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75421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3 大小:59.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3页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3页
亲,该文档总共23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23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部编人教版中考 语文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docx

部编人教版中考语文根据语境补写句子专项训练及答案

一、中考语文专项练习:

根据语境补写句子

1.仿照下面歌词中画线的句子,把内容补充完整。

中国心,中国梦

盘旋在泰山之巅

激荡在东海浪尖

唤醒了北归大雁

穿越了南国云烟

梦想就在我的心间

谁也无法阻挡我们向前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________

(结构相近,内容与“中国梦”相关且搭配得当,至少有两句押韵)

怀着一个强大的信念

美好的憧憬全都实现

(节选自《中国心,中国梦》歌词,有删改)

【答案】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赢得了世界点赞(或灿烂了人民笑脸);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理解和仿写的能力。

注意示例语句的结构特点,句子为动宾结构,考生要结合诗歌的整体进行作答,注意结构的些微变化。

故答案为:

1、翱翔在九霄云天(或飘扬在丰收农田)2、绽放在绿色家园(或舞动在丝路沿线)3、赢得了世界点赞(或灿烂了人民笑脸)4、收获了金色年华(或搭建了互惠空间)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的仿写能力。

解答此题,首先要注意理解例句,注意例句的结构特点,修辞运用。

在内容上要注意上下文的联系,要与句子的主题一致。

2.五月,南京的初中生又迎来了一年一度的语文盛会——“汉语周”。

初三学生小可和轩轩结伴来到“汉语之星”大会的现场,参与答题活动。

灯谜题

谜面:

天女织彩霞

(打南京一特产)

谜底:

_______

对联题

上联:

乌衣巷

下联:

______________

诗词题

春风知别苦,不追_______青。

——李白《劳劳亭》

A.松枝     B.柳条

(1)小可一下猜出了灯谜的谜底是“云锦”。

她对轩轩说:

“天女纺织,用的是云;________,绚烂绮丽,所以谜底是‘云锦’。

”请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2)完成对联题时,小可和轩轩先后写下了“雨花石”“莫愁湖”“黄山路”“白鹭洲”等,她们对“白鹭洲”最满意。

请运用对联知识作比较,说说“白鹭洲”好在哪里。

①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

________

②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

________

③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

________

(3)轩轩成功选择了“柳条”作为诗词题的答案。

她很喜欢这两句诗,想将其嵌进给小可的毕业留言中。

请替轩轩写一段这样的留言。

(不超过50字)

【答案】

(1)彩霞似锦

(2)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

;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解析】【分析】

(1)本题要求用一个主谓短语补全小可的话。

天女纺织,用的是云,织出来的是彩霞,彩霞怎么样呢,联想到南京的纺织品特产“云锦”,因此彩霞似锦。

(2)对联要求上下联字数相同,相对应的词语词性相同,语义相关,平则相对。

“乌衣巷”是一个地名,这是一个偏正短语,“巷”是仄声,据此与“雨花石”相比,“白鹭洲”好在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与“莫愁湖”相比,“白鹭洲”好在:

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与“黄山路”相比,“白鹭洲”好在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本题要求写一段留言,只要能用在这两句诗,文从字顺即可。

如:

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故答案为:

(1)彩霞似锦;

(2)①意思相关,上下联都是地名。

②词性相对,“白鹭”对“乌衣”,“洲”对“巷”,十分贴切。

③平仄相协,末字“洲”是平声,符合对联的要求。

(3)三年同窗,分别在即,真希望“春风知别苦,不遣柳条青”,好朋友永远在一起。

【点评】

(1)本题考查根据语境补写短语的能力。

答题时要结合谜面、语境进行考虑,还要根据主谓短语的特点进行答题。

(2)本题考查补写对联的能力,拟写对联的要求是:

