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7349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5 大小:100.6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5页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5页
亲,该文档总共2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2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docx

抱箍法盖梁施工方案

昆明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工程三标

盖梁抱箍法施工方案

 

编制:

校对:

审核:

 

上海隧道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昆明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工程三标项目经理部

二0一二年七月

 

一、工程概况

昆明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工程3标(K7+6000~K14+000),全线共计6.4km。

施工范围分:

六甲乡高架桥、罗衙村主线桥、官宝路跨线桥、匝道工程(包含桥梁和道路)。

主线桥共计430片盖梁,匝道工程共计9片盖梁。

盖梁采用C40普通钢筋混凝土和C40预应力钢筋混凝土,孔道压浆采用C50水泥浆,预应力钢绞线采用抗拉强度标准值fpk=1860MPa、公称直径d=15.2mm的低松弛高强度钢绞线。

盖梁工程量具体如下:

里程

单位工程

盖梁(榀)

是否有预应力

K7+600~K9+933

六甲乡高架桥

136

K9+933~K12+873

罗衙村主线桥

220

K12+873~K14+000

官宝路跨线桥

74

E-WK0+190.385~E-WK1+088.66

匝道工程

9

本方案适用于罗衙村主线桥盖梁施工、官宝路跨线桥和匝道工程部分盖梁施工。

二、编制依据

《公路桥梁施工技术规范》JTG/TF50-2011

《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土建工程)JTGF80/1-2004

《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2-2007

《组合钢模板技术规范》GB50214-2001

《预应力混凝土用钢绞线》GB/T5224-2003

昆明南连接线高速公路工程桥墩参考图(图号:

南连施桥参05)

六甲乡高架桥相关施工设计图

罗衙村主线桥相关施工设计图

官宝路跨线桥相关施工设计图

匝道工程相关施工设计图

三、施工进度安排

从2012年8月28日起开始施工,到2013年6月30日施工完毕。

劳动力根据工程进度和需要进行配置,目前开工就配备项目管理人员39人、现场技术人员8人、技术工人30人及其他后勤人员若干。

四、盖梁施工方法及抱箍法施工编制说明

4.1施工方法

4.1.1盖梁高度离现有施工地面0.5m范围内的,采用在原地基或道渣碾压夯实后,浇筑10cm厚的C20混凝土,铺设钢模,绑扎钢筋,浇筑盖梁混凝土。

4..1.2盖梁高度离现有施工地面超过0.5m的,采用抱箍法施工,在支撑体系上立钢模,绑扎钢筋,浇筑盖梁混凝土。

4.2抱箍法施工编制说明

4.2.1抱箍主要由柱箍、牛腿、紧固件及工字钢四部分组成,采用在柱墩顶部偏下位置设抱箍,根据柱间距和盖梁结构尺寸,选择两根适当型号的工字钢架设在抱箍两侧的牛腿上,作为盖梁模板去撑梁,这样不受地形约束,彻底解决了因地基而影响盖梁施工的技术难题。

4.2.2柱箍采用A3钢,厚度1.2cm,高度42cm,考虑到安装方便,圆柱一般分两片拼装,抱箍内用万能胶粘贴8mm厚的橡胶垫。

4.2.3牛腿采用A3钢,顶板尺寸为1.2×60×90cm,劲板尺寸为1.2×50×50cm。

4.2.4紧固件采用A3钢,使用1.6×20×50cm钢板,设3道1.2cm厚劲板,每个紧固处设连接螺栓2排共8个,采用高强螺栓,直径3cm。

4.2.5沿盖梁方向设置I32C工字钢,立柱每侧各1根,作承重使用,工字钢紧贴立柱,牛腿剩余位置可铺设木板作施工平台使用,但不得承受其它机械重量。

工字钢上方搭设10×15cm方木,方木上方直接铺设竹胶板。

4.2.6为防止工字钢侧向倾覆,两根工字钢之间用16mm对拉螺杆穿过工字钢腹板连接,内侧用钢管支撑,对拉螺栓穿过钢管。

4.2.7为方便抱箍安装,在安装阶段临时设一小抱箍,以作抱箍安装时的临时受力平台。

小抱箍采用A3钢,厚度0.8cm,高度10cm,分两片拼装,紧固件采用两个普通螺栓。

若工人安装熟练,可省去此步。

五、盖梁施工工艺

5.1凿除柱顶浮浆

将柱顶砼浮浆全部凿除,裸露新鲜砼。

并冲刷干净,以保证墩柱与盖梁砼联接牢固。

5.2安装盖梁承重抱箍

盖梁抱箍施工之前,进行施工放样,测出两墩柱的中点和墩顶标高,同时计算出盖梁施工期间的支撑体系的总高度和各分部支撑的高度,利于施工时按各部情况调整支架的标高,满足施工要求。

