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586829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8 大小:23.14KB
下载 相关 举报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8页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8页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8页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8页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8页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8页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8页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8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docx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关于xx市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的报告

  主任、各位副主任、秘书长、各位委员:

  我受市政府委托,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新农村建设工作情况,请予审议。

  一、全市新农村建设进展情况

  我市自20xx年3月启动新农村建设以来,全市上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五句话、二十个字”的总体要求,紧紧围绕市委二届十次全会提出的“五新一好”新农村建设目标,以增加农民收入为核心,以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为重点,以统筹城乡发展为关键,充分发挥农民群众的主体作用,确保了新农村建设的顺利推进。

20XX年全市主要农产品全面增产丰收,实现农业增加值亿元,比上年增长%。

农民人均纯收入4140元,比上年增加638元,增量位居全省第一。

今年农业农村经济形势继续保持良好发展态势,据农业部门调查分析,上半年全市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增加537元。

新农村建设开展两年多来,农业年年增产,农民年年增收,农村和谐稳定。

  统一思想,明确目标,切实加强对新农村建设的领导。

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作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决策后,市委、市政府非常重视,20XX年3月召开了动员大会,全面启动了新农村建设工作。

20XX年7月,市委二届十次全会讨论通过了《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决议》,提出了新农村建设“五新一好”目标。

市成立了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市直各成员单位明确了责任领导和工作专班,各县市区成立了由主要负责人任组长的领导小组,形成了党政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坐阵抓、工作专班具体抓的工作格局。

市委、市政府提出用新农村建设统揽农村工作全局,将其纳入绩效考核的四件大事之一,列入了市政府重点工作目标,多次组织市委常委会、市政府常务会、县市区委书记会、部门协调会、现场督办会等大型活动强力推动新农村建设。

今年3月上旬,市委、市政府又组织各县市区委分管领导、17个乡镇的党委书记到苏州考察学习,新农村建设工作正在稳步推进。

  立足实际,分类指导,认真做好新农村建设规划编制工作。

市委二届十次全会讨论通过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决议后,各县市区根据决议精神,结合本地实际,按专班主持编制、群众民主议定的程序制定县级规划8个、乡级规划97个、村级规划1122个。

同时我市为确保规划的有效实施,切实加强了对村庄规划的管理,严格执行新村镇“规划一张图、审批一支笔、建设一盘棋、管理一个法”的制度,有效杜绝了规划建设“两张皮”的现象。

科学的规划,为我市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推进奠定了基础。

  依托资源,发展生产,不断夯实新农村建设经济基础。

为了全面落实“生产发展”的要求,我市认真贯彻落实中省一号文件,因地制宜,着力培植主导产业,目前全市已形成了水稻、棉花、油菜、瓜果菜、水产、畜牧和平原林业等七大优势产业。

20XX年,我市按照“种植业抓板块、畜牧业建小区、水产业搞片带”的思路,着力实施“三大工程”:

一是实施优质稻产业提升工程。

全市层层签订目标责任状,全面推广优良品种、无公害生产、轻简栽培、机械作业等技术,确保良种良法种出优质商品。

20XX年全市国标三级以上优质稻面积达到460万亩,比上年增50万亩,其中国标一级优质稻面积达到50万亩。

二是实施水产业壮大工程。

为充分发挥xx的水资源优势,我市将“重抓水产”作为振兴xx经济的“五大决策”之一,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壮大水产业。

20XX年全市水产品产量达万吨,比上年增加万吨,总产创历史最好水平。

力争到20XX年全市水产品总产达到100万吨,渔业产值达到100亿元,实现水产“双百”目标。

努力把我市建设成中国淡水渔业第一市、长江流域水产加工先进市和水产观光旅游示范市。

三是实施畜牧业振兴工程。

我市紧紧抓住畜禽产品市场价格回升的有利机遇,大力开展生猪“万户百头”、蛋禽“万户千只”和肉禽“千户万只”规模养殖活动,着力推进畜牧业向生产主体专业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服务体系化方向发展。

20XX年全市已落实养殖小区108个,比上年增47个。

生猪出栏万头,比上年增加万头,家禽出笼万只,比上年增加万只。

今年,我市继续组织实施“三大工程”,上半年粮食生产的商品率和优质率进一步提高;渔业产值达到亿元,同比增24%;生猪出栏202万头,同比增22%。

家禽出笼2614万只,同比增47%。

  加大投入,注重实效,努力加强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20XX年,全市抓住中央对“三农”投入倾斜的历史机遇,以项目为载体,着力实施“六改五通”工程,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改善了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据统计,20XX年全市共争取各类新农村建设项目和政策补贴资金近30亿元,比上年增加8亿元。