①字数相等,断句一致。

②平仄相合,音调和谐。

传统习惯是“仄起平落”,即上联末句尾字用仄声,下联末句尾字用平声。

③位置相同,词性相对。

一般称为“虚对虚,实对实”,就是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而且相对的词必须在相同的位置上。

④内容相关,上下衔接。

上下联的含义必须相互衔接,但又不能重复。

(3)本题考查写留言的能力。

答题时只要能用上所给的诗句,语句准确、连贯,符合意境即可。

 

3.在下面横线处填上适当的语句,要求内容相关、句式相似,能和整段的意思自行衔接,前后呼应。

根深才能叶茂,这是自然界的一条规律。

莲和萍的对比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为什么莲能开出艳的花,________,却不见萍的结果?

这是因为________,________,而萍却居无定所,随波逐流。

【答案】结出丰硕的果;莲能纹丝不动;扎根大地

【解析】【分析】解答此类题时要求学生平时加强阅读领悟能力的培养,具备较强的逻辑分析能力,通过抓关键词,抓中心句,句与句之间的连接词去逐句推敲。

从“却不见萍的结果”说明前一句要写莲的“果”;后两个填写的内容要依据“而萍却居无定所,随波逐流”来写,从上下文来看,莲与萍的表现应该是相反的。

据此可以解答。

故答案为:

结出丰硕的果;莲能纹丝不动;扎根大地。

【点评】本题考查句式衔接的能力。

答题时应注意,仔细斟酌上下句的联系、衔接和呼应,做到话题统一,句序合理,衔接和呼应自然。

4.在下面文段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

每处不超过10个字。

要熬一锅好粥,首先要有“好米”,米好,是粥好的前提;有了“好米”,还须用“文火”,即要用比较弱的火用心来熬;除此之外,①________,一锅好粥,少说也得熬一个小时。

②________,要遵循“好米、文火、持续”三大法则。

③________,用心细读,持之以恒地读,才能把书的精髓融入到一个人的血脉之中,让人享用不尽,受益无穷。

【答案】熬粥还要持续;读书如熬粥;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

【解析】【分析】第①处谈熬粥的第三个法则,答案中的关键词语是“持续”;第②处承上启下,由上段写“熬粥”过渡到下段写“读书”,标准答案应该是“读书也如熬粥”或者“读书也如此”;

第③处谈读书的第一个法则,也就是“好米”,当然,这里必须将“好米”说成“好书、优秀作品、经典名著”等。

故答案为:

熬粥还要持续;读书如熬粥;只要做到读经典好书。

【点评】本题考查补写句子。

答题时应注意,揣摩语段的整体意义,理清各个句子内容和相互关系,联系选段内容与整体语段的语境补写句子。

5.在下面一段文字的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

①________。

与中国传统建筑形式相比,它时尚前卫的半椭圆形建筑造型,让人们在视觉与心理上都感到很新奇,这就很有戏剧那营造冲突的重要特征;它的屋面前后两侧有两个三角形的玻璃幕墙切面“开裂”地暴露出部分内堂,“犹抱琵琶半遮面”,引发出人们想要一探究竟的好奇心,②________;它四周环绕人工湖,其倒影与湖水的波光交相辉映,湖下有一条80米长的水下通道连接演出大厅,这就很有戏剧那幕幕推进以达高潮的特点,这些独特的设计创意让国家大剧院显得“浑身是戏”。

【答案】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富有戏剧性的审美追求;这就很有戏剧那欲言又止地设置情节的特点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续写。

词和词组按一定的规律组合在一起,成为能表达一个完整意思的话,这就是句子。

为了把意思表达完整,句子必须具备一些基本成分,基本成分齐全的句子,叫做完整句。

根据“它时尚前卫的半椭圆形建筑造型,有戏剧那营造冲突的重要特征,犹抱琵琶半遮面”归纳为“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富有戏剧性的审美追求”。

根据“这些独特的设计创意让国家大剧院显得浑身是戏”归纳为:

