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

上传人:b****1 文档编号:1458166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5 大小:18.6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5页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docx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小学数学教研论文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太和希望小学刘海侠

2009.2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

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

太和希望小学刘海侠

内容摘要: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

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关键词:

主动探索、积极启发、大胆尝试

正文:

教学思想史上,启发式教学思想源远流长,它是古代个别教学下的必然产物。

那么,在大力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呢?

结合自己的小学数学教学实践,谈几点粗浅的看法。

一、启发式教学应重“导”而非“牵”

现代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的要求是在如何教会学生学习和思考上下功夫,“导”已成为现代启发式教学思想的特点、策略和核心所在。

但也存在导而牵的误区,具体表现为:

第一,教师扶着学生走路,不肯放手,只满足课堂上就某一具体问题的师生对答方式,把学生的思想限制在教师思维框架内,客观上限制了学生的求异思想和创造性。

第二,不教点金之术,即不教学生学习方法,学生只能顺其意,而未能继其志。

针对这种现象,我认为在数学教学时应采取思路教学,采取“大处导,小处启”的策略,运用提纲契领--分析--综合的方法训练学生,把教材思路转化为教师自己的思路,再引导学生形成有个人特色的新思路。

例如在教学乘数是三位数的乘法时,由于学生已经掌握乘数是一位数、两位数乘法的计算方法,重点让学生理解“用乘数百位上的数去乘被乘数,末位与百位对齐”的结论。

为了今后继续学习乘数是多位数的乘法,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比较合理:

一、复习:

笔算,67×8,167×28二、试算:

167×128,让学生自己动手计算,通过学生的观察、比较,不难算出正确答案。

然后让学生自己总结计算方法。

这就在数学教学中体现了教学思路。

为学生今后的学习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和“试”相结合

一切教学活动都必须以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出发点,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通过自己的活动达到生动活泼的发展。

这是因为“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事物内部的矛盾性”。

学生的发展归根结底必须依赖其自身的主观努力。

一切外在影响因素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引起学生强烈追求和主动进取时,才能发挥其对学生身心素质的巨大塑造力。

因此,素质教育对启发式教学赋予了更新的内涵:

坚持教师的主导和学生的主体相结合,注重教师的“启发”和学生的“尝试”相结合。

首先,尝试可以使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面对全体学生而言,“不求个个升学,但愿人人成功”是符合求学者的意愿和现实的。

不论是优生还是差生,都可以从尝试中获得成功,大大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为他们获取新的成功准备良好的心理条件。

其次,通过启发、引导学生动眼、动脑、动口、动手的尝试,既培养了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又使学生在亲自尝试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把枯燥乏味的“苦学”变为主动有趣的“乐学”。

这就要求教师要尽可能增大学生学习的自由度,尽量启发、引导学生自己去尝试新知识,发现新问题。

例如,在教学“20以内的退位减法”,教师让同桌二人分别扮演售货员和顾客,商店里有15支铅笔,卖出9支,还剩几支?

教师启发学生可以通过各种途径自己发现计算方法,学生积极主动地探求计算方法。

有的用小棒一根一根地数,得出15-9=6;有的把15分成10和5先算10-9=1,再算1+5=6;有的把9分成5和4,先算15-5=10,再算10-4=6;有的先算15-10=5,再算5+1=6;有的想9+()=15,因为9+6=15,所以15-9=6。

这样,人人动脑筋尝试发现,方法多种多样,人人都获得了成功。

接着教师出示同类的问题,启发学生把这种算法应用到同类问题中。

这样教学,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达到了学思结合。

三、启发式教学应注重启发点的“准”和“巧”

医生治病讲求对症下药,教师的启发当然要点在要害处,拨在迷惑时,才能指给学生“柳暗花明又一村”。

因而,启发式教学要真正达到启迪思维,培养智能,提高学生素质的目的,还必须注重启发点的优化。

一是要“准”,让启发启在关键处,启在新旧知识的联接处。

小学数学知识有很强的系统性,许多新知识是在旧知识的基础上产生发展的。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对学生加强运用旧知识学习新知识的指导。

首先新课前的复习和新课的提问要精心设计启发点,把握问题的关键,真正起到启发、点拨和迁移作用。

其次,要重视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和发展,注意在新旧知识的连接点,分化点的关键处,设置有层次,有坡度,有启发性、符合学生认知规律的系列提问。

让学生独立思考,积极练习求得新知,掌握规律。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把新旧知识串在一起,形成知识的系统结构。

例如,推导平行四边形与长方形的关系。

教学时,在复习了长方形和平行四边形的特征和长方形的面积公式之后,可以用出示下列图形:

宽高长底接着提问:

(1)平行四边形和长方形的长有什么关系?

