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2504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15 大小:67.7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15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15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 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docx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为学前教育正名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

简论“学习”的真正含义,为学前教育正名

——兼谈“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

郝海鹏延川县超宝贝幼儿园

【论文摘要】本文试图从解析“学习”的真正含义入手,分析0-6岁这个教育阶段的最准确定义,进而简述我园“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

【关键词】学前教育、快乐早教、学玩一体、杜绝小学化、敏感期、实学、乐学、自学、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蒙氏教育、多元智能、教玩具一体化、无教而学、因材而学

【正文】

一、“学前教育小学化”的根源

《论语·子路》: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目前我们对“学前教育”最普遍的理解,是小学之前的教育,就称之为“学前教育”。

这种理解的前提,是一些人认为,只有小学以上的教育,才是真正的学习。

那么,既然小学之前没有真正的学习,“学前”又何来“教育”之说呢?

岂不是自相矛盾吗?

正如子路所说:

“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大家潜意识里都觉得小学之前是不应该学习的,即使是要学,也要以玩为主,但我们分明把小学之前的阶段称之为“学前教育”,又怎么能只是玩呢?

到底是以学为主呢,还是以玩为主呢?

虽然国家政策三令五申的强调,不允许出现小学化的教学方法,但为什么自从“学前教育”诞生之后,小学化的教学方法总是屡禁不绝呢?

就是因为这个自相矛盾的名词,使得大家都很矛盾,既然定义为一种教育,为什么又不让好好学呢?

因此我认为,要杜绝小学化的教学方法,不只是明令禁止小学化,就可以解决的;而是要从本质上来解决,给“学前教育”正名,或者干脆改名,以达到名副其实的效果,目标明确了,教学方法才不至于出偏差,这样我们的工作才好做。

因此我认为,造成“学前教育”这种困惑的根源,还是对小学之前的教学方法不明确,尤其是对于学和玩的关系,对于“学习”的真正含义不明确。

很多时候我们会对一个小学生说这样一句话:

这孩子就是爱玩,一点也不喜欢学习。

而我们的家长会对幼儿说这样一句话:

去幼儿园只要好好玩就行了,学多少知识都是次要的。

我们再来看看我们教学楼上关于办园理念的八个钛金字:

快乐早教,学玩一体。

大家觉得玩和学习是对立的,而我们超宝贝却将玩和学融为一体。

这是一种全新的教育理念。

这是我根据国内外多种先进的教育理念,结合我多年的早教实践,创造出独有的教育理念。

这种教育理念,恰恰解决了我们对于学前教育的困惑。

二、学习的真正含义

其实,学与玩都是孩子的天性。

我认为,学习与呼吸同在,学习与生命同在;同样,玩也是与呼吸同在,与生命同在的;学和玩都是伴随生命全程的。

小猫之间打架、小猫玩绒线球是在玩吗?

是在玩,但更重要的是在锻炼敏锐的动作,学习捕猎的本领。

为什么小猫喜欢运动的东西呢?

因为老鼠在被捕时,其运动速度是很快的,所以小猫玩的一般都是运动方向很不确定的东西,比如绒线球、羽毛等。

人和动物童年时期的每一个动作,都不是偶然的,都有其特殊的使命,那就是为了日后的生存。

大自然的每一个安排,冥冥之中都是自有其用意的,没有无缘无故的生命,也没有无缘无故的行为。

既然我们说,学习是从生命诞生之初就已经开始了,那么,学习的真正含义到底是什么呢?

教育心理学的定义:

学习是指学习者因实践经验而引起的行为、能力和心理倾向的比较持久的变化。

广义的学习:

《辞源》,“学”乃“仿效”也,即是获得知识。

什么是学习呢?

我觉得所有实践性的活动,所有模仿的行为,都可以称之为学习。

与其说人要“活到老,学到老”,不如说“人生而学之”。

胎教中的胎儿,也在接受学习,只不过相对比较被动而已。

那么,所谓的“学前”在什么时候呢?

应该是在胎儿孕育之前了吧!

因此,我认为真正的学前教育是根本不存在的,或者说,学前教育的对象只能是一对新人,教导他们学习早期教育的一些知识,以便于为孕育新的生命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学前教育、孕前教育和早期教育

如果真的要给“学前教育”正名的话,那就只能叫做“孕前教育”了。

那么,0-6岁这个阶段应该怎么定义呢?

0-6岁的教育成果,不但具有奠基性,而且具有决定性。

为什么人说“三岁看大,六岁看老”呢?