“这就很有戏剧那欲言又止地设置情节的特点”。

故答案为:

①北京国家大剧院的设计风格表现出富有戏剧性的审美追求;②这就很有戏剧那欲言又止地设置情节的特点。

【点评】本题考查句子的衔接和续写。

补充句子要遵循原则:

话题要一致,上下文衔接得体;结构、句式要一致;注意修辞、手法等的运用。

 

6.阅读下面文字,补写两个句式一致、语意连贯的句子。

   校园里,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上下楼梯时的靠右行走,________,表现在阅览室取书时的轻拿轻放;校园外,你的文明,也许就表现在公交站台的有序上下车,________,表现在公共场所中的轻言细语……

【答案】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观赏

【解析】【分析】此题考查的是仿写句子。

仿写时注意从形式和内容两方面去把握即可。

示例:

表现在同学有困难时你的伸手援助。

表现在帮助陌生人时的真诚耐心。

据此理解作答。

故答案为:

表现在接受同学帮助时的真诚道谢;表现在参观博物馆时的静静观赏。

【点评】仿句是按照题目已经给出的语句的形式,再另外写出与之相仿的新句,仿句只是句式仿用,文字内容不能完全一样。

最后要给仿写的句子“体检”,看它是否有语病,是否和原文内容一致、句式一致、修辞一致。

能否与原文语意相连、文脉相通、融为一体。

7.结合语境补写句子,使之构成语意连贯的排比句。

幸福都是奋斗出来的:

农民因为在广表的田地间辛勤劳作,才有了五谷丰登的幸福;运动员因为在激烈的赛场上驰骋拼搏,才有了超越自我的幸福;________,________。

【答案】学生因为在繁重的学业里刻苦奋斗;才有了金榜题名的幸福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语句补写。

这需要兼顾话题(有共同的话题)、句序(合理的句序)和语言的运用(语言的衔接与呼应)三个方面,同时还要注意语境、句式的协调一致。

通读可知,这段话讲述的是不同人群的“幸福”。

注意句式为“……因为……,才有了……的幸福”,同时还要注意对应位置的词性要求。

可以选取一个人群,写出其奋斗出“幸福”的过程即可。

故答案为:

学生因为在繁重的学业里刻苦奋斗;才有了金榜题名的幸福。

【点评】补写句子是指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根据语言表达的需要,参照题干所提供的句式,另写一个或多个句式相同、内容与上下文衔接的句子。

补写要注意三点,一是注意句式,二是注意修辞,三是注意字数,另外还要注意语意通顺,内容相关。

8.结合上下文,在画线处补写句子,使语意连贯。

在人类文明的进程里,城市的产生和发展是关键的一步。

一般而言,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

①________,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市的功能主要是流通,交易场所、街道是主要设施,②________。

从防御趋向流通,反映了由军事和政治意义的城镇向现代以经济、文化为主的城市的发展走向。

【答案】城的主要功能防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解析】【分析】第①句的分号表示的是两个并列的分析,后半句说明的是“市的主要功能”,由①前“句子城的发展往往早于市”及“城墙、堡垒、护城河构成防御设施”可知,①后应填“城的主要功能是防御”。

结合以上内容分析,再结合“封闭是其主要特征”,可知②后应填“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故答案为:

城的主要功能防御;开放是其主要特征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连贯句子的能力。

要在理解文段内容的基础上,联系上下文选择合适的句子。

注意一定要分析出前后内容之间的逻辑关系。

9.根据语境,依照画线句子,将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如果忘记是春天里消逝的冰层,那么铭记就是灼灼其华的桃花;如果忘记是夏季里落英缤纷的桃瓣,那么铭记就是映日别样红的荷花;如果忘记是秋季里已无擎雨盖的荷花,那么铭记就是犹有傲霜枝的金菊;________,________。

【答案】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那么铭记就是犹有暗香的雪梅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作答仿写类题目时,一定要看清题目的具体要求,分析透彻例句的特征,掌握遣词造句的必要方法。

