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188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4 大小:524.9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4页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4页
亲,该文档总共2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2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docx

四省市版高中地理第二章地球上的大气第三节常见天气系统学案新人教版必修3

第三节 常见天气系统

目标任务一览

情境导入

任务导航

“你不用介绍你,我不用介绍我”“我一见你就笑”……像歌曲唱的那样,冷、暖气团相遇形成锋面,带来天气变化。

为什么“一场秋雨一场寒,一场春雨一场暖”呢?

2017课标

2003课标

教学内容建议

Ⅰ-1.4运用示意图,分析锋、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等天气系统,并运用简易天气图,解释常见天气现象的成因。

运用简易天气图,简要分析锋面、低压、高压等天气系统的特点。

1.说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的天气特点,分析其形成原因。

2.说出低压、高压系统空气运动的特点及其影响下的天气。

3.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某些天气现象。

 锋与天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1~P42“锋与天气”,完成下列问题。

1.重要概念

(1)气团:

水平方向上温度、湿度等物理性质分布比较均一的大范围空气。

按性质分为冷气团和暖气团。

根据冷暖气团的性质可判定,上图中A所示为冷气团,B所示为暖气团。

(2)锋面:

当冷暖两种性质不同的气团在移动过程中相遇时,它们之间就会出现一个倾斜的交界面。

锋面自地面向高空冷气团一侧倾斜。

(3)锋线:

锋面与地面相交的线,如图中字母C所示。

2.分类

(1)冷锋

(2)暖锋

(3)准静止锋

过境时

降水强度小、持续性降水的天气

[合作探究]

第①步:

案例探究

1.读教材图2.19和2.20,总结区别冷暖锋的方法,完成以下内容。

(1)看符号和小环流

为冷锋,

为暖锋,暖锋的冷气团一侧有小环流。

(2)锋面坡度

(3)看雨区范围和位置

(4)看过境前后气温、气压变化

冷锋             暖锋

冷锋

过境前:

气温高,气压低。

过境后:

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暖锋

过境前:

气温低,气压高。

过境后:

气温升高,气压降低。

2.对以下现象的天气系统进行归类。

①“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②“一场春雨一场暖” ③“一场秋雨一场寒” ④“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⑤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⑥冬春季节的沙尘暴 ⑦寒潮 ⑧贵阳冬半年“天无三日晴”

冷锋①③⑤⑥⑦

暖锋②

准静止锋④⑧

第②步:

名师精讲

1.图解锋面与天气

(1)冷锋与天气

(2)暖锋与天气

(3)准静止锋与天气

2.锋面类型和性质的判读

(1)成因法:

冷气团主动移动而形成的锋面为冷锋,暖气团主动移动而形成的锋面为暖锋。

题目信息中提供的主导风向,如果是从高纬吹向低纬,形成的多是冷锋;如果主导风向是从低纬吹向高纬,则形成的是暖锋。

(2)图像法:

根据不同图像信息来分析锋面特征,统计图多提供天气变化资料,注意数值变化;示意图显示锋面结构和天气状况,注意冷暖气团的相对运动状况及图例信息;符号不同,类型不同,三角表示冷锋,半圆表示暖锋等。

(3)特征法:

出现大风、降温天气,一般受冷锋控制。

出现持续性降水,多为暖锋或准静止锋影响。

(4)活动规律法:

冷锋主要在冬半年活动。

比如,冬春季的沙尘暴、冬季的寒潮等。

暖锋主要在夏半年,我国的准静止锋有江淮准静止锋、天山准静止锋和昆明准静止锋。

第③步:

实战演练

1.(2016·浙江4月学考)下图示意浙江省某地2016年1月21~25日的天气变化。

完成

(1)~

(2)题。

(1)该地21日出现暴雪天气的主要原因是(  )

A.气压低,暖湿气流强烈上升

B.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

C.气压高,干冷气流强烈下沉

D.暖空气强烈抬升干冷空气

(2)该地24日风力减小,其主要原因是(  )

A.气温下降,气压上升

B.气温上升,气压下降

C.雪过天晴,天气转好

D.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

解析 第

(1)题,暴雪天气是冷锋过境产生,主要原因是冷空气强烈抬升暖湿空气,暖湿空气上升过程中气温降低,水汽凝结而成。

(2)题,水平气压梯度力是形成风的直接动力,故风力减小是水平气压梯度力减小的结果。

答案 

(1)B 

(2)D

2.我国的古代诗歌中有不少作品蕴含着丰富的地理信息,有些与天气系统有关。

据此回答

(1)~

(2)题。

(1)“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

”此诗中所描述的天气现象与哪种天气系统有关(  )

