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

上传人:b****5 文档编号:14600118 上传时间:2023-06-24 格式:DOCX 页数:39 大小:45.91KB
下载 相关 举报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页
第1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2页
第2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3页
第3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4页
第4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5页
第5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6页
第6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7页
第7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8页
第8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9页
第9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0页
第10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1页
第11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2页
第12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3页
第13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4页
第14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5页
第15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6页
第16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7页
第17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8页
第18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19页
第19页 / 共39页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_第20页
第20页 / 共39页
亲,该文档总共3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下载资源
资源描述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39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 高频考点.docx

湖南省新田县第一中学届高考历史三轮复习高频考点

2015届高三历史复习资料(高频考点)

重点1:

古代中国历史阶段特征

1.春秋战国时期:

奴隶社会崩溃,封建社会形成时期,社会大变革,是社会的转型时期。

①政治:

分封制的瓦解,中央集权制的形成、郡县制的建立;

②经济:

井田制的瓦解,封建土地私有制的确立、小农经济的形成;

③思想:

礼乐制的崩溃,百家争鸣的局面出现;

④教育:

由学在官府到学在民间,私学兴起。

⑤社会:

,“士”阶层活跃。

2.封建社会时期:

封建文明           ▲古希腊时期:

奴隶制文明 

①政治:

君主专制中央集权制的确立和发展;        ①政治:

民主政治制度 

②经济:

小农经济为基础;                ②经济:

商品经济 

③思想:

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              ③思想:

早期人文主义    

④文化:

传统科技的成就,文学、汉字、          ④文化:

辉煌的文化成就      

书法、绘画、戏曲的发展(渐趋平民化,通俗化)。

3.明清时期:

封建社会走向衰落时期,近代文明的前奏,中国落后于世界潮流。

①政治:

君主专制的强化,反君主专制的出现;

②经济:

自然经济占主导、重农抑商的政策,商品经济的发展、资本主义的萌芽;

③思想:

理学的僵化、思想的束缚、文化的专制,早期民主启蒙思想的出现;

④对外:

海禁、闭关锁国,西学东渐;

⑤科技:

总结性的科技巨著,但没产生近代科技。

重点2:

古代中国农业的主要耕作方式与土地制度

1.生产模式:

精耕细作

2.耕作方式:

由刀耕火种→春秋时期开始的铁犁牛耕;唐朝发明曲犁,传统犁定型。

3.经营方式:

男耕女织(小农经济为主或自耕农式);明清时期租佃式占主导。

4.土地制度类型:

商周时期的井田制→土地私有制为主(君主、地主、自耕农私有)

5.古代土地制度的基本特征:

土地私有制为主。

均田制:

前提:

政府控制部分土地

内容:

国有土地分给农民使用,不得买卖,死后归还。

影响:

促进了经济发展,增加了政府收入;缓和了矛盾,利于社会安定。

6.小农经济出现主要原因、含义、特点

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铁犁牛耕使用,私田大量开垦;各国相继税制改革,承认土地私有。

含义:

以家庭为生产生活为基本单位,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是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

特点:

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稳定;脆弱、保守落后。

7.古代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

①经济形态:

男耕女织,自己自足(生产关系)

②耕作方式:

铁犁牛耕为主,实行精耕细作(生产力)。

③土地制度:

封建地主土地私有制为主(土地类型)。

④以种植业为主、家畜饲养业为辅(产业结构)

重点3:

宋明理学

1.程朱理学

⑴理学形成的历史背景:

①道教的兴起与佛教的传播,儒学受到冲击;②唐后期及北宋进行复兴儒学运动;③宋代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比较尖锐;④北宋相对宽松的文化政策,学术活跃。

⑵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年代

思想主张

影响

程颢程颐

北宋

万物皆只是一个天理,天理是万物的本源;天理和伦理道德直接联系;仁是与万物俱生的;

认识论:

格物致知。

消极:

用三纲五常维系封建专制制度,压抑、扼杀人们的自然欲求。

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影响很大,对维护专制主义政治制度起了重要作用。

积极:

塑造中华民族性格特征;重视主观意志力量;注重气节、道德;讲求以理统情、自我节制、发奋立志;强调人的社会责任和历史使命;凸显人性的庄严。

 

朱熹——理学的集大成者

 

南宋

理学的核心:

先有理而后有万物。

理气论:

宇宙万物都是由“理”和“气”两方面构成的,理先于气而存在。

心性论:

心统性情,人们应该克制自己的感情,让道德理性来支配和指导行为。

理学修养论:

个人学习、实践的学问(格物致知)。

社会政治理论:

道统论、三纲五常。

著作:

《四书章句集注》。

朱熹是理学的集大成者。

2.陆王心学

⑴历史背景(明朝)

①封建社会衰落,社会矛盾进一步尖锐。

②程朱理学官方化和成为科举教材以后,功利逐渐掩盖了学术应有的探究精神。

③佛教(特别是禅宗)思想的影响。

⑵代表人物及思想主张

代表人物

时代

思想主张

地位

陆九渊

南宋

认为“心”作为宇宙万物的本原,

提出“心”就是“理”的主张;强调“宇宙便是吾心,吾心即是真理”,认为天地万物都在心中。

心学的开创者

王阳明

明朝

吸取了佛教的“心外无佛,即心是佛”思想,宣扬“心外无物”“心外无理”的命题。

在认识论上,他提出“致良知”和“知行合一”的学说。

建立了系统的心学理论;是心学的集大成者。

重点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道路

一、社会主义工业化起步(新民主主义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1949年------1956年)

1.过渡时期的总路线(1953年)

内容:

实现社会主义工业化;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一化三改)

特点:

工业化与社会主义社会主义改造并举(发展生产力与变革生产关系并举)

2.一五计划(1953--1957)★

特点:

优先发展重工业。

意义:

成就突出,标志着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的开端。

我国初步建立独立的工业体系、形成合理的工业布局。

开始改变工业落后的面貌,为社会主义工业化奠定了初步的基础。

3.社会主义三大改造(1953—1956)★

目的:

将生产资料私有制改造为生产资料公有制;

方式①农业和手工业的改造:

生产合作社(1953年初级生产合作社;1955年高级合作社)

②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

国家资本主义和赎买(初级国家资本主义→1955年全行业公私合私)

意义:

基本上实现了生产资料由私有制向社会主义公有制的转变,标志社会主义制度确立;

标志着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在中国基本确立;

二、社会主义曲折发展(1956年-----1976年)

1.1956中共八大:

主要矛盾是人民对于先进的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的农业国之间的矛盾;

主要任务是把中国尽快由落后的农业国变成先进的工业国

2.1958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

反映了广大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文化落后的愿望,但忽视了客观的经济发展规律;

3.1958大跃进运动★片面追求社会主义建设的高速度,工业上“以钢为纲,全面跃进”;

农业上”以粮为纲”,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

特点:

浮夸风

危害:

经济比例严重失调;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4.1958人民公社化运动★;认为农业合作社规模越大,公有化程度越高就越能促进生产的发展;

特点:

一大二公(规模大;公有化程度高

);共产风;

危害:

挫伤农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5.1960年的八字分针★:

调整、巩固、充实、提高。

调整指调整国民经济比例关系;

原因:

经济困难(“左”倾错误;自然灾害;苏联背信弃义撕毁协议)

影响:

经济逐渐好转;

6.“文革”十年动乱时期(1966年----1976年)国民经济劫难

根本原因:

左倾错误发展到以阶级斗争为纲(抓革命,促生产)。

危害:

民主法制遭

践踏,经济损失严重。

(十年国民经济损失约5000亿元)

性质:

内乱

教训:

社会主义社会必须始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把发展生产力放在首位。

坚持民主、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坚持实事求是,反对个人崇拜

经济体制改革

1、经济体制改革:

改革生产关系中不适应生产力发展的一系列环节;

前提是坚持社会主义制度;目的是解放发展生产力;

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实质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

2、1978十一届三中全会★伟大转折

思想:

由“左”倾错误转到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政治:

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实行改革开放;

组织路线:

拨乱反正;