因为65%的智力发展,已经可以基本上决定一个人一生的聪明程度和发展情况。

从著名的幼儿心理和教育学家本杰明·布卢姆,绘制的人类智力发展曲线中,我们可以看出,6岁之前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了65%,而3岁之前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了40%,这是多么重要的一个阶段啊!

而且0-3岁比3-6岁发展更快,所以0-3岁更加重要!

对于0-6岁这个阶段,其实我们早就有定义了,那就是“早期教育”这个名词。

也就是说,我们的幼儿园教育,也是属于早期教育的范畴。

其实,我们延川人已经搞了几十年的早期教育了,只不过我们一直从事的是早期教育的第二阶段(3-6岁),对于0-3岁的早期教育知之甚少。

直到2010年7月29日,国家颁布了《国家中长期教育发展和改革规划纲要(2010-2020)》,其中明确指出:

要构建覆盖0-6岁幼儿的学前教育体系、建立覆盖城乡的0-3岁幼儿早教基地服务网络。

为此,2011年秋季我们筹建了延川县超宝贝早教托儿所,和延川县超宝贝幼儿园一体,形成完整的0-6岁学前教育体系,也使我园的早期教育体系更加完善。

那么,既然早期教育这么重要,我们应该如何重视,到底要早到什么时候呢?

早期教育应该学些什么内容呢?

四、敏感期的早期学习

从孩子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孩子就一直在努力的、主动的学习。

只要有颜色鲜艳的东西,出现在孩子的视野之内,孩子就会一直盯着它看。

对于成年人来讲,这是多么枯燥无味啊!

但对于孩子却乐此不疲。

如果这个东西发出了声音,孩子会高兴的手舞足蹈。

当他可以转动自己的小脑袋时,就会不停的观察周围的世界。

当父母有机会抱着他到处转转的时候,孩子会发现周围的世界比床上好玩多了。

有些孩子抱起来就不哭了,让他躺在床上就哭个不停,就是因为孩子需要了解更广阔的世界,以便学习更多的东西。

当孩子学会爬行,他活动的范围更加广阔,他的智力发展也就更快了。

当一个孩子学会走路之后,他会翻箱倒柜的找到每一件好玩的东西。

孩子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只要是他能够到达的地方,必定要探索个彻底。

婴儿会把他得到的每一件东西,都放到嘴里,他需要探索这个物体是软的、硬的、冷的、热的、平滑的、还是凸凹不平的,能不能吃,什么味道等等,都是他探索的课题。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口的敏感期”。

弗洛伊德认为一岁内都是人的“口腔期”,即对世界的探索是通过口来完成的,婴儿的口如同成人的手,是感知事物的器官。

因此,这个时期幼儿学习的主要途径,就是用口来完成的。

如果这个时候我们剥夺了孩子用口的权利,就等于剥夺了他学习的权利。

我们说,玩和学习都是孩子的天性。

当我们剥夺了孩子的天性之后,那孩子还是孩子吗?

我们一直在讲教育的平等,我们一直在讲,要把幼儿也当做一个人来看待,但为什么我们会毫不顾忌幼儿的感受呢?

为什么我们一点也不了解幼儿学习的特殊方式呢?

这种学习的特殊方式,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学家蒙台梭利,把它定义为“敏感期”。

敏感期(sensitiveperiod)是指特定能力和行为发展的最佳时期,在这一时期个体对形成这些能力和行为的环境影响特别敏感。

而且,敏感期主要集中在0-6岁这个阶段。

当婴儿的手能够拿起东西的时候,他会不知疲倦地反复地把一个东西扔出去,如果这个东西扔出去能够发出声音,孩子也会高兴的手舞足蹈,因为他又发现了这个物体的一个新的特性。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手的敏感期”。

生活中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用手和口探索世界,千万不要因为害怕不卫生而去阻止孩子探索世界的进程。

作为父母我们应该尽可能给孩子提供干净、安全的玩具,让孩子去咬,让孩子去扔。

如果这个孩子“手口”敏感期没有得到充分的满足的话,是不是孩子在很长一个时期内,都会出现随便打人和咬人的情况呢?

有些专家讲到手口敏感期时,只是说不要阻止孩子,却不知道孩子这样做的作用是什么。

每个人最初的智力发展,就是从这些最简单的游戏中开始的。

当我们阻止孩子的某些行为时,也就同时阻止了孩子的智力发展进程。

五、学习的三个最基本的方式

为什么农村的孩子和城市的孩子,一眼就能认出来?