A.冷锋B.暖锋

C.准静止锋D.反气旋

(2)“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

”诗句中所描述的是影响我国东部地区另一性质的锋面,该锋控制下的天气特征是(  )

A.降水时间短B.降水强度很大

C.持续阴雨D.影响范围很小

解析 第

(1)题,从题中“黑云翻墨”“白雨跳珠”等方面可知,天气状况应为冷锋天气。

(2)题,诗句描述的是准静止锋带来的天气。

答案 

(1)A 

(2)C

[提升素养]

素养一:

地理实践力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杜牧《清明》

你能说出上述诗句中描述的天气现象是由哪种天气系统引起的吗?

提示:

分别是冷锋、暖锋天气系统所引起。

素养二:

综合思维

下面是《水浒传》“宋公明雪天擒索超”一回中对天气状况的描写。

“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

”“次日彤云压阵,天惨地裂。

”“当晚云势越重,风色越紧。

吴用出帐看时,却早成团打滚,降下一天大雪。

”“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1)上面描写的天气现象反映的是冷锋过境还是暖锋过境?

(2)描写此锋面过境前、过境时、过境后天气的语句分别有哪些?

提示:

(1)这段话反映的是冷锋过境。

(2)①“是日,日无晶光,朔风乱吼。

”“其时正是仲冬天气,连日大风,天地变色,马蹄冰合,铁甲如冰。

”描述的是冷锋过境前的天气状况。

此时,此地在干燥的暖气团控制下,大气不稳定,多大风天气。

②“次日彤云压阵”“降下一天大雪”描述的是冷锋过境时的天气状况。

冷锋过境时,会出现雨雪天气。

③“那雪降了一夜,平明看时,约已没过马膝。

”从叙述语气上看,降雪过程已经停止,由此推断此时是冷锋过境后的天气状况。

冷锋过境后,冷气团取代了原来暖气团的位置,气压升高,气温和湿度降低,天气转晴。

 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自主学习]

阅读教材P43~P45“低压(气旋)、高压(反气旋)与天气”,完成下列问题。

1.低压(气旋)与天气

(1)低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低于四周气压。

(2)低压槽:

从低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3)水平气流:

低空辐合,高空辐散。

(4)垂直气流:

以上升为主。

(5)天气状况:

易带来阴雨天气。

2.高压(反气旋)与天气

(1)高气压:

等压线闭合,中心气压高于四周气压。

(2)高压脊:

从高气压延伸出来的狭长区域。

(3)水平气流:

低空辐散,高空辐合。

(4)垂直气流:

以下沉为主。

(5)天气状况:

多晴朗天气。

[合作探究]

第①步:

案例探究

1.结合教材及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分析南北半球的气旋、反气旋水平方向上气流运动的差异,并说明原因。

提示 水平方向上,气旋气流从四周流入中心。

受到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气旋的气流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而南半球气旋的气流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

反气旋恰好与气旋相反,气流从高压中心流向四周,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是按顺时针方向旋转的,而南半球反气旋的气流是按逆时针方向旋转的。

(2)请绘出北半球气旋、反气旋垂直及水平方向上的气流示意图。

以北半球为例,分析处于气旋、反气旋不同方位的风向。

提示 

北半球气旋:

东部:

偏南风。

西部:

偏北风。

北部:

偏东风。

南部:

偏西风。

北半球反气旋:

东部:

偏北风。

西部:

偏南风。

北部:

偏西风。

南部:

偏东风。

(3)低气压时,空气在垂直方向上如何运行?

高气压时呢?

这种运动情况对天气有何影响?

提示 低气压:

气流上升。

高气压:

气流下沉。

对流层中,气温随高度的增加而降低,低气压中心气流以上升为主,气温降低,水汽易凝结,多阴雨天气。

高气压中心气流以下沉为主,气温升高,水汽不易凝结,常出现晴朗天气。

(4)在下面图中画出气旋、反气旋过境时的气压变化图。

提示 

 

2.读下图(图中P1、P2、P3表示等压线,甲处箭头表示风向),完成下列问题。

(1)上图中天气系统位于南北半球的哪个半球?

反映的是地面还是高空的情况?

判断理由是什么?

提示 北半球的近地面情况。

判断理由:

风向右偏,风向与等压线斜交。

(2)锋面气旋系统属于低气压中心,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气旋。

(3)上图中甲地目前在暖气团控制之下,不久将经历冷锋天气过程。

(4)从图中可以看出锋面常发育在________附近,即________线附近。

此时A、C两地各吹什么方向的风?

