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7729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23.48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docx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与应用

广东省高等教育自学考试课程考试大纲微型计算机技术及应用课程(课程代码:

07840)考试大纲

目录

一、目录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基础知识

第一节电子计算机概述

第二节计算机的运算基础

第三节微型计算机的工作过程

第二章微处理器结构

第一节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

第二节8086微处理器的引脚功能

第三节8086微处理器的总线时序

第四节从8086到PentiumIII

第三章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第一节8086指令的基本格式

第二节8086指令的寻址方式

第三节8086指令系统简介

第四章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第一节汇编语言的基本语法

第二节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基本方法

第三节DOS系统功能调用和ROMBIOS中断调用

第五章存储器及其接口

第一节半导体存储器

第二节半导体存储器接口的基本技术

第三节内存技术的发展

第六章输入输出与中断

第一节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知识

第二节简单的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第三节结束传送的控制方式

第四节中断的基本知识

第五节8086/8088的中断系统

第六节可编程中断控制器8259A(PIC)

第七章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

第一节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基本概念

第二节可编程并行接口芯片8255A(PPI)

第三节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5(PIT)

第四节串行接口芯片

第五节模拟接口

第八章微机系统实用接口知识

第一节总线知识

第二节实用接口知识

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附录:

题型举例

一、课程性质与设置目的

(一)课程性质和特点

课程性质:

《微机原理及应用》是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专科)的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

主要讲授微型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特点、系统组成及接口技术,以8086/8088为主线,系统介绍了16位微型计算机的基本知识、基本组成和系统结构,8086/8088系统中的指令系统、汇编语言及程序设计方法和技巧,存储器的组成和构成方法,输入/输出和中断,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等内容。

课程特点:

课程内容兼顾硬件和软件两个方面,具有实践性强,涉及知识面广的特点。

其目的在于使学生了解计算机的原理,建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概念,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认识,培养学生利用微型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使学生对微型计算机有关的接口芯片的工作原理和应用方法有一定的认识,为从事系统的软件硬件设计奠定必要的理论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通过课程学习,使得学生通过自学和辅导考试,能够掌握典型微机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微处理器及其接口电路的功能与输入/输出方式、存储器组成、中断时序等概念以及建立微型计算机系统的整体思想。

增强学生对计算机硬件结构的认识,且培养学生利用微型计算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程基本要求如下:

1、掌握微型计算机组成和工作原理;

2、掌握8086微处理器指令系统和汇编程序设计;

3、掌握存储器及其接口;

4、掌握输入输出的接口芯片及8086/8088中断系统;

5、掌握可编程接口芯片8255A、8253-5的应用;

6、微机系统的总线和实用接口。

(三)本课程与相关课程的联系、分工或区别

本课程为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专科)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前驱课程有《电路》、《模拟数字电路》、《计算机应用》等课程。

本课程的重点章是第二、三、四、六章,次重点是第五、七、八章,第一章为一般章节。

二、课程内容与考核目标

第一章基础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计算机的基础知识,包括电子计算机和微型计算机的基本概念,通过对本章的学习,了解和熟悉微型计算机的结构、和工作过程以及计算机的性能指标、数值转换等内容。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电子计算机的发展简况,电子计算机硬件的主要组成部分,微型计算机概述,计算机系统的主要性能指标

第二节

带符号数的表示法,数的定点和浮点表示方法,算术运算的基础——定点数的加减运算,二进制信息编码

第三节

一个模型机,模型机中指令的执行过程

(三)考核知识点

1、冯·诺依曼型计算机体系

2、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

3、二、八、十六进制的数值运算、转换、编码

4、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四)考核要求

1、计算机系统概述

(1)领会:

计算机发展所经历的四个时代以及各时代的主要特征,冯·诺依曼型计算机的主要特点,计算机的基本工作原理、计算机主要性能指标。

(2)识记:

计算机硬件系统、软件系统的组成及各部分功能,计算机系统组成。

2、数值和编码(重点)

(1)简单应用:

二进制加减法、位(比特,bit)、字节、字、双字的概念,奇偶校验码。

(2)领会:

二进制无符号数、带符号数、真值、机器数的区别,原码、反码、补

码、真值之间的相互转换方法,十进制数用8421BCD码表示,字符的ASCII

码,汉字编码。

3、微型计算机的工作原理

(1)识记:

控制器、运算器、寄存器组

(2)领会:

取指令、执行指令

第二章微处理器结构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典型16位微处理器8086的结构特点。

通过对8086微处理器内部结构和引脚功能、指令周期的学习,掌握8086微处理器的总线结构、执行部件和总线接口部件的功能,逻辑地址物理地址的转换,了解8086的引脚功能、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时钟周期的概念。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总线结构,执行部件和总线接口部件,8086的编程结构,8086系统中存储器组织及物理地址的形成

第二节

引脚功能,基本配置

第三节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和时钟周期,几种基本时序

第四节

Intel802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Intel803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Intel80486微处理器的基本结构,IntelPentium微处理器,IntelPentiumPro微处理器,IntelPentiumMMX微处理器,IntelPentiumII微处理器,IntelPentiumIII微处理器

(三)考核知识点

1、8086微处理器结构、引脚

2、BIU、EU工作原理

3、总线周期、指令周期、时钟周期的概念

4、物理地址

5、8086时序

(四)考核要求

1、8086微处理器的内部结构(重点)

(1)识记:

总线接口部件BIU、执行部件EU的组成,寄存器组的组成,8086微

处理器的引脚及其功能,总线周期的概念,8086的总线周期,8086存储器基本结构,控制标志位,I/O组织方式。

(2)领会:

BIU和EU的功能、工作过程

(3)综合应用:

8086存储器地址的分段技术、物理地址的形成。

2、8086微处理器的引脚功能

识记:

地址总线和数据总线,控制总线

领会:

8086的最大工作方式、最小工作方式。

3、8086微处理器的总线时序(次重点)

识记:

几种基本时序:

总线读操作、总线写操作、中断响应操作、总线保持与响应、系统复位

领会:

指令周期、总线周期、时钟周期

4、从8086到PentiumIII

识记:

领会:

各种微处理器的发展过程和基本结构,不要求记忆。

第三章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通过对8086指令系统的学习,深刻了解和掌握8086指令的寻址方式和各种指令的功能详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指令和指令系统

第二节

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存储器寻址,程序转移寻址

第三节

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位处理指令,程序转移指令,字符串指令,处理前控制指令

(三)考核知识点

1、8086指令基本格式

2、8086的寻址方式

3、8086汇编指令

(四)考核要求

1、8086指令的基本格式(次重点)

(1)识记:

指令的概念

(2)领会:

机器指令概念

(3)简单应用:

指令系统的汇编级和机器级

(4)综合应用:

汇编码指令概念,8086采用指令

2、8086的寻址方式(重点)

(1)识记:

操作数、操作码概念,立即数概念、存储器概念、偏移地址概念

(2)领会:

20位物理地址的形成

(3)简单运用:

立即寻址、寄存器寻址、存储器寻址、程序转移寻址

3、8086指令系统简介(重点)

(1)识记:

8086汇编级指令分为数据传送指令、算术运算指令、位处理指令、字

符串指令、程序转移指令、处理器控制指令

(2)综合应用:

各种汇编级指令的功能来

第四章8086汇编程序设计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通过对汇编语言语法的学习和对汇编语言程序设计的方法步骤学习,使得学生开始掌握汇编编程的思想,结合第三章的汇编级指令学习,能够自行简单的汇编程序设计。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汇编语言程序的格式,常量、标示符和表达式,指示性语句,指令性语句,宏指令

第二节

顺序结构程序,分支结构程序,循环结构程序,子程序

第三节

系统功能调用,ROMBIOS中断调用

(三)考核知识点

1、汇编语言语法

2、汇编程序设计

3、Dos系统功能调用

(四)考核要求

1、汇编语言的语法(重点)

(1)领会:

各种语句的格式,用途

(2)综合应用:

汇编语言的程序结构,分段结构、语句行、常量、标示符和表达

2、汇编语言程序设计(重点)