所仿写的句子一定要与例句主题相关,格式相同,修辞一样。

本题需要注意的是比喻修辞方法的应用,注意对应上一句的“菊花”,下一句用冬天的“梅花”。

故答案为:

如果忘记是冬季里比西风更瘦的残菊  那么铭记就是犹有暗香的雪梅

【点评】补写句子,要求所补写的句子内容贴切、语意连贯、逻辑严密,并且不能照抄材料,另有字数限制。

解答这类补写填空题目,关键就是认真研究分析画线处的上下文,通过对材料的勾画、归纳等手段,确定所补写句子的内容。

10.按要求答题。

   每一期《朗读者》都有一个关键词,例如“陪伴”“选择”“第一次”等,请你依照示例也确定一个关键词,围绕这个关键词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并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示例:

关键词:

母爱

课文题目:

《金色花》

理由:

母爱足世界上最伟大的情感之一,泰戈尔的《金色花》以诗一般的语言抒发了对母亲的眷恋和热爱之情。

关键词:

________

课文题目:

________

理由:

________

【答案】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以及后来读书的三味书屋,在这两个地方所写的事情,充满着童年的乐趣,不禁勾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篇表现童年快乐的美文。

【解析】【分析】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章的理解掌握。

首先要确定一个关键词,然后围绕这个关键词从初中语文课本中选择一篇课文,说说选择它的理由。

例如可以选择“陪伴”,代表作是《散步》,围绕一家人在一起最温馨的时刻莫过于陪伴彼此来谈理由即可。

也可以选取其他主题,例如自然、生命、父爱、童趣等。

故答案为:

童趣;《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作者在文中回忆了儿时的乐园百草园,以及后来读书的三味书屋,在这两个地方所写的事情,充满着童年的乐趣,不禁勾起我们对童年的回忆,是一篇表现童年快乐的美文。

【点评】本题考查学生对课内文章的理解掌握情况,要求考生结合示例,选取关键词,围绕关键词选取文章,理由要合理,语言表达要连贯简洁。

11.学校举行“悦读文化周”系列活动,请你完成以下学习任务。

   《红楼梦》第四十回中,刘姥姥二进贾府,受到款待,家席上,“凤姐手里本着西洋布手巾,裹着一把乌木二镶银箸,按席摆下”,“单拿了一双老年四楞象牙镶金的筷子给刘姥姥”。

同学们发现“筷子”的称呼有变化,于是做了一番探究,以下是同学们的两个发现:

   一是称呼的变迁。

“筷子”最早称为“箸”,因“笔”与“住”、“蛀”同音,江浙皖一带的船民担心船被停住、被蛀,于是反其意称“箸”为“快儿”。

又因为大多数“快儿”是用竹子所做,于是在“快”字上加了竹字头,成为“筷子”。

   二是筷子的形状、构成、长度很有文化内涵。

筷子一头圆,象征天,一头方,象征地,对应天圆地方——这是古人对世界基本原则的理解。

手持筷子时,拇指食指在上,无名指小指在下,中指在中间,是为“天地人”三才之象——这是古人对人和世界的关系理解。

中国人遊守太极和阴阳的理念,认为万事万物都由两个对立面组成,阴阳结合成对出现,意味着完美的结果。

所以,有人开玩笑说,在餐厅里呼唤服务生“拿一双筷子吧”,那肯定是中国人;如果说“拿两根筷子吧”,那一定是外国人。

筷子的标准长度是“七寸六分”,寓意为①________________这是古人对生活的朴素理解,也是生活的智慧。

(1)在横线处填上你的理解。

(2)“箸”和“筷”都属于哪种造字法?

(   )

A.会意

B.象形

C.指事

D.形声

(3)对“箸”到“筷”的称呼变化,你发现了什么有趣的现象?