农村来的孩子目光相对不是那么活泼。

我们延川土话说,眼脑上就不活色。

为什么会这样呢?

因为城市的孩子能够接触到更为广泛的世界,学习的机会更多。

俗话说见多识广,确实是非常有道理的。

我们学习最基本的方式有三个: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交万人友。

读书其实是最低级的一种学习方法,就是因为读书只能使我们学到别人见过的东西,却不能给我们更加宽广的视野。

毛泽东就曾经做过游学。

1917年暑假他和萧子升二人边打工,边接触社会,将筹措旅途中所需的费用和社会考察结合。

毛泽东认为游学也是读书,读的是“无字之书”,他在游学中学到了不少书本上没有的活知识。

俗话说:

听君一席话,胜读十年书。

这就说明“交友”这种学习方法的效率,要比读书要高成千上万倍。

著名的成功学大师卡耐基曾说过:

“专业知识在一个人成功中的作用只占15%,而其余的85%则取决于人际关系。

美国人之所以聪明,美国之所以强大,就是因为他们能够融合不同民族的文化,相互学习,并创造出一套新的美利坚文化。

一个中国人是条龙,三个中国人是条虫,就说中国人不善于学习别人的长处。

而毛泽东提出“欲从万事万物而学之”的学习理念,因此才会成为一代领袖。

蔡元培做北大校长时提出“思想自由、兼容并包”,使北大成为新文化的中心。

能够向不同的人学习,以一颗宽容的心对待身边的每一个人,才能取得最大的进步。

每个人都是一部万能的教科书,善于向不同的人学习,才能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合适位置。

六岁以前的孩子思想不受约束,各种学习方式其实孩子们都试过,但除了读书之外,基本上都被大人们所否定,上了小学之后就只能成为书的奴隶。

中国人在数学奥林匹克竞赛上经常得金牌,但真正能做出点成绩,获得诺贝尔奖的人却几乎没有,就是因为中国人书生气太浓厚了。

要想改变我们的命运,就要鼓励孩子多出去走走,和其他小朋友多玩玩,带孩子出去旅游,接触社会上不同职业的人,甚至可以尝试拜访一些有名的学者。

美国的节日里有一个“职业日”,允许带自己的孩子上班一天,为的就是让孩子脱离课本,在社会实践中多学点东西。

我们举办的家长义工日,就是为了让孩子们充分的接触不同的职业,从不同的人身上学到更加丰富的知识,为孩子以后的职业规划奠定基础。

一个人的兴趣和理想,要到十五六岁才能定型。

在这之前,我们教师和父母的责任,就是让孩子接触不同的世界,让孩子在见多识广的情况下,最终认识到自己的理想所在;提供宽广的平台,让孩子自己去选择。

只有真正找到自己理想的人,才能成为幸福快乐的人。

六、三种战略性的学习方法

曾经有一个中国青年和美国青年,在一起谈理想。

这个中国青年抓耳挠腮,一时不知道自己的理想是什么。

好半天才说,我的理想是做一个科学家。

美国青年接着问,为什么要做科学家呢?

中国青年又开始抓耳挠腮,好半天之后恍然大悟地说道:

书上这样说的。

教育出如此没有自我的人,一个不知道自己兴趣所在的人,即使年薪千万,又怎么能体会到幸福的感觉呢?

接着美国青年谈到他的理想,是做一个“调酒师”,并且周游世界向优秀的调酒师学习,他觉得这样的生活非常快乐。

他能从调酒中学到好多知识,他觉得调酒是一门很深的学问,他认为调酒是一种非常快乐的活动。

谁说玩的时候就不能同时学点东西?

谁说学习就一定要“苦学”?

因为我们学习的目的不单纯,“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金屋”,我们把学习完全变成了一种功利化的行为。

对于学习本身的价值和快乐,我们却忽略了。

我们学习是为了得到这些能让我们快乐的东西,那为什么不把学习也变成一种快乐呢?

为什么我们不能像那位调酒师一样,把最快乐的事情当做自己的理想职业,把学习当做一种快乐呢?