意义:

它揭开了改革开放的序幕,开创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局面。

3、1978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原因:

人民公社管理体制过于集中,分配平均主义严重。

特征:

包产到户;

实质:

调整农村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生产力经营方式:

由集体经营到农户自主经营;

分配方式:

由平均主义到农户自负盈亏;

意义:

克服了过去分配中的平均主义弊端;农民获得了生产和分配的自主权,调动了农民积极性。

4、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或:

国企改革)

原因:

在计划经济体制下,企业缺乏活力和竞争力。

中心环节:

扩大

自主权,增强企业活力;目标是建立现代企业制度。

作用:

增强企业竞争力;逐渐形成一批有实力和活力的大企业集团;利于国民经济稳定健康发展。

5、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确立★

过程:

①1992年邓小平南巡谈话指出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不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本质区别;解决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这个根本问题;

②1992年十四大提出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③21世纪初,中国己经初步建立起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意义:

适应了深化改革、扩大开放的客观要求;

有利于优化资源配置和经济结构;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的活力和竞争力;

有利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促进现代化建设。

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1.形成过程

①1980经济特区: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1980)、海南(1988)【特殊经济政策和经济管理方法】

②开放沿海港口城市:

天津、上海、福州、广州等14个(1984)

③开放沿海经济开放区:

闽南三角区(厦、漳、泉);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1985)

④1992上海浦东,成为20世纪90年代中国进一步对外开放的重点和标志。

逐步形成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沿海经济开放区---内地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格局。

2.目的:

吸引外资,引进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

3.意义:

有力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适应经济和科技发展的全球化趋势

4.中国加入世界贸易组织(2001)★

原因:

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形势,参与国际经济技术合作和竞争,开始实施“走出去”的战略,国家鼓励各种所有制企业对外投资,带动商品和劳务出口。

世界贸易组织前身是1947年的关贸总协定,确立了国际自由贸易体制。

世贸准则:

关税和贸易的多边国际协定。

1995年世界贸易组织成立;

中国2001年12月加入。

标志我国对外开放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5.经济腾飞与生活巨变

⑴城镇化历程:

改革开放前,十分缓慢;改革开放以来,进程加快;进入21世纪以来,高速发展

⑵城镇化的特点:

城市区域化,形成城市群雏形(长三角城市群;珠三角城市群;京津唐城市群)

⑶中国进入互联网时代:

1995年

⑷现代中国生活巨变的原因:

①新中国的成立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社会秩序稳定

②经济发展和科技进步是推动巨变的根本原因

③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和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

④第三次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对中国社会的冲击

重点5:

工业革命

一、第一次工业革命(18世纪60年代—19世纪中期)

1.背景:

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圈地运动、殖民掠夺、海外贸易,资本主义发展迅速;牛顿力学等。

广阔的国内外市场需要改革生产技术,提高生产力。

2.主要发明:

瓦特改良蒸汽机(1785年)、蒸汽轮船、蒸汽机车等

3.工业革命完成标志:

以机器制造机器(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

4.影响:

经济:

生产力提高、工厂出现、进入“蒸汽时代”;进入工业文明时代;城市化进程加快;

政治:

推动了欧美资产阶级发展(如1832英国议会改革、德国君主立宪制、法国共和、俄日等);

使社会日益分裂为两大对立的阶级——工业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登上历史舞台;

思想:

自由经营、贸易和竞争的自由资本主义时代到来;民主自由平等思想日益广泛传播;

空想社会主义和科学社会主义思想产生。

世界市场:

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使英国成为世界霸主,成为世界工厂。

局限性:

造成环境污染严重,人际关系冷漠;

资本主义社会矛盾激化,无产阶级遭受日益严重的剥削压迫;

迫使亚非拉等落后地区受到日益严重的掠夺,使东方从属于西方。

二、第二次工业革命(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

1.发明:

发电机、电灯、电车、电话、电影放映机等电器产品;

内燃机和汽车、飞机;电报电话;石油化学工业等。

2.影响:

生产力发展;产业结构变化:

垄断组织生产(生产和资本高度集中);