【答案】

(1)示例一:

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

做事要有分寸。

(2)D

(3)“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解析】【分析】

(1)根据筷子文化的意蕴和对筷子文化的了解来分析作答。

“七寸六分长”,代表人有“七情六欲”,是不同于一般动物的情感动物,也时刻提醒人们吃饭时要节制不当的欲望。

(2)“箸”和“筷”都是上形下声,属于“形声字”,选D。

(3)结合对材料的理解来分析,“筷子”称呼的变迁是因为江浙皖一带的船民的心理需求,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故答案为:

⑴示例一:

人有七情六欲。

示例二:

做事要有分寸。

⑵D⑶“箸”到“筷”的演变,寄托着人们祈求平安顺利、吉样的心愿。

【点评】⑴本题考查考生对文本的理解不了,解答此题要求考生读懂文本,读懂文化意蕴,结合相关的文化进行分析回答。

⑵本题考查考生对汉字的认识和理解。

解答此题要求考生注意平时的积累,基本的语法知识要掌握,并且能够运用。

⑶本题考查考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要求考生结合文本的内容进行分析理解。

12.今年是农历“猴年”。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小题。

       生肖也叫属相,是代表十二地支而用来记人出生年份的十二种动物。

十二属相之说在东汉时已有记载。

在十二属相中,猴位列第九,即“申猴”。

由于“猴”与“候”同音,人们就通过创作一只猴子骑在马背上的吉祥画、玉雕、木刻、剪纸等艺术作品寓意“马上封侯”。

猴子的形象也常出现在文学作品里,童话里有“猴子捞月”,寓言里有“朝三暮四”。

有关猴的成语也不少,如“猴年马月”“沐猴而冠”。

可见,“猴”在我国文化领域留下了诸多痕迹。

(1)文中划线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生肖(xiāo)       记载(zǎi)

B.生肖(xiào)       记载(zǎi)

C.生肖(xiāo)       记载(zài)

D.生肖(xiào)       记载(zài)

(2)对文中划线字笔顺的判断,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B.“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C.“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D.“与”字的笔顺是:

;“出”字的笔顺是:

(3)根据语境,在文中横线处填入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________

【甲】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一只石猴

【乙】“齐天大圣”孙悟空原本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丙】原本“齐天大圣”孙悟空就是神话小说《西游记》中的一只石猴

【答案】

(1)B

(2)C

(3)甲

【解析】【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对字音的掌握。

作答时,可根据自己日常的积累,也可查字典。

生肖的“肖”是四声,记载的“载”是三声。

(2)本题考查学生对字形的掌握。

与的笔顺是竖,竖弯钩,横。

出的笔顺是竖折,竖,竖,竖折,竖。

据此可作答。

(3)本题考查学生根据不同的语境选择合适语句的能力。

横线前有“文学作品”一词,所以后一句开头就要是神话小说《西游记》。

据此可作答。

答案:

(1)B

(2)C(3)甲

【点评】本题中第一小题考查学生对字音和字形的掌握。

第三小题考查学生根据语境选择合适语句的能力。

学生一定要牢固掌握各种常用工具书使用方法,在平常的学习中,也一定要养成使用工具书的好习惯。

13.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答题。

      生命,是一种站起来的姿态。

站起来,是一种__________的境界,的气概,的精神,的美丽。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礁石,在海浪的咬噬里,站成庄严的冷峻。

一个有志气从困境里站起来的人,是不可等闲的;一个有决心从废墟上站起来的城市,是不可低沽的;一个有勇气从灾难中站起来的民族,是不可小觑的。

让我们站出自己不羁的性格!

站出自己累落的襟怀!

