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7612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6 大小:24.95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6页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1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docx

历史必修3知识提纲

第一单元中国传统文化思想主流的演变

第1课“百家争鸣”和儒家思想的形成

一、孔子和早期儒学

1.孔子——

㈠思想核心:

“仁”,要做到待人宽松。

㈡政治思想:

①强调统治者要以德治民,反对苛政和任意型杀②主张克己复礼

㈢教育思想:

首创私人讲学,主张“有教无类”和“因材施教”

2.孟子——

㈠政治思想:

“仁政”

㈡民本思想:

“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

㈢伦理观:

“性本善””

3.荀子——

㈠政治思想:

“仁义”和“王道”,以德服人

㈡民本思想:

“君舟民水”,强调人民群众的力量巨大

㈢伦理观:

“人之性恶”

4.历史影响:

①对儒家思想加以总结和改造,使儒学体系更加完整,儒家思想更能实行社会的需要。

②战国后期,儒家发展成为诸子百家中蔚然大宗。

二、道、法和墨家

1.道家:

老子——

①世界观:

世界万物的本原是“道”

②政治主张:

“无为而治”。

强调一切要顺应自然,提倡清静无为、知足寡欲

庄子——

①把世间万物都看做是相对的。

②认为放弃一切差别观念,就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

2.法家:

韩非子——

⑴主张君主要以法治国,提出了系统的法治理论

⑵影响:

把君主权利提高到极点;迎合了建立大一统专职国家的历史发展趋势

3.墨家:

墨子——

主张“兼爱”“非攻”

三、“百家争鸣”的意义

是历史上第一次思想解放运动,是中国学术文化和思想道德发展史上的重要阶段,奠定了中国思想文化发展的基础。

第2课“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一、董仲舒的新儒学思想体系

主张:

①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加强中央集权。

②提出“天人合一”和“天人感应”学说,宣扬“君权神授”,发挥了儒家的仁政思想。

③提出“三纲五常”。

影响:

董仲舒对儒学思想的发展,有利于汉代的统治者巩固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巩固国家的统一,受到汉武帝的全面肯定。

二、儒学成为正统思想、影响

措施:

思想上接受:

全面肯定新儒学思想,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

教育上兴办:

儒家经典成为国家规定的教科书,兴办太学,建立地方教育系统。

政治上启用:

起用文学儒者参政。

影响:

①从此儒学之士在中国文化舞台上逐渐成为主角

②儒学思想逐渐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流思想,延续两千年之久。

 

第3课宋明理学

程朱理学

北宋“二程”的主张

1.“天理”是宇宙万物的本质,主宰万物,先有理后有物,(核心思想)

2.把天理何道德伦理联系起来

3.‘‘格物致知’’

南宋朱熹的主张

1.强调理之源在于天理,“三纲五常”是人性的最高级境界

2.“存天理,灭人欲”

3.“格物致知”的目的在于明道德之善,而不是求科学之真

陆王心学

1.把“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源,提出“心”即是“理”

2.只需反省内心即可得到天理

3.“心外无物”“心外无理”“致良知”“知行一合”

对宋明理学的评价:

1.积极作用:

维护了封建统治,强调主观意识,对塑造中华民族性格起到了积极作用

2.消极作用:

宋明理学用三纲五常维系专制统治,压制、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严重的束缚了人们的思想,产生了消极影响。

儒学新发展:

1.宋明理学是儒、道、佛三家融合的产物

2.儒学从佛、道之中几区有益内容,使其更理论化、系统化

第4课明清之际活跃的儒家思想

•挑战权威、正统思想的李贽

主张:

1.挑战孔子及其儒家的正统地位,揭露了道学家的虚伪;

2.抨击了封建社会的一些传统观念,强调个性发展等

3.主张男女平等

•黄宗羲的反专制思想

主张:

1.揭露君主专制是天下大害

2.提出“天下为主,君为客”的民主思想,

•顾炎武的爱国主张和经世致用思想

主张:

1.“经世致用”,著有《天下郡国利病书》

2.“天下兴亡,匹夫有责”

•王夫之的唯物思想

主张:

1.世界是物质的;2.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3.一切事物都是可以认识的;4.物质的变化是有规律的。

•明清进步思想的主要特点:

1:

反传统,反权威2.反封建专制

3.带有一定程度的民主色彩4.反映了资本主义萌芽时代的要求

 

第二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及其发展

第5课西方人文主义思想的起源

智者学派:

公元前5世纪古希腊

主张:

①人是万物的尺度②反对迷信,强调自由③制度,法律,道德的兴废都要以人为尺度④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判断标准

代表人物:

普罗泰格拉

苏格拉底主张:

①有思想的人是万物的尺度②美德即知识

第5课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文艺复兴(14―17世纪)

实质:

新兴的资产阶级思想运动

核心:

人文主义

文学三杰:

但丁《神曲》,彼特拉克《歌集》,薄伽丘《十日谈》

美术三杰:

拉斐尔,米开朗琪罗,达芬奇

影响:

①解放了人们的思想,冲击了天主教会的束缚②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为新航路的开辟提供强大精神动力③推动文艺发展和新代科学的产生④(局限性)对人文主义过分推崇,造成运动后期个人私欲的膨胀,泛滥和社会混乱

 

宗教改革(16―17世纪)

开始标志:

《九十五条纲论》的发表

人物:

马丁.路德主张:

①因信称义②每个人都有直接阅读圣经的权力

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和市民阶层反封建教会的政治斗争

 

第6课启蒙运动(17―18世纪)

代表人物:

伏尔泰:

①主张君主立宪制②提倡平等自由和民主政治③否定天主教会

孟德斯鸠:

提出三权分立,核心是“制约和平衡”

卢梭:

①提倡社会契约论和人民主权说②认为人的不平等根源是财产的私有

康德:

①强调理性思考人的重要性②主权在民③强调人要自律,人在法律范围内平等

核心:

理性

内容:

反对迷信,崇拜,专制,追求民主,科学,自由

性质:

新兴资产阶级的反封建的思想文化运动

意义:

①启蒙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解放人们思想,促进资本主义的发展②影响法国大革命,传播自由平等思想③鼓舞了殖民地和半殖民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④启蒙思想成为人们追求解放的精神武器,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比较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的影响

文艺复兴以各种方式宣扬人性的力量,抨击教会。

启蒙运动以科学和理性为思想武器建立理想社会。

启蒙运动把人文主义推向新的发展阶段,更注重理性与人性相结合发展。

第三单元古代中国的科学技术和文学艺术

第8课古代中国的发明和发现

一.四大发明:

火药(唐宋时期),指南针(北宋广泛应用于航海),造纸术(东汉蔡伦改进),活字印刷术(隋唐至宋)

一.意义:

a造纸术经阿拉伯人传入欧洲,促进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一.b火药传入欧洲,推动了欧洲火药武器的发展,加速了欧洲封建制度的衰落

一.c指南针的使用,促进了远洋航行,迎来了地理大发现的时代

一.d欧洲人借鉴中国的印刷术造出了活字印刷机,推动了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促进了思想解放和社会进步

 

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

一.从诗经到唐诗

一.1、《诗经》、

(1)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一.

(2)《诗经》经孔子整理编订,被后世奉为儒家经典。

一.2、楚辞

(1)创始人:

屈原

(2)体裁:

“骚体”

(3)代表作:

《离骚》

一.3、汉赋

一.代表作:

司马相如的《子虚赋》《上林赋》,张衡的《二京赋》

一.4、唐诗

(1)代表人物

一.A初唐诗人:

王勃、陈子昂等。

一.B盛唐诗人:

高适、岑参、孟浩然、王维、“诗仙”李白、“诗圣”杜甫

一.C中唐的白居易:

讽喻诗。

一.三、宋词

一.代表:

婉约派—柳永、李清照豪放派—辛弃疾、苏轼、陆游

一.四、元曲

一.组成:

散曲和元杂剧

一.代表:

关汉卿、马致远

一.五、明清小说

一.代表作:

①《三国演义》《水浒传》《红楼梦》《西游记》

一.②其他作品:

《聊斋志异》《儒林外史》

第10课

汉字的发展历程:

(1)六千多年前,“图画文字”出现。

(2)至商朝,汉字已形成完整体系。

一.2、书法艺术的形成:

魏晋前—自发阶段,魏晋—后自觉阶段。

一.二、笔墨丹青中国画

一.中国画的发展历程:

(1)远古:

彩陶画。

(2)战国:

帛画。

(3)魏晋:

提出“以形写神”。

(4)隋唐:

敦煌莫高窟的壁画。

(5)两宋:

风俗画。

(6)元明清:

文人画和写意画。

一.三、戏曲艺术

1.戏曲的演变

(1)起源:

从原始的歌舞发展而来。

(2)春秋战国:

出现以乐舞戏谑为业的艺人优伶。

(3)元代:

元杂剧把戏曲艺术推向成熟。

(4)明代:

戏曲流行,尤其是昆曲。

2.京剧的出现

(1)形成:

经过广大徽汉艺人的表演实践,形成京剧。

(2)发展:

一.①同治、光绪年间:

京剧走向成熟,涌现出长庚、谭鑫培等号称“同光十三绝”的著名艺人。

一.②京剧由北京走向全国各地。

一.③民国以来逐步走向世界。

第四单元近代以来世界的科学发展历程

第11课.近代物理学:

1.牛顿经典力学主要贡献:

建立起一个完整的力学理论体系,实现了物理学史上的第一次大飞跃,标志着近代科学的形成.海王星的发现是正明牛顿力学有效的成功范例

2.爱因斯坦与相对论的提出:

提出:

A.1905年提出相对狭义论B.1916年完成相对广义论

意义:

相对论的提出是物理学域最伟大的革命很大程度上解决了经典物理学的危机,发展了经典力学,为人们提供了辩证看待世界的途径。

3.德国布朗克提出量子假说(1900)

1.爱因斯坦利用此理论解释了光电效应,玻尔提出了有关原子的量子论。

2.意义:

量子论使人类对微观世界的认识取得革命性的进步,他与相对论一起构成现在物理学的基础。

第12课生物进化论:

诞生:

1859年《物种起源》

观点:

生物进化规律:

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物竞天择,适者生存。

第13课近代以来科学技术的进步:

1.瓦特和蒸汽机(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50年代英国)

诞生:

1875年,制成“万能蒸汽机”

意义:

1.解决了工业发展的动力问题2.改变了工业布局,使工厂摆脱了自然条件的限制3.极大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人类进入“蒸汽时代”

2.电气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60年代70年代~20世纪20年代)

意义:

1.是人类进入了电器时代2.社会生产力大幅度提高,人们生活日益丰富3.出现垄断组织,世界形式开始改变。

信息技术的发展:

功能:

提供文件传输聊天等服务

3.计算机的诞生和互联网的积极影响

①加快了经济全球化的步伐

②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发生变化。

第五单元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

第14课从‘‘师夷长技’’到维新变法

“开眼看世界”

林则徐:

近代中国“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

魏源:

《海国图志》

①思想:

“师夷长技以制夷”。

②特点:

只学“器物”,不变制度。

目的:

学习西方军事技术,抵御侵略,维护清朝统治。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1860—1895)洋务运动

背景:

①西学的传播,猛烈冲击着以儒学为核心的传统文化。

②清政府面临内忧外患。

目的:

对外制夷,对内镇压农民起义,在与列强友好的情况下,徐图自强。

派别:

地主阶级洋务派

口号:

“自强”“求富”

作用:

创办了一批近代企业(军事、民用工业),开设新式学堂、新式海军,派遣留学生,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

进步性:

冲破了传统观念,为西学在中国的发展创造了条件。

局限性:

学习只停留在物器方面,没有涉及到政治。

维新变法(1890)

维新思想代表人物:

康有为、梁启超、谭嗣同、严复

派别:

资产阶级维新派。

共同主张:

①变法图存;②兴民权、设议院、君主立宪制;③发展资本主义

进步性:

①维新变法是近代中国第一次思想解放的潮流。

②最大功绩是在社会上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推动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③标志着中国向西方的学习已经深入到政治制度的层面。

局限性:

早期维新思想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后期没有完全抛弃儒学理论,体现了民族资产阶级的软弱性和妥协性。

第15课新文化运动到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派别:

资产阶级知识分子激进派

代表人物:

陈独秀李大钊胡适鲁迅

主要内容:

①提倡民主和科学(核心内容),反对专制和愚昧、迷信。

②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

③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

(鲁迅的《狂人日记》是新文学的典范)

历史意义:

①性质:

辛亥革命在思想文化领域的延续,是一场民主主义的思想启蒙和文化革新运动。

②弘扬了民主与科学,动摇了封建思想的统治地位(主要功绩),空前解放了思想。

③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创造了有利的条件,推动了五四运动的发生。

④推动了中国自然科学的发展。

促进了文化平民化,有利于国民素质的提高。

李大钊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文章

《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意义:

1.大大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建立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工人阶级政党(中国共产党)

第六单元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第16课三民主义的形成

`三民主义的基本内容

内容:

民族主义: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前提)实质:

反封建统治

民权主义:

创建民国(核心)实质:

夺取政权

民生主义:

平均地权(补充与发展)实质:

建立资产阶级革命纲领

三民主义的作用:

是比较完整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纲领。

它表达了资产阶级在政治上和经济上的利益和要求,反映了中国人民要求民族独立和民主权力的共同愿望,推动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运动的发展。

第17课毛泽东思想

1.标志:

1945年中共七大上,毛泽东思想被确立为党的思想。

意义: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具体国情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贡献

1.提出“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以及“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2.确定由农业国转变为工业国,由新民主主义转变为社会主义的总任务

3.丰富并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的国家学说,为新中国做了政治理论准备

4.提出了建设方针阐明了社会矛盾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理论方面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学说

第18课新时期的理论探索

邓小平理论的基本内容

(1)对新时期建设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论述。

(2)提出“一国两制”的伟大构想。

(3)阐述了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

邓小平理论的指导意义

1.继承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

2.是中国人民进行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旗帜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内容

(1)代表“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

(2)代表“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3)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

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科技、教育与文学艺术

第19课建国以来重大的科技成就

成就:

●1964第一颗我原子弹爆炸成功

●1970第一颗人造卫星“东方红一号”的发射成功

●2003“神舟五号”飞船载着杨利伟上升太空

●1973袁隆平培育出杂交水稻新品种

●1983成功研制第一台计算机——银河I号

作用:

①加强中国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稳定和平的环境

②打击了大国强权主义,增强综合国力,提高了中国的国际地位

③带动经济发展,促进社会生产力发展

第20课“百花齐放”“百家争鸣”

●“双百”方针

内容:

1、1956年提出“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艺术问题上“百花齐放”;学术问题上“百家争鸣”。

2、在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确定实行。

第21课现代中国教育的发展

1.教育的复兴:

①文革后,恢复高考,倡导尊师

②改革开放初,邓小平提出教育优先

③60年代,实施高等教育“211”计划和“科教兴国战略”

④启动“希望工程”

第八单元19世纪以来的世界文学艺术

第22课  文学的繁荣 

1、浪漫主义文学家及作品:

 

(1)法国,雨果的《巴黎圣母院》。

  

2、现实主义文学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

(3)俄国,列夫•托尔斯泰的小说《安娜•卡列尼娜》等

……

第23课  美术的辉煌 

新古典主义美术的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画家大卫的《马拉之死》《拿破仑加冕》和安格尔的作品《泉》

二、浪漫主义美术:

 

代表作品:

法国画家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

三、现实主义美术和印象画派 

1、现实主义美术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米勒的《播种者》《拾穗者》等。

 

(2)俄国列宾的《伏尔加河上的纤夫》。

 

2、印象画派代表人物及作品:

(1)法国画家莫奈的作品《日出•印象》 

(2)荷兰凡高的作品《向日葵》 

 

第24课  音乐与影视艺术 

一、19世纪的音乐流派与杰作 

浪漫主义音乐代表人物及作品:

 

(1) 德意志音乐家贝多芬的晚期作品,是连接古典主义和浪漫主义音乐的桥梁。

他的交响乐作品中,表达了反对封建专制,歌颂资本主义的思想感情。

 

(2)奥地利的约翰•施特劳斯。

他被誉为“圆舞曲之王”,以《蓝色的多瑙河》最为著名。

 

3、歌剧的辉煌成就:

 

(1)意大利音乐家威尔第创作了歌剧《茶花女》等

(2)法国歌剧家比才的作品《卡门》 

二、20世纪世界音乐的发展变化 

现代主义音乐代表作品:

 

(1)20世纪50年代初,摇滚乐《围着时钟摇吧》对美国青少年造成巨大震撼。

 

(2)20世纪60年代,摇滚乐在美国更加火暴,出现了《时代在改变》等作品。

 

三、影视艺术的产生与发展 

a、19世纪末.法国卢米埃尔兄弟制成兼有拍摄和放映功能的活动电影机。

 

b、1895年底,他们首次向公众放映自已拍摄的电影短片,这标志着电影的诞生。

 

四、电视的产生与发展:

 

(1)产生:

 2O世纪20年代中期,电视机出现。

 

(2)发展:

 

a 1929年,英国伦敦首次播送了电视节目。

 

b 30年代播出世界上第一部电视剧.首次开办每天两小时的电视广播。

 

C 30年代末,英国拥有电视机的家庭已达两万户。

 

b 40年代初,美国开始试播彩色电视节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