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3122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26 大小:42.60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26页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26页
亲,该文档总共2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26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docx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

《庄子》经典语录及故事选摘

□作者:

庄周

 

《内·逍遥游第一》

《内·齐物论第二》

《内·养生主第三》

《内·人间世第四》

《内·德充符第五》

《内·大宗师第六》

《内·应帝王第七》

《外·骈拇第八》

《外·马蹄第九》

《外·囗箧第十》

《外·在宥第十一》

《外·天地第十二》

《外·天道第十三》

《外·天运第十四》

《外·刻意第十五》

《外·缮性第十六》

《外·秋水第十七》

《外·至乐第十八》

《外·达生第十九》

《外·山木第二十》

《外·田子方第二十一》

《外·知北游第二十二》

《杂·庚桑楚第二十三》

《杂·徐无鬼第二十四》

《杂·则阳第二十五》

《杂·外物第二十六》

《杂·寓言第二十七》

《杂·让王第二十八》

《杂·盗跖第二十九》

《杂·说剑第三十》

《杂·渔父第三十一》

《杂·列御寇第三十二》

《杂·天下第三十三》

 

《庄子·内篇·逍遥游第一》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

化而为鸟,其名为鹏。

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是鸟也,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南冥者,天池也。

《齐谐》者,志怪者也。

《谐》之言曰:

"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野马也,尘埃也,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天之苍苍,其正色邪?

其远而无所至极邪?

其视下也,亦若是则已矣。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

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

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

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

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

  蜩与学鸠笑之曰: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时则不至而控于地而已矣,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适莽苍者,三餐而反,腹犹果然;适百里者,宿舂粮;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之二虫又何知!

  小知不及大知,小年不及大年。

奚以知其然也?

朝菌不知晦朔,蟪蛄不知春秋,此小年也。

楚之南有冥灵者,以五百岁为春,五百岁为秋;上古有大椿者,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

而彭祖乃今以久特闻,众人匹之,不亦悲乎!

  斥鴳笑之曰:

"彼且奚适也?

我腾跃而上,不过数仞而下,翱翔蓬蒿之间,此亦飞之至也,而彼且奚适也?

"此小大之辩也。

  故夫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徵一国者,其自视也,亦若此矣。

而宋荣子犹然笑之。

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

彼其于世,未数数然也。

虽然,犹有未树也。

  夫列子御风而行,泠然善也,旬有五日而后反。

彼于致福者,未数数然也。

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若夫乘天地之正,而御六气之辩,以游无穷者,彼且恶乎待哉!

故曰:

至人无己,神人无功,圣人无名。

  尧让天下于许由,曰:

"日月出矣,而爝火不息,其于光也,不亦难乎!

时雨降矣,而犹浸灌,其于泽也,不亦劳乎!

夫子立而天下治,而我犹尸之,吾自视缺然。

请致天下。

"许由曰:

"子治天下,天下既已治也,而我犹代子,吾将为名乎?

名者,实之宾也,吾将为宾乎?

鹪鹩巢于深林,不过一枝;偃鼠饮河,不过满腹。

归休乎君,予无所用天下为!

庖人虽不治庖,尸祝不越樽俎而代之矣。

"

  肩吾问于连叔曰:

"吾闻言于接舆,大而无当,往而不返。

吾惊怖其言犹河汉而无极也,大有径庭,不近人情焉。

"连叔曰:

"其言谓何哉?

""曰'藐姑射之山,有神人居焉。

肌肤若冰雪,淖约若处子;不食五谷,吸风饮露;乘云气,御飞龙,而游乎四海之外;其神凝,使物不疵疠而年谷熟。

'吾以是狂而不信也。

"连叔曰:

"然,瞽者无以与乎文章之观,聋者无以与乎钟鼓之声。

岂唯形骸有聋盲哉?

夫知亦有之。

是其言也,犹时女也。

之人也,之德也,将旁礴万物以为一,世蕲乎乱,孰弊弊焉以天下为事!

之人也,物莫之伤,大浸稽天而不溺,大旱金石流、土山焦而热。

是其尘垢粃糠,将犹陶铸尧舜者也,孰肯以物为事!