(1)领会:

汇编语言各种结构

(2)综合应用:

汇编语言数据、符号定义语句,表达式、运算符、段定义伪指令,

段寻伪指令,过程定义伪指令,定位伪指令和当前位置计数器,标题伪指令

的格式及使用,段寄存器的装入、汇编程序的编写和阅读。

3、DOS系统功能调用和ROMBIOS中断调用

(1)简单应用:

DOS调用方式功能号送AH,INT21H

(2)综合应用:

各种基本调用,键盘输入、打印输出、控制台输入输出、字符串

输出、字符串输入、日期设置

第五章存储器及其接口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学习半导体存储器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外特征,内存储器的接口基本技术和内存技术的发展。

重点掌握存储器芯片和CPU的连接技术,几种常见的存储器芯片。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RAM芯片的结构、工作原理和典型产品

第二节

8位微机系统中的存储器接口,16位微机系统中的内存储器接口

第三节

内存芯片的发展,内存条

(三)考核知识点

1、RAM芯片的内部结构、存储单元

2、74LS138译码器

3、半导体芯片和CPU的连接方式、存储器的扩展

(四)考核要求

1、半导体存储器(重点)

(1)识记:

不同存储器芯片的主要性能指标、特点及用途,选用存储器时需要注意的问题、存储器的基本结构、数据单元、层次结构、RAM芯片的内部结构、存储单元,SRAM芯片HM6116,DRAM芯片2164,ROM芯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2)领会:

存储器按用途,信息存取方式分类情况。

2、半导体存储器结构的基本技术(重点)

(1)识记:

74LS138译码器、集成译码器、片选的概念。

全译码、部分译码、线选

法、

(2)综合应用:

半导体芯片和CPU的连接方式、存储器的扩展

3、内存技术的发展

领会:

动态随机存储器DRAM、内存条的概念

第六章输入输出与中断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学习输入输出的基本概念,以及数据传送的三种控制方式,和输入输出芯片74LS373,74LS244和74LS245的工作特性,中断的基本组成,以及中断控制器8259A。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外设接口的功能,接口与端口,I/O端口的编制方式

第二节

芯片功能简介,芯片应用举例

第三节

程序控制传送方式,DMA传送方式

第四节

中断的基本概念,中断处理过程,中断优先级,中断的嵌套

第五节

外部中断,内部中断,中断向量表,中断过程

第六节

8259A的内部结构,8259A的中断优先管理方式及中断结束方式,8259A的引脚信号,

中断的顺序,8259A的应用

(三)考核知识点

1、独立编址、统一编址、数据信息的概念

2、数制信息种类

3、74Ls373、74LS245功能和逻辑电路图

4、74LS373作为输出接口编程

5、数据传送控制方式

6、中断的概念、原理、功能实现

7、8086/8088的中断系统

(四)考核要求

1、输入输出接口的基本知识(重点)

(1)识记:

独立编制、统一编制、数据信息的概念

(2)领会:

数据信息种类

(3)简单运用:

独立编制、统一编制实现

2、简单输入/输出接口芯片

(1)识记:

74LS373、74LS245的功能和逻辑电路图

(2)综合应用:

74LS373作为输出接口编程

3、数据传送的控制方式

(1)识记:

程序控制传送方式的无条件传送、查询传送、中断传送。

4、中断(重点)

(1)识记:

中断、中断源的概念、中断优先权、中断优先权编码电路

(2)领会:

中断系统功能和用途、中断的嵌套

5、8086/8088的中断系统(次重点)

(1)识记:

内、外部中断的概念、中断类型。

中断向量表。

(2)领会:

中断过程

第七章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学习的主要内容是可编程序并行接口芯片8255A、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8253-5和通用同步异步接收发送器8251A的组成、功能和应用。

模/数转换器ADC0809的工作原理和应用。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片选概念,读/写概念,可编程接口的概念,“联络”的概念,接口芯片的引脚概述