提示 等压线弯曲最大各点的连线 低压槽(槽) A地吹偏北风,C地吹偏南风。

(5)如果冷暖锋面均引起降水,那么降水主要在A、B、C、D的哪几处?

提示 A处和D处。

第②步:

名师精讲

1.手势法判断气旋与反气旋

2.锋面气旋与天气

近地面气旋一般与锋面联系在一起,形成锋面气旋。

它主要活动在中高纬度,更多见于温带地区,因而也称温带气旋,其结构图(北半球)如下所示:

判读其结构图,应抓住以下几点:

(1)判断锋面的位置

锋面总是出现在低压槽中,锋线往往与低压槽线重合,如图中的M、N线。

(2)判断锋面的类型与移动

①锋面类型

在锋面气旋中,位置偏左的一定是冷锋(如图中的M锋),位置偏右的一定是暖锋(如图中的N锋)。

②锋面移动

锋面气旋中,锋面移动方向与气旋的旋转方向一致。

北半球呈逆时针方向旋转,南半球呈顺时针方向旋转。

(3)判断锋面附近的风向与气流性质

根据北半球风向的画法,可确定锋面附近的风向,如图中①处为偏北风,②处为偏南风,③处为偏南风。

偏北风一般形成冷气团,偏南风一般形成暖气团。

(4)判断锋面气旋的天气特点

暖锋N锋前③处附近出现宽阔的暖锋云系及相伴随的连续性降水天气;冷锋M锋后①处附近出现比较狭窄的冷锋云系和降水天气。

第③步:

实战演练

1.读2016年8月某日气象卫星遥感图像图,完成

(1)~

(2)题。

(1)下列四幅图中能正确反映该台风的示意图是(  )

(2)甲处的风向为(  )

A.西北B.东北C.东南D.西南

解析 第

(1)题,该台风发生在北太平洋,因此该台风应为逆时针辐合的空气涡旋,对应示意图A。

(2)题,根据甲处受到的气压梯度力的方向和北半球受到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可以判定甲处的风向为西南风。

答案 

(1)A 

(2)D

2.读我国冬季天气系统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当其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的天气为(  )

A.伏旱天气B.梅雨天气

C.台风登陆D.寒冷天气

(2)当该天气系统中心位于蒙古时,北京吹(  )

A.东北风B.西北风

C.东南风D.西南风

解析 第

(1)题,当高压控制我国大部分地区时,我国应处于冬季,寒冷天气。

(2)题,当该高压系统位于蒙古时,北京位于高压中心的东南方向,盛行西北风。

答案 

(1)D 

(2)B

3.读某年10月25日8时海平面等压线(单位:

hPa)分布示意图,回答

(1)~

(2)题。

(1)影响L沿线区域的天气系统为(  )

A.高压脊B.反气旋

C.暖锋D.冷锋

(2)此时甲地吹(  )

A.东南风B.西南风

C.西北风D.东北风

解析 第

(1)题,根据L所在的气压中心气压的分布特点可知是低压中心,L位于低压槽处,吹向槽线的风是来自高纬的北风,形成冷锋。

(2)题,根据等压线的分布及气压值的变化绘出风向。

答案 

(1)D 

(2)C

[提升素养]

素养一:

地理实践力

2017年8月以来,上海高温天气持续20多天,最高气温达40.8℃。

再破1872年有正式气象记录以来的历史极值。

本次的高温天气是受哪种天气系统影响形成的?

提示:

高压系统(副热带高压)。

素养二:

综合思维

2017年11月8日,该年度全球最强的台风“海燕”袭击菲律宾,强劲风力及引起的大规模风暴潮在菲律宾中部造成毁灭性破坏,官方确认最少6000人死亡。

(1)台风“海燕”是气旋还是反气旋?

近海面水平气流的运动方向如何?

(2)台风“海燕”为什么会带来暴雨?