"

  宋人次章甫而适越,越人断发文身,无所用之。

  尧治天下之民,平海内之政。

往见四子藐姑射之山,汾水之阳,杳然丧其天下焉。

  惠子谓庄子曰:

"魏王贻我大瓠之种,我树之成而实五石。

以盛水浆,其坚不能自举也。

剖之以为瓢,则瓠落无所容。

非不呺然大也,吾为其无用而掊之。

"庄子曰:

"夫子固拙于用大矣。

宋人有善为不龟手之药者,世世以洴澼絖为事。

客闻之,请买其方百金。

聚族而谋之曰:

'我世世为洴澼絖,不过数金。

今一朝而鬻技百金,请与之。

'客得之,以说吴王。

越有难,吴王使之将。

冬,与越人水战,大败越人,裂地而封之。

能不龟手一也,或以封,或不免于洴澼絖,则所用之异也。

今子有五石之瓠,何不虑以为大樽而浮乎江湖,而忧其瓠落无所容?

则夫子犹有蓬之心也夫!

"

  惠子谓庄子曰:

"吾有大树,人谓之樗。

其大本臃肿而不中绳墨,其小枝卷曲而不中规矩。

立之涂,匠者不顾。

今子之言,大而无用,众所同去也。

"庄子曰:

"子独不见狸狌乎?

卑身而伏,以候敖者;东西跳梁,不避高下;中于机辟,死于罔罟。

今夫嫠牛,其大若垂天之云。

此能为大矣,而不能执鼠。

今子有大树,患其无用,何不树之于无何有之乡,广莫之野,彷徨乎无为其侧,逍遥乎寝卧其下。

不夭斤斧,物无害者,无所可用,安所困苦哉!

《庄子·内篇·齐物论第二》

南郭子綦隐机而坐,仰天而嘘,苔焉似丧其耦。

颜成子游立侍乎前,曰:

"何居乎?

形固可使如槁木,而心固可使如死灰乎?

今之隐机者,非昔之隐机者也?

"子綦曰:

"偃,不亦善乎而问之也!

今者吾丧我,汝知之乎?

女闻人籁而未闻地籁,女闻地籁而不闻天籁夫!

"  

子游曰:

"敢问其方。

"子綦曰:

"夫大块噫气,其名为风。

是唯无作,作则万窍怒呺。

而独不闻之翏翏乎?

山林之畏佳,大木百围之窍穴,似鼻,似口,似耳,似笄,似圈,似臼,似洼者,似污者。

激者、謞者、叱者、吸者、叫者、譹者、宎者,咬者,前者唱于而随者唱喁,泠风则小和,飘风则大和,厉风济则众窍为虚。

而独不见之调调之刁刁乎?

"

  子游曰:

"地籁则众窍是已,人籁则比竹是已,敢问天籁。

"子綦曰:

"夫吹万不同,而使其自己也。

咸其自取,怒者其谁邪?

"

  大知闲闲,小知间间。

大言炎炎,小言詹詹。

其寐也魂交,其觉也形开。

与接为构,日以心斗。

  物无非彼,物无非是。

自彼则不见,自知则知之。

故曰:

彼出于是,是亦因彼。

彼是方生之说也。

虽然,方生方死,方死方生;方可方不可,方不可方可;因是因非,因非因是。

是以圣人不由而照之于天,亦因是也。

是亦彼也,彼亦是也。

彼亦一是非,此亦一是非,果且有彼是乎哉?

果且无彼是乎哉?

彼是莫得其偶,谓之道枢。

枢始得其环中,以应无穷。

是亦一无穷,非亦一无穷也。

故曰:

莫若以明。

  其分也,成也;其成也,毁也。

凡物无成与毁,复通为一。

唯达者知通为一,为是不用而寓诸庸。

庸也者,用也;用也者,通也;通也者,得也。

适得而几矣。

因是已,已而不知其然谓之道。

劳神明为一而不知其同也,谓之"朝三"。

何谓"朝三"?

狙公赋芧,曰:

"朝三而暮四。

"众狙皆怒。

曰:

"然则朝四而暮三。

"众狙皆悦。

名实未亏而喜怒为用,亦因是也。

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

  古之人,其知有所至矣。

恶乎至?

有以为未始有物者,至矣,尽矣,不可以加矣!

其次以为有物矣,而未始有封也。

其次以为有封焉,而未始有是非也。

是非之彰也,道之所以亏也。

道之所以亏,爱之所以成。

果且有成与亏乎哉?