第二节

接口和引脚功能,工作方式,初始化,应用举例

第三节

可编程定时器/计数器的基本工作原理,8253-5的结构和功能,8253-5的工作方式,

8253-5的初始化,8253-5定时器/计数器的应用举例

第四节

串行通信概述,串行接口原理,可编程通信接口8251A

第五节

模/数转换器集成芯片ADC0809

(三)考核知识点

1、片选、读写信号的设置

2、8255A芯片的工作方式和应用

3、8251A的工作方式和编程

4、数/模、模/数转换的概念

5、采样、量化、编码

(四)考核要求

1、可编程接口芯片的基本概念

(1)识记:

片选、读写概念、可编程接口概念

(2)领会:

片选、读写时候的控制信号设置

2、可编程并行接口8255A(重点)

(1)识记:

8255A芯片的结构和功能。

(2)综合应用:

8255A两类控制字和三种工作方式、初始化。

(3)综合应用:

8255A芯片基本输入输出应用、键盘接口应用。

3、串行接口芯片

(1)识记:

串行、并行的概念和区别。

同步通信、异步通信概念。

波特率的定

义,串行通信传输方向的三种方式。

(2)领会:

信号的调制解调,RS-232C的接口标准、8251A芯片的结构和工作原理,8251A的方式字、命令字、状态字。

(3)简单应用:

8251A与CPU及外设的连接。

4、模拟接口

(1)识记:

数模转换和模数转换的概念,采样、量化、编码的概念。

(2)领会:

模/数转换器的性能指标、模/数转换器ADC0809的工作原理。

第八章微机系统使用接口知识

(一)学习目的与要求

本章主要介绍微机系统的使用接口技术,包括各种总线和总线标准。

以及主板、芯片组、显示卡、SCSI接口等知识。

(二)课程内容

第一节

总线和总线标准,PC总线,ISA总线,PCI总线

第二节

主板,芯片组,显示卡,EIDE接口与SCSI接口,USB与IEEE1394,AGP

(三)考核知识点

1、总线的概念、分类

2、主板、芯片组

(四)考核要求

1、总线知识(重点)

(1)识记:

总线的概念、分类、标准。

(2)领会:

主板、芯片组、显示卡、SCSI接口、USB、EIDE、AGP等知识。

三、关于大纲的说明与考核实施要求

(一)自学考试大纲的目的和作用

课程自学大纲是根据专业自学考试计划的要求,结合自学考试的特点而确定。

其目的是对个人自学、社会助学和课程考试命题进行指导和规定。

课程自学大纲明确了课程学习的内容以及深广度,规定了课程自学考试的范围和标准。

因此,它是编写自学考试教材和辅导书的依据,是社会助学组织进行自学辅导的依据,是自学者学习教材、掌握课程内容知识范围和程度的依据,也是进行自学考试命题的依据。

(二)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与教材的关系

课程自学考试大纲是进行学习和考核的依据,教材是学习掌握课程知识的基本内容与范围,教材的内容是大纲所规定的课程知识和内容的扩展与发挥。

课程内容在教材中可以体现一定的深度或难度,但在大纲中对考核的要求一定要适当。

大纲与教材所体现的课程内容应基本一致;大纲里面的课程内容和考核知识点,教材里一般也要有。

反过来教材里的内容,大纲里就不一定体现。

(三)自学教材

1、指定使用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及应用》组编全国高等教育自学考试指导委员会主编孙德文中国电力出版社,2000年4月第1版。

2、参考教材:

《微型计算机原理与接口技术》主编冯博琴清华大学出版社

(四)自学要求和自学方法的指导

本大纲的课程基本要求是依据专业考试计划和专业培养目标而确定的,课程基本要求还明确了课程的基本内容,以及对基本内容掌握的程度。

基本要求中的知识点构成了课程内容的主体部分。

因此,课程内容掌握程度、课程考核知识点是高等教育自学考试的主要内容。

为有效地指导个人自学和社会助学,本大纲已指明了课程的重点和难点,在各章的基本要求中也指明了各章内容的重点和难点。

建议学生在自学时应做到以下几点:

1、在开始学习指定教材每一章之前,应先阅读大纲中有关这一章考核知识点及对知识点的能力层次要求即考核目标,使阅读教材有的放矢。

2、阅读教材时,要仔细阅读逐句推敲,深刻理解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牢固掌握基本方法与技能。

3、自学过程中坚持做好读书笔记,做到有归纳、有总结、有理解、有提高。

自学过程中除了勤于思考外,还要勤于提问,勤于请教,切忌死记硬背,生搬硬套,急于求成。

要注意所学内容纵向和横向的联系。

(五)对社会助学的要求

1、熟知考试大纲对课程提出的目标总要求和各章掌握的知识点;熟知各知识点要求达到的能力层次,并深刻体会与理解各知识点的考核目标。

2、辅导时应以考试大纲为准,指定教材为基础,避免随意超纲,且应突出重点。

3、助学学时:

本课程共5学分,建议总助学80学时。

课时分配如下:

章次

内容

学时

第一章

基础知识

6

第二章

微处理器结构

10

第三章

8086微处理器的指令系统

16

第四章

8086汇编语言程序设计

16

第五章

存储器及其接口

10

第六章

输入输出与中断

10

第七章

可编程接口芯片及其应用

10

第八章

微机系统使用接口知识

2

总计

80

(六)考核内容和考核目标的说明

(1)本课程要求考生学习和掌握的知识内容都作为考核的内容。

课程中各章节均由若干知识点组成,在自学考试中成为考核知识点。

因此,课程自学考试大纲中所规定的考试内容是以分解为知识点的方式给出的。

由于各知识点在课程中的地位、作用以及知识自身的特点不同,自学考试将对各知识点分别按四个认知(或叫能力)层次确定其考核要求。

(2)本大纲在考核目标中按着“识记”、“领会”、“简单应用”、“综合应用”等四个能力层次规定考生应达到的能力层次要求,各能力层次为递进等级关系,后者必须建立在前者的基础上,其含义是:

识记:

能正确认识和表述科学事实、原理、术语和规律,知道该课程的基础知识,并能进行正确的理解和判断。

领会:

能将所学知识加以解释、归纳。

能领悟某一概念或原理与其他概念或原理之间的联系,理解其引申意义。

并能做出正确的表述和解释。

简单应用:

能用所学的概念、原理、方法正确分析和解决较简单问题,具有分析和解决一般问题的能力

综合应用:

能灵活运用所学过的知识,分析解决比较复杂的问题,具有一定解决问题的能力。

(七)关于考试命题的若干规定

1、考试方式为闭卷、笔试,时间为150分钟,评分采用百分制,60分为及格。

2、本大纲各章所规定的基本要求、知识点都属于考试内容。

考试覆盖到章节,并适当突出重点章节,加大重点内容的覆盖密度。

3、本课程在试卷中对不同能力层次的要求分数比例为:

识记20%,领会30%,简单应用30%,综合应用20%。

4、合理安排考试难易程度,试题难度分为:

容易、较容易、较难和难四个等级。

其比例依次为2:

3:

3:

2。

5、考试命题主要题型有:

单选题、判断改错题、简答题、名词解释、编程题、综合应用题。

附录:

题型举例

一、单项选择题

1、8086CPU中的IP的作用是()

A保存放置在数据总线上的数据

B装有将要取出的下一条指令的段内地址

C保存被译码的指令操作码

D装有当前正在执行指令的段内地址

二、判断改错题(指出划线部分的表述是否正确,如不正确,请改正)

1、8086CPU的复位启动地址为0FFFFH。

()

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三、简答题

1、8086的最大工作方式和最小工作方式的区别

四、名词解释

1、内中断和外中断

五、编程题

1、试编写汇编程序,将从BUF1开始的存储区中20个字节的数据存入从BUF2开始的存储区中。

六、综合应用题

1、某以8088为CPU的微型计算机内存RAM区为00000H~3FFFFH,若采用6264(8KX8)、62256(32KX8)、2164(8KX4)、21256(32KX4)各需要多少芯片?

其各自的片内和片间地址线分别是多少(全地址译码方式)?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精品文档考试教学资料施工组织设计方案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