我们苦苦追寻的幸福快乐的感觉,原来就蕴藏在最简单最原始的学习之中。

教育的根本目的,不是颜如玉,也不是黄金屋,而是一种真正快乐的生活。

要想得到真正的快乐和幸福,就必须首先找到自我。

因此我们超宝贝的教育目标是“自我、自由、自信、自立”。

工作和生活都可以成为我们快乐学习的舞台,学习是一种多维度的快乐的活动,并不只是停留在一张纸上的枯燥的平面活动。

传统的学习是以纸面媒体为主的“虚学”和“苦学”,而新的学习方式将是“实学、乐学、自学”。

  为什么孩子们不喜欢学习,就是没有掌握这3种战略性的学习方法。

比如我们学习游泳,如果按照传统的学习方式去学的话,我们需要首先钻研几本关于游泳的书籍,但即使你学成游泳理论方面的博士生了,如果不去亲自下水体验一下的话,恐怕还是学不会游泳。

当我12岁的时候,一直站在游泳池边,观看和学习别人的游泳姿势,学了几天也没有学会。

我的教练见此情形,一把将我推到水中,我当时急的要命,扑腾几下之后,居然发现自己学会游泳了!

原来游泳就是这么简单!

当我亲自深入水中游泳时,我才真正体验到游泳的乐趣所在。

这就是“虚学”和“实学”的区别。

课本的学习尽管是从实践中来的,但毕竟只是一种理论,是印在纸面媒体上的一种信息,是属于“虚”的。

我们学习任何东西,都离不开实践,都需要“实学”。

七、蒙氏教育的学习

就像我们超宝贝的蒙氏教育,就是一种将“实学、乐学、自学”融为一体的学习方式。

蒙氏教室中的环境是安全的、吸引人的、可参与的、愉快的,更为幼儿提供了创新的环境。

使他们在这里能够激发自己创新的动机,获得自主感和成就感,通过自己的动手操作,使他们形成了独立自主、不怕挫折、敢于尝试、勇于改正错误的创新人格。

蒙氏教具均为木质,可以让孩子们亲自动手操作,获得第一手的实践体验。

比如图中的这个“纺锤棒箱”。

通过亲手体验,孩子们可以形象的理解和区别1和10数量的不同,深刻而形象地理解数量的概念。

蒙氏教育将幼儿的学习活动称之为“工作”,并且使幼儿能够乐于“工作”,自发的去“工作”。

  

蒙氏教育的“乐学”特性,可以用一个很有趣的公式来体现,那就是我们“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海报中提到的“教具=玩具”和“玩具=教具”。

真正的教具就是最好的玩具,真正的学习是快乐的学习;真正的教育可以把任何玩具都当做教具,不会把玩具和教具对立起来。

那么,传统意义上的教具和玩具,到底有什么区别,为什么大家要把教具和玩具严重的对立起来呢?

“教具”带有“教育”的功能,所以它具有严肃的意义,不能随意地被安置在厨房或者客厅;也必须有专属的“活动室”,与特定的使用规则,如此它的功能才能被尊重。

再者,由于教具具有特定的教学作用;例如粉红塔,为了让孩子能以触觉与视觉来分辨大小,所以在颜色上也就设计成单一化,目的在造成注意力的集中,而不会为其他因素所干扰。

但是,在孩子能完全地熟悉这个基本功能后,它能被允许与他种教具变化地使用。

  教具具有教育孩子了解大小、轻重、高矮、乃至最大、次大……至最小,让孩子能产生次序、顺位等等“秩序”感的教育特质;这种特质不只显现在教具物的本身,也涉及到外围的一切行动。

所以,使用者必须有秩序地取下教具,有次序地归位以及要的尊重它、维护它的素养。

在这样教养下的孩子,长大了就会尊重“长幼有序”和“先来后到”等社会伦理和社会秩序。

至于玩具就不一样了!

玩具的制造,虽然有些也带点教育意义,却不是十分明显,它的大部分目的只是想利用小孩子的好奇心,想赚妈妈钱包中的人民币,而妈妈为了暂时免除孩子的纠缠,或是爸爸想同时满足孩子和太太的要求,也就不惜花费地买回家去。

但孩子玩了不久,就想要了解为什么那辆小汽车,既没有司机也不会掉下玩具盒子外面去?

自动会转头,好像轮子上有眼睛?

比爸爸还能干!

究竟有什么道理?

想问明白,却常为难了妈妈;妈妈推爸爸,孩子却等不及,只好动手自己拆,不到两天,“玩具”成了废物;仍旧满足不了孩子的好奇,而且引起一连串的后遗症,如孩子轻视爸、妈无能,既不能给他满意的解答,又不能替他修复玩具,于是缠着、哭着又要买更“好玩”的。

造成妈妈买也不是,不买也不是,孩子的哭功、缠功更加烦人……所以说,玩具无法满足孩子的道理也在这里呀,它蕴含的教育意义不深,是无法带给孩子们成长和快乐的!