果且无成与亏乎哉?

有成与亏,故昭氏之鼓琴也;无成与亏,故昭氏之不鼓琴也。

昭文之鼓琴也,师旷之枝策也,惠子之据梧也,三子之知几乎皆其盛者也,故载之末年。

唯其好之也以异于彼,其好之也欲以明之。

彼非所明而明之,故以坚白之昧终。

而其子又以文之纶终,终身无成。

若是而可谓成乎,虽我亦成也;若是而不可谓成乎,物与我无成也。

是故滑疑之耀,圣人之所图也。

为是不用而寓诸庸,此之谓"以明"。

  夫天下莫大于秋豪之末,而太山为小;莫寿乎殇子,而彭祖为夭。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既已为一矣,且得有言乎?

既已谓之一矣,且得无言乎?

一与言为二,二与一为三。

自此以往,巧历不能得,而况其凡乎!

故自无适有,以至于三,而况自有适有乎!

无适焉,因是已!

  孰知不言之辩,不道之道?

若有能知,此之谓天府。

注焉而不满,酌焉而不竭,而不知其所由来,此之谓葆光。

毛嫱丽姬,人之所美也;鱼见之深入,鸟见之高飞,麋鹿见之决骤,四者孰知天下之正色哉?

自我观之,仁义之端,是非之涂,樊然淆乱,吾恶能知其辩!

丽之姬,艾封人之子也。

晋国之始得之也,涕泣沾襟。

及其至于王所,与王同筐床,食刍豢,而后悔其泣也。

  昔者庄周梦为胡蝶,栩栩然胡蝶也。

自喻适志与!

不知周也。

俄然觉,则蘧蘧然周也。

不知周之梦为胡蝶与?

胡蝶之梦为周与?

周与胡蝶则必有分矣。

此之谓物化。

《庄子·内篇·养生主第三》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

以有涯随无涯,殆已!

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为善无近名,为恶无近刑,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

  庖丁为文惠君解牛,手之所触,肩之所倚,足之所履,膝之所倚,砉然响然,奏刀騞然,莫不中音,合于桑林之舞,乃中经首之会。

  文惠君曰:

"嘻,善哉!

技盖至此乎?

"庖丁释刀对曰:

"臣之所好者道也,进乎技矣。

始臣之解牛之时,所见无非全牛者;三年之后,未尝见全牛也;方今之时,臣以神遇而不以目视,官知止而神欲行。

依乎天理,批大郤,导大窾,因其固然。

技经肯綮之未尝,而况大坬乎!

良庖岁更刀,割也;族庖月更刀,折也;今臣之刀十九年矣,所解数千牛矣,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彼节者有间而刀刃者无厚,以无厚入有间,恢恢乎其于游刃必有余地矣。

是以十九年而刀刃若新发于硎。

虽然,每至于族,吾见其难为,怵然为戒,视为止,行为迟,动刀甚微,謋然已解,如土委地。

提刀而立,为之而四顾,为之踌躇满志,善刀而藏之。

"文惠君曰:

"善哉!

吾闻庖丁之言,得养生焉。

"

  老聃死,秦失吊之,三号而出。

弟子曰:

"非夫子之友邪?

"曰:

"然。

""然则吊焉若此可乎?

"曰:

"然。

始也吾以为其人也,而今非也。

向吾入而吊焉,有老者哭之,如哭其子;少者哭之,如哭其母。

彼其所以会之,必有不蕲言而言,不蕲哭而哭者。

是遁天倍情,忘其所受,古者谓之遁天之刑。

适来,夫子时也;适去,夫子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古者谓是帝之县解。

"

指穷于为薪,火传也,不知其尽也。

《庄子·内篇·人间世第四》

  颜回曰:

"吾无以进矣,敢问其方。

"仲尼曰:

"斋,吾将语若。

有心而为之,其易邪?

易之者,皞天不宜。

"颜回曰:

"回之家贫,唯不饮酒不茹荤者数月矣。

如此则可以为斋乎?

"曰:

"是祭祀之斋,非心斋也。

"

  回曰:

"敢问心斋。

"仲尼曰:

"若一志,无听之以耳而听之以心;无听之以心而听之以气。

听止于耳,心止于符。

气也者,虚而待物者也。

唯道集虚。

虚者,心斋也"

  叶公子高将使于齐,问于仲尼曰:

"王使诸梁也甚重。

齐之待使者,盖将甚敬而不急。

匹夫犹未可动也,而况诸侯乎!