(1)给划线的字注音。

________

________

蓬勃

不羁

(2)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两个错别字。

________改为________、________改为________

(3)结合语境,将下列词语填入横线处,顺序恰当的一项是(   )

A.凛然 昂然 超然 嫣然

B.超然 凛然 昂然 嫣然

C.凛然 超然 嫣然 昂然

D.超然 昂然 嫣然 凛然

(4)仿写句子,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小草,从乱石堆的缝隙里,站成蓬勃的绿洲。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bó

;jī

 

(2)沽

;估

;累

;磊

 

(3)B

(4)青松

;在寒风的抽打中

;站成伟岸的雄姿

【解析】【分析】

(1)本道题考查学生给汉字注音的能力。

勃的读音为bó,羁的读音为jī。

(2)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汉字字形的辨识。

“低沽”应该改为“低估”,“累落”应该改为“磊落”。

(3)本题考查学生对词语的运用能力。

凛然:

形容令人敬畏的神态。

昂然:

指高傲貌;特出鲜明貌。

超然:

超凡脱俗,孤高,接近于孤芳自赏。

嫣然:

有美好貌;娇媚的笑态的意思。

根据语境,第一空填“超然”与境界搭配;第二空填“凛然”修饰“气概”;第三空填“昂然”表示精神鲜明高昂;第四空填“嫣然”,与“美丽”搭配。

(4)本小题属于语句仿写。

要求句式相同,语意连贯。

可以选定与“小草”类似的青松、梅花等等,写出其精神品质即可,注意语言流畅。

答案:

(1)bó   jī

(2)沽 估  累 磊(3)B(4)示例一:

青松,在寒风的抽打中,站成伟岸的雄姿。

示例二:

梅花,在风雪的洗礼下,站成坚贞的傲骨。

(答案不唯一)

【点评】本道题考查学生对汉字读音、字形、词语辨析、语句仿写等语文知识的掌握程度,具有一定综合性。

同学们在日常学习和生活中多观察生活,多积累,多运用,多练习,加强语文和生活的联系,就能提高语言运用的综合能力,提高语文素养。

14.阅读下面的一段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在全世界的古老文明中,唯有汉字从它诞生之日起延续使用,至今没有中断。

汉字有着一种构造巧思之美,也有一种(yùnlǜ)美,但遗憾的是,汉字书写对于很多人来说已渐成回忆。

不少年轻人对于母语情感淡化。

                   。

成语是中国独有的语言现象,四字成章的结构、高度浓缩的寓意、古今同用的历史以及其内容所表现的中国价值观,使成语成为民族文化中珍贵的遗产。

然而,成语研究在国内语言研究中并不是显学,甚至不成学科,国内只有少数热心的学者出版过专著,大众对于成语缺乏天然的热度。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yùnlǜ

________

(2)在横线处填写一句话,让文字表达更顺畅:

________

【答案】

(1)韵律

(2)成语也是如此

【解析】【分析】

(1)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

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

(2)根据语境填空题要注意两点:

①认真读文,抓思路,理文脉,仔细推敲语句间的呼应与衔接。

②明确要填充的内容、句式,使语意连贯。

解答时首先要弄清叙述的对象。

下文主要内容为成语。

因而答案:

成语也是如此。

故答案为:

(1)韵律;

(2)成语也是如此。

【点评】做本题时注意汉字字形的把握和句意的理解。

15.根据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小题。

     春之花,骄艳动人,梦想是含苞欲放的渴望;夏之树,枝叶婆suō,梦想是生机勃勃的向往:

秋之果,缀满枝头,梦想是沉甸甸的收获;冬之雪,漫天飞舞,梦想是银装素裹的妖娆。

      梦想是永恒的微笑,____________。

有梦想,就有为梦想而奋斗的豪迈人生。

如今中国梦就像一面旗帜,激励着国人奋发图强。

让我们抖擞精神,带着梦想出发,等到抵达秋天的果园,轻轻擦去夏天的汗水和灰尘时,我们就可以听见在春天许下的心愿:

中国梦,美梦成真!

(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汉字,给划线的字注音。

suō

________

________

婆________

缀满

抖擞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