提示:

(1)台风是强烈发展的热带气旋。

台风“海燕”位于北半球,其水平气流运动方向为逆时针。

(2)台风中心附近空气大量旋转上升,易形成降水。

思维导图

必背清单

1.说出气团的类型、特点和判断依据。

2.说出冷锋、暖锋、准静止锋过境前后天气变化特点。

3.说出冷暖峰的区别判断方法。

4.说出气旋、反气旋的近地面气压特点,气流方向,过境前后的天气变化。

5.说出锋面气旋中气压的分布特点,锋面的分布位置和移动方向,不同位置的天气特点。

      

(2018·柳州高一检测)读2017年8月6日20时我国东北部及周边地区的等压线(单位:

百帕)分布图。

据此完成1~2题。

1.P点近地面的风向为(  )

A.东南风B.东北风

C.偏东风D.偏西风

2.图示时刻(  )

A.甲地天气晴朗

B.乙地正遭受寒潮影响

C.丙地阴雨绵绵

D.丁地锋面正向西移动

解析 第1题,根据等压线分布特点画出P点风向即可判断。

第2题,甲在高压(反气旋)控制下;乙在低压(气旋)控制下;丙在高压脊控制下;丁属于冷锋,应向东移动。

答案 1.D 2.A

下图为2017年5月1日14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3~4题。

3.该日,下列地区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是(  )

A.江苏大部分地区遭受冻害

B.重庆发生滑坡、泥石流

C.青海大部分地区普降暴雨 

D.浙江沿海受台风袭击

4.图中锋面系统过境前后,江苏天气变化与下列图示相符的是(  )

解析 第3题,图中显示,该日冷锋没有到达江苏,江苏还处于暖气团控制下,不可能出现冻害,故A错;重庆处于冷锋雨区位置,降水多,加之重庆多山地地形,所以可能发生滑坡、泥石流,故B正确;青海此时位于高压控制下,不可能普降暴雨,故C错;台风是热带气旋强烈发展的一种形式,属低压系统,据图示气压状况可知,浙江沿海主要受高气压控制,附近海域无强烈发展的低压系统,因而浙江沿海不可能受台风袭击,故D错。

第4题,图中锋面系统为冷锋,锋面过境后,冷气团代替暖气团,气温大幅下降,锋线附近为低压槽,锋线两侧气压较高,因此气压先降低后升高。

上述气温、气压变化特点与图B吻合,故选B。

答案 3.B 4.B

北半球西风气流受青藏高原阻挡,分为南北两支,冬季,西风气流南移,其南支气流沿青藏高原南缘向东移动,带来暖湿气流。

读图,回答5~6题。

5.在我国,南支暖湿气流与北方南下冷空气势均力敌,相持不下,从而在昆明与贵阳之间形成(  )

A.准静止锋B.冷锋

C.反气旋D.暖锋

6.在图示天气系统控制下,昆明可能出现的天气状况为(  )

A.阴雨连绵B.风和日丽

C.晴雨无常D.暴雨如注

解析 第5题,题干中提到冷暖空气“势均力敌”,应该形成准静止锋。

第6题,锋面雨的位置一般在锋面附近的冷气团一侧,而昆明在暖气团控制下,故天气晴朗,选B。

答案 5.A 6.B

 

课后作业

一、选择题

(2017·江苏地理)2017年5月5~6日,我国东北部分地区在立夏之后罕降暴雪。

下图为“5月6日0时亚洲部分地区海平面气压形势图”。

读图回答1~2题。

1.最可能降暴雪的地点是(  )

A.甲B.乙C.丙D.丁

2.此时,远在我国南方戊地的天气状况为(  )

A.晴,西南风B.阴,西北风

C.晴,东南风D.阴,东北风

解析 第1题,考查锋面气旋,图中东北部出现低压中心,即气旋,在低压槽处出现锋面系统,左侧低压槽处为冷锋,在冷锋的锋后出现暴雪天气。

第2题,戊地受高压控制,天气晴朗;根据等压线分布,可画出该地的风向,先画出水平气压梯度力,垂直于等压线,高压指向低压,然后再画出偏转的方向,北半球右偏30°~45°即可。

答案 1.A 2.C

2018年1月21日至27日,一股强冷空气席卷我国南部的绝大部分地区。

下图示意我国部分地区此时段降水量分布图。

据此完成3~4题。

3.图示区域降水量的空间分布差异主要取决于(  )

A.冷空气移动速度

B.暖空气移动速度

C.冷空气水汽含量

D.暖空气水汽含量

4.形成此次强冷空气活动的主要原因是(  )

A.亚洲低压势力增强

B.副极地低压势力减弱

C.亚洲高压势力增强

D.夏威夷高压势力增强

解析 第3题,寒潮属于冷锋系统,锋面系统是否带来降水主要取决于暖空气水汽含量的多少。

第4题,我国冬季强冷空气活动主要是受亚洲高压的影响。

答案 3.D 4.C

2018年1月3日,中央气象台首席预报员在接受中央台记者独家采访时介绍,华北大部地区的强降雪1月4日基本结束,随之而来的会是大风降温天气。

北京可能出现-16°C的极端最低气温,逼近四十年来北京历史同期的最低温度。

读图回答5~7题。

5.下图中直接导致北方大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  )