吾甚栗之。

子常语诸梁也曰:

'凡事若小若大,寡不道以欢成。

事若不成,则必有人道之患;事若成,则必有阴阳之患。

若成若不成而后无患者,唯有德者能之。

'吾食也执粗而不臧,爨无欲清之人。

今吾朝受命而夕饮冰,我其内热与!

吾未至乎事之情而既有阴阳之患矣!

事若不成,必有人道之患,是两也。

为人臣者不足以任之,子其有以语我来!

"

  仲尼曰:

"天下有大戒二:

其一命也,其一义也。

子之爱亲,命也,不可解于心;臣之事君,义也,无适而非君也,无所逃于天地之间。

是之谓大戒。

是以夫事其亲者,不择地而安之,孝之至也;夫事其君者,不择事而安之,忠之盛也;自事其心者,哀乐不易施乎前,知其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德之至也。

为人臣子者,固有所不得已。

行事之情而忘其身,何暇至于悦生而恶死!

夫子其行可矣!

  且夫乘物以游心,托不得已以养中,至矣。

何作为报也!

莫若为致命,此其难者?

"

  汝不知夫螳螂乎?

怒其臂以当车辙,不知其不胜任也,是其才之美者也。

戒之,慎之,积伐而美者以犯之,几矣!

  匠石之齐,至于曲辕,见栎社树。

其大蔽牛,絜之百围,其高临山十仞而后有枝,其可以舟者旁十数。

观者如市,匠伯不顾,遂行不辍。

弟子厌观之,走及匠石,曰:

'自吾执斧斤以随夫子,未尝见材如此其美也。

先生不肯视,行不辍,何邪?

"曰:

"已矣,勿言之矣!

散木也。

以为舟则沉,以为棺椁则速腐,以为器则速毁,以为门户则液樠,以为柱则蠹,是不材之木也。

无所可用,故能若是之寿。

"

  匠石归,栎社见梦曰:

"女将恶乎比予哉?

若将比予于文木邪?

夫楂梨橘柚果蓏之属,实熟则剥,剥则辱。

大枝折,小枝泄。

此以其能苦其生者也。

故不终其天年而中道夭,自掊击于世俗者也。

物莫不若是。

且予求无所可用久矣!

几死,乃今得之,为予大用。

使予也而有用,且得有此大也邪?

且也若与予也皆物也,奈何哉其相物也?

而几死之散人,又恶知散木!

"匠石觉而诊其梦。

弟子曰:

"趣取无用,则为社何邪?

"曰:

"密!

若无言!

彼亦直寄焉!

以为不知己者诟厉也。

不为社者,且几有翦乎!

且也彼其所保与众异,而以义喻之,不亦远乎!

"

  南伯子綦游乎商之丘,见大木焉,有异:

结驷千乘,隐,将芘其所藾。

子綦曰:

"此何木也哉!

此必有异材夫!

"仰而视其细枝,则拳曲而不可以为栋梁;俯而视其大根,则轴解而不可以为棺椁;舐其叶,则口烂而为伤;嗅之,则使人狂醒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嗟乎,醒三日而不已。

子綦曰:

"此果不材之木也,以至于此其大也。

嗟乎,神人以此不材。

"

  宋有荆氏者,宜楸柏桑。

其拱把而上者,求狙猴之杙斩之;三围四围,求高名之丽者斩之;七围八围,贵人富商之家求禅傍者斩之。

故未终其天年而中道之夭于斧斤,此材之患也。

故解之以牛之白颡者,与豚之亢鼻者,与人有痔病者,不可以适河。

此皆巫祝以知之矣,所以为不祥也。

此乃神人之所以为大祥也。

  支离疏者,颐隐于齐,肩高于顶,会撮指天,五管在上,两髀为胁。

挫针治繲,足以餬餬;鼓荚播精,足以食十人。

上征武士,则支离攘臂于其间;上有大役,则支离以有常疾不受功;上与病者粟,则受三锺与十束薪。

夫支离者其形者,犹足以养其身,终其天年,又况支离其德者乎!