当我们的教师又拿出一件蒙氏教具的时候,每个孩子都两眼放光,多么新奇的一件玩具啊!

比玩具更吸引孩子的目光,通过这样的教具进行的学习,当然是“乐学”了;而且通过亲手操作,更加深刻的理解了一些抽象的概念,达到了“实学”的效果;以往的苦学是家长威逼利诱,孩子都不想去学,而这样的“实学”和“乐学”,深深地吸引着他,孩子会自发地去学习,即使有好吃的摆在眼前,也未必能动摇孩子“自学”的兴趣,而蒙氏教具自带的纠错功能,让孩子们的自学也变成一种可能。

对于孩子们来讲,教具就等于玩具;但对于我们超宝贝的教师来讲,玩具也等于教具。

比如我们院子里所有玩具,都具有感统训练的教育意义。

再比如小孩子要玩一个小汽车,玩不久之后孩子就要问:

为什么那辆小汽车,既没有司机也不会掉下玩具盒子外面去?

自动会转头,好像轮子上有眼睛?

比爸爸还能干!

究竟有什么道理?

这个时候,我们的教师就会引导孩子自己去探索,并在适当的时候予以指导。

就像有一句蒙氏名言所讲,“请帮助我,让我自己做”。

我们的教师只是配角,而不是导演。

我们在2010年秋和2011年举办的亲子运动会,就使用了部分蒙氏教具。

这让我们所有的父母和幼儿,都亲身体验到什么是“学玩一体,快乐早教”!

任何一种好的教育方法,都离不开“乐学、实学、自学”这三个战略性的学习方法,其他所有的教育方法都是隶属于这三种战略性大方法下的战术性的小方法。

比如周宏先生的“赏识教育”就是为了实现“乐学”,而为孩子创造一种宽松的心理环境。

赏识教育的本质是“乐学”的大门,是乐学所需要的心理基础。

八、早期教育的学习内容和小学化

我们知道0-6岁是全脑开发的黄金期,6岁时人的智力发展已经达到了65%。

因此,6岁之前的教育也是自我潜能发展的主要时期,如果我们觉得这个阶段没有必要学习的话,就等于放弃孩子65%的智力发展,那后果就不堪设想了。

据说爱因斯坦的大脑也只开发了30%,一般人的大脑开发程度只有5%左右。

为什么会这么少呢?

首先,我们传统的教育一直都是左脑教育,右脑基本上没有得到开发。

右脑开发只有在6岁之前才有效,否则右脑的功能就会闲置一辈子了。

所以我们一直以来都是单脚骑自行车。

因此我认为,早期教育应该以右脑教育为主。

小学化倾向的主要原因,就是我们的一些幼教工作者,没有把握幼儿以右脑图像化、形象化思维为主的特点,过多的灌输左脑思维的知识。

其次,是我们只注重知识教育,对于智力的六个因素(记忆力、观察力、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我们只注重机械记忆力和逻辑思维能力的培养,而右脑的超级记忆能力和右脑图像化思维,可能很多搞教育的人根本就不了解。

还有一些非智力因素,比如性格、情绪、兴趣、意志力等的开发,几乎都是空白。

如果我们遵循传统教育的脚步,就很容易陷入小学化的尴尬境地,而这些传统教育没有涉及到的领域,却都是适合幼儿园教育的内容。

比如培养孩子的观察力、右脑图像化思维能力、注意力、想象力,培养幼儿的性格、兴趣、意志力、自信、自立等。

第三,美国著名发展心理学家、哈佛大学教授霍华德·加德纳博士提出多元智能理论,人类的智能主要是由语言智能、数学逻辑智能、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知智能、自然观察智能等八项组成,每个人都拥有不同的智能优势组合。

而我们传统的教育只注重数学逻辑智能的培养,可以说是最严重的偏科。

这正是我们俗话说的“尺有所短,寸有所长”的理论依据。

为什么有些人知识水平不高,却能成就一番事业呢?

因为传统教育只能提高其中一项智能,而要获得成功最重要的其实是“人际智能”。

美国著名的成功学家卡耐基说过:

“成功是15%的专业知识,加上85%人际交往”。

第四、长期以来幼儿教育一直处于不被重视的状态,幼儿教师的待遇也处于社会最底层,国家对幼儿教育的投入不够,幼儿园办园水平参差不齐,加之学前教育小学化倾向长期侵占幼儿园课堂,又怎么有能力有时间去做65%的智力发展工作呢?