根据施工支撑体系(其中支撑体系的总高度为:

工字钢高度、方木高度、竹胶板高度这几项支撑体系的高度之和)的总高度算出盖梁底模顶面与抱箍顶面的施工高度,在墩柱上定位抱箍时,先根据盖梁底的设计标高减去支撑体系到抱箍顶面的施工高度,即为抱箍的顶面标高,采用挂尺的方法把地面标高引到墩柱上,并在墩柱上标示出抱箍的顶面高程线。

在抱箍上墩柱前,对抱箍进行除锈,除去抱箍内侧的铁锈,防止铁锈减弱抱箍与墩柱的摩擦系数,并避免在拆除抱箍后,铁锈影响墩柱的外观,增加不必要的除锈工作。

抱箍上墩柱时,先把墩柱施工时搭设的施工脚手架拆除到架设抱箍的标高位置,这样可以提前为架设工字钢施工腾出空间,同时为吊装工作提供方便。

抱箍吊装时先在施工脚手架上搭设脚手板,为紧固抱箍螺栓提供操作平台。

并在地面上先把两片抱箍用螺栓进行初步连接,在用螺栓把抱箍的孔位逐一连接好以后带上螺帽,螺帽的拧紧程度只是把螺帽拧到能看到外帽沿与螺杆相平即可,然后用方木条卡入抱箍之间的缝隙临时楔紧。

然后用钢丝绳穿入抱箍的牛腿顶部用于固定工字钢的螺栓孔内,对称穿入后进行抱箍吊装,吊装方式从墩柱上方把抱箍套在墩柱外侧,并且用人工在墩顶进行辅助定位,加快施工进度。

在进行抱箍紧固时,对每个高强螺栓都平行施加预拉力,即把每侧的螺栓都均匀拧到相似的坚固程度,观察抱箍与墩柱的结合面,防止由于不均匀拧紧高强度螺栓引起墩柱受到偏压,造成施工隐患。

同时也注意抱箍的各个板面及焊缝的情况,观察有无变形或开裂等情况。

检查好抱箍后,用吊车在抱箍的牛腿上架上工字钢,并在两根工字钢之间装上横向拉结杆件,防止吊装及定位过程中发生横向失稳引发意外。

共设8根拉杆,每根柱子前后侧各设一根。

拉杆采用Φ16圆钢两端攻丝后制作而得,长度为:

柱子直径+工字钢宽度+5mm厚度垫板×2+每端预留长度10cm×2,每端拱丝长度10cm。

5.3施工放样

测量人员将盖梁轴线放出后,施工人员按盖梁轴线和盖梁标高安装底模,并调整盖梁底模达到设计高标。

5.4盖梁纵梁和横梁安装

在所有墩柱的抱箍安装以后,利用汽吊将工字钢装置在抱箍牛腿上,用作纵梁用,为防止两个工字钢侧向倾覆,用3对16mm对拉杆穿过工字钢腹板和两工字钢之间的钢管。

当纵梁安放完毕后,在所有承重纵梁安装好以后即可在其上边安放横梁。

在工字钢顶铺设10×15cm方木,方木间距10cm方木上方直接铺设模板。

5.5盖梁底模安装

盖梁模板采用定型钢模由专业模板厂设计制作。

承重工字钢搭设完毕后,将盖梁底模安装就位,底模安装应在跨中预留5-8mm的上拱度,按抛物线布置,以消除由于承重工字梁受荷载作用后引起的下挠,盖梁底模标高安装施工误差不应大于±5mm,轴线偏位误差不应大于±10mm,模板接缝间要垫3mm厚的橡胶条,防止接缝漏浆造成砼面色差或麻面。