  孔子适楚,楚狂接舆游其门曰:

"凤兮凤兮,何如德之衰也。

来世不可待,往世不可追也。

天下有道,圣人成焉;天下无道,圣人生焉。

方今之时,仅免刑焉!

福轻乎羽,莫之知载;祸重乎地,莫之知避。

已乎,已乎!

临人以德。

殆乎,殆乎!

画地而趋。

迷阳迷阳,无伤吾行。

吾行郤曲,无伤吾足。

"

  山木,自寇也;膏火,自煎也。

桂可食,故伐之;漆可用,故割之。

人皆知有用之用,而莫知无用之用也。

《庄子·内篇·德充符第五》

  鲁有兀者王骀,从之游者与仲尼相若。

常季问于仲尼曰:

"王骀,兀者也,从之游者与夫子中分鲁。

立不教,坐不议。

虚而往,实而归。

固有不言之教,无形而心成者邪?

是何人也?

"仲尼曰:

"夫子,圣人也,丘也直后而未往耳!

丘将以为师,而况不若丘者乎!

奚假鲁国,丘将引天下而与从之。

"  

  申徒嘉,兀者也,而与郑子产同师于伯昏无人。

子产谓申徒嘉曰:

"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

"其明日,又与合堂同席而坐。

子产谓申徒嘉曰:

"我先出则子止,子先出则我止。

今我将出,子可以止乎?

其未邪?

且子见执政而不违,子齐执政乎?

"申徒嘉曰:

"先生之门固有执政焉如此哉?

子而说子之执政而后人者也。

闻之曰:

'鉴明则尘垢不止,止则不明也。

久与贤人处则无过。

'今子之所取大者,先生也,而犹出言若是,不亦过乎!

"

  子产曰:

"子既若是矣,犹与尧争善。

计子之德,不足以自反邪?

"申徒嘉曰:

"自状其过以不当亡者众;不状其过以不当存者寡。

知不可奈何而安之若命,唯有德者能之。

游于羿之彀中。

中央者,中地也;然而不中者,命也。

人以其全足笑吾不全足者众矣,我怫然而怒,而适先生之所,则废然而反。

不知先生之洗我以善邪?

吾之自寐邪?

吾与夫子游十九年,而未尝知吾兀者也。

今子与我游于形骸之内,而子索我于形骸之外,不亦过乎!

"子产蹴然改容更貌曰:

"子无乃称!

"

  鲁有兀者叔山无趾,踵见仲尼。

仲尼曰:

"子不谨,前既犯患若是矣。

虽今来,何及矣!

"无趾曰:

"吾唯不知务而轻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今吾来也,犹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务全之也。

夫天无不覆,地无不载,吾以夫子为天地,安知夫子之犹若是也!

"孔子曰:

"丘则陋矣!

夫子胡不入乎?

请讲以所闻。

"无趾出。

孔子曰:

"弟子勉之!

夫无趾,兀者也,犹务学以复补前行之恶,而况全德之人乎!

"

  无趾语老聃曰:

"孔丘之于至人,其未邪?

彼何宾宾以学子为?

彼且以蕲以諔诡幻怪之名闻,不知至人之以是为己桎梏邪?

"老聃曰:

"胡不直使彼以死生为一条,以可不可为一贯者,解其桎梏,其可乎?

"无趾曰:

"天刑之,安可解!

"

  鲁哀公问于仲尼曰:

"卫有恶人焉,曰哀骀它。

丈夫与之处者,思而不能去也;妇人见之,请于父母曰:

'与为人妻,宁为夫子妾'者,数十而未止也。

未尝有闻其唱者也,常和人而已矣。

无君人之位以济乎人之死,无聚禄以望人之腹,又以恶骇天下,和而不唱,知不出乎四域,且而雌雄合乎前,是必有异乎人者也。

寡人召而观之,果以恶骇天下。

与寡人处,不至以月数,而寡人有意乎其为人也;不至乎期年,而寡人信之。

国无宰,而寡人传国焉。

闷然而后应,氾而若辞。

寡人丑乎,卒授之国。

无几何也,去寡人而行。

寡人恤焉若有亡也,若无与乐是国也。

是何人者也!