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从自由资本主义过渡到帝国主义阶段。

美国、德国的工业逐渐超过英法,重新瓜分世界的矛盾加剧。

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最终形成。

重点6:

美苏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

一、两极对峙格局的形成(40、50年代)

1.背景:

(1)二战后确立的雅尔塔体系奠定了战后世界两极格局的框架。

(2)二战极大改变了世界主要国家政治力量的对比(西欧、日本衰落,美苏崛起)。

(3)美苏两国在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方面根本对立,均将对方视为主要敌人。

2.概况:

政治上——1947年,美国总统杜鲁门提出全球遏制共产主义政策,即“杜鲁门主义”。

苏联和东欧国家则成立共产党和工人党情报局,美苏“冷战”开始兴起。

经济上——美国国务卿马歇尔提出援助西欧的“欧洲复兴计划”,即“马歇尔计划”。

苏联和东欧国家则成立经济互助委员会,即经互会。

军事上——1949年,美英等12国签订《北大西洋公约》,成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

1955年,苏联和东欧签订《华沙条约》,成立华沙条约组织。

标志着美苏两极对峙格局正式形成。

3.影响:

(1)美苏“冷战”压倒其他国家关系,世界被分裂为两个部分。

(2)全面冷战(德国分裂、古巴导弹事件)与局部热

战(朝鲜、越南战争爆发)交替,导致世界局势动荡不安。

(3)美苏军事力量势均力敌,客观上避免了新的世界大战的爆发。

二、多极化趋势的出现(60、70年代)

1.欧洲共同体的形成

(1)背景:

二战后,西欧国际地位严重下降,受美国控制,面临苏联的威胁。

(2)形成:

1951年欧洲煤钢共同体成立;1958年欧洲经济共同体和欧洲原子能共同体成立;1967年

三个共同体合并为欧洲共同体。

(3)影响:

促进了西欧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实力增强;经济上成为美国的竞争对手,政治上力推独立自

主的外交政策;严重削弱了美国的霸权地位,迫使美国调整对欧政策。

2.日本成为经济大国

(1)原因:

推行民主化改革,铲除了残存的封建因素;冷战爆发后美国对日本的扶植;政府重视科技

与教育,利用经济计划大力推动经济发展。

(2)结果:

60、70年代,日本成为仅次于美国的资本主义世界第二大经济大国。

(3)影响:

由向美国“一边倒”变为以美日为轴心的全方位外交;资本主义世界经济领域呈现出美、

日、欧三足鼎立的局面;经济多极化挑战美国霸权,冲击了两极格局。

3.不结盟运动的兴起

(1)背景:

二战后,新兴独立国家谋求摆脱美苏的控制,维护民族独立。

(2)概况:

1961年不结盟运动兴起,确立了独立、自主、不结盟、非集团的基本原则;不是消极中立,而是积极反对殖民主义、霸权主义,主张和平,反对“冷战”。

(3)影响:

标志着第三世界国家以独立的力量登上了国际政治舞台;开始改变了由超级大国和西方国

家决定世界事务的局面。

三、跨世纪的世界格局

1.两极格局的解体

(1)背景:

80年代戈尔巴乔夫改革失败,苏联国内政局失控,东欧发生剧变。

(2)概况:

1991年经互会和华约相继解散;1991的“8.19事件”成为苏联解体的催化剂;1991年12月,“独联体”成立,苏联完全解体,两极格局最终瓦解。

2.冷战后的世界形势

(1)特点:

世界呈现缓和与动荡并存的局面,但总体上趋于缓和。

(2)原因:

缓和—-两极格局瓦解,大国间军事对抗和军备竞赛减弱。

动荡—-被“冷战”掩盖的民

族、宗教纠纷及领土争端等矛盾暴露;霸权主义和恐怖主义威胁世界和平。

3.冷战后的世界格局

(1)特点:

一超多强的格局,多极化趋势加强。

(2)表现:

美国成为唯一的超级大国,试图建立单极世界,积极推行单边主义。

欧盟、日本、中国、发展中国家等多种政治力量发展壮大。

(3)影响:

有利于抑制和削弱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有利于推动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发展。

重点7:

汉到元政治制度的演变

1.君主专制的演变

(1)西汉中外朝制度:

秦代的丞相作为最高行政长官,位高权重。

到汉武帝时,则用一些亲信侍从如尚书、常侍等组成宫中的决策班子,称为“中朝”,与之制衡---(即近臣决策)。

(2)唐朝三省六部制:

①内容—三省是中书省(起草)、门下省(审议)、尚书省(执行),三省的长官都是宰相。

尚书省下设六部,分别负责贯彻各种政令,处理日常事务。

②评价—三省分工明确,提高了行政效率;相权一分为三,有利于加强皇权。

(3)宋朝二府三司制:

北宋三省长官基本不参与政事,另外设置“中书门下”,作为宰相办公机构,后又增设参知政事、枢密使和三司使,分割宰相的行政权、军权和财权。

(4)元代中书省制度:

废除三省,实行一省制,只设中书省。

中书省上承天子,下总百司,是最高行政机关。

中书省的长官,行使宰相职权。

2.选官制度的演变

(1)察举制度:

①概况——战国开始的军功爵制度不适应和平年代的需要。

汉武帝令郡国每年举荐孝、廉各一人,建立起人才选拔制度。

(品行才能为标准)

②评价——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官僚队伍的需要,但容易任人唯亲,荐容易形成小集团。

(2)科举制度:

①概况——魏晋时期的九品中正制不适应政治和社会需要。

隋炀帝设进士科,以试策取士。

唐朝中央统一分科、定期举行。

(考试成绩为标准)

②评价——为不具有贵族身份的士人提供了参政的机会,扩大了统治的社会基础。

促进了官僚体制的进一步成熟,为官僚队伍提供了源源不断的高素质人才。

3、监察和谏议制度的演变

(1)监察(针对官员)-----秦代御史大夫监察百官;汉代刺史监察地方高官和诸侯;

宋代通判监督州郡长官;明清中央有都察院,地方有按察司。

(2谏议(针对皇帝)-----隋唐门下省负责谏议;宋代有独立的谏议机构—谏院;明清取消谏议制度。

4.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发展

(1)汉武帝集权:

①背景——汉初推行郡国并存制度,中央与封国矛盾激化,导致“七国之乱”。

②措施——颁布“推恩令”,分割王国封地;设置刺史,加强对地方控制。

(2)宋太祖集权:

①背景——唐安史之乱后,出现了藩镇割据的局面,进而发展为五代十国的混乱局面。

②措施——军事上,主要将领兵权收归中央,充实中央禁军。

(守内虚外)

行政上,文臣(知州)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

(重文轻武)

财政上,地方赋税大部分由中央掌控(转运使)。

③影响——改变了唐末五代以来藩镇割据的分裂局面,加强了中央集权。

造成了“冗官”、“冗兵”、“冗费”和“积贫积弱”的国家财政危机。

(3)元行省制度:

①内容——中央由中书省直接管辖(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地方设行中书省,简称行省。

作用——便利了中央对地方的管理,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多民族国家的统一;

它为我国明清以后的行政划分奠定了基础,是中国省制的开端。

重点8:

.新中国外交

一、新中国初期的外交(50年代)

1.独立自主外交政策

(1)背景:

二战后,出现了资本主义阵营和社会主义阵营之间的对立与斗争。

(2)内容:

“另起炉灶”(针对国民政府的屈辱外交);“打扫干净屋子再请客”(针对列强在华残余势

力);“一边倒”(针对国际格局的特点)。

(3)影响:

中国同苏联等17个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打破美国等西方国家的封锁,缓解新中国的经

济困难起到了积极作用。

2.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1)背景:

发展同邻近国家和新兴民族独立国家的友好关系(印度、缅甸)。

(2)内容:

互相尊重主权和领土完整、互不侵犯、互不干涉内政、平等互利、和平共处。

(3)影响:

标志着新中国外交政策的成熟,它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成为解决国与国之间问题的基本准则。

3.步入世界外交舞台

(1)日内瓦会议:

概况—-支持印度支那国家争取独立的斗争,赢得了普遍赞赏。

影响—-首次以世界五大国的身份参会,提高了中国国际地位。

(2)万隆(亚非)会议:

概况—-周恩来提出“求同存异”方针,推动会议成功。

影响—-中国与更多亚非国家建立了外交关系。

二、新中国外交关系的突破(70年代)

1.联合国席位的恢复

(1)背景:

70年代美国霸权地位衰落;亚非拉发展中国家在联合国的作用加强;

中国内政外交的成就,国际地位提高。

(2)概况:

1971年第26届联大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一切合法权利。

2.中美关系正常化

(1)背景:

60年代末美国霸权受到苏联挑战;中苏关系不断恶化;中美国两国均有改善关系的共同要求。

(2)概况:

①1972年,尼克松访华,并发表

中美《联合公报》,中美关系开始正常化。

②1978年12

月中美发表《建交公报》,1979年1月中美两国正式建交。

(3)影响:

打开了中国外交的新局面,国际上出现了西方国家和中国建交的热潮。

结束了双方多年的对抗,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

3.中日关系正常化

(1)背景:

中美关系的正常化

(2)概况:

1972年,日本首相田中角荣访华,签订《联合声明》,中日邦交正常化

三、多元化的中国外交关系(80、90年代)

1.外交政策的调整

(1)背景:

80年代以来,国际形势的发展和国内经济建设的需要;邓小平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的科

学判断。

(2)表现:

独立自主和平外交政策在改革开放时期的具体表现,就是不结盟。

2.外交关系的表现

(1)活跃的多边外交。

展开以联合国为中心的多边外交;联合国(政治)、世贸组织(经济);比如维

和行动等。

(2)新型的区域合作。

积极致力于促进地区和平与稳定;上海合作组织(政治)、亚太经合组织(经济)。

(3)大国间伙伴关系。

改善和发展与世界大国之间的关系;与俄罗斯、美国、日本、法国等建立“伙

伴关系”。

(4)与小国友好合作。

积极发展与第三世界国家关系;与东盟的合作与交流;与不结盟运动合作与交流。

重点9:

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

一、文艺复兴

1、时间、地点:

14—17世纪意大利——欧洲其它国家

2、兴起原因:

①14世纪意大利经济繁荣,首先出现了资本主义萌芽。

②新兴资产阶级为自身利益,需要创造一种新文化,冲破天主教的思想束缚。

③意大利保存了古希腊罗马的大量文化遗产,为新文化的出现提供了依托。

④意大利政治分裂状态,没有文化专制,为文化事业的发展提供了相对宽松的环境,成为学者、艺术家汇集的地方。

3、概况:

⑴实质:

反映欧洲新兴资产阶级要求的思想解放运动(

资产阶级思想文化运动)

⑵核心:

人文主义,即重视人的价值,崇尚人性;提倡追求自由,鼓励冒险;崇尚理性,提倡科学,追求知识。

⑶成就:

时期

领域

代表人物

代表作品

地位

最早

文学

但丁

《神曲》

跨世纪诗人

早期

文学

彼特拉克

《歌集》

提出“人学”对抗“神学”,人文主义之父

文学

薄伽丘

《十日谈》

肯定人的尊严与价值,反对封建等级观念

4、意义:

①是欧洲历史上的第二次思想解放运动。

给予封建思想以沉重打击,极大地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②为新航路开辟以及殖民扩张注入了精神活力。

③所创造的光辉灿烂的文化,开辟了世界文明的新篇章,促进了科学的发展和生产力的进步。

④动摇了神学的无上权威,推动了宗教改革的出现,并为启蒙运动的兴起准备了思想条件。

二、宗教改革

1、时间、地点:

16—17世纪德意志——欧洲其它国家

2、兴起原因:

①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使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罗马天主教的束缚。

②文艺复兴

展开阅读全文
相关资源
猜你喜欢
相关搜索
资源标签

当前位置:首页 > 人文社科 > 法律资料

copyright@ 2008-2023 冰点文库 网站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编号:鄂ICP备19020893号-2