5.6安装盖梁钢筋

盖梁骨架钢筋在已铺好的底模上制作,先在底模上按图纸将主筋位置用石笔划出。

间距一定要计算准确,并在相应的钢筋上用石笔划出,进行布置。

伸入盖梁的柱筋如与盖梁的主筋相干扰,可适当调整柱筋。

钢筋连接均采用焊接。

5.7安装盖梁侧模

侧模安装前均匀涂刷脱模剂,侧模与侧模、侧模与底模之间的接缝要紧密,加垫橡胶条防止不漏浆。

模板各部位支撑、拉杆要稳固。

安装完毕后,仔细检查各部位尺寸以及稳定性。

5.8砼浇注

砼浇注前,应报请监理工程师检查模板各部位尺寸是否正确,接缝是否严密,支撑、拉杆是否稳固以及钢筋、预埋件位置等是否正确。

以上各项全部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浇注砼。

待砼罐车运输砼到达现场、泵车送砼入模。

浇注顺序从与墩柱联接部位开始向两端分层浇注,砼振捣以砼面停止下沉,并无明显气泡上升、表面平坦一致为宜。

在灌注上层砼时,要将振捣棒插入下层砼内不少于10cm。

砼振捣时严禁碰撞钢筋和模板,浇注砼时要留足够数量的砼试件。

5.9养生

砼初凝后,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盖洒水养生。

5.10拆侧模

当盖梁砼强度达到拆模设计要求后,在不损坏棱角的情况下拆除侧模,侧模拆除后,立即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盖洒水养生。

5.11拆底模

当盖梁砼强度达到设计强度80%以上时,拆除承重底模,拆模后,立即用土工布或塑料布覆盖继续洒水养生。

六、盖梁安全保证措施

6.1施工准备

⑴熟悉、审查图纸及相关文件,贯彻设计意图

⑵掌握地形、地质、水文条件,作好安全施工准备

⑶机、料、人的准备以及劳动力的组织和计划,

⑷对相关人员进行安全交底。

⑸在盖梁施工作业,所用机械设备要有可靠的接地措施,具体由项目部安质部与电工班检查落实

⑹盖梁施工所属区域管理人员领导小组

组长:

陈懿

副组长:

葛元伦

成员:

董胜利郑宏郑奇烈

6.2安全防护措施

6.2.1施工准备阶段安全预防措施

(1)模板施工,浇筑混凝土过程风险大,隐患多,是施工重点控制环节之一。

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对上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安全操作培训

(2)责任心强、业务精干、思想素质优秀的工区管理人员,充实到施工生产一线,切实保证现场施工组织管理

(3)进入高空作业区域配专职安全员对施工现场不间断巡逻监控

(4)盖梁施工平台采用脚手架及脚手板铺设,周围采用钢管做护栏,并布设安全网;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工作,操作防护架上设置通道爬梯。

6.2.2盖梁施工安全预防措施

(1)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系安全带,戴安全帽;上下交叉作业时采取隔离措施。

(2)施工平台采用脚手架及脚手板铺设,周围采用钢管做护栏,并布设安全网;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工作,操作防护架上设置通道爬梯;

(3)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经济责任制,设立专项职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员。

(4)在施工区设立安全文明生产警示牌,并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立。

(5)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要做到持证上岗。

(6)设有专门的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内外在安全问题的检查与督促。

(7)用电开关板均做成盒式,专人操作,电工持证上岗。

(8)保证钢管支架的稳定性:

钢管底部支垫脚手板,支架底落在硬地基上,支架连接牢固,做到立杆竖直、横杆水平、剪刀撑到位。

(9)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随时检查,并有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凡从事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特种作业安全培训,通过考试合格持证才能上岗操作,以避免发生各类事故。

6.2.3安全管理组织机构图

七、质量保证措施

7.1质量控制点

抱箍设计,柱箍螺栓扭矩检查。

要求技术人员在设计时受力计算准确,施工时技术人员、质量员及相关人员要随时螺栓扭矩进行检查。

7.2停点检查

停点一:

抱箍安装前对抱箍进行外观质量检查。

停点二:

抱箍紧固件拧紧后对紧固件端板的空隙和螺栓扭矩进行检查。

停点三:

工字钢安装前,对砂箱顶面高程进行检查。

停点四:

浇注混凝土前,对螺栓扭矩再次进行检查。

7.3钢筋制作及安装要求

钢筋弯制和末端弯钩、钢筋连接应符合设计技术规范要求,钢筋应平直、无损伤、不得有裂纹,结疤和折叠。

钢筋表面和钢筋接头表面不得有焊渣、油污、颗粒状或片状老锈等。

钢筋的连接应符合设计要求,其中在1.3倍搭接长度内接头不大于25%;焊接接头在35d范围内接头不得大于50%,接头要错开盖梁最大正负弯矩位置处,并不得在斜截面位置设置接头。

钢筋加工及安装允许偏差

序号

检查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同排受力钢筋间距

±10

每个构筑物

4

用钢尺量

2

箍筋、横向水平筋间距

+0-20

5

连续量取5个间距,其平均值计1点

3

钢筋骨架尺寸

±5

3

用钢尺量

宽、高

4

弯起钢筋位置

±20

3

用钢尺量

5

保护层厚度

±5

3

沿模板周边检查,用钢尺量6点

7.4模板安装要求

模板、支架设计必须经过承载力计算,满足强度、刚度、稳定性要求。

模板拼装过程中,模板应支撑牢固,拼缝接触密实,接触面不得有错台,拼装完成后,待质量员验收合格后方可吊装至支架上。

盖梁模板安装允许偏差表

项次

项目

允许偏差(mm)

检验频率

检验方法

范围

点数

1

相邻两板表面高低差

≤2

每个构件

4

用钢尺量

2

模板表面平整度

≤3

4

用3m直尺

3

垂直度

0.3%H,且不大于20

3

用垂线或经纬仪检验

4

模内尺寸

+3,-5

2

用钢尺

5

轴线位移

≤8

2

用经纬仪

6

支承面高程

+2,-5

1

用水准仪测量

7.5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

遵循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观点和方法,按照国际ISO9002操作标准,根据我公司制定的《程序文件》和《质量手册》,建立健全质量保证体系,严格按体系运作,开展全员、全过程的质量管理活动。

成立在质量监督站和驻地监理工程师指导下的质量管理小组,做好各种记录,如每道工序的施工负责人姓名、所用材料的产地、批次、复检报告编号、采购人员姓名等,保证工程质量责任到人,实行全过程控制,使工程质量始终处于受控状态和可追溯性。

班组内成立QC小组活动,由专职质检员任组长,充分开展全面质量管理,使工程质量稳步上升。

7.6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图

八、劳动力计划

工种

盖梁施工劳动力投入计划

1

2

3

4

5

6

7

8

9

10

管理人员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39

钢筋工

8

8

16

48

48

48

48

32

16

8

木工

8

8

16

48

48

48

48

16

16

8

砼工

4

4

8

24

24

24

24

8

8

4

机械工

6

6

6

6

6

6

6

6

6

6

特殊作业人员

3

3

3

6

6

6

6

3

3

3

合计

68

68

88

171

171

171

171

104

88

68

九、机械、设备投入计划

序号

机械名称

单位

数量

备注

1

汽车吊

3

25T

2

挖机

3

2

振动棒

15

3

运输车

6

4

发电机(75kw)

3

5

电焊机

4

6

盖梁模板

9

含抱箍

十、盖梁施工安全应急预案

10.1目的

在盖梁施工过程中为降低或减少因高空坠落、起重伤害、触电等重大生产安全事故给人员带来危害,或对财产造成损失,避免由于突发事件造成混乱或由于职责不清造成指挥失灵、事态失控,结合本项目部实际情况,制定此应急预案。

10.2本方案可能发生的不安全因素

(1)高空坠落现象

(2)触电现象

(3)起重伤害现象

(4)模板、支架塌落现象

10.3对不安全因素的预防措施

10.3.1针对高空坠落现象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①高空作业时施工人员系安全带,戴安全帽;上下交叉作业时采取隔离措施。

②施工平台采用脚手架及脚手板铺设,周围采用钢管做护栏,并布设安全网;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工作,操作防护架上设置通道爬梯;

③制定安全文明施工经济责任制,设立专项职安全文明生产监督员。

④在施工区设立安全文明生产警示牌,并做好安全防护设施的设立。

10.3.2针对触电现象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①用电开关板均做成盒式,专人操作,电工持证上岗。