而传统的教育是从小学才开始重视的,我们只有35%的开发空间了。

事实证明,全世界的教育系统都没有教育出第二个智力发展超过30%的人。

可见,我们在幼儿园的自我潜能开发,还是大有可为的,任重而道远啊!

这也就是“人比人,气死人”的根本原因。

范伟曾经感慨:

人和人的差别咋就那么大呢?

6岁之前要是不努力的话,即使是跑的最快的兔子也要输给乌龟了。

九、实现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为幼儿的自主学习提供机会

《教育部关于规范幼儿园保育教育工作,防止和纠正“小学化”现象的通知》中提到:

幼儿园要创设多种区域活动空间,配备丰富的玩具、游戏材料和幼儿读物,为幼儿自主游戏和学习探索提供机会和条件。

今年三月份,我在重庆参加了一个国家级的园长培训。

给我们授课的老师,大部分都是博士生导师、硕士生导师等,还有一个给我们讲课的园长是学前教育学的硕士。

我们还参观了重庆市的很多幼儿园。

在参加重庆市渝中区实验幼儿园时,最大的感触是他们竟然拥有13个活动室,真是让我羡慕不已啊!

如果我们的园所有这么宽敞的场地,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恐怕早就实现了。

而我们下一步的计划,正是要实现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

这也刻在了我们旗台的碑文中,并且已经纳入了我们“园本教材”的课题中,而且我们将会申请国家级的课题项目。

其实我们这个计划早就启动了。

我们一直在教室里做的活动区角,也是这种思想的具体体现。

那么什么是教材的无形化和环境化呢?

这需要先从儿童生态学谈起。

儿童生态学是近年来刚刚萌芽的一门交叉学科。

它借助于生态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将儿童放置于其生存与发展的真实社会环境(生态系统即社会网络结构)之中进行研究。

我认为,儿童生态学的本质就是“实学”,在真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中学习,在教育者设置好的实践操作环境中学习,以获得更加真实的学习体验和更加实用的学习效果。

作为教育者和一个教育系统,我们在给幼儿提供真实生态环境的同时,也将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区域的方式,模拟和延伸真实的社会生态环境,使其在这样的环境中,不但可以实现“实学”,而且可以让孩子自发的、高兴的学习,实现“乐学”和“自学”,使幼儿的自我天性在这样的生态环境中得到自由的发展,从而变的更加自信,自立于这个纷繁复杂的社会。

可以通过创设丰富的活动区域,比如蒙氏工作区、创意美工区、科学活动室、启蒙阅读室、星光大道、音乐厅、巧虎电影院、沙水乐园、种植园、我家厨房、步行街、生活艺术馆等,让幼儿可以亲自动手操作,在具体的情景中自己学习,快乐的学习,真正实现“自学、实学、乐学”。

能够实现自学,根据老子“无为”的哲学思想而引申出的“无教而学”,就成为顺理成章的事情。

我们设置不同的活动区域和区域活动,让幼儿脱离课本式的虚学,让幼儿动手操作,在实践中学习,也就实现了“没有教材的学习”。

不过,严格来讲我们不是没有教材,而是将教材化为无形,把教材生活化(而不是传统的纸面化的课本)。

我们教师的角色只是一个引导者,一个观察者,在实际的区域活动中,我们会发现幼儿不同的“工作”需求和不同的学习模式,然后给予有针对性的指导,从而逐步实现“因材而学”的个性化教育。

十、“七化”的教学模式,充分体现“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

根据我们超宝贝“快乐早教,学玩一体”的办园理念,我们在教学管理上实现了“七化”,结合蒙氏教育的理念,构建了一套完整的“实学、乐学、自学”的教学体系。

1、为了使我们的教学态度人性化,我们采取赏识教育的理念,对幼儿以鼓励和表扬为主,在与交谈中尽可能“放低姿态”,与幼儿尽可能保持同一高度,以帮助幼儿建立自信,构建一种师生平等的氛围,同时也拉近了师生之间心与心的距离。

2、我们的教学方法多元化:

采用“听、说、读、看、玩、演、唱、编”等八大方法,真正做到“玩中学,学中乐”。

3、为了使我们的教具学具立体化,我们采用了蒙氏教育的理念。

蒙氏教具一套8000多元人民币,大小895件,但我们努力做到上课时人手一套。

另外我们还有磁性教具48套和桌面玩具50余套,各种教学卡片20000多张。

4、我们还实现了教学设备电教化,我们拥有液晶电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解决方案 > 营销活动策划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