(2)平行四边形的高和长方形的宽有什么关系?

(3)底与长,高与宽分别相等,那么这两个图形的大小会怎样?

(4)用什么方法能证明这两个图形的面积相等?

然后,教师引导学生用数方格和割补证明这两个图形重合,从而由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

以上启发点利用长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出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这样的启发点充分起到了迁移作用,使学生理解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自然轻松的掌握了新知识,实现自主学习。

二是要“巧”,在学有困难学生盲然不知所措时,在中等生“跳起来摘果子”力度不够时,在优等生渴求能创造性的发挥聪明才智时予以点拨,使其茅塞顿开。

例如,教学“能化成有限小数的分数特征”,通过师生打擂台,激发起学生的参与兴趣后,师问:

“有的分数能化成有限小数,有的分数不能化成有限小数,这里面蕴涵着一个规律,这个规律是在分子中呢,还是在分母中?

”学生一致认为规律在分母中。

这时,师又问:

“能化成小数的分数的分母有什么特征呢?

”组织学生讨论。

当学生屡屡碰壁,思维出现“中断”、“偏离”时,教师不再让学生漫无目的争论,而是适时地点拨指导,启发学生:

“你们试着把分数的分母分解质因数,看能不能发现规律?

”一句话,使学生一下便找到了思维的突破口,发现了特征:

“一个分数,如果分母中除了2和5以外不含有其他质因数,这个分数就能化成有限小数。

”正当学生心满意足之际,教师又出示,3/15,先让学生判断,又激起矛盾;为什么分母含有其他质因数,它还能化成有限小数能?

通过观察分析,最后让学生自己认识到所发现规律的前面,还得补充个前提“最简分数”。

可见,课堂上巧妙灵活地启发,不但能使学生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而且能使学生积极思维,提高学生思维的灵活性、深刻性和创造性。

四、正确处理好启发式教学与讲授式教学的关系

有人认为:

启发式教学符合素质教育的需要,应大力提倡,讲授式教学是应试教育的产物,应全盘否定,这就形成了这样一种现象:

人们一方面全力肯定启发式教学而又理解不深,操作不透。

另一方面极力否定讲授式教学而又在时刻不由自主地动用。

其实,启发式教学是适应个别教学的组织形式而产生,在培养人才低效的同时却在因材施教上占有优势。

讲授式教学自古有之,尤其在十七世纪夸美纽斯提出了班级授课制之后,这种教学形式普及了全世界。

在步入21世纪的今天,社会需要的是大批高素质的复合型人才,客观要求学校教育必须进行因材施教,也就是启发式教学。

但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的年龄特点,理性知识少等原因,讲授式教学也是必不可少的。

只有把启发式教学和讲授式教学有机结合起来,才能符合现代教育的需要。

下面试以“三角形的面积”为例来说明。

在教学三角形的面积计算之前,必须让学生了解三角形的图形、分类,三角形的底及对应的高。

由于学生初次接触这些知识,所以通过讲授式教学方式让学生掌握,为学习三角形面积打下基础。

在教学三角形面积计算时,就要引导以学生自己探索为主,贯彻启发式教学。

1、回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是怎样推导出的?

得出要把三角形面积计算问题转化已学过图形的面积计算问题。

2、动手操作,把两个完全一样的三角形(直角三角形、锐角三角形、饨角三角形)拼成一个已经学过的图形。

3、探索拼成的平行四边形的高、底与三角形的高、底有什么关系?

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与三角形的面积有什么关系?

然后得出:

任意三角形面积是相应长方形面积的一半,进而得出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

从中可以发现,通过学生动手操作,主动探索,加上教师的有机讲解、辅垫,学生轻松掌握了三角形面积的计算方法。

当然,要运用好启发式教学,还要注意学习者的理性水平与教学模式的匹配原理。

一般来说,较紧密的模式结构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低的学习者,而松散的模式结构则最适合处于理性水平较高的学习者。

当然,每个模式都可以修正,提高或降低结构的松紧,以使模式适应学生进行最佳学习的那个理性水平。

以上三角形面积计算的教学实例,就属于探究类教学模式,经过教师的修正,结构紧密程度属于中,匹配的理性水平是中,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

当学生的理性水平较高时,可以合并上面教学实例中的1、2、3,让学生自己探索,割拼转化,推导公式。

启发式教学的宗旨是启发思维,训练能力。

只有正确运用启发式教学,才能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社会提供大量的有用之才。

我坚信,坚持启发式教学,一定会给素质教育的阵地带来勃勃生机!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