"

  仲尼曰:

"丘也尝使于楚矣,适见豚子食于其死母者。

少焉眴若,皆弃之而走。

不见己焉尔,不得其类焉尔。

所爱其母者,非爱其形也,爱使其形者也。

战而死者,其人之葬也不以翣资;刖者之屡,无为爱之。

皆无其本矣。

为天子之诸御:

不爪翦,不穿耳;取妻者止于外,不得复使。

形全犹足以为尔,而况全德之人乎!

今哀骀它未言而信,无功而亲,使人授己国,唯恐其不受也,是必才全而德不形者也。

"

  哀公曰:

"何谓才全?

"仲尼曰:

"死生、存亡、穷达、贫富、贤与不肖、毁誉、饥渴、寒暑,是事之变、命之行也。

日夜相代乎前,而知不能规乎其始者也。

故不足以滑和,不可入于灵府。

使之和豫,通而不失于兑。

使日夜无隙,而与物为春,是接而生时于心者也。

是之谓才全。

""何谓德不形?

"曰:

"平者,水停之盛也。

其可以为法也,内保之而外不荡也。

德者,成和之修也。

德不形者,物不能离也。

"

  哀公异日以告闵子曰:

"始也吾以南面而君天下,执民之纪而忧其死,吾自以为至通矣。

今吾闻至人之言,恐吾无其实,轻用吾身而亡吾国。

吾与孔丘非君臣也,德友而已矣!

"

  闉跂支离无脣说卫灵公,灵公说之,而视全人:

其脰肩肩。

甕盎大瘿说齐桓公,桓公说之,而视全人:

其脰肩肩。

故德有所长而形有所忘。

人不忘其所忘而忘其所不忘,此谓诚忘。

  

《庄子·内篇·大宗师第六》

  何谓真人?

古之真人,不逆寡,不雄成,不谟士。

若然者,过而弗悔,当而不自得也。

若然者,登高不栗,入水不濡,入火不热,是知之能登假于道者也若此。

  古之真人,其寝不梦,其觉无忧,其食不甘,其息深深。

真人之息以踵,众人之息以喉。

屈服者,其嗌言若哇。

其耆欲深者,其天机浅。

古之真人,不知说生,不知恶死。

其出不欣,其入不距。

翛然而往,翛然而来而已矣。

不忘其所始,不求其所终。

受而喜之,忘而复之。

是之谓不以心捐道,不以人助天,是之谓真人。

若然者,其心志,其容寂,其颡鼽。

凄然似秋,暖然似春,喜怒通四时,与物有宜而莫知其极。

故圣人之用兵也,亡国而不失人心。

 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也。

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

彼特以天为父,而身犹爱之,而况其卓乎!

人特以有君为愈乎己,而身犹死之,而况其真乎!

  泉涸,鱼相与处于陆,相呴以湿,相濡以沫,不如相忘于江湖。

与其誉尧而非桀也,不如两忘而化其道。

  夫大块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夫藏舟于壑,藏山于泽,谓之固矣!

然而夜半有力者负之而走,昧者不知也。

  夫道有情有信,无为无形;可传而不可受,可得而不可见;自本自根,未有天地,自古以固存;神鬼神帝,生天生地;在太极之先而不为高,在六极之下而不为深,先天地生而不为久,长于上古而不为老。

  子祀、子舆、子犁、子来四人相与语曰:

"孰能以无为首,以生为脊,以死为尻;孰知死生存亡之一体者,吾与之友矣!

"四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为友。

俄而子舆有病,子祀往问之。

曰:

"伟哉,夫造物者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曲偻发背,上有五管,颐隐于齐,肩高于顶,句赘指天,阴阳之气有沴,其心闲而无事,胼鲜而鉴于井,曰:

"嗟乎!

夫造物者又将以予为此拘拘也。

"

  子祀曰:

"女恶之乎?

"曰:

"亡,予何恶!

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为鸡,予因以求时夜;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为弹,予因以求鸮炙;浸假而化予之尻以为轮,以神为马,予因以乘之,岂更驾哉!

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

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此古之所谓县解也,而不能自解者,物有结之。

且夫物不胜天久矣,吾又何恶焉!

"

  俄而子来有病,喘喘然将死。

其妻子环而泣之。

子犁往问之,曰:

"叱!

避!

无怛化!

"倚其户与之语曰:

"伟哉造化!

又将奚以汝为?

将奚以汝适?

以汝为鼠肝乎?

以汝为虫臂乎?