去年全市新建通村公路1700公里,今年上半年已完成450公里,近两年半来,全市共修通村公路3700公里,超过20XX年前10年的总和。

全市争取和落实泵站更新改造、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灌区续建配套与节水改造、水利血防、病险水库除险加固等水利基本建设项目投资亿元,解决了万农村人口的安全饮水问题。

全市“一建三改”步伐明显加快,新建沼气池万口、改厕11万座,分别比上年增115%、200%。

全市申报基本农田整理项目17个,已争取到5个血防综合治理项目,规模万亩,投资亿元。

全市启动56个“百镇千村”示范村建设工作,完成村庄整治投资近4000万元。

全市采取以控制传染源为主的综合防治措施,在7个县市区实施血防“整县推进、综合治理”项目,取得显著成效。

  因地制宜,突出重点,积极推进新农村建设试验示范工作。

按照“规划先行、典型引导、整体推进”的原则,我市整合力量,突出抓了公安县花基台血防综合治理、xx区李埠镇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以及四湖流域等3个示范区的新农村建设。

今年又启动了孟溪大垸扶贫开发示范区工作。

花基台示范区辖2个乡镇的5个行政村,由于地理位置特殊,曾经是我市有名的“水窝子”、“虫窝子”和“穷窝子”,经过几年的不懈努力,其生产生活条件明显改善,疫情得到有效控制,农民收入年均增长率超过25%。

李埠无公害蔬菜基地规模不断扩大,蔬菜复种面积达到万亩,蔬菜大棚达到5000多个,年产蔬菜20多万吨,菜农人均纯收入达到6500元,不仅能保证xx城区的蔬菜供应,还远销武汉、广州、香港等城市。

四湖流域的新农村建设也加大了综合治理力度,西干渠疏挖和洪湖围堤一期工程已经完成。

公安县孟溪大垸已经编制了《孟溪大垸扶贫综合开发规划》,全面启动了孟溪大垸扶贫综合开发工作。

8个县市区确立了139个示范村,其中川店镇紫荆村、纪南镇拍马村、岑河镇庙兴村、资市镇华湘村、新江口镇木天河村、刘家场镇三堰淌村、夹竹园镇陈榨村、调关镇北湖村、新沟镇交通村、上车湾镇郭垸村、汪桥镇古堤村、新堤办事处洪林村、瞿家湾镇瞿家湾村等13个村被评为省级新农村建设示范村。

各示范村在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村庄环境整治等方面探索了一些好的方法,形成了各具特色的发展模式,为我市今后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积累了经验。

今年省委、省政府确立了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涉及洪湖、监利的12个乡镇区办,共有348个村,乡村人口53万人,耕地面积60万亩,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在全市乃至全省都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为了确保把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打造成深化农村改革的试验区、发展现代农业的示范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先行区,努力摸索出一条具有江汉平原特色的新农村建设的路子,xx市委、市政府成立了由市委书记应代明同志为组长的仙洪新农村建设领导小组,建立了部门对口联系制度。

在省委、省政府的领导下,仙洪新农村建设整体规划和分片建设规划已经完成,初步计划近3年将投资30多亿元。

目前,试验区的宣传发动、村庄环境整治以及项目建设等工作正在有条不紊地进行。

目前我市新农村建设正呈现由“点”到“片”的发展态势。

  以人为本,加强培训,不断培育新型农民。

农民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体,努力培养造就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讲道德、守法纪的新型农民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前提。

近年来,全市深入开展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引导农民崇尚科学、抵制迷信、移风易俗、破除陋习,逐步形成健康文明的新风尚。

一是开展“和谐家庭、和谐村组”创建活动以及“树新风,改陋习”活动,引导农民摒弃不良习惯,弘扬文明新风;二是开展科学、文化、道德、政策、法制等“五进农户”活动,切实加强思想道德和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三是开展“刹三风”、“四入户”、“治五乱”活动,在农村大力倡导勤俭自强、团结互助、友爱向善、诚实守信的新农村道德风尚。

四是开展技能培训。

20XX年全市按照“大培训、大转移、大增收、大发展”的工作思路,采取定向培训、订单培训等多种形式培训农民5万人。

全市共组织各类招聘活动50多场,外出务工人员达到万人,比上年增加万人。

同时,各地、各部门发挥自身优势,建立驻外机构或劳务基地,及时为外出农民提供就业信息、法律援助、代办证照等服务,促进了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