6.下图中能大致表示该天气系统过境前后气压(实线)、气温(虚线)变化情况的是(  )

7.下列哪种情况也是因为该天气系统造成的(  )

A.地中海冬季多雨

B.我国东南沿海的台风

C.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

D.长江中下游地区的伏旱

解析 由材料可知导致北方大风降温的天气系统是冷锋;冷锋过境气温降低,气压升高。

我国北方夏季的暴雨是由冷锋造成的。

答案 5.C 6.A 7.C

  (2018·漳州高一检测)2017年9月15日凌晨,强台风“莫兰蒂”在厦门沿海登陆,给厦门及福建沿海地区带来了巨大影响。

下图为“莫兰蒂”移动路线图。

读图,回答8~9题。

8.形成“莫兰蒂”的天气系统是(  )

9.当“莫兰蒂”登陆厦门时,福州的主导风向是(  )

A.偏东风B.偏南风

C.偏西风D.偏北风

解析 第8题,台风“莫兰蒂”属于气旋。

第9题,福州位于厦门的东北方向,风应该从福州吹向厦门(厦门为低压),受地转偏向力影响,为偏东风。

答案 8.C 9.A

(2018·银川高一检测)下图为某年某月地面天气形势图。

读图,完成10~11题。

10.从天气的角度考虑,此日下列各地最适宜人们骑车出行的是(  )

A.乌鲁木齐B.兰州

C.哈尔滨D.沈阳

11.假设图中两锋面移动速度约为300千米/天,则未来两天,天气变化最接近的两个城市是(  )

A.兰州、广州B.广州、西安

C.南昌、台北D.南昌、西安

解析 第10题,根据等压线的疏密关系判断此日哈尔滨风力最小,故相比较最适宜骑车出行。

第11题,图中两锋为冷锋,且锋面移动速度为300千米/天,选项各城市中,广州和西安都位于锋前,未来两天的天气变化最接近。

答案 10.C 11.B

二、综合题

12.北京时间某年10月30日上午6时45分,一飓风在美国新泽西州登陆,截至11月4日上午,飓风已导致113人死亡,联合国总部受损。

下图为受北美飓风影响时的地面天气系统图。

据此回答下列问题。

(1)描述图中1012百帕等压线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

(2)图中有锋面A和B,受它们的影响,甲、乙、丙、丁四地中可能形成连续性降水的是________,简述判断的理由。

(3)飓风所属天气系统是________,此时图中C地的风向是________。

解析 第

(1)题,从图中可以看出,1012百帕等压线东段在陆地上空的延伸方向东段为东北—西南,西段为东南—西北。

(2)题,根据分析可以判断A为冷锋(降水主要在锋后),B为暖锋(降水主要在锋前)。

第(3)题,飓风和台风一样,从气流运动状况看属于气旋,从气压状况看属于低压。

C地位于低压的东侧,吹东南风。

答案 

(1)东段:

东北—西南。

西段:

东南—西北。

(2)丁地 B为暖锋,多形成连续性降水,且雨区主要在锋前(或雨区位于锋面附近冷气团一侧)。

(3)低压(气旋) 东南风

13.读12月14日2:

00海平面气压(单位:

hPa)分布图,完成下列各题。

(1)图中A处为________(天气系统),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气流作________(“顺”或“逆”)时针________运动,垂直方向上中心区气流作________运动,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多________天气。

(2)甲、乙附近实线处为锋面系统,则可判断甲附近为________(填“冷锋”或“暖锋”),甲、乙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________地,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的是______地。

(3)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风力较大的是________,未来几天,北京可能出现________(灾害性天气)。

解析 第

(1)题,根据图中等压线数值可知,A处为反气旋或高压中心。

该天气系统水平方向气流做顺时针辐散运动,垂直方向上中心区气流做下沉运动。

受该天气系统控制,该地多晴朗天气。

(2)题,甲、乙附近实线处为锋面系统,B是低压中心,气流呈逆时针方向辐合,则可判断甲附近为冷锋,冷锋降雨在锋后,暖锋降雨在锋前,所以甲、乙两地中,正是阴雨天气的是乙地,气温将会明显下降的是甲地。

第(3)题,此时,杭州和北京两城市比较,北京的等压线密集,水平气压梯度力大,所以风力较大的是北京,受强冷空气影响,未来几天,北京可能出现寒潮灾害。

答案 

(1)反气旋(高压) 顺 辐散 下沉 晴朗

(2)冷锋 乙 甲

(3)北京 寒潮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