"子来曰:

"父母于子,东西南北,唯命之从。

阴阳于人,不翅于父母。

彼近吾死而我不听,我则悍矣,彼何罪焉?

夫大块以载我以形,劳我以生,佚我以老,息我以死。

故善吾生者,乃所以善吾死也。

  子桑户、孟子反、子琴张三人相与友曰:

"孰能相与于无相与,相为于无相为;孰能登天游雾,挠挑无极,相忘以生,无所穷终!

"三人相视而笑,莫逆于心,遂相与友。

  莫然有间,而子桑户死,未葬。

孔子闻之,使子贡往侍事焉。

或编曲,或鼓琴,相和而歌曰:

"嗟来桑户乎!

嗟来桑户乎!

而已反其真,而我犹为人猗!

"子贡趋而进曰:

"敢问临尸而歌,礼乎?

"二人相视而笑曰:

"是恶知礼意!

"子贡反,以告孔子曰:

"彼何人者邪?

修行无有而外其形骸,临尸而歌,颜色不变,无以命之。

彼何人者邪?

"孔子曰:

"彼游方之外者也,而丘游方之内者也。

外内不相及,而丘使女往吊之,丘则陋矣!

彼方且与造物者为人,而游乎天地之一气。

彼以生为附赘县疣,以死为决肒溃痈。

夫若然者,又恶知死生先后之所在!

假于异物,托于同体;忘其肝胆,遗其耳目;反复终始,不知端倪;芒然仿徨乎尘垢之外,逍遥乎无为之业。

彼又恶能愦愦然为世俗之礼,以观众人之耳目哉!

"

  子贡曰:

"然则夫子何方之依?

"孔子曰:

"丘,天之戮民也。

虽然,吾与汝共之。

"子贡曰:

"敢问其方?

"孔子曰:

"鱼相造乎水,人相造乎道。

相造乎水者,穿池而养给;相造乎道者,无事而生定。

故曰:

鱼相忘乎江湖,人相忘乎道术。

"子贡曰:

"敢问畸人?

"曰:

"畸人者,畸于人而侔于天。

故曰:

天之小人,人之君子;人之君子,天之小人也。

"

  颜回曰:

"回益矣。

"仲尼曰:

"何谓也?

"曰:

"回忘仁义矣。

"曰:

"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

"回益矣。

"曰:

"何谓也?

"曰:

"回忘礼乐矣!

"曰:

"可矣,犹未也。

"他日复见,曰:

"回益矣!

"曰:

"何谓也?

"曰:

"回坐忘矣。

"仲尼蹴然曰:

"何谓坐忘?

"颜回曰:

"堕肢体,黜聪明,离形去知,同于大通,此谓坐忘。

"仲尼曰:

"同则无好也,化则无常也。

而果其贤乎!

丘也请从而后也。

"

子舆与子桑友。

而霖雨十日,子舆曰:

"子桑殆病矣!

"裹饭而往食之。

至子桑之门,则若歌若哭,鼓琴曰:

"父邪!

母邪!

天乎!

人乎!

"有不任其声而趋举其诗焉。

子舆入,曰:

"子之歌诗,何故若是?

"曰:

"吾思夫使我至此极者而弗得也。

父母岂欲吾贫哉?

天无私覆,地无私载,天地岂私贫我哉?

求其为之者而不得也!

然而至此极者,命也夫!

"

《庄子·内篇·应帝王第七》

  天根游于殷阳,至蓼水之上,适遭无名人而问焉,曰:

"请问为天下。

"无名人曰:

"去!

汝鄙人也,何问之不豫也!

予方将与造物者为人,厌则又乘夫莽眇之鸟,以出六极之外,而游无何有之乡,以处圹埌之野。

汝又何帛以治天下感予之心为?

"又复问,无名人曰:

"汝游心于淡,合气于漠,顺物自然而无容私焉,而天下治矣。

"

  阳子居蹴然曰:

"敢问明王之治。

"老聃曰"明王之治:

功盖天下而似不自己,化贷万物而民弗恃。

有莫举名,使物自喜。

立乎不测,而游于无有者也。

"

  无为名尸,无为谋府,无为事任,无为知主。

体尽无穷,而游无朕。

尽其所受乎天而无见得,亦虚而已!

至人之用心若镜,不将不逆,应而不藏,故能胜物而不伤。

南海之帝为儵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经管营销 > 经济市场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