目前,我市培植了松滋沼气工、网市玻璃铝材工、石首房屋防渗漏工等几个在市场上叫得响的劳务品牌,提升了我市劳务经济的市场竞争力。

  统筹发展,关注民生,积极推进农村社会事业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从解决好农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入手,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在新农村建设中,我市着眼于解决农民上学难、工业看病难等民生问题,认真落实“六补”资金,推进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及落实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等,加大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和社会保障向农村延伸的力度,尽量做到进村入户、落实到人,给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受到农民的称赞和拥护。

20XX年全市争取粮食直补、农资综合补贴资金亿元,争取农村合作医疗上级补助1亿多元,合作医疗覆盖到7个县市区,参合农民317万人,农民参合率%,参合农民医疗费用补偿率30%以上。

全市筹集“两免一补”资金亿元,对66万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全部免收学杂费,对10万贫困生教科书。

全市认真开展村级卫生组织标准化建设,以房屋、设备、技术和管理四配套为目标,合理规划设置村卫生室的数量和布局,全市甲级村卫生室达80%,基层卫生服务条件明显改善。

今年上半年,全市共发放粮食直补、良种补贴、农机具补贴、农资综合直补等补贴资金亿元。

全市参加新农合的人数达到360万,参合率%。

公安县门诊统筹模式在20XX年全国新农合工作会议上得到推广。

全市累计建设各类经营服务网点5546个,其中农资农家店2021个,新型网点覆盖全市60%以上的农村市场。

  健全制度,完善设施,切实抓好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20XX年,我市先后实施了“双联双带,共建社会主义新农村”主题实践活动、“一村一名大学生”工程、党员创业技能培训工程、农村“两会一制”等主题活动和重点项目建设活动,尤其是积极探索建立农村在职干部待遇激励保障机制、优秀村党支部书记养老保险制度、从优秀村主职干部招录乡镇公务员等,大大提升村干部工作积极性,提升了农村基层组织战斗力。

全市共筹措资金2100万元,其中市管党费配套70多万元,完成了我市第一批纳入省新建规划的481个村和改扩建的640个村的办公场所建设,有841个村纳入全省第二批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范围。

  积极探索,勇于创新,不断建立和完善适应新农村建设的体制和机制。

一是创新发展模式。

近两年来,我们因村制宜、因地制宜,积极培植主导产业,努力探索出一条适合本地发展的新农村建设模式。

如工业经济带动型、龙头企业带动型、特色产业带动型、打工经济带动型、城郊服务带动型、旅游经济带动型、项目建设带动型等等。

二是创新新农村建设机制。

为了发挥农民的主体作用,我们在发展公益事业、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推行了民主办事的程序,在试点村普遍成立了村民理事会,建立了提事、议事、决事、办事、监事机制。

在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方面,加快发展了农民专合组织等等。

三是创新工作方法。

市县两级坚持从部门抽调干部组成工作组,驻村开展帮扶,推动了新农村建设各项工作全面落实。

20XX年,市、县两级共组派284个工作组、740人进驻到村帮助指导新农村建设工作。

按照政府组织、企业自愿、互惠双赢的原则,我市组织企业联村活动,目前已有40多家企业进行联村。

同时建立了工作协调督办机制。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市新农村建设仍处于起步和探索阶段,工作中还存在不足之处:

一是规划的制定和执行不规范。

有的村级规划在制定上科学性不够,在执行上严肃性不够。

二是农民主体作用发挥不够。

部分地方群众发动不充分,农民只是被动接受者,而不是积极参与者。

三是资金瓶颈突出。

新农村建设需要的投资巨大,但我市财力有限,农村集体经济薄弱,农民也不富裕,建设资金不足成为我市新农村建设的“瓶颈”制约。

四是综合协调难度较大。

新农村建设涉及面较广,涵盖面较宽,项目整合难度较大。

  三、下段工作安排

  坚持规划先行,不断制定和完善新农村建设规划。

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和广大群众的意愿,全面、科学规划新农村建设。

从实际和现有条件出发,从优化城乡生产力和人口布局以及资源节约、经济高效的原则出发,认真制定和完善农业生产发展规划、村庄建设规划、基础设施建设规划、精神文明建设规划、农村基层民主建设规划等等。

同时严格按照规划统筹安排新农村建设工作,明确年度任务,提出建设重点,强化工作职责,指导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有计划、有步骤、有重点地逐步推进。

