适当论述。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