②必须制定安全操作规程和安全检查制度,严格执行,随时检查,并有必要的安全保护设施,凡从事电工、电焊工等特种作业人员,必须接受特种作业安全培训,通过考试合格持证才能上岗操作,以避免发生触电事故

③雨天禁止施工。

④设有专门的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内外在用电问题的检查与督促。

10.3.3针对起重伤害现象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①所有参与起重机械手要做到持证上岗。

②设有专门的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内外在起重安全问题的检查与督促。

③对参与起重人员的工人进行安全教育技术交底。

④派专人指挥起重机械的使用。

10.3.4针对模板支架塌落有以下几点预防措施

①模板施工,浇筑混凝土过程风险大,隐患多,是施工重点控制环节之一。

因此,在施工准备阶段对上述工程施工的各个环节作业人员都要进行岗前安全操作培训

②选责任心强、业务精干、思想素质优秀的工区管理人员,充实到施工生产一线,切实保证现场施工组织管理

③盖梁施工平台采用脚手架及脚手板铺设,周围采用钢管做护栏,并布设安全网;为方便施工人员上下工作,操作防护架上设置通道爬梯。

④保证钢管支架的稳定性:

钢管底部支垫脚手板,支架底落在硬地基上,支架连接牢固,做到立杆竖直、横杆水平、剪刀撑到位。

⑤在浇筑混凝土之前对所有的螺丝进行彻底检查,确保支架的稳定性。

⑥在混凝土浇筑时,派专人对支架和模板进行观察,一旦发现问题,立即停止浇筑。

10.4应急救援预案

10.4.1成立应急预案组织机构

(1)指挥部组成人员及职责

项目部应设置应急指挥部,办公室设在项目部办公室,总指挥由项目经理葛春旭担任,副总指挥由项目副经理陈懿担任。

指挥部成员由项目部相关管理人员组成,职责如下:

1)指挥长—葛春旭:

接到警报后,应迅速了解事故情况,作出指示决策,下达应急抢险命令,向上级相关部门汇报事故情况。

2)副指挥长—陈懿

根据指挥长下达的抢险命令,组织各专业抢险队开展抢险工作,并配合事故通报和事故处理工作,负责各抢险专业队之间的组织协调工作。

3)相关管理人员

①安全员—何益:

负责事故的接报;配合主管领导做好事故的评价及传递、上报等信息处理工作;做好事故现场记录、拍照、收集证据工作;根据领导指示、决策,做好上情下达,协调有关工作事宜;代表指挥部对外发布有关抢险进展情况、支援、求救信息。

②技术员—王彬彬:

组织安全、技术人员尽快掌握事故发生程度,了解各类技术参数,预测事故发展,负责事故抢险方案的制定,协助主管领导处理事故和落实抢险方案。

③施工员—董凌霄:

就近调集并配发抢险所需的材料、机械设备,保证抢险物资的运输;迅速开展救助疏散工作。

④其它管理人员:

根据现场抢救机构的指令,及时组织调配抢险物资、设备和技术人员,投入现场抢救工作。

(2)救援专业队组成和分工

项目部设置了救援专业队,明确相关职责和分工,人员由管理人员和各班组工人组成,由指挥部统一指挥调动。

1)现场处理组:

负责深入现场掌握情况,报告事故处理和进展情况;传达领导指示,协调有关单位的救援工作;配合警戒维护组对现场无关人员进行疏散和撤离。

2)专业抢险组:

负责对事故进行现场救治,如采用挖掘机、吊机进行工程拆除、抢救被围困人员,及时撤离伤亡人员。

3)警戒维护组:

负责设置警戒区域,维护现场秩序,疏通道路,组织危险区无关人员疏散和撤离,劝说围观群众远离事故现场。

4)医疗救护组:

负责伤员的救护,开设现场急救所,保证救治药品和救护器材的供应。

5)交通运输组:

负责现场抢险设备、人员、药品等急需物资的运送,疏散现场人员。

6)后勤保障组:

负责保障抢险救援物资的供应,协助医疗救护组处理伤员的救护工作,安排指挥人员和抢救人员的食宿和伤员的转移。

7)善后处理组:

负责做好群众的思想稳定工作,妥善处理好善后事宜,消除各种不安全、不稳定因素,控制事态的进一步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事故造成的损失。

8)机动预备组:

弥补救援力量的不足,由总指挥临时决定调动和投入。

10.4.2抢险物资的配备

(1)通讯器材:

应急指挥部应事先制定通讯联络方法,配备移动电话,并要求有人员熟悉使用方法;

(2)防护用品:

抢险救援人员在抢险作业时应配备防护衣、防护帽、防护眼镜和面罩及相应的防护用品;

(3)辅助工具:

应急照明、移动照明、扩音话筒、帐篷、雨具等其他工具。

应事先配置并有适当数量的储存;

(4)急救设备:

急救器材、药品,运送工具(担架、轮椅、车辆等);

(5)抢险与抢修设备:

工程车辆、营救设备、其他维修、检测、现场量测设备;

10.2.3事故处置程序

处置程序:

发现事故和事故征兆→报警→接报→发出救援命令→开始救援→现场处置→结束紧急状态

(1)发现事故和事故征兆

发现事故和事故征兆后,现场负责人应及时准确了解事故情况。

(2)报警

现场负责人将掌握的情况及时报告项目部值班人员,必要时拨打110、112。

(3)接报

值班人员负责接报工作,必须向报警人问清事故发生时间、地点、单位、性质、危害程度、范围等事故基本情况及报警人姓名和职务,并及时向总指挥和相关管理人员汇报。

(4)发出救援命令

指挥部主管领导接到事故报告应立即赶赴现场深入了解事故情况,根据具体情况做出果断安排:

事故较小,可由事故发生区域自行抢险自救;事故较大,发出救援命令,迅速启动应急救援专业队伍;事故严重项目部无自救能力,发出救援命令的同时,及时向外部各方求救。

(5)开始救援

事故发生后,各专业救援队接到指挥部发出救援命令后,必须迅速赶赴现场进行开始抢险。

(6)现场处置

1)现场处置原则:

员工安全优先,防止蔓延优先。

2)现场处理组及时深入现场了解掌握事故情况和发生的原因,迅速疏散现场与抢险无关人员和围观群众。

警戒维护组同时封锁事故现场,拉起隔离带,划出各类抢险、抢救区域(如救护区、运输通道、抢险区等),保证良好的现场抢险秩序。

3)医疗救护组直接进入现场将伤员运至指定地点进行救护,及时检查每位伤员的伤势,决定现场救治、外送转移,还是现场急救后转移等,交通运输组及时提供运送伤员的各类车辆。

4)专业抢险组根据情况选择适合的机械设备和器材及时进入事故现场进行现场抢险,采用人工、机械清除障碍,救助围困人员,及时撤离伤亡人员;清理、拆除危险物品,对事故源头采取临时封闭措施,防止事故再发生,

(7)结束紧急状态

事故已受控制,伤员已全部撤离现场得到妥善安置,由总指挥发出结束紧急状态命令,现场抢险工作完成。

10.2.4事故调查

(1)事故调查处理坚持“四不放过”原则,即事故原因分析不清不放过;事故责任者和群众没有受到教育不放过;事故责任者没有受到严肃处理不放过;没有采取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不放过。

(2)事故调查组根据所发生事故的具体情况由事故发生单位的归口管理部门、工会派员参加,必要时聘请专家技术人员参与。

(3)事故调查工作程序坚持分级管理上下对口的原则,调查组人员要在做好事故救援、现场保护的基础上,尽早开展事故现场勘察工作,做好事故目击证人和有关当事人的询问笔录,确保掌握事故的真实性,主动配合上级调查组做好查处工作,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事故调查报告。

10.2.5应急预案的演练和评审

项目部定期组织应急预案的演练,提高救援的实战能力。

在演练后,项目部及时组织对应急预案进行评审,并对预案进行修改。

 

十一、盖梁抱箍法施工设计计算

11.1荷载计算

①模板自重标准值0.3kN/m2

②新浇筑钢筋砼重度26kN/m3,结构重要性系数1.0,底板尺寸14.8×2.0m

82.12×26/(14.2×2.0)=75.18kN/m2,

③施工综合荷载标准值2.5kN/m2,

④倾倒混凝土荷载4.0kN/m2,

⑤振动混凝土产生的荷载2.0kN/m2,

⑥I32C工字钢重量15.8×62.74×2=1262.7×2=1982.6㎏

总荷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