  积极发展现代农业,不断增加农民收入。

我们将继续推进水稻、棉花、油菜、瓜果菜、水产、畜牧和平原林业等优势产业发展,深入推进“三大工程”建设,在优质稻产业上,力争全市水稻优质率达到80%以上,中稻基本实现优质化;在水产业上,根据“十一五”期末实现总产100万吨、产值100亿元的“双百”目标,重点抓好小龙虾、黄顙鱼、黄鳝、龟鳖、河蟹等五大名特优产业发展,扩大养殖面积,改造精养渔池,推广高效模式,推进精深加工;在畜牧业上,以培植畜牧业龙头企业为抓手,以扩大规模养殖为载体,大力发展生猪家禽,积极发展草食畜禽,努力实现畜牧业经营产业化、主体专业化、养殖规模化、生产标准化和服务系列化。

同时深入持久抓好农民教育培训,引导农村劳动力向非农产业和城镇有序转移,力争外出务工农民新增8万人以上,努力实现今年农业总产值增长4%,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8%的目标。

  以推进适度规模经营为突破口,加快农业生产方式变革。

一是在“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下,采取转包、转让、租赁、入股等方式,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提高比较效益,增强农村经济发展活力。

二是大力发展农民专业合作,力争每一个主导产业建一个专业合作社,提高农民的组织化程度。

三是在经济基础较好的地方发展社区股份合作,变资产为资本,变农民为股民,优化集体资产管理方式。

四是积极引导分散居住农户、新建翻建农户以及已向非农产业转移的农户向城镇及其周边地区的新型村庄(社区)集中居住,并加强配套设施建设,使每个集居区有一个公共服务中心、一组村内道路、一套垃圾处理设施,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向农村延伸,城市社会事业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向农村辐射。

  从解决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出发,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继续加强农田水利建设,认真组织实施江河崩岸整治、荆南四河堤防加固、四湖流域综合治理和水库除险工程,加快大型泵站、灌区改造步伐,以“田头工程”和末端渠系为重点,鼓励和引导农民对直接受益的小型水利建设投工投劳。

继续抓好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力争解决万人的农村安全饮水问题。

继续组织实施“通达、通畅工程”,新修通村公路1000公里,新增400个通水泥路、油路的行政村。

继续抓好农村能源建设,以沼气建设为主要内容,推动农户改厕、改圈、改厨,力争新建沼气池6万口,进行联户沼气试点。

继续抓好互联网、电视网、通讯网“三网合一”,办好“农信通”、“农业新时空”和“垄上行”,搭建农村综合信息服务平台。

  扎实抓好示范村建设,努力打造新村典型。

紧紧抓住建设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的战略机遇,按照城乡统筹、整体推进的要求,创新思维,大胆实践,全力服务仙洪新农村建设试验区工作。

继续推进4个市级示范区建设,花基台示范区将进一步改善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李埠示范区进一步增加菜农收入,孟溪大垸示范区进一步搞好扶贫开发,同时全面启动四湖流域新农村建设试点示范工作。

县市区确定的139个试点村,力争在产业发展、农村安全饮水、基层组织建设等方面取得较大突破。

同时,以解决污水和垃圾问题为重点,全面启动村庄环境整治工作,力争通过几年的努力,解决好“污水满沟流、垃圾遍地飞”的问题,使“垃圾基本靠风化、污水基本靠蒸发”成为历史,努力实现农村美化、绿化、硬化、亮化和净化。

  加快农村社会事业发展,不断强化农村公共服务。

一是落实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两免一补”政策,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大力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加快农村教育事业发展。

二是进一步扩大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试点范围,扩大农民受益面,提高参合农民补助标准,加快农村卫生事业发展。

三是以构建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为重点,抓好文化体制机制创新,加强县、乡、村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文化队伍建设。

四是完善农村特困户基本生活救助制度,推进农村贫困群众医疗救助,逐步扩大大病救助病种范围,适当提高救助标准,积极探索建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新农村建设提供坚强组织保证。

一是充分发挥党组织在新农村建设中的领导核心作用,不断深化农村党的建设“三级联创”活动,巩固和发展农村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切实选好配强农村基层班子。

二是加强农村各项事务管理的体制创新和制度创新,村要普遍建立村民提事、议事、决事、办事、监事制度。

三是大力开展以遵纪守法、公民道德建设基本规范等为主要内容的思想道德教育,以创建“文明户”、“文明村”为主要形式带动乡风建设,倡导文明的生活方式、健康的娱乐方式和进步的思想意识,着力提升广大农民的思想道德水平,建立与新农村建设相适应的道德体系,造就一批既有较高科学文化素质和道德素质,又有一定专业技能、文明守法、移风易俗的新型农民。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工程科技 > 能源化工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